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曹操作文
“满月脸”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英雄――曹操作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英雄――曹操作文,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篇1:英雄――曹操作文
《三国演义》中的许多武将很受大家喜爱,还为他们排了座次: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黄八夏九姜维,曹操排在第十位。这令我顿时迷惑,如此骁勇善战的曹操怎么能屈就于第十位呢?
其实这与大家对曹操的固有印象有很大关系。众所周知,《三国演义》中有三绝:智绝、义绝和奸绝。而曹操正是奸绝,这让崇尚忠义的人们对他印象不佳,也因此更加衬托出诸葛亮的优秀,因为小说中有明显的尊刘抑曹倾向。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身长七尺,细眼长髯,沛国谯县人。这是大家对于曹操的基本印象。“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从这里可以看出曹操从小就有过人的智慧,后来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一系列的征伐中统一北方,被人冠以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的头衔,足以证明他的才华卓越,可又为什么被人称为“奸绝”呢?
从“误杀吕伯奢”、“许攸问粮”可以看出他生性多疑;从“借头抚众”、“梦中杀人”更可以体现出他的奸诈凶残,正是这些所作所为让许多人开始指摘曹操。尤其是在“杨修之死”这个情节中,更让人感觉曹操是个妒贤嫉能、阴险狭隘的人。以上应该就是很多人不喜欢曹操的主要原因吧。
曹操真的那么令人厌恶吗?不,绝不!虽然他背负着历史的骂名,充当了几千年的“奸雄”,但在我看来,他是一个时代的英雄,是一个有血有肉、恩怨分明的大写的“人”。在众人推托之时,他却主动站出来去刺杀董卓,这是何等勇猛无畏!而诚待关羽又说明他是何等爱才!“挟天子以令诸侯”更说明他是何等的胆识过人!如果没有他,北方何时能统一?如果没有他,民生如何不多艰?是他,在那个群雄并起的时代,为北方人民开拓出一片安宁祥和。所以,他是乱世仁政的背叛者,是“枭雄”二字最好的诠释,更是现实世界里的真英雄。
一论忠义无双士――关羽,若论天下真豪杰――曹操!他,拨动风云,安定一方;他,外定武功,内修文学;他,狂傲自负,令人侧目。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他是汉末阴郁的天地间破晓而来的一道春光,刺眼而温暖。
篇2:曹操,真英雄也
世人皆骂曹操奸臣,谋逆篡位。可曹操并没有篡位,最多也只是官至魏王,只是在死后他的儿子曹丕篡位封他为先王,可曹操到死也没有称帝。反而时被称为忠臣的刘备、孙权先来称帝。试问谁忠谁奸?其实不言自喻。故曰:论忠心,曹操真英雄也!
论胆、论智、论忠,曹操皆可论为英雄也。
篇3:千古英雄论曹操
千古英雄论曹操
陈正言 705班
不是英雄,不懂三国
――题记
东汉末年,三分天下,在别人看来,你是一个奸雄,但,我还是如此敬佩你一一曹操。
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也许激怒了天下,但换个角度想,这句话里不也有一种骨子里的英雄气魄吗?
大家都说,那场赤壁之战,你智不如人,被孙权和刘备打败。大家都说,当华佗不愿意为你治疗时,你就把他杀了。但,周瑜的苦肉计,你之所以中计,难道不是被心底的道德仁义所缚?那场官渡之战,你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这难道就不值得赞扬?
世人唾骂你,说你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不正不义不道德的行为。可我却要为你打抱不平: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不也是一种聪明的自保手段吗?
看看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那是多么幸运啊,因为他们有出生入死的伙伴。而你呢?独自闯天下,从一开始的孤苦伶仃,走上人生巅峰,却又回到原点。爱将战死,妻离子散。可你却坚强的'挺了过来,但又有谁能知道,那些晚上,你曾梦回青板桥,那是自己浴血奋杀的地方。醒来时却对着那一轮皓月,一壶浊酒又入梦中,感慨着自己的迷茫。你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你的伤心处好像一直未到??
曹操,你多么爱才!当老朋友来奔投你时,你来不及穿鞋,便赤脚相迎。当你捉住关羽时,却千方百计让他下来,他不愿意,你就把他放了。从这里,就不能看出你的帝王素质吗?
曹操啊,你这一生过得实着太辛苦!如果还有来生的话,那么,愿你做一名逍遥道士。看青峰,赏流水,品香茶,听鸟鸣。永远都不要参与到战争之中,那样,好累??
公元前2,1月23日,你闭上了再也不会睁开的眼??
时过境迁,风云渐平,三国也拉上了紫红的帷幕,敢问,谁是英雄?
在我心中,唯属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后记
篇4:奸雄亦是英雄-曹操作文
奸雄亦是英雄-曹操作文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东汉末年,皇室衰亡,战火纷飞,两汉最盛时,人口达到近六千万,而到了东汉末年,人口仅仅只剩下了约八百万,这才有了曹公《蒿里行》中的千古名句。
而人口锐减的根本原因在于战争,战争标志着乱世,而乱世往往出英雄,汉末这一乱世也不例外,曹操便是这“英雄”之一。
曹操出身宦官之家,其父曹嵩权极一时,靠买官当上了太尉,位列三公之首,而曹操年少时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学业,许多人都觉得他是个放荡公子,难成大器,可乔玄,何J等人却对其评价极高,当时无科举制,名士的评价对一个人尤为重要,盛极一时的名士许劭,评价曹操“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此语一出,天下惊。
曹操之英雄处在于胸怀。
青梅煮酒之日,曹操问刘备,何人可称当世之英雄?刘备将当世群雄一一列举,而曹公不以为意,淮南袁术,冢中枯骨,早晚必擒之;河北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刘景升虚名无实;孙伯符仅藉父之名;刘季玉为守户之犬;韩遂,张鲁等皆碌碌小人而。豪气干云之语,令人深深叹服。
兵困关羽于土山之时,曹操敢于约三事,招关羽,为得一良将,赠赤兔,送美女,赐征袍,封亭候,上马提襟,下马相迎,纵然如此,关公执意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护嫂寻兄,曹操纵有不舍,但一无囚禁劝降,二无一杀了之,仍然放关羽而去,若曹公真想留下关羽,纵然关公神勇,又怎敌得过几十万雄兵?曹公之胸襟可见一斑。
于赤壁横槊赋诗时,曹操借着三分酒气,随口吟咏便是: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伴着皎洁的月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一语既出,一统天下之心,昭然若揭。历史上文坛人才辈出,父子双双成名的,不仅有三苏,三袁,二晏,三曹也须分一杯羹,曹操之诗气魄宏伟,没有如此的胸怀,曹操又怎能开建安之风骨呢。
曹操之英雄处在于才干。
曹操煮酒论英雄时,视天下群雄如草芥,他并没有空说大话,曹操败袁术,打碎了袁公路的皇帝梦;官渡之战,火烧乌巢,击败袁绍;远征乌桓,平定辽东,自此冀青幽并四州一统;曹操南下攻占荆州;巧用离间败马超,南下汉中平张鲁,将半个中国收归囊中,此为军事之才。
曹操回到许都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权极时仅仅封了魏王,仍是汉臣,不愿称帝,他知道,称帝只能授人以口实,他想当的是周文王,称帝就留给后人吧。人言曹操为奸贼,若无曹操统一北方,只会多几人称王称霸,少几日太平光景。此为政治之才。
曹操官渡之战时,曹操两万余人,袁绍十余万人,朝中权贵,和曹操手下将官纷纷暗地里投书袁绍通敌,大败袁绍后,书信被找到,而曹操一封没看,付之一炬,手下臣子无不叹服,此为处事之才。
曹操有胸怀、有才干,于东汉乱世独领风骚,他是奸雄,亦是英雄。
篇5:英雄曹操的高一作文
曹操这个人亦喜亦怒,做事心狠手辣,而且奸诈狡猾。但他也有可爱之处——爱讲真话。
本来,搞政治斗争,在官场上混,是难免要说假话的。但曹操实在是太聪明了,在一个人人都说假话的时代里,他就讲真话,因为真话是最好的武器。
在平常生活中,曹操其实是一个很洒脱很随和的人。他喜欢开玩笑常常正经事也用开玩笑说。建安十七年机构改革,有人要求裁并东曹,其意在排挤秉公办事、不徇私情的东曹棣毛珍。曹操的回答却很幽默:日出于东,月升于东,东西东西,也是先说东后说西,为什么要裁并东曹呢?又比如阎行投靠韩遂,父亲却在曹操手里做人质。曹操给阎行写信说:令尊大人现在平安无事,不过在牢狱之中也不是养老的地方,再说国家也不能老是替别人赡养父亲呀!
曹操虽然洒脱随和,却并不轻浮,他其实是个很深沉的人。表面上他对你客客气气的,但他无时无刻不在观察你,而且很透彻,就像被x光线从上到下扫描一样。袁术那么气焰嚣张,袁绍那么不可一世,曹操都不放在眼里,但对于寄人篱下的刘备却另眼相看。尽管刘备一再韬光养晦、装聋作哑,曹操还是一眼看穿:“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曹耳!”吓得刘备当场掉筷子。虽然曹操当面说了出来,但意思是:咱俩谁也别装孙子,是英雄就要决战千里,一决雌雄。果然,刘备再也装不下去,找了个机会逃之夭夭了。
刘备和孙权确实比曹操更狡猾,没办法他们的势力较弱,也不能不狡猾些。当然,他们俩人的狡猾或者说聪明之处还在于政治上的低调。他们一直小心翼翼不露锋芒,以免成为众矢之的。孙权还居心不良地怂恿曹操,被曹操一眼看穿,没有上当。曹丕沉不住气,曹操一死他就上位做了皇帝,这下可把刘备和孙权乐坏了,有人带头,不上白不上。结果,曹操被骂成了“奸”。
曹操虽然被指为奸雄,背上了千古骂名,但他实在是一个坦荡的人,我认为他乃是一代枭雄。
篇6:曹操,才是真英雄小学作文
曹操,才是真英雄小学作文
梦回三国,看烽火硝烟,品英雄豪杰,乃悟,曹操,才是真英雄。
——题记
翻开尘封多年的'三国演义,不禁又沉醉其中。每次读三国,总是为刘关张桃园结义的壮志而钦佩,总是为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神奇而叹服,又总为关云长败走麦城而伤感。但是,我却偏偏忽视了一个真英雄,他就是曹操。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汉贼董卓,祸乱天下,各诸侯坐山观虎斗,唯有曹操,行刺董卓,不幸未果,被迫献刀,仓皇而逃,幸遇陈宫,共图大业,却杀吕伯九口,道:“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曹操,胸怀大志,乃真英雄。
曹操招兵买马,联合十八路军讨伐董卓,董卓大败,夺路而逃,各路诸侯坐收渔翁之利,唯有曹操,领兵追杀。后招兵买马,养精蓄锐,挟天子,令诸侯,迁都许昌,官渡战袁绍,收许攸,烧粮草,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再战,曹操十面埋伏,背水一战,袁绍又败,曹操一统北方。曹操,有勇有谋,乃真英雄。
孙刘势力渐长,曹操欲一统天下,与孙刘赤壁一战。八十万军,挥师南下,却遭蒋干中计,错杀良将,黄盖苦肉诈降,公瑾计谋曹操。两军交战,只见东风过处,火光冲天,曹军都焦头烂额,败走华容道。曹操重振旗鼓,去战马超,曹操兵败,被杀得割须弃袍。曹操并不放弃,又合韩遂,大败马超,再欲夺取南方。曹操,不屈不挠,乃真英雄。
曹操已是壮士暮年,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夺汉中,降张鲁,继续抑制豪强,加强集权,但无奈年华似水,终病逝洛阳。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乃真英雄。
重回三国,再品曹操,乃悟:他,才是真英雄。
篇7:随笔阅读之一世英雄话曹操
随笔阅读之一世英雄话曹操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沟通的桥梁,也是人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只要你愿意,每个人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精神的家园,心灵的慰藉;甚至有的人,只是因为书中一言,就幡然醒悟,因此悬崖勒马,获得新生。
书真的可比作一个人类精神世界里的一个大宝库,这样说来古典文学就是最夺目的王冠,而我的眼中《三国演义》这本书,就是王冠上散发着令人难以抗拒它光芒的那颗最大的宝石。
在《三国演义》的人物中,我最爱的人物莫不过于曹操了。也许,他在别人心中是奸雄,是汉贼,甚至是奸恶之徒。但是,我却觉得自己能理解这个与自己横亘着几十个世纪的英雄人物,在他那个纷乱的时代,今天能奉天子以令不臣,明天说不定就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要想在那个时代寻找活路尚且不易,更不论是要想成就一番“天下归心”的宏图伟业了。但是,曹操就做到了。他,怎么不是英雄?
从功业上讲,比较刘备、孙权、刘表等人,曹操无疑是最成功的,他结束汉末长久以来的混战局面,统一了北方,为后来三国鼎立时期最强的魏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论谋略,仅官渡之战一役,他通过自己必胜的信念和恰当的指挥,就能以少击多,击败兵力远大于自己数倍的袁绍。曹操唯才是举的选人政策历来有口皆碑,更是让郭嘉、荀等谋士以及许诸、张辽般的猛将忠心耿耿。最有力的证据莫过于华容道一役,任是“扬刘抑曹”的作者罗贯中本人,也没有写曹军有一人背叛投降。倒是关羽这位“极品”忠臣,一反常态的背叛了刘备,演出了一段让人沉吟至今的“放曹”。且不论这个中缘由到底如何,我倒觉得这是对曹操为人处世态度的一种毋庸置疑的肯定!而且,是由一位人人肯定的“英雄之首”关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曹操投上的肯定票。其实可以证明曹操的确是位不折不扣的英雄人物的还有他“日月之行,若出其里;星汉灿烂,若出其中”的广阔胸襟。曹操的大度实在让人敬佩,陈琳把曹操和他的祖宗三代骂得是狗血淋头,他却毫不介意,反而让他担任祭酒一职;因为惜才,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他毫不愤怒,赵云长板坡救主时他硬是没放一箭,只要“活捉”。
三国那个时代,哪个不是心怀鬼胎,吴主私占帝玺的目的是明摆着的`;蜀虽打着兴汉的旗号,未必不是想要打自己称帝的小算盘。曹操至死也只是含蓄地表达了一下做“武帝”的愿望,却不曾在有生之年做过一天真正的皇帝!“汗贼”不该是曹操,他也许一开始就想做一个济世的英豪,但并吞天下的雄心却是一点一点扩大的,是与他日渐增强的完成霸业能力成正比的――一句话:他值得这么想!他的确配得上统领这个实在需要有才能的人来给百姓安宁的世道!
说到这儿,我不禁想起曹操了的名篇《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首《短歌行》,哪是一个奸雄所作得出的?它不正反映了曹操求贤若渴,唯才是举的治国夙愿,表现了他不拘小节,一心为公的广阔胸襟。“诗言志也”,作为一名优秀的诗人的代表作,这首诗歌是对曹操乐观向上的精神礼赞,也表达了他经世治国、统一天下的伟大理想,恰恰是曹操作为一位英雄人物的心灵写照!
曹操,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是时代的强者,是我心中的英雄!
篇8:煮酒论英雄曹操初三作文
煮酒论英雄曹操初三作文
用“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来形容你一点也不过。
军事上,你无疑是历史上的一代枭雄:官渡大战中,你兵疲马乏、粮草殆尽,却能以摧枯拉朽之势大破袁绍,杀得敌军闻风丧胆、溃不成军;急行军之际,路途遥茫,兵士皆渴不可耐,你略施一小计,大大加快了行军速度,也酿造了“望梅止渴”的.千古佳传;与西凉太守马腾相战时,扎营木材都被马超焚毁,眼看军无栖身之所时,你仰天而思得垒冰成城一计,此种随机应变、因地制宜的军事策略与孔明相较,又有何妨!
军事上你是枭雄,而礼贤下士之德并不亚于刘玄德。
君不见官渡之战,夜迎许攸得良计;
君不见寄厚恩于典韦,其舍命相救突重围;
君不见乱军容关羽,斩颜良、诛文丑,华容逃生皆由此;
君不见。。。
惜才爱才的一代天骄曹丞相,既识弯弓射大雕,更有超乎常人的旷世胸襟、傲世之才。你毕生留下千古绝唱无数,其中一曲《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更是分外脍炙人口,每当我吟诵此句,心中就升腾起一种傲断苍穹的阔达,如湖水般平静,又如烈火般恢弘,这样的诗句,也只有你曹操才可悟得。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孟德,行军施计,你及孔明;思贤若渴,不逊刘备;而旷世诗才,却是鲜人可及!
皆言,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那么,
天下英雄谁居首?我谓之:
惟你!曹操!
篇9:曹操
曹操 - 简明演义传记作文
曹操 - 简明演义传记曹操是西园八校尉之一,曾只身行刺董卓,失败后和袁绍共同联合天下诸侯讨伐董卓,后独自发展自身势力,一生中先后战胜了袁术、吕布、张绣、袁绍、刘表、张鲁、马超等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但是在南下讨伐江东的`战役中,曹操在赤壁惨败。后来在和蜀汉的汉中争夺战中,曹操再次无功而返。曹操一生未称帝,他病死后,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封曹操为魏武皇帝。
曹操 - 简明演义传记作文150字
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
篇10:曹操
曹操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
耳边又响起了林俊杰的《曹操》,又是一种心潮任意冲撞的感觉。
我喜欢《曹操》,也喜欢曹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胸怀壮志,老当益壮,永思进取。这是一位诗人;“运筹帷幄,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东讨西伐,南征北战。这是一位军事家;“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挟天子而令诸侯。这是一位政治家。
“独自走下长板坡,月光太温柔,曹操不罗嗦,一心要那荆州……”壮志而来,败兴而归。长板折戟,火烧赤壁,痛失荆州。纵观一生,这是他败得最惨的一役。面对人生最大的失败,袁术“呕血数斗而死”。袁绍官渡败绩,“自军败后发病”,“郁郁而终”。夷陵之战,刘备“大败还,忿耻发病死”。同为“太祖”,宁远兵败,怒尔哈赤“痈疽病发而死”。而他,兵败不久,还“大宴铜雀台”,还说出“今江北仍为吾踞”之语,常人难及也。
“用阴谋阳谋明说暗夺淡薄(厮杀声)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终年66岁的他,在那个生命极易丧失的年代应该算高龄了吧。时刻又进行着政治斗争,军事斗争,阴谋阳谋应接不暇。倘若没有强健的体魄与良好的心理素质,怎么能承担如此负荷?常人难及也。
“儿女情长没法执着,有谁来煮酒?尔虞我诈是三国,说不清对与错……”
一年前,最初听到《曹操》这首歌,便被它的.气势所打动,不禁重新打量起这人。在那个时代,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我认为他是个了不起的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至少说明他有那常人难有的才能。正如鲁迅所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然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纷纷扰扰千百年以后,一切又从头……”
篇11:关于曹操作文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超世豪杰,曹操实力从弱到强、从小到大,都是靠自己的智谋和胆略来实现的,曹操作文。公元2,曹操决定亲自率兵攻打刘备。此时,袁绍已经兼并了幽州,拥有几十万大军,并扬言要进攻许都。此时,对曹操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抉择。是将主要力量攻打袁绍还是攻打刘备?体现了曹操的战略思维的高明。
在听取众谋士的建议后,曹操却作出了令人意外的战略决策,决定攻打刘备,而置袁绍于不顾。
对曹操的决策,很多将领都不解,说:“与您争天下的主要是袁绍,现在袁绍正想打过来,您却要去打刘备,万一袁绍从背后趁虚而入,攻打您,您岂不腹背受敌?”曹操说:“刘备是人中之杰,今不除之,必为后患。”
谋士郭嘉符合说:“袁绍生性迟疑,既便来攻,也不会迅速。刘备起兵不久,民心未附,力量不大,马上攻击,刘备必败。”
为什么曹操要放弃攻打强大的袁绍,不怕袁绍的攻击,而攻打弱小的刘备呢?
我想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曹操了解袁绍和刘备的才智、胆略和战略意图。在曹操眼中,袁绍不足为虑,因为曹操在与袁绍结盟剿灭董卓时,因为袁绍的自私和无胆识而错过了剿灭董卓的时机,使董卓迁都逃窜。在这件事上,曹操认为董卓是一个没有胆识和寡断之人。相反,曹操在围剿董卓中,发现刘备是英雄,有胆有识,而且结交豪杰人才,有野心,写人的作文《曹操作文》。特别是刘备是汉室宗亲,故为曹操心腹大患。
二是袁绍已经兼并了幽州,实力已经很大。曹操如果此时主动与袁绍相斗,则刘备可能渔翁得利,即使不主动夹攻曹操,但也广收民心,实力逐渐坐大。特别是曹操担心的是,自己与袁绍相斗,可能两败俱伤,很长时间无力对付刘备,则刘备就可能有很长时间的扩张实力机会。
三是刘备实力弱小,而且民心未附,此时将其歼灭,然后腾出手来,集中力量对付袁绍,是很好的战略抉择。
四是曹操看人,最主要的不是看现成的实力,而是看其发展潜力和志向意图。刘备与袁绍相比,刘备的志向、意志都比袁绍坚决。袁绍实力强大些,是因为袁绍自身出身于名门王侯,所以起点高。而刘备出身低微,虽暂时实力弱小,但发展潜力大。所以,在曹操眼中,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我们很多女人选丈夫,也要学习曹操的识人法:男人的富有,是祖上传下的,还是自己创下的。祖上传下的是暂时的富,而自己创下的,可以富裕一生。
所以,曹操决定攻打刘备,而对袁绍采取安抚麻痹之策。由此可见,曹操实质上是一个很高明的战略家。
[关于曹操作文]
篇12:曹操作文
你是东汉末年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尽管世人对你有太多的不公,说你是“一代奸雄”,可是我――一个涉世不深的初中生,却对你充满了景仰与佩服,触摸历史,我首先触摸到的是你的雄才大略。
在碣石山上,我触摸到了你的那首名垂千古的《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何其博大的胸襟,何等磅礴的气势!有人说:“宰相肚里好撑船。”你的诗句为这句话作了最好的诠释,也是对它最好的明证!
在初中的语文课本上,我触摸到了你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你,这匹已老的良马。你,一位有志的烈士。你的志在哪里?你的壮心是什么?是统一中国,建功立业吗?还是救世间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或是二者兼而有之?我想,从你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中,不难看出你远大的抱负。
你的才,不仅仅表现在你的诗文上,更表现在你的爱才卜。在景德殿上,你连发五道“求贤令”,提出“惟才是举”的主张。连当时文坛上最负盛名的“建安七子”,也大多成为你的僚属,心悦诚服地为你效劳。为你日后的建功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谁能不说这是一大智举?
你的才,还表现在教子有方上。有多少帝王建立了千秋伟业,却被儿孙毁于一旦。与你同时代的英名盖世的“刘皇叔”不也是有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吗?可你,不仅自身是文武双全,连儿子曹丕、曹植也个个声望甚高,人们把你们并称“三曹”,不也是对你最好的褒奖吗?
如果仅仅是有诗才,如果仅仅是爱才,如果仅仅是会教子,那也算不了什么。更难能可贵的是你还有将才。触摸历史,我又触摸到了你作为一代的政治家、军事家身上的铮铮铁骨。
也许,你曾经只是北方的一个小小豪强。我不去说你在北方统一的过程中打了多少个值得一提的胜仗,也不必说在你一生中取得了多少骄人的成绩,单是官渡一战就足以让人对你刮目相看!二万与十万,多么悬殊的数字,多么惊人的对比!可你,处乱不惊,以少胜多,以寡敌众,书写了战争史上的奇迹。你的军事才能实在让我惊叹!
你文武双全,惟才是举,教子有方,想历史上有几人能及你呀?触摸你,曹操。我明白了,不论出身多么卑微,但是只要有理想有愿望有抱负,再加上努力,是可以完成惊天动地的事业的,是可以留名千古的。
【英雄――曹操作文】相关文章:
1.曹操 作文
2.曹操作文
3.曹操诗词
4.曹操 《短歌行》
5.曹操说明文
6.奇遇曹操想象作文
7.我看曹操作文
10.论曹操作文650字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