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古诗欣赏:天外天-清平乐(三首)

古诗欣赏:天外天-清平乐(三首)

2023-09-19 08:40:2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容止与维拉”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古诗欣赏:天外天-清平乐(三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古诗欣赏:天外天-清平乐(三首),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诗欣赏:天外天-清平乐(三首)

篇1:古诗欣赏:天外天-清平乐(三首)

(一)

落日苍穹,秋意渐朦胧。

纤纤细雨湿芙蓉,粉面凝脂彩虹。

南飞鸿雁羽轻,片片声声长空。

匆匆茫茫岁月,年华易逝从容。

(二)

闲暇小坐,邀来八方客。

你言我语笑声多,吹拉弹唱欢歌。

时逢秋意正浓,屋前菊影色重。

庭院清洁静雅,沁脾幽香暗送。

(三)

细雨蒙蒙,金风秋色重。

新花旧枝泣无声,点点悲落残红。

蜂隐蝶去无影,独剩新愁随风。

君似有心剑舞,只恨流水向东。

篇2:古诗三首

游人:孤影作舟伴游人,涟漪舟下泛碧波。碧水似玉仿明镜,岸春柳绿梦相思。

秋知:瑟瑟秋意泛影黄,岸江昔昔映谁心。遥遥千里会意境,谁知明月懂我心。

残夏:残阳西夏映溪桥,潺潺溪水相相连。潇潇笛声遥千里,花断人心君已醉。

福和中学初二:塔蒂拉斐迩

篇3: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讨论懂得诗人看不清庐山真面目的原因。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4、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通过朗读、看注释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题西林壁》这首诗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上中。”的意思。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背诵第一首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懂得诗人看不清庐山真面目的原因。

教学重点:通过读,看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学习读诗句的押韵。

过程:

一、 导入:

生背已学古诗,并及时指导语气。

二、 新授:

1、 生介绍作者苏轼。

2、 指导学习古诗的方法。

(1) 边读诗边注意字的读音,注意读诗的韵味。

(2) 对照注释或和同学交流理解诗句的意思。

(3) 小组交流。

(4) 指名讲古诗的意思,其它同学补充。

3、 体会诗意理解诗人看不清庐山真面目的原因。

4、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古诗。

5、 作业:背诵并默写《题西林壁》

预习下两首古诗。

反思:通过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学古诗的方法,有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基本达到目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读古诗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利用上节课的学习方法,自学古诗。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背诵昨天学习的古诗,并说出大概意思。

二、 新授:

1、 你们还记得昨天我们是怎么学习古诗得吗?

2、 看注释自学自己喜欢的一首古诗,也可小组合作学习两首。师及时到各组点拨。

3、 一生试讲,其它学生补充。

4、 结合诗句说说这两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 小组交流。

6、 汇报,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7、 用你喜欢的方式背诵古诗。

作业:背诵并默写这两首古诗。

反思:自己学习古诗,方法得当,理解也较深刻。

篇4:古诗三首

江畔独步寻花

唐代: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寒食

[唐]韩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泊船瓜洲

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篇5:古诗三首

教材分析:

《江畔独步寻花》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给人一种清新优美的感受;《寒食》展示了寒食节长安街的迷人风光.《泊船瓜洲》通过描写诗人泊船于瓜洲之上、眺望江南时的所见、所思、所感、表达了作者思乡、爱乡和急于返乡的心境.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会认“畔、御、侯”等3个字、会写“畔、莺、啼、御、暮、侯、隔”等7个字. 教学重点:

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时间:第3 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寒食》《泊船瓜州》.

2、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书写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寒食是古代一个传统节日、清明前的一两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我们一起来看看当年寒食节时的长安城什么样?

二、学习《寒食》一诗

1、自读、读准字音

2、指导学习第一句

出示:春城天处不飞花

(1)把诗句划分成词语

春城/无处/不/飞花

(2)想想每个词的意思、不会的怎么办?(查字典、看注释)

(3)把词语连成句子、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3、照样子自学后三句

4、检查出示(斜御柳汉宫)

5、指导朗读

(1)想象一下、春天满城飘柳絮什么样?

(2)举国上下都在过寒食节而皇宫又在干什么呢?如果你是长安的百姓看到这些你会有什么感受?

6、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泊船瓜州》

1、回顾上首诗的学习方法.

2、分小组学习

3、汇报交流

4、指导朗读 出示课件:在这样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你独自一人在外漂泊、心里会怎样想?(回家)带着这样的思乡之情再读.

5、背诵 四、小结

今天我们是怎样学习古诗的?

五、布置作业

背诵《泊船瓜州》《寒食》.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书写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解释诗句.

2、背诵《寒食》《泊船瓜州》

二、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1、解题

读题目、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3、小组自学

4、交流汇报

(1)检查出示词语

(2)谁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三、启发想象、指导朗读

1、读了这首诗、你眼前会浮现出哪些景物?(鲜花、小路、蝴蝶、娇莺)

2、你能结合诗句想象一下什么样吗?(学生描述)

3、当我们自己融入这花的海洋、闻着沁人心脾的花香、听着悦耳的鸟鸣、你想说什么?

4、带着对春天的热爱来读.

四、背诵练习

五、布置作业

改写《江畔独步寻花》

篇6:清平乐古诗

清平乐译文:

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潺潺流淌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

一对白发老夫妻亲热地坐在一起用吴地方言聊天,还带着几分醉意。

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家编制鸟笼;还有那调皮可爱的小儿子,正趴在草地上剥莲蓬。

篇7:清平乐古诗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篇8:清平乐古诗

1.清平乐(yuè):词牌名。

2.村居:题目。

3.茅檐:茅屋的屋檐。

4.吴音:吴地的方言。作者当时住在信州(今上饶),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

5.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

6.翁媪(ǎo):老翁、老妇。

7.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8.织:编织,指编织鸡笼。

9.亡(wú)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亡,通“无”。

10.卧:趴。

篇9:清平乐古诗

茅屋的屋檐又低又小,

溪边长满翠绿的青草,

用吴地的方言,

互相逗趣取乐 ,

这是谁家,一对白发苍苍,公公,姥姥?

大儿子在河东的豆地里锄草,

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手艺真巧。

最令人欢喜的是顽皮淘气的小儿子,

趴在溪头草丛, 剥着刚刚采下的莲蓬。

篇10:清平乐古诗

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闲居达二十年之久。作者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农民也有较多的接触。所以在《稼轩词》中有一部分作品是反映农村生活的。其中,有风景画,也有农村的风俗画。这首《清平乐》,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

上片勾勒环境烘托气氛。开篇用素描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几笔便形象地描画出江南农村的特色,为人物的出现安排下广阔的背景。三、四句写词中出现的老公公和老婆婆,他们讲话的声音带着醉意,愈加显得温柔婉媚,但是等走到他们面前时,才发现说话的已不是什么年轻人,而是白发皤皤的老年人了。“醉里”,可以看出老年人生活的安详,从“媚好”,可以看出他们精神的愉快。

下片集中写这一农户的三个儿子,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画面在继续扩展。整劳力在溪东的豆地里锄草,半大的孩子在编织鸡笼。

诗人着力于“小儿”的描绘,共用了两句,占全词四分之一篇幅。“溪头卧剥莲蓬”形象地刻画出他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对此,词人感到由衷的欢喜。

这首词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向往之情,客观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

这首词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词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篇11:清平乐古诗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1]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篇12:三首关于春天的古诗

《春思》

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三首关于春天的古诗]

【古诗欣赏:天外天-清平乐(三首)】相关文章:

1.古诗三首

2.清平乐村居古诗

3.忆江南白居易古诗三首

4.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学反思

5.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知识点

6.古诗词三首

7.词三首

8.中班古诗欣赏:小池

9.元宵节经典古诗欣赏

10.古诗《春残》欣赏

下载word文档
《古诗欣赏:天外天-清平乐(三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