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神引柳永诗词赏析
“丽江”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迷神引柳永诗词赏析,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迷神引柳永诗词赏析,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篇1:迷神引柳永诗词赏析
一叶扁舟轻帆卷,暂泊楚江南岸。孤城暮角,引胡笳怨。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天际遥山小,黛眉浅。
旧赏轻抛,到此成游宦。觉客程劳,年光晚。异乡风物,忍萧索,当愁眼。帝城赊,秦楼阻,旅魂乱。芳草连空阔,残照满,佳人无消息,断云远。
【注释】:
①楚江:流经古楚地的那一段长江。
②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管乐器。
③平沙:平旷的沙原。
④画屏展:比喻山水风光佳美如画。
⑤黛眉浅:比喻山色暗小轿车如眉黛色。
⑥旧赏:往日的赏心乐事。
⑦游宦:离家在外作官。
⑧赊:远。
⑨旅魂:羁旅的情绪。
⑩思云:孤云。
【译文】:
行船靠向水边,暂时停靠在楚江的南岸。暮色之中,孤城里响起音乐声,伴有胡笳曲的哀怨。江水茫茫,平沙滩上停着几只大雁,很快就被惊散。暮烟收起,略带寒意的树林一簇又一簇,就象是一幅画图。远在天边,群山显得很小,颜色如黛,也显得很浅很浅。以前的欢乐旧事全都轻易地忘怀,却漂泊到这偏远的地区来作小官。旅途劳苦,自己年岁已老。异乡的`风物看上去如此凄凉,我一双愁眼正对着这秋景,使我更添加愁。这里离京师太远,更望不到秦楼。我孤苦在外,心魂迷乱,愁绪绵绵。碧色的芳草一直到天边,残阳映照着一片青草。可佳人却一点儿消息也没有,如同远去的断云,无影无踪。
【赏析】:
这是一首行役思乡之作。这首词即反映了词人对游宦生涯的厌倦和对早年生活的向往。柳永的一生经常处于矛盾状态。他年轻时为求功名来到京城,多次落第后又说了些“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之类的偏激之辞,但最后还是走了科举之路,并于宋仁宗景祜元年(公元1034年)考取进士而踏入仁途。入仕之后,长期担任地方小官,郁郁不得志,自觉泛味,故又时怀恋旧日放荡浪漫的生活。这首词即反映了他对这种游宦生涯的厌倦和对早年生活的向往。全词景阔情曲,由景生情。以上片“暂泊”、下片“鸿宦”前后相映互挽,提纲总领,层层铺叙展衍,意象平雨情蕴深婉。上片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楚江傍晚水光接天、烟敛寒林、远山淡淡的自然美景,这是旅途所见。下片抒写羁旅之思,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长年游徙在外的极度厌倦和痛悔心理。以上片“暂泊”、下片“鸿宦”前后相映互挽,提纲总领,层层铺叙展衍,意象平雨情蕴深婉。“佳人无消息,断云远。”即消散、断落的朝云或彩云渺远无踪,象征美丽佳人的失落。词人以细致铺叙,四层憔衍,尽情倾吐游宦悲秋,与写景之孤,怨、惊、寒的悲寒气氛相映。柳永工于羁旅行役之词,本词尤能体现此点。全词表现漂泊旅途之苦况及对京师生活之留恋,景阔情曲,由景生情,情出肺腑。
篇2:《迷神引》柳永诗词鉴赏
●迷神引
柳永
一叶扁舟轻帆卷。
暂泊楚江南岸。
孤城暮角,引胡笳怨。
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
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天际遥山小,黛眉浅。
旧赏轻抛,到此成游宦。
觉客程劳,年光晚。
异乡风物,忍萧索、当愁眼。
帝城赊,秦楼阻,旅魂乱。
芳草连空阔,残照满。
佳人无消息,断云远。
篇3:《迷神引》柳永诗词鉴赏
这首《迷神引》是柳永五十岁后宦游各地的心态写照,是一首典型的羁旅行役之词。这首词深刻地反映了柳永的矛盾心理,特别是作为一名不得志的封建文人的苦闷与不满,有一定的思想意义。
词起句写柳永宦游经过楚江,舟人将风帆收卷,靠近江岸,作好停泊准备。“暂泊”表示天色将晚,暂且止宿,明朝又将继续舟行。从起两句来看,词人一起笔便抓住了“帆卷”、“暂泊”的舟行特点,而且约略透露了旅途的劳顿。可见他对这种羁旅生活是很有体验的。继而作者以铺叙的方法对楚江暮景作了富于特征的'描写。“孤城暮角,引胡笳怨”描写的是:傍晚的角声和笳声本已悲咽,又是从孤城响起,这只能勾惹羁旅之人凄黯的情绪,使之愈感旅途的寂寞了。“暮角”与“胡笳”定下的愁怨情调笼罩全词。接着自“水茫茫”始描绘了茫茫江水,平沙惊雁,漠漠寒林,淡淡远山。这样一幅天然优美的屏画,也衬托出游子愁怨和寂寞之感。上片对景色层层白描,用形象来表达感受,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下片起两句直接抒发宦游生涯的感慨,接下来将这种感慨作层层铺叙。旅途劳顿,风月易逝,年事衰迟,是写行役之苦:“异乡风物”,显得特别萧索,是写旅途的愁闷心情;帝都遥远,秦楼阻隔,前欢难断,意乱神迷,是写伤怀念远的情绪。词人深感“旧赏”与“游宦”难于两全,为了“游宦”而不得不“旧赏轻抛”。“帝城”指北宋都城汴京,“秦楼”借指歌楼。这些是词人青年时代困居京华、留连坊曲的浪漫生活的象征。按宋代官制,初等地方职官要想转为京官是相当困难的,因而词人看来,帝城是遥远难至的。宋代不许朝廷命官到青楼坊曲与歌妓往来,否则会受到同僚的弹劾,于是柳永便与歌妓及旧日生活断绝了关系。故而词人概叹“帝城赊,秦楼阻”。
“芳草连空阔,残照满”是实景,形象地暗示了赊远阻隔之意;抒情中这样突然插入景语,叙写富于变化而生动多姿。结句“佳人无消息,断云远”,补足了“秦楼阻”之意。“佳人”即“秦楼”中的人,因种种原因断绝了消息,旧情象一片断云随风而逝。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仕途的厌倦情绪和对早年生活的向往,内心十分矛盾痛苦。可以说,这首《迷神引》是柳永个人生活的缩影:少年不得志,便客居京都,流连坊曲,以抒激愤;中年入仕却不得重用,又隔断秦楼难温旧梦,心中苦不堪言。苦不堪言却偏要言,这首词上片言“暂泊”之愁,下片道“游宦”之苦。大肆铺叙中见出作者心中真味,可谓技巧娴熟,意蕴隽永。
篇4:迷神引柳永翻译赏析
,是北宋婉约派著名词人柳永的作品,迷神引是词牌名,柳永的这首迷神引全名是《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这首词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原文:
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
柳永
一叶扁舟轻帆卷。暂泊楚江南岸。孤城暮角,引胡笳怨。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天际遥山小,黛眉浅。
旧赏轻抛,到此成游宦。觉客程劳,年光晚。异乡风物,忍萧索、当愁眼。帝城赊,秦楼阻,旅魂乱。芳草连空阔,残照满。佳人无消息,断云远。
篇5:迷神引柳永翻译赏析
一叶小舟上轻帆舒卷,暂时停泊在楚江南岸。孤城中响起阵阵角声,又引出一曲胡笳呜咽哀怨。江水白茫茫,沙滩上栖息的大雁,顷刻间全部被惊散。暮霭如烟般笼罩在林间,一丛丛秋林像画屏一般在眼前铺展。看天边遥遥群山是那么细小,如同美人的弯弯黛眉一样浅淡。
轻易地离开了心上人,到这里成了游宦。深深感到旅途劳顿,一年又到岁晚。不忍看异乡风物,一片萧索,进入眼中又添愁烦。京城是这般遥远,秦楼楚馆也被阻难去,让我心烦意乱。芳草萋萋伸向空阔的天边,夕阳洒满河山,佳人杳无音信,像被风吹走的浮云一样远去不返。
迷神引字词解释:
⑴迷神引:词牌名。
⑵泊:停泊。楚江:泛指南方的河流。
⑶角:画角,古代军中乐器,上有绘画装饰,其音高亢哀厉。
⑷引:乐曲体裁之一,有“序曲”的意思。
⑸旋:随即。
⑹敛:收起,散尽。簇:丛聚。
⑺黛眉浅:古诗文中有将山比作女子的眉毛。黛眉:女子的眉毛。浅:形容颜色浅淡。
⑻旧赏:指往日的欢快如意之事。
⑼游宦:在官场上奔波漂泊。
⑽劳:困顿疲惫。
⑾秦楼阻:心爱的佳人被阻隔在远方。秦楼:出自汉乐府《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后以秦楼代指女子。
⑿旅魂乱:在宦途上奔波的征人心情沮丧,烦乱不堪。魂:心灵,情绪。
⒀断云:片云。
迷神引背景:
柳永屡次下第,经过艰难曲折,终于在宋仁宗景v元年(1034年)考中进士,随即踏入仕途。这时词人约近五十岁了。他入仕之后长期担任地方州郡的掾吏、判官等职,久困选调,辗转宦游各地,很不得志。这首《迷神引》就是他入仕之后所写的羁旅行役之词。
篇6:迷神引柳永翻译赏析
这首《迷神引》是柳永五十岁后宦游各地的心态写照,是一首典型的羁旅行役之词。这首词深刻地反映了柳永的矛盾心理,特别是作为一名不得志的封建文人的苦闷与不满,有一定的思想意义。
词起句写柳永宦游经过楚江,舟人将风帆收卷,靠近江岸,作好停泊准备。“暂泊”表示天色将晚,暂且止宿,明朝又将继续舟行。从起两句来看,词人一起笔便抓住了“帆卷”、“暂泊”的舟行特点,而且约略透露了旅途的劳顿。可见他对这种羁旅生活是很有体验的。继而作者以铺叙的方法对楚江暮景作了富于特征的描写。“孤城暮角,引胡笳怨”描写的是:傍晚的角声和笳声本已悲咽,又是从孤城响起,这只能勾惹羁旅之人凄黯的情绪,使之愈感旅途的寂寞了。“暮角”与“胡笳”定下的愁怨情调笼罩全词。接着自“水茫茫”始描绘了茫茫江水,平沙惊雁,漠漠寒林,淡淡远山。这样一幅天然优美的屏画,也衬托出游子愁怨和寂寞之感。上片对景色层层白描,用形象来表达感受,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下片起两句直接抒发宦游生涯的感慨,接下来将这种感慨作层层铺叙。旅途劳顿,风月易逝,年事衰迟,是写行役之苦:“异乡风物”,显得特别萧索,是写旅途的愁闷心情;帝都遥远,秦楼阻隔,前欢难断,意乱神迷,是写伤怀念远的情绪。词人深感“旧赏”与“游宦”难于两全,为了“游宦”而不得不“旧赏轻抛”。“帝城”指北宋都城汴京,“秦楼”借指歌楼。这些是词人青年时代困居京华、留连坊曲的浪漫生活的象征。按宋代官制,初等地方职官要想转为京官是相当困难的,因而词人看来,帝城是遥远难至的。宋代不许朝廷命官到青楼坊曲与歌妓往来,否则会受到同僚的弹劾,于是柳永便与歌妓及旧日生活断绝了关系。故而词人概叹“帝城赊,秦楼阻”。
“芳草连空阔,残照满”是实景,形象地暗示了赊远阻隔之意;抒情中这样突然插入景语,叙写富于变化而生动多姿。结句“佳人无消息,断云远”,补足了“秦楼阻”之意。“佳人”即“秦楼”中的人,因种种原因断绝了消息,旧情象一片断云随风而逝。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仕途的`厌倦情绪和对早年生活的向往,内心十分矛盾痛苦。可以说,这首《迷神引》是柳永个人生活的缩影:少年不得志,便客居京都,流连坊曲,以抒激愤;中年入仕却不得重用,又隔断秦楼难温旧梦,心中苦不堪言。苦不堪言却偏要言,这首词上
个人资料: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v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关推荐:
斗百花 柳永
玉蝴蝶柳永翻译赏析
篇7:柳永《迷神引》古诗词
柳永《迷神引》古诗词
【原文】:
《迷神引》
一叶扁舟轻帆卷,暂泊楚江南岸。
孤城暮角,引胡笳怨。
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
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天际遥山小,黛眉浅。
旧赏轻抛,到此成游宦。
觉客程劳,年光晚。
异乡风物,忍萧索、当愁眼。
帝城赊,秦楼阻,旅魂乱。
芳草连空阔,残照满。
佳人无消息,断云远。
【注释】:
这首《迷神引》是柳永五十岁后宦游各地的心态写照,是一首典型的羁旅行役之词。这首词深刻地反映了柳永的矛盾心理,特别是作为一名不得志的封建文人的苦闷与不满,有一定的思想意义。
词起句写柳永宦游经过楚江,舟人将风帆收卷,靠近江岸,作好停泊准备。“暂泊”表示天色将晚,暂且止宿,明朝又将继续舟行。从起两句来看,词人一起笔便抓住了“帆卷”、“暂泊”的.舟行特点,而且约略透露了旅途的劳顿。可见他对这种羁旅生活是很有体验的。继而作者以铺叙的方法对楚江暮景作了富于特征的描写。“孤城暮角,引胡笳怨”描写的是:傍晚的角声和笳声本已悲咽,又是从孤城响起,这只能勾惹羁旅之人凄黯的情绪,使之愈感旅途的寂寞了。“暮角”与“胡笳”定下的愁怨情调笼罩全词。接着自“水茫茫”始描绘了茫茫江水,平沙惊雁,漠漠寒林,淡淡远山。这样一幅天然优美的屏画,也衬托出游子愁怨和寂寞之感。上片对景色层层白描,用形象来表达感受,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下片起两句直接抒发宦游生涯的感慨,接下来将这种感慨作层层铺叙。旅途劳顿,风月易逝,年事衰迟,是写行役之苦;“异乡风物”,显得特别萧索,是写旅途的愁闷心情;帝都遥远,秦楼阻隔,前欢难断,意乱神迷,是写伤怀念远的情绪。词人深感“旧赏”与“游宦”难于两全,为了“游宦”而不得不“旧赏轻抛”。“帝城”指北宋都城汴京,“秦楼”借指歌楼。这些是词人青年时代困居京华、留连坊曲的浪漫生活的象征。按宋代官制,初等地方职官要想转为京官是相当困难的,因而在词人看来,帝城是遥远难至的。宋代不许朝廷命官到青楼坊曲与歌妓往来,否则会受到同僚的弹劾,于是柳永便与歌妓及旧日生活断绝了关系。故而词人概叹“帝城赊,秦楼阻”。
“芳草连空阔,残照满”是实景,形象地暗示了赊远阻隔之意;在抒情中这样突然插入景语,叙写富于变化而生动多姿。结句“佳人无消息,断云远”,补足了“秦楼阻”之意。“佳人”即“秦楼”中的人,因种种原因断绝了消息,旧情象一片断云随风而逝。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仕途的厌倦情绪和对早年生活的向往,内心十分矛盾痛苦。可以说,这首《迷神引》是柳永个人生活的缩影:少年不得志,便客居京都,流连坊曲,以抒激愤;中年入仕却不得重用,又隔断秦楼难温旧梦,心中苦不堪言。苦不堪言却偏要言,这首词上片言“暂泊”之愁,下片道“游宦”之苦。在大肆铺叙中见出作者心中真味,可谓技巧娴熟,意蕴隽永。
篇8:迷神引,迷神引柳永,迷神引的意思,迷神引赏析
迷神引,迷神引柳永,迷神引的意思,迷神引赏析 -诗词大全
迷神引作者:柳永 朝代:宋 红板桥头秋光暮。淡月映烟方煦。寒溪蘸碧,绕垂杨路。
重分飞,携纤手、泪如雨
。波急隋堤远,片帆举。倏忽年华改,向期阻。
时觉春残,渐渐飘花絮。好夕良天长孤负。洞房闲掩,小
屏空、无心觑。指归云,
仙乡杳、在何处。遥夜香衾暖,算谁与。知他深深约,记
得否。
(案《疆村丛书》本乐章集三卷,续添曲子一卷)
篇9:迷神引,迷神引柳永,迷神引的意思,迷神引赏析
迷神引,迷神引柳永,迷神引的意思,迷神引赏析 -诗词大全
迷神引作者:柳永 朝代:北宋 体裁:词 一叶扁舟轻帆卷,暂泊楚江南岸。孤城暮角,引胡笳怨。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天际遥山小,黛眉浅。
旧赏轻抛,到此成游宦。觉客程劳,年光晚。异乡风物,忍萧索,当愁眼。帝城赊,秦楼阻,旅魂乱。芳草连空阔,残照满,佳人无消息,断云远。 【注释】 ①楚江:流经古楚地的那一段长江。
②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管乐器。
③平沙:平旷的沙原。
④画屏展:比喻山水风光佳美如画。
⑤黛眉浅:比喻山色暗小轿车如眉黛色。
⑥旧赏:往日的赏心乐事。
⑦游宦:离家在外作官。
⑧赊:远。
⑨旅魂:羁旅的情绪。
⑩思云:孤云。【译文】行船靠向水边,暂时停靠在楚江的南岸。暮色之中,孤城里响起音乐声,伴有胡笳曲的哀怨。江水茫茫,平沙滩上停着几只大雁,很快就被惊散。暮烟收起,略带寒意的树林一簇又一簇,就象是一幅画图。远在天边,群山显得很小,颜色如黛,也显得很浅很浅。以前的.欢乐旧事全都轻易地忘怀,却漂泊到这偏远的地区来作小官。旅途劳苦,自己年岁已老。异乡的风物看上去如此凄凉,我一双愁眼正对着这秋景,使我更添加愁。这里离京师太远,更望不到秦楼。我孤苦在外,心魂迷乱,愁绪绵绵。碧色的芳草一直到天边,残阳映照着一片青草。可佳人却一点儿消息也没有,如同远去的断云,无影无踪。【赏析】这是一首行役思乡之作。这首词即反映了词人对游宦生涯的厌倦和对早年生活的向往。柳永的一生经常处于矛盾状态。他年轻时为求功名来到京城,多次落第后又说了些“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之类的偏激之辞,但最后还是走了科举之路,并于宋仁宗景祜元年(公元1034年)考取进士而踏入仁途。入仕之后,长期担任地方小官,郁郁不得志,自觉泛味,故又时怀恋旧日放荡浪漫的生活。这首词即反映了他对这种游宦生涯的厌倦和对早年生活的向往。全词景阔情曲,由景生情。以上片“暂泊”、下片“鸿宦”前后相映互挽,提纲总领,层层铺叙展衍,意象平雨情蕴深婉。上片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楚江傍晚水光接天、烟敛寒林、远山淡淡的自然美景,这是旅途所见。下片抒写羁旅之思,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长年游徙在外的极度厌倦和痛悔心理。以上片“暂泊”、下片“鸿宦”前后相映互挽,提纲总领,层层铺叙展衍,意象平雨情蕴深婉。“佳人无消息,断云远。”即消散、断落的朝云或彩云渺远无踪,象征美丽佳人的失落。词人以细致铺叙,四层憔衍,尽情倾吐游宦悲秋,与写景之孤,怨、惊、寒的悲寒气氛相映。柳永工于羁旅行役之词,本词尤能体现此点。全词表现漂泊旅途之苦况及对京师生活之留恋,景阔情曲,由景生情,情出肺腑。
篇10:迷神引,迷神引柳永,迷神引的意思,迷神引赏析
迷神引,迷神引柳永,迷神引的意思,迷神引赏析 -诗词大全
迷神引作者:柳永 朝代:北宋 一叶扁舟轻帆卷,暂泊楚江南岸。
孤城暮角,引胡笳怨。
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
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天际遥山小,黛眉浅。
旧赏轻抛,到此成游宦。
觉客程劳,年光晚。
异乡风物,忍萧索、当愁眼。
帝城赊,秦楼阻,旅魂乱。
芳草连空阔,残照满。
佳人无消息,断云远。
篇11:迷神引黯黯青山红日暮诗词赏析
迷神引黯黯青山红日暮诗词赏析
黯黯青山红日暮,浩浩大江东注。余霞散绮,向烟波路。使人愁,长安远,在何处?几点渔灯小,迷近坞。一片客帆低,傍前浦。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误。觉阮途穷,归心阻。断魂素月,一千里、伤平楚。怪竹枝歌,声声怨,为谁苦?猿鸟一时啼,惊岛屿。烛暗不成眠,听津鼓。
这是一首抒写羁旅之愁的词作。上片写日暮黄昏时江上的情景,下片写羁旅的寂寞与哀愁。
“黯黯青山红日暮,浩浩大江东注。”写青山渐暗,红日西沉,浩浩大江不舍昼夜地奔流东去。这两句如画家挥动如椽巨笔,一下子就勾勒出江上暮色的壮丽景色,渲染出一幅极为阔大的气象。这里一“青”一“红”赋予画面以明暗相映的色调和彩韵,画面清晰,色彩浓烈;“浩浩大江东注”一句,则在动态上着墨,立刻使静态的画面增添了雄伟的气势和浩荡奔腾、滚滚东去的流动感。
“余霞散绮,向烟波路”。这两句中前一句是化用谢朓“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诗句的诗意,写红日西坠必有余霞散绮的壮丽景观。这里由于“余霞散绮”的点染,更加描绘出大江日暮时分的壮丽景象。唐代崔灏的《黄鹤楼》一诗写道:“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向烟波路”句及以下四句,正是化用崔灏这两句诗的诗意,词人回首来路,烟波浩渺,不禁想起远在数千里外的京城,从而勾起贬谪的愁怨和悲哀。京城在何处?烟波浩渺影难觅;此身在何处?几点渔火迷近坞。这里长安代指宋代的京城汴梁。船坞已近,本来应当是不会迷茫的,但由于几点小小渔灯的闪烁不定,使人不免产生了迷离恍惚之感。这实际上是借景写情,是词人在贬谪途中一种迷茫心境的物态化表现。
“一片客帆低,傍前浦”紧承上句而来,写词人乘坐的船帆就在这样的情境中渐渐从桅杆上低低落下来,船儿在前浦慢慢靠岸了。
上片词人着重描绘江上的景色,为下片的抒写羁旅之情做铺垫。这一部分从青山日暮,大江东去,到余霞散绮,回望烟波;从渔火闪烁,灯影迷离,到落帆低垂,船傍前浦,词人缜密细腻地描述了江上漂泊的具体情景,贬谪的郁闷情怀,羁旅的迷茫心绪,这一切便在景物的描绘中形象地外化出来了。词人描写景物的同时,也是在借景寓情,使景物情思化。
下片着重抒写羁旅的情怀。但词作并不是直抒胸臆,而是仍然没有离开景物描写。只不过在手法上有所变化,词人在景物的描写上,浸透了比较浓厚的'感情色彩,“情”的表达仍然借助于“景”的描绘以完成。
“暗相平生,自悔儒冠误”这两句比较直露,但却是词人对于自己一生的反思,因而用来领起下片,下片便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具体化、形象化的描写。
“觉阮途穷,归心阻”这是运用阮籍的典故。阮籍传说,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他的《咏怀》诗八十余首,便是表现忧时嗟生、途穷命蹇的感叹。补之以阮籍自比,说自己已经意识到“途穷”而归心犹受阻遏,不得归隐田园,全身远害,怡然自乐。
“断魂素月,一千里、伤平楚”以下诸句,较前几句形象生动多了。这里词作继续寓情于景,以“断魂素月”、“怪竹枝歌”、“猿鸟”、“暗烛”“津鼓”等一系列的意象烘托宦途羁旅的沉咽之情。词人在客帆降落、船傍前浦的一刹那之间,眼望一片洁白的月色,洒在一望千里的平原上,犹如水银置于平地一般,又好像千里的明镜一般光亮平滑。这景象不仅使人魂断神凄,再加上那如怨如诉的声声竹枝歌,悠悠地从远处飘来,声声刺耳钻心,更使人难耐悲苦愁思。这里“为谁苦”是词人一个自问自答的诘语,实际上是说“声声怨”的竹枝歌仿佛是在为我而悲怨。“猿鸟一时啼”仍然是渲染听觉上的感触。本来“猿啼三声泪沾裳”已是一种令人惨然泪下的凄凉哀鸣,又加上“猿鸟一时啼”,这就更使“岛屿”惊怵,令人无法成眠了。这样,词人只好在昏暗的烛光中,卧听津渡传来的更鼓了。
篇12:柳永《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赏析及译文答案
《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
宋代:柳永
一叶扁舟轻帆卷。暂泊楚江南岸。孤城暮角,引胡笳怨。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天际遥山小,黛眉浅。
旧赏轻抛,到此成游宦。觉客程劳,年光晚。异乡风物,忍萧索、当愁眼。帝城赊,秦楼阻,旅魂乱。芳草连空阔,残照满。佳人无消息,断云远。
【迷神引柳永诗词赏析】相关文章:
1.柳永:迷神引
5.柳永诗词
7.柳永满江红赏析
10.相思引七夕吟诗词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