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唐诗离别系列

唐诗离别系列

2023-08-15 08:18:3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干三杯酷儿”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唐诗离别系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唐诗离别系列,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唐诗离别系列

篇1:唐诗离别系列

唐诗离别系列

最是别离情依依

——唐诗中之离别诗赏析

赖 建 青

翻开《全唐诗》,在细细品味意境高远的优美诗句和感受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之时,总有一股悲凉沉重委婉凄楚的离情别意逼人而来,令人感慨欷歔。

在五千多首唐诗中,以写别离为题材的就有数百首, 这些情真意切充满羁愁别恨的诗句离情缠绵,言已尽而情无穷,是唐诗中一簇别具风韵的奇葩。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的唐代才子王勃写过很多别离诗,而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更以气魄宏大而独标高格。诗的前两联句是平常写景写情之意,却对仗工整,气势不凡,平淡中已见不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第三联句推开一步,如奇峰突起,其博大宽广的意境动人心魄。从诗句的构思上看,王勃无疑是受了三国时期曹植所作《赠白马王彪》一诗的启发。曹植诗云:“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而王勃巧取名句,融古铸今,一扫寻常离情缠绵的怅惘忧伤,以知己遍及海角天涯视万里之遥为邻里的广阔胸襟,意境高远自铸伟词。

明代李东阳说:“诗贵意,意贵远不贵近,贵淡不贵浓;浓而近者易识,淡而远者难知。” 王勃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离别诗寓意高远,淡于叙情,别出心裁,超凡脱俗。

“淡而愈浓,近而逾远,可与知者道, 难与俗人言。^王勃这首诗因此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在有“诗佛”和“边塞诗人”之称的王维也写过很多离别诗,其中有一首《山中送别》可谓是匠心独运,平中见奇,堪称是历代别离诗中的杰作。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把与朋友话别的场面和依依不舍的怅惘之情用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次句”日暮掩柴扉“寓意尤妙,但凡体验过离愁别恨的人都知道,朋友离别后的悲凉哀婉若有所失的孤寂之感在当天的黄昏时会变得更怅惘更沉重,想到的和要抒发的东西必然是千头万绪,而诗人却只写了 ”掩柴扉“这个山居人每天寻常的动作。这看似与白昼送别毫无关联,而把这本来互不相关的事在诗中紧连起来,就使”掩柴扉“这个天天都要重复的动作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令人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朋友已经走了,柴扉关闭后诗人该如何打发这孤寂的漫漫长夜呢?这句诗留下的空白令人回味无穷。诗的三四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这末两句作为问话本应是在相别时向朋友提出的,诗人却直到日暮掩扉后直到夜晚还为离思所笼罩,而且刚刚分别就盼着其早日归来真是寓别意于字里、见离愁于行间。

这首离别诗另一独特处还在采用了跳跃式的思维,从“山中相送罢”跳到“日暮掩柴扉”, 又从当天的'日暮跳到了来年的春草绿,其立意可谓高远奇特, 新颖别致,令人耳目一新。

被人们称为“诗仙”的李白也特别喜欢写别离诗,在他存世的诗中,属别离诗的竟有上百首之多,且都立意新颖,潇洒出尘。其中尤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更具特色,这首诗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之旷达大气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山中送别》那种萦绕牵挂的情感,而是以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洒脱愉快抒情的送别。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诗的前两句简洁明了地点出了别离的的地点以及孟浩然将要去的地方,黄鹤楼是以美丽的传说而颇具神奇色彩的天下名楼,也是李白与孟浩然经常会聚吟咏的地方,而扬州又是当时开元盛世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美丽的都会。两个诗人都是潇洒浪漫并爱好游览,李白认为孟浩然到扬州去是件快乐的事,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浓郁愉悦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中进行的。李白也向往美丽繁华的扬州,他送别孟浩然时自己的心也随之飞翔,胸中那滔滔不绝的诗思汹涌而出,随着江水荡漾。这两句诗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代文学家誉之为“千古丽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的后两句没有抒发朋友离别后的心绪,李白目送孟浩然乘坐的船渐渐远去,直到帆影消失在碧空的尽头,还在凝望着浩浩东去的江水。他对朋友的一往情深,以及对繁华美丽的扬州的向往,正体现在这极富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他起伏难平的心潮就像这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李白巧妙地用绚丽的阳春三月的美景,用放舟长江的辽阔壮观的气魄以及目送孤帆远影的传神之笔, 写下了这首充满无限眷恋向往之情极富诗情画意的离别诗,真是别出心裁,堪称是唐诗诸多离别诗中的佳作。

篇2:作文:离别「美言妙语系列」

还记得,那个深秋,我们认识了。

那时,我九岁。我是一名优秀的学生,而你是一名典型的差生。你被所有同学抛到了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我也一样,完全无视你。 而我现在才感悟,你,对我如此重要。 {Part One}:友谊的开始。

四年级时,由于QQ和QQ空间的某种原因,全班大部分同学都对我恨之入骨。这次,是我被同学抛到了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我后悔,我伤心,我绝望!上学时,同学再也不向我打招呼。 而就在这个时候,由于你的仗义,而接近了我。

“我们一起玩吧。”就这样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普普通通的六个字,使我有了新的希望。我开始喜欢上了你这样一个帅气的男孩。

你,就像黑暗中的指明灯,指引了我;你,让我有了新的希望。 我把你当作了我最好的朋友!

{Part Two}:不舍的离别。

又到暑假了,这是我一生中最痛苦的时刻。我必须得离开同学,离开学校,当然,还有离开你。

开完散学礼,我像往常一样,在操场等着你。过了一会儿,慢吞吞的你从教学楼跑了出来。我开心,我乐极了,高兴得又蹦又跳。因为,最后一次玩耍,下一次,还要等两个月多。

你下来了,二话不说,就马上甩掉背上的'书包,坐在上面,对我说:“XXX,我们该玩什么呀?”

分神的我立刻回了神,嬉皮笑脸地说:“嘿嘿,今天我们就玩纸上谈兵吧!”

“好耶!”你很大声。跳起来,转身,又蹲下来,从书包里拿出一张又破有皱的烂纸,轻轻地打开它。里面,是我们从开学玩到现在的记录,画着许多怪兽,还有一些歪歪斜斜的小字,这张纸,已经很破了,可以看出它的年龄。

看着这张纸,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就是你,从开学陪我到现在。

我的鼻子突然酸酸的,似乎感悟到了什么。以前三四年级时,我总是无视你。你对我的友谊,我常常不会珍惜,有时还会嫌弃你太烦。而你,总是对我嘻嘻哈哈的,即使是我骂你,你依旧如此。而每次我伤心的时候,陪在我身边的,还是你。那时,我就对你感激不已。

一行液体滑过我的脸颊,我流泪了!这时,我真的太多的不舍。原本还在嘻嘻笑笑的你,表情立即变了,你斜着头,看着低下头的我,担心地说:“XXX,你怎么了?”

我擦去泪水,抬起头,笑着说:“哦,没事儿,风太大了,沙子进眼睛了!”

“哦。”你恍然大悟的样子,非常可爱,真的是使人怜惜。你又开始嘻嘻哈哈,铺平那张烂纸,笑着对我说:“哎呀,沙子进眼睛嘛,没事儿,我帮你挡着呢。”你很有大侠的风范,看着你这幽默劲儿,我破涕为笑,哈哈大笑,我不会去想太多,我把全部精力都花在了与你玩耍的时间,我要把握好这时间,我不会浪费掉的。

时间不留人,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保安又开始赶人出学校了。我和你,站在校门的一个角落,谈笑风生,十分快活。这时,你的妈妈来了。临走时,你挽着我的肩膀,对我说:“XXX,我知道你很不舍,我也知道,刚才你哭不是沙子进眼睛了,那时哪来的风啊!你肯定是不舍得我。”

我望着你,很是开心,因为,你能看懂我心。真不愧是一对好知己啊!

我忍不住抱住你,说:“AAA,放心,两个月后,我们还会在这里见面的。”

“嗯。”你很肯定地说。

你的妈妈在催了,我松开你。你跑去妈妈那里,我依依不舍地向你挥手,你上了摩托车之后,向我望来,对我用了一个“鼻屎气功”,我笑不可仰!弯腰对你回了一个“鼻屎气功”。你向我大笑,我也向你大笑。摩托车,远离我而去,驶向远方。我依然伫立在那儿,直到你消失在我的视线里,我才离开。

{Part There}:美好的明天。

我一直坚信明天会更好,因为,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明天的未来。而我一定会迎来最美好的明天。东,到时候,我们就会相聚。放心,暑假我会想着你的。你也要记住,只有不舍的离别,才有幸福的相聚&

篇3:韦庄《古离别》唐诗鉴赏

韦庄《古离别》唐诗鉴赏

韦庄《古离别》全诗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全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下面一起来看下!

古离别

韦庄

晴烟漠漠柳毵毵, 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 断肠春色在江南。

译文

春光明艳,晴空上飘浮着一层淡淡的烟云,在柳枝披拂的大道口,正举行着一场送别的酒宴。无奈分别在即,愁肠百结,这酒也喝得不畅快。离人举起华贵的马鞭指向他此行将往的远方—江南。想到此去江南,那里草长莺飞,桃红柳绿,春色更美。只是良辰美景难有人与之共享,因此江南春色愈美愈增加人的愁苦,使人痛断肚肠。

注释

毵毵(sān):柳叶枝条下垂貌。

不那:同“不奈”,即无奈。

赏析

写文艺作品的人,大抵都懂得一种环境衬托的手法:同样是一庭花月;在欢乐的时候,它们似乎要为人起舞;而当悲愁之际,它们又好象替人垂泪了。韦庄这首《古离别》,跳出了这种常见的比拟,用优美动人的景色来反衬离愁别绪,却又获得和谐统一的效果。

晴烟漠漠,杨柳毵毵,日丽风和,一派美景。作者没有把和挚友离别时的春天故意写成一片黯淡,而是如实地写出它的浓丽,并且着意点染杨柳的风姿,从而暗暗透出了在这个时候分别的难堪之情。第二句转入“不那离情酒半酣”,一下子构成一种强烈的反跌,使满眼春光都好象黯然失色,有春色越浓所牵起的离情别绪就越强烈的感觉。“酒半酣”三字也下得好,不但带出离筵别宴的情景,让人看出在柳荫之下置酒送行的场面,并且巧妙地写出人物此时的内心感情。因为假如酒还没有喝,离别者的理智还可以把感情勉强抑制,如果喝得太多,感情又会完全控制不住;只有酒到半酣的时候,别情的无可奈何才能给人以深切的体味。“酒半酣”之于 “不那”,起着深化人物感情的.作用。

三、四两句再进一层。此地明媚春光,已使人如此不奈离情,那么此去江南,江南春色更浓,更要使远行人断肠了。所以临别时,送行者用马鞭向南方指点着,饶有深意地说出“断肠春色在江南”的话。

常建《送宇文六》诗说:“花映垂杨汉水清,微风林里一枝轻。即今江北还如此,愁杀江南离别情。”李嘉祐《夜宴南陵留别》诗也说:“雪满庭前月色闲,主人留客未能还。预愁明日相思处,匹马千山与万山。”结尾都是深一层的写法。前代文艺评论家称之为“厚”,也就是有深度。“厚”,就能够更加饱满地完成诗的主题。

这首诗色调鲜明,音节谐美,浅而不露,淡而有韵,予人以一种清新的美感。淡淡的晴烟,青青的杨柳,衬托着道旁的离筵别酒,仿佛一幅诗意盎然的设色山水。诗中人临别时扬鞭指点的动作,又使这幅画图显得栩栩如生。读着它,人们很容易联想起宋元画家所画的小品,风格和情致都相当接近。

篇4:唐诗

唐诗精选大全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伤愚溪三首」

刘禹锡

溪水悠悠春自来,草堂无主燕飞回。

隔帘惟见中庭草,一树山榴依旧开。

草圣数行留坏壁,木奴千树属邻家。

唯见里门通德榜,残阳寂寞出樵车。

柳门竹巷依依在,野草青苔日日多。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春晓》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作者: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终南望余雪》作者: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静夜思》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登乐游原》 作者: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弹琴》 作者: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八阵图》作者: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草》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游子吟》 作者:孟 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关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望月怀远》 作者: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春望》作者: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登岳阳楼》 作者: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终南别业》 作者:王 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凉州词》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篇5:唐诗

唐诗三首

东郊

【朝代】唐代【作者】韦应物

【原文】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诗词鉴赏网权威发布唐诗三百首:送杨氏女,更多唐诗三百首相关信息请访问诗词鉴赏网。

送杨氏女

【朝代】唐代【作者】韦应物

【原文】

永日方戚戚,出门复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况无恃,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仁恤庶无尤。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诗词鉴赏网权威发布唐诗三百首:听钟未眠客,更多唐诗三百首相关信息请访问诗词鉴赏网。

夕次盱眙县

【朝代】唐代【作者】韦应物

【原文】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篇6:经典唐诗

经典唐诗大全

1 【杂曲歌辞·竹枝】顾况

帝子苍梧不复归,洞庭叶下荆云飞。

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

2 【杂曲歌辞·竹枝】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江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畬。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情。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3 【杂曲歌辞·竹枝】白居易

瞿塘峡口冷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晴鸟一时啼。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

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

水蓼冷花红蔟蔟,江蓠湿叶碧萋萋。

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

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

4 【杂曲歌辞·竹枝】李涉

荆门滩急水潺潺,两岸猿啼烟满山。

渡头年少应官去,月落西陵望不还。

巫峡云开神女祠,绿潭红树影参差。

下牢戍口初相问,无义滩头剩别离。

石壁千重树万重,白云斜掩碧芙蓉。

昭君溪上年年月,独自婵娟色最浓。

十二峰头月欲低,空濛江上子规啼。

孤舟一夜东归客,泣向春风忆建溪。

5 【杂曲歌辞·竹枝】孙光宪

门前春水白蘋花,岸上无人小艇斜。

商女经过江欲暮,散抛残食饲神鸦。

乱绳千结绊人深,越罗万丈表长寻。

杨柳在身垂意绪,藕花落尽见莲心。

6 【杂曲歌辞·杨柳枝】白居易

一树春风万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一树衰残委泥土,双枝荣耀植天庭。

定知玄象今春后,柳宿光中添两星。

7 【杂曲歌辞·杨柳枝】白居易

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

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

陶令门前四五树,亚夫营里百千条。

何似东都正二月,黄金枝映洛阳桥。

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清风无限情。

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

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

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

苏州杨柳任君夸,更有钱塘胜馆娃。

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

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

剥条盘作银环样,卷叶吹为玉笛声。

叶含浓露如啼眼,枝袅轻风似舞腰。

小树不禁攀折苦,乞君留取两三条。

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

柳丝挽断肠牵断,彼此应无续得期。

8 【杂曲歌辞·杨柳枝】卢贞

一树依依在永丰,两枝飞去杳无踪。

玉皇曾采人间曲,应逐歌声入九重。

9 【杂曲歌辞·杨柳枝】刘禹锡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南陌东城春早时,相逢何处不依依。

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辉。

凤阙轻遮翡翠帷,龙墀遥望曲尘丝。

御沟春水柳晖映,狂杀长安年少儿。

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

城东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花萼楼前初种时,美人楼上斗腰支。

如今抛掷上街里,露叶如啼欲恨谁。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

昨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

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

城外春风满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轻盈袅娜占春华,舞榭妆楼处处遮。

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10 【杂曲歌辞·杨柳枝】刘禹锡

扬子江头烟景迷,隋家宫树拂金堤。

嵯峨犹有当时色,半蘸波中水鸟栖。

迎得春光先到来,浅黄轻绿映楼台。

只缘袅娜多情思,便被春风长请挼。

巫峡巫山杨柳多,朝云暮雨远相和。

因想阳台无限事,为君回唱竹枝歌。

11 【杂曲歌辞·杨柳枝】李商隐

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唯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

12 【杂曲歌辞·杨柳枝】韩琮

梁苑隋堤事已空,万条犹舞旧春风。

那堪更想千年后,谁见杨花入汉宫。

13 【杂曲歌辞·杨柳枝】施肩吾

伤见路傍杨柳春,一枝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14 【杂曲歌辞·杨柳枝】温庭筠

宜春苑外最长条,闲袅春风伴舞腰。

正是玉人肠断处,一渠春水赤栏桥。

南内墙东御路傍,预知春色柳丝黄。

杏花未肯无情思,何事情人最断肠。

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

黄莺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细腰。

金缕毵毵碧瓦沟,六宫眉黛惹春愁。

晚来更带龙池雨,半拂栏干半入楼。

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

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关春草绿萋萋。

两两黄鹂色似金,袅枝啼露动芳音。

春来幸自长如线,可惜牵缠荡子心。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柱绣芙蓉。

景阳楼伴千条露,一面新妆待晓钟。

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

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15 【杂曲歌辞·杨柳枝】皇甫松

春入行宫映翠微,玄宗侍女舞烟丝。

如今柳向空城绿,玉笛何人更把吹。

烂熳春归水国时,吴王宫殿柳垂丝。

黄莺长叫空闺畔,西子无因更得知。

16 【杂曲歌辞·杨柳枝】齐己

凤楼高映绿阴阴,凝碧多含雨露深。

莫谓一枝柔软力,几曾牵破别离心。

馆娃宫畔响廊前,依托吴王养翠烟。

剑去国亡台榭毁,却随红树噪秋蝉。

浓低似中陶潜酒,软极如伤宋玉风。

多谢将军绕营种,翠中闲卓战旗红。

高僧爱惜遮江寺,游子伤残露野桥。

争似著行垂上苑,碧桃红杏对摇摇。

17 【杂曲歌辞·杨柳枝】张祜

莫折宫前杨柳枝,玄宗曾向笛中吹。

伤心日暮烟霞起,无限春愁生翠眉。

凝碧池边敛翠眉,景阳台下绾青丝。

那胜妃子朝元阁,玉手和烟弄一枝。

18 【杂曲歌辞·杨柳枝】孙鲂

灵和风暖太昌春,舞线摇丝向昔人。

何似晓来江雨后,一行如画隔遥津。

彭泽初栽五树时,只应闲看一枝枝。

不知天意风流处,要与佳人学画眉。

暖傍离亭静拂桥,入流穿槛绿摇摇。

不知落日谁相送,魂断千条与万条。

春来绿树遍天涯,未见垂杨未可夸。

晴日万株烟一阵,闲坊兼是莫愁家。

十首当年有旧词,唱青歌翠几无遗。

未曾得向行人道,不为离情莫折伊。

19 【杂曲歌辞·杨柳枝】薛能

华清高树出离宫,南陌柔条带暖风。

谁风轻阴是良夜,瀑泉声畔月明中。

洛桥晴影覆江船,羌笛秋声湿塞烟。

闲想习池公宴罢,水蒲风絮夕阳天。

嫩绿轻悬似缀旒,路人遥见隔宫楼。

谁能更近丹墀种,解播皇风入九州。

暖风晴日断浮埃,废路新条发钓台。

处处轻轻可惆怅,后人攀处古人栽。

潭上江边袅袅垂,日高风静絮相随。

青楼一树无人见,正是女郎眠觉时。

汴水高悬百万条,风清两岸一时摇。

隋家力尽虚栽得,无限春风属圣朝。

和花烟树九重城,夹路春阴十万营。

唯向边头不堪望,一株憔悴少人行。

窗外齐垂旭日初,楼边轻好暖风徐。

游人莫道栽无益,桃李清阴却不如。

众木犹寒独早青,御沟桥畔曲江亭。

陶家旧日应如此,一院春条绿绕厅。

帐偃缨垂细复繁,令人心想石家园。

风条月影皆堪重,何事侯门爱树萱。

数首新词带恨成,柳丝牵我我伤情。

柔娥幸有腰支稳,试踏吹声作唱声。

高出军营远映桥,贼兵曾斫火曾烧。

风流性在终难改,依旧春来万万条。

县依陶令想嫌迂,营伴将军即大粗。

此日与君除万恨,数篇风调更应无。

狂似纤腰软胜绵,自多情态更谁怜。

游人不折还堪恨,抛向桥边与路边。

朝阳晴照绿杨烟,一别通波十七年。

应有旧枝无处觅,万株风里卓旌旃。

晴垂芳态吐牙新,雨摆轻条湿面春。

别有出墙高数尺,不知摇动是何人。

暖梳簪朵事登楼,因挂垂杨立地愁。

牵断绿丝攀不得,半空悬著玉搔头。

西园高树后庭根,处处寻芳有折痕。

终忆旧游桃叶舍,一株斜映竹篱门。

刘白苏台总近时,当初章句是谁推。

纤腰舞尽春杨柳,未有侬家一首诗。

20 【杂曲歌辞·杨柳枝】牛峤

解冻风来末上青,解垂罗袖拜卿卿。

无端袅娜临官路,舞送行人过一生。

吴王宫里色偏深,一簇纤条万缕金。

不愤钱塘苏小小,引郎枝下结同心。

桥北桥南千万条,恨伊张绪不相饶。

金羁白马临风望,认得羊家静婉腰。

狂雪随风扑马飞,惹烟无力被风欹。

莫交移入灵和殿,宫女三千又妒伊。

袅翠笼烟拂暖波,舞裙新染曲尘罗。

章华台畔隋堤上,倚得春风尔许多。

篇7:唐诗

十几年的晨光与黑夜,特别是在品读《唐诗宋词》之后,我清楚地感受到我与父亲之间深沉而又真实存在的那个字——爱。

每当黎明咬破夜的唇,将那抹血冬日迹留于天际,我总会想起幼年的冬日。

我与父亲一同立于山顶,等待旭日的升起,在一片绯红的晨光中,我欣喜地看见太阳从山后徐徐升起,使人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慨。沐浴在温暖中,父亲显得格外高大,深沉胡声音缓缓从他的喉咙中溢出:“孩子,心怀希望,走好每一步。”

现在,多少年过去了,这声音仍萦绕在耳畔,教我去笑对青春路上的坎坷与泥泞。

正如诗中所言“黄梅时节家家雨”,雨季如期而至,而我的忧伤亦如绵绵细雨,在心中密密地下。为何面对学习,我越来越力不从心?面对朋友,我越来越惶恐不安?青春之路,我已走得心力焦脆。

那天,坐在阳台上,望着满天繁星,湿润的风吹着我湿润的眼,我终于不可抑制地哭了。为我的彷徨与不安而哭,为生活中的失意而哭。

“哭吧!”父亲的大手稳稳落在我肩头,在这微凉的黑夜里,给人温暖胡安定。手抚摸着我的头,而我的哀伤仿佛被他一层层地抹去。

“青春之路的确有很多的笑与泪,坚强地走下去,永远怀着一颗希望之心,你会发现未来还有好多惊喜点缀着你的生命。”望着远方,父亲默默地说道,转而又看着我,在那双黝黑的眸子里,我看见了期待与信任。

当时我还不太明白“希望之心”,但是在读了“少年心事当擎云,谁念幽寒坐呜呃”,读了“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读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之后,我突然明白了在青春的字典里没有“低头”,有的是昂首阔步想前走。只有勇敢地向前飞,心怀希望,总能飞翔在□自在的天空,那是我心中最美的香格里拉。

现在“希望之心”早已在我心中种下,唐诗宋词的旖旎风光也在我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光影。我相信它们将带领我走过今后坎坷的路。

篇8:唐诗

品一杯清茗,抚一本墨案,任清风吹过,把我的思绪引向远方……

美酒——清水——诗

行走在唐诗宋词里,饮一杯美酒最为平常,轻吟一诗一词,体会到的不止是韵致,更别具一番诗人的“清者自清”。

共邀太白同饮,豪酒入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三分啸成了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得力士脱靴,得贵妃磨墨,是如此一番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站在离别的渡口,“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是你的忧愁。壮志难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你的决心。共邀明月,“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你的淡泊。

捧一杯美酒,共邀台太白,轻吟诗词,醉酒当歌,人生几何。行走在唐诗宋词里,领略诗人清的意境。

兵戈——飞沙——爱国

千里浪淘沙,万里长军破。行八千里路,看三十功名。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

独凭栏眺望仰天长啸,驾铁骑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十一道金牌下,**亭断魂。

这首诗送给你,岳大将军。跟随你一生征战,踏黄沙,破千军。曾经视若功名下,何处寻芳满江红。你的一生都是精忠报国,却不料金牌下,断魂于**亭。

驾铁马,踏黄沙,吟尽精忠报国。行走在唐诗宋词里,体会岳将军的无限爱国情怀。

泪水——愁思——爱情

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流水。家园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急?梧桐雨,点点愁。

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溪落花漫汀州。离别苦,几时休?

江南自古柔如水,怎不看清照瘦影?“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站在离别的渡口,是谁在轻吟“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愁思满天,是谁在苦笑“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红肥绿瘦的凋零,是谁在感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身世如飘絮,一壶冷酒浇不灭你心中真情。行走在唐诗宋词里,与你共渡爱情愁苦。

墨案翻过了一页,独品唐诗宋词,体会人生沧桑。

【唐诗离别系列】相关文章:

1.写给离别

2.离别祝福语

3.离别感言

4.离别诗歌

5.《离别》读后感

6.离别作文

7.离别赠言

8.唐诗相思

9.走进唐诗

10.唐诗《野望》

下载word文档
《唐诗离别系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