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安全教案《家人不见了,怎么办?》
“奕兴雨”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小班安全教案《家人不见了,怎么办?》,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小班安全教案《家人不见了,怎么办?》,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小班安全教案《家人不见了,怎么办?》
活动目标:
1、知道与家人走散时的应对方法。
2、能根据情景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配班老师排练情景表演;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表演,提出问题。
(1)两位教师表演幼儿与家人走势的场景。主班教师扮演幼儿,配班教师扮演妈妈。妈妈带着小朋友出去玩,小朋友看见路边的玩具店,就自己跑过去,玩了一会儿突然发现妈妈不见了,小朋友慌张的四处张望。
(2)在情景中引发幼儿的思考。
教师:
(1)这个小朋友该怎么办呢?谁来给他出出主意?
(2)如果大声哭喊,让别人都知道自己找不到妈妈了会怎么样?
(3)如果有陌生人来说带自己去找妈妈,怎么办?
(4)你找不到妈妈了,妈妈一定在着急的找你,如果这个时候你到处去找妈妈会怎么样?
2、观看教学挂图,学习正确的应对方法。
教师:
(1)请小朋友们看看图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2)这个小朋友站在原地等妈妈,他脸上看起来怎么样?有没有大声的哭喊?
(3)这个小朋友找到了谁来帮助他?你们觉得这个做法怎么样?
3、教师介绍新经验。
教师:
(1)其实还有一种很好的办法找到爸爸妈妈,就是记住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这也能帮助我们找到爸爸妈妈,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吗?你知道自己家的家庭住址吗?
(2)今天就请小朋友回家以后,问问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是多少,然后牢牢记住它,明天告诉老师,好吗?
篇2:小班安全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全家人不见了怎么办》
小班安全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全家人不见了怎么办》
活动目标:
1、知道与家人走散时的应对方法。
2、能根据情景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配班老师排练情景表演;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表演,提出问题。
(1)两位教师表演幼儿与家人走势的场景。主班教师扮演幼儿,配班教师扮演妈妈。妈妈带着小朋友出去玩,小朋友看见路边的玩具店,就自己跑过去,玩了一会儿突然发现妈妈不见了,小朋友慌张的四处张望。
(2)在情景中引发幼儿的'思考。
教师:
(1)这个小朋友该怎么办呢?谁来给他出出主意?
(2)如果大声哭喊,让别人都知道自己找不到妈妈了会怎么样?
(3)如果有陌生人来说带自己去找妈妈,怎么办?
(4)你找不到妈妈了,妈妈一定在着急的找你,如果这个时候你到处去找妈妈会怎么样?
2、观看教学挂图,学习正确的应对方法。
教师:
(1)请小朋友们看看图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2)这个小朋友站在原地等妈妈,他脸上看起来怎么样?有没有大声的哭喊?
(3)这个小朋友找到了谁来帮助他?你们觉得这个做法怎么样?
3、教师介绍新经验。
教师:
(1)其实还有一种很好的办法找到爸爸妈妈,就是记住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这也能帮助我们找到爸爸妈妈,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吗?你知道自己家的家庭住址吗?
(2)今天就请小朋友回家以后,问问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是多少,然后牢牢记住它,明天告诉老师,好吗?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篇3:小班安全:家人不见了怎么办?
活动目标:
喜欢参加装扮活动,体验装扮的乐趣。
活动准备:
和爸爸妈妈交流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如果你喜欢的人不见了,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二、观察感受
1、情境表演:妈妈不见了。
2、交流讨论:宝宝找不到妈妈了,怎么办?
三、尝试体验
请幼儿作妈妈,带着宝宝去公园玩,将发生的事情表现出来。鼓励孩子大胆表现,并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想办法。
篇4:幼儿园小班安全活动《家人不见了》教案
活动目标:
1、能有意识的注意妈妈的特征。
2、能结合自己的感受来描述妈妈的典型特征。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活动准备:
1、挂图4号。
2、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完整欣赏故事。
1、引入:有一个小女孩叫菲菲,一天她和妈妈到公园去玩,发生了一件事情,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听下面的故事。这故事的题目叫“我把妈妈弄丢了”。
2、引导幼儿认真的欣赏故事。
师:请小朋友认真的听故事,听听故事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3、提问:故事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菲菲小朋友把妈妈怎么了?(菲菲把妈妈弄丢了)。
4、谁来帮助菲菲找妈妈?菲菲最后找到了妈妈了吗?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
二、结合挂图,欣赏故事。
1、出示第一幅挂图。
(1)、菲菲怎么会把妈妈弄丢的?
(2)、菲菲把妈妈弄丢了,她是怎么做的?
2、出示第二幅挂图,欣赏故事。
(1)、警察叔叔来帮助菲菲找妈妈,假山前的那个人是菲菲的好妈妈吗?
(2)、为什么不是呢?
3、看第三幅图,欣赏故事。
(1)头发短短的阿姨是菲菲的好妈妈吗?为什么呢?
(2)菲菲的妈妈的头发是什么样子的呢?
(3)、对菲菲微笑的那个阿姨是菲菲的妈妈吗?
(4)、菲菲最喜欢妈妈的什么?
4、看第四幅挂图,欣赏故事。
(1)、菲菲的妈妈对菲菲说过了什么?
(2)菲菲在什么地方找到了妈妈?
三、与幼儿谈话,我和我的好妈妈。
1、听玩故事以后,我们都知道菲菲的妈妈总是背着一包,包里装着好吃的东西,头发长长的,香香的,还有一点卷,笑起来甜甜的,会唱歌,会轻轻的和菲菲说话。你们的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妈妈?
2、你有没有把自己妈妈弄丢过,你最后是怎样把妈妈找到的?
篇5:幼儿园小班安全活动《家人不见了》教案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讨论,能较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2、了解和家人走散时的应变方法,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爸爸不见了》的图卡,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向幼儿提问:
你曾经和家人走散过吗?
当时感觉怎么样?
2.出示《爸爸不见了》故事图卡,讲述故事。
3.与幼儿讨论:
是谁带加加去公园玩?
加加为什么会和爸爸走散?
如果你是加加,你会怎么办?
4.老师总结与家人走散时的应急方法。
活动反思
使幼儿认识到了走丢的严重后果,知道出门的时候要怎样跟着家长才能不走丢,初步达到了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的目标。
篇6:小班安全活动爸爸不见了教案
小班安全活动爸爸不见了教案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讨论,能较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2、了解和家人走散时的`应变方法,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爸爸不见了》的图卡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 向幼儿提问:
你曾经和家人走散过吗?
当时感觉怎么样?
2. 出示《爸爸不见了》故事图卡,讲述故事。
3. 与幼儿讨论:
是谁带加加去公园玩?
加加为什么会和爸爸走散?
如果你是加加,你会怎么办?
4. 老师总结与家人走散时的应急方法。
活动反思
使幼儿认识到了走丢的严重后果,知道出门的时候要怎样跟着家长才能不走丢,初步达到了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的目标。
【小班安全教案《家人不见了,怎么办?》】相关文章:
3.安全教案小班
4.小班安全教案
6.防火小班安全教案
7.小班安全交通教案
8.小班寒假安全教案
10.小班安全教案30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