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第三单元与复习》
“oΟo苦尽甘来”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第三单元与复习》,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第三单元与复习》,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第三单元与复习》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和整理,我能够掌握前三个单元所学到的知识,能熟练掌握小数意义,正确、迅速地计算。
2、我要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巩固前三单元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我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归纳总结法
学法:练习法、测试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复习前三单元的内容,分类整理。(自学)
二、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进行小结、导入新课,并出示学习目标。揭示课题
三、探究新知
(一)交流自学情况。
1、复习、整理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2、复习、整理认识图形。
3、复习、整理小学乘法。
(二)可以让学生翻阅课本中的'第一、二、三单元,然后通过表格、网络图或列举的方法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三)分层练习,完善认知。
1、完成课本P50页第1题。
2、教材P50页第2题。
四、点拨升华
当乘数大于1时,积就大于被乘数。
当乘数小于1时,积就小于被乘数。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六、达标检测
完成学案中的课内巩固练习题目。学生独立做
七、拓展提高
1、教材P50页第3题
(1)两个乘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就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2)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2、教材P50页第4题。
两个相邻整数之间有无数个小数。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列式。
八、作业布置:教材第50页的第6题,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篇2: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P20:例3“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两个运算定律,你能说出是哪两个吗?你能举出例子说说吗?
2、导入新课(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课件出:题目中有哪些已知条件?求的问题是什么?
2、你能列出算式吗?
3、你能很快算出此题的答案吗?你是怎样计算的?与同桌交流。
4、在此题中,你运用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
115+132+118+85 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
5、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425+14+186 75+168+25
6在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
46+( )=75+( ) ( )+38=( )+59 24+19=(
+ )
( )
a+57=( )+( ) 要求学生说出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
2下面各式那些符合加法交换律。
140+250=260+130 20+70+30=70+30+20
260+450=460+250 a+400=400+a
3、P20做一做1、2
五、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加法的简便运算
115+132+118+85 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
篇3: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P21:例4“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让学生经历探究发现减法的特殊规律并选择运用进行简算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体会到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的道理。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生疑
1、竞赛
出示两组题,分组计算,比赛看哪组同学即对又快?(幻灯)
第一组 第二组
72-6-4 72-(6+4)
85-8-2 85-(8+2)
126-70-30 126-(70+30)
根据比赛的结果提问:男同学输了,服不服气呀?你们就不想知道女同学为什么能算得又对又快吗?
2、发现: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什么?(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3、猜想:观察三个等式,激励学生大胆猜测:这里面有没有什么规律呢?(学生发表自己的说法)
4、师板书: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
5、师提问:是不是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都可以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呢?
6、举例验证
7、师小结:大家善于观察,善于动脑,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刚才大家通过观察发现了规律,利用这些规律使计算简便。(板书:简便)
篇4: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P17:例1 “做一做” 、练习五:2、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含义。
2、过程与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初步学会应用加法交换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含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交换律。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引入谈话。
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
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 (多媒体演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
2.获得信息。
问: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同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问题是什么?
3.解决问题。
问:能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自己列式并口答。)
二、探索规律
1.加法交换律。
(1)解决例1的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问: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里填什么符号? 40+56○56+40,
(2)你能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吗?
(3)从这些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4)反馈交流。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5)揭示定律。
问: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
②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
③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好吗?(同桌轻声交流)
④交流反馈,然后看书: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⑤根据加法交换律对口令。
师:25+65=______ 78+64=______
⑥完成课本第18页下面的“做一做”1
三、巩固提高
1、运用加法交换律填上合适的数
830+420=( )+( ) ( )+200=( )+37
27+29=29+( ) A+( )=20 +( )
2、完成P19“练习五”第2题。
3、完成P19“练习五”第3题。
四、课堂小结: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加法交换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b=b+A
篇5: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复习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复习
一、生字
溢(yì)出 允(yǔn)许 墙(qiáng)壁 牌(pái)子
添(tiān)加 训(xùn)斥 覆(fù)盖 凝(níng)练
辛辣(là) 冷酷(kù) 愉(yú)快 拆(chāi)除
喧(xuān)闹 脸颊(jiá) 彼(bǐ)此 铁锹(qiāo)
树杈(chà) 诧(chà)异 麦(mài)子 任务(wù)
伐(fá)木 融(róng)化 剩(shèng)余
煤(méi)炭 拽(zhuài)住 茸(róng)毛
一副(fù) 可怜(lián) 魔(mó)杖(zhàng)
二、多音字
行(xíng háng) 落(luò là)
尽(jìn jǐn) 好(hǎo hào)
爪(zhǎo zhuǎ) 喝(hē hè)
给(jǐ gěi) 倒(dào dǎo)
要(yào yāo) 还(hái huán)
冲(chōng chòng) 挣(zhèng zhēng)
撒(sǎ sā)
三、近义词
漂亮——美丽 允许——同意 凝视——注视
叱责——斥责 覆盖——遮盖 增添——增加
喧闹——喧哗 谦虚——虚心 强健——强壮
诧异——惊异 清理——整理 仍旧 ——依旧
茂密——茂盛 依照——按照 剩下——剩余
融化——溶化 知道——明白 寒冷——严寒
神奇——奇妙 热闹——喧闹 愤怒——气愤
亲热——亲密 同情——怜悯 灵活——灵巧
兴冲冲——乐滋滋
四、反义词
允许——禁止 冷酷——热情 喧闹——安静
凋谢——绽放 荒凉——繁华 清澈——浑浊
简单——复杂 茂密——稀疏 强健——瘦弱
附近——遥远 明白——糊涂 幸福——悲惨
寒冷——温暖 融化——凝固 点燃——熄灭
必须——无须 神奇——普通 快乐——悲伤
亲热——冷淡 灵活——呆板 愤怒——愉快
五、词语积累
【描写寒冬的词语】
北风呼啸 冰天雪地 鹅毛大雪 寒气逼人 漫天飞雪
玉树银花 白雪皑皑 风雪交加
【描写好人好事的词语】
奋不顾身 大公无私 先人后己 助人为乐 伸张正义
雪中送炭 舍己为人
【含有近义词的词语】
枯枝败叶 见多识广 风调雨顺 狂风暴雨 南征北战
左思右想 千辛万苦
【描写勤劳的词语】
勤勤恳恳 起早贪黑 吃苦耐劳 任劳任怨 克勤克俭
披星戴月 孜孜不倦
【关于朋友的成语】
情同手足 形影不离 莫逆之交 亲密无间 朝夕相处
推心置腹 良师益友 同窗密友
【描写心情的词语】
心花怒放 归心似箭 心旷神怡 悲痛欲绝 怒火中烧
心惊胆战 大喜过望 忐忑不安
六、词语搭配
(欢乐)的笑声 (明媚)的阳光 (冷酷)的心
(愉快)的笑声 (灿烂)的阳光 (冷漠)的心
(宽大)的石板 (疏通)泉眼 (清澈)的泉水
(光滑)的石板 (寻找)泉眼 (冰冷)的泉水
(枝叶茂密)的大树 (温暖)的春天 (可爱)的鸟儿
(粗壮)的大树 (短暂)的春天 (美丽)的鸟儿
(笑嘻嘻)的表情 (毛茸茸)的大尾巴 (拼命)地逃跑
(俏皮)的表情 (长长)的大尾巴 (飞快)地逃跑
(可怜巴巴)地说(慢慢)地说
七、积累句型
第9课巨人的花园
1.排比句: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2.“被”字句:孩子们听到可怕的训斥,纷纷逃窜。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第11课去年的树
1.疑问句:“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问树根。
2.拟人句: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3.“把”字句: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第12课小木偶的故事
“把”字句:我把人类所有的表情都送给你。
小学四年级语文学习的方法
1.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通过自学对新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形成一定的表象,这对于学生在课中学习新知识时,是很有帮助的。而且学生有了一定的预习基础后,教师在教学时就能有的放矢,更多地让学生通过尝试来获取新知识,可以更多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而实际情况,当今的学生中养成预习习惯的还不够普遍,当然这是有一个过程的,这其中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但我们教师、家长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老师和家长首先要起到引导作用,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如何去预习,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在上新课之前,可以提出几个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的问题作为预习的作业,如要求读、划、问、查,提高学生预习的兴趣。
结合课文背景、内容查找相关的资料,使学生很容易理解课文的内容,我们现在学的课文有很多都距离孩子们很远,这就需要背景的查找来辅助学习,加深理解。这样坚持较长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对预习就有了一定的习惯性。
其次,学生本身也要有一定的学习自觉性,在预习中有不懂的地方打个问号,核心重点的地方或较难理解的地方打个*号等等。
为家长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预习,有些问题孩子会主动向你询问,上网的查询还需要家长的辅导。在上课时,因为学生做了充分的预习,那么他的思维会紧跟着教师,不是老师引着走,而是进行互动的学习。只要学校家庭共同联合,孩子的预习习惯一定会很好地养成,这对于他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2.听讲的习惯
上课专心听讲,集中注意力,这是保证课堂35分钟效率的最低要求。它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认真听教师讲课并观察教师的教具演示过程、板书内容、讲课的动作及表情等等,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老师在讲课时,较多采用动作信号,往往一个动作、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可能是个问题。
因此,学生只有在认真听讲的基础上,才能回答我的动作问题,或领会一个手势所表示的意思。二是注意听同学的发言,同学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要注意听,边听边想,同学回答得对或不对,如果不对,错在什么地方;如果让自己回答,该怎样说好。
边听边思考,同意的可以轻轻点头表示赞同,若需要补充或者有不同的看法时,要积极大胆的举手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可以沟通同学之间的信息,取长补短,促进学生听懂教学内容。
3.课堂上说的习惯
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大胆发言,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学生回答问题时,首先要求语言要完整,不要语无伦次;其次,如果学生回答错了或回答不完整,老师要鼓励学生,表扬他敢于说的勇敢的精神,不让学生觉得回答问题是种压力而不敢说、不肯说。
所以,在班上,学生回答问题时会说“我认为”“我补充谁的问题”……显得非常自信,有时像开辩论会一样,一个个争先恐后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学习的主动权就还给了学生,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
4.做作业的习惯
总体来说,学生的作业书写较好,但是要做到持之以恒那是要有恒心的。现在有的学生做作业只是为了应付教师,有的回家马马虎虎做好就出去玩了;有的一边做作业一边看电视;有的一有不懂得题目,就马上问家长,自己不动脑筋;有的甚至不完成作业……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作业习惯,应该从几方面着手。
(1)培养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要求学生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
(2)独立完成作业,遇到困难想办法自已解决,不能依赖他人。
(3)做完作业认真检查。
作为一些作业常迟交的学生的家长可以相机地抽查孩子的书包,或者和别的学生交流后,再来询问。只有多督促,多提醒,才能让学生改掉迟交或者不叫不交的不良习惯。
篇6: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测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ēn chábǔ zhuōlǚyóu biǎn fúhǎi ōu chǔnshì
( ) ( ) ( )( )( )( )
qǐ túmǐn ruìshā tān qíng lǎng jiēkāi yíng guāng píng
( ) ( ) ( ) ( ) ( )( )
二、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聪明—( ) 前往—( )年老—( )保护—( )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森林( ) 土地( ) 结构( ) 气候( )
阳光( ) 雨水( ) 空气( ) 苦难( )
四、根据意思写词语并选择一个或两个词语写句子。
(1)争着向前。唯恐落后,形容非常积极。( )
(2)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 )
(3) 形容做法非常愚蠢。( )
(4)形容呼吸非常急促的样子。( )
五、搜集几句描写黄河的诗句。
六、修改病句。
(1)王涛同学出席了学校举办的数学竞赛。
(2)我们要及时纠正并发现作业中的错误。
(3)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观。
七、排列句子顺序。
( )当太阳一落山,黄昏的'薄霭像轻纱一样笼罩着山野的时候,蛙声便逐渐热闹起来。
( )蛙们纷纷落入稻田里去了,蛙声也暂时停息。
( )这时候,人要是从田埂上经过,就听见两旁扑通扑通的声音。
( )但是人刚一走过,它们又扯开嗓子,放肆地叫起来。
( )乡村的夏夜,便是蛙声的世界。
篇7: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测试卷二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测试卷二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ēn chábǔ zhuōlǚyóu biǎn fúhǎi ōu chǔnshì
( ) ( ) ( )( )( )( )
qǐ túmǐn ruìshā tān qíng lǎng jiēkāi yíng guāng píng
( ) ( ) ( ) ( ) ( )( )
二、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聪明( ) 前往( )年老( )保护( )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森林( ) 土地( ) 结构( ) 气候( )
阳光( ) 雨水( ) 空气( ) 苦难( )
四、根据意思写词语并选择一个或两个词语写句子。
(1)争着向前。唯恐落后,形容非常积极。( )
(2)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 )
(3) 形容做法非常愚蠢。( )
(4)形容呼吸非常急促的样子。( )
五、搜集几句描写黄河的诗句。
六、修改病句。
(1)王涛同学出席了学校举办的数学竞赛。
(2)我们要及时纠正并发现作业中的错误。
(3)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观。
七、排列句子顺序。
( )当太阳一落山,黄昏的薄霭像轻纱一样笼罩着山野的时候,蛙声便逐渐热闹起来。
( )蛙们纷纷落入稻田里去了,蛙声也暂时停息。
( )这时候,人要是从田埂上经过,就听见两旁扑通扑通的声音。
( )但是人刚一走过,它们又扯开嗓子,放肆地叫起来。
( )乡村的夏夜,便是蛙声的世界。
八、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练习。
一件小事的震动
八月的一天下午,天气暖洋洋的,一群小孩在十分卖力地捕捉那些色彩斑斓的蝴蝶,我不由自主地想起童年时代发生的一件印象很深的事情。那时我才12岁,住在南卡罗来纳州,常常把一些野生的活物捉来放到笼子里,而那件事发生后,我这种兴致被抛得无影无踪了。
我家在林子边上,每当日落黄昏,便有一群美洲画眉鸟来到林间歇息和歌唱。
那歌声美妙绝伦,没有一件人间的乐器能奏出那么优美的曲调来。
我当机立断,决心捕捉一只画眉鸟,放到我的笼子里,让她为我一人歌唱。
果然,我成功了。她先是拍打着翅膀,在;笼中飞来扑去,十分恐惧。但后来,她安静下来,承认了这个新家。站在笼子前,聆听我的小音乐家美妙的歌唱,我感到万分高兴,真是喜从天降。
我把鸟笼放到我家后院。第二天,她那慈爱的妈妈口含食物飞到了笼子跟前。
画眉妈妈让小画眉把食物一口一口地吞咽下去当然画眉妈妈知道这样比我来喂她的孩子要好得多看来这是件皆大欢喜的好事情
接下来的一天早晨,我去看我的小俘虏在干什么,发现她无声无息地躺在笼子底层,已经死了。我对此迷惑不解,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我想我的小鸟不是已经得到了精心的照料吗?
那时,正逢著名的鸟类学家阿瑟威利来看望家父,在我家小住。我把小鸟那可怕的厄运告诉了他。听后,他做了精辟的解释:当一只母美洲画眉鸟发现她的孩子被关进了笼子后,就一定要喂小画眉足以致死的毒梅,她似乎坚信孩子死了总比活着做囚徒好些。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捕捉任何活物来关进笼子里。因为任何生物都有对自由生活的追求,而这种追求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1、按短文填写词语,读一读。
篇8: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
第三单元词语盘点
第三单元读读写写
洋溢 允许 围墙 隆冬 孤独 训斥 覆盖 凝视 冷酷 愉快 拆除 剩下 伐木 告示牌 火辣辣 煤油灯 鲜花盛开 绿树成阴 鲜果飘香 狂风大作 雪花飞舞
草翠花开
第三单元读读记记
脸颊 彼此 铁锹 树杈 诧异 麦子 义务 木匠 木偶 表情 愣住 拽住 温柔 撒谎 魔杖 笑嘻嘻 兴冲冲 毛茸茸 枯枝败叶 勤勤恳恳 蹦蹦跳跳 可怜巴巴
第三组
yáng yì yǔ xǔ wéi qiáng lóng dōng gū dú
( )( )( )( )( )
xùn chì fù gài níng shì lěng kù yú kuài
( )( )( )( )( )
chāi chú shèng xià fá mù gào shì pái
( )( )( )( )
huǒ la la méi yóu dēng xiān huā shèng kāi
( )( )( )
lǜ shù chéng yīn xiān guǒ piāo xiāng
( Www.55B48BBF7A2ECA36.html ) ( )
kuáng fēng dà zuò xuě huā fēi wǔ
( ) ( )
cǎo cuì huā kāi tiě qiāo zhuài zhù sā huǎng
( )( )( )( )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1.从前,一个小村子里有座( )的.花园。那里,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
2.( )要靠( ),要靠很好地( ),做出对人们( )。
3.鹅的步调( ),( )的,颇像( )里的( )出场。它常( )地站着,看见有人走来也( );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 )。
4.猫的性格实在有些( )。说它( )吧,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 )。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 )。它什么( ),可是它又那么( )。
5.它( )、( )、( )、( ),因为它有一群鸡雏。它( ),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 )必定就是一位( )。
篇9:小学语文第三单元复习
小学语文第三单元复习汇总
一、生词
jīn xīn xī wàn yī rán fēi wǔ pīn mìn bēn pǎo dǒu dòn
(精心)(希望) (依然) (飞舞)(拼 命)(奔跑)(抖动)
dà jīn shī sè qiān hū wàn huàn xún zhǎo chuí tóu sàn qì
(大惊失 色)(千 呼 万 唤) (寻找) (垂头 丧 气)
mò fán jì xù qīn lián liú yì shàn zi yán rè yóu piào
(磨坊) (继续) (清 凉) (留意) (扇子) (炎热) (邮 票)
lián shuǎn shì zi xiān zǐ bō luó qì wèi xiān tián
(凉 爽) (柿子) (仙子) (菠萝) (气味) (香 甜)
lián shi jiā jǐn yóu liàn liàn yán shù fēn shōu
(粮 食) (加紧) (油 亮 亮) (杨 树) (丰 收)
二、词语
què cūn zhuān chōn jǐn xiē xī yì méi lí zǐ yào shi
(冷却)(村 庄)(憧 憬) (歇息)(一 枚)(梨子)(钥匙)
chèn zhe lǎ b wú cǎi bīn fēn xián lái yī shn
(趁 着)(喇 叭)(五彩 缤纷) (衔 来) (衣 裳)
三、多音字组词
mò(磨坊) fán溃磨坊) shān(扇风)
磨 坊 扇
mó(磨刀) fān溃ㄅ品唬 shàn(扇子)
四、课文理解
《9古诗两首》
1、默写两首古诗,小学语文第三单元复习。
《夜书所见》:萧萧 , 。知有儿童 ,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每逢 。遥知 ,遍插 。
2、词语解释
萧萧:指风声。 挑:捉。 篱落:篱笆。 九月九日:重阳节。
山东:华山以东,指王维的家乡。 独:单独。 异乡:他乡
逢:遇到,碰到。 倍:加倍。 遥:遥远。
3、古诗意思
《夜书所见》: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那应该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人一个人客居异乡,每次遇到重阳佳节就加倍思念家乡亲人。这时候,诗人想远方的弟兄们一定登上了高处,他们身上都佩带了茱萸,只是少了诗人一个人。
《10风筝》
1、课文里的“风筝”代表着什么,为什么孩子们要寻找飞走了的风筝?
(因为风筝寄托着孩子们的快乐,寄托着他们的幸福,寄托着他憧憬和希望,语文试题《小学语文第三单元复习》。)
2、课文的写作顺序(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3、学了本文,我感受到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做风筝时的憧憬和希望→放风筝时的快活→找风筝时的伤心和失望)
4、找出课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快乐 精心 快活 大惊失色哭了 垂头丧气)
5、抄写一些描写心情的词语(兴冲冲 乐呵呵 怒气冲天 伤心 失望……)
《11秋天的雨》
1、背诵全文
2、课文按(分―总)的结构写作,每段都是(先总写,后分说)。
3、课文从哪三个方面写秋雨的?(秋雨的色彩、气味、告诉小动物们冬天快要来了)
4、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因为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告诉小动物们冬天快要来了)
《12听听,秋的声音》
1、我会读:手臂 振动 歌韵叮咛掠过歌吟辽阔音乐厅绽开匆匆
2、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秋的声音?(大树抖动手臂的声音、蟋蟀振动翅膀的声音、大雁暖暖的叮咛、秋风掠过田野的`歌吟,还有每一片叶子、每一朵小花、每一滴汗水、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的声音)
《语文园地三》
1、习作:要学会用“总分总”和“先总后分”的结构方式来写作文。例文:《秋天的果园》。
2、我的发现:会写表示颜色的词语(课文49页)
ABB格式表示颜色的词语: 红通通 白茫茫 白花花 黑乎乎 黑漆漆 绿油油 黄澄澄
3、“的”和“地”的不同:“的”后面跟名词或者人物,“地”后面跟动作。比如,美丽的花朵,快活地唱歌。
4、背诵和默写“读读背背”
背诵《花鸭和彩霞》
篇10:小学语文第三单元复习
小学语文第三单元复习
第三单元复习资料一、生词
jīnɡ xīn xī wànɡ yī rán fēi wǔ pīn mìnɡ bēn pǎo dǒu dònɡ
(精心)(希望) (依然) (飞舞)(拼 命)(奔跑)(抖动)
dà jīnɡ shī sè qiān hū wàn huàn xún zhǎo chuí tóu sànɡ qì
(大惊失 色)(千 呼 万 唤) (寻找) (垂头 丧 气)
mò fánɡ jì xù qīnɡ liánɡ liú yì shàn zi yán rè yóu piào
(磨坊) (继续) (清 凉) (留意) (扇子) (炎热) (邮 票)
liánɡ shuǎnɡ shì zi xiān zǐ bō luó qì wèi xiānɡ tián
(凉 爽) (柿子) (仙子) (菠萝) (气味) (香 甜)
liánɡ shi jiā jǐn yóu liànɡ liànɡ yánɡ shù fēnɡ shōu
(粮 食) (加紧) (油 亮 亮) (杨 树) (丰 收)
二、词语
què cūn zhuānɡ chōnɡ jǐnɡ xiē xī yì méi lí zǐ yào shi
(冷却)(村 庄)(憧 憬) (歇息)(一 枚)(梨子)(钥匙)
chèn zhe lǎ bɑ wú cǎi bīn fēn xián lái yī shɑnɡ
(趁 着)(喇 叭)(五彩 缤纷) (衔 来) (衣 裳)
三、多音字组词
mò(磨坊) fánɡ(磨坊) shān(扇风)
磨 坊 扇
mó(磨刀) fānɡ(牌坊) shàn(扇子)
四、课文理解
《9古诗两首》
1、默写两首古诗。
《夜书所见》:萧萧 , 。知有儿童 ,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每逢 。遥知 ,遍插 。
2、词语解释
萧萧:指风声。 挑:捉。 篱落:篱笆。 九月九日:重阳节。
山东:华山以东,指王维的家乡。 独:单独。 异乡:他乡
逢:遇到,碰到。 倍:加倍。 遥:遥远。
3、古诗意思
《夜书所见》: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那应该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人一个人客居异乡,每次遇到重阳佳节就加倍思念家乡亲人。这时候,诗人想远方的弟兄们一定登上了高处,他们身上都佩带了茱萸,只是少了诗人一个人。
《10风筝》
1、课文里的“风筝”代表着什么,为什么孩子们要寻找飞走了的风筝?
(因为风筝寄托着孩子们的快乐,寄托着他们的幸福,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2、课文的写作顺序(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3、学了本文,我感受到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做风筝时的憧憬和希望→放风筝时的快活→找风筝时的伤心和失望)
4、找出课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快乐 精心 快活 大惊失色哭了 垂头丧气)
5、抄写一些描写心情的词语(兴冲冲 乐呵呵 怒气冲天 伤心 失望……)
《11秋天的雨》
1、背诵全文
2、课文按(分—总)的结构写作,每段都是(先总写,后分说)。
3、课文从哪三个方面写秋雨的?(秋雨的色彩、气味、告诉小动物们冬天快要来了)
4、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因为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告诉小动物们冬天快要来了)
《12听听,秋的声音》
1、我会读:手臂 振动 歌韵叮咛掠过歌吟辽阔音乐厅绽开匆匆
2、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秋的声音?(大树抖动手臂的声音、蟋蟀振动翅膀的声音、大雁暖暖的叮咛、秋风掠过田野的歌吟,还有每一片叶子、每一朵小花、每一滴汗水、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的声音)
《语文园地三》
1、习作:要学会用“总分总”和“先总后分”的结构方式来写作文。例文:《秋天的果园》。
2、我的发现:会写表示颜色的词语(课文49页)
ABB格式表示颜色的词语: 红通通 白茫茫 白花花 黑乎乎 黑漆漆 绿油油 黄澄澄
3、“的”和“地”的不同:“的”后面跟名词或者人物,“地”后面跟动作。比如,美丽的花朵,快活地唱歌。
4、背诵和默写“读读背背”
背诵《花鸭和彩霞》
篇11: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和复习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第82页~第84页。
教学目的整理本单元所学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各种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掌握计算面积的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应用。
教学重点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公式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过程
一、回忆整理
1、本单元我们学过哪些图形的面积计算?
2、在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时,我们做过哪些实验?
3、填表,第82页第1题。
二、复习与练习
1、计算六种基本图形的面积,第82页第2题。
2、练习二十第5题。
(1)量出图中计算时要用的数据。
(2)计算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
(3)观察与比较。
四个图形的形状虽然不同,但面积相等。然后分析每个图形的高和底,发现,四个图形高相等,都是2厘米。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底也相等都是1.5厘米;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与三角形的底相等,都是3厘米,与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比,扩大2倍,但按照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底与高相等后还要除以2,所以梯形、三角形的面积与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3、判断:
(1)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
(2)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 )
(3)平行四边形的底越长,它的`面积就越大。 ( )
(4)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
(5)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的2倍。( )
(6)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底要等,面积相等,它们的高也相等。( )
4、应用题。
(1)一个粮食专业户在一块上底是315米,下底是110米,高是120米的梯形田里,共收玉米47430千克,平均每公顷收玉米多少千克?
(2)一台压路机,压路的宽度是 1.5米,如果每小时压路2千米,压路机每小时压路多少平方米?
(3)在一块底是90米,高是60米的的平行四边形田里栽棉花,如果每株棉花占地0.12平方米,这块地共栽棉花多少株?
三、课外作业。
练习二十中部分习题。
篇12: 四年级下册《与复习》数学教案
四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回顾前面学习知识的过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整理与复习的活动,培养整理所学知识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进一步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
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并形成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前三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将所学内容整理出来吗?
同学们开始归纳整理,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学生展示,集体评价。
师:刚才同学们各自进行了归纳整理,你们归纳的是否完整呢?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归纳整理一下。
二、回顾整理
1.我学到了什么?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小数的意义
低级单位与高级单位之间的转化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及读写法
小数的`基本性质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
图形的分类:平面图形、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
三角形(稳定性)--按角分、按边分
四边形(不稳定性)--平行四边形、梯形
2.我的成长足迹
师:通过前面三个单元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你印象最深的活动是什么?说一说你有什么进步或不足?同学们互相交流、讨论。
3.我提出的问题
师:通过学习,你有哪些问题还需要解决?说出来,同学和老师共同帮你解决。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50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学们互相汇报交流,并谈谈你的想法。
2.教材第50页第2题。
学生独立找出规律再填数,指名学生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教材第50页第3题。
同学们先讨论交流,说一说各自的想法,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4.教材第50页第4题。
先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如大于7且小于8的小数的整数部分是几?可以是哪些数?
5.教材第52页第11题。
指导学生读题,明确游戏规则;
小组内同学可以轮流画图形做游戏。
四、课堂小结
通过整理和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后练习
篇13:小学四年级第三单元试题
小学四年级第三单元试题
一、仔细想,认真填。(17分)
1.用字母a、b、c表示下面运算定律:
(l)加法交换律( );
(2)乘法分配律( );
(3)乘法交换律( );
(4)加法结合律( );
(5)乘法结合律( )。
2.45×(20×39)=(45×20)×39 这是应用了( )律。
3.用简便方法计算376+592+24,要先算( ),这是根据( )律。
4.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a+(30+8)=(□+□)+8
(2)□十82=□十18
(3)45×□=32×□
(4)25×(4+8)=□×□十□×□
5、把“、=” 填在合适的'○里
496-120-230○496-(120+230)
192+(95-75)○192+95-75
720÷36÷2○720÷(36÷2)
70×3+5○70×(3+5)
(65+13)×4○65×4+13×4
二、对号入座。(把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
1.49×25×4=49×(25×4)这是根据( )。
A. 乘法交换律B.乘法分配律C.乘法结合律
2.986-297的简便算法是( )。
A.986-300-3 B.986-300+3 C.986-200-97 D.986-(300+3)
3.32+29+68+41=32+68+(29+41)这是根据( )。
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下面算式中( )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A.42×(18+12)=424×30 B.a×b+a×C=a×(b+C)
C.4×a×5=a×(4×5)
三、判断。(对的在括号里面打“√”,错的打“×” )(10分)
1、25×(4+8)=25×4+2×58 ( )
2、(32+4)×25=32+4×25 ( )
3、180÷5÷4=180÷(5×4) ( )
4、125×4×25×8=(125×8)+(4×25) ( )
5、52+83+48=83+(52+48)这一步计算只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 )
四、计算我最棒。(41分)
1、口算。(10分)
480—101= 598+99= 210÷35= 18×ll=
125×37×8= 396—28—22= 43+189+57=
27×16+73×16= 62×(100+l)= (35+49)÷7=
2、笔算下面各题,并用运算定律验算。(4分)
193+378= 349×56=
3、怎样简便就怎样算。(27分)
94+38+106+62 490÷35 25×64×125
125×15×8 125×48 989-186-14
4600÷25÷4 136×101-136 32×37+68×37
五、解决问题。(24分)
1、同学们去军区演出,四年级去113人,五年级去272人,六年级去87人。三个年级一共去多少人?
2、粮店运进一批大米,大、小袋各16袋,大袋每袋50千克,小袋每袋25千克。一共运进大米多少千克?
3、一个工程队要用一个月的时间挖一条长2670米的水渠,已知上旬挖了1016米,中旬挖了984米。要想按期完成任务,下旬需要挖多少米?
4、学校要做4800面彩旗,把这个任务交给25个班,每个班有4个小组,平均每个小组要做多少面彩旗?
5、一座大楼有25层,每层有24个窗口,每个窗口有4块玻璃,这座大楼一共有多少块玻璃?
6、某工厂原计划一年生产农具4800部, 实际用10个月就完成了任务, 实际平均每月比原计划每月多生产多少部农具?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第三单元与复习》】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