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试题>初中上册英语第三单元试题

初中上册英语第三单元试题

2023-09-27 08:37:2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yue了”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初中上册英语第三单元试题,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后的初中上册英语第三单元试题,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初中上册英语第三单元试题

篇1:四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试题

关于四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试题

大部分同学在学过新知识之后,都觉得自己对这部分知识没有问题了,但是一做题就遇到很多问题,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编辑老师整理了这篇四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试题,希望大家练习!

1.---Ihaveagoodfriend.

---Aboygirl.

A.orB.andC.is

()2.---isyourfriend?

----ZhangPeng.

A.WhatB.WhoC.Where

()3.---IsheWuyifan?

----Yes.You’re.

A.rightB.tallC.short

()4.Kateisshortand.

A.longB.thinC.tall

()5.Wheremy?

A.are;glassB.is;glassC.are;glasses

()6.Heis.Hecanputupthepictureonthewall.

A.friendlyB.quietC.tall

篇2: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题

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题

一. 读拼音写汉字(10分)

bōlàng qiāngpào qǖchí shìxiàn biānsài

( ) ( ) ( ) ( ) ( )

chūfā héngxiàn nùshì hóngqí shēngmìng

( ) ( ) ( ) ( ) ( )

二. 给汉字注音(12分).

轰击 挥动 怒视 打仗 出塞 抗日

党员 驱弛 豪爽 勾搭 跪下 发抖

三. 给下面的词语找到合适的位置(10分)。

乘风破浪 置之度外 慷慨激昂 千方百计 张口结舌 从容不迫

例:迎着晨光,巨轮乘风破浪,向太阳升起的方向驶去。

1.他的演讲 ,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

2.李华遇到困难,总是 去克服。

3.小明说了慌话,面对老师的'目光, ,手足无措。

4.吉鸿昌像平日出门散步一样, 地走向刑场。

5革命先烈为了国家的安危,把自己的生死 。

四.把下面的词语恰当地填在句子的横线上。(16分)

如果……就…… 虽然……但是……

只有……才…… 因为……所以……

例:陈阳不仅各门功课都学得好,身体也很棒。

1.小红 比小刚高, 力气没有小刚大。

2 情况发生变化,我马上 给你打电话。

3. 认真学习,成绩 能够不断提高。

4. 雪太大, 车不能开得太快。

五.把句子补充完整。(8分)

天下兴亡, 。 ,视死忽如归。

人生自古随无死, 。

国家对你来说应该比

六.阅读:

1.〈〈出塞>>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表达诗人渴盼李广

式英雄再现,保家卫过的诗句是 ( 8分)

2.<<春望>>的作者是 代诗人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

的感情.(6分)

3.<<马上作>>的作者是 代 ,(4分)

4.把古诗补充完整。(12分)

秦时明月汉时关, 。

国破山河在, ,感时花溅泪, 。

一年三百六十日, 。

5.先写出画“—”词语的意思,在写出诗句的意思。(7分)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

七.用直线把恰当的词语连起来。( 8分)

一封 大火 密集的 战士

一艘 大学 英勇的 炮火

一所 军舰 热烈的 掌声

一场 家书 激情的 宣传

篇3: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试题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试题

六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正确化简比。

教学重难点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正确化简比。

课前准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个人使用批注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一、听算练习:

求比值: 2:0.5 4:1 20:5 200:50

90:60 9:6 3:2 0.3:0.2

两个同学板演:写出过程。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每个比式之间会有什么联系?(提出学习目标)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1、观察黑板上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的发现:前面四个比的比值相等,后面四个比的比值相等。

板书算式: 2:0.5 = 4:1 = 20:5 = 200:50 = 4

(2×2) :(0.5×2) (20×10):(5×10)

90:60 = 9:6 = 3:2 = 0.2:0.3 = 1.5

(90÷10):(60÷10) (3÷10):(2÷10)

观察第一组比,他们的比值是相等的,前项和后项有什么变化?

以前两个比和后两个比为例,找同学说出自己的发现。

教师添加板书,渗透格式的书写。

让学生多说自己的发现,从①到③,从①到④,从②到④等,

然后小结规律: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同一个数,比值不变。

2、观察第二组比,发现规律:方法同上。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

(有分数的基本性质做定势,0除外这个关键点学生不会忘记,在这里只须问一句为什么?就可以将这个要点突破)

3、将上面两个规律综合小结: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 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4、出示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5、理解概念,找出关键词。

6、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做出准确判断:

① 8:10 =(8+10):10+10 = 18:20 ( )

② 12:16=(12÷6):(16 ÷ 4)= 2:4 ( )

③ 0.8:1=(0.8×10):(1×10)=8:10 ( )

④ 比的前项乘3,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除以3。 ( )

7、学习了比的基本性质,你联想到了我们以前学过的那部分知识?

学生很容易想到这些内容,比的基本性质,商不变性质。联系旧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我们刚刚学过分数、除法、比的联系,他们的性质能联系在一起也就不足为奇了。

问:比的基本性质在数学上有什么用途?(约分、通分)

商不变的性质有什么用途?(1.2÷0.3 500÷10 )

那么我们刚刚学过的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途呢?

学生已经预习过,故学生应该知道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化简比。

8、观察黑板上的两组等式,哪一个比最简单?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像1:4 3:2这样的`比叫做最简整数比。

请学生举出最简比的例子,多找几个学生回答,

学生在举例的同时加深了对最简整数比的认识。

由学生总结。最简整数比的特点:

学生总结,教师板书。1、比的前项后项必须都是整数。

2、比的前项后项必须是互质数。

以后我们写出的比应该都化简成最简整数比。

9、化简比:

出示例题:“神州”五号搭载了两面联合国旗,一面的长是15厘米,宽是10厘米,另一面长是180厘米,宽是120厘米。写出这两面旗长与宽的比,并化成最简整数比。

学生口答写出比: 15:10 180:120

由于学生已经预习,因此化简的过程教给孩子。尝试练习,找同学板演:

汇报,学生讲解化简过程,教师规范化简格式。

化简分数比: 1/6 : 2/9 7/12 :3/8

化简小数比: 0.5:0.4 0.75:0.25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交给孩子自己,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尝试练习,学生讲解。最后让学生讨论化简整数比,分数比,小数比的方法。

化简整数比时,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化简分数比时,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化简小数比时,先把小数比化成整数比,然后再化成最简比。

三、巩固训练,拓展延伸

1、等比接龙:

2:3=20:30=4:6=200:300=( )=( )=( )=( )

100:50=40:20=( )=( )= ( )=( )

2、一项工程,甲单独做12天完成,乙单独做10天完成,甲乙所用时间比是( ),工效比是( )。

3、甲是乙的1.2倍,甲与乙的比是( )。

4、甲是乙的1又1/4倍,甲与乙的比是( )。

四、完善认知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懂得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

教后反思:

篇4:三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三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听力部分(40分)

Ⅰ、仔细听,选出你所听到的单词,并将序号填在题前括号内,每小题读两遍。(10分)

( )1.A.girl B.boy C.teacher

( )2.A.five B.six C.seven

( )3.A.ear B.eye C.mouth

( )4.A.black B.white C.brown

( )5.A.book B.chair C.desk

Ⅱ.仔细听,选出你所听到的句子,并将序号填在题前括号内,每小题读两遍。

(10分)( ) 1.A.I feel sad . B. I feel happy .

( ) 2. A. I hurt my leg . B. I hurt my arm.

( ) 3. A. She is my friend. B. He is my friend.

( ) 4. A.Stamp your foot. B. Shake your leg.

( ) 5. A. It’s a chair. B. It’s a cat.

Ⅲ.仔细听,判断你所听到的内容与所给句子是否一致,一致的打“√”,不一致的打“×”,每小题读两遍。(10分)

( ) 1. Open the door.

( ) 2. See you later.

( ) 3. How many crayons do you have?

( ) 4. This is cool.

( ) 5. I have a tail.

IV.仔细听,判断你所听到的内容与图片是否一致,一致的打“√”,不一致的打“×”,每小题读两遍。(10分)

1 ( ) 2 ( ) 3( ) 4 ( ) 5 ( )

笔试部分(58分)

Ⅰ.从方框中选择恰当得单词填在横线上。(10分)

hands , Jenny , black , doctor , window

1、Open the ____________.

2、Clap your ____________.

3、Let’s see the ______________.

4、My eyes are ___________.

5、My name is ___________.

Ⅱ . 选出不同类的单词。(8分)

( ) 1. A. warm B. cool C. green

( ) 2. A. eye B. nose C.left

( ) 3. A. ten B. five C. hand

( ) 4. A. pen B. hand C. ruler

III.选择填空。(8分)

( )1.—What colour is it? —It’s________

A.red B.big C.good

( )2.—________. —Nice to meet you ,too.

A. Hello . B. Nice to meet you. C. Hi.

( )3. —______________? —It’s a book.

A. What’s this? B. Where is the book? C. What colour is it?

( )4. —How do you feel ? —______________?

A.I feel tired. B. It’s a book . C. Six .

IV. 按要求完成句子.(4分)

1. my , leg , hurts (用所给单词仿照例句写句子)

>例: My head hurts .

2. are eyes His black (连词成句)

.

V.从方框中找出问句的`正确答语,将序号填到括号内。(10分)

( ) 1. What colour is your hair?

( ) 2. Are you okay?

( ) 3.What’s the matter?

( ) 4. How many books do you have?

( ) 5. How are you ?

A. My head hurts. B. Six.

C. I’m fine, thanks. D .No, I’m sick.

E. My hair is black.

VI.给下面每幅图找出表达意思的句子,将序号填在括号内。(8分)

( ) ( ) ( ) ( )

A. Li Ming has six chairs.

B. Wave your arm.

C. He is tired.

D. This is my right ear.

VII.阅读短文,对的在题前括号内打“√ ”,错的在题前括号内打“×”。(10分)

My name is Danny. My hair is black. I have three hairs. My eyes are black. I have two hands. My hands are green. I have eight fingers. I walk to school. I feel happy.

1、( ) My name is Jenny .

2、( ) I have three hairs.

3、( ) My eyes are black.

4、( ) I have ten fingers.

5、( ) I walk to school.

篇5: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试题

关于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3B.=2-3C.=2D.+2=3

2.在算式4-中的“()”所在位置,填入下列哪种运算符号,计算出来的值最大()

A.+B.-C.×D.÷

3.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4-=3B.-(-)=+C.D.

4.方程2+4=0的解的相反数是()

A.2B.―2C.3D.-3

5.已知=2是方程的解,则的值是()

A.3B.-3C.―4D.4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单项式是整式B.整式不一定是多项式

C.单项式的系数是3D.多项式的常数项是

7.为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要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加密),接收方由明文(解密).已知加密规则:明文、、对应的密文+1、2+4、3+9.例如明文1,2,3对应密文2,8,18.如果接收方收到密文7,18,15,则解密得到的明文为()

A.4,5,6B.6,7,2C.2,6,7D.7,2,6

8.我省GDP突破万亿达到10052.9亿元,这意味着安徽已经成为全国GDP万亿俱乐部的第14个成员,10052.9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A.元B.元C.元D.元

9.甲仓库与乙仓库共存粮450吨、现从甲仓库运出存粮的60%.从乙仓库运出存粮的40%.结果乙仓库所余的粮食比甲仓库所余的粮食多30吨。若设甲仓库原来存粮吨,则有()

A.B.C.D

10、,,,,,,,中,是正有理数

的有()个

A.1B.2C.3D.4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若方程是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则=________.

12.已知式子与是同类项,则2+3=.

13.一个多项式与3+9的和等于3+4-1,则这个多项式是.

14.观察下列各式:你能从中发现底数为3的幂的`个位数有什么规律吗?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回答:的个位数字是;

15.一项工程,A独做10天完成,B独做15天完成,若A先做5天,再A、B合做,完成全部工程的,共需天

16.若,则=.

17.如图所示,是一块在电脑屏幕上出现的矩形色块图,由6个不同颜色的正方形组成,已知中间最小的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那么这个长方形色块图的面积为______.

18、一份数学试卷,只有25个选择题,做对一题得4分,做错一题倒扣1分,某同学做了全部试卷,得了70分,他一共做对了道题

篇6: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试题人教版

一、口算:

150×6=25×2=14×6=

250×3=140×6=280×3=

350×2=17×5=308×4=

二、填空:

1、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2、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之积是()。

3、已知387×6=2322,那么3870×6=(),

387×600=()。

4、小红2分钟行了180米,她的.速度可以记作()。

5、时间=()÷()

6、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扩大3倍后积是240,原来积是()。

7、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钟340米,可记作()。

8、110+120+130+140+150=()×()

9、220+230+240+250=()×()

10、每棵树16元,买3棵送1棵,每棵便宜()元。

11、用0,2,3,4,5组成积最大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是()×()=()

三、笔算:

260×30=124×73=46×215=

106×30=19×300=30×180=

四、解决问题:

1、准备发练习本,发给24个班,每班155本,全校还需要留40本作为备用。应买多少本练习本?

2、公园的一头大象一天要吃350千克食物,饲养员准备了5吨食物,够吃20天吗?

3、李江从剑河开车前往凯里市,去时速度只有40千米/小时,用了3小时,返回时少用了1小时,返回时每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4、燕鸥从北极飞向南极,行程是17000千米,如果它每天飞780千米,20天能飞到吗?

5、剑河县城关一小有学生2387人,每个学生每学期办公经费250元,全校每学期办公经费约是多少元?

6、李叔叔从剑河乘客车到广州用了32小时,客车1小时行80千米。剑河到广州有多少千米?

7、五一时,华连超市对洗衣粉进行买“2送1”活动,每袋原价6元,现食堂要买20袋洗衣粉要付多少钱?

篇7: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上册试题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上册试题精选

一、口算(10分)

6.4÷4=7.5÷5=12.5+0.5=16×0.51.2÷3=

24.8-8=7.2÷4=0.24×3=4.8÷65.6÷7=

2÷0.5=0.24÷0.2=0.4÷8=6÷0.02=1.3×0.2=7.2÷0.8=8×0.5=2.8+8=0.39÷0.03=21÷0.3=

二、填空(共30分)

1.在计算19.76÷0.26时,应将其看作÷()来计算,运用的是(

2.两个因数的积是0.45,其中的'一个因数是1.2,另一个因数是()。

3.9.9898?是一个()小数,用简便方法记作()。

4.20÷3的商用简便方法记作(),精确到百分位是()。

篇8: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试题

一、填空题。

1.125×19×8=125××,计算这道题运用了( )。

2.46×99+46=×(+)

3.101×75=100×75+1×75,这是应用了( )律。

4.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 )。

5.12÷5+13÷5=( )÷5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168-48+52=168-(48+52)( )

2.(60×b)×3与3×(60×b)不一定相等。( )

3.125×4×25×8=(4×25)+(8×125)( )

4.如果a?b=0,那么a与b都等于0。( )

5.37×100=37×87+37×13( )

6.6×4×25=6×(4×25)利用的是加法结合律。(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算式中,应用了乘法交换律的是( )。

A.21×12+8=8+21×12

B.5×4=10×2

C.ac=ca

2.如果÷=,那么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

A.=×

B.=÷

C.=×

3.42×101=42×100+42应用了乘法( )。

A.交换律

B.结合律

C.分配律

4.39×99+39的`简便算法是( )。

A.39×99+1

B.39×(99+1)

C.99×(39+1)

5.服装厂做了102套西服,每套西服上衣的价钱是366元,裤子的价钱是234元,这批西服总价钱是多少元?既正确又简便的算式是( )。

A.366×234×102

B.366×102+234×102

C.(366+234)×102

篇9: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单元试题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单元试题

一、填空题

1、人们经常用_______、_____、_____等来描述天气。

2、天气有两个重要的特点。第一,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____,它是经常____的。第二,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___很大。

3、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_____。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_____”,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_____”。

4、气温是_____冷热的程度。

5、风向是风的_____,风向为北,说明风来自_____。风力是风的_____,共分13级,级数越大,_____越强。

6、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的数量有关,可以用_____来表示。清新的.空气,_____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_____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7、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是有_____的,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_____;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_____。

8、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_____最高,_____最低;海洋上_____高,_____最低。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_____。

9、世界各地_____不同,气温的分布有很大_____。通常用_____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在同一条_____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10、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_____,高纬度气温_____。同纬度地带,夏季_____气温高,_____气温低;冬季相反。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测定气温一般采用摄氏温标,记做

A、“F”B、“℃”C、“E”D、“Q”

2、一天中,陆地最高温一般出现在( )

A、日出前后 B、午后2点

C、午后1点 D、中午2点

3、我国大陆上的最高温,一般出现在( )

A1月 B、2月 C、7月 D、8月

4、澳大利亚大陆的中心地带月均温最高值出现的月份是( )

A、7月 B、1月 C、2月 D、8月

5、在以下说法中,气温相同的是()

C纬度相同的东西两岸B、海拔相同的两地

C、同一等温线上的两点D、相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

6、某山的海拔高度为米,山顶的温度为10℃,这座山山脚的温度为()

A、10℃B、20℃C、22℃D、25℃

7、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递减

B北半球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没有差异

C气温的高度只受纬度位置和海陆因素的影响

D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广阔,气温受海陆分布影响小,等温线的分布大致与经线平行

篇10: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单元试题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单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土地B.水泥C.森林D.水能

2.有关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资源可以不断开发利用,不必节约和保护

B.旱涝灾害等都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所致

C.可再生资源要注意保护和培育,才能永续利用

D.非可再生资源,应加以保护,严禁使用

3.对于我国自然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我国自然资源非常贫乏

C.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严重不足

D.我国自然资源状况十分乐观

4.我国资源总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

A.森林总面积B.耕地总面积

C.水能资源储藏量D.河流年径流量

5.塑料袋主要是以石油为原料制成的。我国从6月1日起正式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并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限塑令”的颁布可以( )。

①增加塑料袋的使用 ②减少木材的使用量,保护森林资源 ③促使人们使用竹篮、布袋等替代品 ④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环境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6.“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同呼吸共奋斗”,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20我国“两会”所有用纸都是用石头做的再生纸,笔是由废物综合利用制成的

B.过节日时,给朋友们写了好多张贺卡

C.推广节能空调、高效照明灯具

D.加强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7.在土地上种庄稼,种了一季又一季,收获了一年又一年,这说明( )。

A.土地是可再生资源

B.土地是非可再生资源

C.可再生资源可随意使用,不用担心其枯竭

D.土地的生产能力是不会下降的

8.下列措施有利于土地资源保护的是( )。

A.毁林开荒B.毁草造田

C.围湖造田D.限制城市、工业用地

9.下列地形区中,耕地面积最广阔的是( )。

A.四川盆地B.横断山区

C.内蒙古高原D.塔里木盆地

读“我国四种农业生产地区示意图”,完成第10~11题。

10.①②农业生产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A.耕地B.林地

C.草地D.沙漠

11.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④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 )。

A.种植业B.林业

C.水产养殖业D.畜牧业

12.符合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的是( )。

A.水资源——华北多、西南少B.草地——东南多、西北少

C.林地——西北多、东北少D.耕地——东部多、西部少

13.漫画反映的问题,在下列哪个地区突出( )。

小草的哀求

A.塔里木盆地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内蒙古高原D.珠江三角洲

14.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自然资源多种多样,各种资源都很丰富

B.我国土地资源丰富,林地、草地面积广大

C.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低,浪费现象严重

D.大量垦荒种粮是提高我国粮食产量的有效途径

15.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 )。

A.河流水和湖泊水B.高山冰雪融水

C.大气水D.地下水

16.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是( )。

A.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B.水污染

C.社会经济的发展D.人口增长过快

17.下图长江武汉段径流量的逐月变化能反映的地理规律是( )。

A.水资源南多北少

B.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C.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D.河流流量的年际变化

读“我国部分流域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柱状图”,完成第18~19题。

18.该图反映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

A.东多西少B.南多北少

C.东南多,西北少D.夏秋多,冬春少

19.针对图中反映的水资源分布不均状况,我们采取的措施为( )。

A.兴建水库B.引黄济青

C.南水北调D.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20.下列灌溉方式属于节水农业的是( )。

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B.选择耗水量大的农作物

C.采用大水漫灌、自流灌溉的灌溉方式D.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练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了,我们必须好好来学习知识。对此初中频道编辑为大家整理了初二年级上册地理第四单元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交通运输自古有之。在现代,人们使用的交通运输工具就更多了。下面四种交通运输工具中,有一种不属于现代交通运输工具,你知道是哪一种吗?( )

A.飞机 B.轮船 C.马车 D.汽车

2.在我国,有许多城市是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下列城市,哪个是铁路—水运枢纽呢?( )

A.乌鲁木齐 B.武汉 C.济南 D.北京

3.有一种运输方式,它具有运量小,运费高,速度快的特点。这是哪一种运输方式呢?(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

4.由于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被人们形象地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的是( )A.农业 B.工业 C.旅游业 D.交通运输

5.铁路线的命名方法有多种。下列铁路线,哪一条是以起止点所在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来命名的呢?( ) A.陇海线 B.湘黔线 C.兰新线 D.京广线

6.有关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分布,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稠密,西部地区稀疏

B.长江中下游一带海陆空交通运输网发达

C.我国现有的高速公路大部分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D.西部还有部分省区未通公路

7.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你知道哪一种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吗?(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

8.九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米市”之一,你知道它当时与周边联系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吗?( )A.公路运输 B.水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铁路运输

9.哪一种经济作物,是我国南方和北方都有较大面积种植的呢?( )

A.甜菜 B.油菜 C.棉花 D.水稻

10.下列哪个地区,农作物仅能一年一熟呢?( )

A.成都平原 B.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

11.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要量很大,因此在许多地区建立了商品粮基地。下列平原中,不属于商品粮基地的是( )A.三江平原 B.鄱阳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成都平原

12.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普遍种植小麦和玉米,且是全国三大棉区之一。你知道这是哪个地区吗?(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新疆南部

13.我国有四大牧区,它们在自然条件方面的共同特征是( )

A.湿润、半湿润的平原,水源丰富 B.河湖众多

C.降水较少,有广阔的天然草场 D.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

14.我国农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人口、耕地、环境等问题的严峻挑战。你认为我国农业今后发展的方向应是( )

A.努力开垦荒地、林地,增加耕地面积

B.增加农产品进口量,满足人们生活需要

C.增加农业人口的数量,以增加粮食产量

D.建立商品粮基地,发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15.下列生产过程,不属于工业生产过程的是( )

A.开采铁矿 B.将大米加工成雪米饼

C.生产化肥、农药 D.人工养殖珍珠

16.按生产产品的不同,工业有重工业和轻工业之分。下列工业部门,属于轻工业的是( )

A.机械工业 B.食品工业 C.石油化工 D.钢铁工业

17.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以下说法哪个是对的?( )

A.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B.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C.工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不大 D.工业生产水平对农业影响不大

18.以下有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与发展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A.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B.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中小城市

C.地理位置不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产业开发重点都相同

D.沿海地区多发展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高新技术产业

19.工业布局要求合理。你认为下列哪个地区最适宜发展制糖工业呢?(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0.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有自己的特点。你知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条件是什么吗?( )

A.自然资源丰富 B.科技力量雄厚 C.位置优越 D.劳动力资源充足

二、综合题(共40分)

21.(12分)读漫画“愁”,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母亲为何发愁?

(2)这幅漫画揭示了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是否存在这些问题?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22.(12分)读漫画,完成下列问题。

(1)漫画A反映的问题是________,解决的措施有________。

(2)漫画B反映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决的措施有______。

(3)漫画C反映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针对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制定的土地基本国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8分)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当今,全球约有60%的地区水资源紧张。北京市年均需水41.2亿吨,而来水量只有18亿吨。这是北京地区每个人面临的严峻现实。

(1)北京的人均水量约为全国人均水量的.________,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的水资源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北京的主要供水源是________。

(3)北京地区严重缺水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原因是_______

(4)解决北京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

24.(8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并结合漫画“不同辈分的井深”,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约90%的煤炭资源分布在秦岭以北地区;华北地区耕地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3%,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的3.8%。

材料二:我国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为25%~40%,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为20%~30%。

(1)材料一说明我国资源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说明我国水资源利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在于目前我国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3)漫画中反映的问题是( )。

A.人多力量大,打井深

B.人口急剧增加是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

C.人们打井的技术越来越先进

D.地下水是使用最多的水资源

(4)请你根据以上材料中说明的问题和漫画中反映的问题简要说明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欢迎大家去阅读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秋期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单元试题大家好好去品味了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加油哦!

要想提高成绩,我们还需要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练习。因此,小编精心准备了这篇初二年级上地理第三单元考试试卷,以供大家参考。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44分)

1.判断以下几项内容中,哪一项不是自然资源?()

A.空气B.鱼C.水D.书本

2.下列自然资源,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石油、森林、煤炭、太阳能B.铁矿、天然气、铀矿、阳光

C.阳光、土地、水、草原D.森林、水、天然气、铁矿

3.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是()

A.生物资源B.矿产资源C.水资源D.气候资源

4.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种类不齐全

B.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

C.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成绩显著,没有浪费

D.我国自然资源状况十分乐观

5.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数量有限,难以大量增加

B.自然资源不可再生,用一点少一点

C.我国人口不断增加,数量众多

D.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

6.对我国土地资源描述正确的是()

A.我国土地资源丰富,没有后顾之忧

B.我国人均耕地资源丰富

C.我国土地资源构成比例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

D.我国难利用的土地资源比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多

7.有关我国耕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水田分布在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的地区

C.旱地分布在年降水量200至400毫米之间的地区

D.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

8.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A.耕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B.草场超载,草质下降

C.过度开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

D.土地价格过低

9.我国人与地突出的问题是()

A.国土面积大,耕地总面积很小

B.后备耕地资源丰富

C.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越来越少

D.草场过度放牧,草地遭受破坏,数量减少

10.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

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B.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D.人口多耕地少

11.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

A.江河湖泊水B.高山冰雪融水C.大气水D.地下水

12.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北方多,南方少B.西北多,西南少

C.南方多,北方少D.东北多,西南少

13.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

A.兴修水库B.节约用水C.跨流域调水D.开发地下水

14.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的特点是()

A.冬春多,夏秋少B.冬春少,夏秋少

C.东部多,西部少D.东部少,西部多

15.调节河水水量季节变化的有效措施是()

A.兴修水库B.节约用水C.跨流域调水D.防止水污染

16.我国水稻种植相对集中分布在()

A.长江以南B.黄河以南C.秦岭_淮河以南D.阴山_辽河以南

17.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

A.湿润区B.半湿润区C.半干旱区D.干旱区

18.下列做法,不利于节水的是()

A.自流灌溉B.喷灌C.滴灌D.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19.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的主要优势是()

A.输水线路较短B.人口少,最为经济

C.可以利用已有河道及天然湖泊D.南高北低方便引水

20.近年来北方冬季频繁发生沙尘暴,这是()发展的表现

A.水土流失B.荒漠化C.气候骤变D.乱占耕地

21.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总量越来越少,甚至有可能枯竭的自然资源是()

A.土地资源B.气候资源C.生物资源D.矿产资源

22.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约()

A.1/2B.1/3C.1/4D.1/5

篇11: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试题

一、填空题。

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 )的小数点,使它变成( )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 )的小数点也向( )移动几位。

2.32厘米=( )米 84分=( )时

3.3.7÷3的商写成循环小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

4.李师傅4小时做了20个零件,平均每小时做( )个零件,做一个零件用( )小时。

5.下面哪些题的商是循环小数,在括号里画“”。

105÷9( ) 24÷14( )12.1÷11( )40.3÷13( )

6.在里填上“>”“<”或“=”。

7.5÷0.87.5 8.4÷1.18.43.6÷13.612.6÷3.212.6÷1.4

7.根据25×5=125,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得数。

2.5×5=( ) 125÷5=( )12.5÷25=( )

1.25÷5=( )0.125÷25=( )1250÷5=( )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1.12323……的小数部分最后一位是3。( )

2.2.8÷0.9的商是3,余数是1。( )

3.3.998精确到百分位是4。( )

4.9.1÷0.14=910÷14( )

5.一个非零数的1.7倍一定比这个数大。( )

【初中上册英语第三单元试题】相关文章:

1.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试题

2.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3.作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4.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

5.第三单元作文六年级上册

6.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

7.五年级上册作文第三单元

8.六年级上册作文第三单元

9.初一上册第三单元作文

10.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

下载word文档
《初中上册英语第三单元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