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小数的性质及比较大小数学教案

小数的性质及比较大小数学教案

2022-12-19 08:40:2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富士下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8篇小数的性质及比较大小数学教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小数的性质及比较大小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数的性质及比较大小数学教案

篇1:小数的性质及比较大小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p。34―35的例5、例6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六的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建立猜想、验证猜想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中,理解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发现小数的'性质并对小数的性质作出抽象概括。

2、理解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在下面里填适当的小数。

0。40里面有()个0。01

3角=()元

30分=()元

二、体验发现,理解性质

1、出示例5:指名读题,分组讨论。

思考:小数部分末尾的0添上或去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2、完成试一试:

(1)学生自主填空。交流自己的看法,并阐明观点。

(2)汇报自己的结果。

(3)观察板书:你得到什么结论?学生自由发言。

三、理解内涵,学会应用。

1、课件出示例6:这些小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指名回答。学生自主填空。学生尝试做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试一试。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

四、巩固练习

五、小结

篇2:数学教案-小数的大小比较

整数部分大,这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9.7元>5.9元; 6.79米<6.85米

2.35元<2.41元 0.07米>0.059米

探究活动

一周的开销

活动内容

帮助家长统计全家人一周的开销.

活动目标

1.加深学生对小数的认识,为今后学习小数加减法做准备.

2.渗透统计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形式

独立完成.

活动步骤

帮助家长统计全家人每一天的开销.

每一天的开销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

一周后,统计这一周全家的开销是多少,分析哪些是可以节省的,为全家人提出建议.(表格可以参考如下设计)

全家人一周开销情况记录单

合计

爸爸

妈妈

本人

总计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建议:

篇3:数学教案-小数的性质

数学教案-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八册第100―101页例1―例4。

【教材简析】

小数的性质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化简小数,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在小数末尾添上一个或几个“0”,或者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教学时,要通过比较、辨析、抽象、概括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1.找等量关系。

教师首先板书三个“1”,让学生判断是相等的,接着在第二个1后面添写上一个0,在第三个1的后面添写上两个0,板书写成:1、10、100,提问:这三个数相等吗?(不相等)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回答可以添上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或“分米、厘米、毫米”就相等了。板书写成: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2.思考探索。

(1)你能把它们改用“米”作单位表示吗?

(2)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没有变化)说明什么?(三个数量相等)

板书如下:

篇4: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对于整数我们是很熟悉了,你还记得怎样比较整数的大小吗?谁来说一说,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是什么?

播放课件:小数大小的比较――由北京国之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4-2_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教案

大家说的很好,整数的比较一般从高位比起。接下来请你想一想,如果是比较小数的大小应该注意什么?和比较整数的大小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探究的问题。

二、新课学习

根据你的猜测,用你的方法比较3.25元和4.05元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继续播放课件:小数大小的比较――由北京国之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4-2_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教案 4-2_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教案

3.25元是3元2角7分,而4.05元是4元5分,3元2角7分小于4元5分,所以3.25元<4.05元。

这种方法很不错,你还有别的比较方法吗?想一想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其实比较小数的大小时,可以从整数部分开始比较,整数部分大,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时,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这个数就大。)

比较:0.07米和0.059米的大小。

4-2_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教案 4-2_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教案

比较下面各小数的大小,你又有什么发现?

2.35元和2.41元、0.07米和0.059米。

整数部分都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也相同,再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归纳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说一说我们归纳出来的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与你最初的猜测相比,有什么不同?

三、巩固练习

1.比较下面小数的大小。

7.9○8.2  0.51○0.509  1.374○1.3

5.7○5.8  0.6○0.60   1.23○1.32

2.把下面的小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0.8 0.807 0.078 0.87 0.78 0.087

3.判断。

(1)6.809>6.799 ( )   (2)5.1>5.1002 (  )

(3)38.748<38.75 (  )   (4)0.009>0.010 (  )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希望能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探究理解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与反思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小数点的位置直接影响到小数的大小。那么,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一起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

二、新课学习

1.我们先来研究小数点移动的方向。

小组合作: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改变原小数的大小,并将移动的方向和得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说说小数点移动的方向与原小数大小变化有什么关系?

反馈:

(一)

点右移   68.32~683.2 扩大

点右移  68.32~6832 扩大

点左移   68.32~6.832 缩小

点左移  68.32~0.6832 缩小

(二)

小数点向右移动,原小数扩大

小数点向左移动,原小数缩小。

评价一下哪组写得好?再说说发现的规律

板书:

原数     小数点     原数

缩小    左移  .   右移   扩大

把0.009扩大后可能是多少呢?

0.09、0.9、9、90……

你们得出的数一样吗?

都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却得到了不同的数,这是为什么呢?

分别是小数点右移一位、右移两位、右移三位……的结果。

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移动的位数不一样,原小数大小变化也不一样。

原小数的大小变化既与小数点移动方向有关还与小数点移动位数的多少有关,我们继续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可以借助什么单位研究? 米

各组有这样一组等式和刚才填写在数位表下的数两种学具,请你们组选择一种学具

研究:小数点向右移动的位数与原小数扩大的倍数有什么关系,小数点左移?

反馈:

1.填空

0.005米=( 5  )毫米

0.05米=( 50  )毫米

0.5米=( 500 )毫米

5米=( 5000 )毫米

反馈:

右移一位~扩大10倍  50毫米是 5毫米的10倍。

右移两位~扩大100倍  500毫米是 5毫米的100倍。

右移三位~扩大1000倍  5000毫米是 5毫米的100倍。

谁再说说小数点右移的原数的变化规律?补充左移规律并举例。

板书:

原数     小数点      原数

缩小  左移   .   右移    扩大

1/10      一位      10倍

1/100     两位      100倍

1/1000     三位      1000倍

有用数位表研究的吗?

演示说明:当小数点右移一位时原数数字所在位置都向左移一位,所以原小数扩大10倍。

他们组用数位表不仅发现规律还说明了原因。

还有问题吗?

原数扩大还是缩小由什么决定? 移动的方向

移动的位数决定什么?   倍数。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把6.2扩大( )倍是62。

(2)把59缩小到它的( )是0.59。

(3)0.28去掉小数点得( ),原数扩大了( )倍。

(4)73.21变为0.7321,原数就( )。

2.判断

(1)0.8的小数点向右移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到了它的1/1000。 ( )

(2)3.69扩大1000倍是36.9。   ( )

(3)把一个数缩小到它的1/10,就要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 )

3.观察三个数,你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吗?

3.8    38   0.038

四、课堂总结

看来今天你们收获不小,在小组里互相说说你的收获。

篇5: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复习引入

播放课件:小数的基本性质――由百年树人远程教育有限公司提供

4-2_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教案 4-2_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教案

2.情境引入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去商场、超市观察商品的标价签,并记录1-2种商品的价格,请谁来汇报一下?

播放课件:小数的基本性质――由百年树人远程教育有限公司提供

4-2_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教案

我们常见的2.00元、3.50元分别是多少钱呢?

其实就是2元、3元5角。

夏天的时候同学们都爱吃冷饮,老师了解到校门口左边的商店可爱多标价是1.5元,右边一家则是1.50元,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

为什么1.5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二、新课学习

1.小数的性质

4-2_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教案

分别引导学生用分米、厘米、米来描述这段米尺的长度,然后写出对应以米作单位的分数和小数表示,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通过播放课件,辅助学生汇报用分米、厘米、毫米表示:

4-2_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教案 4-2_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教案4-2_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教案

总结学生的发言:

4-2_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教案

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没有变化)说明什么?(三个数量相等)。

4-2_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教案

观察这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

0.1米=0.10米=0.100米,单位都是米,我们就可以写作0.1=0.10=0.100。

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数的末尾添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为了验证我们的这个结论,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比较0.30与0.3的大小

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让学生先应用结论猜一猜)

想一下你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想的办法越多越好,老师提供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一张数位顺序表。)

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

A左图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B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C从左图到右图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份数变了,正方形的大小和阴影面积的大小没变)

4-2_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教案 4-2_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教案

0.30与0.3相等,证明刚才这个结论是对的。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重点:小数的性质。

4-2_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教案

认真读这句话,你认为哪些字是非常关键或者必不可少的?

小数:从数位顺序表上可以看出,在小数的末尾添零或是去零,其余的数所在数位不变,所以小数的大小也就不变。整数就不具备这个性质了。

末尾:小数中间的零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不能,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都变了,所以小数大小也就变了。

2.小数性质的应用

(1)根据小数的性质,当遇到小数末尾有“ 0”的时侯,例如,0.30,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 0”,把小数化简。(0.30=0.3)

化简下面各小数:

0.40   1.850    2.900   0.50600

0.090  10.830   12.000  0.070

(2)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例如:0.3→0.30)

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 0,把整数写成小数的形式。

比如:我们在商场里看到的2元=2.00元,2.5元=2.50元

出示: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怎样改写?让学生同桌两人议论后答出。

提醒:把整数改写成小数形式,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 0”。

三、巩固练习

1.下面的数中,那些“ 0”可以去掉?

3.90   0.300   1.8000   500

5.780  0.0040  102.020  60.06

2.学校小卖部进了一批冷饮,你能帮忙设计一下价格标签吗?

盐水棒冰每支5角,随便 每支1元5角,可爱多每支2元5角。

3.下面的每组数中,一共可以去掉多少个“ 0”?这些0都在什么位置?

(1)3.09   0.300   1.8000   5.00

(2)0.0004  12.002   60.06    500

(3)0.090   12.00001  0.50605060 30.0

4.改写。

原数0.7770

改写成一位小数: 。

改写成两位小数: 。

改写成三位小数: 。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关于小数的性质你有什么想说的?

篇6: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教案

小数点与悲剧

小数点看起来个头小,可它的作用却大的很。它若是不高兴随意乱跑,数的大小可就发生变化了。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1970年6月30日,前苏联著名宇航员费拉迪米尔・科马洛夫在空间站工作了23天后,一个人驾驶着“联盟一号”宇宙飞船返航。但是,当飞机返回大气层后,无论怎么操作也打不开降落伞,结果在着陆基地附近坠毁,宇航英雄科马洛夫遇难。“联盟一号”所发生的事件就是因为在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

让我们记住小数点所酿成的悲剧吧!我们在数学学习中,不能有半点的疏忽,不然就要酿成严重的后果。

跟我学技巧

1.小数点应该点在整数部分个位数字的右下角。小数点把小数分为两个部分,它是小数中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界的标志。

2.初读小数时,易受整数读法的影响,把小数部分按整数读法读,如:0.705应该读作零点七零五,不要按整数读法读成零点七百零五。

篇7: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教案

统计全家人一周的支出

活动内容:帮助家长统计全家人一周的支出。

活动目标:加深学生对小数的认识,为今后学习小数加减法做准备,并渗透统计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形式:独立完成。

活动步骤:

1.帮助家长统计全家人每一天的支出。

2.每一天的支出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

3.周后,统计这一周全家的支出是多少,分析哪些是可以节省的,为全家人提出建议。

(表格可以参考如下设计)

全家人一周支出情况记录单

4-2_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教案

建议:

篇8: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练习题

1.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2元和2.00元相等。

(2)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把1.070化简得1.7。()

(4)把0.9改写成三位小数是0.009。()

(5)任何整数都比小数大。()

篇9:《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数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并应用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2、运用猜测、操作、检验、观察、对比等方法,探索并发现小数的性质,养成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3、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验问题解决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出示课件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元=( )角=( )分 1分米=( )厘米=( )毫米

3米=( )分米=( )厘米 5元=( )角=( )分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1师:老师了解到商店的一把勺子的标价是3.00元,在日常生活中说是多少钱呢?(3元),3元和3.00元是什么关系呢?(3=3.00元)出示一副手套的标价是2.50元,我们把2.50元平时说成是多少钱?(2.5元)

师: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课中释疑

1.教学例1。让学生动手操作量出三张长0.1米 0.0-1米 0.001米的纸条。

你发现这三张纸条的长度是怎样的?

(1)课件出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的线段图

请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学生略加思考后马上提问,要求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即想的过程)

演示:重合法比较1分米、10厘米、100毫米的大小。

板书并演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2)导入例1:

你能把它们改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小数的形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演示: 1分米是1/10米,写成0.1米

10厘米是10个1/100米,写成0.10米

100毫米是100个1/1000米,写成0.100米

并板书:01米 0.10米 0.100米

那0.1米、0.10米、0.100米之间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很快回答后课件演示。并在他们之间加上等号。

我们还可以用重合法比较一下。(课件演示)

(3)指导看黑板:

1分米 = 10厘米 = 100毫米

0.1米 = 0.10米 = 0.100米 0.1=0.10=0.100

提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等式,可以从左往右看,再从右往左看,有什么变化?在这个小数的什么位置(强调是末尾,不是后面)?多(少)0还可以怎么说?

导:想想0.30表示什么意思?0.3呢?应该涂多少格?

学生涂完色问:你为什么这样涂?之后演示涂色过程。

问:谁涂的面积大?0.30和.0.3的大小怎样?你是怎么知道的?

直观比较法:看上去都一样大;

(在原板书下再板书:0.30=0.3)

(5)从数位顺序表上可以看出,在小数的末尾添零或是去零,其余的数所在数位不变,所以小数的大小也就不变。

师:小数中间的零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

生:不能,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都变了,所以小数大小也就变了。

师:那整数有这个性质吗?(要强调出小数与整数的区别)

(6)判断下面的说法对吗?

(1 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 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4)把小数的末尾的“0”去掉,它的计数单位就发生了变化。

(五)、总结

师:什么叫小数的性质?

十二、作业设计

完成教科书第64页第一题。

板书

小数的性质

观察: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0.1米=0.10米=0.100米

0.1=0.01=0.001 0.3=0.30

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篇10:《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数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同学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2.培养同学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和观察、比较、笼统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培养同学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同学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

经历小数的讲解和比较过程,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尝试体会小数的性质,比较小数的大小,体会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铅笔和橡皮 的价格一样吗?

生: 一样,0.3元 = 0.30元

师:0.3是3个0.1;0.30也可以看做是3个0.1.所以二者相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的比较。

板书标题: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的比较

看图填空

0.100米=100毫米;0.10米=10厘米;0.1米=1分米

所以 0.100米=0.10米=0.1米

师:从上述两组等式中可以得出相同点,即在第一个数的末尾加上0或者减掉0,结果等式依然成立。

归纳总结: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性质

活学活用: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三个小数改为三位小数。

0.4=0.400 3.16=3.160 10=10.000

二、探讨新知2,小数大小比较

师:我们学了那么多小数,怎样来确定他们的大小呢?

板书标题: 小数大小的比较

师出示例题:先涂色后比较大小 0.5和0.50比较

分析:把1分成10份,取其中5份,则这5份可以写为0.5,把1分成100份,取其中50份,同样可以写为0.5,所以二者相等。

所以0.5=0.50

(2)比较0.5和0.05

分析:把1分成10份,0.5是取其中的5份,把1分成100份,0.05是取其中的5份,所以0.5大于0.05.

所以0.5>0.05

(3)

三角尺和练习簿哪个更贵一些?

所以:0.6>0.48。

通过画图比较,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答案。

分析如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0.6和0.48先比较整数部分,都是0,所以相同;再比较小数点后的第一位,6>4,所以0.6大于0.48,以此类推,如果十分位相同,再比较百分位。。。

归纳总结:如何比较小数的大小

两个小数比大小,先比整数部分,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从十分位开始顺次比较小数部分。

活学活用: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6.4和5.8, 4.58和4.7 0.54和0.576

答案:6.4>5.8 4.58<4.7 0.54<0.576

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呢?

1、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性质

2、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3、两个小数比大小,先比整数部分,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从十分位开始顺次比较小数部分。

课后习题

1、少年比赛中,谁的得分高?

答案:9.87<9.90分,所以小刚得分高

2、三位同学的成绩按顺序排列,应该怎么排?

答案:小强 9.87分,小刚9.90分,陈明9.96分,所以排列次序为

9.96>9.90>9.87

3.在上图中找到8.5和9.2的位置并比较大小

8.5<9.2

4、为下列小鱼排列次序

答案:5.01>4.91>4.2>4.01>3.79

2、拓展提升,小数的化简

把左面的小数化为最简。(去掉0)

2.80元=2.8元

4.00元=4元

10.50元=10.5元

师归纳总结:像上面这样,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举一反三:

判断:小数点后的位数越多,小数越大。

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小数位数多有可能相等,如0.300=0.3,也可能比位数少的小,如0.03小于0.3.

板书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1、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性质

2、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3、两个小数比大小,先比整数部分,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从十分位开始顺次比较小数部分。

篇11:比较小数大小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经历使学生会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2、让学生体会掌握比较小数大小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准备:米尺、直尺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上节课我们结实了一个新朋友,小数。你们能利用自己的学具来具体解决一个问题,并且以米为单位用小数说出来。

学生汇报

看来小数也有大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比较小数的大小。

二、比较小数大小,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

1、出示课本例题

到底谁的成绩最好?请同学们隔一他们排出名次。

2、小组讨论、比较

请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填写在书上。

3、汇报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4、小结方法

比较小数大小 的方法可以用我们以前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来比较。先从小数点左边开始一位一位的比较。

大家一起来记住比较小数的方法,记录在书上。

三、巩固联系,自我超越。

1、看图比较各组数的大小。做一做

2、p94  9比较生活中三种茶叶的价格。

3、小组自己量出身高并以米为单位进行记录,按从长到矮的顺序排列。

4、p94 10结合首都人均绿地面积表,让学生提问题,感受我国人均绿地面积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四、小结

篇12:数学教案-小熟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2、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92页例1~例4,联系而是一的第1~6题。

教学目的:

是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把莫位有0的小数化简,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加深对小数的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

教学难点 :

指导运用小数的性质进行正确的判断。

教学准备:

商品标价画面、米尺、例2正方形图片两张(可重叠且大小相同)、学生尺等。

教学过程 :

一、问题情境导入

教师边讲边出示商品手套和毛巾的标价: 手套  单价2.50元    毛巾 单价3.00元

提问:有谁知道这里的2.50元和3.00元各表示多少钱吗?为什么2元5角可以写成2.50元,3元可以写成3.00元?(引出课题:小数的性质)

二、探索小数的性质。

1、教学例1。

事先在黑板上画出米尺图。请学生看手中的学生尺,在对照黑板上的米尺,说说标出的这一段的长度是多少?(学生可能回答是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教师:同学们的回答都是对的。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都是指这一段的长度(板书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只是所选用的长度单位不同而已。如果要求将1分米、10厘米、100毫米这三个数都写成用米做单位的数,分别该怎样写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分米=0.1米=1个1/10米

10厘米=0.10米=10个1/100米

100毫米=0.100米=100个1/1000米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自己有什么发现?

汇报自己的发现:通过观察我发现1分米、10厘米、100毫米表示的是同一长度,也就是1分米=10厘米=100毫米。而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又分别可以写成0.1米、0.10米、0.100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2、教学例2。

30个1/100     0.30

仔细观察、想一想、说一说:0.30和0.3在正方形里所占的面积大小,你有什么发现?这说明了什么?

师生共同总结出:0.30是30个1/100,10个1/100是1/10,30个1/100也就是3个1/10 ;0.3也是3个1/10 ,所以0.30和0.3这两个小数的大小是相等的,即0.30=0.3。

3、引导学生概括出小数的性质。

引导学生从左往右观察例1、例2的板书,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⑴ 例1中三个小数的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的大小怎样?

⑵ 例2种两个小数的末尾又有什么变化?小数的大小怎样?

⑶ 从这两个例题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能用自己的话把你发现的规律告诉大家吗?

让学生充分说了以后,在指导学生看看教科书第101页方框中的结语,并指出这就是小数的'性质。

4、巩固练习。

练习二十一的第1、2题。

三、学生分组学习例3、例4

师:在实际生活中,根据需要,我们有是要把某些小数化简,有时则要把某些小数改写成含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怎样才能满足这些需要?满足这些需要的根据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学教材第92页例3、例4,可以几人互相讨论,然后派代表把自学情况向大家汇报。

学生汇报后,教师强调:只有小数末尾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才能不变;整数改写成小数时,一定要先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

练一练:集体判断,对的打√,做错的用×表示。

⑴ 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   )

⑵ 在小数点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⑶ 在小数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独立完成教科书第92页做一做的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回答:为什么2元5角可以写成2.50元,3元可以写成3.00元呢?鼓励学生按自己的理解应用小数的性质及生活常识进行说明。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一的第3~6题。

篇13: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并应用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2、运用猜测、操作、检验、观察、对比等方法,探索并发现小数的性质,养成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3、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验问题解决的情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出示课件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元=( )角=( )分 1分米=( )厘米=( )毫米

3米=( )分米=( )厘米 5元=( )角=( )分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1师:老师了解到商店的一把勺子的标价是3.00元,在日常生活中说是多少钱呢?(3元),3元和3.00元是什么关系呢?(3=3.00元)出示一副手套的标价是2.50元,我们把2.50元平时说成是多少钱?(2.5元)

师: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课中释疑

1.教学例1。让学生动手操作量出三张长0.1米 0.0-1米 0.001米的纸条。

你发现这三张纸条的长度是怎样的?

(1)课件出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的线段图

请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学生略加思考后马上提问,要求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即想的过程)

演示:重合法比较1分米、10厘米、100毫米的大小。

板书并演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2)导入例1:

你能把它们改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小数的形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演示: 1分米是1/10米,写成0.1米

10厘米是10个1/100米,写成0.10米

100毫米是100个1/1000米,写成0.100米

并板书:01米 0.10米 0.100米

那0.1米、0.10米、0.100米之间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很快回答后课件演示。并在他们之间加上等号。

我们还可以用重合法比较一下。(课件演示)

(3)指导看黑板:

1分米 = 10厘米 = 100毫米

0.1米 = 0.10米 = 0.100米 0.1=0.10=0.100

提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等式,可以从左往右看,再从右往左看,有什么变化?在这个小数的什么位置(强调是末尾,不是后面)?多(少)0还可以怎么说?

导:想想0.30表示什么意思?0.3呢?应该涂多少格?

学生涂完色问:你为什么这样涂?之后演示涂色过程。

问:谁涂的面积大?0.30和.0.3的大小怎样?你是怎么知道的?

直观比较法:看上去都一样大。

(在原板书下再板书:0.30=0.3)

(5)从数位顺序表上可以看出,在小数的末尾添零或是去零,其余的数所在数位不变,所以小数的大小也就不变。

师:小数中间的零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

生:不能,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都变了,所以小数大小也就变了。

师:那整数有这个性质吗?(要强调出小数与整数的区别)

(6)判断下面的说法对吗?

(1 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 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4)把小数的末尾的“0”去掉,它的计数单位就发生了变化。

三、总结

师:什么叫小数的性质?

作业设计:

完成教科书第64页第一题。

板书

小数的性质

观察: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0.1米=0.10米=0.100米

0.1=0.01=0.001 0.3=0.30

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篇14:小数的大小比较

小数大小的比较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熟练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和步骤,并能根据要求排列几个数的大小;(二)通过对小数大小的比较,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三)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和步骤是教学重点;小数位数不同时比较大小容易与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混淆,是学习中的难点.一、      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3分钟)

1、余老师带了300元钱去买自行车,一辆自行车的价钱是286元,请问师带的钱够不够?(学生答,师板书300和286,让学生说说整数的比较方法)2、两数之间填上“ >”或“ < ”,你是怎样比较的?(练习)

1000 999 786 758引导同学明确:当整数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当整数数位相同时,从高位开始比较,按数位顺序一位一位地比,哪一位的数大,那个数就大,就不再比下一位了.

3、有一次余老师14元8角,到自选商场买一支钢笔,结果发现一支钢笔的价钱是13.50元(师板书,提问,这是什么数),那么吴教师的钱还够吗?(学生回答,师提出需要比较14.80和13.50的大小。那么怎样来比较小数呢?有些什么样的好方法好规律来比较小数呢?

这节课就与同学们一起研究《小数大小的比较》(揭示课题)

二、学习新课(20分钟)

(一) 让学生来举例一些小数,学生随便举例,教师板书,教师注意要多让几个学生举例,以便将小数的形式多样。例有下列的小数:0.12 0.045 1.26 2.35 0.153等。

(二) 让学生自己任意选择其中的两个小数进行比较,不但要知道大小,而且要能说出比较的方法。完成后或有困难,与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让你的比较方法能让同桌知道。

(三) 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与指导。

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比较方法,教师进行引导与总结。(使学生能通过自己的例子找到比较小数的大小的方法)

(1)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

(2) 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若十分位相同,

则比较百分位……(如果没有总结出来也不要紧,让学生在学习例6时来总结)

(四) 验证刚才总结的规律:(请你应用刚才我们自己总结的方法来做下面的题:)

(五) 出示例题:出示例5,比较2.35元和2.41元的大小。

2.35元 < 2.41元(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比较方法,多让几个学生说)

师:2.35元,实际是2元3角5分,而2.41元实际是2元4角1分,当然是后面这个大。

教学例6,比较0.07米和0.059米的大小:

(1) 学生自己比较,如果有问题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讨论,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方法:A、因为0.07米和0.059米的'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也相同,百分位上7比5大,所以0.07米 >0.059米或0.059米 < 0.07米。

教师通过形象的方法来说明:画线段图观察其长短,师出示幻灯让学生观察0.07米和0.059米的实际长度,进一步说明0.07米 >0.059米。

或者也可以这样把这两个小数化为几厘米几毫米:

0. 07米=7厘米

0.059米=5厘米9毫米

因为7厘米比5厘米长,所以0.07米 >0.059米

反馈练习:① 0.05米和0.07米 ②0.1756米和0.1738米

(六)提问:“小数大小的比较”与“整数大小的比较有什么异同点?

三、练习设计(18分钟)

(一)基本题训练:

1、口答:比较下面各组数中两个小数的大小(说说比较的方法):

0.3和0.34 0.56和0.85 10.8和1.08

2、判断下列式子是否正确,错的请改正。

4 < 3.99     0.268 >0.37      4.099 >4.1     4.2 < 4.148

3、请你们每组的几个同学每人出一个小数,然后把这些小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看哪能一组的同学排得最快。

(二)提高题训练:

1、对于刚才的排列,你有更好更快的办法吗?

学生先说说,然后选择其中的一组,教师来说明:

第一步:先把要比较的几个小数,小数点上下对齐竖排起来。

第二步:根据小数比较大小的法则,从高位到低位逐位进行比较,并根据题意按从小到大的顺         序进行编写;  第三步:根据编号情况进行排列,也可以使用“<”。

3、思考题:

下面的方框里能填哪些数字?

6. 8>(   ) >6.48     3.11 >(   )>3.1

四、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2分钟)

篇15:小数大小的比较

1.比较3.25元和4.05元的大小看整数部分

3.25元<4.05元

2.比较2.35元和2.41元的大小看十分位

2.35元<2.41元

3.比较0.07米和0.059米的大小看百分位

0.07米>0.059米

把 3.14,4.1,3.44,3.999几个数按照从大到小顺序排列起来

竖排 3.14 ④

4.1 ①

标号 3.44 ②

排列 3.399 ③

4.1>3.44>3.399>3.

篇16:小数大小比较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育内容

九个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第二小节“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的比较”的第二课时。“小数大小的比较”包括:①小数位相同的小数的大小比较,②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大小比较。

(二)教材所处的地位

“小数大小的比较”是一节推理判断课。有关“小数大小的比较”在第七册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的时候,学生已初步学会比较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大小。但所比较的小数基本上只限于小数位数相同且最多不超过两位小数;小数位数不同的大小比较还没有接触到。通过本课进一步学习“小数大小的比较”,使学生学会比较小数位不同的小数的大小,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进一步学习“小数大小的比较”是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比较到抽象思维形成比较的掌握过程,即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对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小数大小的比较”是本节的重点,其中“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大小比较”学生往往仿照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只根据小数位的多少来判断小数的大小,容易出现错误,所以讲清“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大小比较”是本课的难点。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的大小比较”。

2、使学生掌握“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二、说教法

结合学生生活中较熟悉的“元、角、分”及“长度刻度线段图”较直观地显示观察,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两种小数大小的类推比较方法,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

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启发引导的方法组织教学,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得新知。

采用直观、启发、讨论、抢答、尝试、练习等多种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手,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说学法

我通过本的教学,在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学会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看书,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教学共分四个层资助进行:

①以旧知识引入新课;

②在直观比较中学习新知;

③概括总结;

④巩固新知。

(一)复习(以幻灯出示)

1、王老师带了300元钱去买自行车,一辆自行车的价钱是296元,请问王老师带的钱够不够?(要学生说出整数比大小的方法)

2、在下列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你是怎样比较的?

9991000758786

小结:当整数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当整数数位相同时,从高位开始比较,按数位顺序一位一位地比,哪一位的数大,那个数就大,就不再比下一位了。

3、小明带了14元8角,到自然选商场买一支钢笔,结果发现一支钢笔的价钱是13.50元,那么小明带的钱够吗?

(二)讲授

1、引题、

我们已掌握整数大小的比较:从高位起,一位一位地比较。今天开始学习“小数大小的比较”。板书课题然后设问学生:“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是否同整数一样从高位起一位一位地比较呢?学生回答:“是”这时老师有意不表达,留下悬念,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求和欲望,从而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老师利用这一机会,进行尝试教学。

2、新授

1、教科书第60页的例题4的教学。

出示教科书第60页的例题4的图。

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

(1)教师:到底谁是第一名呢?我们的裁判员会怎么做呢?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的结果)

汇报:谁跳得最远,谁就是第一名,因此我们只要两个的比较小数的大小就可以了。

(2)如何比较3.05米、2.84米、2.93米的大小呢?请同学们联系我们学过的整数比大小的方法,以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

汇报:先看这四个数的整数部分,因为3>2,所以3.05米>2.□□,得出小明跳得最远。

接着看2.84米、2.88米、2.93米这三个小数,客观存在们的整数部分都是2,那我们就看它们的十分位,因为8<9,所以2.8□米<2.9□米,得出小红和小莉没有小军跳得远。

最后再看2.84米,它们俩的整数部分是2,十分位都是8,那我们就看它们的百分位,因4<8,所以2.84米<2.88米,得出小红没有小莉跳得远。

得出结论:小明第一名。小军第二名,小莉第三名,小红第四名。

我采取讨论、尝试、抢答、直观、记发等多种教学法,层层深入地应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完成从形象到抽象的类推比较过程。

3、概括总结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并提问:结论最后为什么不用句号而用省略号,此问题告诉学生后面的数位还可发类推下去。

4、矾固反馈

矾固反馈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过程,这一阶段是学生矾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要注意抓住学生的求胜心理进行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学习任务的圆满完成。

五、老师出示五道习题进行矾固

1、完成教科第60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

提问:你是怎样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比较小数大小与比较整数的大小有什么异同点?

(比较小数大小与比较整数的大小的相同点是,也是从高位比起,一位一位的比较。不同点是:整数比大小,如果位数不同,数位多的就比较大;而小数不能只看小数的位数的多少)

2、完成教科书第64页练习十的第4题。

要求学生先在直线上标出各个小数,然后再比较每一组的大小。

3、完成教科书第65页练习十的第5题。

学生比较大小后,在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4、完成教科书第65页练习十的第6题。

让学生根据每种商品在每家商店中的售价情况,选择便宜的买。要学生解释什么叫便宜。

(就是这几个数中最小的数)

5、完成教科书第65页练习十的第7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时得问学生是怎样比较这几个数的大小的?

(比较几个小数的大小时,可采用排列的方法,将几个数竖着排下来,注意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这样比较起来较快,又不容易产生错误)

练习中我注重辅助差生掌握新知,并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让他们感受到功成的喜悦。

在教学中我利用幻灯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借助幻灯直观、形象、感染力强,便于数形结合的特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使课堂教学节奏加快,从而年高课堂教学效率。

最后为了给学生一个完整而深刻的印象,老师带领学生,根据板书逐步进行总结概括。

篇17:小数的性质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八册第100―101页例1―例4。

【教材简析】

小数的性质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化简小数,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在小数末尾添上一个或几个“0”,或者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教学时,要通过比较、辨析、抽象、概括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1.找等量关系。

教师首先板书三个“1”,让学生判断是相等的,接着在第二个1后面添写上一个0,在第三个1的后面添写上两个0,板书写成:1、10、100,提问:这三个数相等吗?(不相等)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回答可以添上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或“分米、厘米、毫米”就相等了。板书写成: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2.思考探索。

(1)你能把它们改用“米”作单位表示吗?

(2)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没有变化)说明什么?(三个数量相等)

板书如下:

(3)按箭头所指的方向观察三个小数有什么变化?

使学生初步认识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师灵活运用教科书上的例子进行教学。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引出相等关系,分析左右变化情况,得出小数性质的内容。照用教科书上的例子,但不照抄例子的变化过程。]

二、观察比较,引导发现

1.让学生观察投影出示的正方形等分图(见下图),回答老师的提问:

(1)把这个正方形看作整数“1”,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多少份?(10份)这样的'一份用小数表示是多少?(0.1)这样的三份呢?(0.3)叠片演示由图(1)成图(2)。(板书:0.3)

(2)叠片演示由图(2)成图(3)后问:现在这样来分,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多少份?(100份)阴影部分占多少份?(30份)用小数表示是多少?(板书:0.30)

(3)(再次演示叠片图(2)→图(3))小数由0.3到0.30,引导学生去思考:你看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平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部分的大小没有变,得出0.3=0.30。)

2.引导学生观察等式“0.3=0.30”,从中发现: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师板书:

再要求学生从右往左看,发现: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板书)

3.提醒注意:性质中的“末尾”跟一般说的“后面”是不同的。

4.判断练习。

下面的数中,那些“0”可以去掉?

3.9 0.300 1.8000 500

5.780 0.0040 102.020 60.06

[从图形面积的相等关系到小数的相等关系,得出小数的性质。并通过一道判断题理解性质,这使学生一接触性质,就对性质有较深刻的理解。]

三、推理板书,指导运用

1.教师结合板书内容讲解性质的运用。

(1)根据小数的性质,当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侯,例如,0.30,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0.30=0.3)

化简下面各小数:

0.40 1.850 2.900 0.50600

0.090 10.830 12.000 0.070

引导学生说出化简后的小数是什么?(板书)

(2)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末尾添上“0”。(例如:0.3→0.30)

出示: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怎样改写?

让学生同桌两人议论后答出。

提醒:把整数改写成小数形式,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

最后完成如下板书:

2.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及时释疑。

[教师清楚、简洁的推理板书,使学生明确了小数性质的两大运用:把小数改写和化简。这里,教师的分析,学生的答问,条理的板书融为一体了。]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下面的圈内涂上黑色)

化简102.020的结果是( )

12.2 12.02 102.0200 102.02

○ ○ ○ ○

要求学生回答:化简的依据是什么?

2.判断题。(打“√”,错的打“×”)

(1)0.080=0.8 ( )

(2)4.01=4.100 ( )

(3)6角=0.60元 ( )

(4)30=30.00 ( )

(5)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让学生按顺序回答,并说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3.下面的每组数中,一共可以去掉多少个“0”?这些0都在什么位置?

(1)3.09 0.300 1.8000 5.00

(2)0.0004 12.002 60.06 500

(3)0.090 12.00001 0.50605060 30.0

要求学生思考后,按顺序回答。

4.(1)改写。

原数

0.7

7

70

改写成一位小数

改写成两位小数

改写成三位小数

(2)连线。把相等的数用直线连起来。

10.01 20.1 4 4.800 50.00 1.60

50 10.010 16.0 4.0 4.8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抽查评讲,检查全班练习效果。

5.做游戏。

(1)智力游戏。谁能只动两笔,就可以在5、50、500之间划上等号。(50变成5.0,500变成5.00)

(2)贴数游戏。让自愿参加的十位学生,每人拿一个数(卡片),教师板书“50.3”,要求学生在“50.3”的下面贴上与它相等的数,不相等的贴在旁边。

50.03 5.30 5.3 50.300

50.30 503 50 五十又十分之三

500.3

五、课堂作业

教科书练习二十一第4、5题。

六、课堂小结

[围绕性质的内容组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强学生对小数性质的理解运用,练习在游戏时达到高潮。整个教学设计的观点明确,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使学生步步深入地学好小数的性质。

篇18:小数性质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化简小数,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在小数末尾添加“0”将其改写成固定为数的小数,或者可以把整数改写成小数形式。其重点是让学生一步步由形象到抽象地总结概括出小数的性质。在充分了解了小数性质后再进行对其运用的学习,例如化简和改写。

二、说教法:

在教授小数性质的过程中,首先,我利用几个相等的数量关系,让学生慢慢迁移到小数,然后根据几个小数间的数量关系总结出规律。为进一步理解这层关系,又加一个验证——利用涂色表示小数再比较他们的大小,验证规律。完成后加一个小练习;在下来时小数性质的利用。这部分相对简单,介绍什么样的时候会需要进行化简和改写,然后举例说明,接着练习巩固。

三、说目标

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并能较熟练地熟练地运用这性质对小数进行化简和改写。

2、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四、说重难点

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

归纳小数性质的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老师今天需要大家帮个忙:我这两天需要一个笔记本,于是去村里的两个小卖部转了转,发现这两家店对同一种本有不同的标价:左边这家标价是

2.5元,右边那家则是2.50元,大家帮我出出主意,我应该选择哪一家去买呢?

[都一样,任意选一家]

师:为什么?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导入部分利用生活实际中的例子,并让学生来帮忙,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

二、授新

1.猜想性质

板书三个“1”,让学生判断是相等的,接着在第二个1后面添写上一个0,在第三个1的后面添写上两个0,板书写成:1、10、100,提问:这三个数相等吗?(不相等)

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启发学生回答可以添上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或“分米、厘米、毫米”就相等了。

板书: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思考:(1)你能把它们改用“米”作单位表示吗?

[0.1米0.10米0.100米]

(2)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没有)说明什么?(三个数量相等)

(3)仔细观察三个小数有什么变化?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小数的末尾添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这部分利用整数的数量关系到加入长度单位后的关系一直引入到小数的数量关系,一步步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内容,并且通过认真观察后可以自己归纳总结出性质。】

2、验证猜想

为了验证我们的这个结论,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1)出示做一做:比较0.30与0.3的大小

师: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相等吗?(让学生先应用结论猜一猜)

(2)想一下你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

出示课本做一做:在左图中涂出阴影部分表示0.3,右图中涂出阴影表示0.30,发现了两幅图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份数不同,正方形的大小和阴影面积的大小相同)

这说明0.30与0.3相等,证明刚才这个结论是对的。

【在简单观察出性质以后,进一步通过之前的知识去进行验证,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治学严谨的态度以及探究问题的一般步骤——先观察猜想,再进行验证。】

师:那如果我们现在说“小数后面添上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句话还对吗?[不对]那如果是“小数点后面添上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呢?

[不对]分别举例说明。【这一步主要使学生确切地理解添上零或去掉零的位置,一定要在小数的末尾】

师:那如果我们现在说“小数末尾添上零或去掉零,小数的意义不变”这句话还对吗?【这一步主要使学生确切地理解添上零或去掉零后,一定是小数的大小不变,而意义有很大的不同】

师:那整数有这个性质吗?也就是我们可以说"整数末尾添上零或去掉零,大小不变”吗?【强调出小数与整数的区别】

判断练习。

下面的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

3.9 0.300 1.8000 500

5.780 0.0040 102.020 60.06

3、小数性质的利用

(1)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对小数进行化简。(理解化简就是将其简单化)当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侯,例如,0.30,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0.30=0.3)

化简下面各小数:

0.70 105.0900 2.900 0.50600

0.090 10.830 12.000 0.070

(2)师:有时根据表示意义的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例如:0.3→0.30)

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把整数写成小数的形式。比如:我们在商场里看到的2元=2.00元,2.5元=2.50元

出示: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怎样改写?

提醒:把整数改写成小数形式,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

三、巩固深化

1、下面的每组数中,哪些零可以去掉,用斜杠划掉

(1)3.09 0.300 1.8000 5.00

(2)0.0004 12.002 60.06 500

(3)0.090 12.00001 0.50605060 30.0

2、化简下列小数

102.020 54.300 110.030 200.0300

3、判断题。(打“√”,错的打“×”)

(1)0.080=0.8()

(2)4.01=4.100()

(3)6角=0.60元()

(4)30=30.00()

(5)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4、学校小卖部进了一批冷饮,你能帮忙设计一下价格标签吗?(要求都写成两位小数)

盐水棒冰每支5角

随便每支1元5角

可爱多每支2元5角

5、智力游戏:谁能只动两笔,就可以在5、50、500之间划上等号。(50变成5.0,500变成5.00)

四、课堂总结

【小数的性质及比较大小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1.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2.数学教案-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

3.六年级数学教案:整数大小的比较

4.五年级数学《比较小数的大小 》的教案

5.《比较大小》教案设计

6.六年级数学教案《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7.《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8.《小数的性质》教案

9.《分数大小的比较》教案

10.《小数加减法》三年级数学教案

下载word文档
《小数的性质及比较大小数学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