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李纲的诗词《六幺令》赏析

李纲的诗词《六幺令》赏析

2024-01-04 08:24:3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liuhui1861”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李纲的诗词《六幺令》赏析,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李纲的诗词《六幺令》赏析,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纲的诗词《六幺令》赏析

篇1:李纲的诗词《六幺令》赏析

《六幺令》

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歌沉玉树,古寺空有疏钟发。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兵戈凌灭。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

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高楼谁设。倚阑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

赏析

上片极写六朝古都——金陵的历史沧桑,写出了历史的无情。起二句点出金陵的地势特点:长江千里奔来,浩浩荡荡,江面宽阔,有“天堑”之称。也许是这一特有的地理条件,使金陵成为佳丽地、帝王州,然而长江犹如历史,也是最无情的,它不舍昼夜,奔腾到海不复回,带起了它所能带走的一切,“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宗。以下即从不同的侧面写六朝的消声灭迹。“歌沉玉树,古寺空有疏钟发”,记下了这座古城的历史的足音,风靡一时的淫哇低唱已不复闻,只有疏缓的古寺钟声还,感慨深沉。“玉树”,指《玉树后庭花》曲,为南朝最末一个帝王陈后主为其爱妃张丽华所制,一向被当作六朝荒淫的一个标志。而这些亡国之音再也听不到了,自然意味着六朝的消失。“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接着从时间上慨叹六朝兴亡变化之速,至此又已过去了数百年。岁月流逝得如此之快,能不令人吃惊吗?“兵戈凌灭。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是从金陵的形迹上看六朝的无影无踪的。兵戈,指战争;改朝换代时进行的战争把六朝帝王的淫侈奢华一扫而光,但见天边的月亮仍自管圆了缺,缺了圆。这与刘禹锡写的“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用意相同,都是用日月山川的古今共存,仿佛有情,反衬出历史与时间的无情,分外令人感慨。

下片主要表现词人的身世之感,抒写自己的抗战志向。“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从眼前景物落笔。鄱阳(今名波阳)临鄱阳湖,湖水通长江,从湖水的涨落联想到江潮的起伏,并与首句“长江千里”相应。因波而及江,因江而及树。这两句体现了他对景神驰,心潮起伏的情状。于是发出深深的感慨:“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意即:谁能体谅到我是被朝中奸邪排挤打击,贬斥到此的一个迁客呢?人已老大,而声名节操尚未确立,能不悲伤吗?以下五句即缘此生发,表明坚贞不屈的立场。“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直抒胸臆。“岁寒”指的是困境、逆境:“途远”,指达到目的所费的时日。此二句说:不管环境如何恶劣,道路多么遥远,我的为挽救民族的危亡而抗战到底的意志决不改变。结三句却变换一种方式,用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表明自己独立不移、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由于柳宗元《江雪》一诗所塑造的渔翁形象已深入人心,以此作结,不仅将作者的磊落之气、坚贞之节表露无遗,而且神思旷远,颇有余味。

扩展阅读:李纲的简介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宋徽宗政和二年(11)进士,与赵鼎、李光和胡铨合称“南宋四名臣”。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年),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不久,又罢官。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绍兴十年(1140年)正月十五,病逝于仓前山椤严精舍寓所,赠少师。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忠定。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扩展阅读:李纲的人物评价

陈东:在廷之臣,奋勇不顾、以身任天下之重者,李纲是也,所谓社稷之臣也。

赵构:大臣当如此矣。

朱熹:纲知有君父而不知有身,知天下之安危而不知身之有痼疾,虽以谗间窜斥濒九死,而爱国忧君之志终不可夺者,可谓一世伟人矣!

叶适:公自起居郎极论都城水灾,斥为监当,而抗直之声震于天下矣。乃斡离不来寇,在廷茫然,将从乘舆以出,独公请与执政辨诘,遂夺其议,力守京师,虏以退却。……高宗中兴,首命公自辅,于是张邦昌以僭逆诛矣。先是,河北、河东录坚守者,建遣张所、傅亮往援接之,乞幸襄、邓以系人心而无走东南,使周望、傅雱通问二圣而无踵和约。时中原尚未溃也,公方除京、黼乱政,渐复祖宗旧法,奏请施行数十事,多中机要。使稍得岁年之须,则两河不遂陷,而虏不敢复鼓行入内地矣,而雠耻因可报也。不幸又七十五日而罢去,迄其后常外坎壈,仅免颠沛,而曾不少得其意焉。自是祸难百出,而南北竟以分裂,此为国家惜者所以哀公之志,而深悲其相之不终。士至有未尝识公面,而坐论救公以死,彼岂有所顾望附托而然哉,盖公之贤自当时市井负贩,莫不喜为之道说。然而谤公者亦众矣,其尤甚者,罪公特以计取显位而已,京师之祸公实使之。……孔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考公之行事而深察其志,使要其功烈之所成就,则岂有媿于孔子所称者哉,悲夫!

陈公辅:材大古难用,功多忌更多;忠怀冲日月,谗口肆**。

文天祥:其道则隆,其运则剥。噫,胡出处之不常,为苍天频卜。

篇2:六幺令,六幺令李纲,六幺令的意思,六幺令赏析

六幺令,六幺令李纲,六幺令的意思,六幺令赏析 -诗词大全

六幺令

作者:李纲  朝代:北宋 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

歌沉玉树,古寺空有疏钟发。

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

兵戈凌灭。

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

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

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

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

高楼谁设。

倚阑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

篇3:六幺令晏几道 翻译 赏析

,这是北宋著名词人晏几道所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描写香闺恋情的词。

原文:

六幺令・绿阴春尽

晏几道

绿阴春尽,飞絮绕香阁。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一寸狂心未说,已向横波觉。画帘遮匝,新翻曲妙,暗许闲人带偷掐。

前度书多隐语,意浅愁难答。昨夜诗有回文,韵险还慵押。都待笙歌散了,记取来时霎。不消红蜡,闲云归后,月在庭花旧栏角。

六幺令・绿阴春尽字词解释:

①香阁:指女子闺阁。

②翠眉:形容女子眉毛青翠。

③远山学:即远山眉,又称远山黛,形容女子眉毛如远山清山 。

④一寸狂心:指女子狂乱激动的春心。

⑤横波:指眼神,目光流转如水波横流。

⑥遮匝:周围,围绕。“币”即“匝”。

⑦偷掐:暗暗地依曲调记谱。掐:掐算,此指按着手指计拍节记谱。

⑧回文:诗体的一种,顺读倒读都可成文。

⑨韵险:难押的韵。

⑩不消:不需要。

六幺令・绿阴春尽翻译:

绿树成阴,春天已过完了,柳絮绕着楼阁闺房在飞。傍晚时,我把黛眉巧画成宫中流行的远山眉式样。春心荡漾,难以平静,却什么也没说,但从我乜斜的眼波中已可觉察出来。彩绘的帘幕四围,奏起新谱的曲子,音调真妙啊!我心里暗暗地允许外界闲人偷听到学了去。

上一次来信中,你用了许多隐语,意思倒浅显,我却愁难以作答;昨夜惠赠的诗中,又有回文,韵押得太险了,我还是懒得费神去步你的韵。等到笙歌散尽后,请你记住来时那一瞬间,不需要持红烛照明,闲云归去后,月儿自然就会照在庭院花丛边原来那个栅栏角落里的。

六幺令・绿阴春尽创作背景:暂无

六幺令・绿阴春尽赏析:

此词极为细腻婉曲地写一位歌女和情人的约会,通过这样一个角度,展现女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寄寓了词人对于这位歌女向往真正的爱情而不可得的深切同情。

起首两句,点出季节时令和住所,又以柳絮飞舞环绕的比喻把歌女因有约会而产生的兴奋、紧张的心情作了一番引人联想的比拟。“晚来”两句写她描眉梳妆,学着宫中的远山眉样,精心描画。《赵飞燕外传》载,赵飞燕妹合德,为薄眉,号远山黛。这是“女为悦己者容”,翠眉是画给她的情人看的。写眼睛的两句更为生动。此时她化妆已毕,步出宴会厅前,“一寸狂心未说,已向横波觉”。“狂心”,是难以抑制的热切之心。“已向横波觉”,“向”字、“觉”字,其中隐隐有一个人在,就是当晚她所要密约的人。这人已在席间,她一瞥见,就向他眼波传情,而被这个人察觉了,彼此心照不宣。

“ 画帘”三句谓歌女处于“画帘密”的环境中,没有追求个人爱情、幸福的自由,只能把感情寄托在新翻的曲子里,希望有人把自己的曲子传出去。下片言歌女所爱的人来信写得很含蓄,而自己写得很浅露,难以给她回信;昨夜想写几句诗给他,又心灰意冷,思想上很矛盾,只好作罢,既不要写信,也无须写诗,让彼此都记取过去那短暂的相聚情景:那是一个幽静的美好夜晚,庭院中开满鲜花,人们散去之后,月亮还挂在庭院的旧阑角上。

作者通过刻划歌女复杂矛盾的心情,表达了对这位歌女向往真正的爱情而不可得的'同情。此词以真挚的感情、新颖的构思、精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对歌妓舞女的生活进行了深入开掘和细致表现,展现了她们复杂而痛苦的内心世界,流露出对她们的同情与关切,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

该词题材的角度很新颖,心理描写细腻生动。词人描写通过迷离朦胧的色彩,增加了韵味,绮丽中透出生活鲜活的气息。全曲多写女子在闺女中的心理活动和愿望,坦露女子的内心情怀。风格浓艳,抒怀直露。

个人资料:

晏几道(1038年―11),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汉族,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相关推荐:

篇4:六幺令,六幺令晏几道,六幺令的意思,六幺令赏析

六幺令,六幺令晏几道,六幺令的意思,六幺令赏析 -诗词大全

六幺令

作者:晏几道  朝代:北宋 雪残风信

悠扬春消息

天涯倚楼新恨

杨柳几丝碧

还是南云雁少

锦字无端的

宝钗瑶席

彩弦声里

拚作尊前未归客

遥想疏梅此际

月底香英白

别后谁绕前溪

手拣繁枝摘

莫道伤高恨远

付与临风笛

尽堪愁寂

花时往事

更有多情个人忆

篇5:六幺令,六幺令晏几道,六幺令的意思,六幺令赏析

六幺令,六幺令晏几道,六幺令的意思,六幺令赏析 -诗词大全

六幺令

作者:晏几道  朝代:北宋 绿阴春尽

飞絮绕香阁

晚来翠眉宫样

巧把远山学

一寸狂心未说

已向横波觉

画帘遮匝

新翻曲妙

暗许闲人带偷[扌舀]

前度书多隐语

意浅愁难答

昨夜诗有回纹

韵险还慵押

都待笙歌散了

记取留时霎

不消红蜡

闲云归后

月在庭花旧阑角

篇6:《六幺令・绿阴春尽》译文及赏析

作者:晏几道

绿阴春尽,飞絮绕香阁。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一寸狂心未说,已向横波觉。画帘遮匝,新翻曲妙,暗许闲人带偷掐。

前度书多隐语,意浅愁难答。昨夜诗有回文,韵险还慵押。都待笙歌散了,记取来时霎。不消红蜡,闲云归后,月在庭花旧栏角。

【注释】

①香阁:指女子闺阁。

②翠眉:形容女子眉毛青翠。

③远山学:即远山眉,又称远山黛,形容女子眉毛如远山清山 。

④一寸狂心:指女子狂乱激动的春心。

⑤横波:指眼神,目光流转如水波横流。

⑥遮匝:四面遮护。

⑦偷掐:暗暗地依曲调记谱。掐:掐算,此指按着手指计拍节记谱。

⑧回文:诗体的一种,顺读倒读都可成文。

⑨留时霎:暂留片刻。

【译文】

春色渐尽,柳絮绕着香闺飘飞。天色已晚时,一位女子精心地描画双眉,学那宫中的远山之形。我的欢心存在心中,但水汪汪的眼睛已透露出春情。画帘遮住院子,将好曲拿出来练习,也不在乎别人偷偷学艺。上次来信多是隐语言含糊,让我难以领会,不知何以答复。昨夜时和他一首回文诗,甚至懒押险韵,怕思考费神。等那笙歌宴乐全散以后,请记住暂留一下。不须点烛,天晚以后,在庭院栏杆老地方的角落,一轮明月照花圃。

【赏析】

这首词极为细腻婉转地描写了一个歌女复杂的情感。本篇写闺情。上片写上晚梳妆细心画眉翻曲传情,下片写女子懒得回信,希望在欢心虽未明言,希望在欢宴结束后于花前下到花院幽会, 吐衷情。上片真切、自然地写出她的心态。开头两句说明时间是在暮春,地点是她的香阁。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这两句推出香阁歌女,夜晚时锚画远山翠眉,“巧学”显出她的刻意精心,除了职业的需要,自然是“女为悦已者容”的微妙心理所致。“一寸”两句道出了她的心事。下片进一步写出她的心理活动。字里行间充满着处于社会下层的歌女的.同情。本词题材的角度很新颖,心理描写细腻生动。词人描写通过迷离朦胧的色彩,增加了韵味,绮丽中透出生活鲜活的气息。全曲多写女子在闺女中的心理活动和愿望,坦露女子的内心情怀。风格浓艳,抒怀直露。

篇7:六幺令·绿阴春尽原文翻译及赏析

六幺令·绿阴春尽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

六幺令·绿阴春尽

[宋代]晏几道

绿阴春尽,飞絮绕香阁。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一寸狂心未说,已向横波觉。画帘遮匝,新翻曲妙,暗许闲人带偷掐。

前度书多隐语,意浅愁难答。昨夜诗有回文,韵险还慵押。都待笙歌散了,记取来时霎。不消红蜡,闲云归后,月在庭花旧栏角。(栏角一作:阑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绿树成阴,春天已过完了,柳絮绕着楼阁闺房在飞。傍晚时,我把黛眉巧画成宫中流行的远山眉式样。春心荡漾,难以平静,却什么也没说,但从我乜斜的眼波中已可觉察出来。彩绘的帘幕四围,奏起新谱的曲子,音调真妙啊!我心里暗暗地允许外界闲人偷听到学了去。

上一次来信中,你用了许多隐语,意思倒浅显,我却愁难以作答;昨夜惠赠的诗中,又有回文,韵押得太险了,我还是懒得费神去步你的韵。等到笙歌散尽后,请你记住来时那一瞬间,不需要持红烛照明,闲云归去后,月儿自然就会照在庭院花丛边原来那个栅栏角落里的。

注释

香阁:指女子闺阁。

翠眉:形容女子眉毛青翠。

远山学:即远山眉,又称远山黛,形容女子眉毛如远山清山。

一寸狂心:指女子狂乱激动的春心。

横波:指眼神,目光流转如水波横流。

遮匝:周围,围绕。“币”即“匝”。

偷掐:暗暗地依曲调记谱。掐:掐算,此指按着手指计拍节记谱。

回文:诗体的一种,顺读倒读都可成文。

韵险:难押的韵。

不消:不需要。

赏析:

此词极为细腻婉曲地写一位歌女和情人的约会,通过这样一个角度,展现女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寄寓了词人对于这位歌女向往真正的爱情而不可得的深切同情。

起首两句,点出季节时令和住所,又以柳絮飞舞环绕的比喻把歌女因有约会而产生的兴奋、紧张的心情作了一番引人联想的比拟。“晚来”两句写她描眉梳妆,学着宫中的远山眉样,精心描画。《赵飞燕外传》载,赵飞燕妹合德,为薄眉,号远山黛。这是“女为悦己者容”,翠眉是画给她的情人看的。写眼睛的两句更为生动。此时她化妆已毕,步出宴会厅前,“一寸狂心未说,已向横波觉”。“狂心”,是难以抑制的热切之心。“已向横波觉”,“向”字、“觉”字,其中隐隐有一个人在,就是当晚她所要密约的'人。这人已在席间,她一瞥见,就向他眼波传情,而被这个人察觉了,彼此心照不宣。

“画帘”三句谓歌女处于“画帘密帀”的环境中,没有追求个人爱情、幸福的自由,只能把感情寄托在新翻的曲子里,希望有人把自己的曲子传出去。下片言歌女所爱的人来信写得很含蓄,而自己写得很浅露,难以给她回信;昨夜想写几句诗给他,又心灰意冷,思想上很矛盾,只好作罢,既不要写信,也无须写诗,让彼此都记取过去那短暂的相聚情景:那是一个幽静的美好夜晚,庭院中开满鲜花,人们散去之后,月亮还挂在庭院的旧阑角上。

作者通过刻划歌女复杂矛盾的心情,表达了对这位歌女向往真正的爱情而不可得的同情。此词以真挚的感情、新颖的构思、精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对歌妓舞女的生活进行了深入开掘和细致表现,展现了她们复杂而痛苦的内心世界,流露出对她们的同情与关切,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

该词题材的角度很新颖,心理描写细腻生动。词人描写通过迷离朦胧的色彩,增加了韵味,绮丽中透出生活鲜活的气息。全曲多写女子在闺女中的心理活动和愿望,坦露女子的内心情怀。风格浓艳,抒怀直露。

篇8:关于端午节的诗词《六幺令·天中节》鉴赏

六幺令·天中节

宋代:苏轼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赏析

全词艺术特色,至少有六点值得推介:

一是咏今叹古,在上片极力渲染当下“端午”诸种盛况,却重在下片“感怀”,“借古”而“启今”也。

二是动静结合,“缠臂”、“纸鸢舞”、“香飘”、“对酒”、“争渡”、“呐喊”、“凭吊”、“诵君赋”、“吞楚”、“垂涕”、“对泣”等是为“动”,“虎符”、“粽叶”、“艾蒲”、“青翠”、“新亭”、“陵阳”等是为“静”;动与静自然转合,在“动”与“静”的变化之中,历史的车轮已经走过千年。

三是明暗结合,明写屈原,直接抨击楚王“昏庸”,暗讽时政,锋芒指北宋王朝,将苏轼自己的爱恨情仇寓于其间,却不露痕迹。

四是虚实相间,叙说眼前庆祝端午诸景,是“实”;感怀屈原悲苦仇怨的往事为“虚”;“虚”写屈原,实及自己,慨古人之忧,发今人之叹。

五是前呼后应,前有“辟邪”之“虎符缠臂”、“艾蒲青翠”,后有“怀王昏聩”、“新亭对泣”;似乎旧恶未去,新恶难除。前有“香飘十里”,后有“湘累已逝”;前有“诵君赋”,后应“断肠句”。

六是词中有景,景色如画,画里“有话”。且看上片,一幅幅生动的民俗风景画,扑面而来:童之臂、门之艾、菖蒲之剑、风筝漫舞、对酒当歌、龙舟竞发、诵君之赋,哪个不是美轮美奂的图画?再看下片,怀王之昏、秦之吞楚、异客垂涕、新亭对泣、汨罗江渚,哪一个不是再现历史的沧桑?这些词中之境,如诗如画,一唱三叹,色香味俱全,岂非神来之笔?

【李纲的诗词《六幺令》赏析】相关文章:

1.关于端午节的诗词《六幺令·天中节》鉴赏

2.六么令,六么令晏几道,六么令的意思,六么令赏析

3.六么令,六么令方千里,六么令的意思,六么令赏析

4.喜迁莺,喜迁莺李纲,喜迁莺的意思,喜迁莺赏析

5.诗词赏析

6.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诗词赏析

7.中国诗词大会题库:飞花令

8.春游王令翻译赏析

9.中秋诗词赏析

10.边塞诗词赏析

下载word文档
《李纲的诗词《六幺令》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