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古代文人中秋的诗词歌赋

古代文人中秋的诗词歌赋

2022-08-17 08:16:1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yechnk”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古代文人中秋的诗词歌赋,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古代文人中秋的诗词歌赋,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

古代文人中秋的诗词歌赋

篇1:古代文人中秋的诗词歌赋

古代文人关于中秋的诗词歌赋

中华五千年文明,诞生了无数的文人骚客,给我们留下大量作品,诗词歌赋浩如烟海。而今我们翻阅这些优美篇章,仍会惊叹不已。单单一个中秋节,不知道吸引了多少诗人,让他们为之畅想,为之忧愁,为之癫狂……从他们的诗词中,我们至今尚能一窥古代中秋佳节的风俗,还有他们当时的心境。

古代诗词中关于中秋节的内容有很多很多,但广为传诵、最为广大世人所熟知的,当属唐朝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和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唐玄宗时,当过中书侍郎等大官,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他一生写下不少诗歌,但最为著名和广为流传的就是这首《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另一首家喻户晓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就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词人在一个中秋节之夜,思念一个名叫“子由”的人而写的。那天他喝醉了,不能自已,感怀身世,狂放问天,想及亲友,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吟啸。这一声长啸,成为后世亲友之间忆念、共勉的永恒绝唱。

古人对于中秋的重视,仅次于春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更远胜过年。因为在这个晚上,仰望天上的月亮,无限感慨涌上心头,于是想及关于它的传说和故事。早在唐朝,就已经有了月亮上银蟾玉兔的传说。白居易在《中秋月》一诗中说道:“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宋代词人辛弃疾在《满江红中秋》一诗中也说:“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唐代诗人皮日休在《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中,就认为月亮上是有嫦娥居住的:“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高高在上的那轮明月,成为诗人浪漫、遐想的最好事物。

在很多古人关于中秋的诗词中,不仅仅只是怀念亲人、感怀身世,充盈着惆怅和低沉。也还有很多关于中秋风俗、地域风情、生活饮食等方面的描述。苏东坡在《八月十五日观潮》一诗中,记录了宋代在中秋到来的时候,杭州人携家带口前往钱塘江口观潮的风俗和盛况。古时湖北、湖南洞庭湖一带,中秋节期间,渔民还有月夜对歌的习惯。诗人查慎行在《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一诗中,描写了中秋渔民对歌的景况:“人间此境知难必,快意翻从偶然得。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清代诗人钱沣,还详尽记录了湖南长沙民间过中秋的热闹情景:“五十二年秋八月,十五夕月升湘江。长沙万户设庶品,礼夜明神伸厚虹。瓜鲜藕洁枣栗实,就中饼味尤无双。造作古籍未传法,后来递上谁能降。三材取具油糖面,磊落芳洁堆瓦缸。水溲成模入火炙,铁炉扬炭时铮从。和酥馅果更奇绝,列肆错杂鱼豆桩。是夕人家无老少,邀神福惠同纷咙。已号中庭净扫地,旋呼动舍高拓墙……”民间过节之热闹场面,跃然纸上。

有趣的.是,还有个叫袁景澜的诗人,专门为中秋的月饼写了一首《咏月饼诗》。诗中道:“形殊寒具制,名从食单核。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这应该是对制作月饼最为详细的诗歌了。

宋代著名书法大家米芾,也写过一首关于中秋节的诗《中秋登楼望月》:“目穷准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也曾写过一首关于中秋节的诗。他在《天竺中秋》中这样写道:“一夜桂花何处落,月中空有轴帘声。”

可以这样说,翻开古代文人关于中秋节的诗词歌赋,从中不难窥见那高挂天空的一轮圆月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篇2:古代文人吟中秋

古代文人吟中秋 -资料

相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一天晚上,寺宇长老前去拜访金圣叹,出对子难他:

半夜二更半;

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后来,他因哭庙案被杀,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他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找侩子手要了纸笔墨,写出了下联:

中秋八月中。

历史上称为“生题死对”。

纪晓岚

此联版本教多。一种版本说苏东坡出上联,其三子对出。一种版本是说,纪晓岚的侄子的老师出上联:“中秋八月中”,要学生对。纪晓岚的侄子想了好久对不上,半夜去找叔叔问。站在门外说明原委后,纪晓岚说,半夜啦。侄子还不明白,纪晓岚又说,二更半啦,回去吧。其侄还不明白,第二天到纪晓岚那儿再问才明白,可见其侄智商问题大大的。

一年中秋夜,苏小妹随兄东坡及佛印和尚泛舟赏月。小妹出上联:

五百罗汉渡江,岸畔波心千佛子;

佛印和尚望望圆月后对道:

一个美人映月,人间天上两婵娟。

最妙的是把小妹倒映在水中的身影描写出来了。

王安石与苏东坡虽然政见不同,却是文友。这年恰逢闰八月,且正月和腊月在立春时令内。中秋相会时,王出上联:

一年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苏沉思后,用甲子重逢应对:

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相传被嘉靖成为天下第一才子的粤东才子宋湘约几个秀才中秋赏月,即景吟上联: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几个秀才对不出与之相媲美的下联,直到除夕,宋湘想明天是新年,见景生情拟出下联:

今夜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农历每月的十五这一天称为月半,这一天正好是天上月亮复圆的'时候,历法上称为“月望”。年尾:年终,每年十二月的最后一天。清洪诗:“新年头耳旧年尾,明日四兮今日三。”

此联结构严谨,叠词天然,妙不可言。中秋夜出句,除夕夜成对,被称作“中秋出句年尾对”。

还有记载,下联为金圣叹对出。传说本联是他苦思几个月后才作出来的。据说某年中秋之夜,金圣叹对酒赏月,忽然心有所动,得出了“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这一上联,可是苦思良久,仍然无法对出下联来。直到数月之后的大年之夜,有人来问他日子,他猛然想起,今夜已是年尾、明日该是一年的开头了,从中得到启示,终于对出了下联。

这一联是明代大学士杨廷和(1459―1529)父子的杰作,

资料

相传杨廷和8岁那年,有一次,他父亲与客人对饮到深夜,出上句让客人对:

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节而至;

可是无人对出,在一旁的小廷和随即应对,语惊四座。

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圆时愈明。

还有一对联也是他父子的杰作: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过去,一夜分为五更,两小时一更;古称秋季3个月为“三秋”,即初秋七月(孟秋)、中秋八月(仲秋)、晚秋九月(季秋)。

清代徐稚小的时候,老师出上句: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他对出下句: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地月缺”指人不团圆。

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有一名句: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有人以为是绝对,后来曼卿对出:

月如无恨月常圆。

可谓天衣无缝。

清代作家李渔,一年中秋节到扬州桃花庵览胜,方丈陪他登讲经台赏月,二人你来我往,妙联不绝。请看:

有月即登台,无论秋冬春夏;

是风皆入座,何分南北西冬。

天尽山头,到了山头天又远;

月浮水面,撬开水面月还深。

把平平常常的月色山水,尽融入联语之中。

相传,清代对联大师纪晓岚曾自夸:“天下未有不可对之对。”某年中秋月夜,他的妻子指着窗纱出一上联:

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要他应对,他思考再三,却终未对出。显而易见,此联前后有机结合,因果相连,一语双关而一脉相承,欲找一个“门当户对”的“配偶”,实在是太难了。近代,有人偶从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名字中发现了“奥妙”:梅兰芳,字“畹华”,其字与名正好可与“孔明诸葛亮”对仗。于是续得下联:

风送幽香,郁郁畹华梅兰芳。

可谓“佳偶”天成,妙不可言。

扬州瘦西湖中小金山岛上,有清代初年建的供人月夜赏景的“月观亭”。有一年中秋,郑板桥游于此,手书一联:

月来满地水;

云起一天山。

此联形象贴切,读来妙趣横生。后人把它刻在抱柱上,为瘦西湖增添了秀丽的风景。

一日,寇准与友同游,乘兴出对曰:

水底月为天上月;

从无以相对。杨大年刚好赶到,答道:

眼中人是面前人。

众皆喝彩。

当地郝知府对医药略知一二。一次中秋赏月时,风吹灯笼熄,原来是灯笼破了三个窟窿,便口占上联:

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是防风;

因一直续不出下联,只好找李时珍对出下联:

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篇3:中秋诗词歌赋

1、可怜闲剩此婵娟。——吴xx《思佳客·闰中秋》

2、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3、分不尽,半凉天。——吴xx《思佳客·闰中秋》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5、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好问《倪庄中秋》

6、丹桂花开第二番。——吴xx《思佳客·闰中秋》

7、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8、东篱展却宴期宽。——吴xx《思佳客·闰中秋》

9、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1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1、浑欲乘风问化工。——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12、忆对中秋丹桂丛。——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13、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苏轼《西江月》

14、何妨小驻听吾语。——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5、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篇4:关于中秋诗词歌赋精选

关于中秋诗词歌赋精选

(一)

1、《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2、《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3、《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4、《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5、《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6、《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7、《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诗词歌赋_描写中秋节的诗句大全

8、《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9、《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苏轼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10、《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11、《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

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12、《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宋・文天祥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13、《十五夜抵建宁》

明・徐渭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

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14、《舟次中秋》

明・张煌言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15、《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16、《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17、《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18、《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

1、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3、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6、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7、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8、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9、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10、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1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12、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13、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14、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15、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16、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17、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关于中秋诗词歌赋精选]

篇5:中秋诗词歌赋

中秋节诗词歌赋名句

1、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2、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4、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5、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6、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7、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8、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9、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10、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11、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12、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13、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14、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15、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16、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17、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18、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王建 (唐) -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9、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 杜甫 (唐) -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

20、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 白居易 (唐) -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21、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 辛弃疾 (宋) -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22、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 陆龟蒙 (唐) - 《中秋待月》

23、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 孟浩然 (唐) - 《秋宵月下有怀》

24、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 (唐) - 《霜月》

2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 (宋) - 《水调歌头》

26、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 晏殊 (宋) - 《中秋月》

27、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 王昌龄 (唐) -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28、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29、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30、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31、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32、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33、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34、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35、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36、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37、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8、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39、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40、 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41、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42、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43、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44、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45、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

46、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47、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48、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49、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50、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51、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齐已《中秋月》

52、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53、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54、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55、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56、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李商隐《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7、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58、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59、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60、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61、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月夜》

62、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63、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64、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最流行中秋节段子盘点

2.中秋节的诗词

3.八月十五中秋节主题班会方案

4.小学中秋节活动方案

5.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

6.中秋节高速免费吗

7.中国中秋节的习俗有哪些?

8.20中秋国庆放假安排

9.2014中秋商务祝福语

10.关于中秋节的资料

篇6:中秋诗词歌赋

《中秋旅思》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月夜思乡》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煎熬》

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朦胧,

恍若梦中;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

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念奴娇(中秋) 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长相思(绍兴戊辰闰中秋)向子

年重月,月重光。万瓦千林白似霜。扁舟入醉乡。

山苍苍。水茫茫。严濑当时不是狂。高风引兴长。

中秋待月陆龟蒙

转缺霜轮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澹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未似初圆欲午时。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篇7:中秋诗词歌赋

中秋诗词歌赋精选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宋·文天祥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十五夜抵建宁》

明·徐渭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

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木兰花慢

宋·辛弃疾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欣赏: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跌宕之感。

篇8:中秋经典诗词歌赋

中秋经典诗词歌赋

中秋经典诗词歌赋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宋·文天祥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十五夜抵建宁》

明·徐渭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

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舟次中秋》

明·张煌言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篇9:古代爱情诗词歌赋

古代爱情诗词歌赋

爱没有对与错。哪怕是一场感情游戏,也要记住游戏曾给你带来的快乐。

《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离思》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卜算子》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雁邱词》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唐代歌谣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蝶恋花》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拓展阅读:经典爱情诗词名句

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温庭筠《菩萨蛮》)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温庭筠《梦江南》)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韦庄《思帝乡》)

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牛希济《生查子》)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牛希济《生查子》)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敦煌词)

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敦煌词)

暗里回眸深属意。遗双翠。骑象背人先过水(李旬《南乡子》)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冯延巳《鹊踏枝》)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李景《摊破浣溪沙》)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乌夜啼》)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李煜《菩萨蛮》)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

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李煜《临江仙》)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芎《诉衷情》)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钱惟演《玉楼春》)

昔年多病厌芳樽,今日芳樽惟恐浅(钱惟演《玉楼春》)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木遮》)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范仲淹《御街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范仲淹《御街行》)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张先《天仙子》)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明月不知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生长恨欢娱少,有爱千斤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宋祁《玉楼春》)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离愁渐行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欧阳修《踏莎行》)

篇10:古代的诗词歌赋

曾几(宋)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篇11:古代文人故事

古代文人故事1:李白和汪伦的故事

桃花潭,在安徽省南部青弋江的上游(今泾县水车公社境内),是个风景幽美的地方。这里,一直流传着这么一个感人的故事:

唐朝时候,桃花潭边,有一个出身贫寒的青年人,名叫汪伦。汪伦家贫读不起书,但很爱听诗书;每次到田里干活,经过村头的私塾,见老先生讲诗书,总是悄悄地在窗边听一会。当时,诗人李白已名扬天下,汪伦很喜爱他的诗。他常常想:要是我能亲眼见到李先生一面,那该是多么幸福啊!

这一年春天,李白从宣城的敬亭山下来到泾县城边的水西。当时,水西是泾县的风景胜地:翠竹亭亭掩古塔,泉水潺潺绕寺前。李白很喜欢这个地方,在此玩赏了数日,作了不少诗,还恋恋不想离开。

李白来到水西,不知怎么被汪伦知道了。他非常高兴,驾一叶小舟,顺着青弋江的碧波来到了水西。他上了岸,一眼就看到一个风流儒雅文士,站在古寺前观赏烟霞,浏览风光。他从旁边一个游客口中得知,这人就是李白。他欣喜地走上前去,倒身就拜:

“先生,久仰了!”

李白吃了一惊,定睛一看,原来是个布衣打扮、素不相识的俊俏后生,他眨眨眼想了想说:

“年轻人,你找错人了吧?”

“没有,”汪伦咧开嘴笑了,“我找的就是你,李青莲先生。”

“哦,找我有什么事?”李白含笑问道,他觉得这青年人很有趣。

汪伦又打了一躬,说:“我叫汪伦。听说先生喜欢饮酒吟诗,今特来奉告,有一个好去处,不知先生可愿前往?”

李白一听,正中下怀,急忙问道:“在什么地方?快告诉我。”

汪伦指着闪闪发光的青弋江,说:“在这条江的上流,我就住在那里;那里有一个桃花潭,岸上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

“真的?”李白到泾县数日,还不曾听说有这么个好地方,于是他怀疑地问道:“果真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

“千真万确。”汪伦点点头,“不知先生可想去游一游?”

李白从汪伦那诚实的眼神中看出,这个青年人决不会撒谎,于是欣然应道:

“去,我一定去!”

“那好。先生,请上船吧。”

就这样,青弋江的流水,把李白送到了桃花潭边。

当时,桃花潭边是很荒凉的。二人弃船上岸。李白抬头看去,哪里有什么“十里桃花,万家酒店”?!但见潭水悠悠,野渡舟横。岸上只有一树桃花,孤零零地开着,桃花树边,有一个茅店,门前屋檐下,一根细竹竿斜挑着一面杏黄色的酒旗,在春风中“哗啦啦”地飘舞。

李白万万没想到这就是汪伦说的桃花潭。正想找他问个明白,汪伦却含笑不语,拉他进了小酒店,拣了个座位坐下,向店家要了一壶陈窖老酒,几碟山鲜野味,汪伦这才举起酒杯对李白说:

“先生,山野荒村,无甚招待,千万莫要见怪。”

李白也端起酒杯,呷了一口,疑惑地问:

“这就是你说的桃花潭?”

汪伦笑道:“是啊,这就是桃花潭。”

“你骗了我,”李白放下酒杯不悦地站了起来,“哪里有什么‘十里桃花,万家酒店’?”

“有啊。”汪伦依然微笑道,“我们刚才经过的地方,叫十里边山,这小店门前的那棵桃花,不是‘十里桃花’吗?”

“那‘万家酒店’呢?”李白又问道。

“先生,你看。”汪伦指着窗外那面迎风飞舞的酒旗说,“喏,那不写得清清楚楚。”

李白朝那酒旗瞅了一眼,上面果真写了“万家酒店”四个大字——

原来酒店主人姓万。

李白这才恍然大悟,“噗哧”一声,刚进口的酒喷了一地,他连连点头,“原来如此!”

汪伦这才把心底话儿全掏了出来:“先生,我是个山野鲁莽之人,平时很喜欢你的诗,也很想见你一面。这次听说你到了水西,一心想请先生到寒舍作客,又怕先生嫌我们家贫,不肯光临,因此想了这么个主意。晚生该死,欺骗了先生,请先生宽恕!”说罢,纳头便拜。

李白顿时被汪伦的一片诚心实意感动了,他双手扶起汪伦,深情地说:“你要早说明,我也会来的。我很喜欢你,我俩交个朋友吧。”

汪伦万万没想到这位闻名天下的大诗人,会同自己这样一个布衣平民交朋友,他激动地拉住李白的手,热泪滚滚而下,滴落在李白的衣袖上……

就这样,李白在桃花潭边住了十多日,受到汪伦和村人的热情款待。李白临走那天,汪伦恋恋不舍,唱着山歌为他送行。他很感动,诗兴大发,口占一首绝句《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的船远了,他回过头来,看见汪伦还站在岸边,朝他不住地挥手,挥手……

古代文人故事2:范蠡和西施的故事

传说勾践灭了吴国,在大摆庆功酒的那天夜里,功劳很大的范蠡,悄悄地带了西施,偷偷出齐门,坐上早就等在那里的阿得大叔的小木船,穿过护城河,转了一个圈子,直向太湖而去。他们到了太湖北边的五里湖边,见这里风景优美,山明水秀,就搭了几间草房子,隐姓埋名住了下来。

住了几天,西施与阿得大叔商量,想重操旧业,纺纱织布。范蠡知道了,笑笑说:“昨天的君王妃子,今天又做了农家女。”

西施说:“坐吃山空,我们总得活下去。”范蠡却不以为然,笑着说:“我能使越国富强,灭掉吴国,还怕没有办法养活三口之家?”他要西施尽管放心。每天早晨傍晚,总是伴着西施,在五里湖边走走,看看野景散散心。慢慢地,西施脸上增加了红润,心痛病也不大发了。有时,他们走上小土坡,到野花丛里坐坐。

西施高兴的时候,便摆动宽袖,翩翩起舞。据说过路人常常看到西施自然轻盈的舞姿,正如仙子下凡一般,这个地方后来叫做仙女墩。

西施对范蠡说:“总要有些事情做做,现在闲着也闷得慌。”范蠡点点头说:“那我们就来酿酒,开一个小酒店吧!”

五里湖边的小酒店办起来了,生意十分兴旺。范蠡懂得酿酒,他用野花的香料做酒引子。用太湖甜水酿造,酒香扑鼻,酒味醇厚,到这里来喝过酒的,一个个都竖起大拇指夸赞好酒。没有多久,五里湖边这家小酒店就远近闻名了。

可是好景不长,一天,有个喝酒常客告诉范蠡说,勾践杀掉了大将文种,现在正派人到处寻找逃走的范蠡和西施。阿得大叔听到这样说,愁得坐立不安。西施也整天愁眉不展,心惊肉跳,怕范蠡被人抓走。范蠡却一点也不惊慌,宽慰阿得大叔和西施说:“鸟在笼中,尚且能夺门高飞,何况已在山林!天地大得很,何愁没有安身之处。”第二天,小酒店就关了门,他们把酿好的酒,全部倒在太湖里,从此,太湖水可以闻到一阵阵酒香味。范蠡要阿得大叔留在家里,他自己带西施来到宜兴一带,改名叫陶朱公。

西施在宜兴丁独山住了一些时候,但总忘不了五里湖边的山光水色,说那里的鲜鱼活虾,也比别处的更加鲜美可口。他们又回到了五里湖边。

一天吃过晚饭,西施说:“回来一年多了,得想法做点生意弄点钱。”范蠡笑笑,对西施说:“钱有的是,就怕你花不掉。”他说着一手拉住阿得大叔,一手拉住西施,来到一个大池塘边,说钱就在这池塘里。他拾起一块泥团,往湖心掷过去,只听得“泼辣辣”一声,月光里,好几条尺把长的鱼窜得老高。“我计算过了,这个池塘里的鱼,至少可以收二十担,还不够我们一年吃用吗?”原来范蠡早就在水草边捞了鱼子,在几个池塘里养了鱼。

第二年,范蠡就和当地老百姓一起筑堤围塘养鱼。最早养的是鲤鱼。鲤鱼名字好听,肉质鲜美,西施也最喜欢吃。范蠡赚了很多钱,他又把大桩钱财散给穷苦的老百姓。

这年春夏之交,西施又发了一次心脏病,她忧忧郁郁,面对太湖风光,更是触景生情,有一次,他俩来到东乡的一个池塘边,那里绿柳垂杨,景色迷人。西施听几个渔人在树底下聊天。有一个说:“勾践夫人太残忍,连那些歌女也都被她沉到江中淹死了!”西施当场昏了过去,醒来后,长长地吐了三口气(后人称这个池塘为三叹塘)。范蠡扶住西施,回到家里,她仍然感伤万分,泪流满面,没有多久,这个才貌双全的女子就死了。她死后,就葬在三叹塘那里。

范蠡睹物伤情,就到太湖中的马迹山去,后来死在马迹山。阿得叔根据他死前的嘱咐,把他的尸体埋葬在马山的杜圻洲。

范蠡和西施居住过的五里湖边,后来修建了风光美丽的“蠡园”,就因范蠡而得名;鼋头渚的“陶朱阁”,也是为纪念范蠡、西施而修建的。

古代文人故事3:郑板桥审石头的故事

早先,咱这潍县赶大集,是在东门外的沙滩上。一到大集,人山人海,十分热闹;作买作卖的,干什么的都有。

这天又是大集。县太爷郑板桥正在东门城墙上看着百姓来来往往的作买卖,忽听得城墙下有人嚎哭。板桥低头细看,只见一堆人围着看一个老妇人哭诉。板桥大人差人去问,原来一个卖蛋的,挎着一篮子鸡蛋去集上卖,没想到走到这里被一块石头绊倒,一篮子鸡蛋摔了个碎。老妇人一见,守着淌了黄的碎鸡蛋皮哭嚎不休。

板桥大人听了,略作沉吟,发话道:“大胆顽石,竟敢绊倒老人,摔碎鸡蛋,让老人如何过活?来人,立即将顽石锁上大堂,待本官勘问!”

衙役们一听,心里好笑,竟有这等怪事,老爷要审石头!但又不敢违命,只好立即下城来,用铁索锁上石头,领着老妇人,一起回县大堂来。

这一下惊动了满集的人,听说县大老爷要审石头,这事可是头一遭,看看大老爷怎么个审法!看热闹的人踢里踏拉跟了一大串。越走看热闹的越多,越传越远,县大堂前是黑压压的一片人。板桥大人端坐堂上,两边衙役侍立,喝令带上顽石来。原告老妇人也跪在一边,又大开衙门,放看热闹的进来。看热闹的开始不敢往里进,后来有几个大胆的先进来了,众人一看没事,一下子涌进大门,满满站了一院子。板桥大人喝令关门。众人又有点提心吊胆。猜不透他胡芦里卖的什么药。

板桥大人问清了老妇人摔倒经过,开言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一人帮百人难,百人帮一人易。现在院内诸位,每人助老人一钱,可救老妇人一难。现将老人竹篮放于门口,各位出门时放一文钱于篮内即可,诸位请便!”看热闹的人恍然大悟,这才明白桥板大人审石头的用意。人们依次退出,出门时或三文,或五文,放在老妇篮内。人走完了,竹篮内钱也不少了。

板桥大人见人走完了,喝声“退堂!”老妇人千恩万谢,挎起篮子走了。这就是郑板桥审石头一段佳话,流传至今。

篇12:中秋诗词歌赋诗句

中秋诗词歌赋诗句

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3.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4.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5. 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6.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7.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8. 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9.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0.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11.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3.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14.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15.烟拢寒水月拢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1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7.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19.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0.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21.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22.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23.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24.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25.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王建 (唐)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26.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 杜甫 (唐)《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

27.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 白居易 (唐)《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28.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辛弃疾 (宋)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29.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 (唐)《中秋待月》

30.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 孟浩然 (唐) 《秋宵月下有怀》

31.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 (唐)《霜月》

32.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33.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34.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35.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36.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7.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38.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39.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40.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41.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2.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43.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44.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45.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46.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47. 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楼听月最分明。

48.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49.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50.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51.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52.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53.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54.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55.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56.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57.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58.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59.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y》

60.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古代文人中秋的诗词歌赋】相关文章:

1.古代诗词歌赋

2.中秋诗词歌赋

3.古代爱情诗词歌赋

4.爱情诗词歌赋

5.经典诗词歌赋

6.中华经典诗词歌赋

7.春节元宵节诗词歌赋

8.初一作文人

9.作文人网

10.寂寞文人作文

下载word文档
《古代文人中秋的诗词歌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