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荷花的古诗
“危险发言”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赞美荷花的古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赞美荷花的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赞美荷花的古诗
赞美荷花的古诗三首
一、昭君怨·咏荷上雨
词牌名:昭君怨|朝代:宋朝|作者: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古诗简介
《昭君怨·咏荷上雨》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词作。这首小令用轻松活泼的笔调写自己梦中泛舟西湖和被雨惊醒后的情景。上片写梦中泛舟西湖花底,骤雨打篷,从梦中惊醒。下片写醒来所见景物,与先前的梦境相映成趣。本词构思巧妙,意境新颖,梦境与现实对照写来,曲折而有层次,极富变化,细细品味,似乎看到晶莹璀灿的珍珠在碧绿的“盘”中滚动;似乎嗅到荷花的阵阵幽香,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翻译/译文
夏日午眠,梦见荡舟西湖荷花间,满湖烟水迷茫、荷花氤氲清香扑鼻。突然如筛豆般的阵雨敲击船篷,发出“扑”、“扑”的声音,把我从西湖赏荷的梦境中惊醒。
以为是在西湖赏荷,却原来是在家中午休,遇急雨击池中荷叶把我惊醒,梦醒后观庭院荷池,急雨敲打荷叶,雨珠跳上跳下,晶莹的雨点忽聚忽散,散了如断线的珍珠,四处迸射,使人眼花缭乱,最后聚在叶心,像一窝泛波的水银,亮晶晶的。
赏析/鉴赏
作者的词和诗一样,都善于描写事物的动态。钱钟书的《谈艺录》说:“以入画之景作画,宜诗之事赋诗,如铺锦增华,事半而功则倍,虽然,非拓境宇、启山林手也。诚斋、放翁,正当以此轩轾之。
人所曾言,我善言之,放翁之与古为新也;人所未言,我能言之,诚斋之化生为熟也。放翁善写景,而诚斋擅写生。放翁如图画之工笔;诚斋则如摄影之快镜,兔起鹘落,鸢鱼跃,稍纵即逝而及其末逝,转瞬即改而当其未改,眼明手捷,踪矢蹑风,此诚斋之所独也。”象这首词明明题作“咏荷上雨”,一开始反从“午梦”入笔,起手便不同凡响。假如是梦见阴雨倒还罢了,谁知梦见的正是满湖烟雨,氤氲香气,作者正在这迷人的环境里荡舟花底。——这些描写好像跟主题风马牛不相及,其实是用西湖烟雨衬托庭院荷池:西湖的美景是公认的,那么词篇就已暗示给你,院中的雨荷有着同样的魅力。更何况梦中的香正是院池荷花的清香呢!散发的“梦初惊”后该是知道身在家中了,然而他却以为还在扁舟,因为他把荷上雨声误作成了雨打船篷声。这里描写已醒未醒的境界,既自然,又别致,而且更加缩短了西湖与院池的距离。“却是”以下完全离开梦境,并在上半阕已打好的基础上开始了对“荷上雨”的正面咏写。“池荷跳雨”指急雨敲打荷叶,雨珠跳上跳下的样子。
接下去,作者把荷叶上面晶莹的雨点比作真珠,说这些真珠随着荷叶的跳动忽聚忽散,最后聚在叶心,就像一窝泛波的水银。这些描写动荡迷离,而且比喻新颖,都是“人所未言”者。再说,作者用变幻的手法,把“稍纵即逝”“转瞬即改”的景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词篇的形式同内容一样,活泼而不受羁绊,也体现了杨万里“活法”在抒情写景方面的特殊作用。
二、临江仙·荷叶荷花何处好
词牌名:临江仙|朝代:元朝|作者:元好问
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赏析/鉴赏
由词题可知,这首词记载的是作者与李辅之两次畅游大明湖。据遗山《济南行记》记载,乙未年秋约七月,“以故人李君铺之之故”而至济南。第二年丙申三、四月间,又与李辅之在济南欢聚。金济南府即宋齐州(今山东济南),据《金史·地理志》记录,济源县在金河东南路孟州,今属河南。那么,李辅之又是何许人?李辅之名天翼,固安(今河北)人,曾任济南漕司从书。
这是一首写景寄情之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既表达了与友人团聚的欢乐,又写出与之天各一方的离别的愁怅。词的`上片尽写初秋的大明湖。正值“秋荷方盛,红绿如绣,令人渺然有吴儿州渚之想”。“荷叶荷花”一绿一红,以鲜明的色调突出新秋大明湖的美景,而“红妆”、“翠盖”则呼应开篇的“荷花”、“荷叶”。不禁让人联想起李清照的“绿肥红瘦。”作者反复提及景致之美,可见对上次游湖仍记忆犹新。
在红绿掩映之间。湖上泛舟之人,真是十分惬意。尽写美景是为了烘托人物。词中的风流人物是指作者本人与友人李辅之。统看上片,可见作者沉浸在对昔日的美好回忆之中。如画的江山,风流的人物,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欣喜欢畅。
词的下片,在表达效果上与上片迥然不同。下片与上片所写不同时、不同地。道出了与友人分别三年的思念。“千里故人千里月”写两人的分离。此词的写作时间大约在戊戌年,此时正值元遗山准备携家由济源回太原,与济南相隔甚远,故曰:“千里”,“三年”写出与友人分离的确切时间。古代文人墨客常借酒消愁,作者也无一例外。“一尊白酒寄离愁”,来表达对辅之的离愁别念。而仅以此举还不够。作者又借流水寄言,寄泪。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达到思想的共鸣,李白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苏轼《江城子·别徐州》中“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而全词以情作结,感情流露自然,纯真。
全词笔调清新,以写景入手,导入感情的抒发,以景写人,因景抒怀。一扬一抑,情感变化起伏迭宕,其景其情,均秉笔直书,无一假借。而结尾把二人的深厚友情推到了极点。内容与形式统一,可谓“得其所哉”。
三、采莲曲·菱叶萦波荷飐风
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古诗简介
这首小诗采用民歌的形式,写得清新、明快。《采莲曲》:古代民歌的一种,盛行于江南一带,为采莲女所唱。一说为梁武帝所创,见《乐府诗集》。
赏析/鉴赏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首句即展现出非常美妙的意境。水面上碧波荡漾,浮游水面之菱叶,上下左右摇摆,是为萦波;加上荷花迎风招展,与菱叶交相争艳,令人心旷神怡。而荷花深处,小舟翩翩,又增添了景物的动态感。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是上承“荷花深处小船通”而来,由写景转为写景中之人。荷花深处,遮天蔽日,凉风习习,是水乡少男少女在劳动之余私下相会的极佳场所。这里并没有说明他们是故意寻找还是无意撞见,也许是兼而有之吧。诗歌仅以欲语而止、搔头落水两个动作细节的描写,就活灵活现刻画出一个痴情、娇羞、可爱的少女形象。恋人相遇,互诉衷肠,何止千言万语,而此时此地,这个娇羞的少女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惟有低头含笑而已;而且情贯一心,甚至不小心将碧玉搔头落入水中,这些都是初恋少女在羞怯、微带紧张的状态上才会有的情态,被诗人细心地捕捉住并传神地再现出来。
这首诗表现了一位采莲姑娘腼腆的情态和羞涩的心理。全篇语言清新、明快,富有江南民歌的活泼、风趣,犹如一幅纯洁、质朴的爱情的画面。
篇2:赞美荷花的古诗
赞美荷花的古诗大全
《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咏芙蓉》【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采莲》【南朝】梁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咏荷诗》【南北】江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
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
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
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采莲曲》【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南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剪梅》【北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荷花》 【清】 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咏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采莲曲》【隋】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
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古风(其二十六)》【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采莲曲》【南朝】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折荷有赠》【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爱莲说》【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篇3:赞美荷花的古诗
一、昭君怨·咏荷上雨
词牌名:昭君怨|朝代:宋朝|作者: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二、临江仙·荷叶荷花何处好
词牌名:临江仙|朝代:元朝|作者:元好问
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三、采莲曲·菱叶萦波荷飐风
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篇4:赞美荷花的古诗
1、荷花
宋—宋伯仁
绿盖半篙新雨,红香一点清风。
天赋本根如玉,濂溪以道心同。
2、《南乡子》
【前蜀】李珣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
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3、荷花
宋—杨巽斋
翠盖红幢耀日鲜,西湖佳丽会群仙。
波平十里铺云锦,风度清香趁画船。
4、荷花
宋—司马光
平湖漠漠芰荷稠,水国芳春不胜秋。
空有棹歌人不见,晚风一曲去悠悠。
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6、《诗经·泽陂》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有美一人,伤如之何。
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7、《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8、四望亭观荷花
宋—姚勉
面面湖光面面风,可人最是白芙蓉。
分明飞下双双鹭,才到花边不见踪。
9、《苏幕遮》
【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睛,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10、荷花
宋—杜衍
芙蓉照水弄娇斜,白白红红各一家。
近日新花出新巧,一枝能著两般花。
篇5:赞美荷花的古诗
1、《荷花》
宋·白玉蟾
小桥划水剪荷花,两岸西风晕晚霞。
恍似瑶池初宴罢,万妃醉脸沁铅华。
2、《四望亭观荷花》
宋·姚勉
面面湖光面面风,可人最是白芙蓉。
分明飞下双双鹭,才到花边不见踪。
3、《月下看白莲》
宋·杨公远
十里荷花带月看,花和月色一般般。
只应舞彻霓裳曲,宫女三千下广寒。
4、《西湖夏景》
宋·程安仁
五月湖中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靓妆玉面映波光,细袖轻裙受风举。
5、《湖边》
宋·崔复初
西子湖边水正肥,鸳鸯双浴湿红衣。
蜻蜓立在荷花上,受用香风不肯飞。
6、《新荷》
宋·朱淑真
平波浮动洛妃钿,翠色娇圆小更鲜。
荡漾湖光三十顷,未知叶底是谁莲?
7、《荷花》
宋·宋伯仁
绿盖半篙新雨,红香一点清风。
天赋本根如玉,濂溪以道心同。
8、《东湖看荷花呈愿父》
宋·宋自逊
团团堤路行无极,一株一步杨柳碧。
佳人反覆看荷花,自恨鬓边簪不得。
9、《荷花》
宋·苏泂
荷花宫样美人妆,荷叶临风翠作裳。
昨夜夜凉凉似水,羡渠宛在水中央。
10、《荷花》
宋·王月浦
雨馀无事倚阑干,媚水荷花粉未乾。
十万琼珠天不惜,绿盘擎出与人看。
篇6:赞美荷花的古诗诗句
赞美荷花的古诗诗句
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赞美荷花的古诗诗句,我们来看看。
1.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古代诗人:李白《古风·其十九》
2.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古代诗人: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3.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古代诗人: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4.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古代诗人:刘攽《雨后池上》
5. 一年滴尽莲花漏。古代诗人: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6.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古代诗人:李白《采莲曲》
7.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古代诗人:王维《山居即事》
8.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古代诗人:王维《渭川田家》
9.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古代诗人:苏轼《江神子·江景》
10.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古代诗人:王维《春中田园作》
11. 却是池荷跳雨。古代诗人: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
12.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古代诗人:萧纲《采莲曲》
13. 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古代诗人:薛道衡《昔昔盐》
14.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古代诗人:孟浩然《田家元日》
15. 绿杨堤畔闹荷花。古代诗人:仲殊《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16.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古代诗人:杨万里《小池》
17.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古代诗人:李白《古风·其十九》
18.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古代诗人:李白《渌水曲》
19. 共倒金荷家万里,欢得尊前相属。古代诗人: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20. 手捻香笺忆小莲。古代诗人:晏几道《鹧鸪天·手捻香笺忆小莲》
21.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古代诗人:杜甫《为农》
22.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古代诗人:张籍《春别曲》
23.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古代诗人:聂胜琼《鹧鸪天·别情》
24. 一夜新霜着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古代诗人:白居易《咏菊》
25.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古代诗人:白居易《采莲曲》
26. 守得莲开结伴游。古代诗人:晏几道《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27. 笑艳秋莲生绿浦。古代诗人:晏几道《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
28. 莲子已成荷叶老。古代诗人: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29.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古代诗人:白居易《池上》
30.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古代诗人: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31.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古代诗人: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32.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古代诗人:李白《妾薄命》
33.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古代诗人: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34.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古代诗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35.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古代诗人: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36.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古代诗人:李商隐《赠荷花》
37.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古代诗人:王昌龄《西宫秋怨》
38. 菊暗荷枯一夜霜。古代诗人:苏轼《浣溪沙·咏橘》
39. 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古代诗人:皇甫松《采莲子二首》
40. 拥红妆,翻翠盖,花影暗南浦。古代诗人:高观国《祝英台近·荷花》
41.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古代诗人:秦观《纳凉》
42.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古代诗人:杨万里《秋凉晚步》
43.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古代诗人:陈文述《夏日杂诗》
44. 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古代诗人: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45. 过雨荷花满院香。古代诗人: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46.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古代诗人: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47.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古代诗人: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48.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古代诗人: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49.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古代诗人: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50.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古代诗人: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篇7:赞美荷花的诗句古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朝代:唐代
作者: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赠荷花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采莲曲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莲花
朝代:唐代
作者: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O。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白莲
朝代:唐代
作者:陆龟蒙
素f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曲池荷
朝代:唐代
作者: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朝代:宋代
作者: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
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朝代:宋代
作者:晏几道
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
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
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拚得为花愁。
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向朱颜不耐秋。
京兆府栽莲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
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
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
上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
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
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
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
今年不得地,憔悴府门前。
咏新荷应诏
朝代:南北朝
作者:沈约
勿言草卉贱,幸宅天池中。
微根才出浪,短干未摇风。
宁知寸心里,蓄紫复含红!
篇8:赞赞美荷花的诗句古诗
赞赞美荷花的诗句古诗
夏天到了,那亭亭玉立荷花,千姿百态。有的荷花全开了,露出了黄色的花芯;有的只开了一半;还有的是花骨朵,看起来好像要马上爆裂似的.。还有那些叶,叶子出水很高,像可爱的舞女的裙。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杨万里《小池》
3、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4、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5、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6、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 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7、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8、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 李白《妾薄命》
9、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 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10、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 李白《采莲曲》
11、《芙蓉》
唐·温庭筠
刺茎澹荡碧,花片参差红。
吴歌秋水冷,湘庙夜云空。
浓艳香露里,美人清镜中。
南楼未归容,一夕练塘东。
12、《独芙蓉》
唐·王贞白
方塘清晓镜,独照玉容秋。
蠹芰不相采,敛苹空自愁。
日斜还顾影,风起强垂头。
芳意羡何物,双双鸂鸟游。
13、《夏日南亭怀辛大蓉》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14、《惜莲花》
唐·崔橹
半塘前日染来红,瘦尽金方昨日风。
留样最嗟无巧笔,护香谁为惜熏笼。
缘停翠棹沉吟看,忍使良被积渐空。
魂断旧溪憔悴态,冷烟残粉楚台东。
15、《重台莲》
唐·皮日休
欹红媠婑力难任,每叶头边半米金。
可得教他水妃见,两重元是一重心。
16、《莲花》
唐·郭震
脸腻香熏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
湘妃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
17、《古意》
唐·韩愈
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
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痾痊。
我欲求之不惮远,青壁无路难夤缘。
安得长梯上摘实,下种七泽根株连。
18、《采莲曲》
唐·王勃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
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驻,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今已暮,采莲花,渠今那必尽倡家。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叠;叶翠本羞眉,花红强似颊。
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无处所,新物徒华滋。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
徘徊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
19、《莲叶》
唐·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
多谢浣沙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20、《白莲》
唐·陆龟蒙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
21、莲叶 唐.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
多谢浣沙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22、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23、暮秋独游曲江 唐.李商隐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24、赠荷花 唐.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25、《女冠子》 唐.欧阳炯
薄妆桃脸,满面纵横花靥.
艳情多,绶带盘金缕,轻裙透碧罗.
含羞眉乍敛,微语笑相和.
不会频偷眼,意如何?
秋宵秋月,一朵荷花初发.
照前池,摇曳熏香夜,婵娟对镜时.
蕊中千点泪,心里万条丝.
恰似轻盈女,好风姿.
26、荷叶 宋.欧阳修
池面风来波潋潋,波间露下叶田田.
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
27、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8、红白莲 宋.杨万里
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
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
29、新荷 宋.朱淑真
平波浮动洛妃钿,翠色娇圆小更鲜.
荡漾湖光三十顷,未知叶底是谁莲?
自注:莲:怜,双关.
30、荷花 宋.宋伯仁
绿盖半篙新雨,红香一点清风.
天赋本根如玉,濂溪以道心同.
31、东湖看荷花呈愿父 宋.宋自逊
团团堤路行无极,一株一步杨柳碧.
佳人反覆看荷花,自恨鬓边簪不得.
篇9:荷花古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朝代:宋代
作者:杨万里
原文: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采莲曲》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曲池荷》
朝代:唐代
作者:卢照邻
原文: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赠荷花》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白莲》
朝代:唐代
作者:陆龟蒙
原文: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赞美荷花的古诗】相关文章:
1.荷花古诗
2.荷花诗句古诗
3.描写荷花古诗
5.赞美黄河 古诗
6.赞美祖国古诗
7.写荷花的古诗
8.写赞美荷花的诗句
10.赞美荷花的唯美句子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