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冬至的诗句诗词
“单身贱人”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迎接冬至的诗句诗词,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迎接冬至的诗句诗词,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迎接冬至的诗句诗词
冬至的诗句
1、冬至寒食一百五,中有一转平实语。
2、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3、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4、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5、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6、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7、冬至一阳初动,鼎炉光满帘帏。
8、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9、冬至月头,卖被买牛。
10、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11、丹包赤实破苍颜,冬至都无十日闲。
12、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13、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14、辜月今朝初一日,正当冬至满霜月。
15、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16、去岁冬至日,拜我立我旁。
17、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18、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19、冬至甲子夜,一叶开尧蓂。
20、冬至四十六,三阳生此辰。
21、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22、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
23、烈烈寒风起,惨惨飞云浮。
24、行过冬至后,冻闭万物零。
25、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26、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27、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28、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29、海角沙场过冬至,未如今日最伤情。
30、浊酒醒来闻吉语,晴过冬至兆丰穰。
31、昼短摒弃烦忧事,夜常相伴欢乐声。
32、冉冉晨雾重,晖晖冬日微。
3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4、八月十五夜,三杯冬至酒。
35、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36、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37、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38、冬至阳生春又来,口虽吟咏心中哀。
39、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40、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
41、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
42、冬至阳来复,草木渐滋萌。
4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4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45、寒风响枯木,通夕不得卧。
46、冬至炼朱砂,夏至炼水银。
47、冬至冰霜俱怨别,春来花鸟若为情。
48、冬至一阳来服,三旬增一阳爻。
49、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50、去年冬至尧母城,城头较射角弓鸣。
51、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52、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53、水国过冬至,风光春已生。
54、今年冬至毗陵馆,冻雨寒云岁华晚。
55、家召开追思会,缅怀英烈祭先人。
56、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5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58、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
59、冬至子时阳已生,道随阳长物将萌。
60、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冬至谚语经典
1、冬至阴天,来年春旱。
2、冬至毛毛雨,夏至涨大水。
3、冬至晴一天,春节雨雪连。
4、冬至饺子夏至面。
5、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
6、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纷纷步难行。
7、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
8、冬至有雨雨水多,冬至无雨雨水少。
9、冬至不冷,夏至不热。
10、冬至晴,明年阴雨多。
11、冬至有雪来年旱,冬至有风冷半冬。
12、阴过冬至晴过年。
13、冬至天气晴,来年百果生。
14、冬至有雪,九九有雪。
15、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
16、冬至打霜来年旱。
17、冬至有雪到年关,冬至有风冷半冬。
18、冬至南风百日阴。
19、冬至无雨,来年夏至旱。
20、冬至暖,烤火到小满。
21、冬至无雨一冬晴。
22、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
23、冬至晴,春节阴。
24、冬至下场雪,夏至水满江。
25、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
26、犁田冬至内,一犁比一金。冬至前犁金,冬至后犁铁。
迎接冬至的诗句诗词最新大全90句
篇2:冬至的诗词诗句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冬至诗词(五):冬至感怀
(宋)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冬至诗词(六):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篇3:冬至的诗词诗句
香烛鲜花纸钱银,八果八素并八珍。合家召开追思会,缅怀英烈祭先人。——张志真《冬至祭》
冬至一阳初动,鼎炉光满帘帏。五行造化太幽微。颠倒难穷妙理。遇此急须进火,速修犹恐迟迟。茫茫何处问天机。要悟须凭师指。——宋·张抡《西江月》
西江东去,总是伤时泪。北陆日初长,对芳尊、多悲少喜。美人去后,花落几春风,杯漫洗。人难醉。愁见飞灰细。梅边雪外。风味犹相似。迤逦暖乾坤,仗君王、雄风英气。吾曹老矣,端是有心人、追剑履。辞黄绮。珍重萧生意。——宋·朱敦儒《蓦山溪·和人冬至韵》
篇4:描写冬至经典诗词诗句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大明南至庆天正,朔旦圆丘乐七成。
文轨尽同尧历象,斋祠忝备汉公卿。
星辰列位祥光满,金石交音晓奏清。
更有观台称贺处,黄云捧日瑞升平。
篇5:描写冬至经典诗词诗句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郊庙祗严祀,斋庄觌上玄。别开金虎观,不离紫微天。
树古长杨接,池清太液连。仲山方补衮,文举自伤年。
风溢铜壶漏,香凝绮阁烟。仍闻白雪唱,流咏满鹍弦。
篇6:描写冬至经典诗词诗句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淅淅霜风不满旗,紫烟黄气捧朝曦。
五更贯索埋光後,万里钩陈放仗时。
留滞周南无旧事,布宣汉德有新诗。
丰年四海皆温饱,愿把欢心寿玉巵。
篇7:描写冬至经典诗词诗句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冬至诗词(四):辛酉冬至
篇8:描写冬至经典诗词诗句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篇9:关于冬至的诗句故事诗词佳句精选
【冬至吃饺子的由来】
人们都知道,北方人大多数爱吃饺子,特别是农历的冬至那天非吃不可,传说这天不吃饺子会冻掉耳朵哩。提起冬至饺子的风俗,南阳、邓州一带,流传着医圣张仲景的动人故事。
张仲景是邓州涅阳(今穰东镇)人,东汉时任长沙太这。有一年回乡祭祖,向北走的路途上,看到不少人 耳朵溃烂流水,再不就是没有耳朵,他觉得好生奇怪,找人一问才知道是被冻坏烂掉了。原来北方一入冬连降大雪,常常于一夜之间,鹅毛大雪下得沟满河平,将房屋埋掉半截,门窗都被雪堵住。天天上大冻,河水坑塘都冰透,连屋内的陶水缸,都因连日冻成冰砣被撑破了。人们的手脚整天烤啊暖啊还被冻烂,更何况那支楞在外的耳朵呢!由肿疼到热痒难耐,手一抓便溃烂流水,时间一长便全烂掉了。
关心民众疾苦的张仲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回到家乡就教人们做药膳吃,就是把羊肉兑上白广椒、当归、茴香、肉桂等中药,下锅煮熟后捞出羊肉,加上葱、姜、蒜、萝卜等剁碎,撒上油、盐、辣椒或糊椒面,用面片包成一个个疙瘩,煮熟后连汤带疙瘩趁热吃,几次吃得浑身大汗就好了,包括手、脚都会好起来。
张仲景在家时就是的药到病除的名医,他说这方人们绝对相信,可就是大部分乡亲穷,冬季一天只吃二顿稀饭,哪还有钱买药割羊肉哇!所以当他再问乡亲们效果的时候,许多人摇头唉声叹气,张仲景心里也明白大家的意思。
停了两天,乡亲们看到张家在院内搭上大席棚,砌上大锅灶,以为他家要办啥喜事儿,打听之后才知道,张仲景决定自己舍汤药,治乡亲们冻坏的手脚和耳朵。开始还有人不相信,后来看到公告才明白是真的。只见院内杀了几只羊,一群人在忙忙碌碌,擀面的擀面,包疙瘩的包疙瘩,剥羊的、烧火的、破木柴的,忙得热火朝天,快煮好时,有人在村里喊:“请冻坏手脚耳朵的乡亲,到张府喝祛寒矫耳汤喽!”人们拿上碗筷坐在席棚下,吃得热乎乎的直冒汗。吃过三天之后,冻烂的部位果真好转了。
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天便象扎了翅膀,传遍了邓州和紧挨着的县乡,来吃药膳的人越来越多,一天到晚一锅接一锅做不及。没多长时间传遍方圆百十里,连南阳以东的人们都知道,有的骑着牲口来,有的坐着牛车来,有的踏着泥雪冰凌来喝汤,大家都叫这种食物为“胶耳”。
看到人们在老远的往涅阳跑,年岁大的和小孩们很不方便,张仲景暗暗思忖着,再选个适中的地方,为民众舍祛寒胶耳汤,后来张仲景认为在南阳城东关合适,临近车马大道和船运码头,远处来人交通方便,冰天雪地也好少挨霜冻。于是便在现今医圣祠那里,搭棚垒灶支上大锅,舍起了祛寒胶耳汤,还为黎民百姓看病诊脉治杂症。医好了不少疑难重病,轰动了方圆数百里。
张仲景是在冬至那天开始施舍祛寒胶耳汤,“胶耳”与“饺儿”谐音,所以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每年冬至这天包饺子吃,一直沿传到现在。(来自新浪博客“澜扣儿”)
火供
【冬至吃汤团的传说(一)】
在祖国的南方,特别是福建地区,冬至的食俗是包汤团吃,而莆仙地区的冬至还有一个习俗,即冬至第二天早上天没亮时,要把做好的圆子粘到自家的门窗框上。莆仙地区不叫糯米汤圆为元宵,而叫做“圆子”,或叫做“粿子”,还把冬至称为“团圆节”。
关于“团圆节”的来历,相传古时兴化府里有个寡妇叫余莲香,丈夫早逝,她独自种田采草编织斗笠抚养儿子元元读书。元元二十岁中了状元,当官时因政务繁忙,不得闲回家省亲,于是将一半薪俸叫家丁张二送回给母亲。可是,张二好酒嗜赌,丢了银两,每次都说假话骗元元。
某日,皇帝问起元元的家世,为其母亲莲香的气节所感动,下旨赐元元为母亲建造“贞节坊”。元元领旨回家,十分高兴。但在家三年不知儿子音讯的莲香,以为儿子忘了母子之情。心中生气,躲进深山。
元元回到家乡,才知张二误事,便进山找母亲。那时冬天已到,山上的野果野菜没了,元元便用糯米做成山果模样,煮熟后粘在山顶树上,让母亲采食。一天,元元顺路把丸子从山顶粘到厝前,想引她回家。冬至这天,母亲采到厝(cuò 福建沿海及台湾人称家或屋子为厝 )前,元元把张二误事的经过告诉母亲,母子尽释前嫌,相聚而泣。故事代代相沿,于是便有了冬至日吃汤团,过“团圆节”的说法。
(来自莆田县志,具体故事可参见蒲公英文学馆之中国传统节日故事冬至篇)
欣之家冬至四季桌
【冬至吃汤团的传说(二)】
福建平潭人把冬至叫“冬节”,也叫“孝母节”。传说古时有一山民,进深山砍柴,被一种叫禽母的野兽掳去。禽母通人性知情欲,强迫山民与其成亲并怀孕生下一男孩。山民乘禽母外出摘野果时,抱着小男孩逃出了深山,回到了家里,给儿子取名天赐。山民也没有再娶妻,一心一意把天赐抚养长大,送其上学。天赐见其他小孩都有母亲接送,其父只说其母外出远门未归。
转眼天赐就到了18岁,高中秀才,19岁中举人,20岁中进士。封官进爵,衣锦还乡,欲报母生之情,父养之恩,与父再提见母之事、父亲如实相告,劝天赐放弃寻母之念。
天赐左右为难,身为进士、朝廷命官,怎能认一野兽为母?母有生我之情、又怎能不认母亲呢?俗话说“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一定要把母亲寻找回来,天赐主意已定,便问其父如何才能找到母亲,父说其母爱吃野生猴柿(一种小野果),只要采几筐猴柿从村庄一直撒到其母住的洞口,其母肯定会一路捡拾猴柿到村庄。天赐一一照办。第二天傍晚,禽母一路捡猴柿到了村口,被埋伏在此的卫兵抓住。禽母认出山民,怒目圆睁,龇牙咧嘴。天赐上前叩拜母亲,禽母口不能说,但心里知道这个就是她的儿子,十分欢喜,放声大笑不止,年老心衰,喜极而终,这一天正是冬至。天赐为纪念母亲,在每年的冬至都做形似猴柿的小丸子,供奉祭拜其母,后人效仿成俗。
平潭人过冬至的习俗正是沿袭于这个传说。一是祭拜祖先,二是吃冬至米时(即咸米时)。搓米时时还挺讲究的,要准备一堆红桔子、一副红筷子,放在簸箕里,再在簸箕边缘插上“孩官人”(即泥塑的小孩像),然后才能开始搓米时,一种是有包馅的咸米时,一种是无包馅的染成红色的米时仔,煮熟后是用来粘在两边门楹上的。这个寓意就是来自上面的传说,因为染红的米时仔很像天赐母亲禽母爱吃的猴柿,把它粘在门楹上,让禽母的灵魂能够找到家,表达了深深的孝母之意。
(来自《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平潭县分卷》)
灯供
【台湾冬至传说】
台湾地区相传冬至是牛的生日,这有个相当有趣的传说。从前有个木匠叫墨斗公,在他所住的村子里,土壤十分肥沃。农夫们只要将稻籽撒在田里,就可以坐下来静待收成了。因此这些庄稼人整天闲着没事,聚集在墨斗公的木匠店里天南地北的聊天。
墨斗公被他们吵得无法静下心来工作。于是就交代他的徒弟拿一包经他施过法的锯木屑,每天早上抓一小撮撒到农夫的田里去。这些锯木屑只要一撒到田里就会变成杂草。
墨斗公的本来的意思是要农夫们养成勤劳的好习惯,天天下田锄草。不料这个徒弟嫌天天撒太麻烦,就一口气将整个锯木屑都倒光了。于是,所有的田里都长了茂密的杂草,稻子反而枯萎殆尽,急得农夫们叫苦连天。
墨斗公眼看徒弟闯下大祸,就罚他变成一头牛,来帮助农夫除草。墨斗公的徒弟变成牛后,惰性依然不变。主人要他耕田,牠就想出许多推托之词:「今天我太累了」、「今天我感冒了」或是说「你还不喂我吃东西,我怎么替你工作?」。牠甚至和主人约定,耕田时每走一趟就要喂牠吃红龟粿或汤圆等食物,否则牠就要罢耕抗议。
在天上的佛祖看到这头牛如此狂妄,就在牛的下巴钉了一颗钉子,使牠再也不能开口抱怨。因为牠喜欢吃汤圆,人们就选择冬至这天作为牠的生日。除了喂牠汤圆外,还在牛角、额头上都黏了一颗「圆仔钉」。同时,为了感谢牛一年来的辛劳,冬至这天一定让牠舒舒服服的休息一天。
篇10:描写冬至的诗词诗句欣赏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字)
宋代:陈襄
东群意浅著寒梅,十朵深红未暇裁。
安得道人殷七与,不论时节遣花开。
邯郸冬至夜思家 (字)
唐代: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宿杨梅馆 (字)
唐代:白居易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辛酉冬至 (字)
宋代: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冬至夜 (字)
唐代:白居易
老去襟怀常濩落,病来须鬓转苍浪。
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
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
今宵始觉房栊冷,坐索寒衣托孟光。
冬至 (字)
唐代: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小至 (字)
唐代: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后招于秀才 (字)
唐代:王建
日近山红暖气新,一阳先入御沟春。
闻闲立马重来此,沐浴明年称意身。
冬至祀坟 (字)
宋代:韩琦
至日郊原拥节旄,先茔躬得奉牲醪。
霜威压野寒方重,山色凌虚气自高。
衣锦不来夸富贵,报亲惟切念劬劳。
连村父老欢相迓,因劝勤耕候土膏。
冬至斋居偶阅旧稿志怀 (字)
清代:乾隆
静听迢迢宫漏长,斋居暂屏万机忙。
那无诗句娱清景,恰有梅梢送冷香。
案积陈编闲检点,志期旧学重商量。
灰飞子夜调元律,又喜天心复一阳。
冬至日 (字)
宋代:苏辙
阴阳升降自相催,齿发谁教老不回。
犹有髻珠常照物,坐看心火冷成灰。
酥煎陇坂经年在,柑摘吴江半月来。
官冷无因得官酒,老妻微笑泼新醅。
至后 (字)
唐代:杜甫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和李十二舍人冬至日 (字)
唐代:姚合
献寿人皆庆,南山复北堂。
从今千万日,此日又初长。
冬至吟 (字)
宋代:邵雍
何者谓之几,天根理极微。
今年初尽处,明日未来时。
此际易得意,其间难下辞。
人能知此意,何事不能知。
冬至夜雨感怀 (字)
明代:高启
节序关何事,徒令百感生。
升沉当世事,存殁故人情。
寒在微阳气,风疏缓漏声。
他年说今夜,听雨宿南城。
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 (字)
唐代:杜牧
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尊前岂解愁家国,辇下唯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冬至感怀 (字)
宋代: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冬至日 (字)
元代:黄玠
大哉元气何冲融,周流六虚相始终。
为阴为阳本非二,政在往来升降中。
去年阳生阴已极,今年阴消阳复息。
君子有道喜可知,手把梅花看三易。
冬至日 (字)
宋代:周紫芝
云物才书雪未稀,楼台忽复带斜晖。
日从银色界中出,鸟向瑶池影外飞。
可忍便教烟欲瞑,会须更待月同归。
群山即是三山顶,八极聊将寸目围。
冬至日作 (字)
宋代:韩维
初阳动新琯,微霰集前墀。
举宗会佳节,拜贺俨成仪。
念我闺中人,独此隔容徽。
昔同奉祭笾,今自享酹卮。
至节即事 (字)
元代:马臻
天街晓色瑞烟浓,名纸相传尽贺冬。
绣幕家家浑不卷,呼卢笑语自从容。
冬至夜怀湘灵 (字)
唐代: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冬至留滞舒州有怀岁旦泊舟平江门外 (字)
宋代:曹彦约
舒郡惊冬节,吴门忆岁时。
天寒城闭早,冻合水行迟。
再拜为兄寿,同声念母慈。
穷年终是客,至日始题诗。
冬至夜旅怀 (字)
宋代:杨齐
乱霜如叶扑窗寒,愁到心如欲断弦。
凤管阳才一声起,蟾轮月已九分圆。
拥炉酌冻酒相对,攲枕背残灯未眠。
乞得晓钟西拜望,露中香为祝亲燃。
减字木兰花·冬至 (字)
宋代:阮阅
晓云舒瑞。
寒影初回长日至。
罗袜新成。
更有何人继后尘。
冬至 (字)
明代:孙蕡
朝来喜色动钟山,云气从龙杳霭间。
宫扇影摇春仗下,佩环声散早朝还。
书祥谩有三千牍,献颂长违咫尺颜。
已拟阴河同结社,遍题新句老江关。
冬至感怀 (字)
明代:顾清
浮世侵寻四十将,劳生何以称冠裳。
回思丁未看辛丑,别有愁根更是长。
己卯冬至后 (字)
宋代:吕陶
月律潜萌斗柄移,阳和气象等闲知。
五云已验天心顺,一刻先添日脚迟。
燕雁待时思北向,岭梅乘暖发南枝。
人人尽有春台兴,料得东风不失期。
冬至夜枕上作 (字)
明代:吴与弼
深造工夫靡敢悭,近来又透一重关。
心思只在圣贤上,梦寐不离文字间。
斯道极知颠倒易,一身痛惜把持难。
微吟又是阳生后,细省迷途驾速还。
满江红(冬至) (字)
宋代: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
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
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
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冬至后九日 (字)
元代:吴当
绣窗添线琯浮灰,玉烛迎阳晷影回。
雁度关河随朔气,龙依江海蛰神雷。
渐开柳眼窥春色,未放梅腮送酒杯。
药裹书签随处有,乡心岁事漫相催。
冬至后三日三首 (字)
宋代:张耒
水国过冬至,风光春已生。
梅如相见喜,雁有欲归声。
老去书全懒,闲中酒愈倾。
穷通付吾道,不复问君平。
冬至后雪夜 (字)
宋代:朱翌
腊前梅蕊未斜横,至后醅香试满觥。
过眼文书开数叶,打窗风雨又三更。
闭门高卧直差易,拥鼻微吟何似生。
稍取湿薪供热弄,住山如此不多争。
冬至斋居 (字)
清代:弘历
斋宫仍几此清哦,真觉光阴迅织梭。
静里检量一岁事,何期乐少祗忧多。
冬至日作 (字)
宋代:苏辙
羲和飞辔留不住,小儿逢节喜欲舞。
人言老翁似小儿,烝豚酿酒多为具。
颍川本自非吾乡,邻里十年成旧故。
谁令闭户谢往还,寿酒独向儿孙举。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字)
宋代:陈襄
过眼荣枯民与风,久长那得似花红。
上人宴座观空阁,观色观空色即空。
冬至后三日三首 (字)
宋代:张耒
梅柳有情态,江城过岁除。
山村见霜橘,江市出寒鱼。
谪久衣冠懒,身闲故旧疏。
傍篱挑翠甲,忆我故园蔬。
冬至斋居即事 (字)
明代:何吾驺
斋居澄澹况,祇祓意何深。
欲辨玄黄色,来观天地心。
万年长圣历,七日动希音。
不寐怀昭事,鸡鸣振佩簪。
冬至日涂中 (字)
宋代:晁说之
海角沙场过冬至,未如今日最伤情。
孝王池畔忧胡骑,炀帝河边叹楚兵。
万寿献觞身不与,百城和议泪空横。
明年高会知何处,击磬焚香毕此生。
奉和御製冬至 (字)
宋代:夏竦
汉门候景嘉辰启,鲁观书云协气升。
玉琯飞灰新节应,璿霄合璧端华凝。
阳芸初动犹兼雪,柔荔将芳尚隔冰。
繁祉建元名已肇,殊庭备物礼将登。
冬至日 (字)
元代:范梈
冬阴已解剥,天运旋其初。
晨兴理书策,盼望周太虚。
纤云无凝停,旭景亦已舒。
未知太史家,侦言复何如?古来圣明世,不必征其余。
水调歌头(冬至) (字)
宋代:汪宗臣
候应黄钟动,吹出白葭灰。
五云重压头,潜蛰地中雷。
莫道希声妙寂,嶰竹雄鸣合凤,九寸律初裁。
欲识天心处,请问学颜回。
冬至夜 (字)
清代:陈忠平
欲雪未曾雪,风刀割面凉。
夜从来日短,梦到别时长。
清影浮孤馆,新芽孕冻床。
早知春有脚,不必倚门望。
冬至斋居 (字)
明代:李学一
玉署斋居入夜清,星河错落瑞烟横。
圜丘将举明禋典,百辟同输夙戒情。
律管葭灰知应候,芸窗梅干欲抽英。
穷檐多少凋零恨,愿得阳和为发生。
冬至斋居 (字)
清代:弘历
对越乾乾矢素衷,更临禋祀愓渊冲。
斋宫夜永穿松漏,缇室阳回协月筒。
省岁每期时不易,占年惟望雪酬丰。
案头编简閒披阅,旧学商量慎始终。
锦缠道 冬至 (字)
清代:陈宝琛
九九图成,子半一阳微动。
忆郊坛、迭曾陪从。
衮龙仙乐千官拥。
雪点丰貂,了不知寒冻。
冬至后雪 (字)
宋代:葛立方
客寐失通宵,寒声动泬寥。
云容颓玉宇,雪阵搅层霄。
点点楷灰落,亭亭柳絮飘。
文窗斜击纸,老树巧装条。
九江冬至日 (字)
元代:吴当
愁坐孤城对日长,葭灰动处识微阳。
八方云物瞻新候,几树梅花忆故乡。
黄道春回天北陆,紫烟时想殿中央。
频年凤历催颁朔,曾插金貂侍玉皇。
冬至日作 (字)
宋代:孔平仲
今宵当月满,此日又阳生。
明净乾坤气,欢和井邑声。
年年对佳节,处处乐升平。
遥想京师盛,新宫太一迎。
冬至斋居 (字)
清代:弘历
消息初阳复,南郊大祀临。
一衷思帝载,至日见天心。
丙夜几常敕,斋居念转深。
燔柴将对越,惴惴敢忘钦。
冬至雪 (字)
宋代:苏辙
旱久魃不死,连阴未成雪。
微阳九地来,颠风三日发。
父老窃相语,号令风为节。
讲武罢冬夫,畿甸休保甲。
冬至斋居 (字)
清代:弘历
子半阳生候,斋居意倍虔。
端惟乾是体,讵止座云迁。
午夜廑无逸,四时祈有年。
同云天宇重,翘望又依然。
冬至日口占 (字)
清代:黄毓祺
日行南至转无聊,满眼香从甚处消。
囚服自知惭管仲,纸钱谁为祭皋陶。
愁随弱线偏增长,泪滴寒灰亦动摇。
万死孤臣空有梦,雁书不到御床遥。
冬至日雪 (字)
宋代:许景衡
烈风鼓青冥,阴云布峥嵘。
不待珠霰集,忽惊玉花倾。
一阳动黄宫,万物如有萌。
丰年颁上瑞,我独欣发生。
冬至斋居 (字)
清代:弘历
金翼南飞候,土圭北至时。
精禋遵在昔,斋宿重于兹。
黍谷阳将复,莲筒刻欲迟。
戒心恒惴惴,思过每夔夔。
冬至日一首 (字)
明代:湛若水
年年有此日,此日苦无多。
愁与初长刻,天来奈老何。
新梅惊病眼,短句儗春歌。
板筑过名节,黄鹂度翠萝。
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 (字)
唐代:韦应物
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
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
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
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字)
唐代:杜牧
小侄名阿宜,未得三尺长。
头圆筋骨紧,两眼明且光。
去年学官人,竹马绕四廊。
指挥群儿辈,意气何坚刚。
冬至夜 (字)
清代:林瑛佩
愁多已不堪,况复逢改序。
伤心忆旧年,镫下欢相聚。
今夕亦如兹,痛母归何处。
凄凄不敢啼,恐触严君故。
冬至前三日 (字)
宋代:杨万里
故山千里几时回,又见初阳动琯灰。
酒不逢人还易醉,诗如得句偶然来。
篇11:描写冬至的诗词诗句欣赏
1、冬至月头,卖被买牛。
2、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
3、冬至一阳来服,三旬增一阳爻。
4、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
5、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6、冬至思吾侄,樊川示阿宜。
7、寒风响枯木,通夕不得卧。
8、今年冬至毗陵馆,冻雨寒云岁华晚。
9、冬至宵难短,孤眠恨自长。
10、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1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2、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1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14、冬至阳来复,草木渐滋萌。
15、今日柴门又冬至,野梅花下独沉吟。
16、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
17、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18、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19、行过冬至后,冻闭万物零。
20、虎宿方冬至,鸡人积夜筹。
21、家召开追思会,缅怀英烈祭先人。
22、春来冰未泮,冬至雪初晴。
23、八月十五夜,三杯冬至酒。
2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25、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26、寒风淅沥,遥天万里,黯淡同云幂幂。
27、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28、晴明冬至,吉无不利。
29、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
30、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31、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3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3、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34、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35、冬至月尾,卖牛买被。
36、索居共谁语,煮药作冬至。
37、冬至阳生春又来,口虽吟咏心中哀。
38、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39、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40、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迎接冬至的诗句诗词】相关文章:
2.冬至诗词
3.冬至诗句鉴赏
4.冬至节气诗句
5.冬至诗句古诗
7.关于冬至的诗词
8.赞美冬至的诗词
9.迎接春节的诗句
10.描写冬至的诗句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