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总复习中充分挖掘潜力促进知能转换
“tomatoeg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在高考总复习中充分挖掘潜力促进知能转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在高考总复习中充分挖掘潜力促进知能转换,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在高考总复习中充分挖掘潜力促进知能转换
在高考总复习中充分挖掘潜力促进知能转换
高三学生经过两年多的高中学习,对教学大纲中的词汇、语法已全部接触或掌握,具备了一定的四会能力 。一般说来,他们正处于从认得出到分析得出与运用得上这样一个理性化过程的交接点上。高考重点考查的是 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进行语境化选择、阅读、表达的能力,总复习的'任务是要将学生英语水平从知识为主的 层面提高到能力为主的层面上。通过建立知识网络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拓宽和加深,通过精练与泛练相结合 、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和协调身心状态等,可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在积极因素,促进知识和能力的 转换。本文就这方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以课本为线索,归纳《考试说明》中的词汇和相关的搭配、句型,归纳课文类别,跨册复习
1.语言结构对比归类。如:
附图{图}
3.语义场小结。如要求学生讨论下列问题:
1)What words often go with “eye”?
2)When and where do people use the verbs“inspect”,“examine”and “check”?
4.句型小结。笔者在高三上学期按句型结构引导学生归纳从初一到高三所学的典型句型;在高三下学期按 句型功能归纳了65组句型,并以此为内容进行听写、翻译和造句练习,培养学生运用英语句型的能力。例如:
1)反意疑问句归纳
附图{图}
5.在指导学生阅读和表达初期,笔者按课文文体把高中课文分类。复习时,引导学生逐类掌握文章的特点 ,获得深层理解和规范表达的能力。对于历史人物方面的课文,主要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心理状态 、文章主旨等;戏剧类课文用于复习口语,提高交际能力;论说文是训练寻找主题句、整体理解文章和练习缩 写的好材料。
二、以教学大纲为线索复习高考的语法要点,提高学生语境分析能力和理解长句、难句的能力
复习的方法是:自学―练习―讨论―再练习―建立错误档案。这个过程的关键有二:1.精选练习。把语法 项目在课本中表现的灵活性较强的句子、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典型题目、各地高考资料中质量较高的习题 挑选并打印出来让学生练习、分析、小结,做要点记录。2.建立错误档案。经过精练精讲以后,教师应根据遗 忘规律,先密后
[1] [2] [3] [4]
篇2:在高考总复习中充分挖掘潜力促进知能转换
在高考总复习中充分挖掘潜力促进知能转换
高三学生经过两年多的高中学习,对教学大纲中的词汇、语法已全部接触或掌握,具备了一定的四会能力 。一般说来,他们正处于从认得出到分析得出与运用得上这样一个理性化过程的交接点上。高考重点考查的是 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进行语境化选择、阅读、表达的能力,总复习的任务是要将学生英语水平从知识为主的 层面提高到能力为主的层面上。通过建立知识网络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拓宽和加深,通过精练与泛练相结合 、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和协调身心状态等,可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在积极因素,促进知识和能力的 转换。本文就这方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一、以课本为线索,归纳《考试说明》中的词汇和相关的搭配、句型,归纳课文类别,跨册复习
1.语言结构对比归类。如:
附图{图}
3.语义场小结。如要求学生讨论下列问题:
1)What words often go with “eye”?
2)When and where do people use the verbs“inspect”,“examine”and “check”?
4.句型小结。笔者在高三上学期按句型结构引导学生归纳从初一到高三所学的典型句型;在高三下学期按 句型功能归纳了65组句型,并以此为内容进行听写、翻译和造句练习,培养学生运用英语句型的能力。例如:
1)反意疑问句归纳
附图{图}
5.在指导学生阅读和表达初期,笔者按课文文体把高中课文分类。复习时,引导学生逐类掌握文章的特点 ,获得深层理解和规范表达的能力。对于历史人物方面的课文,主要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心理状态 、文章主旨等;戏剧类课文用于复习口语,提高交际能力;论说文是训练寻找主题句、整体理解文章和练习缩 写的好材料。
二、以教学大纲为线索复习高考的语法要点,提高学生语境分析能力和理解长句、难句的能力
复习的方法是:自学―练习―讨论―再练习―建立错误档案。这个过程的关键有二:1.精选练习。把语法 项目在课本中表现的灵活性较强的句子、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典型题目、各地高考资料中质量较高的习题 挑选并打印出来让学生练习、分析、小结,做要点记录。2.建立错误档案。经过精练精讲以后,教师应根据遗 忘规律,先密后疏、层层加深地给学生提供多次的`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学生有错误而又不 能理解的,请教同学或教师之后抄写在卡片上或专用本上。每隔一段时间又回头再阅读、思考、练习,巩固自 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保证错过的以后不再错或少出错。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反复有效实践的必要性, 从而提高答题的效率。
总复习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和从最基础的地方讲起。教师应当深入研究 ,精心备课,有重点地讲深讲透,举一反三,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词的时态、语态、语气和非谓语形式是语法复习的核心,学生只有通过反复练习和体会才能掌握相应的 时间概念、结构形式和适用范围。笔者采取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复习,效果比较明显:1.指导学生连续分析几篇 课文中动词的用法;2.归纳、小结并做练习;3.讲练历年高考题中的动词小题;4.分析几篇书面表达中所用的 动词及其形式并做口头、笔头练习。
三、以高考题型为线索进行专项强化训练
要让学生在高考中发挥出自己的水平,首先要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要让他们领会高考要求和英语试卷 的特点,掌握解题思路,熟练运用答题技巧。对于水平相同的学生,会不会答题,会不会抓住关键的解题信息 ,会不会加快速度争取时间上的主动,其结果是有差异的。专项强化训练的目的就是巧学、巧练、巧解,形成 较强的英语运用能力。
1.听力理解 这是高考英语的广东加试题。在专项练习中让学生学会按意群去听,注意实词和连接上下文 的信息词;熟练掌握“看问题猜测―听录音分析―对比选答案”的解题方法。
2.语音题 要求学生平时读准单词,善于利用读音规则帮助记忆,注意音近词、派生变音词和不规则读音 词;答题时用原来的习惯读,不要受所给单词读音的影响。第一遍读题找不到答案时,就要再次默读,排队选 项中划线部分读音相同的,排除有把握读准而又能认定与题干相应部分读音不同的。
3.单项填空 引导学生把握语言环境,运用所学知识,注意搭配、表达习惯、词语辨析,找出正确答案。
4.完形填空 根据文意决定用词,符合通篇的逻辑关系是提高答题正确率的关键。思路的正确性来自对全 文理解的正确性。
5.阅读理解 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核心词,如but等,文章的重点和作者的观点一般出现在它的后面。要用作 者或命题人的观点来理解短文;对于科普类文章,引导学生尽量联系自己平时学到的知识。
6.补全对话要看习惯应答。
7.单词拼写和短文改错 指导学生在上下文语境中把握词义、词性、词形、搭配、时态、语态、指代、逻 辑关系等。
8.书面表达 如何使学生写出正确的英语句子,做到人称、时态、拼写正确和书写规范是关键。笔者常用 “三定”法来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一定格式,即确定是写信、通知、标题文章还是发言稿;二定内容, 在一定范围之内哪些内容要点必须表达,哪些情理之中的头、尾不能忽略;三定表达方式,课上作文时师生一 起讨论该用的句型、词组、单词等。
四、精练与泛练相结合,促进知能转化,提高答题速度
课堂上的精练是师生共同具体分析某一大题的答题思路,讨论相关的知识点和语境;课堂上的泛练是给学 生提供约三倍于精练的练习,让学生限时完成,或自行完成自对答案,教师随堂答疑。
课外的精练是完成20到30分钟的高考某一大题型的练习,交
教师批改,为课外辅导和下一节课的课堂讲评 做准备。课外泛练包括学生自觉完成新练习,准备问题争取教师辅导,学生翻阅订正过的旧练习、笔记和反复 背诵、默写、归纳、运用考纲词汇等。精练的目的在于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深度和答题技巧;泛练的目的在于获 得知识和能力的广度和快捷的反应能力。
篇3:充分挖掘潜能,促进知能转换──谈在高考英语总复习中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谈在高考英语总复习中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摘要: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高考,在高三年级的复习阶段,如何针对学生学习现状,采取有效的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合理且充分地挖掘学生潜能,来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转换,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是摆在高三英语老师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就这一问题,谈谈做法。
关键词:高考方向与要求 复习方法 解题指导及答题技巧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年深入,多年来作为指挥棒而起着导向作用的高考也出现了新的变化。高考试卷出现了分值达20分的听力测试题,阅读理解题的分值也大大提高。这标志着高考由原先的重点考查学生的读、写能力逐步转向对学生多技能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由单纯的英语知识点的检测转向对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包括交际能力)的检测。1999年启动的作为《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计划》,《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重点项目的国家基础课程改革设置目标为:“建立一个适应21世纪需求的,充分体现基础教育性质和素质精神,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未来的课程标准将“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突出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为根本,注重学生在技能、知识、情感、策略和文化素质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基于此,为培养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新的复合型人才,高考试题的选拔性,综合性也逐年增强。那么,在高中阶段的最后一年如何充分利用时间,最大程度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是摆在高三英语老师面前的艰巨任务。
高三学生在经过了高中两年多的英语学习之后,对教学大纲中的词汇、短语和语法等已全部接触或掌握,具备了一定的四会能力。一般说来,他们正处在从认得出到分析得出与运用得上这样一个理性化过程的交接点。高中阶段总复习的任务就是要将学生的英语水平从知识为主的层面提高到能力为主的层面上,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进行语境化选择、阅读和表达的能力。因为高考的总体方向和命题指导思想就是“突出语篇,强调话语,注重交际”。因此,在复习阶段,力求通过建立知识网络并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拓宽和加深。通过精练和泛练想结合,专题训练和综合训练相结合以及协调学生的身心状态,最大限度的挖掘他们潜在的积极因素,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转换,争取在高考中淋漓尽致的发挥其应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根据近几年高考逐年调整的方向,在复习中应坚持了以下几个方面:
1. 坚持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坚持语言形式和意义、语用的有效结合。
2. 坚持重点在语篇层次上的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言语技能。
3. 坚持英语学习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获取足够的语言经验和实践。
4. 坚持在语言学习中重视语言所负载的基本信息和深层意义。
5. 坚持在语言教学中注意语言练习的难度和速度。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以《大纲》为导向,以课本为线索,归纳《考试说明》中的词汇及相关搭配,句型等。
1)语言结构类的对比归纳。
如:在复习到的so和 such 用法时,将中学课本中出现的,学生不容易掌握的句型及其用法归纳如下:
good/well that…`
good a player that…
much time that…
a) so many pupils that…
little water that…
few people that…
happened that…
a good teacher that…
b) such little boys that…
fine weather that…
c) many / no / some / all such words / persons
so…as to
so as to
d) such …as
such as
so that
2)词语搭配的归纳:将常用词,尤其是动词搭配进行归纳。
以tell为例: tell a lie / the truth / sb. sth / sb. to do sth.
te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th. / right from wrong
tell of / about
tell a tale / a story
to tell the truth
以make为中心构成的搭配:
make a fire /bet/call/change/choice/contribution/discovery/ face /journey / mistake /note/visit
an address/advance/announcement/appearance/effort/excuse/experiment /explanation
noises/faces/efforts/friends/enemies
progress/coffee/money/haste
make sb. do sth.
sb. be made do sth.
make sb monitor/director/chairman/president
make …from…
make…into…
make…of…
make…up…
make little / much of
make out
make …out of…
make up
make up one's mind
3. 句型小结。
我们在高三上半学期按句型结构引导学生归纳从初中到高中所学过的典型句型,在高三下学期按句型功能归纳几十组重要句型,如:省略句,感叹句型,常用的交际英语句型等,并以此为内容进行听、说、翻译和造句等练习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句型的能力。在对课文进行复习时,我们注意指导学生掌握体裁的文章的特点,着意培养学生对课文由表层理解到深层理解的能力、概括能力和规范表达的能力。
二、以《考纲》为线索,复习高考必备的语法现象,完善学生知识系统。
在复习时,我们将语法项目在课本中表现的较为灵活的句子;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典型题目;一些参考资料中质量较高的习题分门别类地归纳在一起,让学生练习,分析,总结并作好记录,整理错题,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保证以后遇到同类型的题目时能够尽量少出错或不出错,提高答题效率。当然,语法复习时需要重点突出,难点突破,重点训练英语中动词的时态,语态和非谓语动词等核心语法,要做到举一反三,讲解透彻,并结合语境进行操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运用中学习语法和技能,是学英语语法的最佳方法之一。恩格斯曾说过:“归纳和演绎,正如分析和综合一样是必然相互联系着的。”
三、以高考题型为线索,进行专项强化训练,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答题效率。
专题复习时,我们按高考题型,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听力理解:平时我们每天坚持听10分钟左右的听力材料。对于小对话,提醒学生从第二个人的答话这获取重要信息,因为试题多半是针对第二个人(即答话人)所说的内容而提问的。在放录音时,让学生快速浏览问题及选项,从选项和问题透露的内容为线索,推断出对话所涉及的话题。试题大多为特殊疑问句,内容主要分为⑴无一定主题的对话:有关对话者的年龄、姓名、职业、爱好、特征,对某一问题的看法以及对话的场合、时间。⑵一般性主题对话:即有一定的内容范围的话题。如:吃饭、问路、看病、购物、开会、看电影、评论、工作、学习、旅行等。对于大对话要求学生在听第一遍的时候,听懂大意,尝试作题,第二遍的时候,搜索信息,摆脱干扰。坚决纠错(即说话人传递了错误信息后又进行了纠正。对于独白或讲话,提醒学生密切注意讲话中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或论点。做到边听边记,记住关键词语和内容,记的前提是不影响听。提醒学生注意试题的排列次序(通常对应于录音内容的顺序,可采用先看后听或边看边听的办法)。另外,让学生提高对数字的敏感以及提高推理判断的能力。
2.单项填空:单项填空是在注重语言实用性的基础上,测试词汇、语法、习惯用语、词组搭配、情景交际等项目。寓语法知识于语境之中,完全脱离语境进行判断的题目几乎没有。因此,我们在专题阶段对和日常交际活动联系非常密切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冠词、连词、分词、介词、情态动词、非谓语动词、一致性、时态和语态、词语辨析、动词短语、语序、从句以及交际用语等内容尤为重视。我们在复习时,提醒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去识别词义,防止汉语思维的干扰。注意解决好时态和一致关系(主谓一致,时态、语态一致,名词的数与格,代词、连词中的逻辑关系的一致等)。注意句型结构与语序以及习语和日常交际英语等等。拥有一定的语言背景知识(如:文化背景,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等)也有助于我们答题。在进行专项练习时,我们采取“练--学-练”的方法,以练为主,以练促学,学练结合。找到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力图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做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3.完型填空:由于高考的完型填空主要考查动词、名词、副词、代词,形容词、连词等,其中名词和动词在20个选项中就占近一半,因此,我们平时就结合这些实词进行专项练习,同时就一些答题技巧等问题在讲解的时传授给学生,提醒学生完型填空所提供的选项设计周密,干扰较强,但大多数仍然可以和题中空前或空后的词语构成某种搭配,作题时一定要从上下文的角度考虑;从词汇意义和用法考虑,结合上下文确定词义;从逻辑推理、常识的角度去考虑;从惯用法和搭配的角度去考虑。在读文章首句的时候,要了解文章的背景、主题、文体;要学会“跳读、猜读”整体理解,把握文章的体裁、题材、内容、文体结构、重要情节、前因后果、性质特点、功能类别,做到“文在脑中”。最后还要通读全文,检查核对,看文章是否通顺,思路清晰,上下连贯。
4.阅读理解:由于高考试卷中阅读理解的分值较高,占全卷分值的三分之一,所以,我们复习时就把阅读放在了第一位,除课本以外,我们自编阅读材料,精读和泛读相结合,限时阅读和自由阅读相结合,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概念能力和加工技巧(语言和阅读技巧)是首要任务,同时培养学生语言知识阅读技能和逻辑推理能力,阅读技能包括:⑴根据上下文或词语本身确定词语涵义和猜词;⑵对事实和细节的正确理解和把握;⑶找出文章的主题句,了解其内涵;⑷根据上下文,吸取书面信息,进行合理逻辑推理与判断;⑸批评性的阅读和鉴赏。其中前四项是我们训练的重点。
5.短文改错:短文改错是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失分最严重的题型,其目的是测试发现、判断、纠正文章错误的能力。错误的设置集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差异较大和学生在写作中容易出错的地方,即词汇的正确使用、短语的固定搭配、句法、语法、惯用法以及语篇中的行文逻辑等。专项训练中,我们针对这些方面设置题目,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判断能力,有时我们还将改错和书面表达结合起来进行训练,实践证明,两者结合练习效果更加明显。
6.书面表达:为了适应新的《考试说明》的要求,给学生充分感知语言的机会,我们在进行一两篇的示范指导以后,放开手脚让学生自由发挥,给学生以充分展示其所学语言基础知识和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自由表达的机会。在书面表达的训练中,我们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各种体裁的写作技能,用合乎英语习惯的各种表达方式来写作,注意审好题,勿跑题,找准点,选好句,巧连文,写好字。当然,尽可能多背诵一些范文也有利于模仿表达,争取在考试中取得较高的得分。
四、群体合作,众志成城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一潭死水激不起浪花。我们要求同学之间经常讨论切磋,因为讨论切磋是学习上的一股源头活水,常可起到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的作用。做人可以老实,但作学问一定不能老实,不懂就一定要问,问了就要记住,记住不再犯,就能查漏补缺,提高应试能力。多问、多想、多论、多辩是学习和复习的最佳方法,其效率远远高于个人孤军奋战。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融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全心全意地投入学习,成绩也会提高,会为我们通向成功奠定基础。个人进步若能与集体进步形成互动力,成功之路就多了一块法宝。
作为教师,应当经常与学生谈话,谈学习情况、学习方法和生活情况、心理状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树立起他们勇往直前的信心和决心。与学生经常在一起也有助于他们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乐此不疲。
当然,学无定法,学而有法,贵在得法。教无定法,教而有法,也贵在得法。写此文,但于同仁们共勉。
参考书目:
1.《点击高考 试题分析与预测英语》 佘广安 著 2000年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高考能力测试与试题设计》 刘庆思 著 2001年北京教育出版社
(江苏省宿豫中学 许文顺)
【在高考总复习中充分挖掘潜力促进知能转换】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