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 > 高考>届福建省户籍考生可异地直接报名参加高考

届福建省户籍考生可异地直接报名参加高考

2023-07-28 08:27:1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likeyua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届福建省户籍考生可异地直接报名参加高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届福建省户籍考生可异地直接报名参加高考,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届福建省户籍考生可异地直接报名参加高考

篇1:届福建省户籍考生可异地直接报名参加高考

届福建省户籍考生可异地直接报名参加高考

近日,从有关部门了解到,2012届高考报名将于今年12月进行,届时,本省户籍的考生可以在高考报名时自主选择在学籍地还是户籍地报名以及参加考试。

政策:从“跨地借考”到直接报考

我省已经实行省内考生在异地市参加高考的政策,但当时还叫“异地市借考”。在20福建的高考大军中,有一支342人的特殊考生群体他们户籍在福建省内甲地,但本人却就读于省内乙地。年高考期间,这342人不用舟车劳顿地赶回户籍地,而是直接在乙地参加高考。这就是2011年福建省高招新政中引人关注的一项省内户籍的考生可在学籍地高考。

这个令家长们拍手叫好的政策,源于今年福建省的两会提案。据省教育考试院林其天介绍,在今年初的省两会上,不少来自厦门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希望根据当下社会发展实际,修改一下高考政策,允许那些不在户籍地上学的本省孩子,也可以就地参加高考。到两会结束前,省招生考试部门对提案进行正面回应,表示原则同意在2011年高考时实行“允许跨地借考”。

今年3月14日,省招生考试部门以文件形式,正式作出了关于做好普通高考考生跨县(市、区)借考工作的通知。通知对“跨地借考”的高考生提出了3个条件:一是考生具有借考地二年以上(含二年)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学籍;二是考生父亲或母亲持有借考地的房产证或暂住证;三是考生父亲或母亲近两年在借考地有纳税或缴交社保的记录。

“今年这还是叫借考。”林其天表示,“从明年起,这些想跨地的考生可直接就在异地报名申请、异地参加高考,再也不用回原籍报名申请了。届时这些繁杂的手续就可以省去不少,考生将会更方便地选择参考地。”

跨省异地高考仍有难度

目前全国上下关于“异地高考”的`呼声越来越高,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跨省异地高考仍有一定难度。

省招生考试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在我省入学的外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尚不能跨省借考。具体原因是各省的考务安排和政策、考试内容等都不相同。而且我省已经实行高考自行命题多年,外省籍的考生借考,可能存在阅卷、招生等方面的矛盾。不过,全国的异地高考还处在酝酿阶段,我省明年是否会实施要视教育部的规定而定。

省内“跨地借考”只是开头

不少业内专家认为,我省推出的省内异地高考新政策,给省内考生以异地参加高考的方便,体现对考生的人文关怀。事实上,“跨地借考”并非福建独创,类似做法在河南、安徽等一些省市实行过,引起良好反响。,教育部专门对“借考”做出规定,在两地试卷相同的前提下,允许考生在工作或学习所在地的省(区、市)办理借考手续,参加考试。

一省之内的高考考题完全相同,省内招生通常是全省统一投档、录取,因此,省内“异地借考”操作难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可为何却未能在全国推行呢?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主要有两大原因:首先,教育部的规定并非一个强制的规定,所以,一些省市就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不实行“异地借考”。其次,实行省内跨地市借考,需要一定的人力、精力的付出,一些政府部门可能怕添麻烦,于是还是按照户籍属地原则操作高考报名、组考。

熊丙奇表示,去年7月颁布的我国《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到,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这是相比“省内异地借考”难度更大的“跨省异地借考”,考生面临考卷不同、各地录取机会不同等现实难题。由此可见,要探索“跨省异地借考”,必须首先解决好“省内异地借考”,如果省内异地借考这一难度颇小的措施都难以推行,就难以指望“跨省异地借考”了。

来源:福建省教育厅

中国大学网 (责任编辑:卜范龙)

篇2:福建促户籍考生省内异地高考 治标不治本

福建推出新规,本省户籍考生可在省内异地报名高考。不过,就随迁子女而言,跨省考生的群体远大于省内跨市考生,只是治标不治本之策。随迁子女高考何时不再费时费力的大迁徙,还需要全国通盘解决户籍制度和高校招生权这两个大问题

省内异地高考 撞破“冰山”一角?

“不需要奔波,不仅节省了很多宝贵时间复习迎考,而且避免了面临陌生环境的尴尬。”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学生小刘日前通过网络进行了高考报名。

小刘户籍在福建南平,父母在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打工,他自小随父母在开发区借读。按照以往,小刘必须回原籍高考,由于此前福建省一项关于本省户籍考生可在省内异地市报名高考的政策,让他省去舟车之苦。

从“跨地借考”到省内异地高考

在2011年福建高考大军中,有342人成为“首吃螃蟹者”,他们户籍在福建省内A地,就读于省内B地,他们经申请直接在就读地参加了高考。

据了解,这项新政出台源于2011年福建省“两会”的议案提案。“两会”上,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修改高考政策,允许那些不在户籍地上学的本省孩子,在省内就读地参加高考。“两会”结束前,省招生考试部门对此进行了回应,同意2011年高考实行“跨地借考”。今年3月14日,省高招办以文件形式,正式作出了关于做好普通高考考生跨县(市、区)借考工作的通知。通知对“跨地借考”的高考生提出了3个条件:一是考生具有借考地二年以上(含二年)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学籍;二是考生父亲或母亲持有借考地的房产证或暂住证;三是考生父亲或母亲近两年在借考地有纳税或缴交社保的记录。

在此基础上,20的高考进行更大的尝试,“本省户籍考生如今可以在高考报名时自主选择在学籍地或户籍地报名及参加考试”。即本省户籍考生可在省内异地市报名高考,省去了诸多繁杂手续。

随迁子女高考何时不用迁徙

“我们夫妻俩都在福州打工,孩子从小学开始就跟着我们在这个城市借读,去年中考凭着他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好的学校,明年高考却要回四川老家,他还能考好吗?”小孩一直是农民工陈真的骄傲,但听说高考要回户籍所在地后特别担忧,他正在想着是否下学期就把孩子送回老家,让孩子有个过渡。

“当年为了高考提前一年回来,就是为了适应,但可能是教材的不同,原本学习成绩很好,但在高考中却考砸了。”刘建目前是福建某二流学校的大四学生,他自小跟随父母在湖北十堰借读,为参加高考,提前回到福建,在老家一所较差的中学念了一年高三。他认为,他是这种高考制度的牺牲品。

一组数据更是印证了异地高考的现实需要,2011年秋季,晋江全市小学在校生160757人,其中外来生105176人,占65.4%;初中在校生49297人,其中外来生24358人,占49.4%;高中在校生26836人,而外来生只有3256人。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有2.2亿人离开户籍地迁居异地工作和生活,据统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小学和初中就学的人数达到997.1万。

诚然,每年的高考,都是一次费时费力的大迁徙。

篇3:福建促户籍考生省内异地高考 治标不治本

据了解,我国高考分全国和各省(市、自治区)卷,但大多数省份自主命题,因此各省考生的高考考题并不一定相同。在一省之内高考考题完全相同,省内招生通常是全省统一投档、录取,因此,省内“异地高考”操作难度并不大。以福建为例,该省实行高考自行命题多年,外省籍的考生如果借考,可能存在阅卷、招生等方面的矛盾。

专家指出,在数量上,跨省考生的群体远大于省内跨市考生,在现有情况下,省内异地高考,只是给省内考生以异地参加高考的方便,体现对考生的人文关怀,但治标不治本。

,教育部专门对“借考”作出规定,在两地试卷相同的前提下,允许考生在工作或学习所在地的省(区、市)办理借考手续,参加考试。但这一做法在实际操作,并未被广泛实施。此外,“就地高考”政策如果实施,必然加大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外来人口的流动量,对流入地的教育、经济、就业及人口管理等都带来很大压力。

之前实行全国统一高考时,地域间的高考录取机会不均问题早已存在。但在高考录取上,目前采取分省制,就算实行全国统一高考,各省录取分数依然不同,流动人口子女随父母就地参加高考也只是享受到就学与考试的便利,高考录取仍需回到户籍所在地进行,无法享受教育资源的公平。

利益背后的博弈

据了解,异地高考是近年来专家学者和社会民众一直关注的热点教育话题,甚至在全国两会上一再重提。近日,张千帆等15名学者联名提请国务院,呼吁取消高考和招生工作中的`考生户籍限制,再次将异地高考推向舆论焦点。

这份建议书提出,废止关于高考户籍限制的规定,将高考报名条件改为考生的学籍所在地,只要考生提供在当地接受完整高中教育的学籍证明,就可以在当地报考。此外,督促教育部尽快研究制定统一高考方案,在近年内实现全国统一高考;研究制定平等招生方案,促使部属高校不断降低本省市考生的录取指标比例,最终完全取消大学招生的地域歧视。

专家认为,虽然社会对异地高考的关注度很高,却一直未能解决,是因为存在诸多障碍,其涉及的除了教育公平的问题,还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教育资源、文化基础、就业流向、地方投入等多方面相关。异地高考的难点在于涉及户籍制度和高校招生权这两个需要全国通盘解决的问题,如果户籍改革没有突破性进展,异地高考必然受牵制。因此,对于高考这样影响重大的大规模考试,只能在满足大多数人利益诉求基础上,通过制度设计尽量弥补对少数人的不公平。

记者还了解到,虽然异地高考涉及各方面的利益,但一股民间力量正在为推动这一政策而努力。福建晋江荆山学校是一所外来工子弟学校,20,该所学校尝试为不同学籍的高中生开设专门班级,以省籍分班,不同的班级用其户籍地教材,请户籍地老师授课,该学校以其独特的方式吸引了不少外地学生。

目前,荆山学校已经吸引了“川渝皖赣湘鄂贵”六省一市对接办学,20至,学校连续两年“请”来四川、重庆的高中会考试卷,成功举行异地会考。在学校努力下,一些学生还可以在晋江参加高中会考,省去了来回奔波之苦。如今,学校已争取到高考生“异地体检”,他们期望最终能实现“异地高考”的梦想。(记者 吴铎思)

(工人日报)

篇4:异地高考:外省考生可在湖北参加高考

异地高考:外省考生可在湖北参加高考

“流动花朵”在湖北省读了3年高中,高考时因户口不在湖北省,不得不返回户口所在地高考。今后,这一尴尬有望得到解决。8月12日获悉,《湖北省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称,只要湖北省高中学籍满3年,户口在外省的考生有望在湖北省高考。《征求意见稿》表示,户口在外省但在湖北省内高中就读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只要高中三年学籍注册在湖北,均可在湖北省内学籍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从年秋季入学、毕业的高中毕业生开始实行。此后的户口在外省但在湖北省内高中就读的往届高中毕业生,持湖北省的.高中毕业证,也可在湖北报名参加高考。“目前,我国对外省迁入考生在当地参加高考渐渐有所放开。”业内人士分析称,如广东省要求,外省迁入考生必须具备广东省就读期间完整的三年高中学籍材料,否则不准报考。

据悉,207月15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有关负责人透露,外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所有城市都将实现,但目前没有具体时间表。

来源:楚天金报

中国大学网 (责任编辑:卜范龙)

篇5:江苏51万考生报名参加“小高考”

江苏51万考生报名参加“小高考”

考物理的比去年少2万多人

本报讯 年全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考务工作会议昨天在南京召开,今年我省共有512520名考生报名参加学业水平测试,比去年减少了近2万人,减幅为3.66%。其中,高二学生444959人,高三应届生67561人。今年我省6门科目报考总人次为2090214人,比去年减少了4.6万人,减幅为2.16%。

从考生结构看,今年报考地理的考生最多,达到了399388人,其余依次为生物373706人,政治372667人,化学360024人,历史350960人,物理233469人。与去年相比较,除政治科目略有增长、历史科目基本持平外,其余科目报考人次都在下降,降幅最大的是物理,比去年减少了23165人,减幅为9.92%。由于文科生小高考必须考物理,而理科生小高考必须考历史,省教育考试院专家分析认为,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我省文科倾向的.考生数量正在减少,文理结构正在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转变。 中国大学网来源:扬子晚报) 中国大学网

篇6:46岁考生连续5年报名参加高考

46岁考生连续5年报名参加高考

张朝廷

本报讯 昨日,记者从市招办获悉,46岁的张朝廷又报名参加高考了,再次成为今年我市年龄最大的考生。据悉,从参加高考,他已是连续5年报名。

据了解,张朝廷出生于1963年,是九龙坡走马镇玉龙村居民,20,42岁的.他首次报名参加高考,成绩136分,其中数学只有15分。报名后放弃高考,高考前和考试期间拒绝任何媒体采访。20高考后,他曾自信地估计能考200分成绩,并称作文自己写的就是《自嘲》。去年高考,他再次成为屡战屡败的“最老考生”。

据市招办昨日统计显示,我市今年普通高校各类招生考试报名总人数为196228名,比去年增加7061名。其中,报考普通文理类的人数为176253名,比去年增加6642名;报考三校高职类的人数为14451名,比去年增加1720名;预科直升生为2139名,体育单招考生78名,残疾单招考生17名,中职直升生为3290名。

市招办分析,增加的考生人数中往届生比较多,其中涪陵、渝北、铜梁等区县往届生比例达到报考人数的20%左右。

篇7:社会考生参加高考去哪里报名

1、亲自到县区高招办报名(一般为当地教育局)

2、需要带上户口本、身份证以及同等学历证明(高中文凭、中专文凭或《学业水平测试合格证》),履行填写手续。·在职干部和工人带学历证明及单位介绍信;·应安排工作而尚未安排的退伍、转业军人,须持(区)民政部门的证明

一般是填写五种表:

《报名登记表》、《准考证》、《考生志愿表》、《考生志愿代码登记表》及《考生卡片》,同等学历者还需填写《政治思想品德考查表》。

3、社会考生参加高考跟普通高考无区别,区分文、理科

4、报名时需上缴考试费、《报考指导》费、体检费等全部费用。

篇8:福建省明年高考下月报名 考生请提前办理二代证

福建省明年高考下月报名 考生请提前办理二代证

中国大学网 >>

明年高考报名下月进行,省高招办提醒考生提前办理二代身份证,为高考报名及后续工作做好准备。5日,记者从教育部门获悉,本省户籍的考生,可自主选择在学籍地或户籍地报名以及参加考试。

省高招办提醒考生抓紧时间办理二代身份证,以便于进行报名和各项确认工作。另外,今年省内考生可自主选择在学籍地或户籍地报名以及参加考试。

我省招生考试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我省入学的`外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尚不能跨省借考。具体原因是各省的考务安排、政策、考试内容等都不相同;同时,我省已经实行高考自行命题多年,外省籍的考生借考,可能存在阅卷、招生等方面的矛盾。

省高招办相关负责人还表示,我省今年高招的五项改革成效明显,省招委会将进一步研究明年高考高招改革情况,新政策有望在年底前确定并及时公布。(记者 汤淌)

来源:福州晚报

篇9:高考报名考生户籍学籍均须在川满3年

2012年高考报名考生户籍学籍均须在川满3年

为防“高考移民”,从明年高考起,我省高考报名政策将发生巨大变化,户籍从外省(市、区)迁入的考生,需在四川落户3年以上,且高中阶段连续在我省就读三年才能参考。

历年高考报名的时间一般在头年的12月或当年的'1月。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开始。2011年高考,按照规定,只要户籍在成都范围内的考生都可参加高考报名。而这也是最后一年执行这样“宽松”的报考政策。成都商报记者从省教育考试院了解到,早在2009年,教育、公安、监察等多部门就下发了文件,从2012年起,从外省(市、区)迁入的考生,其户籍须在四川3年以上(当年9月1日前),且高中阶段连续在四川就读3年,取得四川完整的高中学籍档案。也就是说应届高三学生须户籍、学籍均在川3年才具备报名参加高考的条件。

但按照规定,因特殊原因从省外迁入的考生,在四川取得高中正式学籍,其户籍、学籍可不作时间限制:考生父母一方为军队集体户籍或复员、转业军人户籍已迁入四川,考生本人户籍在四川;考生按收养规定被户籍在四川省的人收养,考生户籍已作为被收养人迁入收养人名下;考生父亲或母亲是经组织人事部门批准调动入川的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干部和职工,考生本人户籍随之迁入四川。

另外,对不是以升学为目的、不属于弄虚作假且情况特殊并要求在川报名的考生,由考生书面申请,说明理由,经县级招委牵头组织审查后,报请市级招委批准,报省教育考试院备案后,也能报名参加考试。

(四川新闻网)

中国大学网

【届福建省户籍考生可异地直接报名参加高考】相关文章:

1.安徽外省考生异地高考解禁

2.今年广东高考报名人数下降 非户籍考生仅占1/7

3.东莞考生明日起开始高考报名

4.届福建省泉州七中高考语文模拟题试题试卷

5.北京高考报名结束 统考生跌破8万

6.给即将参加高考考生的短信祝福语

7.高考报名才第一天 江苏一半以上考生已经报好名

下载word文档
《届福建省户籍考生可异地直接报名参加高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届福建省户籍考生可异地直接报名参加高考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