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墨梅语文教案

墨梅语文教案

2022-09-08 08:42:5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天上飞着一朵鱼”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墨梅语文教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墨梅语文教案,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墨梅语文教案

篇1:小学语文四年级《墨梅》教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墨梅》教案

教材分析: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王冕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作者善于画梅,也喜欢咏眉梅。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全。

诗的前两行写实,强调“吾家”的梅花,朵朵都是“淡墨痕”的,素净雅洁;后两行抒情言志,说明他画梅花,不是让人夸赞颜色好,只是要它的清香弥漫在天地之间。

教学目标:

1、学会诗中“砚、冕、乾、坤”这样四个生字,理解“墨梅、洗砚池、淡墨痕、满乾坤”等词的意思。

2、能理解《墨梅》的诗意,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3、能联系诗人的生平,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借助工具书自己解释王冕的《墨梅》,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难点: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梅识美,品其“淡”“清”

1.欣赏梅花图片,教师解说:梅花真美啊!走进梅园,各种颜色的梅花就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瞧,这是粉红的,像——霞,这是白色的,如——雪,这是淡绿的,似——玉。梅花真美啊!漫步于梅园的小路上,感觉整个梅园都被梅香浸透了。是啊,无论是粉的、白的,还是绿的,都显得是那么的淡雅高贵,清秀脱俗。(板书:淡)

2、回忆赞美梅花的诗句,教师相机出示,学生齐读。

二、“墨梅”解题,初识王冕

1、(出示墨梅图)同学们看图,这是什么梅?(墨梅)

2、为何称作它为墨梅?(因为这是用墨画出来的梅花。)

3、是的,相传古人因看到月光映梅影于窗纸上,想到了用浓浓淡淡的水墨来画梅花。这就是——墨梅。

4、而说到画墨梅,当属元代诗人、画家王冕的造诣最深。(出示王冕简介,生快速浏览。)

5、我们一起来把王冕的名字来写一写,注意“冕”字的上半部分和感冒的“冒”是一样的,中间和下面的横和左右是不相连的,切不要写成“曰”字。

跟着老师书空。

6、王冕爱梅啊,这一天他家洗砚池边的梅树上的梅花盛开了(图片出示),那淡雅的色彩、宜人的清香让王冕沉醉了,于是他挥墨画下了这么一幅墨梅图。为了使画的意境更加深远,他还在画上题了一首诗。(出示墨梅诗)。

三、初读《墨梅》,读出节奏

1、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多读几遍,注意要把诗读正确、读流利、读出古诗的节奏。

2、自由读诗、指读、正音、吾、砚。

3、诗的第一句里还有一个生字(板书:砚(yàn))。我们知道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

4、老师再请位同学来准确、流利地古诗来读一读。(个别读。)

5、读得字正腔圆。刚才老师听出你在“吾家”后面停顿了,在“洗砚”后面停顿了,你读出了古诗节奏。通常七言诗都是按照这样二二三的方式停顿的,这样就能把古诗的节奏读出来了。下面请同学们随着老师的手势,一起来把这首诗有节奏的读一读。

6、齐读(师用手势引导)

四、自读自解,梳理诗意

1、同学们再来自由地把这首诗来读读,想想:你能理解哪些词句的意思?哪些地方你还读不懂,做上记号。

2、生自读古诗、交流。

3、“吾家洗砚池头树”是指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

4、吾家就是我家(板书:我),古人说吾我们现在说——我,这是古今语言表意的不同。像这样的例子在这首诗中还有一处,古人说:个个花开,我们现在说——朵朵花开。

5、“个个花开淡墨痕”是指梅树上的朵朵梅花盛开了,画在纸上显现出淡淡的墨痕。

6、“不要人夸好颜色”是说不要别人去夸它的颜色有多么的好。

7、“只流清气满乾坤”只要在天地间留下清香。

五、图诗相融,人梅合一

1、众所周知梅花的色彩是十分淡雅的,在王冕的《墨梅》中我们依然可以找寻,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个个花开淡墨痕)。(补足板书:淡墨痕)

2、同学们看图(出示墨梅图),因为梅花很淡雅,所以王冕——(用淡淡的水墨勾勒出梅花的样子。)

3、画纸上只留下若有若无的淡淡的墨的痕迹,这就是诗中所云的:个个花开——(淡墨痕)

4、你能读出淡雅的味道来吗?(生读)

5、梅花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没有玫瑰的娇艳,可王冕为何会对淡雅的梅花如此钟爱呢?(生沉思)让我们一起走进王冕的生平。

6、出示:默读

元朝的达官贵人们千金向他求画,王冕拒绝了;老朋友泰不华举荐他做官,王冕谢绝了。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要赏识他的才华决定重用他,王冕选择了退隐山林。

7、元朝的达官贵人们千金向他求画,王冕——生:拒绝了。老朋友泰不华举荐他做官,王冕——谢绝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要赏识他的才华决定重用他,王冕选择了—生:退隐山林

8、你感受到的是一个怎样的王冕?(我觉得王冕不追求名利。)

9、说的好,答应求画他可以得到金钱,选择做官他可以得到权力,这些对于王冕来说不过是浮云,一个“淡”字道出的是王冕一生对名利的淡泊。(板书:淡泊名利)他不正像这墨梅一样。(生齐读:个个花开淡墨痕)。

10、王冕为什么会把名利看得那么淡呢?或者说王冕看重的又是什么呢?我们继续读诗。生: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11、为何不用“留”(补足板书:清气)先给两个“liú”组词。

(留下、留存)(流动、流泻)

12、字音相同,意思却不同读出来感觉也不同。听老师来读读这两个字流(手势起伏,声音悠长)师:留(用手一点,干脆短促。)

13、请同学们学着老师的样子试着来读这两个字。(生读)

14、把这种感觉再放到诗中去读读,你有什么感受?(我觉得“流”是会动的,而“留”好像是静止的。)

15、你的感觉很妙,宋代诗人林逋在他的诗《山园小梅》中是这样写梅花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出示)(指读、齐读)

16、你们发现没有林逋是怎么样写梅花的香的啊?(暗香浮动)

17、显然梅香是会动的,它是浮动的,流动的。所以只流清气满乾坤应该是用上流动的流(板书:流)。谁来读出梅香流溢的味道来?(生读)

18、散发在这广阔天地之间的是梅花的清气。这清气更指的是王冕怎样的精神?(他不追名逐利、清正、他鄙视权贵、淡泊名利、甘于淡泊)。

19、这清气已化作了王冕一身的——(板书:清白正气)

21、从元末到明初,朝代在变,不变的是王冕的那一身——清白正气。

22、无论是对待他鄙视的'权贵,还是与自己相濡以沫的老朋友相处,甚至是在万人敬仰的皇帝面前,不改的还是王冕那一身——清白正气

23、不要人夸、只流清气这就是王冕精神的写照啊。你能读出这种气节来吗?

24、这就是王冕: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幻灯出示)

25、这样的王冕,我们由衷地——敬佩、敬重、敬仰。女生读: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

26、这样的王冕我们不得不敬仰。男生读: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

27、这样的王冕我们怎能不敬仰?(出示墨梅图并配乐)

28、一支遒劲的梅枝斜伸出来,朵朵晶莹剔透、朴素淡雅的梅花缀满枝头,似乎很透着一股淡淡的墨香。王冕不就是这一株傲然于世、孤芳自赏的独梅吗,此时人化作了梅,梅化作了人。(师读)

29、诗读到这里我不禁要问问王冕?(对着一学生)王冕啊王冕,若是没有人再欣赏你的才华了,你会去找你老朋友泰不华吗?(不会,因为我不需要别人的欣赏,只要我的内心保留着高尚的情操足以。)

30、是的,因为在你的内心里坚信的是——生齐读: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31、我还想再问问王冕(对另一学生):王冕啊王冕,若是你到了风烛残年、穷困潦倒,你会卖画给那些达官贵人们吗?(不会,因为清白是我一生不变的品质。)

32、是的,因为在你心里永远坚守的是——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33、我们一起还想问问王冕,王冕啊王冕,六百多年过去了,朗朗乾坤里充盈的是否还是你那一身的清白正气(是,因为王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34、王冕的《墨梅》有没有铭刻在你们的心中呢?让我们一起背诵《墨梅》。(生齐背)

六、托物言志,咏叹梅魂

1、同学们王冕的《墨梅》是借梅花的淡雅、梅花的清香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抒发自己的情怀,这种手法叫——(板书:托物言志)

2、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雅士和王冕一样借梅花来表达自己的情怀。

3、王安石为了表达对高洁情操的不断追求,他曾吟道——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陆游在他的《卜算子·咏梅》是这样写梅花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5、陆游是想做梅花一样的真君子啊,所以他吟道——生齐读: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6、琼瑶的《梅花三弄》里也写到了梅花——若非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7、琼瑶是在赞美梅花坚贞不屈的精神呀,所以她吟道:生齐读:若非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8、同学们写梅花的诗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去了,而梅花的精神也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9、(出示)生齐读:一树梅花千首诗,铸就中华民族魂。

10、让我们再一次来把这些梅花诗吟一吟,诵一诵:(配乐生齐读)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若非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七、书梅明志,与君共勉

1、师:同学们喜欢《墨梅》吗?(生答)现在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此刻王冕站在这幅墨梅图前,他会对自己说些什么?(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相机评价。

八、踏春寻梅,走进自然

1、背诵古诗《墨梅》。

2、建议:走进大自然,在生活中感受梅花的美。

3、搜集并背诵赞美梅花的古诗句。

篇2:《墨梅》

《墨梅》

《墨梅》教学设计之一

备课人:钱敏高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自读自悟,能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凭借古诗诗句,感受古诗美的意境,是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1 课前请学生搜集王冕的资料

2 制作好.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请一学生介绍一下本首诗的作者――王冕

一、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冕写的《墨梅》(电脑出示全文),先听老师把这首诗读一遍。

二、1、你们也试着读读,看看能否读通,开始。

2、好,能读通吗?那钱老师来考考大家(电脑出示词语)。

吾家洗砚淡墨痕乾坤

谁来读一下,读对了其余同学跟读两遍。

3、齐读古诗。

三、看来通过第一遍读大家已经把这首古诗读通了,收获挺大的。

下面,钱老师再让大家大声地、自由地读读这首诗,看看自己能读懂哪些,当然有问题也可提出来,好不好?开始

四、大家读得很认真,有收获吗?也有问题吧?这样,钱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把你的`收获(当然也包括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交流、讨论讨论,你们说好不好?畅所欲言吧!

……

五、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有几个小组特别的投入,钱老师要表扬他们。下面,我们就来汇报一下讨论的结果。

……

还有没有什么疑问?钱老师有一些问题,不知大家愿不愿意回答?

六、1、请同学们仔细看图(电脑出示《墨梅》图),这画的梅花有什么特点?

2、看着这朴实的梅花,想想梅花有哪些品性。

3、王冕擅长绘画,他为什么尤其喜欢画梅花呢?

4、王冕自学成才,鄙视权贵,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5、对啊,这素洁的梅花不正是诗人鄙视俗流,贞洁自守高尚情操的写照吗?

七、同学们,再让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诗,从中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八、说说本首诗与《石灰吟》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九、欣赏课外的两首托物言志的古诗,学生进行自读自悟(电脑出示两首古诗)。

梅花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墨梅》教学设计

《墨梅》教学设计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3:墨梅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十一册

教案类型:活动参与型

活动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乾坤 焚烧 千抹万击 千锤万凿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了解诗歌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活动重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理解梅、竹、石灰各自的特点,体会赞颂的精神品质。

活动难点:

理解梅、竹、石灰各自的特点,体会赞颂的精神品质。

活动准备:中号黑板 小黑板

活动时间:40×3

课节一

活动内容:学会《墨梅》

活动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

活动过程;

活动一 古诗擂台赛 T=7分钟

过程

1、组织学生学习打擂方法及规则。

同学们从一年级到现在已经记住了许多古诗,可以进行古诗轮背,看谁记住的多,争当小擂主。

2、组织比赛。

3、小结、点评,奖励获奖者。

活动二 学习古诗《墨梅》 T=25分钟

过程

1、教师范读古诗。

2、领读古诗,并让学生画出节奏。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3、采用学习自由读----指名试读----指点示范-----再练读-----再试读的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4、借助注释再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5、小组内讨论,说一说每一句的意思。

6、全班交流,小结。教师补充。

7、让学生一起说古诗大意。

我平常画画洗砚的水池边上有一棵梅树,那一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汁点化而成,它不需要人们夸它的颜色鲜艳,只求在天地间留下清香的正气。

8、讨论;本诗写的物是什么?作者描写它的什么特点,从这个物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9、引导、分析、小结。

表现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

活动三 学习生词 T=7分钟

过程

1、学会生字 砚 乾 坤

2、认读词语 墨梅 乾坤

3、指导背诵。

4、小结。

诗人是在借墨梅表达自己做人的理想;即使没有那娇艳的红色,也要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凌寒独开的高尚品格。在诗人看来,他画的梅不需要有美丽的颜色,只要能长久保留住她的清雅之气就足够了。

这就是墨梅的独特之处。

附板书设计

3、古诗三首

墨 梅

元 王冕 诗人 画家

特点 :淡淡的色彩 清香的气味

赞颂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

[墨梅 教案教学设计]

篇4:墨梅大班语言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古诗,在欣赏图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

2、尝试根据图文,正确、有感情的朗诵古诗。

3、凭借古诗诗句,感受古诗美的意境 。

活动准备:

1、梅花图片,墨梅图。

2、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梅花图片,认识梅花,激发孩子的兴趣。

教师:冬天是梅花盛开的时候,梅花有许多枝干,没有叶子,有白色的、黄色的、粉色的,还有红色的.,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二、欣赏墨梅图,了解作者与古诗名字含义。

1、了解古诗题目含义。

教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幅墨梅图,你知道为什么叫墨梅图吗?墨梅就是用水墨画成的梅花。

2、了解古诗作者。

教师:你知道这幅画是谁画的吗?

三、欣赏图文课件,理解古诗内容,学习古诗。

1、幼儿欣赏课件。

教师:原来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王冕为自己画的一幅墨梅题的诗。

2、尝试根据图文,学习古诗。

教师:请小朋友来说说看,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分别说说每幅图都说了什么?

3、解释古诗意思。

教师:你现在站在小溪头,鼻翼间却有香气飘逸;你现在来到了林间,那香气依然追随。即使你回到家里,心间依然还有那梅花的香味在萦绕。无论何时,无论何处,每个人都能闻到那梅花的香味。

4 、感受古诗意境。

教师:你闻到的是怎样的梅香? 请小朋友闭起眼睛想象做了一个深呼吸,闻到那香气了吗?

四、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吟诵、演唱古诗词。

1、教师根据图谱有感情的朗诵古诗一遍。

2、幼儿多形式朗诵古诗。

3、集体完整吟诵古诗。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美术区进行墨梅画。

附: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

篇5:墨梅(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生字教学,预习古诗,学习《墨梅》,悟出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学习生字词,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思考: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这课书要学习三首古诗。)读后你想到了什么?(我们想到了过去学习的古诗、诗人的介绍……特别想知道“古诗三首”指的是哪三首?是谁写的?诗的内容是什么?诗人想表达什么感情?)

3、明任务:这三首古诗分别是元代、清代和明代著名的诗歌。诗人分别是王冕、郑燮和于谦。。通过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独立学习更多的古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二、指导预习。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洗砚池 千锤万凿 焚烧 乾坤

2、朗读古诗。

3、联系注释,想想每句诗的意思,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者划下来。

4、分组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

三、检查预习。

以读准字音、质疑为重点。

四、学习《墨梅》

1、了解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2)《墨梅》作者:元代著名画家王冕。

王冕(公元1287--1359)我国元代著名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今浙江绍兴)。

(3)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墨梅。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顾名思义,即为用水墨画的梅花。)

(4)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水墨画的梅花。想知道这幅梅花图是谁画的?墨梅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写《墨梅》这首诗?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2、讲解诗意。

(1)教师范读。

(2)指名学生读。

(3)学生借助字典、辞典进行自学。(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师点拨前两句: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

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

C.理解诗句的意思。(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树,朵朵花开显出淡淡的墨痕。)

D.进一步理解。

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淡墨痕)应该怎样读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评读)读至此,产生疑问--难道梅只有这样一个特点吗?

E.教师点拨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5)用学习前两句的方法学习后两句。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清气:清香的气味。这里指纯洁的人品,高尚的节操。

乾坤:天地,人间。

C.诗句的意思。(不图人们夸赞它颜色的鲜艳,只求飘散的清香充满天地。)

D.进一步理解。

墨梅还有什么特点?(清香的气味)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这首题画诗,是说作者画梅花不以追求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而要画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

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梅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情怀?(开头两句,由画面上所画的洗砚池写到了美化淡淡的色彩,联系非常自然,也很有情趣。后两句中突出了墨梅的“清香”作者一语双关,以物喻人,表明了诗人的人品与节操。)

3、朗读全诗。

4、总结全诗: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想象诗人在这样的美景里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

5、指导学生练习朗读。

6、总结回忆古诗的学习方法。

请大家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墨梅》这首古诗的?

(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

五、作业:

1、背诵《墨梅》。

2、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后两首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

[墨梅(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6:墨梅读后感

今天我又从《经典诵读》里积累到了一首新诗--《墨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根据注释我知道了这句诗是在赞扬墨梅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样子。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花,它不想用显眼的色彩去讨好人,吸引人们的眼球获得人们的爱慕,它只愿把它那幽幽的香气装满整个天地。

这首诗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梅花是多么的谦虚,多么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它是那么地美丽幽香,却不愿意和世间的万紫千红争艳。我马上想到了我自己的一件事:我本来是一个成绩不错的学生,各科成绩在班上的排名总是靠前,获得了老师的信任和同学们的认可,我开始不知不觉地渐渐炫耀起来,成绩也一天一天地下滑。有一次考试,我居然滑到了班级的最后几名,我伤心极了。经过老师苦口婆心的教导和我自己的反省,我戒掉了自己的骄傲,开始踏踏实实地学习,不久我的成绩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仔细想想,之前的我多么像春天花园里万紫千红的花儿呢,总是高高地抬起自己的脑袋,接受别人的称赞。而我现在却只愿意向那株散发着幽香的墨梅靠近。

它从春天开始就积蓄力量,在百花开放的时候也无声无息,等到严寒的冬天来临时,它绽开自己那清幽的花朵,吐出清幽的香气。“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如果没有寒冬的侵袭,它又怎么能香气扑鼻呢?如果它也在春天忍不住开放,那么也许它最后只能变成一株人们随意摘取的野花。 这句诗将永远激励着我,墨梅的谦虚也将陪伴我向自己的理想前进。

篇7:墨梅读后感

读诗时我发现了朱光潜先生的《诗论》,朱先生这样讲道:看来,诗读的还不够透。我又捧起了《墨梅》,读着读着,我的心已不能平静,具备这种精神的,不正是我身边的老师们么?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这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崇高的劳动。春蚕一生没说过自诩的话,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师的名字刻在学生的心灵上,这才是真正的永存。老师不是演员,却吸引着学生饥渴的目光;老师不是歌唱家,却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唱出迷人的歌曲;老师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一批批人的灵魂……

老师们整天面对着平整的白墙,深邃的黑板,工作虽平淡却有着精神的伟岸与美丽。在老师豪放而深邃的眼睛里,眸子闪耀着大无畏的思想的光辉,这光辉能在人们疲惫颓废的时候,创造激情与梦想。这就是我身边的老师们,他们在用自己的生命与热情,散发着屡屡清香。而我们的学生每时每刻在弥漫在这沁人心脾的清香里,我不禁为这清香陶醉了。

向身边的可敬的教师同仁学习,“做一枝墨梅,留一缕清香。”现在成了我人生的方向。

篇8:墨梅读后感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时元代诗人王冕所作的一首着名的诗——《墨梅》。

“墨梅”是指用水墨画得梅花。诗的第一句就直接写了梅花,从“淡”字尤其可以看出梅花的清淡。一个“痕”字,更使人对梅花的高洁产生敬爱。我读了这一句诗,仿佛看到一棵枝干遒劲的梅树上开出了一朵、两朵,三、四朵……的梅花,让我感到美丽而又和谐。梅花由淡墨点出而成,它虽不娇艳,但却高洁端庄,有十分清秀的内在气质。

这梅花它不用自己鲜艳的颜色去向别人展示和炫耀,去讨好别人,却得到人们的赞美,只愿散发出一股清香,让香气溢满人间,可见它有多么高尚的风度啊! 在这里作者不仅在写梅花,而且还表达了自己的立身之德。王冕从小家境贫寒,白天为人放牛,晚上到佛寺的长明灯下苦读诗书,终于有一番成就。有权有势的人就来见他,但王冕从不巴结权贵,每次都让他们吃“闭门羹”。王冕为了绝意利禄,去浙江隐居,这正是像墨梅一样具有的高尚品德,单薄功名。

想想运动员的陪练。他们为了运动员能够出成绩,一共受了多少伤?但他们从不抱怨。当运动员夺冠时,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享尽了人们的赞誉,但有谁能够想到他们身后的无名英雄呢?这些无名英雄们不求功劳,不求称赞,只是默默地付出自己的劳动和汗水,他们就是“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人。

想想我们身边的环卫工人。他们每天都在我们的城市里打扫垃圾,不怕苦,不怕累。城市里的垃圾一天有多少吨?再想想他们要付出多少努力,多少辛劳?没有人夸奖他们,有的人甚至鄙视他们。他们没有抱怨,而是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用自己的辛劳美化着我们的环境。他们不也是“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人吗?

我们不能做一个只为索取功名的人。如果我们这个社会能多一些像王冕、陪练、清洁工……的人,我们的社会会更加和谐美好,但愿人人都能像王冕的《白梅》里写的一样,“ 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香。”

篇9:墨梅读后感

读诗时我发现了朱光潜先生的《诗论》,朱先生这样讲道:看来,诗读的还不够透。我又捧起了《墨梅》,读着读着,我的心已不能平静,具备这种精神的,不正是我身边的老师们么?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这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崇高的劳动。春蚕一生没说过自诩的话,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师的名字刻在学生的心灵上,这才是真正的永存。老师不是演员,却吸引着学生饥渴的目光;老师不是歌唱家,却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唱出迷人的歌曲;老师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一批批人的灵魂……

老师们整天面对着平整的白墙,深邃的黑板,工作虽平淡却有着精神的伟岸与美丽。在老师豪放而深邃的眼睛里,眸子闪耀着大无畏的思想的光辉,这光辉能在人们疲惫颓废的时候,创造激情与梦想。这就是我身边的老师们,他们在用自己的生命与热情,散发着屡屡清香。而我们的学生每时每刻在弥漫在这沁人心脾的清香里,我不禁为这清香陶醉了。

向身边的可敬的教师同仁学习,“做一枝墨梅,留一缕清香。”现在成了我人生的方向。

感悟三 香满乾坤

《墨梅》这首诗,从初读时的喜爱,到备课时的研究,再到内心的感悟,我越来越爱不释手。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幅景象。我和学生一起在诗句的指引和召唤下,去触摸诗人高洁的心灵;我和学生一起用感情作舟,在诗句和意蕴间架设起桥梁,来顿悟自己情思勃发的智慧。我意识到,不只是我要做一支墨梅,我的学生也应该做一支支墨梅,待山花烂漫,这芳香必将弥漫于天地。

此时再回味《墨梅》那意义深刻的诗句,宛如凝望那一朵朵冰冷刚强的梅花,闻着那一阵阵浓郁自然的清香,我更感觉到梅的超凡脱俗。其实,人的生命也一样,只要拥有了不屈的灵魂,就可能拥有伟大的人生。我当如此,学生当如此,人人当如此。

篇10:墨梅读后感

长这么大,还没见过真正的梅花,据说梅花,树姿苍劲,铁骨铮铮,疏影横斜,暗香浮动;花态文雅,婀娜多姿,高雅清秀,生机盎然。于隆冬百花凋零之时,仍傲然挺立,喷红吐绿,向人们展示出春光明媚,妍丽动人的景象。在《群芳谱》中,梅花位列“花魁”,更有花中“四君子”和“岁寒三友”的美称。文人雅士都视梅花为一种凛然骨气,一种精神象征,在梅花的自然美中赋予了人文的隽永韵味。没亲眼见过梅花,这种感受自然不深。

从王冕的《墨梅》这首诗中,我欣赏到了这样一株梅花: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对这首诗的感悟,犹如一条小溪,在我生命的心泉中汩汩流出。

感悟一 花开淡墨

读诗最初感受到的是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诗人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能诗善画居然作画易米,这是境界和修为,是眼光和智慧,这不是为庸庸碌碌的生活找借口,也不是为不思进取而找理由,不是懦夫的保护伞,也不是逃兵的挡箭牌。作者以梅自况,展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一贯追求,颇具特色。梅在王冕的笔下,不再是浑身冷香了,而是充满了一种“广阔的艳丽”,有精神,有力度,有未来。细想,梅的美已化作了充斥天地间的香气,早已不仅仅局限于那枝头的斗雪吐艳。《墨梅》,着实让我展开了一回心灵的、审美的旅游。

篇11:墨梅古诗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题画墨梅

元·陶宗仪

明月孤山处士家,湖光寒浸玉横斜。 似将篆籀纵横笔,铁线圈成个个花。

篇12:《墨梅》读后感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只有那有骨气的梅花才佩得上这句惊天动地的诗。

我大声地读起这首诗时,我在次被梅花的不怕寒冷,不向困难屈服的精神给感动了,这首诗名叫《墨梅》是作家王冕写的,那时王冕虽然很贫穷但是王冕非常爱画画,他对着他家门前《那株梅花树来画,每次画完时他就到那株梅花树边的池塘去洗笔和墨,不久,那池水就变墨黑色了,这首的.名字之所以叫《墨梅》是因为梅花树的根吸收了那池中的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朵朵梅花上就带有淡淡的墨迹了。这正对了前两句诗:“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

痕。”虽然带有墨迹的梅花不好看,但是它们的品质依然是不变的。

这让我想起了一位在奥运会上代表韩国的运动员,他在抓举时脚没站稳,一不小学,他的小腿一扭,整个身体就一下子摔在了地上腿动也动不来了大家都为他担心,他可是一位优秀的运动员呀,有些人猜想他都受伤了,可能不会上场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带着伤一瘸一拐地走上了赛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双手握住杆子,吃力地一举,他没有成功,但我认为他在精神和心理上跨进了一大步,他的那种不屈服的奥运精神就像梅花一样值得我们学习!

坚持就是胜利,不去试怎么会有结果,虽然某些结果不是最完美的。

篇13:墨梅作文

墨梅作文

墨梅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梅朵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作文50字

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

篇14:墨梅 古诗

墨梅图片

【原文】

《墨梅》

作者: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

1、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2、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作者简介】

王冕(公元1287――1359年),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绍兴诸暨人。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着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所作诗文常流露出对黑暗政治的不满。元末隐居九里山卖画为生,所画梅花枝繁花密充满生意。

篇15:墨梅教案设计

有关墨梅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墨梅》。

2、学会“砚”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4、积累关于梅的诗句,感受古人对梅的情结。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词语,并说说诗句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意境,体会作者贞节自守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会读诗

1、 (幻灯出示课题,播放音乐《梅花三弄》)伴随着这首古朴典雅的古筝曲《梅花三弄》,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墨梅》。

2、作者王冕,简介作者。(幻灯)

3、一读:自由读诗,反复读,要做到字正腔圆,读通读顺。

指名读,讲解生字读音“砚”,“乾坤”

二读:光把诗的字音读准还远远不够,还要有板有眼,不破句,读出节奏来,读出味道来。再指名读,注意速度。

三读:师生合作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读。味道出来了。再换读。

老师读题目,作者,生读全诗。

二、读懂诗

1、要想读得更原汁原味,还要读懂诗的意思。同学们边读边琢磨,看看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都懂吗,遇到自己不懂的词语和别人交流。然后试着把每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2、质疑:有没有什么不懂的?

3、理解“墨梅”:(出示幻灯)梅花有红色、粉色、白色等颜色,墨梅指的是只用黑色水墨画成的梅。王冕爱梅,且擅长画梅,素有“画梅圣手之称”,我们一起来欣赏他晚年的巅峰之作——《墨梅图》

(介绍题画诗。)这是一首题画诗,题画诗,就是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抒发作者的感情,咏叹画面的意境。从而形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比较熟悉的苏轼的诗《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就是一首题画诗,只不过这是苏轼描绘的是惠崇和尚的画面上的意境。

4.看看王冕是怎么描述这株墨梅的?

读一二句。在哪儿?理解“洗砚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常常在池边练习书法,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这里借用这个典故而成“洗砚池”)

理解“淡墨痕”(每一朵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浓妆艳抹,没有鲜艳的色彩)“痕”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墨色淡雅到极点,简直若有若无,使人对其产生了轻灵飘逸的感受。

读三四句,说意思。“清气”“乾坤”

说全诗的意思。

5、把自己的理解送回诗里,再诗读,是不是诗味更浓了?

三、悟梅魂

1、墨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来写的?你能找到诗中的关键词句吗?

板书:墨痕——淡 (清雅素淡) 清气——满

2、(幻灯回《墨梅图》)《墨梅》中的梅花个个清雅素淡、冰清玉洁,可有人却说:“王冕,你不去画娇艳的荷花,只画这素淡的梅花,哪里还会有人喜欢你,还会喜欢你的画呀!”于是王冕就给这画题上了诗,也给了回答,你能找到吗?(为什么不画富贵的牡丹、艳丽的挑花和丰腴的海棠花?为什么不画粉色白色红色的梅花?)

3、为什么不画得鲜艳夺目一些呢?(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梅的颜色好不好看?我们来看一看。

(1)拓展写“色”的诗:苏轼诗《红梅》:梅花的内心是适应寒冷的,不愿随春天到来而展示自己的美态,但是那像酒后泛起的红晕无来由地表露在少女的面容上。美不美?

再看曹雪芹的。(有好颜色却刻意不画,墨梅与那些红梅、白梅相比,显得多么与众不同,她不靠鲜艳的颜色来取悦别人,她只想让——清新的香气充盈在天地之间)

(2)与墨痕的淡相对的,是清气的——(满)

拓展写“香”的诗:爱梅的诗人多,赞梅花之香的诗人也有不少。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凋残变成泥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现在有一首歌就是由此句而来——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

(只不过暗香一词也并非词作者原创)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和靖《山园小梅》(在靠山的花园里,百花由盛到衰,最后纷纷飘落,这时,园中的梅花却依次开放,由少到多,由疏到密,最后独占花园。青山脚下,小园一角,有清泉一潭,水清见底,潭边有梅一簇,梅枝横斜水上,清瘦的身影倒映水中,梅下清水,水上疏梅,相映生辉。每当夜幕降临,月洒青辉,晚风袭来,梅香四溢,满园芬芳。)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王冕《白梅》(忽然一夜花开,芳香便传遍天下。)

(3)这么多人钟情于梅花的清香?在这里吸引文人墨客的仅仅是香气本身吗?香气还代表什么?(继续出示诗句:坚强品格、高贵气节、勤奋、刻苦、高洁、脱俗)

为什么不两全其美?

(色——外表,气——内在,不流于世俗,不追求虚浮绮丽的外表,而钟情于梅花的精神)王冕独爱梅花的清香,以至于放弃渲染梅花固有的色泽,而选择以“淡墨痕”来画梅,目的是为了突出——香气,清香。

4、感受“人”

同学们,王冕一生写了无数咏梅的诗,以这首《墨梅》最为有名。他笔下的墨梅有着它独特的淡雅和清香。

出示:“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这是后人对王冕的评价,你能说说王冕是个怎样的人吗?

现实中的王冕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坚贞不屈、孤芳自赏。相传由于王冕的画画得特别的好。当地的县官和一个有权势的大财主慕他之名,几次想见他都遭到了拒绝,最后,当县官亲自下乡见他时,他听到消息后赶紧躲了起来,又让县官吃了闭门羹。读到这里,现在你眼中的“清气”,还仅仅是梅花的香气吗?(流、留比较:后者留存、留下,前者流动、流溢)王冕仅仅是在写梅花吗?

(自喻,他不在乎“颜色好”,一指梅的颜色,他并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们来夸奖梅花的颜色艳丽,暗指名誉、钱财、地位,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气充溢在天地之间,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因而《墨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这种借助事物表达感情的手法就叫托物言志,你还知道这样的诗吗?(石灰吟、竹石)

5、小结:就是由于王冕这种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才有了这素净淡雅超凡脱俗的墨梅。让我们再读读这首诗,读出梅花的.高洁,读出王冕的高洁。

四、拓展延伸,追溯“梅”文化

1、梅花,不畏严寒,冰肌玉骨,人们喜爱它的形态,更敬佩它的精神,古往今来,有许多关于梅花的诗。现在我们来追溯一下梅文化。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很多的性格和含义,梅花的大红大紫是从宋朝开始的,当时有所谓的“咏梅两千卷”。当然,捧红梅花最不遗余力的就算林和靖了,梅妻鹤子。在古诗中,以梅为题的诗作很多,情感走向也是多方面的。

(一)借梅叹国恨

古往今来,国家兴亡,民族荣辱,百姓悲欢,最牵动文人墨客的情思,像梅花这种自然中最普通的植物,也成了抒发伤感之情的桥梁。南宋诗人刘因的《观梅有感》就是这类题材的代表作。

前两句写东风把战场上的灰尘吹落了,意思是说南王朝已被元军消灭,战争已经停息,作者想到了曾隐居杭州西湖的北宋文人林逋。因南宋的都城在杭州,作者实际怀念的是南宋朝廷。后两句写作者想象南宋灭亡后江南百姓的的不幸遭遇。江南水乡,自古闻名,苏杭更是封建时代的繁华都市,晚唐诗人杜牧曾有“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著名诗句。但现在国家已经灭亡,江南当年的繁华景象早已不在,江南百姓的生活更加困苦,战争所带来的满目疮痍、生灵涂炭,使作者在再也没有闲情逸致欣赏梅花了。

刘因是跨越宋元两代的文人,他目睹了南宋兴亡、江南兴衰的过程,他在《观梅有感》中,以梅为载体,抒发自己对江南的怀念和对南宋的悼念之情。

(二)以梅喻人如本诗,陆游

(三)以梅寄闲情

(四)借梅诉乡情

现代著名的的诗作有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陈毅的<红梅>,还有有关梅花的歌曲<红梅赞>

五、作业

1、课外自学《竹石》

2、自由组合,出一期“梅花赞”的手抄报。

【墨梅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1.墨梅读后感

2.墨梅教案设计

3.墨梅 古诗

4.《墨梅》古诗赏析

5.古诗词赏析《墨梅》

6.墨梅原文及赏析

7.《墨梅》的教学反思

8.六下《墨梅》教学设计

9.墨梅古诗带拼音

10.墨梅原文及翻译

下载word文档
《墨梅语文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