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和小牛教案
“cheliz”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老牛和小牛教案,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老牛和小牛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老牛和小牛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并表现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
2.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在一起的场面。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画出老牛与小牛的不同特征。
难点: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之间的亲密关系。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的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常用的绘画工具材料
(教师)牛的图片、录像资料以及各种美术作品、课件
教学过程:
1.小朋友,请看图片,这是一幅什么画?指生说:……
2.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指生答:……(角、鼻子)
3.哪你试着画画看?指三位学生上来画。师讲评
4.牛的头还可以画成哪些几何形状?生说师画。
5.师:现在朱老师这里就一头牛,它非常孤独,所以啊我们今天就来再添一头牛,揭示课题:《老牛和小牛》
(1)先我们来看这是俩头什么牛?它们在一起干什么?(牦牛、在寻找食物……)
(2)我们再看这是什么牛呢?它们在一起干什么?(奶牛、学挤奶……)
(3)我们看第三幅是什么牛呢?它们在一起干什么?(水牛、学游泳……)
(4)我们看第四幅是什么牛呢?它们在一起干什么?
6.师:出示老牛和小牛图片,你猜哪头是老牛,哪头是小牛?你是从哪里发现的?指生说:老牛:体大,牛角长而弯,尾巴长。小牛:体小,没长角,尾巴短。……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7.师:老牛和小牛在一起会做些什么呢?指生说并上来摆:在逃,在想问题、在跳舞、在休息……)
8.好,今天啊我们就要通过你的画笔来体现牛的快乐生活啦!
9.学生作业(音乐)
10.作业讲评
(1).师生贴画!
(2).师生共评!我们一起来看看,哪头牛画的最好,最幸福?指生答:
(3).你的牛最幸福,你来说说看你画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指生讲)讲得非常好,画的也非常好,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11.教师小结:这节课呢我们了解了老牛和小牛,它们在长相上有很多的不同,并且尝试了用不同的手段来表现不同的牛,使同学们画出了许多有趣的牛的作品,牛的家里还有许多趣事,让我们回去通过你们的观察,我们下次再把它画出来。
教学反思:
整个这节课幼儿兴趣高涨,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只是一个引路人,把幼儿带到绘画的过程中,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画大牛和小牛,并且也体会到了与家人一起生活的幸福感,在熟悉的歌曲中结束一节课。如果我们每位美术美术教师每节课都能这样的话,长此以往,处在萌芽状态的幼儿的想象力和美术潜质就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进而美术教育的目的也便能达到了。
篇2:大班美术活动老牛和小牛教案
大班美术活动老牛和小牛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并表现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
2.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在一起的场面。
3.培养敬老爱幼的良好品德。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画出老牛与小牛的不同特征。
难点: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之间的亲密关系。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的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常用的绘画工具材料
(教师)牛的图片、录像资料以及各种美术作品、课件
教学过程:
1.小朋友,请看图片,这是一幅什么画?指生说:……
2.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指生答:……(角、鼻子)
3.哪你试着画画看?指三位学生上来画。师讲评
4.牛的头还可以画成哪些几何形状?生说师画。
5.师:现在朱老师这里就一头牛,它非常孤独,所以啊我们今天就来再添一头牛,揭示课题:《老牛和小牛》
(1)先我们来看这是俩头什么牛?它们在一起干什么?(牦牛、在寻找食物……)
(2)我们再看这是什么牛呢?它们在一起干什么?(奶牛、学挤奶……)
(3)我们看第三幅是什么牛呢?它们在一起干什么?(水牛、学游泳……)
(4)我们看第四幅是什么牛呢?它们在一起干什么?
6.师:出示老牛和小牛图片,你猜哪头是老牛,哪头是小牛?你是从哪里发现的?指生说:老牛:体大,牛角长而弯,尾巴长。小牛:体小,没长角,尾巴短。……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7.师:老牛和小牛在一起会做些什么呢?指生说并上来摆:在逃,在想问题、在跳舞、在休息……)
8.好,今天啊我们就要通过你的画笔来体现牛的快乐生活啦!
9.学生作业(音乐)
10.作业讲评(1).师生贴画!(2).师生共评!我们一起来看看,哪头牛画的最好,最幸福?指生答:(3).你的牛最幸福,你来说说看你画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指生讲)讲得非常好,画的也非常好,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11. 教师小结:这节课呢我们了解了老牛和小牛,它们在长相上有很多的不同,并且尝试了用不同的手段来表现不同的牛,使同学们画出了许多有趣的`牛的作品,牛的家里还有许多趣事,让我们回去通过你们的观察,我们下次再把它画出来。
教学反思:
整个这节课幼儿兴趣高涨,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只是一个引路人,把幼儿带到绘画的过程中,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画大牛和小牛,并且也体会到了与家人一起生活的幸福感,在熟悉的歌曲中结束一节课。如果我们每位美术美术教师每节课都能这样的话,长此以往,处在萌芽状态的幼儿的想象力和美术潜质就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进而美术教育的目的也便能达到了。
篇3:幼儿园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老牛和小牛》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老牛和小牛》含反思
教学目标:
1.了解并表现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
2.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在一起的场面。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画出老牛与小牛的不同特征。
难点: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之间的亲密关系。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的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常用的绘画工具材料
(教师)牛的图片、录像资料以及各种美术作品、课件
教学过程:
1.小朋友,请看图片,这是一幅什么画?指生说:……
2.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指生答:……(角、鼻子)
3.哪你试着画画看?指三位学生上来画。师讲评
4.牛的头还可以画成哪些几何形状?生说师画。
5.师:现在朱老师这里就一头牛,它非常孤独,所以啊我们今天就来再添一头牛,揭示课题:《老牛和小牛》
(1)先我们来看这是俩头什么牛?它们在一起干什么?(牦牛、在寻找食物……)
(2)我们再看这是什么牛呢?它们在一起干什么?(奶牛、学挤奶……)
(3)我们看第三幅是什么牛呢?它们在一起干什么?(水牛、学游泳……)
(4)我们看第四幅是什么牛呢?它们在一起干什么?
6.师:出示老牛和小牛图片,你猜哪头是老牛,哪头是小牛?你是从哪里发现的?指生说:老牛:体大,牛角长而弯,尾巴长。小牛:体小,没长角,尾巴短。……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7.师:老牛和小牛在一起会做些什么呢?指生说并上来摆:在逃,在想问题、在跳舞、在休息……)
8.好,今天啊我们就要通过你的画笔来体现牛的快乐生活啦!
9.学生作业(音乐)
10.作业讲评
(1).师生贴画!
(2).师生共评!我们一起来看看,哪头牛画的最好,最幸福?指生答:
(3).你的牛最幸福,你来说说看你画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指生讲)讲得非常好,画的也非常好,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11.教师小结:这节课呢我们了解了老牛和小牛,它们在长相上有很多的不同,并且尝试了用不同的手段来表现不同的牛,使同学们画出了许多有趣的牛的作品,牛的家里还有许多趣事,让我们回去通过你们的观察,我们下次再把它画出来。
教学反思:
整个这节课幼儿兴趣高涨,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只是一个引路人,把幼儿带到绘画的过程中,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画大牛和小牛,并且也体会到了与家人一起生活的幸福感,在熟悉的歌曲中结束一节课。如果我们每位美术美术教师每节课都能这样的话,长此以往,处在萌芽状态的幼儿的想象力和美术潜质就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进而美术教育的目的也便能达到了。
篇4: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老牛和小牛》
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老牛和小牛》
教学目标:
1.了解并表现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
2.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在一起的场面。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画出老牛与小牛的不同特征。
难点: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之间的亲密关系。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的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常用的绘画工具材料
(教师)牛的图片、录像资料以及各种美术作品、课件
教学过程:
1.小朋友,请看图片,这是一幅什么画?指生说:……
2.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指生答:……(角、鼻子)
3.哪你试着画画看?指三位学生上来画。师讲评
4.牛的头还可以画成哪些几何形状?生说师画。
5.师:现在朱老师这里就一头牛,它非常孤独,所以啊我们今天就来再添一头牛,揭示课题:《老牛和小牛》
(1)先我们来看这是俩头什么牛?它们在一起干什么?(牦牛、在寻找食物……)
(2)我们再看这是什么牛呢?它们在一起干什么?(奶牛、学挤奶……)
(3)我们看第三幅是什么牛呢?它们在一起干什么?(水牛、学游泳……)
(4)我们看第四幅是什么牛呢?它们在一起干什么?
6.师:出示老牛和小牛图片,你猜哪头是老牛,哪头是小牛?你是从哪里发现的?指生说:老牛:体大,牛角长而弯,尾巴长。小牛:体小,没长角,尾巴短。……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7.师:老牛和小牛在一起会做些什么呢?指生说并上来摆:在逃,在想问题、在跳舞、在休息……)
8.好,今天啊我们就要通过你的画笔来体现牛的快乐生活啦!
9.学生作业(音乐)
10.作业讲评(1).师生贴画!(2).师生共评!我们一起来看看,哪头牛画的最好,最幸福?指生答:(3).你的牛最幸福,你来说说看你画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指生讲)讲得非常好,画的也非常好,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11. 教师小结:这节课呢我们了解了老牛和小牛,它们在长相上有很多的不同,并且尝试了用不同的手段来表现不同的牛,使同学们画出了许多有趣的牛的作品,牛的家里还有许多趣事,让我们回去通过你们的观察,我们下次再把它画出来。
教学反思:
整个这节课幼儿兴趣高涨,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只是一个引路人,把幼儿带到绘画的过程中,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画大牛和小牛,并且也体会到了与家人一起生活的幸福感,在熟悉的歌曲中结束一节课。如果我们每位美术美术教师每节课都能这样的话,长此以往,处在萌芽状态的幼儿的想象力和美术潜质就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进而美术教育的目的也便能达到了。
篇5:《老牛和小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并表现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
2.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在一起的场面。
3.培养敬老爱幼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画出老牛与小牛的不同特征。
教学难点: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之间的亲密关系。
教学用具:准备有关牛的图像资料, 范画等。
教学方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1.观察牛,找特征。
(1)出示多媒体图片:引导学生观看牛的图像资料,初步了解牛的特征。
(2)让学生回答:你认识哪几种牛?这些牛分别有哪些主要特征?
2.了解牛,找关系。
(1)引导学生观赏并掌握牛,初步了解牛与人类的关系。
(2)提问:你喜欢牛吗?牛有什么用处?
3.牛的大小、动态和色彩。
(1)大小: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牛的`各部分纸板平面教具,让学生组合成老牛和小牛。
(2)动态:请学生将牛头摆出各个不同的朝向,让学生观察它的角、眼、嘴、鼻发生了什么变化。
(3)色彩:牛身上的花纹有单色的,也有黑白相间的。学生可画出牛的真实色彩,也可以任意选择颜色来画。
4.亲密关系的表现。
(1)展示同龄学生的作品及老师的范画,掌握亲密关系的表现。
(2)鼓励学生想象出老牛和小牛其他的亲密场景,如:一同嬉水,争草吃等。
5.作业要求。
表现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及它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6.作业讲评。
(1)请学生简单介绍自己选学作品的内容。
(2)课后扩展:了解和表现斗牛等情景。
篇6:老牛和小牛作文400字
从前有一只老牛和一只小牛。有一天, 小牛和老牛在一起吃草,吃到最后就剩一点了 ,大家都还没吃饱。
老牛很霸道地说:“我个儿大,给我吃 。”小牛生气地说:“凭什么给你吃,我正在 发育要多吃一点长身体。”老牛一听,故意放 大桑门说:“凭什么你在发育就要多吃点,那 我还老弱病残呢,你懂不懂尊老爱幼呀!真没 教养。小牛气得满脸通红地说:“你才没教养 !那你爱幼了吗?”
老牛气极了,它暴跳如雷、怒气冲天地 说:“看来今天不分个高下是不行了。”小牛 也不示弱说:“好咱们就比试比试吧!谁怕谁 呀。”
说着说着,就亮出了自己的武器?牛角, 一场激烈的战斗开始了。它们个个互不相让, 小牛用尽全身力气把老牛推倒在地。小牛高兴 极了,因为自己可以吃到草了!就在它兴奋地 准备吃草时,发现草已经被另外一只牛捷足先 登了。草突然不见了,小牛后悔极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一定要互相谦让 。
仙林小学三(3):熊一凡
指导
老师:吴老师7月20日
篇7:《小妞画小牛》教案
《小妞画小牛》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能唱清歌词。
2、感受渐慢结尾唱法的特点。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初步熟悉歌词内容。
1、出示图片。
2、提问:画面上有什么?这棵树是什么树呀?(河边有棵弯弯柳)树下又有谁?(柳下有头小黄牛)还有谁啊?这个小姑娘叫小妞,小妞在干什么啊?(小妞用心画小牛)小妞为什么要画小妞啊?(送给她的好朋友)
3、带动幼儿连起来练习歌词。
二、教师翻唱歌曲,带动幼儿学唱歌曲。
1、结合图谱教师范唱。
2、提问:这首歌曲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最后一句有什么变化?
3、再次欣赏歌曲,鼓励幼儿跟唱。
4、操作图谱呈现反复和结尾曲放慢的特征。
5、结合图谱带动幼儿再次练习,鼓励幼儿唱清柳、牛、扭等歌词。
三、分组展示,体验乐趣
请幼儿分组展示练习,根据幼儿演唱情况开展有针对的重点练习。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有点绕口令式的有趣歌曲,而且情境性十分的'形象丰富,所以我通过图片欣赏的方式直观的让幼儿感受歌词内容,并通过有重点的练习来掌握其中比较容易混淆的歌词。同时,由于本首歌曲中出现了反复与结束句渐慢的特点,我采用示范家图谱配合展现的方式直观呈现,幼儿比较容易理解,掌握情况良好。
篇8: 《小牛的铃声》教案
《小牛的铃声》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练习用“熟悉”说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小牛成长过程中的变化与喜悦。
[教学重点]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受小牛成长过程中的变化与喜悦。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第一眼看到“小牛的铃声”这个题目时,你猜想这篇课文可能会讲些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
3.到底这篇课文会给我们带来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打开书,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掌握会认字的字音和字形。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标出生字,自己认读。
2.用卡片检查学生掌握6个会认字的读音情况。
分层检查法: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进行集体认读。
(2)按学生座位的顺序进行个人认读,检查个体学习情况。
3.找出这6个字中你最难读准的,向小老师请教。
4.记住会认字的字形。
(1)找出形声字,说说他们的形旁和声旁。
(2)金字旁的字,你还记得哪些?
(3)学生观察字形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它们。
(4)交流识字方法。
悉:师用课件展示“悉”字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识记字形。
耍:上面的“而”像老人的胡须,下面的“女”表示一个可爱的女孩正拉着爷爷的胡须玩耍。还可用字谜帮助记忆:“而像爷爷长胡须,孙女摸弄笑嘻嘻。”
(5)比较组词,辨析形近字。
投影出示:棚( )铃( )悉( )耍( )
朋( )令( )秋( )要( )
(6)找一找,谁的朋友多。
老师把课文中的6个会认字分别发到6个同学手中,并请他们上台来。台下的小朋友如果想和他们交朋友,就走上台去拉着一个小朋友的手并用这个生字组一个词,看谁的朋友最多!
三、再读课文,积累词语,初步感悟课文内容。
1.师范读课文,学生标画出自己发现的`新词。
2.投影出示新词所在的句子,请学生读句子。
投影出示内容:
小牛刚刚出生几天,整天在牛棚里睡着。(出生)
小牛最熟悉的声音是筒铃的叮咚声。(熟悉)
小牛又长大一些了,就自己跑到村口的小路上玩耍。(玩耍)
小牛跑出牛棚迎接妈妈。(迎接)
3.说说你在哪儿见过
或者听过这些词,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说话。
4.“畅通铁路”游戏:
请一组小朋友按自然段开火车读课文,要求不能加字、丢字、读错字。如果有一个同学出现以上问题,这一小组的同学就不能再往下读了。看哪个小组被评为“畅通铁路”。
5.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指导书写会写字。
1.对会写字进行归类。
左右结构的字:铃睡脖挂坡
上下结构的字:些耍
独体字:丁
2.重点指导“睡”字的书写。
“睡”字右边笔画较多,要写得紧凑一点,师生一起边念笔画边书写。
3.生自由练习
师强调要边写边观察,将自己的字与书中字比较,想想怎样把字写得更漂亮。
4.请学生到黑板前来写,集体点评。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观察过刚刚出生的小动物吗?你发现他们有什么特点?刚刚出生的小牛与你们刚才所描述的小动物又有什么不同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一段,边读边思考:你看到了一条什么样的小牛?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追问:你怎么知道这条小牛很小?(或者你从哪儿看出小牛很小?)
2.投影出示“小牛最熟悉的声音是筒铃的叮咚声。”
思考:为什么小牛最熟悉的声音是妈妈的筒铃声?
3.投影出示填空题,指名回答。
一听到叮咚叮咚的声音,小牛心里就想( )。
4.小牛很小很小的时候最熟悉的是妈妈的筒铃声,那么在你们的记忆中你小时候最熟悉的是什么声音?
5.小牛不但最熟悉妈妈的铃声,而且他也最希望能快快听听妈妈的铃声,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小牛刚刚出生,一个人整天呆在牛棚里很寂寞,他想快快到妈妈的怀里撒娇和妈妈亲热。)
6.指名用“熟悉”来说话。
7.联系自己刚才说的话,想想熟悉的“悉”字为什么要用心字底?(只有用心去观察,去听去记,你才能熟悉一个人、一件事。)
8.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1)妈妈的铃声对于刚刚出生几天的小牛来说便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了,想象小牛见到妈妈后,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2)对小牛的心情有了自己的体会后你准备怎样读最后一句呢?
指名读,师点拨(读出小牛的焦急与声音由远及近的感觉)。
三、学习第2到5自然段。
1.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小牛渐渐长大了(板书“长大”),大家认真读读2―5段,你发现小牛有了什么变化?
2.完成表格。
小牛 渐渐长大的变化
刚出生几天 站起来迎接妈妈
长大一些
又长大一些
长大了
长高长大了
3.比较句子。
(1)投影出示句子:小牛远远地听到铃声,就跑到山路上迎接妈妈。
(2)老师把这一句中的“远远”
篇9:人教版老牛和小羊音乐教案
一、教材分析:
歌曲《老牛和小羊》为宫调式,四二拍,由三个乐句组成。歌曲中老牛和小羊的叫声分别用固定的动机表现,在第一、第二乐句反复出现,既为歌曲增添了趣味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第三乐句合唱的出现做了很好的铺垫。第三乐句巧妙地把小羊与老牛的叫声设计为高低两个声部、形成四度和声,降低了学生学唱的难度。最后两小节又回到了齐唱,完美地结束在主音上。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
2、技能目标:能初步尝试二声部的演唱,并分辨声部的不同;能以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乐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动物王国里要举行音乐会,许多动物都来参加。(课件出示森林里各种动物聚会的情景)你们想去听吗?生:想。过渡:那我们就先来闯关吧!(课件出示发声练习曲)。
2、发声练习
( 1)、师生练习演唱:指导学生唱“咩”时,声音位置高一些,唱“哞”时气息要控制好,声音要有共鸣。
(2)、分辨音的高低:
师:羊和牛的声音,谁的声音高呢?生:小羊的声音高,老牛的声音低。师:孩子们听得真仔细!
3、导入新课:
师:听到同学们的歌声,老牛和小羊可高兴了,它们也动情地唱起了歌,要和我们比一比(课件播放《老牛和小羊》)。聆听歌曲——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老牛和小羊》。
4、学唱歌曲:
( 1)、聆听范唱。(歌曲第三乐句是两个声部的合唱)启发学生听老牛的声音。(播放课件)师:讲解合唱。
(2)、学生分两组,分组模唱第二乐句。(播放课件)
(3)、分为两组,师生合作演唱歌曲第一声部。(播放课件)
(4)、第二声部(注意第三乐句有变化哦)!(播放课件)
5、练习合唱:(播放课件)
(1)、启发学生发现老牛和小羊同时唱歌,在老师的指挥下,两个声部一起唱歌;
(2)、师生接唱,帮助学生进一步完整地熟悉歌曲。
(3)、练习过程中,在唱准自己声部的同时,要注意倾听其他声部的声音,两个声部的声音应保持和谐、统一。
(4)、完整演唱。
四、表现歌曲:
启发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齐唱、领唱与齐唱、分角色演唱、合唱。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老牛和小羊》,初步尝试了二声部合唱,并且采用了多种形式演唱歌曲。我们上了一节快乐的音乐课,祝愿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放声歌唱”每一天,“快乐学习”每一刻。
篇10:人教版老牛和小羊音乐教案
歌曲《老牛和小羊》是一首二声部合唱,孩子们初步尝试二声部合唱。二声部合唱是这节课的重难点,练习曲设计就是用了老牛和小羊的叫声,同学模仿,既增添了趣味性,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第三乐句的合唱做了很好的铺垫,降低了学生合唱的难度。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和声的培养,在音色上要做到和谐、统一,同学之间要互相配合,要注意和声效果!
【老牛和小牛教案】相关文章:
1.小牛作文
3.老牛怨的诗歌
8.故事和教案
9.蚂蚁和西瓜教案
10.陶罐和铁罐教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