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六册
“eternalblu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7篇教案六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教案六册,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教案六册1
教案六册1
The Teaching plan 四合学校 Subject(科目) 英语 Date(日期) 3月2日 Book(书册) 6 Topic(课题) Lesson 1 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Part 2) Part(课时) 2 Page(页码) 4-5 Teaching sAim (教学目标) The Knowledge Aims(知识目标)掌握单词corner 、together、a snack bar、 look for。句型:How is it going?Just great! There’s … on the corner.I’m doing… we’re doing… The Ability Aims(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技能。 The Emotion Aims(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意识。 Impertant Points(教学重点) 单词corner,together的发音,句子How is it going? Just great!的'应用。 Difficult Points(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句型There’s …on the corner.I’m doing…we’re doing…等形式的英语句型。 Teaching Metbods(教学方法) 视听法 交际法 TPR教学法 Instrunents(教具) 课件 录音机 Teaching Steps(教学步骤) 一.The Teaching leading(教学导入) 1.Greetings(打招呼) 歌曲引入(2分钟) Sing a song Hello hello hello How are you ?I’m fine ,I’m fine ,I hope you all so ! 2.Have a revision(复习) (3分钟) (1)、复习“问候” T:hello,boys and girls! S:hello,Mrs Zhang! T:How are you today? S:I’m fine,thank you .And you ? T:I’m fine,too. (为课件提供的“问候”情景进行配音,提示学生用不同的英语进行表达。) (2)、复习“状态” T:OK,so much for this.Let’s ask and answer. (演示课件,出示如:饥饿,害怕,困,高兴等内容的情景,图片上配以What’s wrong with you ?的问句,学生根据课件提示进行I’m…回答。) (3)、复习“时间” T:(拿一个表盘对学生提问)What time is it? S: It’s… (4)、复习“建议” T:Let’s make sentences.(请学生用Let’s 句型进行造句) 3.The Leading Words(导语) (1分钟) Today We`re going to learn Lesson 1.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 Ⅱ.The Teaching Presentation(教学展开)(15分钟) To learn some new words and some setences. (1) (演示课件)学习corner /on the corner 板书there’s a snack bar on the corner.进行练习。 (2)课件出示单词together学生练会后讲解Let’s …的用法。 练习Let’s have lunch there./Let’s go together. (3)讲解be + Ving 的用法 练习I’m looking for a snack bar ./We’re going there. (4) 讲解How is it going ?/Just great! 具体操练(8分钟) 课件提供情景 (1)把表状态的“饿”和表时间的“一点半”组合到一起,让学生通过情景操练课文的第一段。 (2)提供各种场所练习There’s …on the corner./Let’s go together. (3)见面时的问候表达,练习课文的第三段。 (4) 做游戏:藏东西。练习I’m looking for …We’re going there. 精彩展示(7分钟) T:OK,I’ll ask some children to come out the front,then act out. Ⅲ.Sum Up(总结)(5分钟) Look at the blackbord,Let’s read it togther. Homework(作业) T:Today’s homework: 1 Copy some new words of this lesson . (hungry,already,thirty,snack bar,corner , lunch,together ) 2 Open your books at page 5,please write some Chinese on the line. The Blackhoard Writing(板书) Lesson 1 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Part 2) There’s a snack bar on the corner. I’m looking for a snack bar. We’re going there. Thingking After Class(课后反思) 这节课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整个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根据儿童上进心强,喜欢游戏,善于模仿,敢于开口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教师从创造情趣、情景入手,重在语言实践活动,培养能力,形成生动活泼、愉快的教学模式。教师以自身的热情去感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为全课的讲解创造了良好的开端。在这节课上,教师充分利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充分利用形体语言、手势、表情等去感知教材,用眼看,用耳听,用脑思维、用手模仿,最终让学生达到学习英语的目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到压力小、负担少、收获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篇2:教案六册6
教案六册6
The Teaching plan Subject(科目) English Date(日期) May 5th Book(书册) six Topic(课题) Lesson6 How Is the Weather in Ellia ? Part(课时) one Page(页码) Teaching sAim (教学目标) The Knowledge Aims(知识目标) 练习有关天气情况的交际用语。 The Ability Aims(能力目标) 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of speaking. The Emotion Aims(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Impertant Points(教学重点) 有关天气情况的表达:How is the weather? Difficult Points(教学难点) Devolop students` ability of speaking. Teaching Metbods(教学方法) 视听法 听力指导法 Instrunents(教具) Cards record Teaching Steps(教学步骤) 1.The Teaching leading(教学导入) 1.Greetings(打招呼)(1分钟) T;Hi. How are you today?How`s the weather today? 2.Have a revision(复习)(2分钟) T:Please look at these cards.Read it . Sping/warm summer/hot fall/cool winter/cold 3.The Leading Words(导语)(1分钟 ) T;Let`s study Lesson 6 How`s the weather in Ellia? Ⅱ.The Teaching Presentation(教学展开) (一)Let`s Join the Beat! Listen and try to repeat. (二) Let`s have Fun 1 1)Look and listen.(2分钟) T;Look at the picture and think. 2)Lean the new words(13分钟) In a minute立刻 go out:出去 Meet 相遇 too far:太远 Clouds 云 weather:天气 3) Let`s study (10分钟) It`s going to be fine.(What`s meaning?) Don`t go too far. felt---feel a drop of 一滴 How`s the weather----? It`s warm and dry in the sping. 4)Listen and write.(7分钟) Ⅲ.Sum Up(总结)(2分钟) T:That`s all for today. Homework(作业)(1分钟) No1:Practice the dialog with your parter. No2:Copy new words five times. The Blackhoard Writing(板书) Lesson 6 How`s the Weather in Ellia ? Look at these clouds! It`s warm anddry. But it`s going to be fine in a minute. Thingking After Class(课后反思) The Teaching plan Subject(科目) English Date(日期) Book(书册) six Topic(课题) Lesson 7How Are You Feeling Now? Part(课时) five Page(页码) Teaching sAim (教学目标) The Knowledge Aims(知识目标)。 通过有针对性练习题复习、评估第7单元知识点。 The Ability Aims(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The Emotion Aims(情感目标) 教育学生学会关心他人。 Impertant Points(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第七单元知识。 Difficult Points(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Teaching Metbods(教学方法) 视听法 指导法 Instrunents(教具) Cards record Teaching Steps(教学步骤) 1.The Teaching leading(教学导入) 1.Greetings(打招呼)(1分钟) T;Hi. How are you today? 2.Have a revision(复习)(2分钟) T:How are you feeling now ? S:I----- 3The Leading Words(导语):(1分钟) T;Let`s review Lesson 7 Ⅱ.The Teaching Presentation(教学展开) 一:复习巩固新单词及新句子 1)Listen to the chant and repeat.(3分钟) T:Listen and repeat.(小组竞赛) 2)回忆新单词(小组竞赛) Amusement park exciting feel well fever trip Interesting museum over planet runny nose 3)用单词说句子(小组竞赛)(14分钟) For example: Amusement park: I went to the amusement park. Interesting: There were lots of interesting things. 二做练习(15分钟) 1 给下列单词排序 1)here black we today came to Ellia . 2) to we amusement park went the . 3) better am getting I . 2 改错 1)There is lots of interesting things. 2)When did you came back ? 3)Why did you had a cold ? 4)Because I have a high fever yesterday. Ⅲ.Sum Up(总结)(2分钟) T:That`s all for today .You are very good .Come on. Homework(作业)(1分钟) No 1:Practice the dialog with your parter. No 2:Copy new words five times. The Blackhoard Writing(板书)(无) Thingking After Class(课后反思)篇3:教案六册3
教案六册3
The Teaching plan 四合学校 Subject(科目) 英语 Date(日期) 3.18 Book(书册) 6 Topic(课题) Lesson 3.She’s a vet . Part(课时) 4 Page(页码) 36-37 Teaching sAim (教学目标) The Knowledge Aims(知识目标) 学习关于职业的对话。 The Ability Aims(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The Emotion Aims(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 Impertant Points(教学重点) 1.Words:farmer vet take care of trip beech feed 2.Patterns: Who lives in Australia? My uncle lives there. What does your uncle do? My uncle is a farmer. Difficult Points(教学难点) To consolidate the new patterns Teaching Metbods(教学方法) TPR 视听法 交际法 Instrunents(教具) 录音机 卡片 Teaching Steps(教学步骤) 1.The Teaching leading(教学导入) 1.Greetings(打招呼) (1分钟) T:Hello ,everybody .How are you? S:Hello ,teacher.I’m fine ,thanks 2.Have a revision(复习) (1分钟) T:Hello ,everybody .How are you? S:Hello ,teacher.I’m fine ,thanks 3.The Leading Words(导语) T:Today,we’ll continue to learn Lesson 3 She’sVet. Part 4. Ready?(1分钟) Ⅱ.The Teaching Presentation(教学展开) 一. To learn the new words:(8分钟) Farmer vet take care of trip besch feed 1) Listen to the tape 2) Ss try to read the new words. 3) Ss read after teacher. 4) Ss read together. 5) T explain the new words. 6) Ss write the new words. 二. To learn the new sentences.(15分钟) Who lives in Australis? My uncle lives there. What does your uncle do? My uncle is a farmer. 1) Listen to the tape. 2) Ss read the dialogue 3) Point S to read dialogue 4) Talk about the dialogue by paragraph. 5) Practice the new patterns in pairs 6) Act out the dialoge . 三. Read the dialogue(4分钟) 四. Do exercises(4分钟) Ⅲ.Sum Up(总结)(3分钟) Let’s chant together. Homework(作业) 1.Listen to the tape two times.(2分钟) 2.Make a dialoge. The Blackhoard Writing(板书) Lesson 3 .She’s a Vet. Who lives in Australis? farmer take care of My uncle lives there. vet trip What does your uncle do? beach feed My uncle is a farmer. Thingking After Class(课后反思) 整节课的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够抓住本课的重点、通过课件创设各种真实的情境,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并通过谈五一假期打算做的事情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我也努力做到“All for students, for all students, and for students’ all”,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主动的发展。篇4:三年级六册音乐教案课题
三年级六册音乐教案课题
课时2歌曲:《风阳花鼓》
课时教学目标
学生能初步感受与体验不同国家、不同音乐风格的儿歌,三年级六册音乐教案
1、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我国安徽省地理风貌、民间艺人生活状况启发学生爱祖国的情怀及喜爱安徽民歌的风格并能流利歌唱与表演。
2、教学方法听唱法、视唱法、练习法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教学课件教学环节教学
课时教学内容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教学过程:学唱歌曲《凤阳花鼓》
1、轻声播放高胡演奏的《凤阳花鼓》旋律,提问:这首曲子旋律美不美,在哪听到过?师讲解美的民歌音乐有其流传美的内涵,这首优美动听的旋律蕴涵着一个美妙或凄婉动人的故事,教案《三年级六册音乐教案 第三单元 1》。
2、师放课件《凤阳花鼓》讲述了旧时代劳动人民离乡背井外出谋生卖唱的苦难经历以及现在改革开放后风阳花鼓唱遍大江南北,让学生逐步了解音乐来自劳动人民创造的意义,它是一个地区劳动人民生活的写照,情感宣泄的一种表达方式。
3、师带着愉悦的`心情,深情地演唱歌曲《凤阳花鼓》,让学生从教师声情并盛的演唱中受感染想歌唱。
4、放《凤阳花鼓》旋律创设意境启发学生从曲调中,使学生为学唱歌曲做铺垫。
5、学生模仿教师的范唱一句一句地学唱此曲。比比谁模仿得最好。
6、师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达歌曲内容及情绪。分组让学生按乐谱边唱边敲击小乐器等;让学生自带铜碟、不锈钢碟、陶瓷制的碟以及一对筷子,创编简易节奏律动边唱边表演,通过动手、动口、体验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三、拓展(环保):讨论怎样保护我们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怎样保护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板书设计简笔画:花鼓教学回顾学生对“花鼓”感兴趣,个别学生小时侯曾接触过这首歌,当他(她)听到歌曲,就会不由自主地唱起来。
篇5:面世 第一期六册
面世 第一期六册
中国银联昨天宣布,它与中国电信合作,将于5月28日在香港地区、澳门地区、新加坡、韩国、泰国、日本、美国、德国和法国首批9个国家和地区开通国际800电话服务,银联卡持有者拨打该地的服务电话,可24小时联络中国银联客户服务中心95516。
・ 日本留学招生计划 100%保证签证 ・ 出国留学第一论坛 ・ 专家在线留学咨询 ; 据中国银联对出境客消费习惯的统计,“中国人出境消费购物倾向于大额物品,顶级品牌的珠宝、手表和服饰最受欢迎,有当地特色的纪念品也深受喜爱。”中国银联为此已将香港、新加坡、法国等地中国客人常去的'百货公司、免税店、餐饮娱乐、酒店纳入银联卡网络,如在全球最大免税商店DFS(环球免税店),用银联卡可有折扣和积分。
截至4月底,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3.6万家商户受理银联卡。香港地区ATM机的银联卡覆盖率已达90%;5月底,日本市场受理银联卡的ATM机将达3.3万多台;年内,美国市场受理银联卡的ATM机将为15万台。中国银联与花旗银行已开通双向受理业务。
日前,第一期《银联卡境外用卡指南》与出境游客见面,分为港澳、东南亚、日本、韩国、美国和欧洲6册。(苏敏)
篇6:三年级六册音乐教案第一课 1
三年级六册音乐教案第一课 1
三年级六册音乐教案 课 题 歌曲:《春天来了》 课 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能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演唱歌曲《春天来了》,表达对美妙景色的赞美,通过歌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 教学方法 听唱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课件,电脑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授课:学唱歌曲《春天来了》 1、教师语言导入课题,播放歌曲《春天来了》,听完让学生用画笔描绘出歌曲的内容,增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2、学唱歌曲。 (1)附点四分音符的练习。 (2)师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美丽的景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歌唱春天,歌唱大自然。 (演唱时师提醒学生注意唱歌时的歌唱心理与状态。初唱时借助这四个音的.手号位置来帮助演唱。 引导学生跳音要唱得轻巧有弹性。) 3、分析歌曲的特点,引出曲式结构。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及旋律的特点,歌曲的旋律是比较明显的aba三个单乐句结构,请学生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三个单乐句的相同与不同。同时引导学生思考: (1)你听了歌曲的前奏音乐时联想到了什么? (2)“这些相同与不同的乐句在你听、唱后有什么感受?请你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学生分析完毕后师进行总结评价,对学生的分析,师对学生鉴赏音乐的参与作出充分的肯定,鼓励学生多动脑筋。 三、拓展(环保):布置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思考自己将如何用实际行动来爱护大自然? 板书设计 春天来了 强弱记号 渐强记号 渐弱记号 教学回顾 经过教师引导学生能够带着自己的感情演唱歌曲,但在附点节奏处,有个别学生仍未能准确掌握。 组: 阅篇7:三年级六册音乐教案第一课 2
三年级六册音乐教案第一课 2
三年级六册音乐教案 课 题 歌曲:《春天在哪里》 课 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师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歌曲: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 学生分组进行舞蹈动作创编或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创编表演。 教学重难点 《春天在那里》是一首活泼优美的歌曲,深受学生的喜爱。学习时主要掌握好前十六节奏。 教学方法 讨论法 起发谈话法 听赏法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课件,电脑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教学过程:《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那里》是一首活泼优美的歌曲,深受学生的喜爱。学习时主要掌握好XX X的节奏。 1、读读、拍拍节奏 学习歌曲前练习前十六节奏,进行朗诵,师指导学生读准、拍好前十六节奏。 2、听唱歌曲 师指导学生唱准嘀哩哩 嘀哩 嘀哩哩。。。。。。这一句歌词。师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灵活清晰的吐字演唱。 3、师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歌曲: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 学生分组进行舞蹈动作创编或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创编表演。 4、拓展:看画寻找春天。师课前准备好一些关于春天的图画(如:枝头吐新芽、蚯蚓出土、农民春耕、春雨绵绵、春花开放等)和其他内容的图画,给每幅画进行编号,请学生看完后选出属于春天内容的图片。此活动意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春天的气息。如何保护我们的大自然,尽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使我们四季永远都非常鲜明。 板书设计 春天在哪里 枝头吐新芽、蚯蚓出土、 农民春耕、春雨绵绵、春花开放 教学回顾 学生能积极“寻找春天”,并能画出“春图” 。学生分组进行了舞蹈动作创编并能进行自由组合创编表演。 组: 阅篇8:三年级六册音乐教案 第三单元 1
三年级六册音乐教案 第三单元 1
三年级六册音乐教案 课 题 歌曲:《风阳花鼓》 课 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学生能初步感受与体验不同国家、不同音乐风格的儿歌。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我国安徽省地理风貌、民间艺人生活状况启发学生爱祖国的情怀及喜爱安徽民歌的风格并能流利歌唱与表演。 教学方法 听唱法、视唱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课件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教学过程:学唱歌曲《凤阳花鼓》 1、轻声播放高胡演奏的'《凤阳花鼓 》旋律,提问:这首曲子旋律美不美,在哪听到过?师讲解美的民歌音乐有其流传美的内涵,这首优美动听的旋律蕴涵着一个美妙或凄婉动人的故事。 2、师放课件《凤阳花鼓》讲述了旧时代劳动人民离乡背井外出谋生卖唱的苦难经历以及现在改革开放后风阳花鼓唱遍大江南北,让学生逐步了解音乐来自劳动人民创造的意义,它是一个地区劳动人民生活的写照,情感宣泄的一种表达方式。 3、师带着愉悦的心情,深情地演唱歌曲《凤阳花鼓》,让学生从教师声情并盛的演唱中受感染想歌唱。 4、放《凤阳花鼓》旋律创设意境启发学生从曲调中,使学生为学唱歌曲做铺垫。 5、学生模仿教师的范唱一句一句地学唱此曲。比比谁模仿得最好。 6、师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达歌曲内容及情绪。分组让学生按乐谱边唱边敲击小乐器等;让学生自带铜碟、不锈钢碟、陶瓷制的碟以及一对筷子,创编简易节奏律动边唱边表演,通过动手、动口、体验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三、拓展(环保):讨论怎样保护我们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怎样保护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 板书设计 简笔画:花鼓 教学回顾 学生对“花鼓”感兴趣,个别学生小时侯曾接触过这首歌,当他(她)听到歌曲,就会不由自主地唱起来。篇9:三年级六册音乐教案 第二单元 2
三年级六册音乐教案 第二单元 2
三年级六册音乐教案 课 题 歌曲:《瑶山乐》 课 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和愉快的情绪来演唱歌曲,歌曲中多处出现连音记号,所以应注意声音的连贯和圆润。 教学重难点 鼓励学生把歌词直接套进歌曲中进行演唱,也可让学生自己创编歌词进行演唱。 教学方法 听唱法、练习法、视唱法。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电脑,教学课件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教学过程: 1、学唱歌曲《瑶山乐》 (1)教师导入:“刚刚看同学们表演了精彩的长鼓舞,老师也很想给同学们表演一个节目,下面我为大家演唱一首《瑶山乐》”。 (2)先用“lu”进行哼唱旋律,作为发声练习,训练学生声音的连贯性。 (3)指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和愉快的情绪来演唱歌曲,歌曲中多处出现连音记号,所以应注意声音的.连贯和圆润。 (4)鼓励学生把歌词直接套进歌曲中进行演唱,也可让学生自己创编歌词进行演唱。 (5)指导学生随音乐的节奏和情绪自由律动。 (6)歌曲《瑶山乐》是由乐曲《瑶族舞曲》的主题旋律改编而成的,说明了音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小组进行讨论汇报。 (7)引导学生自己选择乐器、并自创节奏型进行伴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如: 铃 鼓: 0 X | 0 X | 三角铁; X ― | X ― | 双响筒: X XX | X XX | 碰 铃: 0 XX | 0 XX | 三、拓展(环保):和学生一起讨论做这些乐器的材料,我们要怎样保护我们的资源,不浪费。大自然中的这些资源是如此奇妙,能做出各种各样的东西,带给我们这么多的快乐。 板书设计 瑶山乐 铃 鼓: 0 X | 0 X | 三角铁; X ― | X ― | 双响筒: X XX | X XX | 碰 铃: 0 XX | 0 XX | 教学回顾 对于民族乐器,学生不太熟悉,我想必须增加各种有关的学习内容来促进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学习。篇10:三年级六册音乐教案第二单元 1
三年级六册音乐教案第二单元 1
三年级六册音乐教案 课 题 欣赏:《瑶族舞曲》 课 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乐曲《瑶族舞曲》、学唱歌曲《瑶山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可创造性,学会举一反三。 教学重难点 1、 歌曲中音的跳进和级进的掌握。 2、 音乐的创造性,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教学方法 听唱法、欣赏法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电脑,教学课件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教学过程: (1)复习第二册学过的歌曲《瑶家儿童爱唱歌》,再次播放课件中的瑶族长鼓舞,让学生感受瑶族的舞蹈特点。教师语言导入课题:欣赏了瑶族的长鼓舞,现在老师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描写瑶族人民身着盛装载歌载舞欢庆节日场面的乐曲。 (2)欣赏全曲。欣赏音乐时鼓励学生用身体语言(轻轻摆动身体或晃动脑袋)帮助感受音乐,学生进行律动时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根据音乐情绪的变化而选择不同的动作。 (3)听完乐曲教师引导学生谈乐曲的特点,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乐曲的节拍、节奏、情绪、音色等,讨论完毕,各组派代表进行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对各组的'分析做出评价总结。 (4)教师在黑板上贴出课前准备好的主题旋律卡片,带领学生唱熟主题。 主题:6 3 3 6 | 2 、1 | 7 2 1 7 | 6 5 3 |………… (5)听主题出现的次数。 (6)用舞蹈动作感受音乐,模仿瑶族人拍长鼓的舞蹈动作,教师和学生一起边听音乐边表演,进行师生互动。 三、拓展(环保) 爱护我们的祖国,爱惜我们祖国的资源,热爱我们祖国的文化,保护我们祖 板书设计 《瑶族舞曲》 主题: 6 3 3 6 | 2 、1 | 7 2 1 7 | 6 5 3 | 教学回顾 学生在欣赏了瑶族的乐曲后,感受到民族乐器表现的瑶族风格乐曲,产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希望自己可以亲身感受当地的民族气氛。 组:阅 校:阅篇11:新教材全六册目录
新教材全六册目录
第一册
第一单元
1. 毛泽东词二首……………………………………………
沁园春 长沙
采桑子 重阳
2.中国现代诗三首
再别康桥……………………………………………徐志摩
死水…………………………………………………闻一多
赞美…………………………………………………穆 旦
3.*中国当代诗三首
错误…………………………………………… 郑愁予
致橡树……………………………………………舒 婷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 子
4.*外国诗三首
致大海………………………………………………普希金
篱笆那边……………………………………………狄金森
我愿意是急流………………………………………裴多菲
其他诗歌读背 篇章
雨巷…………………………………………………戴望舒
预言…………………………………………………何其芳
窗……………………………………………………陈敬容
孤独的收割人……………………………………华兹华斯
豹……………………………………………………里尔克
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朱光潜
综合性学习:拥抱艺术的骄子――诗歌
第二单元
5.荷塘月色…………………………………………朱自清
6.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
7.*我与地坛(节选)…………………………… 史铁生
8.*花未眠……………………………………… 川端康成
散文的艺术魅力…………………………………佘树森
第三单元
9.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
10.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
11.*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
12.*我的呼吁……………………………………………史怀德
第四单元
13.《呐喊》自序……………………………………… 鲁 迅
14.胡同文化……………………………………………汪曾祺
15.*《宽容》序言…………………………………… 房 龙
16.*《名人传》序……………………………… 罗曼•罗兰
综合性学习:民居文化
第五单元
17.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18.*勾践灭吴(节选)…………………………………《国语》
19.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20.*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怎样学习文言文
第六单元
2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22.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23.*劝学…………………………………………………《荀子》
24.*秋水…………………………………………………《庄子》
文言实词的特点
写作、口语交际
第一单元 感受与思考
负责自信地表达
DD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一)
第二单元 想像与联想
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DD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二)
第三单元 再现与表现
第四单元 个性与创新
第五单元 自由写作实践
附录 简化字总表
第二册
第一单元
1.祝福…………………………………………鲁 迅
2.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
3.*边城(节选)…………………………… 沈从文
4.* 荷花淀……………………………………孙 犁
现当代小说鉴赏…………………………… 雷 达
综合性学习:“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文学作品主题的多样理解
第二单元
5.拿来主义……………………………………鲁 迅
6.我若为王……………………………………聂绀弩
7.*庄周买水………………………………… 刘 征
8.* 剃光头发微………………………………何满子
第三单元
9.南州六月荔枝丹……………………………贾祖璋
10.《物种起源》导言…………………………达尔文
11.*神奇的极光………………………………曹 冲
12.*这个世界的`音乐…………… 托马斯•刘 易斯
第四单元
13.咬文嚼字……………………………………朱光潜
14.读《伊索寓言》……………………………钱钟书
15.*说“木叶” ………………………………林 庚
16.*米洛斯的维纳斯…………………………清冈卓行
第五单元
17.过秦论…………………………………………贾 谊
18.鸿门宴…………………………………………司马迁
19.*兰亭集序………………………………………王羲之
20.*归去来兮辞……………………………………陶 潜
综合性学习:《兰亭序》与中国书法
第六单元
21.师说………………………………………………韩 愈
22.阿房宫赋…………………………………………杜 枚
23.*谏太宗十思书……………………………………魏 徵
24.*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怎样学习文言虚词
写作、口语交际
第一单元 写出人物的个性
倾听
第二单元 写出事件的波澜
应答
第三单元 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
第四单元 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第五单元 自由写作实践
附录 关于《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通知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标点符号用法
第三册目录
第一单元
1.《诗经》三首
卫风・氓
秦风・无衣
*邶风・静女
2.离骚(节选)…………………………………屈 原
3.*孔雀东南飞(并序)………………………
4.*汉魏晋五言诗三首
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短歌行……………………………………………曹 操
归园田居…………………………………………陶渊明
其他古诗诵读 篇章
湘夫人…………………………………………屈 原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
第二单元
5.梦游天姥吟留别………………………………李 白
6.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7.近体诗六首
山居秋暝…………………………………………王 维
登高………………………………………………杜 甫
*蜀相…………………………………………… 杜 甫
*石头城………………………………………… 刘禹锡
*锦瑟…………………………………………… 李商隐
*书愤…………………………………………… 陆 游
8.词七首
*虞美人………………………………………… 李 煜
雨霖铃……………………………………………柳 永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 轼
*鹊桥仙………………………………………… 秦 观
*声声慢………………………………………… 李清照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扬州慢……………………………………… 姜 夔
综合性学习:解读古典诗歌的一把钥匙
其他古诗诵读 篇章
渔翁……………………………………………柳宗元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元 稹
李凭箜篌引……………………………………李 贺
过华清宫………………………………………杜 牧
菩萨蛮……………………………
篇12:浙教版六册《荷花》第一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浙教版六册《荷花》第一课时
施教者:江琴 施教班级:三(1)班
一、 教学目标:
1.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等词语意思;
2、学1-3自然段,能用谁怎么样或干什么的句式说 说1、3自然段主要意思。
3.能有感情朗读2、3自然段,感受荷花的美,这活画的画家是谁?
二、教学重点:描写荷花的样子的2、3自然段感受荷花的美。
三、教学难点:这幅活的画画家是谁?体会“活”的境界。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谜语激趣,课件激情,交流收集的文字资料或信息。
(二)、进入情境,初品课文
播放音乐,出示画面,带着脑中荷花美景自由读文。
找出写荷花美的语句,品读谈感受。试用生动形象的词语形容荷花?
(三)精读细研,品味荷花
品味荷叶美:(挨挨挤挤 碧绿 大圆盘)
1、“挨挨挤挤贴荷叶”游戏使学生明白词义。
2、领悟荷叶数量多,颜色绿,又大又圆特点。
品读荷花美:
1、荷花“冒”出美。重点理解“冒”,能找其他字取代“冒”吗
给“冒”前面加上形容词,试说荷花怀着哪种心情冒?、肢体动作感悟白荷花在挨挨挤挤的荷叶中冒出来。
2、荷花姿势美。抓重点词(这么多 一朵有一朵 这一朵 那一朵 也 活 了不起 )
(四)转换角色,个性体悟
1、在情境中学生醉为荷花,展示各种姿势,体会画家难画的原因。
2、这里指的画家是谁?非叶圣陶,而是大自然。渗透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五)积累延伸,美感再造
此时此刻你最想要做什么?任选一项你感兴趣,有信心做好的作业。
如果你觉得有更合适的作业也可以自主完成另外你还可以将你认为有价值的作业推荐给老师和同学。
[浙教版六册《荷花》第一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13:初中六册必考文言文翻译
初中六册必考文言文翻译
第一册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含义为: 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含义为: 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含义为: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含义为: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含义为: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含义为: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含义为: 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第二册
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含义为: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含义为: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10.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含义为: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含义为: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含义为: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含义为: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1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含义为: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第三册
15.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曰。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含义为:三峡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足以遮挡天日。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16.虽乘御风不以疾也含义为: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长风,也没有这样快。
1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含义为:庭院的地面上月光满地,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里面有藻、荇等水草交错,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18.闲 静 少 言 ,不 慕 荣 利。好读书,不求甚解含义为:他喜欢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不钻牛角尖。
19.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含义为:亲友请客,五柳先生就毫不客气地喝酒,而且喝醉方休,醉后就走,不和别人虚情客套。
20.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 ; 短褐穿结, 簟瓢屡空, 晏如也含义为: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遮不住风和阳光含义为:粗布短衣上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他安然自若!
21.不戚戚于贫*,不汲汲于富贵含义为:不为贫*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第四册
22.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含义为:北方有人欺负我,我想借助你的力量杀掉他。
2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含义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
2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含义为: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凌云志向呢!
2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含义为: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26.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含义为: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27.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含义为: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没有喂养。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面表现。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28.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含义为: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含义为:驾驭它不采用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含义为: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第五册
29.怪特含义为: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异形态的,都为我所拥有、欣赏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
30.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含义为:心神无穷无尽地与天地间的大气融合,没有谁知道它们的边界;无边无际,与大自然游玩,不知道它们的尽头。
31.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含义为:心神凝住了,形体消散了,与万物暗暗地融合为一体。
3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含义为: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它在心里,并寄托它在酒上。
3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含义为: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护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破漏,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3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含义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3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含义为: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武器装备的强大。
3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含义为: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3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含义为: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38.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含义为: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39.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含义为: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40.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含义为: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废弛不办的事情都兴办起来。
4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含义为:它含着远处的山,吞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气凝结,景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
42.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含义为:这时登上这岳阳楼,就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辱全忘,举酒临风,高兴极了的种种感概和神态了。
43.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含义为: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
4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含义为:天下人的忧愁之前就忧愁,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含义为: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第六册
4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含义为: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生命和正义不能够同时得到,(只好)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
46.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含义为: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
47.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防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含义为:宫廷中的官员和丞相府的官员,都是一个整体,奖善罚恶,不应该不一样。如果有邪恶不正、触犯法令的人和尽忠行善的人,应当交付主管官评判他们应得的惩罚和奖赏,来表明陛下公正明察的治理,不应当出于私情偏袒一方,使得内廷外府法度不一。
48.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含义为:君王接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得以昌盛的原因;君王接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落到衰败的原因。
49.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含义为:只希望乱世姑且保命,不要在诸侯里闻名,飞黄腾达。
50.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含义为:先帝并不认为我地位低下,孤陋寡闻,却让自己降低身份,在驾相顾。
5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含义为:在兵败的时候我接受了重任,在危难的关头我奉行使命。
5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含义为:希望陛下把完成讨伐*贼,复兴汉朝王业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我做不出成效,那就惩处我的罪过,来上告先帝的英灵。
53.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含义为:陛下也应当自己谋划,征询治国的好办法,明察并采纳正确的话,深切追念先帝的遗诏训示。
54.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含义为:有人对优厚的俸禄却不区别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呢?
5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含义为: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缺少见识,不能深谋远虑。
5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含义为:轻重不同的案件,我即使不能明察详审,但一定依据实情处理。
57.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含义为:作战是*勇气的。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竭尽了。
58.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河边芦苇青苍苍,白露已经结成霜,心中怀念这个人,就在河岸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篇14:六册写作、口语交际单元一
六册写作、口语交际单元一
.写作、口语交际第一单元
审题和立意
一J练目的
凡文皆有题,据题作文必须切合题意。因此,在动笔之前一定要认
真审题,谨慎立意。这是关系到文章成败的第一件大事,容不得丝毫粗
心大意。
审题的关键在于完整地理解题意,仔细分析题目的要求,要看到题
对文既有限制的一面,又有不加限制的一面。这两个方面考虑的周密、
细致,就不至于出现思路阻塞和文不对题的现象。这是审题的大要。
审题要点:
1 要善于从限制中发现“自由的空间”。
2.要认真对待多重限制条件。
3.要把握题面上的重心,作细致而深入的思考,努力探究它的含
义。
此外,如果碰上“给文字材料作文”(含自拟文体的“话题作文”)之
类的题型,则应仔细审视材料,反复研究命题的意图,不要想到一点就
匆匆下笔。
再说立意。
立意,指的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意思,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文章的材
料、构思、表达都必须为主题服务,围绕主题来选择、确定。它有时跟审
题同步进行,有时则是审题而来,即所谓审题而后立意。但不管是哪一
种情形,立意也由它特殊讲究。
1 立意要深刻。
要对所写的事物作一点分析。立意不是直觉的思维活动,不能单
凭个人意愿,也要有一个逻辑思维过程。要挖掘出题目包含的深层含
义,并且和社会、时代联系起来,揭示出文章的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立
意一定要深刻,才能令人深思,发人深省,给人教育。
2.立意要新颖。
要解放思想,敢于创新。无论写什么,都要有点创意。表现的主题
与众不同,才能引起读者品味,这样的文章才算得好文章。
3.立意要真实。
。要在审题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感悟最深主题才最
有表现力。而不是人云亦云,照抄别人的思想,因袭守旧。写文章是为
了表情达意,情和意密不可分。.写作时要自觉地把情和意联系在一起,
文章就会变得更加真实。
审题和立意很难一步到位,草率的态度决不可取;特别是在限时作
文中,用于审题和立意的时间一般都比较短,更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疏
漏,因此,在下笔的过程中如有所发现,就应当及时加以修正。
二训练题目
1我家附近
2.观剧有感
3.我家的星期天
4.秘密
三、作文提示
1.作文题目:我家附近
提示:本题只有空间限制、内容不限,可以自找话题,如本社区的居
民生活概况、特有民俗风情、建筑风格等等。要有创意,如果将文章写
成一幅风景画或风俗画,就要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反映出时代的新鲜事。
新风貌,使读者觉得立意新,有余味可寻。
2.作文题目:观剧有感
提示:此题只限制.写作内容,必须写观剧的感受。但剧种不限,话
剧、电视剧、地方戏剧等都可以写。戏剧,不能看到什么就写什么,面面
俱到,可以只就剧中某个人物的个性或某一段情节的内容抒写感想,表
达看法。如果自由把握,也可以谈谈剧的意义或演员的表演艺术。可
用夹叙夹议的方式写,切忌叙事过多。
【例文】
秘密
我有许多秘密,每个都是一个美好的回忆。其中,我一直精,C珍藏
着我和妈妈的一个秘密。
去年暑假,六年级升学考试后,我参加了到北京去的夏今营。我没
考好,三科考完后我略算一下,我最多只能得280分。我在拿通知书之
前知道了分数,我只考了278分,我没对妈妈说,我怕她伤心。我是班
上的尖子生,一直是妈妈的骄傲,而如今……我想让妈妈多高兴几天,
哪怕一分钟也好。但我总是不敢去面对她的`眼睛,仿佛我的眼里藏着
东西她一眼就会看穿。
准备就绪,我该启程去北京了,走的前一天晚上妈妈叫我和她一起
睡,她对我说:“你走后的第二天才拿通知书,你去放心玩,我帮你去拿
通知书,我会打电话给你说的,啊厂’我转过身去,悄悄地流泪,我不敢想
象妈妈拿通知书时的样子,因为我曾对她说我考得很好。
要启程了,大公共汽车载着一箱人,车外围着一群爸爸妈妈。他们
远远地看着我,只是远远地看着我,我仍强烈地感觉到他们对我有多少
的不舍,多少的怜惜,多少的不放心,想起妈妈平时对我的好,对我无
微不至的关心,而我的成绩……我的眼泪又来了。
第二天,也就是拿通知书这天晚上,我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妈妈熟
悉的声音响了起来,我试探地问,我考得好吗?过了一些时候,妈妈才
回答:“嗯,挺好的/’此时我已泪流满面,说:“妈,我在这边挺好的,你也
别担心。“你放心玩儿,别去想分数,知道了吗?’妈妈的声音分明有些
哽咽。我快哭出声了!我放下了电话,妈妈呀妈妈,您为什么要对我隐
瞒?您为什么不对我说?妈妈呀!在这以后的六天内,我一直珍藏着
这个秘密,珍藏着妈妈的良苦用心,母女俩共同细心经营着这个迟早要
被揭穿的秘密。
六天后。成都双流机场。我回来了,一眼便看到了妈妈,我的泪再
次流了下来,我跑过去,妈妈抱住了我,人们谁也没说话。此时无声胜
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
过了一会儿,妈妈说:“我们回家吧。’我靠在妈妈的肩上,回忆着过
去一想着将来。将来,我不想做第二个刘亦婷,我可以做一个最好的
自己,做一个最好的女儿,用行动去向他们证明: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评语】
从审题来看,“秘密”只规定了文章的.写作范围,不限定内容。本文
选择了母女之间的秘密。妈妈为了让女儿在夏令营玩得开心,珍藏了
女儿考不好的秘密,女儿为了让妈妈能多高兴几天,也珍藏了这个秘
密。表现了母女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亲情,立意上有创意,很能
打动读者的心。
<-- #EndEditable -->
六册写作、口语交际单元一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15:六册写作、口语交际单元一
六册写作、口语交际单元一
写作、口语交际第一单元
审题和立意
一J练目的
凡文皆有题,据题作文必须切合题意。因此,在动笔之前一定要认
真审题,谨慎立意。这是关系到文章成败的第一件大事,容不得丝毫粗
心大意。
审题的关键在于完整地理解题意,仔细分析题目的要求,要看到题
对文既有限制的一面,又有不加限制的一面。这两个方面考虑的周密、
细致,就不至于出现思路阻塞和文不对题的现象。这是审题的大要。
审题要点:
1 要善于从限制中发现“自由的空间”。
2.要认真对待多重限制条件。
3.要把握题面上的重心,作细致而深入的思考,努力探究它的含
义。
此外,如果碰上“给文字材料作文”(含自拟文体的“话题作文”)之
类的题型,则应仔细审视材料,反复研究命题的意图,不要想到一点就
匆匆下笔。
再说立意。
立意,指的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意思,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文章的材
料、构思、表达都必须为主题服务,围绕主题来选择、确定。它有时跟审
题同步进行,有时则是审题而来,即所谓审题而后立意。但不管是哪一
种情形,立意也由它特殊讲究。
1 立意要深刻。
要对所写的事物作一点分析。立意不是直觉的思维活动,不能单
凭个人意愿,也要有一个逻辑思维过程。要挖掘出题目包含的深层含
义,并且和社会、时代联系起来,揭示出文章的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立
意一定要深刻,才能令人深思,发人深省,给人教育。
2.立意要新颖。
要解放思想,敢于创新。无论写什么,都要有点创意。表现的主题
与众不同,才能引起读者品味,这样的文章才算得好文章。
3.立意要真实。
。要在审题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感悟最深主题才最
有表现力。而不是人云亦云,照抄别人的思想,因袭守旧。写文章是为
了表情达意,情和意密不可分。写作时要自觉地把情和意联系在一起,
文章就会变得更加真实。
审题和立意很难一步到位,草率的.态度决不可取;特别是在限时作
文中,用于审题和立意的时间一般都比较短,更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疏
漏,因此,在下笔的过程中如有所发现,就应当及时加以修正。
二训练题目
1我家附近
2.观剧有感
3.我家的星期天
4.秘密
三、作文提示
1.作文题目:我家附近
提示:本题只有空间限制、内容不限,可以自找话题,如本社区的居
民生活概况、特有民俗风情、建筑风格等等。要有创意,如果将文章写
成一幅风景画或风俗画,就要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反映出时代的新鲜事。
新风貌,使读者觉得立意新,有余味可寻。
2.作文题目:观剧有感
提示:此题只限制写作内容,必须写观剧的感受。但剧种不限,话
剧、电视剧、地方戏剧等都可以写。戏剧,不能看到什么就写什么,面面
俱到,可以只就剧中某个人物的个性或某一段情节的内容抒写感想,表
达看法。如果自由把握,也可以谈谈剧的意义或演员的表演艺术。可
用夹叙夹议的方式写,切忌叙事过多。
【例文】
秘密
我有许多秘密,每个都是一个美好的回忆。其中,我一直精,C珍藏
着我和妈妈的一个秘密。
去年暑假,六年级升学考试后,我参加了到北京去的夏今营。我没
考好,三科考完后我略算一下,我最多只能得280分。我在拿通知书之
前知道了分数,我只考了278分,我没对妈妈说,我怕她伤心。我是班
上的尖子生,一直是妈妈的骄傲,而如今……我想让妈妈多高兴几天,
哪怕一分钟也好。但我总是不敢去面对她的眼睛,仿佛我的眼里藏着
东西她一眼就会看穿。
准备就绪,我该启程去北京了,走的前一天晚上妈妈叫我和她一起
睡,她对我说:“你走后的第二天才拿通知书,你去放心玩,我帮你去拿
通知书,我会打电话给你说的,啊厂’我转过身去,悄悄地流泪,我不敢想
象妈妈拿通知书时的样子,因为我曾对她说我考得很好。
要启程了,大公共汽车载着一箱人,车外围着一群爸爸妈妈。他们
远远地看着我,只是远远地看着我,我仍强烈地感觉到他们对我有多少
的不舍,多少的怜惜,多少的不放心,想起妈妈平时对我的好,对我无
微不至的关心,而我的成绩……我的眼泪又来了。
第二天,也就是拿通知书这天晚上,我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妈妈熟
悉的声音响了起来,我试探地问,我考得好吗?过了一些时候,妈妈才
回答:“嗯,挺好的/’此时我已泪流满面,说:“妈,我在这边挺好的,你也
别担心。“你放心玩儿,别去想分数,知道了吗?’妈妈的声音分明有些
哽咽。我快哭出声了!我放下了电话,妈妈呀妈妈,您为什么要对我隐
瞒?您为什么不对我说?妈妈呀!在这以后的六天内,我一直珍藏着
这个秘密,珍藏着妈妈的良苦用心,母女俩共同细心经营着这个迟早要
被揭穿的秘密。
六天后。成都双流机场。我回来了,一眼便看到了妈妈,我的泪再
次流了下来,我跑过去,妈妈抱住了我,人们谁也没说话。此时无声胜
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
过了一会儿,妈妈说:“我们回家吧。’我靠在妈妈的肩上,回忆着过
去一想着将来。将来,我不想做第二个刘亦婷,我可以做一个最好的
自己,做一个最好的女儿,用行动去向他们证明:
篇16:小学语文第上六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上六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上六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2)班一共有40名学生,19名女生,21名男生。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平均分78.2.合格率86.5%,分会村校排第四名。其具体分数统计:90分以上5名同学,80以上14名同学,70分以上10名同学,60分以上2名同学,不及格9名同学,新转来一名同学。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的。教材编写时,把《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分解成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每条线索又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教材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这些训练点组成单元,明确各单元的训练目标,然后按目标编选各单元的课文和练习。
本册教材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序列如下表:课本每个单元有本单元阅读训练的学习方法指导,编排在每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前。每单元有围绕阅读训练点选编的课文3-4篇,1个习作训练和1个单元练习,单数单元还安排了1次听说训练和1篇选读课文。本册教材的思想教育,分散在各个单元的听说读写训练中进行,不强求一个单元的思想教育围绕同一个中心进行。
三、学期教学目标:
1、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掌握常用汉字304个。知道多音字要根据在词语中的意思确定读音,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用音序、部首方法查字典,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字典中选择恰当的意思。初步学会独立识字。
2、 会读写508个新词,懂得意思,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能给部分学过的词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3、 铅笔能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学写毛笔字,初步掌握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能临贴写毛笔字。
4、能集中注意听对方讲话,听出别人讲话内容上明显的错误;初步学会听懂别人讲述的事和儿童广播,能复述主要内容,能说一段话叙述自己看到的事。
5、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会默写课文,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说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总起分述和并列两种连句成段的方法,能阅读程度适宜的儿童书报,了解主要内容。
6、 能观察图画和事物,能说语句通顺连贯的`话。学会用总分和并列句子写的一段话。初步学会写简短的日记。
7、思想教育目标:
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使学生了解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换来,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学习革命导师和英雄模范,逐步培养遵守纪律、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品德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乐观、开朗、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 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师不仅要熟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还要掌握单元和每篇课文及听说训练、习作训练的教学目标,并且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订课时教学目标,可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做到明确、适当、集中、有层次、可操作。
2、加强阅读训练。认真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以段的训练为重点,培养学生读好一段话,继续开展每日一练活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同时在课堂内也尽量减少繁琐、细碎的分析,多给学自主阅读、理解的机会。
3、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根据教材的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教会学生学习。
4、继续抓好作文训练,在完成作文草稿时,尽可能的采用面批,每周按时完成二篇作文,尽可能的做到保质保量。
5、重视指导好课外阅读。每天中午抽一段时间作为读报时间,并指导学生摘录查好词佳句。继续开展每日一首古诗的默写和背诵活动。
篇17:六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
第一实验小学 尤 欢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
在生活中,有些学生对分数有一点了解,但不是很明确,也不太系统。其次,对于学生分数的基础知识“平均分”和“整体”在以往的学习中已有较好的认识。
2、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有的困难
对“整体”的认识;
分母和分子的位置及表示的含义;
在描述时容易丢掉“平均分”和是“谁”的几分之几。
3、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及我的设想:
学生对全新、感性的内容很感兴趣,乐意采取讨论、协作等学习方式。根据学生以上的实际情况,由学生熟悉的“平均分”入手,在教学中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揭示得到分数的第一个必要条件。问题设计时注意问题的坡度和开放性,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这也便于老师了解不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合作的机会、动手操作的机会、展示的机会,这样既便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经历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能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3、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
4、能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进行交流。
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2、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
难点: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五、单元评价要点
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结合具体操作,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能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并能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六、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9 节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计划
课时 授课
日期 备注
分一分(一) 1、 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 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1
分一分(二) 结合具体情境(由许多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1
比大小 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1
吃西瓜 1、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能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
练习三 1、 巩固对分数意义的认识,能正确运算分数表示简单的“平均分”的情况。
2、 能正确进行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
3、 能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运算,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整理与复习梳理《面积》和《分数》单元的知识,指导综合运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
单元测试 1
测试情况
反馈 1
合 计
分一分(一)
教学内容:P53-55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师:把每种食品(两瓶水,四个苹果和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你能帮助他们吗?
二、引导探索
(一)分一分
1、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几个苹果?2瓶水呢?
2、讨论:(1)蛋糕只有一个,怎样分给他们两个人才公平呢?板书:平均分
(2)你能用什么方式表示蛋糕的一半呢?
板书:
小结并引引出分数:本学期初始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小数,还知道什么是整数、自然数。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数,叫做分数。板书:分数
(二)认一认(板书)
1 ……分子
分数线 读作:二分之一
2……分母
(二)涂一涂
反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它们的二分之一分别是多少?
(三)折一折
1、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它的1/2,与同伴进行交流。
2、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小组讨论:
(1)把其中一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就是这张纸的1/4。
(2)把其中的两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就是这张纸的( )/4。
(3)把其中的三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就是这张纸的( )/( )。
(4)把这张纸的4/4涂上颜色,即是涂了这张纸的多少?
小结:
(四)结合图意,认识分数各部分意义。
(五)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
三、拓展应用。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
( ) ( ) ( )
2、按分数把下面各图形涂上颜色。
3/4 1/6 3/5
3、课件:找出图中用几分之一表示的物品和图形。
四、总结:怎样的数是分数?
五、板书
分数
1 ……分子
分数线 读作:二分之一
2……分母
分一分(二)
教学内容:P56-57
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由许多个体组成一个整体),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结合情境(由许多个体组成一个整体),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昨天,我们学习了分数,知道什么是分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了解分数的意义。
二、引导探索
1、把下图涂上不同的(红色、黄色和蓝色)。
2、小组讨论:说一说每种颜色的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3、将上面的小正方形剪开,说一说每种颜色的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4、小组合作完成:
(1)一共有几只蝴蝶?
(2)白蝴蝶的只数占所有蝴蝶的( )7 ,
(3)花蝴蝶的只数占所有蝴蝶的( )( ) 。
(4)你还能从图中找到哪些?分数与同伴说一说。
三、拓展应用。
1、用分数表示每幅图中每种图案的个数占全部的几分之几。
红花: 黄花: 黑棋子: 白棋子:
2、仿照左图,按分数圈一圈。
四、总结:这节课你学了什么?
五、思考:他们拿的铅笔一样多吗?
比 大 小
教学内容:P58-59
教学目标: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小熊和狐狸分饼干,大熊把饼干平均分成四份,狐狸一下子就拿了三份,只留下一份给小熊,狐狸还跟小熊说:看!一大份留给你啦!同学们,你们说,真是像狐狸说的那样,小熊的那份多吗?
二、引导探索
1、试一试:学生独立在练习纸上涂一涂,试一试。
34 14
2、通过涂色,同学们认为哪个分数大?为什么?
3、大家能画画图,用图说明 14 和12 哪个大吗?
板:14 > 12 问大家同意老师的判断吗?
小结: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呢?
三、拓展应用。
1、填分数,比大小。
反馈:说一说哪个分数大?为什么?
2、按分数先涂上颜色,再比较大小。
反馈:每个分数分别是多少?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3、在下面图形中涂出它的14 。
4、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吃 西 瓜
教学内容:P60-61
教学目标:
1、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能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法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整体”减去几分之几的减法算理;
2、正确理解两个同分母分数相加得“整体”的算理。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夏天到了,同学们喜欢吃西瓜吗?小熊也很喜欢。看!(示课件)
二、引导探索
1、认真观察“吃西瓜”的情境图,说一说它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弄清它已知什么,求什么。
2、解决第一个问题;请学生尝试列算式。
3、探索“28 +38 =”怎么算。
(1)学生独立画图表示分数。
(2)拼图看应该得出什么结果。
(3)回到问题情境,小组讨论:解释这个结果是否合理。
4、小结: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法怎么计算?
5、学生独立解决第二个问题,小组交流结果。
小结: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减法怎么计算?
6、学生独立解决第三个问题,全班交流如何把“1”变成可以与58 相减的分数。
小结:把“1”变成可以与58 相减的分数(即:八分之八),再减。
三、拓展应用。
1、
2、 19 + 49 57 - 27 1 - 15
58 + 28 34 - 34 1 - 37
3、一个月饼平均分成8块,两人共吃了这个月饼的几分之几?
四、总结:小数的加减法怎样计算?
【教案六册】相关文章:
1.六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
2.教案
3.曹冲称象教案
4.《时分秒》教案
5.燕子教案
6.蜡烛 教案
7.幼儿园教案
8.教案幼儿
9.ppt教案
10.相反数教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