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省市高考试卷使用一览表
“生命是个过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全国各省市高考试卷使用一览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全国各省市高考试卷使用一览表,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篇1:全国各省市高考试卷使用一览表
20全国各省市高考试卷使用一览表
年份 | 地区 | 高考试卷版本 | 备注 |
起 | 福建 | 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 | 福建卷和全国卷的比较与建议 |
2016起 | 四川 | 2016年部分科目使用全国卷 | 将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 |
2016起 | 广东 | 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 | 英语的听说部分仍保留现行广东省自主命题方式,笔试部分使用全国卷,听说部分保留现行广东省自主命题方式和分值不变,即笔试占135分,听说考试占15分。 |
2016起 | 湖北 | 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 | |
2016起 | 陕西 | 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 | 增加英语听力考试,成绩将计入外语科总分之中 |
2016起 | 重庆 | 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 | 从2016年起,重庆将不再使用 英语PEST-2级听力考试成绩代替普通高考英语听力成绩。 |
2016起 | 安徽 | 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 | |
2016起 | 湖南 | 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 | 语、数、外三科不再自主命题 |
2016 | 河南 | 全国卷 I卷 | 与相同 |
2016 | 河北 | 全国卷 I卷 | |
2016 | 山西 | 全国卷 I卷 | |
2016 | 江西 | 全国卷 I卷 | |
2016 | 贵州 | 全国卷 II卷 | |
2016 | 甘肃 | 全国卷 II卷 | |
2016 | 青海 | 全国卷 II卷 | |
2016 | 西藏 | 全国卷 II卷 | |
2016 | 黑龙江 | 全国卷 II卷 | |
2016 | 吉林 | 全国卷 II卷 | |
2016 | 辽宁 | 全国卷 II卷 | |
2016 | 宁夏 | 全国卷 II卷 | |
2016 | 广西 | 全国卷 II卷 | |
2016 | 内蒙古 | 全国卷 II卷 | |
2016 | 新疆 | 全国卷 II卷 | |
2016 | 云南 | 全国卷 II卷 | |
2016 | 山东 | 英语、综合全国卷I卷,其它自主命题 | 起山东高考英语使用全 国卷,2016年起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使用全国卷,起语文和数学科目使用全国卷。 |
2016 | 海南 | 语数外全国卷II卷,其它自主命题 | 与2015相同 |
2016 | 北京 | 自主命题 | |
2016 | 天津 | 自主命题 | |
2016 | 江苏 | 自主命题 | |
2016 | 浙江 | 自主命题 | |
2016 | 上海 | 自主命题 |
篇2:全国各省市高考使用全国几卷
全国3卷: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
海南半自主命题:语文、文数、理数、英语全国2卷,其余科目自主命题。
自主命题:浙江、上海、江苏、北京、天津。
篇3:2022年全国各省市高考使用什么卷
2022年全国各省市高考使用全国几卷
北京卷
适用地区:北京
全国甲卷
适用地区:四川、云南、广西、贵州、西藏
全国乙卷
适用地区:河南、安徽、江西、山西、陕西、黑龙江、吉林、甘肃、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
新高考I卷
适用地区:山东省(全部科目), 河北、湖北、湖南、江苏、广东、福建(语数外)
新高考II卷
适用地区:海南省(全部科目), 辽宁、重庆(语数外)
上海卷
适用地区:上海
天津卷
适用地区:天津
浙江卷
适用地区:浙江
河北卷
适用地区:河北
辽宁卷
适用地区:辽宁
湖北卷
适用地区:湖北
湖南卷
适用地区:湖南
重庆卷
适用地区:重庆
江苏卷
适用地区:江苏
福建卷
适用地区:福建
广东卷
适用地区:广东
全国新高考的三种模式
一、3+3模式
目前上海市和第二批实行新高考改革的4个省市,分别是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是采用3+3高考模式,指除语数外3科外,学生要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自主选择3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经统计,该模式共有20种选科组合方式。在高考成绩计算时,语数英3科以卷面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总分,3门选考科目以等级赋分后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二、3+1+2模式
目前采用3+1+2高考模式的8有个省市,分别是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指除语数外3科外,学生要在物理、历史中选择1科;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自主选择2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经统计,该模式共有12种选科组合方式。该模式在高考成绩计算时,语文、数学、外语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选考科目中,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自主选择的两门科目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总成绩。
三、7选3模式
目7选3模式仅在浙江省实行,指除语、数、英三科外,考生须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7个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经统计,该模式共有35种选科组合方式。在高考成绩计算时,语数英3科以卷面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总分,7选3的3科以等级赋分后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各省份新高考变化有哪些
1.浙江
英语有2次考试机会,成绩2年有效。外语每年安排2次考试,1次在6月与语文、数学同期进行,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考生;1次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
2.山东
春季高考“文化素质+专业技能”考试。自起,“文化素质”考试包括语文、数学和英语3科,考试满分320分,其中语文、数学各120分,英语80分;“专业技能”考试满分430分,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测试两部分。
篇4:2022年全国各省市高考使用全国几卷
2022年全国各省市高考使用全国几卷
各地区高考使用什么试卷
北京卷
适用地区:北京
全国甲卷
适用地区:四川、云南、广西、贵州、西藏
全国乙卷
适用地区:河南、安徽、江西、山西、陕西、黑龙江、吉林、甘肃、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
新高考I卷
适用地区:山东省(全部科目), 河北、湖北、湖南、江苏、广东、福建(语数外)
新高考II卷
适用地区:海南省(全部科目), 辽宁、重庆(语数外)
上海卷
适用地区:上海
天津卷
适用地区:天津
浙江卷
适用地区:浙江
河北卷
适用地区:河北
辽宁卷
适用地区:辽宁
湖北卷
适用地区:湖北
湖南卷
适用地区:湖南
重庆卷
适用地区:重庆
江苏卷
适用地区:江苏
福建卷
适用地区:福建
广东卷
适用地区:广东
各地高考难度排行榜
对于“各省市高考”,可能会有一些刻板印象,比如:西藏上清北很容易,广东高考好像不是很难,这些印象有些时候是不对的。
我们用以上数据获得的结论做总结。
由于高考是“省内竞争”,各省的高考难度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真实面貌。我们从后往前排,先讲高考难度最大的省份。
地区高考难度排名:1
河南省:地狱模式
河南是一个符合其印象的地区,他的高考真的是全国最难。由于河南人口众多,本地知名高校也实在有限,一本、985、211、清北录取率,都是全国相当靠后的位置。
河南高考难这个问题可能短时间内,看不到什么解决的迹象。
地区高考难度排名:2
广东省:地狱模式
广东是唯二地狱难度的地区,各项录取率是真的低,这其实也很好理解,广东人多,78.3万考生仅次于河南,而好学校录取数量也很低,别说什么广东人爱做生意,不爱考试什么的,人家福建也是这个文化,也没有广东这种地狱模式。
但是却很少听广东人民抱怨过这件事情,这一点上来说,广东人民真是好样的。但广东的学校,确实是需要加强了,教育资源和建设,需要多关注一下广东了,广东人民真的是虽然苦,但是不说。
地区高考难度排名:3
江苏省:困难模式
其实这个排名,没有体现江苏高考最变态的地方。因为这个排名,只有录取率,没有反映考试内容。
而江苏高考最变态的地方,就是他的高考并不标准化,天天改革,一会3+X,一会3+2,一会又搞成3+1+2,一会要学物理,一会又不学物理了。
导致江苏高考的制度,是一个谜一样的存在。这无疑加重了很多学子的心理负担。总体而言,江苏高考论考试内容难度,那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论考试令人的迷惑程度,那江苏排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地区高考难度排名:4
广西自治区:噩梦模式
和山西同样的情况,广西自治区内更是缺乏知名高校。而广西更是50多万考生,高考难度其实是非常大的。但广西也是因为本身存在感薄弱,导致有苦说不出。
地区高考难度排名:5
安徽省:噩梦模式
安徽985录取率全国倒数第一,211录取率也排名靠后,一本录取率相对还能缓和点。
在安徽高考也是件艰辛的事情,不过安徽至少出了个毛坦厂中学,让人至少“有苦能说得出”,大家至少知道安徽高考挺苦的。总而言之,在安徽高考也是真的不容易的一件事。
地区高考难度排名:6
云南省:噩梦模式
云南,和广西和山西一个问题,存在感弱,也是35万+考生,本地没有太多知名高校,关注度也不高。各项录取率挺低的(比山西和广西还是稍微好点)。请多关注关注云南学子,上个大学不容易的。
地区高考难度排名:7
四川省:噩梦模式
四川考生近70万,除了河南广东山东,四川排第四。这也好理解,四川毕竟本身人口这么多。
在四川高考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不过好在四川本地还有川大,西财等好的高校,整体录取人数也还过得去。四川人比较豁达乐观,经常见到的四川人都是乐呵呵的,所以“四川高考苦”这个事,没有造成广泛的印象。
但是总而言之,从录取率综合量化评判,四川高考是挺苦的。
地区高考难度排名:8
山东省:噩梦模式
作为中国儒家文化的起源,山东人对于“考试”的热爱程度,可以说是全国数一数二了,考生人数也位居全国前列,竞争不可谓不激烈。
以至于出现“我高考不容易,先上个曲阜师范大学,以后考研出去吧”这样的景象,这也是山东人民高考不易的一个体现。不过山东高考比较不友好,是个全国范围内有印象的事情,他也就是符合印象吧。比起像广西,四川这种高考更苦,但是还没啥人知道的地方,山东人民至少有人心疼。
地区高考难度排名:9
甘肃省:困难模式
甘肃不算多,其985,211,清北这些高校录取比例在全国排名其实挺靠后的,但是好在其一本录取率还可以,使得其高考难度总体而言,在全国范围内还过的去。
地区高考难度排名:10
贵州省:困难模式
语文怎么蒙题能拿高分
语文成语题
如果让选正确的那就你就看每个成语在每个句子中读着是否通顺,表面符合意思符合这个句子吗,这样的一般都是容易望文生义啊,而且你没见过的基本都是错的,如果让选错误的,你没见过的基本都是正确的。如果你一点都不积累那就不适合你了。
语文病句让选择对的,如果有一句话内容涉及到政治性言论或者问题,这句话一定没有错误,从来没失误。
作文题目抓眼球
开头丢名人名言作为题记。紧接着概括材料加上一个“我认为”然后直接亮明观点。除题记外第一段两行半为黄金分割点。结尾时字数超出800限制两行半为黄金分割。开头一定不要写错别字。论证材料不够新颖的话记得每段结尾都把中心论点强调一次。
作文一定要有完美段落感觉。不要一大段子集中一起,而且材料最好总结成几句经典的话,后面加上议论抒情引用证明。
篇5:2022全国各省市高考使用全国几卷
2022全国各省市高考使用全国几卷
北京卷
适用地区:北京
全国甲卷
适用地区:四川、云南、广西、贵州、西藏
全国乙卷
适用地区:河南、安徽、江西、山西、陕西、黑龙江、吉林、甘肃、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
新高考I卷
适用地区:山东省(全部科目), 河北、湖北、湖南、江苏、广东、福建(语数外)
新高考II卷
适用地区:海南省(全部科目), 辽宁、重庆(语数外)
上海卷
适用地区:上海
天津卷
适用地区:天津
浙江卷
适用地区:浙江
河北卷
适用地区:河北
辽宁卷
适用地区:辽宁
湖北卷
适用地区:湖北
湖南卷
适用地区:湖南
重庆卷
适用地区:重庆
江苏卷
适用地区:江苏
福建卷
适用地区:福建
广东卷
适用地区:广东
高考理科学习方法
1、多理解,就是紧紧抓住预习、听课和复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层次、多角度地理解。预习可分为粗读和精读。先粗略看一下所要学的内容,对重要的部分以小标题的方式加以圈注。接着便仔细阅读圈注部分,进行深入理解,即精读。上课时可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解难点,解答疑问。
这样便对知识理解得较全面、透彻。课后进行复习,除了对公式定理进行理解记忆,还要深入理解老师的讲课思路,理解解题的“中心思路”,即抓住例题的知识点对症下药,应用什么定理的公式,使其条理化、程序化。
2、多练习,既指巩固知识的练习,也指心理素质的“练习”。巩固重视的练习不光是指要认真完成课内习题,还要完成一定量的课外练习。但单纯的“题海战术”是不可取的,应该有选择地做一些有代表性的题型。基础好的同学还应该做一些综合题和应用题。另外,平日应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培养沉着、自信的心理素质。
3、多记忆,综合科目需要记,生物、化学、要多看多记;物理把公式记牢,多研究考试的题型。
高中理科各科学习方法总结
数学:
课本上讲的定理,你可以自己试着自己去推理。这样不但提高自己的证明能力,也加深对公式的理解。还有就是大量练习题目。基本上每课之后都要做课余练习的题目(不包括老师的作业)。数学成绩的提高,数学方法的掌握都和同学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分不开的。
化学:
主要是记一些性质, 写方程式类的。文字性的东西,看一看记一记可以。理论的东西,关键就是理解,理解了,你就会了,就能做到举一反三。例如化学方程式,要写出一个正确的化学方程式,首先你必须要写得出每一种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想写出正确的化学式,就必须要搞清楚化合价。如果光靠死记硬背,到考试的时候,还是容易忘记,理解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你就要去记,多练习题,如选择题,老师给出一些特殊的性质让你来选,所以多练习可以无形帮助你记忆。光记的效果是不好的。对于那些特殊物质的性质,你练习的多了,自然就记住了。大题是推理,写方程式,有了好的基础你就不怕了。
物理:
主要是对概念和公式的理解。对于概念,一定要好好把握,多做选择题对你对概念的理解把握有好处。但你做题时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题,弄懂每个选项。计算题就是准确的运用公式了。所以要对公式的意义特别了解。多练习,其中的题其实雷同很多。
篇6:2022全国高考试卷分几类_各省市用什么试卷
2022全国高考试卷分几类
北京卷
适用地区:北京
全国甲卷
适用地区:四川、云南、广西、贵州、西藏
全国乙卷
适用地区:河南、安徽、江西、山西、陕西、黑龙江、吉林、甘肃、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
新高考I卷
适用地区:山东省(全部科目), 河北、湖北、湖南、江苏、广东、福建(语数外)
新高考II卷
适用地区:海南省(全部科目), 辽宁、重庆(语数外)
上海卷
适用地区:上海
天津卷
适用地区:天津
浙江卷
适用地区:浙江
河北卷
适用地区:河北
辽宁卷
适用地区:辽宁
湖北卷
适用地区:湖北
湖南卷
适用地区:湖南
重庆卷
适用地区:重庆
江苏卷
适用地区:江苏
福建卷
适用地区:福建
广东卷
适用地区:广东
2022年各省市高考总分及各科分数
省份 | 总分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文综/理综 | 备注 |
江苏 | 480 | 160 | 160 | 120 | / | 语文/数学附加题:40分 |
上海 | 660 | 150 | 150 | 150 | / | 选考3门,每门70分 |
安徽 | 750 | 150 | 150 | 150 | 300 | |
北京 | 750 | 150 | 150 | 150 | 300 | |
福建 | 750 | 150 | 150 | 150 | 300 | |
甘肃 | 750 | 150 | 150 | 150 | 300 | |
广东 | 750 | 150 | 150 | 150 | 300 | |
广西 | 750 | 150 | 150 | 150 | 300 | |
贵州 | 750 | 150 | 150 | 150 | 300 | |
河北 | 750 | 150 | 150 | 150 | 300 | |
河南 | 750 | 150 | 150 | 150 | 300 | |
黑龙江 | 750 | 150 | 150 | 150 | 300 | |
湖北 | 750 | 150 | 150 | 150 | 300 | |
湖南 | 750 | 150 | 150 | 150 | 300 | |
吉林 | 750 | 150 | 150 | 150 | 300 | |
江西 | 750 | 150 | 150 | 150 | 300 | |
辽宁 | 750 | 150 | 150 | 150 | 300 | |
内蒙古 | 750 | 150 | 150 | 150 | 300 | |
宁夏 | 750 | 150 | 150 | 150 | 300 | |
青海 | 750 | 150 | 150 | 150 | 300 | |
山东 | 750 | 150 | 150 | 150 | 300 | |
山西 | 750 | 150 | 150 | 150 | 300 | |
陕西 | 750 | 150 | 150 | 150 | 300 | |
四川 | 750 | 150 | 150 | 150 | 300 | |
天津 | 750 | 150 | 150 | 150 | 300 | |
西藏 | 750 | 150 | 150 | 150 | 300 | |
新疆 | 750 | 150 | 150 | 150 | 300 | |
云南 | 750 | 150 | 150 | 150 | 300 | |
重庆 | 750 | 150 | 150 | 150 | 300 | |
浙江 | 750 | 150 | 150 | 150 | / | 选考3门,每门100分 |
海南 | 750 | 150 | 150 | 150 | 300 |
部分省份高考准考证打印时间2022
青岛
考生本人凭密码于6月1日至10日(打印时间为:6月1日—6日每天9:00-20:00,6月7日—10日每天7:00—20:00)登录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平台(wsbm.sdzk.cn)自行打印准考证。
黑龙江
5月30日上午9时开始,考生凭身份证号和密码,自行登录黑龙江省招生考试信息港-网报中心(www.lzk.hl.cn),打印本人准考证。
辽宁鞍山
考生可于6月1日至6月9日登录“辽宁招生考试之窗网站”,根据提示自行打印准考证。6月7、8、10日考试每个考生一个准考证号;6月9日考试,每个考生再选科目最多形成2个准考证号。
部分省市准考证为统一打印和发放,还未公布打印日期的省市考生及家长请关注各省市官方发布的高考资讯。
广东
6月3日起,考生可凭考生号和密码登录普高系统(网址:pg.eeagd.edu.cn/ks)用A4纸自行打印高考准考证(黑白、彩色均可)。特别提醒:准考证正反面要保持清洁,不得有任何标记、字迹。
北京
准考证发放时间:在考前4至5天,考生可以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打印临时准考证,第一科考试时进入考场后再领取正式的准考证,避免提前的流动和交叉。
篇7:对高考英语试题性的质疑-以全国及各省市试卷中单项填空题为例
对高考英语试题原创性的质疑-以2007年全国及各省市试卷中单项填空题为例
从2003年北京、上海两地试行高考自主命题后,到2007年全国有17份不同的高考试卷.不论哪份试卷,待考完后,外界多是从某门学科考生答题的难易感觉上对其进行初步的评价,一线教师也只是从与往年的'试题难易对比及对当年度高考试题的评价上进行认识.
作 者:杨行胜 作者单位: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刊 名: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2007 “”(10) 分类号:G63 关键词:【全国各省市高考试卷使用一览表】相关文章:
1.全国高考试卷
2.全国高考语文试卷
10.高考物理试卷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