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唐诗《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唐诗《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2023-03-21 08:09:0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一颗甜甜柠檬糖”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唐诗《敷水歌,送窦渐入京》,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唐诗《敷水歌,送窦渐入京》,欢迎阅读与借鉴!

唐诗《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篇1:唐诗《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作者:唐·岑参

罗敷昔时秦氏女,千载无人空处所。

昔时流水至今流,万事皆逐东流去。

此水东流无尽期,水声还似旧来时。

岸花仍自羞红脸,堤柳犹能学翠眉。

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

罗敷养蚕空耳闻,使君五马今何在。

九月霜天水正寒,故人西去度征鞍。

水底鲤鱼幸无数,愿君别后垂尺素。

篇2:唐诗《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卷199_6敷水歌,送竇漸入京岑參

羅敷昔時秦氏女,千載無人空處所。

昔時流水至今流,萬事皆逐東流去。

此水東流無盡期,水聲還似舊來時。

岸花仍自羞紅臉,堤柳猶能學翠眉。

春去秋來不相待,水中月色長不改。

羅敷養蠶空耳聞,使君五馬今何在。

九月霜天水正寒,故人西去度征鞍。

水底鯉魚幸無數,願君別後垂尺素。

篇3:唐诗《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①敷水:在陕西华阴县西敷水镇附近,水出敷谷,北流注入渭河。李嘉言《岑诗系年》:“此诗盖公充关西节度判官居华州时作。”

②罗敷:按:罗敷不一定实有其人,罗敷之事和敷水也无关系,然后人附会,可能产生过一些关于罗敷居于敷水的传说。

③旧来:素来。

④翠眉:古时妇女用青绿色的颜料画眉,称为翠眉。此指柳叶似妇女之翠眉。

⑤空:只。

⑥征鞍:出行的马。

⑦垂:上施于下,敬词。

篇4:岑参《终南山双峰草堂作》《敷水歌送窦渐入京》古诗欣赏

岑参《终南山双峰草堂作》《敷水歌送窦渐入京》古诗欣赏

古诗《终南山双峰草堂作》

年代:唐

作者:岑参

敛迹归山田,息心谢时辈。昼还草堂卧,但与双峰对。

兴来恣佳游,事惬符胜概。著书高窗下,日夕见城内。

曩为世人误,遂负平生爱。久与林壑辞,及来松杉大。

偶兹近精庐,屡得名僧会。有时逐樵渔,尽日不冠带。

崖口上新月,石门破苍霭。色向群木深,光摇一潭碎。

缅怀郑生谷,颇忆严子濑。胜事犹可追,斯人邈千载。

古诗《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年代:唐

作者:岑参

罗敷昔时秦氏女,千载无人空处所。昔时流水至今流,

万事皆逐东流去。此水东流无尽期,水声还似旧来时。

岸花仍自羞红脸,堤柳犹能学翠眉。春去秋来不相待,

水中月色长不改。罗敷养蚕空耳闻,使君五马今何在。

九月霜天水正寒,故人西去度征鞍。水底鲤鱼幸无数,

愿君别后垂尺素。

篇5:唐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改写

金秋八月,江南还正霜叶初红、桂花飘香的时候,祖国的塞北,已是风狂雪飘了。塞北的雪来得早,令人惊喜。塞北的风太疯狂,让人战栗。狂风哨子一样,凄厉刺耳;狂风席卷一般,折白草,扬尘沙,抛雪花,一片迷茫。整个世界像被蒙上一层灰白混沌的面纱,透着肃杀而神秘的气氛。明天武判官就要归京了,要是风住雪停就好了,我想。

一夜过来,地上、树上、屋顶上全白了,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银白晶亮的雪的世界,给人一份壮美和惊喜。那大大小小的树上落满了雪花,奇寒把雪花结成了冰凌,阳光下,熠熠生辉,十分壮观。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面对此情此景,你会情不自禁地赞叹一声“好美”的。或许,你还会忘掉天气的奇寒,幻觉一丝丝春天的暖意。

然而,赏雪的兴致终究敌不过难耐的奇寒,躲进帐篷也暖和不了多少。针大的缝,斗大的风,狂风好像故意跟人作对似的,挟着雪花从篷缝里钻进来,刀子似的,刺人股骨。白天穿着狐皮大衣,晚上裹着织锦的被子也嫌不暖和。塞北的奇寒是常人难以想像的。将士们的角弓都被冻得拉不开了,甲胄也冷得不敢穿着,戍守边关的将士们是多么辛苦啊!

想到武判官今日就要归京了,心头更添一层担心和惆怅。冰雪覆盖着浩瀚的大沙漠,天空中阴云凝重,风雪不止,武判官的归途怎么走啊!

饯别的酒宴设在中军帐里,胡琴、琵琶和羌笛声聊以助兴。然而,万般离愁别绪竟无语凝噎。劝君更尽一杯酒,雪海茫茫路难行。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暮色已经降临。送武判官出辕门时,只见大雪纷飞,中军那面冻硬的红旗点缀着这片银白的世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走出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我们才依依分手。看着武判官三步一回头依依不舍的情景,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别时容易见时难,自问何时得归期……我伫立在风雪中,目送他许久,许久,直到他的身影完全消失在天山雪幕之中,雪地上只留下一串深深的马蹄印。

——祝君一路平安!

篇6:唐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改写

金壁辉煌的宫内,大殿上文武百官,列座其左右.桌上的佳肴显然不是他们关注的.既将演出的不是万笙之奏,不是气势喧闹的歌舞生平,而只是一女子,一琵琶而已.正在众臣议论这女子之时,大殿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只见那女子请了一下安,拿了一把椅子,放在正中央,端坐好,把琵琶抱在了怀中,头微微点了一下,抚了一琴,便开始了.琵琶的声律,一点一点撩开人心的外壳,时而像山间溪水缠绵不绝,时而像黄河之水,激昂顿挫.宛若纷飞的樱花.而在这时的千里之外,帐营被漫天雪飘淹没.耳边,除了北风呼呼,还是北风呼呼,而眼前,雪花像是微风吹落在地上的羽毛,安详的,宁静的,而这宁静让人静得让人心乱,让人紧张的雪飘,让人在茫茫中感到更多的是无助.与自然相比的渺小,仿佛是大河中的'沙石,既使不想向前,也不得不顺流而行.

故友镇守一个寸草不生,仿佛哈口气也能结冰的冰川旁,自己奉旨来视察,却不能将这里条件的艰苦,生活之窘迫向皇上禀诉,还要表明将军这里的生活很好,对自己的责备与难受在心中交织着,而其中,不得已之处实在是太多了.就算如实禀告也一定奏效,反而还会害了他.这是官场上人人皆知的道理.

无语,又是剩下北风呼呼地吹,从帐房的细缝中穿入,一下子变成了嘶吼声,仿佛要撕破这个帐房似的.“将军,是不是.”还没等他讲完,旁边一士兵马上拽下他.将军走到帐门口,望了帘外的日暮.“恩...”呆呆地望着外面.武判官站起来,整理了一下行装,走向了门外,一只脚刚要迈出,将军拉住他,又慌忙将脸侧过去.嗫嚅般地说:“让我送送你.”说完,先走了出去,没几步,回过头,对帐内的军士说:“你们就待在帐内.外面冷.”

说完两人向营外走去.雪落在两人身上,黄昏的日光怎么也化不开这身上的雪.除了风声,两人只听到铠甲相摩擦发出的声音和脚与雪挤压的声音.两个人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被冻住的红旗像指路标一样,指向了辕门,离别.每走一步,雪都被他们压成了冰,几十米的路,此时被拉得很长很长.

到了辕门.似乎像生死门般.两边站岗的守卫俨然不动.若不是他们哈出的白雾,人都以为这二人是雪化的.“走吧,快上车!”将军忍住泪,做最后的道别.武判官心中更多的不是惆怅,而是愧对自己的好友,厌恶自己的无力.而此时好友对他的不仅没有怨恨自己,而是不舍,朋友对自己的好,自己感到的却只有自责。

“我走了,快回去吧!”说完转身踏上了车.

一个人,一个将军,孤单在雪花中,望着渐行渐远的背影,渐渐从视线中淡出,雪一点,一点淹去了六行脚印有以及山路上的车痕。

千里之外的皇宫,那女子慢慢起身,殿内寂静无声,仿佛整个殿内只有回忆,追思.乐声似乎仍萦绕在耳边。

篇7:唐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设计

唐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诗抓“奇”写“雪”,以“雪”衬“别”的写法。

2、体会本诗送友时的无限惆怅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本诗抓“奇”写“雪”,以“雪”衬“别”的写法。

难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成就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

四、教具:录音、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作者)

二.解题,作者及作品介绍

“白雪歌”即“白雪之歌”, “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雪中)送别诗。判官,官名,节度使一类官员的僚属。这首诗是岑参第二次到西北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时写的。武某可能是其前任。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七言古体诗。诗题中的“歌”表明这首诗的体裁是古诗中的“歌行”体(如杜甫《兵车行》、《丽人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岑参中年两度出塞,因为这一特殊的生活经历,使他很擅长写边塞诗。他的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基本特征。他的诗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宏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形式丰富多样,尤其擅长于写七言歌行。

其诗与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无人不识君。”)齐名,并称“高岑”。

三.师生共同研读课文

(一)一读

要求:读准字音,掌握朗读古诗的节奏,使学生领略诗歌的音乐美;结合注释理解词义,尝试口头翻译。

1. 指名学生朗读

2. 正字音:裘 衾 薄 着 瀚 阑 饮 羌 掣

3. 明节奏:节奏可分音调的节奏和意义的节奏两种。

音调的节奏,常以两个字音为一拍,注意声音上的整齐。

七言诗一般为四拍,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意义的节奏是按诗句的语义来划分,它比音调的节奏显得更为重要,我们在划分节奏时,一般以意义的节奏为依据。如: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4. 教师范读

5. 学生齐读

(二)二读

要求:再现诗中形象,理清思路,找出诗中抒情发展的线索,沟通学生、读物和作者之间的思想感情。

1. 朗读指导

朗读时,要身临其境进行联想、想象,使脑海里呈现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2. 学生默读,理思路

讨论〖明确〗:全诗共18句,根据文题可分为咏雪和送别两个层次。前10句为一层:从不同侧面咏雪。后8句为第二层:写送别。

第一大层又可分为三小层:

前四句写西北边境奇丽的雪景,先写雪前肃杀可怕的景象,后写雪后美景;

第5—8句从帐外写到帐内,写军营之中将士的苦寒生活;

第9、10两句从帐内写到帐外,描写广阔沙漠和万里愁云,为饯行场面作铺垫。

这一层,作者开篇从大处落笔,总写塞外狂风飞雪;又从小处着眼,细写寒冷难熬程度;最后又回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去自然地引出送行离别的苦楚之情。

第二大层又可分为两小层:

第11—14句写宴请归客,并描写宴后送客出辕门时大雪奇寒的景象;

第15—18句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

3. 学生默读,找线索。

我们过去读过的许多文章,往往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请同学们举例说明:《七根火柴》以“七根火柴”为线索安排情节;《我的老师》以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的`感情为线索;《白杨礼赞》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作为抒情的线索。

本诗也有一条线索。

讨论:本诗以“雪”这一景物为抒情发展的线索。

“雪”共出现四次,组成四个画面:

第一次——送别前的“飞雪”,在读者面前呈现“八月飞雪苦寒图”;

第二次——中军置酒饯别时的“纷纷暮雪”,在读者面前呈现“军营饯别奇寒图”;

第三次——临别时“雪满天山路”,在读者面前呈现“东门惜别惆怅图”;

第四次——送别后,“雪上空留马行处”,在读者面前呈现“雪地伫立思乡图”。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优秀教学设计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3篇

3.古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教学设计及反思

4.唐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优秀教学设计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高中版

6.唐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参考

7.唐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案例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教案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

篇8:岑参唐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前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此诗描写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离愁和乡思,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浪漫理想和壮逸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全诗内涵丰富宽广,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诗句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注释】

⑴武判官:名不详,当是封常清幕府中的判官。判官,官职名。唐代节度使等朝廷派出的持节大使,可委任幕僚协助判处公事,称判官,是节度使、观察使一类的僚属。

⑵白草:西北的一种牧草,晒干后变白。

⑶胡天:指塞北的天空。胡,古代汉民族对北方各民族的通称。

⑷梨花:春天开放,花作白色。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

⑸珠帘:用珍珠串成或饰有珍珠的帘子。形容帘子的华美。罗幕:用丝织品做成的帐幕。形容帐幕的华美。这句说雪花飞进珠帘,沾湿罗幕。“珠帘”“罗幕”都属于美化的说法。

⑹狐裘:狐皮袍子。锦衾:锦缎做的被子。锦衾薄:丝绸的被子(因为寒冷)都显得单薄了。形容天气很冷。

⑺角弓:两端用兽角装饰的硬弓,一作“雕弓”。不得控:(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控:拉开。

⑻都护: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与上文的“将军”是互文。铁衣:铠甲。难着:一作“犹着”。着:亦写作“著”。

⑼瀚海:沙漠。这句说大沙漠里到处都结着很厚的'冰。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百丈:一作“百尺”,一作“千尺”。

⑽惨淡:昏暗无光。

⑾中军:称主将或指挥部。古时分兵为中、左、右三军,中军为主帅的营帐。饮归客:宴饮归京的人,指武判官。饮,动词,宴饮。

⑿胡琴琵琶与羌笛:胡琴等都是当时西域地区兄弟民族的乐器。这句说在饮酒时奏起了乐曲。羌笛:羌族的管乐器。

⒀辕门:军营的门。古代军队扎营,用车环围,出入处以两车车辕相向竖立,状如门。这里指帅衙署的外门。

⒁风掣:红旗因雪而冻结,风都吹不动了。一言旗被风往一个方向吹,给人以冻住之感。掣:拉,扯。

⒂轮台:唐轮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县境内,与汉轮台不是同一地方。天山:一名祁连山,横亘新疆东西,长六千余里。

⒃满:铺满。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⒄山回路转:山势回环,道路盘旋曲折。

【翻译】

北风呼啸着卷过大地,刮断了早已枯干的荒草;尽管是八月份,这里的天空已飘起了雪花。 一夜之间,所有树枝上挂满了雪,就像春天里千万朵绽放的梨花。 雪花透过珠帘,沾湿了罗幕,穿上狐裘衣服也不觉得暖和,丝绸锦缎做的被子都让人觉得有些单薄了。 将士们都冻拉不开弓弩,盔甲也很难穿在身上。 沙漠里都结了厚厚的冰层,将士们的脸上布满愁云,想着这寒冷的天气快点过去。 中军大厅里摆好了酒宴,欢送返京的客人,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了美妙的乐曲。 傍晚在辕门外,纷纷大雪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 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蹄印。

【赏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作于他第二次出塞阶段。此时,他很受安西节度使封常青的器重,他的大多数边塞诗成于这一时期。岑参在这首诗中,以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

全诗以一天雪景的变化为线索,记叙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文思开阔,结构缜密。共分三个部分。

前八句为第一部分,描写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寒。友人即将登上归京之途,挂在枝头的积雪,在诗人的眼中变成一夜盛开的梨花,和美丽的春天一起到来。前面四句主要写景色的奇丽。“即”、“忽如”等词形象、准确地表现了早晨起来突然看到雪景时的神情。经过一夜,大地银装素裹,焕然一新。接着四句写雪后严寒。视线从帐外逐渐转入帐内。风停了,雪不大,因此飞雪仿佛在悠闲地飘散着,进入珠帘,打湿了军帐。诗人选取居住、睡眠、穿衣、拉弓等日常活动来表现寒冷,如同选取早晨观雪表现奇异一样是很恰当的。虽然天气寒冷,但将士却毫无怨言。而且“不得控”,天气寒冷也会训练,还在拉弓练兵。表面写寒冷,实际是用冷来反衬将士内心的热,更表现出将士们乐观的战斗情绪。

中间四句为第二部分,描绘白天雪景的雄伟壮阔和饯别宴会的盛况。“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绘雪中 天地的整体形象,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体现将士们歌舞的积极意义。“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笔墨不多,却表现了送别的热烈与隆重。在主帅的中军摆开筵席,倾其所有地搬来各种乐器,且歌且舞,开怀畅饮,这宴会一直持续到暮色来临。第一部分内在的热情,在这里迸发倾泄出来,达到了欢乐的顶点。

最后六句为第三部分,写傍晚送别友人踏上归途。“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归客在暮色中迎着纷飞的大雪步出帐幕,冻结在空中的鲜艳旗帜,在白雪中显得绚丽。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是将士的象征。这两句一动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虽然雪越下越大,送行的人千叮万嘱,不肯回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用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这一部分描写了对友人惜别之情,也表现了边塞将士的豪迈精神。

这首诗,以奇丽多变的雪景,纵横矫健的笔力,开阖自如的结构,抑扬顿挫的韵律,准确、鲜明、生动地制造出奇中有丽、丽中奇的美好意境,不仅写得声色宜,张弛有致,而且刚柔相同,急缓相济,是一乎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全诗不断变换着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篇9:唐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艺术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军幕中的和平生活,开头四句描写了奇丽的塞外雪景。才阴历八月,就北风呼啸,把坚韧的白草也吹断了。接着,风卷大雪,漫天飞舞。飘洒了一夜,一夜之间,漫天皆白,遍地银装,所有的树枝上都银装素裹,犹如春风吹来,梨花盛开,似乎还飘洒着沁人心脾的梨花清香呢。诗中写风猛,先用“卷地”二字直接写北风很大,接着,又通过“白草折”写风力之猛。写塞外气候变化异常,便用“八月即飞雪”来说明。一个“即”写出雪下得早,下得出乎人意料,一个“飞”与北风相呼应。这两句写出了北风带着尖利的啸声卷着大雪漫天狂舞的景象,有声有色,很有气势,先声夺人,描写了边地的苦寒。但是诗人没有继续渲染边地的苦寒,而是拓开一笔,应用丰富的想象,勾画出一幅明丽美妙的万木银装的图画,以启发读者的想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对于雪景的不同寻常的描写,把雪景写得奇丽壮美,明媚动人,给人蓬勃的无边春意的感觉,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真不愧为写雪的名句。

尽管雪景如此壮丽动人,但大雪严寒毕竟是现实。诗人收起想象的翅膀,面对现实,描写大雪奇寒的气候特征。如果说前面是描写远景、外景的话,那么,“散入珠帘湿罗幕”四句便是近景、内景描写了雪花轻盈地飘进挂着珠帘的湿罗幕之内,漫漫深化,把罗幕都打湿了。在中军帐中,尽管白天着狐裘,夜晚盖着棉被,也觉得寒冷难当。由于过于寒冷,主师的弓都难以拉开,铠甲冰冷,也难以穿上。这几句,融进了诗人的主观感受,通过写人的主观感受来描写大雪严寒。通过写大雪严寒,描写戍边将士的苦寒生活,从而赞颂了他们不畏艰苦,自我牺牲的精神。

写到这里,诗人用两句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写冰天雪地的背景,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形成鲜明对照。这两句,一句写地,一句写天,天上地下,一片愁云惨淡,万里冰雪连天,这种环境和气氛,一方面衬托出武判官使命的艰苦,一方面也表现了对归客此行的关怀和担心,也牵动了作者的乡土之思。同时,这两句在结构上也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的写景,引起下文的送别。然后,诗人只用两句诗“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写送别宴会的情景。中军帐内,置酒饯行。席间,奏着少数民族的乐器,助兴饮酒,整个宴会场面,充满了浓浓的边塞气息以及朋友诚挚的祝福,其中也寄托了诗人久别乡土的感慨。接着,写宴罢走出辕门时的所见,时间是黄昏,仍下着纷纷扬扬的大雪,狂风呼啸,但门前的红旗已被冻住,怎么吹也吹不翻卷。这里通过“风掣红旗冻不翻”一句,再一次写雪大天寒,从另一个角度刻画了这个冰天雪地奇冷酷寒的世界,写得非常有新意。也寄寓着对武判官的关怀。

诗的最后四句,写轮台东门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轮台,就是天山,指明了他们戍守送别的地点。举目望去,天山的山山岭岭铺满了积雪,“去时雪满天山路“不止是景语,也是情语,我们可以想象,诗人与武判官要道珍重,依依惜别,看到武判官艰难地行进在白雪皑皑的天山路上,诗人久久不忍离去,而是在雪地里伫立目送,一直到武判官渐行渐远,消失在远方,还在凝视雪地上留下的归客的马蹄印迹。这四句诗表达了诗人十分丰富的思想感情:有热爱祖国山河和建功立业的自豪感,也有对武判官归京的欣羡和鼓励,更有对朋友沿途艰辛的关怀和依依惜别的深情。“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送行者伫立怅罔的神情,多么形象逼真,写诗人在归客远去后的沉思、默念,怅然若失的情态,多么储蓄而恰切,表现了诗人的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之情。这首诗的结尾与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结尾“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表现对朋友的绵绵不尽的深情,用简短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借助于别后景物,传达出别后的情怀,非常含蓄、隽永,含悠悠不尽之情思,令人回昧无穷。此外,这雪中送别图还含有冰心玉壶,洁白高尚之意,显得高雅不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边塞送别诗写得很别致。写送别,轻笔浓意,只在最后点出,大量的却是写景。写雪景,写严寒,正是为了衬托深厚的离别之情,景物与人的感情融为一体,使感情的抒发更为真挚动人。

此诗构思新颖,结构奇特。大雪好像一条红线贯穿全诗,雪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都显现出不同的资容、气骨,诗人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了丰富的情思。诗人从咏雪开始写八月飞雪的奇景,以此透露作者的豪迈感情。然后,以“千树万树梨花开”作比喻,写大雪奇景,又给人以妩媚多姿,春意融融的亲切之感。这个比喻,既表现了诗人的开阔胸襟,又写出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把雪写得那么美,那么具有生机和活力。接着诗人通过写对边地奇寒的感受,写出边地戍边将士的苦寒生活,再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图景。“百丈冰”是夸张的写法,极言奇寒,也暗寓行路艰难之意。“愁云惨淡”是为了写气氛,表现了诗人豪放的情怀和惆怅的思绪。以下从营帐内的送别宴会写到辕门外的暮雪和红旗。在暮色苍茫,白雪皑皑的广阔背景之下,映出一面鲜艳的红旗,气氛热烈而悲壮,色彩浓烈而艳丽。这时的雪景,令人肃然起敬,豪气万丈。最后,写雪中送别,境界高远,充满着感情,似乎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吸引着读者,启发着人们的想象力,令人浮想连篇,回味无穷。“送别”、“漫天大雪”、“万树银装”“沙漠雪景”、“雪中送别”这多像一幅幅连续的边塞风雪图,这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中有境,境中有意的奇诗。此诗比喻新颖、独特、夸张大胆,用粗线条勾勒,浓墨深染,色彩鲜明,意境深远,具有浪漫主义气息,抒情的形象也很突出,把边塞特有的景色、人情、风俗与送别的离愁有机地结合起来,言有尽而意不穷,表达了诗人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边塞送别诗。

【唐诗《敷水歌,送窦渐入京》】相关文章:

1.岑参《终南山双峰草堂作》《敷水歌送窦渐入京》古诗欣赏

2.唐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设计

3.岑参的唐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唐诗之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朗诵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练习题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考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翻译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堂实录

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心思想

下载word文档
《唐诗《敷水歌,送窦渐入京》.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