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励志句子
“y2k-j”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书法励志句子,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书法励志句子,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篇1:励志格言可写楷书书法的句子
1)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2)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王勃)
3)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李世民)
5)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
6)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7)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8)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9)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0)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11)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12)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13)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4)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15)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6)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17)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18)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19)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20)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21) 不可同日而语。
篇2:励志格言可写楷书书法的句子
1)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2)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曹操)
3) 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
4)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5)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6)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7)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8) 疑则勿用,用则不疑。(陈亮)
9)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运命论》)
10) —年之计在于春。—日之计在于晨。(《南阳萧绎》)
11)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陆机)
12)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刘义庆)
13)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14)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15)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篇3:励志书法名言
1) 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晋代女书法家卫夫人《笔阵图》
2) 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学书自成家说》
3) 婉若银钩,源若惊鸾。——索靖
4) 怒猊抉五,渴骥奔泉。——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新唐书·徐浩传》
5) 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陈绎曾《翰林要诀》
6) 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7) 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张彦远《法书要录》
8)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唐代诗人杜甫《饮中八仙歌》
9)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10)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11)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
12) 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13) 意在笔前,然后作字。——东晋书法家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
14) 书肇于自然。——蔡邕
15) 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16)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17) 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
18) 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南朝梁皇帝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
19) 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朱和羹《临池心解》
20) 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篇4:经典励志名人名言书法
1) 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唐·张怀谨)
2) 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3)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北朝·萧衍)
4) 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唐·张怀声)
5) 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北朝·萧衍)
6) 笔下龙蛇似有神(唐·张怀谨)
7)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张怀谨)
8) 时时只见龙蛇走(唐·李白)
9)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10)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11) 笔秃千管,墨磨万锭(宋·苏轼)
12) 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晋·卫恒)
13)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唐·韩渥)
14) 天道酬勤
15) 江山多娇
篇5:经典励志名人名言书法
1) 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2) 出门看天色,炒菜看火色。
3)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4) 瓜无滚圆,人无十全。
5) 挥毫落笔如云烟(唐·杜甫)
6)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张怀谨)
7) 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8) 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
9) 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10) 龙威虎振,剑拔弩张(南北朝·袁昂)
11) 时时只见龙蛇走(唐·李白)
12) 字怕练,马怕骑
13) 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唐·张怀谨)
14) 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
15) 信心来自于实力,实力来自于勤奋。
经典书法励志名人名言
1)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北朝·萧衍)
2) 时时只见龙蛇走(唐·李白)
3) 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北朝·萧衍)
4)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宋·米芾)
5) 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唐·张怀谨)
6) 厚德载物
7) 笔下龙蛇似有神(唐·张怀谨)
8)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晋书)
9) 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10) 龙威虎振,剑拔弩张(南北朝·袁昂)
11) 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12) 字怕练,马怕骑
13) 挥毫落笔如云烟(唐·杜甫)
14)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晋书)
15) 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
16) 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唐·张怀谨)
17) 信心来自于实力,实力来自于勤奋。
18)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宋·米芾)
19) 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
20) 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篇6:励志名言书法
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文书法等。其中“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
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篇7:励志名言书法
1、书法是指以文房四宝为工具抒发情感的一门艺术。工具的特殊性是书法艺术特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借助文房四宝为工具,充分体现工具的性能,是书法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文房四宝,书法艺术便无从谈起。
2、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载体。汉字的特殊性是书法特殊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中国书法离不开汉字,汉字点画的形态、偏旁的搭配都是书写者较为关注的内容。与其他拼音文字不同,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形式意味很强。
古人所谓“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有关汉字造字和用字的方法,它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分析极具指导意义。
3、书法艺术的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传统文化是书法赖以生存、发展的背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汉代以来的书法理论,具有自己的系统性、完整性与条理性。
与其他文艺理论一样,书法理论既包括书法本身的技法理论,又包含其美学理论,而在这些理论中又无不闪耀着中国古代文人的智慧光芒。
比如关于书法中如何表现“神、气、骨、肉、血”等范畴的理论,关于笔法、字法、章法等技法的理论以及创作论、品评论等等,都是有着自身的体系的。
4、书法艺术本体包括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笔势等内容。书法笔法是其技法的核心内容。笔法也称“用笔”,指运笔用锋的方法。字法,也称“结字”、“结构”,指字内点画的搭配、穿插、呼应、避就等等关系。
章法,也称“布白”,指一幅字的整体布局,包括字间关系、行间关系的处理。墨法,是用墨之法,指墨的浓、淡、干、枯、湿的处理。
篇8:励志名言书法
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礼)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化及艺术。它是汉字书写的一种法则。中国书法艺术已经逐渐被日本和韩国文化接受。
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为上古时代的汉族人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商朝的甲骨文。
再由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被取名为“汉字”,至唐代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楷书。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
篇9:励志名言书法
励志名言书法
每当欣赏一幅励志名言书法作品,总让人心潮澎湃,斗志昂扬。人生需要自我激励,在自己家中书房、客厅或者企业办公室挂一幅励志名言书法作品,让您每天拥有满满的正能量。
第一励志书法《天道酬勤》:
“天道酬勤”出自儒家的国学经典《论语》。“天道”即“天意”;“酬”即酬谢、厚报;“勤”即勤奋、敬业。“天道酬勤”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上天偏爱于勤奋的人们,付出的努力一定会有所回报,也说明了机遇和灵感往往只光顾有准备的头脑,只垂青于孜孜以求的勤勉者。
天道酬勤书法是以”勤劳“为核心内涵的经典四字书法,而“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勤劳的优良品格,如“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天道酬勤”等。由此可见“勤劳”已经深入中国文化,弘扬“勤”文化对当今社会、家庭和个人都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第二励志书法《集健为雄》:
“积健为雄”阐述“为雄”是日积月累、学深养到、实实在在、不可作伪,都是积健的结果。“积健为雄”从企业角度来解释,就是员工和企业成长、境界的提升,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递进过程,只有自始至终不断地努力修身养成,探索实践,才能最终完成。因此,企业要发展壮大,则必须建立一个健康机制,健全的制度,用稳健的步伐奠定雄厚的基础,最终才能够实现雄图霸业。
第三励志书法:《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这句话的意思是:谨慎地做到最终,就像开始时一样,就不会有失败和差错。办任何事情,自始至终都应慎之又慎,这样才不会出现差错。大凡人们办事时,容易虎头蛇尾,开始时认真﹑细致、谨慎、严肃,久后则是敷衍、马虎、粗心、草率,这样,往往办不好事情。故老子“慎终如始”的名言告诫人们办事应有始有终,始终如一,这样才不致把事情办糟,这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第四励志书法《天行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堪称为流传最广、最具文化内涵的励志名言。
第五励志书法《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说重视品德像大地一样能容养万物。 形容品德像地一样容纳百川。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厚德载物”有利于培养现代道德人格。儒家追求“厚德”的君子人格,集孝、悌、忠、义、礼、信、诚等诸多道德于一身,几乎成为中国传统道德的化身。而儒家君子人格所具备的诸种道德品质为现代理想人格提供了理论模式。现代理想人格依然寄托着人们的期待和追求。它要求人们具有广博的爱心,乐善好施;要有道义感,见义勇为;要有道德操守、讲诚信;要正确处理义利关系,见利思义;要有承担责任与苦难的勇气等等。
篇10:常用书法励志语句
常用书法励志语句
名人励志书法:
启功大弟子李传波书法《天道酬勤》
一且你产生了一个简单的坚定的想法,只要你不断地重复它,终会使之成为现实。提炼、坚持、重复、这是你成功的法宝。持之以恒,终将达到临界值。人们常说:播下行为的种子,你就会收割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你就会收割性格;播下性格的种子,你就会收割一定的命运。
名人励志书法:
孔德文书法《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此句鼓励人们不怕苦多读书,只有勤奋才能成功。此句意思是指:如果你想要成功到达高耸入云的知识山峰的山顶,勤奋就是那登顶的唯一路径;如果你想在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里畅游,耐心、尽力、刻苦的学习态度将是一艘前行的船,能够载你驶向成功的彼岸。
名人励志书法:
国宾礼书法家观山书法《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名人励志书法:
张锁平书法《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其大意是: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通过此联揭示了诸葛亮的高尚德操。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有这样两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篇11:励志古诗书法
励志古诗书法
关于励志,书法家们又是怎样用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的呢?
励志古诗书法以及赏析
《宁静致远》
宁静致远,该成语最早出自西汉初年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诸葛亮的《诫子书》也有引用。“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为:平稳静谧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静思反省,才能树立(实现)远大的目标。 只有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能厚积薄发、有所作为。此幅书法作品无论是挂在家中客厅书房或是企业公司办公室都很不错,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而且还能起到提升自身品位和修养的作用!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是毛主席著名的诗词之一,它尤其抒发了主席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 此幅作品用行书的手法行云流水般地书写出了诗词的那种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书法笔法流畅而不失变化。此幅佳作最适合挂在办公室,公司可以在员工办公室里挂这么一幅作品,不仅具有装饰作用,更有激励作用。
《天道酬勤》
“天道酬勤”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上天偏爱于勤奋的人们,付出的努力一定会有所回报,也说明了机遇和灵感往往只光顾有准备的头脑,只垂青于孜孜以求的勤勉者。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指古今中外所称道的多劳多得。这句话出自于《论语》, “天”指“上天”,“天道”即“天意,“道”指“主张”,“酬”可解释为“实现志愿”,即酬谢、厚报的意思,“勤”为“勤劳”。就是说“天意厚报那些勤劳、勤奋的'人”。所以总的意思是说:上天会实现勤劳的人的志愿。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我们只要不懈努力,最大限度的完善充实自己,千方百计的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就会有一个美好光明的明天。是企业励志书法的首选。
篇12:关于书法励志名人名言
关于书法励志名人名言分享
1、用墨须要随浓随淡,可燥可湿,一气成之自然生气远出。清.秦祖永《桐阴画诀》
2、柔和则绰约呈姿,刚节则鉴艳执操......。唐.张怀灌《评书药石论》
3、拘则乏势,放又少则,纯骨无媚,纯肉无力,少墨浮涩,多墨笨钝。梁武帝《又答论》
4、盖有骨必有肉,有实必有虚。否则峥嵘而近于险恶,无缥缈空灵之势矣。清.盛大士《溪山卧浮录》
5、书法趋骨力刚健,最忌野。清.梁献《学书论》
6、人之于书,得心应手,千形万状,不过曰中和,曰肥,曰瘦而已。若而书也,修短合度,轻重协衡,阴阳得宜,刚柔互济。明.项穆《书法雅言》
7、肥字须要有骨,瘦字须要有肉......。北宋.黄庭坚
8、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丽则倚糜而清遒。唐.欧阳询《用笔论》
9、盖用笔之难,难在遒劲。而遒劲非是怒笔木强之谓,乃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10、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斯为大备。清.刘熙载《艺概》
11、骨体筋而植立,筋附骨而萦旋,骨有修短,筋有肥细,二者未始相离,作用因而分属。
筋骨不生于笔,而笔能损之益之;血肉不生于墨,而墨能增之减之。
肉托毫颖而腴,筋籍墨沉而润。腴则多媚,润则多姿。清.笪重光《书筏》
12、夫马筋多肉少为上,肉多筋少为下,书亦如之。唐.张怀灌《评书药石论》
13、书以疏为风神,密为老气。当疏不疏,反成寒乞;当密不密,必至调疏。宋.姜夔《续书谱》
14、一点一画,一字一行,排次接而成。古贴字体大小颇有相颈庭者,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挚,痛痒相关。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15、一字之行,理有数等,有上盖大者,有下画长者,有左边高者,有右边高者,非在一途而取轨,全资众道以相承。明.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
16、真书用笔,自有八法。一字之间,长短相补,斜正相拄,肥瘦相混,求妍媚于成体之后。宋.姜夔《续书谱》
17、笔格遒劲,亦是浑厚有力,非出筋露骨,令人见面刺目。清.华琳《南宗诀秘》
18、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晋.卫烁《笔阵图》
19、用墨须使有润,不可使其枯燥,尤忌侬肥,肥则大恶道矣。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20、横不能平,竖不能直,腕不能展,目不能注,分布终不能工;分布不工,规矩终不能圆备;规矩有亏,难云法书矣。清.笪重光《书筏》
21、学书未有不从规矩而入,亦未有不从规矩而出。所谓因筌得鱼,得鱼忘筌。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22、使尽气力,至于沉尽入骨,笔乃能和。和则不刚不柔,变化斯出。故知和者,沉劲之至,非纵逸之谓。清.王淑《论书滕语》
23、瘦而露骨,肥而露肉,不以为佳;瘦不露骨,肥不露肉,乃为上也。明.项穆《书法雅言》
24、画促则字势横,画疏则字形慢;拘则乏势,放又少则;纯骨无媚,纯肉无力,少墨浮涩,多墨笨饨,比并皆然。萧衍《答陶隐居论书》
25、世人但以怒张为筋骨,不知不怒张自有筋骨焉。北宋.米芾《海岳明言》
26、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骨气而曰洞达者,中透为洞,边透为达。洞达则自之疏密肥瘦皆善,否则皆病。
27、字有果敢之力,骨也;有含忍之力,筋也。用骨得骨,故取指实;用筋得筋,故取腕悬。清.刘熙载《艺概》
28、人知直画之力尽,而不知游丝之力更坚利多锋。清.笪重光《书筏》
29、字有骨肉筋血,以气充之。书之六局,以气为主。清.包世臣《安吴论书》
30、大要以笔老为贵,少有失误,亦可辉映。所贵乎浓纤间出,血脉相连,筋骨老健,风神洒落,姿态备具,真有真之态度,行有行之态度,草有草之态度,必须博习,可以兼通。宋.姜夔《续书谱》
31、夫运者,先运其心,次运其身,运一身之力,尽归臂腕,坚如屈铁,注全力于指尖。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32、书要兼备阴阳二气。大凡沉着屈郁,阴也;奇拔豪达,阳也。清.刘熙载《艺概》
33、刚劲忌野,清劲忌薄。清.梁献《评书贴》
34、老乃书之筋力,少则书之资颜。明.项穆《书法雅言》
35、书若人然,须备筋骨血肉,血浓骨老,筋藏肉莹,加之姿态奇逸,可谓美矣。近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36、作字如人,然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备而后可为人,阕其一行尸耳。清.王淑《论书滕语》
37、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阕一,不成为书也。北宋.苏轼《论书》
38、初学之际,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唐.徐浩《论书》
39、风神者,骨中带肉也。老劲者,肉中带骨也。有志临池者,当以慧眼区别之。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40、先仪骨体,复尽精神,有肤有血,有力有筋......。丝来线去,脉络分明。《书学详说》
41、骨即存矣,而遒润加之。唐.孙过庭《书谱》
42、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润色。唐张怀灌《文字论》
43、欲学书先定间架,然后纵横跌宕,惟变所适也。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44、字为城池,大不虚,小不孤故也。虞世南《笔髓论》
45、用笔在使尽笔势,然须收纵有度;结字在得其真态,然须映带习美。清.冯班《钝吟书要》
46、晋,唐人结字,须一一录出,时常参取,此最关要。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47、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东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48、字之骨,大指下节骨是也;字之筋,笔锋是也;字之肉,笔毫是也。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元.陈绎曾《翰林要诀》
篇13:励志书法名言精选
1、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学书自成家说》
2、婉若银钩,源若惊鸾。——索靖
3、怒猊抉五,渴骥奔泉。——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新唐书·徐浩传》
4、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陈绎曾《翰林要诀》
5、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6、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张彦远《法书要录》
7、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唐代诗人杜甫《饮中八仙歌》
8、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9、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10、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
11、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12、意在笔前,然后作字。——东晋书法家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
13、书肇于自然。——蔡邕
14、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15、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16、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
17、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南朝梁皇帝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
18、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朱和羹《临池心解》
19、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20、字无百日功。
篇14:励志书法名言精选
1、心正则笔正。——北宋文学家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
2、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3、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仓颉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称书,遗迹石鼓。——唐代书法家张怀瓘《书断》
4、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5、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张怀谨
6、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韩渥
7、一点失所,若美女之眇一目;一画失所,如壮士之折一肱。——元末明初文史学家陶宗仪《书史会要·书法》
8、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9、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艺概·书概》
10、挥毫落笔如云烟。——杜甫
11、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以右军书数种赠丘十四》
12、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书谱》
13、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14、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15、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16、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范温
17、时时只见龙蛇走。——唐代诗人李白
18、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朝梁皇帝萧衍
19、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20、疾风吹劲草,烈火炼真金;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锋自磨砺出,玉乃雕琢成;人而不苦练,焉能艺精深。——李铎
篇15:励志书法名言精选
1、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藉笔以达之,方能神似。
2、意居笔先,形随法立。
3、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自能一气相生矣。
4、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5、熟能生巧,凡事皆然。书未熟而专事离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6、秦汉之书,其巧处可及,其拙处不可及。
7、工夫深,结体自稳;天姿好,落笔便超
8、笔秃千管,墨磨万锭(宋·苏轼、
9、欧阳询:初学之士,先立大体,横直安置,对待布白,务求其均齐。{励志六字书法名言}。
10、认真写字快乐无穷,用心做事精彩一生。
11、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12、言心声也,书心画也。——西汉学者扬雄
13、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刘熙载《艺概》
14、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唐代诗人韩偓《草书屏风》
15、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孙过庭《书谱》
16、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17、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袁昂
18、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唐代诗人杜甫《醉歌行》
19、老夫之书,本无法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山谷文集》
20、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张彦远
【书法励志句子】相关文章:
1.励志书法名言作品
7.书法工作计划
8.书法策划书
9.欧阳修书法
10.书法古诗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