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80后教师
“伪装快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我们都是80后教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我们都是80后教师,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篇1:我们都是80后教师
我们都是80后教师
我们都是80后教师, 亲历伟大的征程, 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是精神积极、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 心中永远燃烧着教育理想主义之熊熊火炬! 我们都是80后教师, 有直面现实的勇气, 有超越苦难的精神, 有披荆斩棘的双手, 有遥望未来的眼睛! 我们都是80后教师, 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是充满爱心和教育智慧的园丁, 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人民教师, 是追求打动学生灵魂的让学生泪流满面的真正的教育的精神灯塔! 我们都是80后教师, 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 对假恶丑的毫不妥协, 火热的激情,正直的.情怀, 永远是我们永垂不朽的人格力量! 我们都是80后教师, 永怀敬畏感, 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 有没有理由不求回报甚至不求理解的神圣的使命感, 以自己的点点滴滴的奋斗推动着中国教育乃至中国的进步! 我们都是80后教师, 我们的教育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意味着于一粒沙中见大千世界,从世界万物中读出神性和人性! 我们都是80后教师, 是永怀感恩之心的优秀教师, 把阅读当作自己的生命, 永葆一颗热爱教育事业和祖国的赤子之心, 直到死去的那刻的人民教师!篇2:我们80后怎样做教师
我们80后怎样做教师
10月06日 25年前,教师节刚刚设立时,他们中最大的才5岁;今天,他们中已有一些人走上三尺讲台,成为年轻的“灵魂工程师”。他们,被称为“80后教师”。 与所有曾经年轻的教师群体一样,80后教师给课堂带来的,有朝气和锐气,也有探索和困惑。但与50后、60后、70后等教师群体有所不同的是,他们成长于一个更宽容和鼓励个性、更讲究“潮”和“范儿”的年代。时代的变革、教职的神圣、青春的热情、个性的张扬……他们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又会带来哪些冲击和思考? 今天,我们选取了他们中的几位代表,近间隔感受他们的梦想、奋斗和期待。个体故事并非那么重要,但他们身上,担着一个国家教育的未来。 80后教师风采: 80后教师蒋涛在“游戏”课堂中追梦 80后教师王淑一:“我的野心是不是有点大” 80后教师施鹏鹏“激情”教授也传统 》 在质疑声中长大的80后一代人,已经开始“奔三”。我作为倒数第二批的80后,从大学校园走向小学校园,从爬在桌子上的学生转身成为站在讲台上的老师。“个性张扬、思想开放”是我们这代人的标签。刊载文章《三尺讲台“立”起新生一代80后教师》,文章中先容了几位80后教师。其中有的从事中学教育,有的从事特殊教育,有的从事大学教育。这篇文章很好,展示了80后教师的风采,但是我发现缺乏从事小学教育的教师代表。今天我毛遂自荐,代表80后的小学教师,且看我们是如何谱写那首《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老歌。 一 语文是我国中小学最重要的基础科目。一个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以来,中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多次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与此同时,当前语文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题目,依然没有改变叶圣陶先生指出的“少、慢、差、费”的状况。只要翻阅一下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就可以看到,大多数语文教师关注的是怎么教的题目,即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的题目。关于语文教学到底教什么的题目,大多数语文教师似乎并不关注。实在这是一个误区。只有先解决教什么的题目,才有必要讨论怎么教的题目,否则本末颠倒。那么语文究竟应该教什么?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应该是三角语文,即国标语文、人文语文、考试语文。 国标语文即语文课本的教学。这也是最传统的语文。虽说教无定法,但我还是有一种最常用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给课堂40分钟一个简单的加法: 40=10+10+15+5。 现在我们分析一下这个简单的式子: 四个数字课堂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诵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第二个阶段:分组研讨,交流合作(10分钟)。 第三个阶段:师生互动,展示提升(15分钟)。 第四个阶段:盘点总结,查漏补缺(5分钟)。 在这个式子中,一定程度上融进了了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练习”的教学模式。这个式子的核心内容是“练习式”教学法。在讲授新课时,将一篇文章根据教学目标化解为各种题型的练习题,像做阅读一样。教师在第一阶段将练习题写在黑板上。学生在第二阶段分组研讨,交流合作。当学生完成这些习题时,进进第三阶段,教师当堂评讲。这种模式的最大上风是:以学生为本,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培养学生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语文教材也就二十多篇文章,仅靠这些文章,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无法得到大的提升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因此,学好语文需要多加几个例子,人文语文应运而生。 人文语文即中国古典文化和现当代文化精选的教学。人文语文是三角语文的亮点。人文语文包括两个方面:文化讲堂和自由阅读。 文化讲堂类似校园版“百家讲坛”,为学生讲解古典名著、历史人物。我曾给学生讲过一学期《百家姓》。《百家姓》的姓氏很多,但我只挑选与学校老师、学生有关的几十个姓氏讲解,而且主要从得姓始祖和姓氏名人两个方面讲解。我还讲过一学期《西游记》,主要从教育的角度讲解,题为《西游记》教育解密》,该书稿已经过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像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有时我也给学生讲一些现当代作家的名篇,讲一些杂志上、报纸上好的文章。但是这样一来,就占用了大量语文教材的教学课时。我通常将两课时的教学压缩为一课时,将三课时的教学压缩为两课时。但是这样做,心中究竟有几分不安,怕领导批评。直到我看到《中国教师报》204月28日刊登这样的文章《跳出课本教语文》。文章先容: “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湖塘实验中学在语文教学的结构上采取了大胆的改革,他们打破了‘教语文就是教课本’的传统思想,把原本占语文总课时80%以上的国标教材的教学压缩到50%以下,剩下的课时教学优美的时文和作文,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阅读教材以外的语文课程资源,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让学生学得更多、更活、更有效。而且这一教学改革被评为”首届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无锡、丹阳、绍兴等地的教育部分纷纷来学习取经。” 看到这篇文章,我倍感欣慰。南宋著名诗人陆游训诫儿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说真正要学写诗,必须在写诗之外下功夫。学诗如此,学语文又何尝不是如此? 人文语文的另一方面是“自由阅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一个人的`成长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是教育的最重要的活动。我每周设置了一节课为“自由阅读”,让学生读一些童话、寓言、作文书。增长课外知识,同时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不动笔墨不读书,要做好读书笔记(写)。 2、当一节课剩下10分钟时,要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的所读、所悟(说)。 3、让个别学生进行复述,以检验是否刚才认真听别人所讲的内容(听)。 4、要将好词佳句读出来,甚至背下来(读)。 以上四点分别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要求学生。另外,在“自由阅读”课,教师要与学生同读,并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讲述自己的读书心得,以感染学生。 考试语文也是三角语文必不可少的一角。如今,国人大张旗鼓地喊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地搞应试教育,难道国人都错了吗?只要高考指挥棒还在,考试语文就有存在的必要。只要想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考试语文就有存在的必要。考试语文不仅要测试国标语文的学习效果,还要测试人文语文的学习效果。考试语文与国标语文、人文语文三分天下;同时三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三角语文。 课改必须改课。这是10年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概括和判定。三角语文为改课提供了一种模式。三角语文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最大的发挥了语文的魅力! 二 我国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形态是“以阅读为核心”的教学。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课文,课文的教学时间占总课时的四分之三以上,每两周才写一篇作文,每学期才写七八篇作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一直未能真正体现。 纵观世界各国教育,大多数发达国家的语文课程是以“表达”为重点的结构。表达课的教学时间超过阅读课的教学时间。日本发行量最大的光村版《国语》第2册教材共9个单元,有4个单元侧重于阅读,每单元一篇课文,全册教材编选课文仅4篇,而偏重于写作的单元有3个,偏重于语言知识学习和综合表达活动的单元各1个,写作和听说领域学习时间远远超过阅读领域。 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作文教学。怎样才能凸显出作文教学?在“以阅读为核心”的教学现状下,作文教学时间超过阅读教学时间是尽对不可能的,只能走结合阅读的写作道路。结合阅读的写作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读后感。学完一篇文章,或者学生读完一篇课外文章,写出自己读后的所思所想。我多次让学生写读后感。在写读后感时,我多次教育学生要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往写。在课文《半截烛炬》的读后感中,有学生赞扬文中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面对法西斯侵略者。有学生指出德国军官也很善良,也有父爱,也喜欢小朋友。由于小女儿杰奎琳就是德国军官的这一点成功帝拿走躲有情报的半截烛炬。在《牛郎织女》一文的读后感中,有学生痛恨王母娘娘的残忍,感慨牛郎织女不能在一起幸福地生活。有学生指出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织女违反天条,私下凡间,王母娘娘并不由于织女是自己的外孙而置天规不顾。王母娘娘能够做到大义灭亲,值得赞扬。看到学生能够跳出标准答案,能够全方位思考题目,我很兴奋。写读后感,一定不要盲目地写,要写出自己特有的感想。 写读后感是日本中小学作文教学最基本的写作文体。在日本,几乎每篇课文教学都有写读后感的要求(日本教科书课文并未几,多的也就七八篇)。写读后感,不仅提供了写作的机会,更重要的是练习了学生的思维。写读后感是结合阅读写作的最主要方式。任何一篇文章都可以写读后感。 2、穿越式。在网络写作的今天,穿越小说是非常流行的一种小说。穿越小说即故事的主人公穿越到过往或者穿越到未来。也可以是故事A的人物穿越到故事B中。在学生的穿越式写作中主要有:同类事物的穿越、异类事物的穿越、自我的穿越。同类事物的穿越即把不同课文中或故事中的同类角色通过穿越联系到一起,组合为新的故事。例如,课文《乌鸦喝水》中聪明乌鸦穿越到《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中,一只聪明的乌鸦和一只愚蠢的乌鸦在一起,会如何智斗狐狸,不妨写一篇《乌鸦兄弟斗狐狸》。异类事物的穿越即大胆想象,把不相关的事物串联到一起。例如,孙悟空穿越到《白雪公主》的故事中,写一写孙悟空如何帮助白雪公主的?李白穿越到《水浒传》中,和李逵成为兄弟,又会发生哪些有趣故事?自我的穿越就是写自己穿越到过往,穿越到未来,穿越到神话中,穿越到童话中,在想象的世界中自由翱翔。 3、改写与续写。将课文进行改写,可以改变的人称、文体、情节。在改写中变换角度,灵活表达。例如把课文《莫泊桑拜师》改写为第一人称记叙文,我即莫泊桑,莫泊桑即我。把《半截烛炬》改变为独幕剧。把古诗《示儿》改写为文包诗的形式。把《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结局改写成冻伤的小女孩篇3:教师随笔:我们都是天使
教师随笔:我们都是天使
一进办公室,新来的实习老师就笑着给我说,我们班的一个男孩子一下课,就跑她跟前问她。
“你是这学期的实习老师?跟着我们杜老师实习的?”
“是的,怎么了?”
“你真是太幸运了,我们杜老师可温柔了,她就是一位天使。”
实习老师说着笑着,她可能觉得这孩子太会拍老师马屁了。我听着也笑着,因为我觉得太幸福了。我相信这是孩子的真心话。
说起“天使”,我想起了班里的朵朵。寒假里,我带儿子去游泳,恰好碰见了她和她奶奶也在游泳。说实话,刚考完期末考试,而朵朵就是班上的倒数第一,唯一一个90分以下的孩子,次次生字听写不及格。看见她我就想给家长说多督促孩子学习。可是这是假期,为避免尴尬,我打过招呼后就走了。不一会儿,奶奶专门拉着孩子来到我面前说:“老师,下学期我们家长和朵朵一定再努力些,争取更大的进步,上课会更认真听……”
“每个孩子都各有所长,再加点油。”
“是,是.......我们每天在家都听写,可她接受就是比别的孩子慢一点啊。你不知道,孩子妈妈怀她的时候,她妈妈几乎都是在床上躺着过来的,汤水不进。医生也不建议留下她,几次走进医院去处理,但是我们都舍不得。就这样十个月就躺过来了。她来了,我们就欢迎,我们觉得这是上天派给我们家的天使......”
听到“天使”,已经成为妈妈的我深有感触。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天使,在班里也应该是老师的天使。来了就应该被温柔相待。学生听写错了,我用一句鼓励去代替批评,写字慢了用耐心等待代替催促,孩子们也问:“老师,你怎么越来越温柔了?”我告诉他们:“因为你们是我的天使啊。”他们都笑了。
你真的爱学生,你就会被学生们浓浓的爱包围着。我享受着这种爱。这种爱是一颗学生自己舍不得吃却送给我的棒棒糖,是一首为我做的小诗,是一幅画,是一个练了好几遍才送给我的手工模型。过了而立之年的'我,和任教的孩子年龄差距越来越大却越处越好,也渐渐明白想成为受孩子们欢迎的老师,就是要付出真爱,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灵。
如果只是将孩子们当做自己争名夺利的工具,将孩子的成绩作为衡量自己优不优秀的标准,那可能就会离孩子越来越远吧。
接下来的日子,就让我和小天使们一起欢笑,一起快乐地生活和学习吧,这样也会让我们自己青春岁月永驻芳华吧。
篇4:我们都是教师-亲子课堂教案
我们都是教师-亲子课堂教案
注:这位可敬的家长结合生活实际,选取《弟子规》内容给孩子上的10节课,并写出了简单的教案,记录孩子课后收获。 作品原载希望谷:i.xwg.cc/Works/view/bankUrl/|Works|worksSearch/wid/62907/ 我们都是教师――亲子课堂教案 课时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内容及过程简单介绍 课后孩子的表现 1 2010.10.3 普吉岛酒店 和小朋友一起出门旅游,有比自己小的朋友,需要多爱护,把座位先让给小小朋友玩,游泳圈先让出―“凡是人,皆需爱”。 **能明白道理。从小在宠爱中长大,一玩儿起来,比较不顾及别的小朋友。他还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需要多次提醒。 2 2010.10.6 返程航班上 在飞机上进餐时,有一、二次把餐盒打翻了,污染了座位。我让浩丞自已去向空乘服务员认错。――“过能改,归于无”。 **向空乘服务员描述了事情的经过,然后向阿姨表示了道歉。 3 2010.10.11 餐桌上 我有时故意让老人做几样孩子平时不太爱吃的菜。告诉孩子任何菜都是有不同营养的,尝试让自己接受。――“对饮食,勿拣择”。 经过多次的劝说,变着花样的做他不爱吃的菜,基本上还是可以做到不挑食。 4 2010.10.16 在我的办公室 我不会轻易对孩子有承诺,一旦有承诺,无论怎样,我都会遵守。比如对他的奖励品、比如我平时会有意识地让他看见听到我对同事的为人处事都是很讲诚信。言传身教――“凡出言,信为先”。 这一点,**做得还是挺好的,有时,我故意让姥姥、姥爷对他提要求,他不会轻易承诺姥姥,但只要承诺了,还是会去执行的。 5 2010.10.19 在家练琴 马上要参加考级了,在练琴过程中坚持不了一遍一遍地反复,我将“宽用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念给他听,并且将练习时间调整和方法稍做修改,二天的任务,告诉他三天后检查,当他二天就完成后,我告诉他紧用功的是会有成就感的,会增加你的自信心的。 这一点,还需要不断地去磨其心志和毅志力,所以,在提醒中表现还可以,不太能坚持。 6 2010.10.23 在家中 找出孩子比较感兴趣的脑筋急转弯,我们出题,让他答。题目中肯定有他不懂的,我坚持告诉他:如果你不问我,我不会讲给你听;你问我了,我就会告诉你。――“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因为他对脑筋急转弯挺感趣,他又很要面子,刚开始,就是不问也就答不上来,在我的开导和循序渐进的诱导中,他明白了,一问,心里的`疑虑就解开了,每次一答对题可高兴了,也就喜欢问问题了。 7 2010.10.24 睡前交流中 为了让孩子明白“闻过怒,闻誉乐”,我给孩子编了一则故事,大意是单单和双双都是好孩子,可双双就爱听好话,期中考试双双考得很好成绩,从此后单单对双双说你考得好,你聪明,你考得真好,双双骄傲了,结果就放松了自己的功课,结果期末考试双双落后了,单单考得很好。 讲完这个故事,刚开始是有些不能接受的反映,但浩丞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有时老人一表扬他,他还会说:“你们别老是表扬我,你们想让我考不好啊!” 8 2010.11.24 在酒店大堂 孩子看见酒店随意摆放的圣诞礼物,我看到后,我拉着孩子的手走到服务员跟前:“请问这份礼物,我们可以拿吗?”。过后,我就告诉了孩子“用人物,须明求”的含义。 **在当时的情景下,已经形成了自然的条件反射,因为我在他最想拥有的时候,就用这样的方法去处理的,所以,他时白了。 9 2011.12.03 参加朋友聚会 我一般会有选择地带孩子去参加一次正式的聚会,我自己会很讲究自已的衣着,然后也会给孩子穿正式的衣服。他会问为什么要这样,我告诉孩子,这是对别人的尊重。同时几千年前的人在《弟子规》里也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这一点,**习惯很好,从小就不爱脏脏兮兮的,每天洗澡,每天换内衣内裤。 10 2011.12.05 参加家里打扫卫生 收拾家的时候,我会把挂衣服,挂包包的事儿交给孩子做。我也会当着孩子面要求其父亲,每天回家后必须将衣服挂在衣架上,所以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了。――“置冠服,有定位” **已经养成了习惯。【我们都是80后教师】相关文章:
4.80后经典语录
5.80后至理名言
8.80后励志歌曲
9.80后个性签名
10.80后八一演讲稿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