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教案及反思
“我是小画家”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教案及反思,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教案及反思,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语文 -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点击课本,出示“雷锋图像”。
2.学生观看图像,谈一谈对雷锋的了解。
(1)介绍雷锋的生平。
(2)讲雷锋的某一个故事。
(3)背雷锋的日记。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勾画生字词。
2.出示生词卡片,学生读卡片上的字。
(1)开火车读。
(2)齐读。
3.借助工具书和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有几小节?
篇2:小学语文二年级第四册 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
过渡:下面我们就围绕“雷锋的足迹在哪里”来深入学习课文。
(二)小组合作。理解课文
1.自读课文,勾画出雷锋足迹到哪里的词句。
2.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
(三)全班交流
1.学习第1、2小节:
(1)指名读。启发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2)点击课本,创设情景,再现雷锋冒雨送孩子的场景。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所得。(学生首先应认识到前两节写的是小溪边泥泞的路上。通过抓、抱、冒、泥泞、脚窝,让学生了解雷锋冒雨送迷路孩子的事迹。)
(4)指导朗读。
①要启发学生在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诗中蕴含的感情。
②要引导学生注意诗的韵味和节奏以及内在情感的变化。第1节,要读出急切寻觅的.情境和再三呼唤的深情。
(5)采用男女声对读等形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1、2小节。
2.学习第3、4小节:
按前两小节的学法学习第3、4小节。
(1)汇报学习情况:①指读第3、4小节,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要让学生了解到这两节写的是小路上,要让学生体会到雷锋付出的艰辛和内心的愉悦。)②点击出课本,展现雷锋背大娘的情景。③抓词抓句谈理解。④有感情地朗读第3、4小节。
3.学习第5、6小节:
(1)指读第5、6小节。
(2)启发学生重点理解;温暖、终于、诚实、勤劳、爱学习、关心别人等词语。
①从“温暖”这个词让学生体会到雷锋精神温暖着每个人的心以及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之情。
②“终于”说明我们渴望雷锋精神,决心以雷锋叔叔为榜样的美好心愿。四个“在一起”既为少年儿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说明雷锋精神在孩子们身上得已继承、发扬。
(3)结合身边的实际谈雷锋精神无处不在。
(学校里、社会)
(4)指导朗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自由读。
2.指名读。
(五)看有关雷锋的故事的录像
看完后谈感想。
(六)背诵课文
1.选自己喜欢的一部分背。
2.请四人小组背。
3.指名背。
4.开火车背。
(七)指导书写生字
1.请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识字,教师作指导。
2.在田字本上练习。
(八)扩展练习
写一段话,用你知道的事例说明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
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二年级第四册 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 教学设计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3:语文课文教案: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歌颂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的诗歌。全诗共六节,第一节和第二节以问答形式,回忆了雷锋冒雨送迷路孩子回家的事;第三节和第四节也以问答形式,回忆了雷锋背送大娘的事;第五节和第六节,写雷锋精神在今天少年儿童身上的具体体现。
诗歌以问答形式,从雷锋的光辉事迹写到今日具有雷锋精神的少年儿童,让人读来感到亲切自然。
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朗读课文和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是本课教学重点。
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新词片卡,课文朗读录音带。
带有毛主席题词的雷锋画像,“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磁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锋、终:是后鼻音。
曾:声母是C,不是Ch,韵母是后鼻音。
泞:声调是四声,不是二声。
荆:韵母是ing,不是in。
踏:右部下边是“曰”不是“白”。
瓣:注意左边“辛”字竖要变为撇。中间是瓜字。右边是“辛”,竖不变。
滴:注意右下同字框里是“古”。
记忆字形时,要让学生利用学过的偏旁和部件,逐步培养自学生字的能力。
2.写字教学。
注意指导以下字的书写。
踏:右下边的“曰”字要写扁一些。
瓣:笔画较多,左中右三部分要尽量写得紧凑,防止把字写得太宽。
寻:下面“寸”字一横要写长,托起上边部分。
顺:左右两部分要写得紧凑,并且宽度大致相等。
锋、娘、踏、滴、珠、终:要写得左窄右宽。
(三)词句教学
本课有几个词语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困难,如“泥泞”、“荆棘”、“终于”等,教学时要注意适当点拨、讲解。
前四节要结合“抱着、冒着、背着、踏着”等重点词句,体会雷锋做好事付出的艰辛。教师还可以补充介绍,使学生认识到雷锋精神的伟大。
第五节中“终于找到了”,要结合前几节中“长长的小溪”、“弯弯的小路”和“四处寻觅”来体会寻找的困难;“雷锋叔叔原来就和我们在一起”,要结合第六节和自己身边的事例来理解,雷锋精神早已体现在我们一代少年儿童身上。
学完课文后,应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下列词语:
踏着 花瓣 露珠 汗滴 终于 叔叔
雷锋 寻找 顺着 大娘 迷路 背着
(四)朗读、背诵指导
句式相似,词句反复是这首诗歌的语言特色。教师可重点指导朗读一、二两节,其余四节让学生自己朗读。朗读时可做如下指导:
“长长的”朗读时要稍重、稍慢,读出寻找的艰辛。两个“你在哪里”,第二个要比第一个语气加重、语调拖长,读出对雷锋叔叔的呼唤和寻觅。
小溪说的话要以回忆的'口吻,满含深情地叙述。“抱着、冒着”要读得清晰有力,两句之间稍作停顿,读出雷锋叔叔做好事的艰辛。
根据诗歌问答式的特点,可采取同桌间、小组间、男女生间和师生间多种方式的对读,读出诗歌的韵味和情感。对自己喜欢的部分要达到熟读成诵。
(五)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词语解释
足迹 脚印。
荆棘 指山野丛生的带刺儿的小灌木。
晶莹 光亮而透明。
诚实 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指好的思想行为);不虚假。
勤劳 努力劳动,不怕辛苦。
课文理解
课文讲了“我们”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结果惊喜地发现雷锋叔叔原来就和我们在一起,他和诚实、勤劳、爱学习和关心别人的孩子在一起。说明孩子们正在向雷锋叔叔学习,雷锋精神世代相传。
重点句理解
篇4:语文课文教案: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
雷锋叔叔虽然早已离开我们,但是它的精神已发扬光大。我们少年儿童一直都在向雷锋同志学习,学习他诚实、勤劳、爱学习和关心别人等品质。所以现在涌现出许多“活雷锋”,就好像雷锋叔叔没有死,天天都和我们在一起。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读文,学习雷锋精神,做诚实、勤劳、爱学习和关心别人的孩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1.点击课本,出示“雷锋图像”。
2.学生观看图像,谈一谈对雷锋的了解。
(1)介绍雷锋的生平。
(2)讲雷锋的某一个故事。
(3)背雷锋的日记。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勾画生字词。
2.出示生词卡片,学生读卡片上的字。
(1)开火车读。
(2)齐读。
3.借助工具书和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有几小节?
2.指名读,思考:寻找雷锋足迹,找了几次?
3.指名答。
(四)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小组内互读互评。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通过初读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谈:
l.我知道雷锋叔叔的足迹在小溪边,在小路旁。
2.。
过渡:下面我们就围绕“雷锋的足迹在哪里”来深入学习课文。
(二)小组合作。理解课文
1.自读课文,勾画出雷锋足迹到哪里的词句。
2.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
(三)全班交流
1.学习第1、2小节:
(1)指名读。启发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2)点击课本,创设情景,再现雷锋冒雨送孩子的场景。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所得。(学生首先应认识到前两节写的是小溪边泥泞的路上。通过抓、抱、冒、泥泞、脚窝,让学生了解雷锋冒雨送迷路孩子的事迹。)
(4)指导朗读。
①要启发学生在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诗中蕴含的感情。
②要引导学生注意诗的韵味和节奏以及内在情感的变化。第1节,要读出急切寻觅的情境和再三呼唤的深情。
(5)采用男女声对读等形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1、2小节。
2.学习第3、4小节:
按前两小节的学法学习第3、4小节。
(1)汇报学习情况:①指读第3、4小节,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要让学生了解到这两节写的是小路上,要让学生体会到雷锋付出的艰辛和内心的愉悦。)②点击出课本,展现雷锋背大娘的情景。③抓词抓句谈理解。④有感情地朗读第3、4小节。
3.学习第5、6小节:
(1)指读第5、6小节。
(2)启发学生重点理解;温暖、终于、诚实、勤劳、爱学习、关心别人等词语。
①从“温暖”这个词让学生体会到雷锋精神温暖着每个人的心以及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之情。
②“终于”说明我们渴望雷锋精神,决心以雷锋叔叔为榜样的美好心愿。四个“在一起”既为少年儿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说明雷锋精神在孩子们身上得已继承、发扬。
(3)结合身边的实际谈雷锋精神无处不在。
(学校里、社会)
(4)指导朗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自由读。
2.指名读。
(五)看有关雷锋的故事的录像
看完后谈感想。
(六)背诵课文
1.选自己喜欢的一部分背。
2.请四人小组背。
3.指名背。
4.开火车背。
(七)指导书写生字
1.请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识字,教师作指导。
2.在田字本上练习。
(八)扩展练习
写一段话,用你知道的事例说明。
板书设计 :
教学设计示例
9.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1.点击课本,出示“雷锋图像”。
2.学生观看图像,谈一谈对雷锋的了解。
(1)介绍雷锋的生平。
(2)讲雷锋的某一个故事。
(3)背雷锋的日记。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勾画生字词。
2.出示生词卡片,学生读卡片上的字。
(1)开火车读。
(2)齐读。
3.借助工具书和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有几小节?
2.指名读,思考:寻找雷锋足迹,找了几次?
3.指名答。
(四)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小组内互读互评。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通过初读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谈:
l.我知道雷锋叔叔的足迹在小溪边,在小路旁。
过渡:下面我们就围绕“雷锋的足迹在哪里”来深入学习课文。
(二)小组合作。理解课文
1.自读课文,勾画出雷锋足迹到哪里的词句。
2.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
(三)全班交流
1.学习第1、2小节:
(1)指名读。启发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2)点击课本,创设情景,再现雷锋冒雨送孩子的场景。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所得。(学生首先应认识到前两节写的是小溪边泥泞的路上。通过抓、抱、冒、泥泞、脚窝,让学生了解雷锋冒雨送迷路孩子的事迹。)
(4)指导朗读。
①要启发学生在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诗中蕴含的感情。
②要引导学生注意诗的韵味和节奏以及内在情感的变化。第1节,要读出急切寻觅的情境和再三呼唤的深情。
(5)采用男女声对读等形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1、2小节。
2.学习第3、4小节:
按前两小节的学法学习第3、4小节。
(1)汇报学习情况:①指读第3、4小节,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要让学生了解到这两节写的是小路上,要让学生体会到雷锋付出的艰辛和内心的愉悦。)②点击出课本,展现雷锋背大娘的情景。③抓词抓句谈理解。④有感情地朗读第3、4小节。
3.学习第5、6小节:
(1)指读第5、6小节。
(2)启发学生重点理解;温暖、终于、诚实、勤劳、爱学习、关心别人等词语。
①从“温暖”这个词让学生体会到雷锋精神温暖着每个人的心以及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之情。
②“终于”说明我们渴望雷锋精神,决心以雷锋叔叔为榜样的美好心愿。四个“在一起”既为少年儿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说明雷锋精神在孩子们身上得已继承、发扬。
(3)结合身边的实际谈雷锋精神无处不在。
(学校里、社会)
(4)指导朗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自由读。
2.指名读。
(五)看有关雷锋的故事的录像
看完后谈感想。
(六)背诵课文
1.选自己喜欢的一部分背。
2.请四人小组背。
3.指名背。
4.开火车背。
(七)指导书写生字
1.请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识字,教师作指导。
2.在田字本上练习。
(八)扩展练习
写一段话,用你知道的事例说明。
八、随堂练习
1.组词
雷( ) 锋( ) 娘( ) 迂( ) 于( )
雪( ) 峰( ) 浪( ) 浪( ) 千( )
2.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小溪 ( )的细雨
( )的小路 ( )的春风
( )的大娘 ( )的孩子
篇5: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点击课本,出示“雷锋图像”。
2.学生观看图像,谈一谈对雷锋的了解。
(1)介绍雷锋的生平。
(2)讲雷锋的某一个故事。
(3)背雷锋的日记。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勾画生字词。
2.出示生词卡片,学生读卡片上的字。
(1)开火车读。
(2)齐读。
3.借助工具书和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有几小节?
2.指名读,思考:寻找雷锋
篇6: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
雷锋叔叔虽然早已离开我们,但是它的精神已发扬光大。我们少年儿童一直都在向雷锋同志学习,学习他诚实、勤劳、爱学习和关心别人等品质。所以现在涌现出许多“活雷锋”,就好像雷锋叔叔没有死,天天都和我们在一起。
教学设计示例
篇7:《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
过渡:下面我们就围绕“雷锋的足迹在哪里”来深入学习课文。
(二)小组合作。理解课文
1.自读课文,勾画出雷锋足迹到哪里的词句。
2.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
(三)全班交流
1.学习第1、2小节:
(1)指名读。启发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2)点击课本,创设情景,再现雷锋冒雨送孩子的场景。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所得。(学生首先应认识到前两节写的是小溪边泥泞的路上。通过抓、抱、冒、泥泞、脚窝,让学生了解雷锋冒雨送迷路孩子的事迹。)
(4)指导朗读。
①要启发学生在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诗中蕴含的感情。
②要引导学生注意诗的韵味和节奏以及内在情感的变化。第1节,要读出急切寻觅的情境和再三呼唤的深情。
(5)采用男女声对读等形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1、2小节。
2.学习第3、4小节:
按前两小节的学法学习第3、4小节。
(1)汇报学习情况:①指读第3、4小节,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要让学生了解到这两节写的是小路上,要让学生体会到雷锋付出的艰辛和内心的愉悦。)②点击出课本,展现雷锋背大娘的情景。③抓词抓句谈理解。④有感情地朗读第3、4小节。
3.学习第5
篇8: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锋叔叔和我们一起》教学反思范本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读文,学习雷锋精神,做诚实、勤劳、爱学习和关心别人的孩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点击课本,出示“雷锋图像”。
2.学生观看图像,谈一谈对雷锋的了解。
(1)介绍雷锋的生平。
(2)讲雷锋的某一个故事。
(3)背雷锋的日记。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勾画生字词。
2.出示生词卡片,学生读卡片上的字。
(1)开火车读。
(2)齐读。
3.借助工具书和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有几小节?
2.指名读,思考:寻找雷锋足迹,找了几次?
3.指名答。
(四)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小组内互读互评。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通过初读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谈:
l.我知道雷锋叔叔的足迹在小溪边,在小路旁。
2.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
过渡:下面我们就围绕“雷锋的足迹在哪里”来深入学习课文。
(二)小组合作。理解课文
1.自读课文,勾画出雷锋足迹到哪里的词句。
2.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
(三)全班交流
1.学习第1、2小节:
(1)指名读。启发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2)点击课本,创设情景,再现雷锋冒雨送孩子的场景。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所得。(学生首先应认识到前两节写的是小溪边泥泞的路上。通过抓、抱、冒、泥泞、脚窝,让学生了解雷锋冒雨送迷路孩子的事迹。)
(4)指导朗读。
①要启发学生在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诗中蕴含的感情。
②要引导学生注意诗的韵味和节奏以及内在情感的变化。第1节,要读出急切寻觅的情境和再三呼唤的深情。
(5)采用男女声对读等形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1、2小节。
2.学习第3、4小节:
按前两小节的学法学习第3、4小节。
(1)汇报学习情况:①指读第3、4小节,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要让学生了解到这两节写的是小路上,要让学生体会到雷锋付出的艰辛和内心的愉悦。)②点击出课本,展现雷锋背大娘的情景。③抓词抓句谈理解。④有感情地朗读第3、4小节。
3.学习第5、6小节:
(1)指读第5、6小节。
(2)启发学生重点理解;温暖、终于、诚实、勤劳、爱学习、关心别人等词语。
①从“温暖”这个词让学生体会到雷锋精神温暖着每个人的心以及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之情。
②“终于”说明我们渴望雷锋精神,决心以雷锋叔叔为榜样的美好心愿。四个“在一起”既为少年儿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说明雷锋精神在孩子们身上得已继承、发扬。
(3)结合身边的实际谈雷锋精神无处不在。
(学校里、社会)
(4)指导朗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自由读。
2.指名读。
(五)看有关雷锋的故事的录像
看完后谈感想。
(六)背诵课文
1.选自己喜欢的一部分背。
2.请四人小组背。
3.指名背。
4.开火车背。
(七)指导书写生字
1.请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识字,教师作指导。
2.在田字本上练习。
(八)扩展练习
写一段话,用你知道的事例说明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
篇9: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锋叔叔和我们一起》教学反思范本
知识目标
1.会读写“雷、锋、寻、迷、顺、娘、踏、瓣、珠、滴、终、于、勤”13个生字。认识“曾、瞧、泞、荆、棘、莹、寻、觅”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读文,知道雷锋叔叔做的一些好事,知道要向雷锋叔叔学习。
德育目标
让学生了解雷锋做过的一些好事,知道要以雷锋叔叔为榜样,向雷锋叔叔学习,做—个诚实、勤劳、爱学习、关心他人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
1.会读写本课的13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小节。
教学难点
1.理解“寻找雷锋的足迹”实际是指寻找一种雷锋的精神。
2.理解“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就是指雷锋精神和我们在一起。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每年的三月是学雷峰月,有谁知道雷峰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2.今天我们就宋学习一篇关于雷锋的课文《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雷锋叔叔已经牺牲了,为什么说他和我们在一起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把课后的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熟练。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 指名读。读得好的当回小老师带读。
(2) 开火车读。
(3) 全班读。
4.认读“曾、瞧、泞、荆、棘、莹、寻、觅”8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正确。
5.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6.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共有几个小节?
2.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中寻找雷锋的足迹共找了几次?每次结果怎样?
3.指名回答。(3次,前两次没找着,最后一次找到了)
四、学习课文的前两部分
1.默读课文,找出这两部分的共同点。
2.指名说共同点,指导读1、3小节。
3.四人一小组自选一部分学习。提出不懂的问题,同学商议解决。
4.汇报学习情况:第一次往哪儿找? 结果怎样? 第二次呢?
5.“我们”真的在找雷锋叔叔的足迹吗? (是找雷锋的精神)
6.指导读1、2、3、4小节。
五、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1.小声读5、6小节,边读边思考;第三次往哪儿找? 结果呢?
2.指名回答。
3.雷锋叔叔和什么样的孩子在一起? 你想不想做这样的孩子?
4.指导朗读5、6小节。
六、朗读全文
七、背诵
1.大家读得这么好,能背下来吗?请挑选自己喜欢的一部分背。
2.请四人小组背。
3.指名背。
4.开火车背。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1.开火车背。
2.指名有感情地背。
二、指导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13个字。学生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
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老师指导。
“瓣”字的笔顺要多次书空,让学生记牢。写的时候注意左边的“辛字旁”最后—笔是撇,中间是一个“瓜”字而不是“爪”字。
“滴”字注意笔顺。左边的部件与“商”字要区别。
“勤”字的笔顺也要多次书空,让学生记牢。写的时候注意左边的上面不是草字头,左边的下面是三横。
3.学生自己练习,老师指导。
三、课后扩展
用你知道的事例说明雷锋叔叔和我们在—起。
板书设计
9 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
沿着 小溪
顺着 小路
乘着 春风
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锋叔叔和我们一起》教学反思范本
《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是一首歌颂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的诗歌。全诗共6节,先回忆了雷锋冒雨送迷路的孩子回家的事,回忆了他背送大娘的事,最后写了雷锋精神在今天儿童身上的具体体现。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在知识上没有什么难理解的。但由于雷锋精神距离今天的孩子年代久远,他们根本就不了解雷锋,不知道雷锋的事迹,只是从老师和大人的嘴里听过雷锋的名字。因此,我把搜集资料做为本课教学中的一个重点,让学生通过多渠道去搜集雷锋的资料,在资料中了解雷锋,以便于他们更深入地认识雷锋。
“读”是本课的另一重点,诗歌以问答形式,从雷锋的光辉事迹写到今天具有雷锋精神的儿童,让人读起来感到亲切自然。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形式地读帮助学生,使学生在自读自悟中理解文章内容,并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到学习小组中去学习,使他们在小组学习中尝到合作的乐趣。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夸夸咱班的小雷锋”一环节,这一环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也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使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找到雷锋,明白雷锋就在自己身边,要处处以雷锋为榜样,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让雷锋精神在我们的孩子身上继续闪光。
篇10:9《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
教学目地:
1 学会本课14 个生字,会认6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有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通过读文,学习雷锋精神,座城市、勤劳、爱学习和关心别人的孩子。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和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准备
雷锋挂图多媒体.课件小品
教学过程
一、英语值日
二、倒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篇11:9《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
2 简介雷锋的生平,出示雷锋画像。
3 课前请同学收集有关雷锋的资料,下面有谁想说?
4 (指名说)
三、自由读文,圈画生字,认读生字。
1 自由读文,圈出生字,标出小节号。
2 检查认读生字
3 检查小节号
四、讲读文章1、2小节
1 学生范读1、2小节,其他小朋友听一听有什么不懂的词语画出来。
2 请学生提出不懂得问题
3 教师解释学生的提问
(泥泞脚窝足迹)
4 自由读,读懂了什么?
5 看录像《雷锋》
6 指导朗读,多种形式练读
五、按学习方法,学习文章3、4小节
1 出示学习步骤1〉一读,画出不懂的词语,讨论。
2〉二读,说说读懂了什么。
3〉三读,体会感情。
2 分小组学习
3 检查自学情况
4 朗读练习
六、自学文章5、6小节
1 按学习步骤自学5、6小节
2 汇报学习情况
3 指导朗读
七、小结
1 雷锋叔叔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雷锋精神永存我们心中。像雷锋一样的好孩子就在我们身边,不信就看。
2 表演小品
3 小结语
4 齐唱《学习雷锋好榜样》
9《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12: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wlq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读课文,学习雷锋精神,做诚实、勤劳、爱学习和关心别人的孩子。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交流学雷锋的体会。
教学难点
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雷锋做好事付出的艰辛?
(课文前四节中“抱着、冒着、背着、踏着”等词可以体会到雷锋做好事付出的艰辛,使学生认识到雷锋精神的伟大。)
课时 三课时
第-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诗歌,了解诗歌赞美的是怎样的人,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一、创设情境,激发读书兴趣
1、出示雷锋画像,播放《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简介他光辉的一生和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每年三月五日“学雷锋纪念日”的确立。激起学生对雷锋的崇敬之情。
2、雷锋叔叔离开我们已经好多年了,我们到哪里寻找他呢?生自由朗读课文。
二、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诗歌,知道诗歌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画出本文生字词并拼读。(3)课文共几节?请标上序号。
(4)画出不懂的地方。
2、学生反馈。
三、创设情境,引学生入意境学习
1、学习第一至第四节。
①我们一起走啊走,去寻找雷锋的足迹。引读探讨问题:找到了吗?在哪里?谁看见了告诉你?
②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雷锋做好事付出艰辛?(分小组讨论)
③引导学生想像诗歌“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瞧,那花瓣上的晶莹的露珠,就是他洒下的汗滴。”这两句描述的情境,体会诗词内在的含义。
④评析三、四两节与一、二两节诗文的异同处。
⑤表演读一至四小节。
2、学习第五、六节。
(1)引入:那么雷锋到底在哪儿呢?我们一齐来看一幅图(出示挂图画,引导观察)。
①图上画了两个小朋友送年迈的老奶奶回家,他们在做好事,他们是雷锋。
②图上画了两个小朋友认真学习,他们爱学习,他们也想向
雷锋学习。
③图上还画了两个小朋友在植树,他们爱劳动,热爱祖国,积极为祖国绿化做贡献,他们也是像雷锋上样的孩子。
(助那么我们找到雷锋了吗?齐读第五、六节。
3、说说你为什么愿意和雷锋叔叔在一起?小组交流:雷锋叔叔就在我身边的事例。
四、指导背诵
1、选择自己喜爱的段落读一读。 2、按顺序,选读全文。
3、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五、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诗歌。
2、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3、学做小雷锋。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
2、书写本课生字。
一、复习
1、按顺序,选读全文。
2、说说你找到了雷锋吗?
二、学习生字
1、学生自学生字,想想用什么方法识记生字。
2、指名读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
3、汇报识记方法。
三、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选择生字,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师指导书写。
四、完成课后第2题:写一写。
五、学唱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第三课时
一、读拼音,写汉字。
二、选择正确的音节,在里画“√”。
三、将下面搭配合适的饲语用线连起来。
长长的 孩子 温暖的 孩子
弯弯的 细雨 晶莹的 春风
年迈的 大娘 诚实的 露珠
蒙蒙的 小溪 可爱的 桃花
勤劳的 小路 粉红的 熊猫
四、你知道雷锋叔叔的故事吗?清讲给家长或小伙伴听。
五、你是怎样学习雷锋叔叔的?
[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13: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毖Щ岜究14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庇懈星榈乩识量挝摹1乘凶约合不兜牟糠帧
3蓖ü读文,学习雷锋精神,做诚实、勤劳、爱学习和关心别人的孩子。
二、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首歌颂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的诗歌。全诗共六节,第一节和第二节以问答形式,回忆了雷锋冒雨送迷路孩子回家的事;第三节和第四节也以问答形式,回忆了雷锋背送大娘的事;第五节和第六节,写雷锋精神在今天少年儿童身上的具体体现。
诗歌以问答形式,从雷锋的光辉事迹写到今日具有雷锋精神的少年儿童,让人读来感到亲切自然。
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朗读课文和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是本课教学重点。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新词片卡,课文朗读录音带。
带有毛泽东题词的雷锋画像,“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磁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
1笔蹲纸萄А
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锋、终:是后鼻音。
曾:声母是c,不是ch,韵母是后鼻音。
泞:声调是四声,不是二声。
荆:韵母是ing,不是in。
踏:右部下边是“曰”不是“白”。
瓣:注意左边“辛”字竖要变为撇。中间是瓜字。右边是“辛”,竖不变。
滴:注意右下同字框里是“古”。
记忆字形时,要让学生利用学过的偏旁和部件,逐步培养自学生字的能力。
2毙醋纸萄А
注意指导以下字的书写。
踏:右下边的“曰”字要写扁一些。
瓣:笔画较多,左中右三部分要尽量写得紧凑,防止把字写得太宽。
寻:下面“寸”字一横要写长,托起上边部分。
顺:左右两部分要写得紧凑,并且宽度大致相等。
锋、娘、踏、滴、珠、终:要写得左窄右宽。
(三)词句教学
本课有几个词语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困难,如“泥泞”、“荆棘”、“终于”等,教学时要注意适当点拨、讲解。
前四节要结合“抱着、冒着、背着、踏着”等重点词句,体会雷锋做好事付出的艰辛。教师还可以补充介绍,使学生认识到雷锋精神的伟大。
第五节中“终于找到了”,要结合前几节中“长长的小溪”、“弯弯的小路”和“四处寻觅”来体会寻找的困难;“雷锋叔叔原来就和我们在一起”,要结合第六节和自己身边的事例来理解,雷锋精神早已体现在我们一代少年儿童身上。
学完课文后,应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下列词语:
踏着花瓣露珠汗滴终于叔叔
雷锋寻找顺着大娘迷路背着
(四)朗读、背诵指导
句式相似,词句反复是这首诗歌的语言特色。教师可重点指导朗读一、二两节,其余四节让学生自己朗读。朗读时可做如下指导:
“长长的”朗读时要稍重、稍慢,读出寻找的艰辛。两个“你在哪里”,第二个要比第一个语气加重、语调拖长,读出对雷锋叔叔的呼唤和寻觅。
小溪说的话要以回忆的口吻,满含深情地叙述。“抱着、冒着”要读得清晰有力,两句之间稍作停顿,读出雷锋叔叔做好事的艰辛。
根据诗歌问答式的特点,可采取同桌间、小组间、男女生间和师生间多种方式的对读,读出诗歌的韵味和情感。对自己喜欢的部分要达到熟读成诵。
(五)练习提示
第3题,用你知道的事例说明“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目的是巩固和扩展课文内容,让学生体会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不同体现,已由单纯的个人做好事发展成为一个少年儿童应具备的优秀品质,如诚实、勤劳、刻苦学习、关心别人、热爱集体等。指导说话时要讲清具体事例和自己的感受,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六)扩展活动
1毖С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2痹诎嗉犊展“争做小雷锋”“夸夸小雷锋”的活动。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创设情境,激发读书兴趣。
1背鍪纠追婊像,简介他光辉的一生和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每年三月五日“学雷锋纪念日”的确立。激起学生对雷锋的崇敬之情。
2崩追媸迨謇肟我们已经好多年了,我们到哪里寻找他呢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二)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三)指导学习前两节。
1弊杂啥廖暮螅汇报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2痹诮涣魈致壑欣斫舛岳追媸迨宓暮艉啊⒀懊俸托∠深情地回忆他的光辉事迹。
3倍嘀中问降亩远粒读出呼唤的语气和小溪的深情。
(四)小组按“提出问题,交流讨论和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学习第三节和第四节。
(五)按上述学习方法自学第五节和第六节。
(六)多种形式有感情朗读全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七)识字、写字教学。读写词语。
(八)完成课后练习3题。
(九)进行扩展活动。
五、参考资料
雷锋(1940-1962),湖南长沙简家塘人。出身贫农家庭,父母兄弟受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地主和资本家的迫害相继惨死,他7岁就成了孤儿。1949年解放后,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被送入学校读书。1956年高小毕业,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毛泽东同志题词为“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学习的榜样。
[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14:小学二年级《雷锋叔叔和我们一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知识目标
1.会读写“雷、锋、寻、迷、顺、娘、踏、瓣、珠、滴、终、于、勤”13个生字。认识“曾、瞧、泞、荆、棘、莹、寻、觅”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读文,知道雷锋叔叔做的一些好事,知道要向雷锋叔叔学习。
德育目标
让学生了解雷锋做过的一些好事,知道要以雷锋叔叔为榜样,向雷锋叔叔学习,做—个诚实、勤劳、爱学习、关心他人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
1.会读写本课的13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小节。
教学难点
1.理解“寻找雷锋的足迹”实际是指寻找一种雷锋的精神。
2.理解“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就是指雷锋精神和我们在一起。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每年的三月是学雷峰月,有谁知道雷峰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2.今天我们就宋学习一篇关于雷锋的课文《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雷锋叔叔已经牺牲了,为什么说他和我们在一起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把课后的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熟练。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 指名读。读得好的当回小老师带读。
(2) 开火车读。
(3) 全班读。
4.认读“曾、瞧、泞、荆、棘、莹、寻、觅”8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正确。
5.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6.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共有几个小节?
2.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中寻找雷锋的足迹共找了几次?每次结果怎样?
3.指名回答。(3次,前两次没找着,最后一次找到了)
四、学习课文的前两部分
1.默读课文,找出这两部分的共同点。
2.指名说共同点,指导读1、3小节。
3.四人一小组自选一部分学习。提出不懂的问题,同学商议解决。
4.汇报学习情况:第一次往哪儿找? 结果怎样? 第二次呢?
5.“我们”真的在找雷锋叔叔的足迹吗? (是找雷锋的精神)
6.指导读1、2、3、4小节。
五、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1.小声读5、6小节,边读边思考;第三次往哪儿找? 结果呢?
2.指名回答。
3.雷锋叔叔和什么样的孩子在一起? 你想不想做这样的孩子?
4.指导朗读5、6小节。
六、朗读全文
七、背诵
1.大家读得这么好,能背下来吗?请挑选自己喜欢的一部分背。
2.请四人小组背。
3.指名背。
4.开火车背。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1.开火车背。
2.指名有感情地背。
二、指导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13个字。学生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
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老师指导。
“瓣”字的笔顺要多次书空,让学生记牢。写的时候注意左边的“辛字旁”最后—笔是撇,中间是一个“瓜”字而不是“爪”字。
“滴”字注意笔顺。左边的部件与“商”字要区别。
“勤”字的笔顺也要多次书空,让学生记牢。写的时候注意左边的上面不是草字头,左边的下面是三横。
3.学生自己练习,老师指导。
三、课后扩展
用你知道的事例说明雷锋叔叔和我们在—起。
板书设计
9 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
沿着 小溪
顺着 小路
乘着 春风
【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教案及反思】相关文章:
8.小学语文教案反思
10.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