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词语句式:表示年龄的词语用法
“岸在水中”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语文词语句式:表示年龄的词语用法,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语文词语句式:表示年龄的词语用法,欢迎大家分享。
篇1:语文词语句式:表示年龄的词语用法
关于语文词语句式:表示年龄的词语用法
【宝刀不老】: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但功夫技术并没减退。
【摽梅之年】:摽梅:梅子成熟后落下来。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有时也指男子婚配的年龄。
【齿德俱尊】:齿:指人的年龄。年龄和德行都很高。常指年高德重的长者。
【春秋积序】:春秋:指时间、年龄。年龄一年又一年的累积增加。
【打光棍】:指单身成年男子适婚年龄后仍未结婚或婚后又失去妻子的男子。
【大男大女】:指超过正常结婚年龄的未婚男女。
【旦暮入地】:旦:早晨;暮:晚;地:地府。早晚就要进入地府。表示年龄已高,随时都可能死去。
【福寿年高】:年高:年龄大。有福有寿,长命百岁。
【红颜暗老】:青春焕发的容貌在不知不觉中消逝。比喻年龄增大,容颜衰老。
【花信年华】:花信:开花时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的年龄正处在年轻貌美之时。
【及笄年华】:笄: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订婚者十五而笄;未订婚者二十而笄。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
【旷夫怨女】:旷夫:大龄而未娶妻室的男子;怨女:大龄而未嫁人的女子。指年龄已大,尚未婚配的男女。
【马齿加长】: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
【马齿徒增】: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
【年已蹉跎】:蹉跎:过时。年龄已经太大。
【年逾古稀】:指年龄已超过七十岁。
【年逾花甲】:花甲:一甲子,由天干、地支组合,每一干支代表一年,60年为一循环。指年龄已超过六十岁。
【青春两敌】:敌:匹敌,相当。指两人都处在青年时期,在年龄上相当。
【犬马之齿】:齿:年轮。自己的年龄。
【犬马之年】:对尊上卑称自己的年龄。
【桑榆之礼】:旧时乡党按年龄长幼排序,以年长为尊的礼仪。
【寿不压职】:指只论职位,不论年龄。
【忘年交好】:忘年:忘记年龄;交好:互相往来。年龄辈份不相当的.人所结成的深厚友谊。
【忘年之好】:忘记年龄的交友。即不拘年岁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朋友。
【雁行有序】:雁行:指雁飞时有序的行列,引申为兄弟。指兄长弟幼,年龄有序,如同雁之依行而有次序。
【一饭之先】:比别人早出生一顿饭的时间。指年龄比别人稍长。
【一日之长】:长:年长。年龄大或资格老的自谦说法。
【英年早逝】:英年:英姿焕发的年龄,指青壮年时期。指在青壮年时期就去世。
【犹有童心】:犹:还。年龄虽已不小,但孩童之心不泯。
【郑人争年】:年:年龄。比喻争论的事情既无根据,又无意义。
【知命之年】: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50岁。
篇2:表示年龄的词语
精选表示年龄的词语
【宝刀未老】形容人到老年还依然威猛,不减当年。
【白发红颜】头发斑白而脸色红润。形容老年人容光焕发的样子。
【白发婆娑】婆娑:纷披的样子。形容满头白发的老年人的样子。
【鬓丝禅榻】鬓丝:鬓发如丝;禅榻:僧床。本指老僧的生活。也指老年人所过的近似僧徒的清静生活。
【白首相知】白首:白头发,引申为时间长。意谓老年知己。
【白首之心】老年时的壮志。
【老马恋栈】恋:留恋;栈:马栈。老马不妒忌离开马栈。比喻老年人恋念旧情。也指年老还贪恋官位。
【老来俏】衣着打扮如青年人的中老年人。
【年迫日索】老年逼近,馀日不多。
【老气横秋】老气:老年人的气派;横:充满。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现形容自高自大,摆老资格。也形容缺乏朝气。
【老天拔地】形容老年人动作不灵活。
【年已及艾】艾:代指五十岁。老年头发花白如艾。指已到老年。
【老妪能解】妪:老年妇女。相传唐朝诗人白居易每作一首诗就念给老年妇女听,不懂就改,力求做到她们能懂。形容诗文明白易懂。
【炳烛之明】点燃蜡烛,用以照明。形容人到老年,好学不倦。
【迟暮之年】迟暮:黄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
【垂暮之年】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大化有四】化:变化。人生的.最大变化有四个,即人生的婴儿、少壮、老年和死亡。
【反老成童】反:同“返”,归,还。道教语,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返老归童】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同“返老还童”。
【反老还童】反:同“返”,归,还。道教语,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返老还童】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风前残烛】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随时可能消灭的事物。
【风中之烛】在风里晃动的烛光。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随时可能消灭的事物。
【棺材瓤子】指快死的老年人。
【华发苍颜】颜:容颜。头发花白,面容苍老。形容老年人的相貌。
【黄发骀背】指长寿的老人。后亦泛指老年人。同“黄发台背”。
【黄发台背】指长寿的老人。后亦泛指老年人。黄发,指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台背,指老年人背上生斑如鲐鱼背。台,通“鲐”。
至出嫁——梅之年,标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壮年时期——春秋鼎盛;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还历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从心之年、悬车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又可称为“人瑞”.
篇3: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参阅
不满周岁——襁褓;
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即乃稚气未脱的少儿代称也;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5岁(男)——志学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二八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弱冠: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岁.(《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八十、九十岁.(《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语文词语句式:表示年龄的词语用法】相关文章:
1.表示的词语
3.表示时间短的词语
4.表示说的词语
5.表示晴朗的词语
6.表示红的词语
7.表示自由的词语
8.表示听的词语
9.表示走的词语
10.表示激动的词语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