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答舞蹈教案范文
“虔皙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滴滴答舞蹈教案范文,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滴滴答舞蹈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幼儿园小班《滴答滴》教案
幼儿园小班《滴答滴》教案
活动目标:
1、乐于学习演唱歌曲,享受歌唱乐趣。
2、乐于倾听豆子掉落时发出的声音,激发想象力。
3、能用身体动作表现雨点,发展创造力。
4、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5、通过对歌曲的欣赏以及对歌词的理解。
活动准备:
1、大小不同的豆子,盘子。
2、歌曲《滴答滴》。
3、不同的乐器。
活动过程:
1、导入:出示一支装满豆子的盘子,桌上放一个盘子,让豆子慢慢的掉落在盘子上,请幼儿说说声音像什么?
教师分别在不同的吸管中放入大小不同的豆子,以制造不同的.声音。
2、播放歌曲《滴答滴》,教师朗读歌词,然后与幼儿一起唱歌曲。
3、请幼儿自由选择一种乐器,然后一起唱歌曲,并演奏乐器来代替歌词“滴答滴”。
4、再次演唱歌曲,每当唱至“滴答滴”时,请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示雨点。
反思:
幼儿在活动中能唱歌曲《滴答滴》,能用乐器演奏唱歌,能放松地用身体动作表现雨点。
在示范唱的时候,教师应该把声音唱的小些,并且声音应该唱的有弹性一些,这样更加形象的表现出小雨的感觉,在后面的乐器演奏时,演奏的断奏也可以做下铺垫。
幼儿在动作模仿时,动作不太多,但是我们可以鼓励幼儿大胆的表演表现。在幼儿表演出不同动作时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幼儿会更加积极的区表演与创编。
篇2:《滴答滴答》教案
《滴答滴答》教案
活动名称:滴答、滴答(语言、社会)――散文欣赏 活动目标:1、感受散文中优美的语句,有兴趣学念散文。 2、理解角色之间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感。 重点:感受散文中优美的语句。 难点:理解角色之间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雨滴、小鸡、小蚂蚁、小朋友、鸡妈妈、喇叭花、大树图片,散文录音。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1、 出示小鸡、小蚂蚁和小朋友图片 “图中的'小鸡、小蚂蚁和小朋友在干什么?” (小鸡在捉虫,小蚂蚁在搬米粒,小朋友在玩耍) 2、 出示雨滴图片,导入主题 “滴答滴答,天空下起了小雨,有谁会帮助他们躲雨呢?请听散文诗《滴答、滴答》。” 此环节由图片创设情境,引起幼儿兴趣并引出散文《滴答、滴答》。 二、欣赏散文,感受和理解散文内容及情感 1、 幼儿欣赏师配乐朗诵散文一遍 “谁帮助了小鸡、小蚂蚁和小朋友躲雨?” 2、 幼儿欣赏散文录音(第二遍) (1)、听前:“鸡妈妈、喇叭花、大树妈妈分别是怎么帮助他们的呢?” (2)、听录音,出示鸡妈妈、喇叭花、大树图片 (3)、听后:“鸡妈妈、喇叭花、大树妈妈是怎么撑伞的?撑了一把什么伞?” “鸡妈妈为什么要帮助小鸡躲雨,它自己怎么办?(因为鸡妈妈要保护她的孩子) “喇叭花和大树妈妈为什么要帮助小蚂蚁和小朋友?它们自己怎么办?” (引导幼儿感受关爱他人的情感) 强调:小朋友在下雷雨时不能躲在大树下。 3、 欣赏散文录音,师配动作(第三遍) “你觉得散文中哪些地方很美、很好听?”(鼓励幼儿用散文中优美的语句表达) 4、 幼儿欣赏散文录音并跟念(第四遍) “这篇散文真的很美,接下来请小朋友跟着录音一起念念好不好?” 此环节让幼儿经过多次欣赏散文,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中优美的语句并理解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三、迁移 “滴答滴答,天空下起了小雨,还有谁会撑起伞来帮助别人呢?” 1、出示小蝴蝶、小松鼠、小兔子图片 “谁会帮助小蝴蝶、小松鼠、小兔子躲雨呢?这是一把什么伞?” 2、创编 此环节让幼儿对散文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尝试创编。篇3:基本训练《滴哩滴哩》舞蹈教案
基本训练《滴哩滴哩》舞蹈教案
教学提示:
1.情境设置法:设置春天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听唱法:在学习歌曲中用听唱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便于学生学会歌曲。
舞蹈动作:
1.右脚向右迈出,脚跟着地。左受斜伸,右手屈肘。
2.正立,身体左倾,双手靠碗,手掌分开。
3.正立,左手屈肘,手指尖贴紧左手肘部。
4.右手背干身后,左手向左屈肘。
5.右脚向右迈出,脚跟着地,张指摆动。
8.交换,左脚迈出,张指摆动。
7.左脚迈向前,手友下慢慢抬起。
8.手掌从左划向右。
滴哩 滴哩包括曲谱、歌词、舞蹈动作以及动作分解图。
篇4:滴答滴答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体验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2、体会一分钟的长短,了解时间与生活的关系。
3、能围绕一分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见过钟能区分时针分针秒针。
2、物质准备:钟、汉字(长、短)、拼图玩具
活动过程:
一、发现一分钟
1、讨论:每个时钟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呢?时钟有什么用?
2、小结:时钟能告诉我们时间,让我们遵守时间。
二、感受一分钟
1、讨论:那么一分钟我们能够干些什么?一分钟到底是长还是短?
2、幼儿第一次判断: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分别站在“长/短”两个汉字边。
3、游戏《木头人》:请幼儿摆一个难度较高的姿势,坚持一分钟。
4、幼儿第二次判断: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分别站在“长/短”两个汉字边。
5、游戏《拼图》:请幼儿在一分钟内完成拼图,自己评价完成情况。
6、幼儿第三次判断:请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分别站在“长”“短”两个汉字边。
7、再次讨论:一分钟到底是长还是短呢?
8、小结:一分钟是不会变的,不论我们做什么事情,一分钟还是一分钟,我们要专注于一分钟能够完成一些重要的事情。
三、珍惜一分钟
1、幼儿观看ppt:一分钟可以做的事情。(一分钟人可以眨60下眼睛,一分钟可以写45个字、一分钟可以喝一杯水、一分钟可以读120个字,一分钟可以做50个俯卧撑、一分钟可生产78俩汽车,一分钟可跑300米,一分钟可以数300张人民币,铅笔厂一分钟可以制造1600支铅笔,飞机一分钟可以飞行18千米。一分钟全世界诞生259个婴儿)
2、幼儿交流:一分钟可以做什么?
3、小结:每一个一分钟我们都不要浪费,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
活动延伸:
1、制定一分钟记录表投放在数学区供幼儿记录;
2、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和反思:我们在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时间的行为,如何改正。
篇5: 大班《滴答滴答》教案
活动目标:
1、感知秒、分、时等地时间单位,形成初步的时间概念。
2、能在给予的时间上大胆表达与演示。并能在钟面上根据时间提示正确画出时针和分针。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4、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挂图、闹钟、日历、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主题。
世界上哪样东西最长又是最短的,最快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又是最值得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这是什么?(时间)时间可以从哪里知道呢?
二、感知不同的时间单位。
1、感知时间单位”秒“。
提问:
(1)小朋友你们知道时钟上有时针,分针和秒针,他们谁走的最快呢?那你知道一秒有多长吗?
(2)听闹钟感知一秒的长短,
(3)小结:秒针走一步滴答一声就是一秒。
(4)你能在一秒钟的时间里做什么事呢?(幼儿自由回答后师进行小结)
2、感知时间单位”分“。
提问:一秒钟我们做不了什么事,那一分钟有多久,我们又可以做什么吗?
(1)让幼儿知道60秒=1分钟,看闹钟知道一分钟有多久。
(2)请幼儿用一分钟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一件事。
3、感知时间单位”时“。
(1)提问:你知道一小时等于多少分钟吗?我们上几节课是一小时呢?
(2)出示挂图:你觉得这些事能在一小时完成吗?
(3)如果给你一小时,你会做什么呢?
三、理解”天“。
1、闹钟中能告诉我们秒、分、时的时间,日历中能告诉我们天、星期、月、年的时间。你知道一天有多少小时吗?在一天中你会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呢?
2、看幼儿用书说说一天中小朋友会做什么,在什么时候?
3、第二天我们可能还会在同样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但我们的天数还一样吗?为什么?
4、师结时间的一去不返,如何珍惜时间(用前面的谜语做小结:最长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远无穷无尽;最短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它使许多人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对于在等待的人,时间最慢;对于在作乐的人,时间最快;它可以无穷无尽地扩展,也可以无限地分割;当时谁都不加重视,过后谁都表示惋惜;时间可以将一切不值得后世纪念的人和事从人们的心中抹去,时间能让所有不平凡的人和事永垂青史。”)
四、操作活动。
看幼儿用书P3-4根据提示画出时针和分针。
1、看操作书说说少了什么?
2、讨论如何画时针和分针。
3、幼儿操作。
4、讲评。
篇6: 大班《滴答滴答》教案
活动目标:
1、体验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2、体会一分钟的长短,了解时间与生活的关系。
3、能围绕一分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见过钟能区分时针分针秒针。
2、物质准备:钟、汉字(长、短)、拼图玩具
活动过程:
一、发现一分钟
1、讨论:每个时钟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呢?时钟有什么用?
2、:时钟能告诉我们时间,让我们遵守时间。
二、感受一分钟
1、讨论:那么一分钟我们能够干些什么?一分钟到底是长还是短?
2、幼儿第一次判断: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分别站在“长/短”两个汉字边。
3、游戏《木头人》:请幼儿摆一个难度较高的姿势,坚持一分钟。
4、幼儿第二次判断: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分别站在“长/短”两个汉字边。
5、游戏《拼图》:请幼儿在一分钟内完成拼图,自己完成情况。
6、幼儿第三次判断:请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分别站在“长”“短”两个汉字边。
7、再次讨论:一分钟到底是长还是短呢?
8、:一分钟是不会变的,不论我们做什么事情,一分钟还是一分钟,我们要专注于一分钟能够完成一些重要的事情。
三、珍惜一分钟
1、幼儿观看ppt:一分钟可以做的事情。(一分钟人可以眨60下眼睛,一分钟可以写45个字、一分钟可以喝一杯水、一分钟可以读120个字,一分钟可以做50个俯卧撑、一分钟可生产78俩汽车,一分钟可跑300米,一分钟可以数300张人民币,铅笔厂一分钟可以制造1600支铅笔,飞机一分钟可以飞行18千米。一分钟全世界诞生259个婴儿)
2、幼儿交流:一分钟可以做什么?
3、:每一个一分钟我们都不要浪费,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
活动延伸:
1、制定一分钟记录表投放在数学区供幼儿记录;
2、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和反思:我们在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时间的行为,如何改正。
篇7:《滴答、滴答》教案示例
《滴答、滴答》教案示例
材料准备:
图加文图片一幅 目的词组:蘑菇 树叶 荷叶 手帕 故事录音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
2、认识词组:蘑菇 树叶 荷叶 手帕
重点:在看看讲讲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
难点: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说,可以用很多办法来解决躲雨。
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
1.教师模仿“滴答、滴答”的声音,问这是什么声音?
2.下雨拉,我们小朋友上幼儿园、或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外婆家玩,那该怎么办?(幼儿自由讲述)
3.教师简单小结:小朋友的办法真多,有穿雨衣、雨鞋、撑伞、戴帽子等出门就淋不到雨了,你们真聪明。
二.出示图加文图片,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师生一起欣赏故事。
2.刚才我们一起听赏的这个故事和我们平时学习字宝宝时有什么不一样?
3.教师小结:以前,我们小朋友认字宝宝时,都是只有字宝宝而没有图片的,今天老师给我们小朋友看的这幅图既有很多的'字宝宝,还有很多漂亮的图片呢,这种内容叫图加文故事。
4.教师一边念故事一边插问,帮助幼儿了解故事。
(1)看看有哪些小宝宝都没有带雨伞呀?
(2)指点图片兔妈妈,问这是谁呀?对呀指念兔妈妈。
指点图片兔宝宝,问这是谁呀?指念小白兔。
指点图片蘑菇,这是什么呀?指念蘑菇并出示目的词组:蘑菇。
(3)用相同的方法认识:树叶、荷叶、手帕。
5.认读词组:蘑菇、树叶、荷叶、手帕
三.游戏:哪个字宝宝不见了
1.复习今天所学的词组。
2.教师总结,引起幼儿下次学习的兴趣。
篇8:《滴答》优秀教案
目标:
1、感知秒、分、时等地时间单位,形成初步的时间概念。
2、能在给予的时间上大胆表达与演示。并能在钟面上根据时间提示正确画出时针和分针。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准备:挂图闹钟日历幼儿用书
过程:
(一)猜谜引出主题世界上哪样东西最长又是最短的,最快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又是最值得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这是什么?(时间)时间可以从哪里知道呢?
(二)感知不同的时间单位1、感知时间单位”秒“提问:
(1)小朋友你们知道时钟上有时针,分针和秒针,他们谁走的最快呢?那你知道一秒有多长吗?
(2)听闹钟感知一秒的长短,
(3)小结:秒针走一步滴答一声就是一秒。
(4)你能在一秒钟的时间里做什么事呢?(幼儿自由回答后师进行小结)
2、感知时间单位”分“提问:一秒钟我们做不了什么事,那一分钟有多久,我们又可以做什么吗?
(1)让幼儿知道60秒=1分钟,看闹钟知道一分钟有多久。
(2)请幼儿用一分钟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一件事。
4、感知时间单位”时“
(1)提问:你知道一小时等于多少分钟吗?我们上几节课是一小时呢?
(2)出示挂图:你觉得这些事能在一小时完成吗?
(3)如果给你一小时,你会做什么呢?
(三)理解”天“
(1)闹钟中能告诉我们秒、分、时的时间,日历中能告诉我们天、星期、月、年的时间。你知道一天有多少小时吗?在一天中你会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呢?
(2)看幼儿用书说说一天中小朋友会做什么,在什么时候?
(3)第二天我们可能还会在同样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但我们的天数还一样吗?为什么?
(4)师结时间的一去不返,如何珍惜时间(用前面的谜语做小结:最长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远无穷无尽;最短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它使许多人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对于在等待的人,时间最慢;对于在作乐的人,时间最快;它可以无穷无尽地扩展,也可以无限地分割;当时谁都不加重视,过后谁都表示惋惜;时间可以将一切不值得后世纪念的人和事从人们的心中抹去,时间能让所有不平凡的人和事永垂青史。”)
(四)操作活动:
看幼儿用书P3—4根据提示画出时针和分针。
(1)看操作书说说少了什么?
(2)讨论如何画时针和分针
(3)幼儿操作
(4)讲评
活动反思:
观察记录本次活动,我首先用谜语的方式引入,然后和小朋友探讨钟面的结构特点。大暴雨说:“钟面有12个数字”,宝宝说:“钟面有两个指针(不要求掌握秒针),然后教小朋友认识整点。活动的第一部分就结束了,接下来我们制定了丫二班的时间表,一起讨论几点起床、上学、上课、午睡、午餐,然后指定一个时间表,在制定时间表的时候巩固小朋友对于整点的学习,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游戏活动“滴答、滴答几点钟”,对于整点的学习小朋友基本都学会了。
活动结束后,我仔细地回想了下,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的参与程度比较好,可能和老师的奖励有关,我觉得这个环节可以保留。但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由于时间不够,就玩了一轮,有的小朋友就没有机会在课堂上玩,感觉很失落
调整思路:
1、将游戏的环节留到接下来的游戏活动时间中
2、或者调整时间,减少开始的钟面结构的探讨时间
篇9:《滴答》优秀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时钟,知道钟面上的结构。
2.初步认识整点,知道整点的记录方式。
3.能较专注地参与活动,积极动脑思考。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大钟面一个,整点的时间记录卡若干,幼儿用书第3页活动过程:
一、导入,认识时钟,知道时钟名称及用途。
1.猜谜: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2.你知道它是谁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钟表。
(教师出示时钟) “你们在哪些地方看到时钟的?时钟有什么用途?”(总结:时钟能告诉我们时间,它和人们关系密切)二、观察认识钟面。
(教师手指钟面)“看,钟面上有什么?”“钟面上有多少数字,它们是怎样排列的?”“仔细看,钟面上三根针一样长吗?”(数字是按1~12的顺序排列在钟面上,12在上面,6在下面,3和9分别在两边;指针有三根,它们的长短不同,最短的是时针,长一点的是分针,不停地在走动的是秒针。)三、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1.教师:今天呀,时针和分针要进行赛跑,现在他们都踩在数字12的起跑线上了。请你们猜猜谁会赢?好,比赛就要开始了,预备--开始!(教师操作钟表)提问:⑴谁跑得快?(分针)2.议论:分针和时针跑的时候,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呢?教师反复操作。
3.总结:分钟走一圈,时钟走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四、认识整点,练习拨整点。
1.教师:那么分针和时针指的数字又表示几点呢?别急,老师来告诉你。看钟的时候,先看时针,再看分针。当时针正指着一个数字时,分针正指着12时,就表示“几点整”。
边拨钟边和幼儿一起“一点钟,两点钟,三点钟……十二点钟”2.玩老狼老狼几点钟游戏,请幼儿拨钟。
讲游戏规则:小朋友们扮小羊拨钟,老师说几点,小羊就拨几点,请老狼看钟。小羊拨好了钟就停住,老狼看拨对了就不吃小羊,拨错的小羊就要被吃掉。
五、幼儿操作。
打开幼儿用书,请幼儿将贴纸上的数字正确地贴在钟面上,并根据画面左边的时间记录卡,将制卡上的时针和分针摆在正确的位置上。
教学反思:
通过反思这一课后,我认识到要善于处理好教学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巧妙地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及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篇10:常识《滴答滴答》优秀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散文中优美的语句,理解角色之间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感。
2、能对散文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
3、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散文情节。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感受散文优美的语句,理解角色之间关爱之情。(在分析散文时,便从语句、情感这两方面进行)
能对散文的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这与幼儿平日的经验有关,为此课前带领幼儿在雨中嬉戏,并将此迁移到小动身上,体会小动物的避雨方式,为课中的联想做好铺垫工作)
活动准备:
1、有过小动物避雨的经验与联想。
2、录音磁带《滴答、滴答》。
3、背景图片和可移动的角色图。
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主题。
1、出示小蚂蚁、小鸡、小朋友的图片,提问:画面上的小鸡、小蚂蚁、小朋友在干什么?
2、“滴答、滴答”出示雨滴,提问“发生了什么事?”
小结:“滴答、滴答”,天空中下起了小雨,小鸡、小蚂蚁、小朋友真着急呀,谁会来帮助他们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散文《滴答、滴答》。
(此环节我以声情并茂的雨滴声激起了幼儿的兴趣,下雨了,谁会帮助小动物们呢?设置了这么个悬念,为幼儿能够安安心心的欣赏散文埋下了伏笔。)
二、欣赏配乐,感受和理解散文内容及情感。
1、欣赏配乐散文两遍,提问:散文的名字叫什么?谁帮助了小鸡、小蚂蚁、小朋友躲雨?(根据回答出示角色图)
2、幼儿再次欣赏散文,提问:散文中有哪些伞?它为什么要做成xx伞?(鼓励幼儿用诗歌中优美的语句表达)
3、最后一次配乐欣赏。提问:你喜欢这篇散文吗?为什么?鼓励幼儿完整朗诵散文两遍。
(此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部分,散文的重点是感受诗歌优美的语句及理解角色之间关爱的情感,前者通过多次的反复欣赏及解说,能够直观的感受到;但后者理解情感是很抽象的,为了让幼儿也能直观的感受到,我便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它为什么做成xx伞?并在幼儿的回答上加以提升,分析出“xx是为了xx不淋雨才撑起了伞,它能主动帮助他人,具有爱心”。这样加以提升后,幼儿便对散文里的情感线索有了清楚的认识,重点部分也就此解决了。)
三、幼儿展开联想,尝试用散文中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想像。
1、出示小青蛙、小兔子、小蜜蜂的图片,“滴答、滴答”天空中下起了小雨,小青蛙、小兔子、小蜜蜂也在外面玩呢?谁会撑起伞来帮助他们吗?这是一把什么伞?
2、幼儿结伴选一动物,自由讨论,展开联想。
3、个别回答,并鼓励幼儿用散文中的句式表达。
(此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难点部分,除了可以让幼儿说,还可以让幼儿以画画的形式表现。)
篇11:常识《滴答滴答》优秀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知道诗歌的名称,理解词语“冰冰凉”。
2、在图片的提醒下,初步尝试记忆诗歌的顺序。
3、感受下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师带幼儿感受过雨滴落在脸上冰冰凉的感觉。
2、教学大书、教学cd、学习dvd
3、图片:荷花、小鱼、小草、娃娃的小脸。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下雨的声音导入,激发幼儿听诗歌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刚才听到了什么声音呀?下雨时我们会有什么好玩的呀?
2、教师播放dvd,带领幼儿一起欣赏诗歌。
教师:今天呀,乔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一首关于下雨的诗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1)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名字呀?
(2)雨滴都落在哪里了?
3、教师出示教学大书,边翻看大书边讲诗歌,并引导幼儿做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
(1)小雨落在了哪些地方?
(2)荷花怎么样?谁会做一个张嘴巴的动作?
(3)小鱼怎么样?小鱼会怎么摇尾巴?
(4)小草怎么样?小草是怎么长高的?
(5)小朋友的小脸怎么样?冰冰凉是什么感觉?怎么样还会有冰冰凉的感觉?
4、教师出示图片,带领幼儿尝试记忆诗歌顺序。
教师:
(1)我们再来一起听一听小雨先落在哪,又落在哪,再落在哪,最后落在哪?
(2)教师出示图片和幼儿一起记忆顺序。
5、教师播放dvd,与幼儿一起再欣赏一遍儿歌
教师:我们现在再来听一听诗歌,和乔老师一起来说一说。
6、教师播放欢快的音乐,带领幼儿感受下雨天的乐趣。
教师:下雨天真好玩!现在我们一起站起来感受一下吧,看看都有什么好玩的事情。
活动延伸:
等到下雨天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和雨做游戏。
篇12:常识《滴答滴答》优秀教案
活动目标
1、体验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2、体会一分钟的长短,了解时间与生活的关系。
3、能围绕一分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钟、汉字(长、短)、拼图玩具
2、趣味练习
活动过程
一、发现一分钟
1、讨论:每个时钟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呢?时钟有什么用?
2、小结:时钟能告诉我们时间,让我们遵守时间。
二、感受一分钟
1、讨论:那么一分钟我们能够干些什么?一分钟到底是长还是短?
2、幼儿第一次判断: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分别站在“长/短”两个汉字边。
3、游戏《木头人》
请幼儿摆一个难度较高的姿势,坚持一分钟。
4、幼儿第二次判断:
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分别站在“长/短”两个汉字边。
5、游戏《拼图》
请幼儿在一分钟内完成拼图,自己评价完成情况。
6、幼儿第三次判断:
请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分别站在“长”“短”两个汉字边。
7、再次讨论:一分钟到底是长还是短呢?
8、小结:一分钟是不会变的,不论我们做什么事情,一分钟还是一分钟,我们要专注于一分钟能够完成一些重要的事情。
三、珍惜一分钟
1、幼儿观看ppt:一分钟可以做的事情。
(一分钟人可以眨60下眼睛,一分钟可以写45个字、一分钟可以喝一杯水、一分钟可以读120个字,一分钟可以做50个俯卧撑、一分钟可生产78俩汽车,一分钟可跑300米,一分钟可以数300张人民币,铅笔厂一分钟可以制造1600支铅笔,飞机一分钟可以飞行18千米。一分钟全世界诞生259个婴儿)
2、幼儿交流:一分钟可以做什么?
3、小结:每一个一分钟我们都不要浪费,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
篇13:常识《滴答滴答》优秀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散文中优美的语句,理解角色之间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感。
2、能对散文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并进行表达。
重点:
感受散文中优美的语句,理解角色之间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感。
难点:
幼儿学会对散文中的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并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
1、小鸡、小蚂蚁等角色的头饰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2、教学挂图《滴答、滴答》,散文录音《滴答、滴答》,幼儿用书b《滴答、滴答》。
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展开想象:
1、教师出示小鸡、小蚂蚁和小朋友的图片。——“滴答、滴答,天空下起了小雨,小鸡、小蚂蚁和小朋友都在外面玩,他们会用什么方法躲雨呢?”“谁有可能来帮助他们?”
2、幼儿分组讨论,集体交流问题的答案。
二、感受和理解散文内容:
1、幼儿欣赏教师有表情的朗诵。——“这篇散文的名称叫什么?”“你喜欢这篇散文哪个部分的内容?”
2、幼儿再次欣赏散文。——“你觉的散文中的哪些句子很优美、很好听呢?”
3、教师鼓励幼儿跟着自己,复述散文中优美的句子。
三、阅读散文,加深对散文的理解:
1、教师引导幼儿阅读图书,学习用散文中优美的语句进行表达。——“散文描写了哪些伞?这些伞分别是谁做的?它们为什么要做xx伞?”
2、感受散文中角色之间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感。——“你最喜欢散文中的谁?为什么?”“让我们一边听散文一边表演。”(教师鼓励幼儿轻声地跟着录音念散文)
3、幼儿展开联想,尝试用散文中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想象。——“滴答、滴答,天空下起了小雨,还有谁会掌起伞来帮助别人呢?那又会是一把怎样的伞?”
【滴滴答舞蹈教案范文】相关文章:
1.滴答滴作文
2.教案舞蹈
3.舞蹈课教案
4.舞蹈优秀教案
5.舞蹈基本功教案
6.舞蹈幼儿园教案
7.幼儿舞蹈教案
8.滴答滴答的作文
9.闹钟滴答日记
10.滴答滴答三年级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