昔瀑 今溪诗集全集
“任性的天使猫猫”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昔瀑 今溪诗集全集,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昔瀑 今溪诗集全集,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篇1:昔瀑 今溪诗集全集
关于昔瀑 今溪诗集全集
昔日,青龙吐涎的瀑布一泻千里,激起了欢乐的水滴;
今霄,青丝垂下的瀑布屈指可数,留下了遗憾的泪珠。
谁问知,这瀑布何尝不只是,那快干涸的小溪……
――题记
忆昔“滟滟随波千万里”的波涛气势,“抽刀断水水更流”的缠绵不绝;还见“白水绕东城”的诗意画意,“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飞泻冲荡;依稀而望,“波涛万里堆琉璃”的云雾仙境,“水真绿净不可睡”的清澈纯洁;透过水面,“皆若空行无所依”的海底世界……如镜的水池绿如碧玉,微风吹动了它微笑的面颊;如带的瀑布,白如银锻,雾气为它蒙上了洁净的'面纱;如玉的湖面,蓝如天空,浪花吻着小鱼的倩影……文人墨客喜水,水洗涤他们圣洁的心灵。瀑布,飞泉,江河,湖海,水意味着情趣与生命。
那时,谁曾料到千年以后,这些功夺天功的艺术品竟在西南被人残忍地抹去了,发出了嘹亮的嘲笑声!听哪!听哪!它是西南最后一滴水的落地声,“嘀嗒”!难道它不是一种最让人感到耻辱的声音吗?河水干涸,瀑布成快干涸的小溪,这难道不是大自然给人类的最严厉的惩罚吗?人们放弃了情趣,甚至放弃了生命。人啊,在他们喝脏水时,可曾流着泪想到,旱灾来临前,开着水龙头,无意中浪费水的情景,可曾流着泪想到,旱灾来临前,笑着说:“水费不贵,水用不尽”的情景?真的,难道绿水真的长存吗?不,这只是遥不可及的梦罢了,如果这样下去,永远都法实现,永远,永远……
古今相对,羞愧无比。为什么会这样,让水发出一声声的哀嚎。醒悟吧,人们,不仅是西南,即使是江南的水乡孩子,绿水长存的梦幻要我们去用心打造,用行动去换取。飞泻千里的瀑布不会永远是干涸的小溪,它的水流咆哮声一定会响彻天际……
水,生命之源,,心去托起;
心,人之根本,手去抬起;
伸出手,接住水,保留水,瀑布不将是小溪……
篇2:花子岩溪瀑
花子岩溪瀑
本篇高三作文是由本网网收集整理,欢迎阅读、传播!花子岩最美的是溪水,那么欢快,热闹而轻松。
山涧较为平坦,奔流着三条溪流,有的畅行于开敞的平地,有的或隐或显于乱石中。我们在山中悠然地前行,不时有那么一丛竹,或者几株樟树擦身而过,还有些不知名的树长着宽大的叶子,它们阻挡着我们的视线,于是,那些溪水翻腾的雪白浪花就镶嵌在树间,山林也就不断地开花了,好洁白的花儿呀,我们又恢复欢跃的心情。
终于下了山。我们马上又被更多的山环抱。原来,花子岩是这么小的一块平地,太秀气了,儿子怀疑这儿真有什么美景吗?
我们就披着草沿着溪水向上走。土层湿润,草色碧绿,不见一丝枯败的印迹。舅舅说,这儿的腊梅花早开谢了,梨花应该还能看到吧。
我们继续往前,转过一个山角,一阵好温凉的山风吹来,好像初夏时云霁天开后的清新,洗心洗尘样的清爽,没有一丝冬日的寒气。我意识到山中季候的不同,我们开始寻找它的足迹。
草是最鲜明的,你看它浆液饱满,绿意沉沉。花子岩应该是春深了。
我们采着花儿,折着枝叶,说笑着迤逦前行,前面山坡的藤叶吸引了我们。那些苍苍翠翠的绿叶儿,细细密密地整齐连缀,像绿的瀑布伏在山坡。更绝的是,每片葱绿的叶儿都挂着透亮的水晶坠儿,阳光下熠熠闪光。水晶坠越来越大,叶儿承不住了,水晶纷纷地滑落下来,淅淅沥沥的。不一会儿,叶儿又缀满了水晶坠儿,整个藤叶就形成了一个绿意晶莹的水帘,好一幅水晶的工艺,不能不佩服造化的神工。
我们不禁神往着花子岩的花子瀑了,那儿的水色该是怎样的美呀。她应该离我们不远了吧。
我们继续前行,山间渐渐升起云雾,萦着山头,山越发高大,清脱。山里清幽得有些虚幻仙境的意韵。空中时不时传来几声鸟鸣――
花子瀑在何处,这么幽静的地方我们还没有发现她的芳姿。
四围越来越肃穆。溪水伴着我们,她们不再喧腾欢呼,我们感到它的平静的流动里表现着一种谦恭的礼仪,难道她们是迎接我们的侍女?一队队,静静伏列在山道边。花子瀑给予我们这么隆重的礼仪,她又驻立何处呢?我们依旧没有窥到她的.真容。
我们跟着舅舅又过了一个青石坡,突然海呼浪啸般一声巨响,清凉的瀑水就飞溅到我们的脸上了。现在,花子瀑离我们不到三十步远。
我们还没有从惊悸的心理缓过神来,又投入到狂喜之中。
抬眼望去,只见一座高峻秀拔的青山,一道瀑布从山间飞泻而下,巨大的水流从山顶泼溅而来,山顶直触云天。她翻滚着硕大的雪白浪花,斜斜地穿行在绿树掩映的山间,形成一道白练。虽然没有风,但是,白练在山壁上飞跃,显得灵动又飘逸。
她激情如火,奔放地飞啸而来,欢快地冲刷着山岩,形成了一道深深的山槽。石厚沉圆,深青如玉,这就是她奢华的殿床吧。花子瀑感到她的快乐难以抑制,在山腰时,轻转龙的腰身,九十度的旋步,瀑布碰撞着岩壁,瀑流顿时又如孔雀开屏般扇开,声音轰响,水浪溅得雾气迷茫。花子瀑就如一个欢歌曼舞的少女,灵气十足。
水汽在空中弥漫,形成徜徉恍惚的纱帷,遮掩着花子瀑的芳姿,花子瀑变得羞涩天真了。
她终于落到凡间,就在这一刻,她如处子样的静淑,你瞧她轻轻地移动莲步,在古老的青石台岩上漾开水纹,一圈一圈,温和而轻盈。她款款地拖着多褶的长裙,轻雅地步入碧玉的深潭。花子潭如一个忠情的男子,日日夜夜静静地守护着她,用流动的彩云装扮着她,潭面显得更加秀气而温润了。
然后,溪水从他们的爱情里蕴育了,欢戏地流淌在三望坡的沟沟涧涧,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纯朴的生灵……
篇3:九鲤溪瀑
九鲤溪瀑景区(又名赤溪),位于太姥山岳景区西南侧,面积25平方公里。九鲤溪又名赤溪,发源于福建福鼎太姥山、霞浦目海尖和柘荣东山埂三座大高山,汇集13条支流,流长25.86公里,下游延伸至霞浦县境内杨家溪,注入东海。溪流弯曲,两岸青山夹峙,绿树葱茏,怪石林立,碧水澄澈,似武夷九曲。由龙亭南兜乘竹筏,顺水漂流而下,直至渡头村,途经7曲16滩,全程11.5公里,需2个小时。
目录地理位置景区景点龙亭瀑布溪口瀑布收缩展开地理位置九鲤溪瀑景区,位于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岳景区西南侧,面积25平方公里。九鲤溪又名赤溪,发源于福建省福鼎太姥山、霞浦目海尖和柘荣东山埂三座大高山,汇集13条支流,流长25.86公里,下游延伸至霞浦县境内杨家溪,注入东海。溪流弯曲,两岸青山夹峙,绿树葱茏,怪石林立,碧水澄澈,似武夷九曲。九鲤溪瀑景区是太姥山“山、海、川、岛”四大风景名胜区[川]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溪流长25公里,以田园风光见长,生态环境优美,成为闽东书画院的写生创作中心。荡涤都市尘埃,回归梦幻田园,乘筏漂流溪上,清凉逍遥。景区内的峡谷运动乐园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户外时尚运动乐园和户外(拓展)培训基地,设有十多项集参与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峡谷穿越游玩项目――激扬自我,熔炼团队――是太姥山旅游的“动感地带”。走进真人CS野战基地,和杨家寨兄弟连一起体验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用枪支粉碎生活的虚伪,用友谊诠释生命的真谛。夜晚还有疯狂刺激的篝火晚会,空旷的露营场地让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走进九鲤,走进森林大氧吧。下榻九鲤溪山庄,体验真实的农家乐。这里集观光、休闲、娱乐、素质拓展、赛事拉练为一体,正致力打造中国养生运动第一溪.景区门票:75元
景区景点由龙亭南兜乘竹筏,顺水漂流而下,直至渡头村,途径7曲16滩,全程11.5公里,需2个小时。沿溪可领略两岸唐僧西拜、仙女下凡、达摩面壁、雄狮下山、金龟戏鳖等72处鬼斧神工、惟妙惟肖的山石景致。溪流时缓时急。平缓处,如闲庭信步,悠然自得;湍急处,飞筏似箭,有惊无险。到了下坪洋,水面宽达100多米,水流平稳,溪河开阔,可容数十竹筏,并排竞渡,并驾齐驱。在漂流尽头处的渡头,有两片面积为250亩的天然枫树林,林边河滩上夹有面积百佟轩的荻花滩。每年秋末初冬,枫林尽染,红遍山种;而荻花则一片雪白,别有情趣。在两片枫树林的间隔地带,有17株树龄为~8不等的古榕树林,虽历尽沧桑,仍生机盎然,天空枝叶交错,地面虬根盘绕,如孔雀开屏,似青龙探江,各显姿态。据专家考证,这是全球纬度最北的一片古榕树林。
龙亭瀑布位于龙亭村的古庙观音亭南400米处。瀑布落差136米,瀑布下方有一块可容200人观瀑的巨石,巨石下是一个10米见方的龙潭。仰观瀑布,飞流直下,犹如白练悬空,烟雾飘渺,声势逼人,凉风习习。瀑布周围有拔地而起数十米的岩峰“将军印”.“文笔架”等几十处岩石景观。
溪口瀑布位于桑园翠湖大源头下游,落差60米,飞流直下,水汽弥漫,彩虹缤纷,瀑布下方,峡谷两岸布满千姿百态的水蚀岩,水雾飘渺,时隐时现,犹如神话中的水底世界。
篇4:阳光昔在今在散文
阳光昔在今在散文
一张旧照片,一段回忆,半是温馨半沧桑。故人今何处?白云空悠悠。
那时候的阳光,不如现今明朗了吗?照片如此发黄。那时候的天空,没有蔚蓝色了吗?背景黑白黯淡。然而,阳光昔在今在,白云昔在今在,他们永不改变,沧桑的只是岁月的故事。
舔着掌心里的山泉,她从过去涌到现在,一心一意要奔向大海,无奈这温热的掌心,成了她的归宿。
望向郁郁葱葱的山坡,山坡上跋涉着一个艰辛的外来汉子,肩上挑着担子,挑着一个家。走过的路撒满汗水,开满了希望的小花朵。
远处古老瓦屋门口,夕阳沐浴着一对母子。女人低头刺绣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清澈的双眸,写着苍茫的记忆。回望故土回想过去,是否忧郁?过去有什么好?仅仅因为走过的路,刻下你深深浅浅的脚印。现在又有什么好?仅仅因为眼前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以及远处的汉子身边的孩子。
若有五维世界,你是否愿意穿越到过去?来重新选择“现在”?
梦回昔日的阁楼,仰望那扇尘封多年的窗户,似乎看到父母的音容笑貌,也看到自己的青涩影子。那时候的阳光蓝天白云,跟现在的一模一样,那时候的喜怒哀乐,跟现在的完全不一样。那时候的她,似乎不食人间烟火,居高临下悠然闲看车水马龙人来人往,那时候的她“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是人到中年人在旅途脚步匆匆了……
故乡古桥下的'湍流哗啦啦唱响着千年不变的旋律,只是心灵的天空,几经风云变幻几度翻云覆雨,早已经褪去了昔日的斑斓……
少时的理想风干在树梢,豆蔻的纯情,依然卷缩在小巷深处,早已在黑暗中发霉。浪漫总被风吹雨打去了,梦幻总要烟消云散。现实的炎炎烈日,蒸发了云雾一般的梦。
回望过去,如烟如梦;展望未来,亦如烟如梦。你可曾知道?眼前就是昔日的那个“未来”,但它早已经脱去梦的衣裳,没了浪漫情怀。只剩下柴米油盐酱醋茶。
活在当下,脚踏实地;珍惜头上的蓝天白云,珍惜满眼的青山绿水。瓦屋破旧,却有炊烟袅袅。
生活不是电视剧,尚未开始就迫不及待要看大结局。
那梦,本属于夜,属于银色温柔的月;属于神秘深邃的星。
那梦,一见日光就会溶化。溶为水,溶为烟,溶为一声声叹息。
远处漂渺的歌声,不想挽留时光匆匆的脚步,也不想寻寻觅觅着未知的将来,只愿意萦绕在这崇山峻岭深处,回响不绝缠绵悠悠。
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就是此时此刻,也会很快变成昨天;就是此情此景,也会很快变成过去。如同朝阳,一眨眼之间就变成夕阳。
“你甘甜奇妙的爱,测量我的一生年代……”此歌前就唱过,唱得泪流满面。
放下针线,掏出手机,咔咔咔拍下照片。让这即将成为过去的现在,永远定格在心中。
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中,还有那汉子那孩子那女子,这背井离乡的一家子……
此情此景可待成追忆。
篇5:家乡的今与昔的经典散文
家乡的今与昔的经典散文
距离上次回老家至少已有三年的时间了,虽然老家并不算远,只有几十公里的路程,但工作和生活的忙忙碌碌,加之父母家人都在身边,所以回老家的次数并不多。
每次谈及故乡的话题时,脑海里总会浮现出旧时的画面,尽管那些画面有些乏黄。记忆也总是停留在那个久远的少年时代,仿佛一切都被时光带入了回忆里,那些沟沟壑壑牵动着遥远的思绪,在脑海里时隐时现。于是我发现,无论离开多久,无论飞得多远,故乡,永远是心上最温柔的一道印痕。
老家是冀南平原上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子。每次回去,都感觉家乡的变化很大,而每一次目光与它相遇,都会让人有种日新月异的感觉,不得不刮目相看。记得上次回去的时候,也是一个寒冷的冬天,萧瑟的景象衬托着故乡的宁静,我努力搜寻着它旧时的容颜,却也能从角角落落里寻觅到昔日的影子。但是这次不同,三年未回,我有点恍惚的感觉,家乡在变化,而我心里储存着的,依旧是那个藏在记忆深处的古朴的它。
车子行驶在临近村子的宽敞公路上,沿途一马平川的工业园区和崭新典雅的住宅楼,让我散乱的思绪任凭怎样都和昔日此地高高的岗堰对接不起来,只有路边红色的粘土层里那些大小不一的鹅卵石,仿佛还在诉说着这里的沧桑历史和曾经的岁月风霜。因了地形地貌的特殊性,这一带在过去曾经常被外地人认为是一座山,而“山”上布满了鹅卵石和形态各异的巨石,这在方圆几十里的平原地区实属罕见。据说此地在远古时代曾是一条大河,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一带的土层里有一半以上都是大小不一的鹅卵石了。村口公路下方,南水北调工程的宽阔渠坝在向远方延伸着,我甚至都想象不到它所经过的路线是怎样的,那些地方一定也是我曾经熟悉的一方故土吧?但是此时,在这个寒冬里,我看到的,只有氤氲着水汽的渠面和它匍匐在家乡土地上的隐约的身影。
一直以来,我都心存疑虑,不知道儿时记忆里那高高的岗坡哪里去了,分明旧时的这里沟壑纵横、土岗连绵、梯田环绕,而如今变得一马平川,彻底颠覆了故乡存留在我记忆里的印象,只有村西那被公路穿岗而过遗留下来的两道断岗,还依稀可见它往昔的影子。除此之外,家乡的面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完全是今非昔比了,如果谁少小离家老大回,一定会瞠目结舌,完全被这改变惊呆的。
见到久别的亲友,自然是一番深情的寒暄。提及家乡的变化和时光的流逝,大家一致唏嘘感慨,我将心头的疑惑和盘托出,不知是少时的我个子小、眼光窄,还是那时的环境与如今确实有着太大的变化,总之,印象里的家乡广阔豪放,地肥水美,岭与壑交织,岗与河相望,宁静的古旧的村庄透着安宁祥和的美,也有着过去那个时代特有的陈旧与沧桑。而如今的这里,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走在整洁平坦的街道上,两旁高大的瓷砖贴墙的房舍以及气派漂亮的院落门楼,将一家家、一户户组合成了整齐划一的规范化的新农村街景。更有很多人家的大门旁边建着车库,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日益加快的城镇化步伐,家乡人的生活越来越好,私家车也在村子里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例。如今无论日常出行还是居家生活,他们都与城市人没有了太大的区别,而最明显的不同,则是家乡人亘古难改的那一口口浓重的乡音。
我的家与三叔的家隔着两条街道,去他家的时候,我几乎在那相似的建筑风格里差一点迷失了方向,而找不到那个曾经熟悉的院落。很久以前,这里是奶奶的家,一切都是旧时的模样,陈旧的街道院墙,没有硬化的泥土路,矮小的老房子。我三天两头地到奶奶家里来串门,在她面前撒一下娇,偶尔也蹭吃奶奶做的美味可口的饭菜。眼前仿佛还浮动着奶奶忙碌着做饭的身影,耳畔也似留有爷爷响亮的鼾声,那个陈旧而温馨的院落,留下的都是温暖的回忆。
如今,我循着记忆找寻着的那个小院,却早已是旧貌换新颜。我家搬迁之后,爷爷奶奶住进了我们的房子,这个院子就给了三叔,后来三叔将房子翻新重建,成了紧跟时代潮流的瓷砖贴墙、配套设施齐全的组合式院落,即使你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如今看起来也并不落后。
记忆最深的,是奶奶家旁边的那条我曾经走过无数次的小胡同,它是街道与街道之间相连的通道,长长窄窄的,每次踏足这里,总有一种怀旧的情绪袭来。那些白日里悠闲的漫步,天黑后狂乱的一路小跑,仰望苍穹时窄窄的天际和两旁直立的房舍,以及那些古旧斑驳的青砖墙面,都在时光里远去,又在记忆里驻足。这次回乡,我带着几分欣喜的好奇心,专门重走了一次记忆中的小胡同,感觉依稀透着几分熟悉的味道。
走过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面的街道,我一直在记忆里搜寻着它旧日的容颜。因为独特地貌的原因,儿时的这里呈土岗丘陵形态,而且沟壑纵横,一棵棵柿子树、花椒树和核桃树点缀其间,尤其是金秋时节,一派丰盈景象。后来,随着村子的扩建,村南的这片土岗沟壑渐渐划分给了村民建房,很多树木因此而被砍掉,曾经果木飘香的景象渐渐成为了历史。
我家的新宅就建在这片沟壑之上,刚搬到那儿时,房后是零星的住户,左边是广袤的庄稼地,一望无际,尤其是夏秋季节,高高的青纱帐总让我感觉异常恐怖。右边那条街当时还不能称之为街,因为它只是一条贯穿南北的深沟,所有的房子都高高地建在沟的两侧,出门要先下到沟底,越过,再上坡到另一条街道。房前是丘陵梯田和一条倾斜的深沟,因了这个地形,我记得我家的房檐正中还因此而立着一块石刻的牌子,上写着:泰山石敢当。夜晚到来的时候,四周一片漆黑,偶尔还伴有恐怖的鸟叫声,每每这时,我都不敢走出院门,甚至在院子里活动都是提心吊胆。那时,真佩服母亲的胆量,父亲在外工作,她独自一人带着我们姊妹四个,在那样孤苦的环境里生活,可想而知是多么不易。好在没过几年,我们就搬离了那个故乡的家,尽管那时的家附近已渐渐多了新建的宅子,不再像以前那么荒凉了。
一旦离开,回老家的次数就少之又少,爷爷奶奶在世的时候还不断地回去看看,后来没了爷爷奶奶,回去的便更少了,于是,就更感觉家乡的变化是如此的巨大。如今,我脑海里留存的那些旧时的村容村貌已完全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派崭新而整洁的景象。我们的家也已不再是彼时孤岛一样的院落,在它的周围,豪华而气派的房舍衬托着农村生活的富有与安逸,尤其是房前和房后,新建的高大漂亮的二层小楼格外显眼,在冬日蓝天的衬托下更加引人注目。
我家被夹在了中间,此时尤显得破败不堪。想来它已成了三十多年的老宅了,当年宽敞明亮的容貌早已黯然失色,而且由于街道路面硬化,地势抬高,我们的院落不得不一再填土,以避免雨季雨水倒灌。所以,如今的院子已经没有了任何美感,五间堂屋前的台阶已被填土埋没,侧房的窗台和地面持平,房顶也塌了一小半,加上爷爷奶奶走后这个院子人去房空,经年的风吹日晒雨淋,加速了它的破败和损毁,门窗残缺,杂草丛生,使它如今看起来和周围的环境竟有些格格不入。曾经,它像孤岛一样立于四面楚歌中,而今,它又如一座残败的孤城,在整洁漂亮的.街道中间,演绎并展示着历史的沧桑过往。
家右面的那条沟也已不复存在,硬化了的缓坡型的干净路面,让人产生恍惚的错觉,填土修路、翻盖房屋,让旧时的面貌荡然无存。那些曾经穿沟而行、踏坎戏坡的岁月,真的都已成为过往,家乡的变化与日俱增,仅从外貌就可窥见一斑。
往昔,家乡人多以务农为主,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土坷垃里刨食。家乡的土地又多是那种缺乏灌溉设施的靠天收的地块,靠农业发家无异于天方夜谭,加之社会经济与大环境的影响与制约,祖祖辈辈的家乡人生活得并不富裕。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家乡人的头脑日益灵活,经商的、办厂的、外出打工的等等络绎不绝,家乡曾经的岗坡也被愚公移山似的变幻成了一马平川的广阔工业园,市内的企业纷纷入驻这里,使这里成为了一颗璀璨的冀南明珠。加之新型农业政策的扶持以及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广,家乡的面貌已然摆脱了旧日陈旧清贫的景象,而日益富裕繁荣了起来。那一条条整齐的街道让我驻足凝神,搜索着它遗留在我脑海中的影像,今昔对比之间,多了无限的感慨与追忆。
公路修筑在村子最南端地势最高的地方,想来就应是我们称之为“岗坡”的顶端吧,但又确实感觉它没有印象中的那般高耸。因了这条公路,整个我儿时的印象都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不仅改变了地形,也加重了我对于家乡的那份根深蒂固的怀念与遥想。
这次回乡,见到了很多亲友乡邻,寒暄之间,温情绵长。八十多岁高龄的四爷是爷爷弟兄四个当中最小的一位,也是唯一健在的一位。几年未见,依然体健神铄、谈笑如风,注重养生锻炼的他曾和母亲一样是村里的教师,于我,便更多了几分敬重与亲切。四爷说:玲子,有时间回咱后街看看吧!这句话,瞬间让我思绪回溯。后街,一个遥远的却驻守在时光深处的地方,那是深藏着我生命最初记忆的地方。我家的旧宅与三爷、四爷的家都坐落在后街,血浓于水的亲情浸染了那道古老的街道,使它在我的记忆里变得恒久而绵延。
很多年没有去过后街了,不知道它如今是怎样的一番景象,或许它也如村南那些新建的整齐划一的民房、宽敞的街道一样,经过翻修重建,透着崭新的风采。但在我的心里,它依旧如初,古老浓郁的犹如一杯陈年的佳酿。岁月的记事簿上,留有我年少时的无数记忆:过年时搭在街上的高大秋千和我们欢喜的笑脸;冬日寒冷的夜里生一堆小火看露天电影的场景;夏收后麦秸秆铺了满街,而小孩子们却喜欢在里面扑腾玩耍;夜不闭户的邻居家里常常成为我们捉迷藏躲藏的地方,经常会搞得鸡飞狗跳。还有爬树、跳房檐、摔泥巴、月食之夜敲着锅盖吓天狗等等。这些都是属于后街的记忆,是远去的但却留在回忆里的褪色的往事。几乎已经忘却了后街的存在,但一经提及,便重新潮水般涌来,淹没了那颗未泯的童心,记忆永恒,而时光已飞逝。
离开家乡的确太久了。三十年,该积攒起多少回忆的忧伤与甜蜜,这些思绪如血液一样隐藏并流动在体内,每每触及,都澎湃不已。
家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每一个游子都有他诉不尽的家乡情怀。岁月在游走,家乡在变化,无论走向何方,留在回忆里的都是恒久而温暖的情感。
【昔瀑 今溪诗集全集】相关文章:
2.黄山三瀑介绍
3.陆游诗集
4.苏幕遮诗集
5.陶渊明诗集
6.王维诗集
7.李清照诗集
8.古诗集
9.李白诗集
10.散文诗集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