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描写夏天的诗句——《夏日晚凉》

描写夏天的诗句——《夏日晚凉》

2023-04-14 08:12:2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Xiiiiiiiiii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描写夏天的诗句——《夏日晚凉》,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描写夏天的诗句——《夏日晚凉》,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描写夏天的诗句——《夏日晚凉》

篇1:描写夏天的诗句——《夏日晚凉》

《夏日晚凉》原文

微凉天气似秋期,风触疏帘影自移。

远梦有时寻水寺,孤吟终日对莎池。

笋梢成翠堆轻箨,梅实翻黄压嫩枝。

兀兀腾腾聊自遣,此怀深谢野僧知。

《夏日晚凉》作者简介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篇2:描写夏天的诗句——《夏日晚望》

《夏日晚望》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夏日晚望》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夏日晚望》原文

登临聊一望,不觉意恞然。陶侃寒溪寺,如今何处边。

汀沙生旱雾,山火照平川。终事东归去,干戈满许田。

《夏日晚望》作者简介

贯休(823~9),俗姓姜,字德隐,浙江省兰溪市 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终于所居,世寿89。

篇3:描写夏天的诗句——《夏日》

《夏日》原文

东窗晚无热,北户凉有风。

尽日坐复卧,不离一室中。

中心本无系,亦与出门同。

《夏日》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篇4:描写夏天的诗句——《夏日池上》

《夏日池上》原文

微波漾漾雨濛濛,岸脚烟莎间水葓。

照影已无双鬓绿,关心犹有一丝风。

鸳鸯对浴红衣扑,菡萏相亲翠盖笼。

醉舞罗吟皆胜处,个中非异亦非同。

《夏日池上》作者简介

葛天民,字无怀,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徙台州黄岩(今属浙江)曾为僧,法名义铦,字朴翁,其后返初服,居杭州西湖。与姜夔、赵师秀等多有唱和。其诗为叶绍翁所推许,有《无怀小集》。

葛天民诗,以汲古阁影钞《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校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我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

篇5:描写夏天的诗句——《夏日山中》

《夏日山中》原文

懒摇白羽扇,

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

露顶洒松风。

《夏日山中》译文

懒懒地摇动白羽扇,裸着身子在青翠的林间。

脱下头巾挂在石壁上,松树间的凉风吹上头顶。

《夏日山中》作者简介

李白(7-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李白父亲名叫李客,李白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篇6:描写夏天的诗句——《夏日闲居》

《夏日闲居》原文

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

草长晴来地,虫飞晚后天。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

《夏日闲居》作者简介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篇7:描写夏天的诗句——《夏日叹》

《夏日叹》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夏日叹》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夏日叹》原文

夏日出东北,陵天经中街。朱光彻厚地,郁蒸何由开。

上苍久无雷,无乃号令乖。雨降不濡物,良田起黄埃。

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万人尚流冗,举目唯蒿莱。

至今大河北,化作虎与豺。浩荡想幽蓟,王师安在哉。

对食不能餐,我心殊未谐。眇然贞观初,难与数子偕。

《夏日叹》注释

⑴陵天:升上天空。陵天经:《全唐诗》校:“一作经天陵。”中街:古人指日行的轨道。此指太阳当顶直射。

⑵朱光:日光。彻厚地:晒透大地。

⑶郁蒸:闷热。开:散释。

⑷上苍:苍天。

⑸乖:违背,反常。

⑹濡:湿润。

⑺万人:百姓。流冗: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⑻唯蒿莱:田园荒芜景象。

⑼大河:黄河。

⑽化:《全唐诗》校:“一作尽。”虎与豺:喻安史叛军。

⑾幽蓟:幽州(范阳郡)和蓟州(渔阳郡),安史叛军老巢。

⑿未谐:指心情不愉快,不安稳。

⒀眇然:遥想。贞观:唐太宗年号(公元627~649年),贞观之治为唐初盛世。

⒁数子:指贞观名臣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偕:同。

《夏日叹》赏析

《夏日叹》的前半部分主要写这次旱灾,后半部分写战乱,并对天灾人祸表达了自己的感慨。

诗中说,久旱无雨,田地里干旱得尘土飞扬,湖泊池塘都干涸了,飞鸟缺水而死,鱼儿干涸而死,成千上万的灾民逃荒流散,一片荒凉景象。

这个时候,河北一带仍然被安史叛军占据,叛军就像豺狼虎豹,凶暴横行,残害人民,而朝廷军队连影子都看不见。想到这些,杜甫心中十分沉痛,连饭都吃不下。

杜甫认为天灾人祸都与朝廷的政策失当和腐败无能有关。他说:“眇然贞观初,难与数子偕。”拿贞观之治与现实作比较,显然唐肃宗不可能像唐太宗那样平定和大治天下,唐肃宗身边的那些大臣,也无法与贞观年间房玄龄、杜如晦、魏徵等名臣相比。现在的朝廷是令人失望的。

旱灾接着饥荒,在华州的生活十分艰难,现实政治又是如此让人失望,司功参军的职务也不能做什么实质性的工作,更谈不上施展自己远大的政治理想了。于是,在立秋后不久,杜甫毅然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位,开始了他常年漂泊不定的生活。诗的未尾对贞观之治的追忆和贞观君臣的赞扬很明显是在表示对现实堤的不满。

《夏日叹》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

杜甫画像[5]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

篇8:描写夏天的诗句——《夏日访友》

《夏日访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夏日访友》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夏日访友》原文

堤树生昼凉,浓阴扑空翠。孤舟唤野渡,村疃入幽邃。

高轩俯清流,一犬隔花吠。童子立门墙,问我向何处?

主人闻故旧,出迎时倒屣。惊迓叙间阔,屈指越寒暑。

殷勤为延款,偶尔得良会。春盘擘紫虾,冰鲤斫银鲙。

荷梗白玉香,荇菜青丝脆。腊酒击泥封,罗列总新味。

移席临湖滨,对此有佳趣。流连送深杯,宾主共忘醉。

清风岸乌纱,长揖谢君去。世事如浮云,东西渺烟水。

《夏日访友》作者简介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描写夏天的诗句——《夏日晚凉》】相关文章:

1.描写夏天的诗句——《夏日池上》

2.描写夏日的诗句

3.描写夏天的诗句——《夏日登车盖亭》

4.描写夏天的诗句——《酬晖上人夏日林泉》

5.溪晚凉古诗词

6.描写夏天雨诗句

7.描写夏天诗句句子

8.描写夏天诗句介绍

9.描写夏天的古诗 夏日山中

10.作文 于我,夏日依凉

下载word文档
《描写夏天的诗句——《夏日晚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