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人描写竹的诗句
“LilMon乔帮主”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历代名人描写竹的诗句,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历代名人描写竹的诗句,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历代名人描写竹的诗句
有关历代名人描写竹的诗句
《诗经·斯干》
如竹苞矣,
如松茂矣。
——《诗经选》P200
叠石流泉,
茂林修竹。
——晋·王羲之《兰亭序》
竹亦得风,
夭然而笑。
——苏轼
修竹凝妆,
垂杨系马。
——宋·陆睿词句
(郑板桥诗三首)
枝长叶少,枝短叶多。
世间如此,英雄奈何。
不是春风,不是秋风。
新篁初放,在夏月中。
能驱我暑,能豁我胸。
竹称为君,石呼为丈。
赐以佳名,千秋无让。
空山结盟,介节贞朗。
五色为奇,一青足仰。
竹
唐·李贺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栽堪钓绵鳞。
《唐诗百家全集》
题新竹
唐·杜牧
数茎幽玉色,晚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得八帘云。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范文·草木典》
庭 竹
唐·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唐诗百家全集·刘禹锡柳宗元卷》
酬人雨后玩竹
唐·薛涛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能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唐诗百家全集卷》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独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同上)
栽竹拂枝,拂尘洒露。
君子取之,最有用处。
千笔淡墨,画出细竹。
抽得心丝,无不肖曲。
竹中有竹,竹外有竹。
渭川千亩,此为巨族。
——以上三首选自《墨竹画谱》
赋予得临池竹
唐·唐太宗
贞条障曲砌,翠叶贯寒霜。
拂牖分龙影,临池得凤凰。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范文·草木典》
冉冉孤生竹,结根太山阿。
——汉代诗。
慈老竹
唐·李白
里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不学蒲柳质,贞心常自保。
当涂慈老山,竹堪为箫管。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竹
无言无语晚风中,淡泊一生甘始终。
莫道风流难与共,千古高风有谁同?
新竹
黄庭坚
插棘编篱谨护持
养成寒碧映涟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
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
放梢初见影离离
归闲我欲频来此
枕簟仍教到处随
篇2:历代名人故事
大笨人李晟
明朝弘治元年,都察院有一个叫李晟的人上书,说自己搞了个发明,造的战车和弓弩很好用,真是古往今来第一人。明孝宗就让工部照他的设计造造看,结果战车推不动,弓弩拉不开,他却埋怨使用的人力气小。
后来,他被朝廷以大言无实、垂老不误的罪名开除公职,赶回老家了。正德八年,他又上书搞发明创造,这回是造了盔甲。说是刀枪不入。工部命人造出来让他穿穿看,结果没走路就被压趴下了。
篇3:历代名人故事
中华历代名人故事:韩信
汉初大将。初属项羽,继投刘邦,因萧何荐为大将。楚汉战争中,刘邦用其策定关中。刘与项羽相持于荥阳、成皋时,他领军袭魏攻赵,以数千人背水列阵,用“陷之死地而后生”之策,破赵军20万。遂后率军东进,攻打齐国,大败齐楚联军,自立为齐王。汉高祖元年与刘邦合围项羽,设下十面埋伏,高唱楚歌,迫使项羽自杀于垓下。
楚汉战争一结束,韩信被改封为楚王。汉高祖六年(前201)十月,刘邦用计谋诱捕韩信。十二月,将韩信贬为淮阴侯。韩信,称病不参加朝廷活动。汉高祖十年(前197)九月,刘邦宠臣陈豨反叛,自立为赵王,劫掠赵、代属地。刘邦用羽檄徵召天下兵士,并亲自率兵征讨陈豨。韩信一向与陈豨交情不错,于是称病在家,不听从刘邦诏令,暗地里派人去向陈豨联络,谋求里应外合,并准备与家臣乘夜伪称诏令大赦诸官罪犯和奴役,发兵袭击吕后和太子。当时韩信舍人得罪了韩信,韩信想杀掉他。舍人弟怀恨在心,向吕后告发韩信谋反情况。吕后想召韩信,又担心他的党羽作乱,便与丞相萧何商讨计策,将韩信抓了起来并斩杀于长乐宫钟室,还灭其三族。韩信最初是被萧何推荐给刘邦的,现又是萧何将其骗入宫的,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善将兵,著有《兵法》三篇。
中华历代名人故事:周亚夫
周亚夫西汉名将汉初大将周勃之子。少时喜读兵书,智谋过人。汉后元六年(匈奴大举侵犯,他以河内郡守任将军,驻军细柳(今陕西咸阳市西南),治军谨严,训练有素,文帝至细柳劳军,亦须服从营中规定,被誉为真将军。史以治军严整而享有盛名。
中华历代名人故事:曹参
曹参汉初大臣。楚汉战争时,与韩信平定齐、魏,屡建战功。西汉建立后,封平阳侯。曾为丞相。好盖公黄老之术,清静无为,与民休息。协助高祖平定陈豨等异姓诸侯王的叛乱。后为惠帝丞相,一尊萧何当年一切规定,无所变更,有“萧规曹随”之称。
中华历代名人故事:周勃
汉初大臣,在反秦战争及楚汉相争中以军功为将军,封绛候,官任太尉。惠帝时为太尉。刘邦死前预言:「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吕后死,与陈平合谋夺取军权,诛灭诸吕,「分部悉捕诸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迎立文帝刘恒即位,任右丞相。
篇4:历代名人故事
左宗棠。在新疆有左公柳、左公渠之称。我曾在新疆一位将军的家里,见过长沙书法家史穆先生的一帧条幅,上书:“大将征西久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惹得春风度玉关。”我想史先生把当年某湘人献给左公的一首诗转赠于这位将军,也算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奉承啊。
说一则左公少年时北上赴考途中的故事吧。某年秋试,与湘潭欧阳某同舟北上。船行时,左伏几作书,问些什么,他说是与夫人写信。船在某处停泊,左上岸观望,欧阳某翻看他所写的信,其中有云:“一夕泊舟僻处,夜已三鼓,忽水盗十余人,皆明火持刀入仓,以刃启己帐,己则大呼,拔剑起,力与诸贼斗,诸贼皆披靡,退至仓外,己又大呼追之。贼不能支,纷纷逃入水中,颇恨己不习泅,致群盗逸去,不得执而歼旃也。”欧阳见后,感觉大怪。我与他一直在一起,发生这么大的事,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呢?未必是我睡得太死的缘故。
于是,他便去问船上其他的人,都说没有的事。这时,左观景归来,欧阳急问之。左笑答:我那写的是做梦啊。欧阳说:做梦,你怎么在家书中不加说明,写得像真有其事一样?左说:你真是呆子。昨晚上我读《后汉书·光武纪》,见其昆阳之战,上书云垂海立,使人精神飞舞。晚上就做了这个梦。因此,我想前人写历史叙战事,大半也和我写这个梦差不多。比如昆阳之战,可能就是光武做了一个像我一样的梦罢了。
篇5:历代名人故事
健忘人陈师召
明朝的经学家陈师召,人称愧斋先生。
陈师召有一天收拾书房,发现了一张朋友邀请他吃饭的帖子,他只注意到了日期,而忘了是老请帖了,就按照上面的日期去赴会了。他到了人家家里,连着喝了几杯茶也不走,主人问他来干什么,他说:“应你的邀请来喝酒呀。”主人听了很惊讶,也不好意思问他,就摆上了酒宴。这才想起去年的今天请陈师召喝过酒。
篇6:历代名人故事
中国男人怕老婆由来已久,历史上有不少饶有风趣的怕老婆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春秋时期屠户出身的勇士专诸,与曹沫、豫让、聂政、荆轲并列为古代“五大刺客”,因其用“鱼肠剑”(铸剑大师欧冶子亲手所铸五大名剑中的二把小型宝剑之一)成功刺杀吴王僚而青史留名,被司马迁收入了《史记》的《刺客列传》之中。据《越绝书《记载,战国时代,伍子胥看见专诸正要跟很多人打架,妻子出来叫他,马上就乖乖地跟回家了。伍子胥很奇怪:一个万夫莫当的大侠客,怎么会怕一个女人?于是便赶上前去询问原因,专诸告诉他:能屈服在一个女人手下的人,必能伸展在万夫之上。袁枚引《越绝书》曾发这样的议论:“专诸与人斗,有万夫莫当之气,闻妻一呼,即还,岂非惧内之滥觞乎?”。
专诸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他“能屈服在一个女人手下的人,必能伸展在万夫之上”的理论。果然,后来专诸被伍子胥推荐给吴公子光(即后来的吴王阖闾)后,表现很不俗,以鱼肠剑惊世一刺,吴王僚当场毙命,专诸自己亦当场被杀,死去时尚面带笑容,可谓慷慨赴死,且不辱使命。
东晋王朝的实际创造者王导,出身中原著名士族,官居宰辅,总揽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国政,从兄王敦都督江、扬六州军事,王家众子弟亦布列显要。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如此之牛的王导,也是个怕老婆的主。他曾背着老婆养了个小妾。有一天终于被老婆发现了,赶来兴师问罪。正在与人高谈阔论的王导,得知老婆前来,赶紧飞快地赶着牛车逃跑。
牛车自然无法跑得很快,王宰相很着急,麈尾也当了鞭子用,偏偏车辕很长而麈尾很短,牛屁股够着很费劲,自己急的要命,旁人笑的要死。后来有人编了个段子,建议将来要给他加九锡,有两种东西是一定要给的:短车辕、长麈尾。
与王导相比,隋文帝杨坚之怕老婆,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且有异曲同工之妙。杨坚的老婆独孤皇后极富政治天才,在帮助杨坚夺得皇位的过程中建立了卓越功勋,与杨坚一起被称为“二圣”,平时杨坚对之十分惧怕。当时有个叛臣叫尉迟迥,他有个孙女非常漂亮,杨坚偷偷临幸之,独孤氏获悉后凤颜大怒,派人杀了这个小美女。杨坚见心上人死去,无比悲愤,但不敢和老婆叫板,而是单骑从御花园奔出,直入荒山三十多里。大臣追上,拦马苦谏。杨坚叹息:“我贵为天子,却不得自由!”驻马良久,半夜才回宫。第二天开始,又乖乖地听老婆的话,再不敢造次。
据《太平广记》卷“第二百四十八诙谐四”记载,唐朝的管国公任环特别惧怕老婆。他曾对人说:“老婆有三个时期让你惧怕她。刚结婚时,她端坐在洞房中像尊菩萨。难道有人不怕菩萨吗?时间长了,生了子女,又像护犊的老虎。难道有人不怕老虎吗?待到年老时,脸上打皱像佛经上说的吸人精气的冬瓜鬼。难道有人不怕鬼吗?因为这些惧怕老婆,又有什么奇怪的呢?”听到此妙论者,无不为其叫绝。
唐太宗时期的宰相房玄龄怕老婆的名声,和他的卓越政绩一起成为了千古流传的话题。
有一天早朝已毕,房玄龄却在朝中徘徊不回家,唐太宗很奇怪,问他,只听他说,请皇上下旨令他的夫人不要生气,他才敢回家,太宗听了大吃一惊,没想到房玄龄竟怕老婆到这种程度。
如此的纲常不振,真是岂有此理。唐太宗很为房玄龄抱不平,故意赐给他几个美姬,杀杀他老婆的威风。房玄龄当然是不敢要的,唐太宗就让皇后出马劝说房玄龄的妻子,自然也是碰了一鼻子的灰。唐太宗大怒,亲自出马赐房夫人鸩酒说:“若同意你丈夫纳我所送的美女便罢,若不同意,那就饮此毒酒,此事绝无商量!”
只见房夫人二话不说,将毒酒接过来,一口饮下,唐太宗看到这种情形,心里大为惊骇,叹道:“此等女子我尚畏之,何况玄龄。”唐太宗拿浓醋去吓唬房玄龄的老婆,没想到却吓着了自己和众人。而将嫉妒说成“吃醋”的典故,就是由此而来。
北宋名士陈慥,狂放不羁,傲视世间,视荣华富贵为粪土,尽管是官宦之后(其父是太常少卿、工部尚书陈希亮),但他却不喜坐车,不混官场,隐居龙丘。当地人不知道他的来历,就叫他“方山子”。
元丰三年(1080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不期遇上陈慥,两人系成为好友。
陈慥在龙丘的房子叫濯锦池,宽敞华丽,家里养着一群歌妓,客人来了,就以歌舞宴客。而陈慥的妻子柳氏,性情暴躁凶妒,每当陈欢歌宴舞之时,就醋性大发(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拿着木杖大喊大叫,用力椎打墙壁(当然她不敢打陈慥,否则就会遭到休妻的惩罚),苏轼便写了首诗送给陈季常:“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苏轼的本意只是发发牢骚,顺便调侃一下老友。却没想到“苏子文章天下闻”,陈季常从此名闻遐迩,成了怕老婆的典型。河东是柳氏的郡望,暗指柳氏。“狮子吼”一语来源于佛教,意指“如来正声”,比喻威严。后来这个故事被宋代的洪迈写进《容斋三笔》中,广为流传。河东狮吼的典故从此确立,至今仍然是凶悍妻子的形容词。又因为陈慥字季常,后来人们就把怕老婆的人称为“季常癖”。
篇7:历代名人故事
老实人周用斋
明朝的周用斋,是个极为迂腐的人。
有一次,他乘船外出,正好对面也来了一条船,他感到自己的船走得特别快,就很奇怪。仆人告诉他说,这是因为两条船各自向相反的方向的缘故。他笑着说:“造船的人太傻了,如果把船都造成向同一个方向的船,那该有多快呀。”
蓟辽总督王抒死了,他前去吊唁,结果跑错了门,进到了王学士家里。王学士听说有客人来了,穿着礼服来迎接,周用斋也不看来人是谁,就连连说:“令尊可怜,令尊可怜。”王学士说:“家父很好呀。”周用斋很惊奇地说:“你还不知道你父亲已经被朝廷杀了头吗?”王学士一听知道他跑错门了,说:“你是去王世贞家吧?”周用斋知道走错门了,连忙脱下了吊丧用的素服向主人道歉。王学士让仆人把周的名片退还给他。他说:“不用退了,就烦你代为吊唁致意吧。”
篇8:历代名人故事
执着人周朴
福建人周朴,很喜欢吟诗。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见到什么都要来两句。
有个文人想戏弄周朴,有一天,这个文人骑着驴在大街上遇见了周朴,故意歪戴帽子遮住了脸,吟咏了周朴的一首诗:“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东。”周朴一听,赶紧跟在那人的后面。那人急忙赶驴跑,周朴跟在后面追。追了好几里地,鞋都跑掉了,才追上人家。说:“我的诗是河声流向西。不是向东。”那个文人忍住笑,只是点了一点头。
【历代名人描写竹的诗句】相关文章:
1.描写竹海的诗句
3.竹的诗句收集
4.赞美竹的诗句
5.写竹的诗句
6.竹坚韧的诗句
7.中秋名人诗句
8.历代咏端午节诗词
9.描写思念诗句
10.描写豫剧诗句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