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当兵的人》的教案
“menbi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公开课《当兵的人》的教案,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公开课《当兵的人》的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公开课《当兵的人》的教案
1、引入:
⑴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大家先猜一下老师会唱一首什么歌?
⑵播放《为了谁》的伴奏,老师深情地演唱。
⑶那么大家知道这首歌是在什么时候什么背景下为谁而作的吗?(学生回答)
⑷对,这首歌就是在抗击洪水中,为歌颂广大官兵为了人民的利益,不顾个人安危,奋勇抗洪的动人事迹而作的,而这些抗洪将士就是我们所说的天底下最可爱却又最普通的“兵”。同学们,他们这种崇高的思想、振奋的精神值不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值)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师提示:积极进取?消极颓废?)
2、同学们,你们了解军人吗?你们能谈谈对军人的认识吗?
保卫国家的人、铁打的汉子、最可爱的人、穿绿军装的人……是啊,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不说战争时期,就说当今的和平年代,海难大搜救、反恐辑捕、核泄露应急救援、抗洪抢险,哪次没有军人一马当先的开路队伍?每次总是耳闻目睹着绿色的身影赴汤蹈火、勇往直前、抛头颅洒热血换取百姓生命的悲壮场面;在死神威逼着人民性命的危难时刻,只要绿军装的身影一出现,生命就有了希望,曙光就会驱散了阴霾。
3、说句心里话,我们总是对军人有着特殊的感觉,那么大家考虑一下,他们“特殊”在什么地方?特殊的地方实在太多了,还是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自己是怎么说的吧!欣赏《当兵的'人》(放录音)。
4、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兵,来了解一个兵,好吗?
⑴发声练习:
1=C-F2/4 1 3 | 5 3 | 1 3 | 5 3 | 1 0||
mi mi mi mimamamamama
顿音如跑操时喊1234,头正、身直、口腔如半打哈欠状。
⑵学唱歌曲。
①歌曲重复播放,学生分组自学。
②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③以比赛的形式分组展示。
(设计意图:歌曲学生较熟悉,用分组自学方式,可发挥学习能手的作用,增强合作性。)
⑶教师点评,合上钢琴伴奏,学习打4/4拍子,跟钢琴演唱歌曲。
⑷分析音乐。
①跟钢琴演唱旋律。
②分析: A 16小节、复乐段结构、高音区、饱满有力、威武高大的军人形象。
B 16小节、四句体结构、中音区、连贯抒情、发自内心的倾诉。
歌曲的最后补充结束句,不但是主题的再现,同时将情绪推向高潮。
5、音乐主题:这豪迈的心声就是当代中国当兵的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最好的表达。
6、问题:这首歌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力度去唱?应突出哪个字?
咱当兵的人弹性而有力度地唱。
A有气势、饱满有力 B连贯抒情、亲切 结尾更深沉有力
7、欣赏由刘斌演唱的歌曲,刘斌介绍,并可以随着刘斌深情有力的演唱而跟唱。
放音乐,学生齐唱,请上8位男生上台合着音乐表演唱。
8、教学拓展:
面对亲人解放军,你准备选用哪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A写一段赞美的话B唱一首颂歌 C做一件有趣的作品
D画一幅美丽的画E跳一段欢快的舞 F写一封慰问信。
篇2:公开课《当兵的人》的教案-初中音乐教案
公开课《当兵的人》的教案-初中音乐教案
浙江绍兴县实验中学 唐春晓
1、引入:
⑴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大家先猜一下老师会唱一首什么歌?
⑵播放《为了谁》的伴奏,老师深情地演唱。
⑶那么大家知道这首歌是在什么时候什么背景下为谁而作的吗?(学生回答)
⑷对,这首歌就是在19抗击洪水中,为歌颂广大武警官兵为了人民的利益,不顾个人安危,奋勇抗洪的动人事迹而作的,而这些抗洪将士就是我们所说的天底下最可爱却又最普通的“兵”。同学们,他们这种崇高的思想、振奋的精神值不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值)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师提示:积极进取?消极颓废?)
2、同学们,你们了解军人吗?你们能谈谈对军人的认识吗?
保卫国家的人、铁打的汉子、最可爱的人、穿绿军装的人……是啊,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不说战争时期,就说当今的和平年代,海难大搜救、反恐辑捕、核泄露应急救援、抗洪抢险,哪次没有军人一马当先的开路队伍?每次总是耳闻目睹着绿色的身影赴汤蹈火、勇往直前、抛头颅洒热血换取百姓生命的悲壮场面;在死神威逼着人民性命的危难时刻,只要绿军装的身影一出现,生命就有了希望,曙光就会驱散了阴霾。
3、说句心里话,我们总是对军人有着特殊的感觉,那么大家考虑一下,他们“特殊”在什么地方?特殊的地方实在太多了,还是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自己是怎么说的吧!欣赏《当兵的人》(放录音)。
4、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兵,来了解一个兵,好吗?
⑴发声练习:
1=C-F 2/4 1 3 | 5 3 | 1 3 | 5 3 | 1 0 ||
mi mi mi mi ma ma ma ma ma
顿音如跑操时喊1234,头正、身直、口腔如半打哈欠状。
⑵学唱歌曲。
①歌曲重复播放,学生分组自学。
②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③以比赛的形式分组展示。
(设计意图:歌曲学生较熟悉,用分组自学方式,可发挥学习能手的作用,增强合作性。)
⑶教师点评,合上钢琴伴奏,学习打4/4拍子,跟钢琴演唱歌曲。
⑷分析音乐。
①跟钢琴演唱旋律。
②分析: A 16小节、复乐段结构、高音区、饱满有力、威武高大的军人形象。
B 16小节、四句体结构、中音区、连贯抒情、发自内心的倾诉。
歌曲的最后补充结束句,不但是主题的再现,同时将情绪推向高潮。
5、音乐主题:这豪迈的心声就是当代中国当兵的`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最好的表达。
6、问题:这首歌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力度去唱?应突出哪个字?
咱当兵的人 弹性而有力度地唱。
A 有气势、饱满有力 B 连贯抒情、亲切 结尾 更深沉有力
7、欣赏由刘斌演唱的歌曲,刘斌介绍,并可以随着刘斌深情有力的演唱而跟唱。
放音乐,学生齐唱,请上8位男生上台合着音乐表演唱。
8、教学拓展:
面对亲人解放军,你准备选用哪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A写一段赞美的话 B唱一首颂歌 C做一件有趣的作品
D画一幅美丽的画 E跳一段欢快的舞 F写一封慰问信。
篇3:《但愿人持久》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词,其中田字个格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词语和重点句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简单介绍生平,揭示课题。
可让学生课前搜集一些与本文有光的资料,包括苏轼的一些诗词,然后老师再加以补充。
(1)介绍苏轼
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拭与弟苏辙情同手足,但长期天各一方,时直中秋,目睹他人家团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后他在伤感之时,悟出真缔,于是解脱难过,写出了‘但愿人持久,千里共蝉娟’的.千古绝唱。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 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练读生字表上的生字
2)划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
3)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4)、学生练读全文
5)、抽读卡片
6)读准字音
7)理解词语
皓月:明亮的月亮。
埋怨: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他人或事物表示不满。
2 范读课文
四、细读课文
1 细读1-3自然段
理解“朝庭“:密洲”两个词语
2 学习第二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
看图理解词语“皓月当空”,“万里无云”,想象家人团聚,品尝瓜果,观赏明月“心绪不宁”是什么意思
3 学习第三自然段
苏拭为什么思念弟弟
“手足情深”是什么意思
“形影不离”呢?
4 指导朗读
作业安排:誊写词语
版书设计
心绪不宁 形影不离
篇4:《但愿人持久》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要求
1、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持久,千里工婵娟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但愿人持久,千里工婵娟”的含义。
三、教学步骤和过程
1、继续细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
指明说说苏拭为什么要埋怨月亮
苏拭移情于月也戏人,偏偏在他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
自由练读
这段后面是省略好,他省略了什么?
引导想象
这个问题问的没有必要,可删去,因为课文已说得很完整了。
细读5,6自然两段
想到这而,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底声吟诵起来。
想到这儿还想到哪儿?
他为什么宽慰了许多?这说明了什么?人有悲欢离合,就象月亮有阴晴圆缺,恰是世之长理,实难十全十美,他的宽慰,正是他与常人不同的可贵之处。
理解“但愿人持久,千里共蝉娟”。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们的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一起拥有这一轮明月,既然离别难免,那就不必伤悲,将思念之情留在心里,一起欣赏良宵美景。
2 、总结课文内容
本课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拭的名词《水掉歌头》的创作经过。
3、指导背颂第4-6段
4、直到造句
一起……一起……出示文中样句
示范: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
造句可随课文教学,讲到有关自然段直接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练习造句。
5、作业
板书设计
心绪不宁
埋怨 } 重亲情
转念
宽慰 } 通情达理
篇5:初中音乐《当兵的人》教案
初中音乐《当兵的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唱《当兵的人》这首歌,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饱满有力、连贯抒情的声音,表达解放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豪迈情怀。
2、初步了解当兵人的生活,热爱当兵的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当兵的人》。
难点:歌曲演唱情绪的把握;附点音符、切分音符准确时值的把握。
三、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录音磁带。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今天很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度过这快乐的四十五分钟,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曲,同学们听一听歌中唱的是谁?播放《游击队歌》听后回答(唱的是游击队员、神枪手),他们的战斗生活是怎样的?(艰苦),但是他们的是?(乐观向上积极地)。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进行表扬。
2、师:这些游击队员、神枪手在现在我们称他们为?(解放军),说的最通俗一点就是“当兵的人”板书课题那现在和平年代,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还是让我们来听听他们自己是怎么说的吧!
(二)、寓教于乐
1、播放《当兵的人》学生完整聆听歌曲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当兵的人》,同学们想一想,歌中表达了解放军怎样的情怀?学生回答有难度的话可以提示(为了国家安宁我们紧握手中枪,一样的.风采在共和国旗帜上飞扬),生回答出(解放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豪迈情怀)
2、下面我们再来聆听一遍歌曲(只放第一段歌词),思考一下:歌唱家是怀着怎样的情绪、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的?听后小组讨论一下(慷慨激昂、饱满有力、积极向上、豪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鼓励表扬
3、这首歌曲属于进行曲体裁,(介绍进行曲)听着这首具有阳刚之气的歌曲我也想唱一唱,你们想听吗?听后你们要回答我哪几句唱的饱满有力,那几句连贯抒情?
A、1—16小节高音区有气势刻画了当代军人高大威武形象。
B、后16小节中低音区舒展亲切发自内心的倾诉
4、听了我的演唱,你想不想也唱一唱?下面就让我们用步伐踏着节拍,随录音来跟唱一遍歌曲,并感受一下哪一句使你最激情?(唱唱自己喜欢的乐句)并引导学生感受“咱”字的力度处理(有弹性而有力的声音要有先声夺人之势)
5、通过刚才的演唱你感觉有把握不准的或者不好长的地方吗?解决难点:休止符、切分音、附点音符。
6、下面你们能不能随着老师的琴声把当代子弟兵那种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豪迈心声唱出来?(随老师琴声演唱歌词)给予鼓励表扬
7、我们来学唱第二段歌词,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的?完整演唱第二段歌词
8、我们来和歌唱家比赛好吗?比一比谁唱的最豪迈,谁唱的最抒情!体会着歌曲的情绪,用饱满有力而有弹性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随琴演唱)
(三)、才艺展示
1、体验小小指挥家(44指挥图示)
2、体验小小歌唱家
(四)、拓展
想不想体验一下当军人的感觉?同学们应该见过军人行进中的步伐吧?有谁愿意上来秀一下自己?模仿齐步走、正步走
(五)、课堂
通过学习《当兵的人》你有什么收获?或是什么感想?想法?说一说听一听。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有时也会遇到小小的挫折,我们要学习当兵的人那种乐观、振奋的,以积极进取的投入生活。
篇6:公开课教案 授课人:高跃红
公开课教案 授课人:高跃红
公开课教案 授课时间:-4-13 授课地点:校多媒体教室 授课人:高跃红 课 题:8.16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学习椭圆和双曲线定义的基础上通过抛物线图形的画法掌握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其推导过程;增强学生利用坐标法解曲线方程的技能,强化应用意识。 2.使学生在掌握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的基础上明确抛物线方程的几种形式,并能熟练掌握其交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3.通过课堂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感情, 教学重点:抛物线的定义与标准方程。 教学难点:抛物线标准方程的不同形式及其焦点坐标,准线方程。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具:多媒体 内容分析: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第二册第八章第六节的内容,也是本章介绍的最后一种圆锥曲线知识。学好本节对于完整地掌握二次曲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教学大纲规定的重点内容,对口高考必考的考点,这节教材继续着力于教会学生运用坐标法解题以及培养学生的对立统一的思想观点。 教材利用多媒体演示引出抛物线定义,这种直观形象的过程类似于椭圆、双曲线定义引出过程,同学们已有一定的经验但这三者毕竟有着各自的特征,尤其是抛物线形成中依赖于一点一线而非两点,所以演示操作时除了讲出教材上的话之外还要适当与前面的椭圆、双曲线相关内容进行对比说明 像椭圆和双曲线一样,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不只一种形式,而是共有四种形式之多为此应注意两点:一是要对四种方程形式进行列表对比,对其中的图形特征(如开口方向、顶点、对称轴等)也须作特别说明;二是要指出不能把抛物线当成双曲线的一支 当抛物线上的点趋向于无穷远时,抛物线没有渐近线;而双曲线上的点趋于无穷远时,它有渐近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前面我们学习了椭圆和双曲线,了解了它们的定义,标准方程和简单几何性质,并且看到在实际生活中它们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实还有一种曲线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那就是抛物线。(这里打出幻灯片,让学生感受到抛物线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增强学习这节课的兴趣)对于抛物线大家曾经接触过,我们知道一元二次函数y=ax +bx+c(a 0)的图像是抛物线,而且研究过它的顶点坐标,对称轴等问题,那么抛物线到底有怎样的几何特征?它还有那些几何性质?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利用几何画板演示画抛物线的过程,引导学生得出抛物线的定义。(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说清图形的画法过程,变化中什么不变是学生观察的重点) 2. 抛物线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定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 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3.推导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前面椭圆和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是如何建系设点的,从而强化学生解决问题技巧的训练。 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系,设|KF|= ( >0),那么焦点F的坐标为 ,准线 的方程为, 设抛物线上的点M(x,y),则有 化简方程得 方程 叫做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它表示的抛物线的焦点在x轴的正半轴上,焦点坐标是F( ,0),它的准线方程是 三、简单尝试,初步运用: 例1 已知抛物线的焦点在X轴的正半轴上,并且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4,写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解:由于P=4,且焦点在X轴的正半轴上,因此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例2:求抛物线 抛物线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解 从 看出,P=1,且焦点在X轴的正半轴上,因此焦点坐标为 ( ,0),准线方程为 四、分组讨论,合作探研 一条抛物线由于它在坐标系的位置不同,方程也不同,根据直线和点的位置关系,可得有四种不同的情况,所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还有其他几种形式:, , .这四种抛物线的`图形、标准方程、焦点坐标以及准线方程如下。(分小组讨论) 抛物线的准线方程:如图所示,分别建立直角坐标系,设出|KF|= ( >0),则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如下: _ x _ y _ ( 1 ) _ M _ K _ F _ O _ D _ x _ y _ K _ D _ F _ M _ ( 2 ) _ O _ x _ y _ K _ D _ F _ M _ ( 3 ) _ O _ x _ y _ K _ D _ F _ M _ ( 4 ) _ O _ D (1) , 焦点: ,准线 : (2) , 焦点: ,准线 : (3) , 焦点: ,准线 : (4) , 焦点: ,准线 : 相同点: (1)抛物线都过原点; (2)对称轴为坐标轴; (3)准线都与对称轴垂直,垂足与焦点在对称轴上关于原点对称 它们到原点的距离都等于一次项系数绝对值的 ,即 不同点: (1)图形关于X轴对称时,X为一次项,Y为二次项,方程右端为 、左端为 ;图形关于Y轴对称时,X为二次项,Y为一次项,方程右端为,左端为 (2)开口方向在X轴(或Y轴)正向时,焦点在X轴(或Y轴)的正半轴上,方程右端取正号;开口在X轴(或Y轴)负向时,焦点在X轴(或Y轴)负半轴时,方程右端取负号 点评: (1)建立坐标系是坐标法的思想基础,但不同的建立方式使所得的方程繁简不同,布置学生自己写出推导过程并与课文对照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果,进一步明确抛物线上的点的几何意义 (2)猜想是数学问题解决中的一类重要方法,请同学们根据推导出的(1)的标准方程猜想其它几个结论,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或类比推理的能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直觉思维―数学思维的一种基本形式另外让学生推导和猜想出抛物线标准方程所有的四种形式,也比老师直接写出这些方程给学生带来的理解和记忆的效果更好 (3)对四种抛物线的图形、标准方程、焦点坐标以及准线方程进行完整的归纳小结,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它们 例3 已知抛物线的焦点在Y轴的正半轴上,并且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5,写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解 由于P=5,且焦点在Y轴的正半轴上,因此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四:随堂训练,总结提高。 1,根据下列条件写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1)焦点在X轴的正半轴上,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3; (2)焦点在Y轴的负半轴上,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2; (3)焦点F(-6,0); (4)准线方程是 ; (5)焦点是F 2,求下列抛物线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1) (2) (3) (4) 五:课后思考 : 已知抛物线的焦点在X轴的正半轴上,且经过点M(3,-6),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六、课堂小结 :小结抛物线的定义、焦点、准线及其方程的概念。 七、课后作业:课本104页A组1、(1)(3)(5)2、(2)(4) 八、板书设计(略) 九、课后反思: 在“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理念下,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还要特别关注学生“会学”知识。本节课创设实景结合几何画板演示,通过教师适时的引导,生生间、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反思、纠正,不断完善并形成抛物线的概念,推导抛物线的方程,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尝试合作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数学抛物线课件.ppt篇7:大班公开课语言教案《小雨人跑来跑去》
大班公开课语言教案《小雨人跑来跑去》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与讲述,学习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丰富相应的词语。
2、培养幼儿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自制《小雨人跑来跑去》图书一本。
【活动过程】
一、示大图书,引出故事。
二、教师逐页翻阅图书,并提问:
第一幅图片:你们猜,小雨人会到哪些地方去玩?
第二幅图片:
1、小雨人先来到了什么地方?他们在干什么?
2、花儿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小雨人先来到了花丛中,有的跑到花瓣上抱抱花瓣,()有的跑到花蕊中亲亲花蕊,还有的.给花喝水,花儿见他们来了,都开出了红的、黄的、紫的花。
第三幅图片:
1、小雨人接着又来到了什么地方?他们在干什么?
2、绿叶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小雨人来到了绿叶上,有的跳到绿叶上滑滑梯,有的在绿叶上跳舞,还有的在唱歌。绿叶非常喜欢小雨人,小雨人来了,绿叶长得更漂亮了。
第四幅图片:
1、现在小雨人来到了什么地方?他们在干什么?
2、大树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小雨人来到了大树上,有的爬上树荡秋千,有的在给果子洗澡,还有的给果子喝水。大树很喜欢小雨人,他们给大树带来了快乐。
第五幅图片:
1、当小雨人在玩的时候,谁来了?他们来到了什么地方?
2、青蛙是高兴还是生气?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发生了什么事情?河水为什么这么脏?河里有什么?
4、怎么样才能把河里的水变干净?
第六幅图片:
教师小结:小雨人跳进了河里打捞垃圾,他们在河里游来游去,河水慢慢变清了,又看见了小鱼、小虾、小蝌蚪。
第七幅图片:
1、天晴了,小雨人跑到哪里去了?
教师小结:天晴了,小雨人钻进了草坪中,大树下,花丛中,虽然小雨人不见了,但水更清了,草更绿了,花更红了。
三、讨论。
1、你喜欢故事中的小雨人吗?为什么?
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
【公开课《当兵的人》的教案】相关文章:
1.公开课教案
4.大学生当兵
5.当兵祝福语
6.定**公开课教案
9.幼儿园公开课教案
10.《蝶恋花》公开课教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