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知识:文学常识
“圣莱门特症候群”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小升初语文知识:文学常识,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升初语文知识:文学常识,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篇1:小升初语文知识:文学常识
一、字词:
1、他受上级的差(chāi)遣来到这所城市工作。
2、由于他的过错,很多人都失去了自己的财产,在法庭上,他留下了忏(chàn)悔的眼泪。
3、在这个场(chán溃┰豪铮叔叔每天做的就是不停地翻晒粮食。
4、这个养鸡场(chǎn溃┑墓婺:艽螅可以满足周边的居民一天的需求
5、昨夜的一场(chǎn溃┯辏让清晨的空气格外清新。
二、文学常识积累:
(一)、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在诗中的第一句中,“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是所感。
2、诗中的词语所表示的意思分别是:“枫”是季节;“桥”是地点;“夜”是时间。
3、点出全诗主旨的一个字是:愁。
(二)、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般温暖的阳光。
2、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3、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
4、你还知道哪些古诗是赞美母爱或是亲情的呢?
[小升初语文知识:文学常识]
篇2:小升初语文知识文学常识复习
小升初语文知识文学常识汇总复习
一、字词:
1、看过了这部电影,他把纷至沓(tà)来的想法写在一沓(dá)纸上,不见有疲沓(ta)之色。
2、“副食商店晚上也要开门,打烊(yàng)过早不好,糖烊(yáng)了就卖不动。”经理这样交代服务员。
3、据史书记载(zǎi),王昭君多才多艺,每过三年五载(zǎi)汉匈首脑聚会,她都要载(zài)歌载(zài)舞表示庆祝。
4、莉莉学习不努力的.事情在大会上被曝(bào)光后,她决心要改变一曝(pù)十寒的学习态度。
5、虽然他生活一直没宁(níng)静过,但他宁(nìng)死不屈,也不愿意息事宁(níng)人,过着苟延残喘的日子。
二、文学常识积累:
1、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僖公十年》
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左传》
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僖公五年》
4、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
5、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
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六十四章》
7、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七十三章》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9、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
1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篇3:小升初语文文学常识
一、字词:
1、“她刚刚遭遇火灾,钱财尽失,你这个时候去追债,岂不是乘(chén溃┗为难人家吗?”母亲苦口婆心地劝道。
2、只有法律能够起到惩(chén溃┣氨押蟮男Ч,所有我们必须尊重它。
3、看!一匹匹骏马在草原上驰骋(chěn溃,这景象多壮观。
4、她用笔下的文字不停鞭笞(chī)她们,但其中也有无奈的同情。
5、凝视着远处的山久了,自己好像都融化了一样,徜徉在其中,不亦乐乎。
二、文学常识积累:
(一)、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1、“和”字用得巧妙精炼,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2、“镜未磨”三个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
3、本诗成功地运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这一修辞手法的句子是:潭面无风镜未磨。白银盘里一青螺。
(二)、小升初文学常识试题:
1、《江畔独步寻花》是大诗人“杜甫”的一首歌咏自然的诗歌,其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两句生动地写出了花势繁茂的自然景象。
2、生活中难免会遭遇困境,但只要矢志不渝,就会看到希望的曙光,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是这个道理。
篇4:小升初语文文学常识
一、基础知识:
1、容易读错的字音:
(nìn溃┠死不屈 息事(nín溃┠人 (nǐn溃┡÷菟慷 (nín溃┡∈纸
应用:
革命烈士宁死不屈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他们并不想把事情闹大,所以用钱来息事宁人。
“你拧螺丝钉了吗?我感觉有点松。”哥哥大声地问道。
“我帮你拧毛巾吧,一个人太累。”姐姐在旁边轻声地说。
2、关联词:
常见的关联词有七种类型:每类关联句都有它们自己常用的关联词语。
因果关系:前后两个分句之间存在着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如:
企业家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们审时度势,注重市场。
常用关联词: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条件关系:前一部分提出一个条件,后一部分说明在这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如:
只有你勤学苦练,才能掌握这门技术。
常用关联词:只有…才…、无论…都…、不管…总…
二、文学常识:
古诗中的地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唐张籍《秋思》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曰还。 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江歌》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 唐刘克庄《莺梭》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宋范仲淹《渔家傲》
三、阅读:
1、解释下面的词语:
请教:略
恶劣:略
2、请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自然条件恶劣的语句。
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
3、从文中看,修铁路要经过的这个地方,地形有什么特点?从文中找出两个词语来概括:峭壁、深谷。
4、“‘大概’‘差不我’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詹天佑这句话的意思是(C)
A、工程人员不能说“大概”“差不多”这样的词语。
B、工程人员说话要注意分寸,不能用“大概”“差不多”这样的词语。
C、工程人员的工作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5、分析文中詹天佑说的话,它体现了詹天佑的什么特点。
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的性格特点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小升初语文文学常识]
篇5:小升初语文文学常识
25.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唐代文学家,有抒情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律);名文《滕王阁序》。着有《王子安集》。
26.杨炯,初唐四杰之首,名作有《从军行》。
27.卢照邻,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为《长安古意》。
28.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为《在狱咏蝉》,另有着名的《讨武檄》,作品集为《临海集》。
29.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唐代诗人。所作《回乡偶书》(七绝),为传诵名篇。
30.王之焕,字季陵,唐代诗人。他的《凉州词》、《登鹳鹊楼》是唐代绝句珍品。
31.唐诗中:诗仙李白,诗圣(诗史)杜甫,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诗鬼李贺,诗囚孟郊和贾岛,诗豪刘禹锡。
唐诗中风格迥异。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代表。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代表。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代表。王昌龄、高适、岑参是边塞诗人代表,白居易、元稹是新乐府运动(即追求语言通俗易懂)诗人代表。
32.宋词一般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代表词人是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代表词人是李清照、柳永等。
当时流传有:柳郎(柳永)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东坡)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33.学者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凡一代有代之文学。楚之辞、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王国维认为在特定时期代表文学成就的是:楚辞、汉赋、六代骈文、唐诗、宋词、元曲。(补充:明清小说。)其中唐诗、宋词、元曲并称于世。
汉赋代表作:班固《两都赋》、曹植《洛神赋》。
骈文也称四六文,兴于南北朝,盛于唐宋。代表作:刘勰《文心雕龙》、王勃《滕王阁序》。
34.清·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其中有两个典故:项羽破釜沉舟,勾践卧薪尝胆。蒲松龄代表作《聊斋志异》。
35.至圣孔子(圣人)、亚圣孟子、宗圣曾子、书圣王羲之·晋、画圣吴道子·唐、词圣苏轼、文圣欧阳修、茶圣陆羽·唐、药圣李时珍·明、医圣张仲景·东汉、草圣张旭·唐、药王孙思邈·唐、田园诗人陶渊明·晋、诗歌之父屈原·战国、历史之父司马迁·西汉。
36.《诗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由孔子修编。共收入诗歌305首,古称“诗三百”。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
《楚辞》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也是我国古代第二部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收集而成。主要有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宋玉等人作品。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端午节吃粽子,就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篇6:小升初语文文学常识
小升初语文文学常识归纳整理
1.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为孔门弟子编写,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南宋朱熹把这部书和《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相传,《诗经》为孔子删定。《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500年的诗歌约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形式以四言为主,手法多用“赋”“比”“兴”,它也称《诗》或《诗三百》。《诗经》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它与《书》《礼》《易》《春秋》合为儒家“五经”。
2. 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史官。相传《国语》《左传》为其所撰。《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以记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周、鲁等国贵族的`言论为主。《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按照鲁国国君的世系纪年,记载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50多年的许多史料。也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3.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战国时楚国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骚体诗”(积极浪漫主义)创始人。著有《离骚》《九歌》《九章》等二十五篇,收在西汉刘向编的《楚辞》里。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
4. 列子,战国前期郑人,名寇,又名御寇。《列子》相传是列子所作,原书已亡佚,现在流传的本子是东晋张湛辑注的,内容驳杂,其中保存了一些先秦优秀的寓言和神话传说。
5. 墨子(约前476-前390),名翟,相传为战国时期宋国人,墨家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墨子》为墨家经典之作。
6. 孟轲(约前372-前289),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儒学大师,有“亚圣”之称。《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
【小升初语文知识:文学常识】相关文章:
7.语文文学常识总汇
8.语文阅读文学常识
9.语文文学常识介绍
10.小升初语文文学知识点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