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月亮优秀作文
“刀疤鸭”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6篇中秋节的月亮优秀作文,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中秋节的月亮优秀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中秋节的月亮优秀作文
月亮悄悄地上来了,就像一轮银盘,镶嵌在深蓝色的夜空上,中秋月亮作文。月光静静的洒下来,整个世界好像都沉浸在银色的海洋里。月光下,人们那多姿多彩的的生活,犹如一支优雅宛转的月光奏鸣曲。
“快下来,带你吃团圆饭去。”妈又在催促了。随后,我们便到了外婆家。
外婆一看见我,亲热地摸了摸我的脑袋,给我一个月饼,“乖孙女儿,给。”我眯着眼睛,笑着拿了月饼,坐在椅子上……咦?这月饼正像天上的的那轮月亮的形状,我的脑海里好像隐隐约约的出现了一些画面……可怎么也想不起来。我很想知道,于是靠在椅子上,闭上眼睛拼命地想啊想……
我和家人一起在阳台赏月。刚刚升起来的月亮倾泄下了一片清辉,月亮亮灿灿的,慢慢地,慢慢地变成了白色。月光静静地洒在了地面上,整个世界都被罩上了一层银色的光,镇上像被笼罩着薄薄的银纱。月亮穿过了云朵,将光辉洒在了马路上,马路就好像是用银子铺成似的。它还将月光倒映在了水面上,晚上的风一吹,河面上就波光粼粼的。
月亮像个害羞的小女孩,一会儿躲进了云里,一会儿又从云中探出了可爱的小脑袋,将大地浸成了梦幻一样的银灰色。看着月亮,又不禁让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人们是为了纪念嫦娥才将八月十五定为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还令我想起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李白思念家乡的感情。使我不时想起了驻守边疆的战士在中秋节这个日子里不能与家人团聚。
我过了一个快乐的中秋节。
最热闹的要数晚上了,等到月亮上来的时候,我们就在院里摆一张饭桌,上面放满了月饼、瓜果、月饼大小不等,全家围坐在一起,供奉月神,表示全家团圆。大家坐在一起,说说工作,学习中事,唠唠家常事……其乐融融。供完月神以后,奶奶就把最大的一个月饼切开,全家有多少人,就切多少块,切的时候要从中心下刀,切成尖尖的长块。月饼吃到嘴里酥酥的,甜甜的,使人回味无穷。
家乡的风土人情就像长长的线,绵绵的丝,绾成一个结,它使我留恋忘返。明天我就要回太原了,我那激动的心情还沉浸在节日氛围中……
此刻,天上的星星闪出亮光,地上的小草反射出绿光,学校红楼前的灯笼发出了微微的红光。只听天空一声巨响,五颜六色的礼花飞上天空,地上几十双眼睛,一齐投向五彩缤纷的礼花。小朋友们开心地叫了;老奶奶们微微地笑了;年轻的阿姨们叽叽喳喳地乐了,作文大全《中秋月亮作文》。
绚丽的礼花请出了今天的主角——月亮,它从树梢中缓缓升起,显得那样高贵、典雅。它披着银纱,迈着轻盈的步伐,一步一步地走向夜空,将它的美丽展示给人们。它是纯洁的象征,天使的灵魂,华丽而不失淡雅,它白中透金,白似一汪水银,金似一颗明珠。它璀灿夺目,将柔和的月光洒向人间,真是秋月似水啊!它的美丽令我神思万里。
古有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今有人类登月的壮举。月亮还是人们寄托思乡情怀的对象,古代诗人在诗中多次提到月亮,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不知有多少人曾经为月亮的美丽感叹不已呀!月亮永远是那样皎洁,高高在上。
我好奇的呆望了月亮很长时间。爸爸见我那么出神的看着月亮,便问我:“你在望什么呢?”“我在找嫦娥和玉兔呢!我已经看到他们的影子了,旁边还有一颗桂花树,我想到月亮上去。”爸爸听了我说的话笑了笑,说:“你看到的不是嫦娥和玉兔的影子!”“那月亮上的是什么呢?”我追问道。“你看到的是月球表面凹凸不平的一些环形山,而产生的视觉感!”听了爸爸的话,我还是不相信,依然坚持我的想法:“那个就是玉兔和嫦娥,《西游记》里曾经演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哈哈,你怎么那么傻呀,那些都是古人编出来的神话故事,根本就没有‘嫦娥奔月’。”妈妈在一旁说。接着妈妈又拿出有关于月球的资料。我看了以后,才明白过来。
中秋之夜,月亮显得格外圆,也特别亮。家家户户都喜欢座在一起,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据说吃月饼像征着合家团圆,几百年来我的家乡一直有这一传统风俗。
今天晚上,我们一家便早早聚集在阳台上,一边赏月,一边吃着月饼。桌上的月饼各式各样,有豆沙月饼、水果月饼、火肉月饼……还放着各种糖果。月亮渐渐地升上了中天,金色的圆月仿佛像一个大月饼,微风吹拂着我们的头发,像妈妈的手在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这时劳动了一天的奶奶开始为我们讲起了“吴刚划桂”、“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许多神话故事。听听奶奶的故事,看看天上的圆月,我觉得自己也仿佛进入了角色。
这时在一边喝着茶的爸爸也接上了话茬,他用手指着圆月说:“你看,月中的吴刚正在砍桂花树呢?”我抬头一看,真的,月中真的好像有一个人在使劲地在砍一棵树呢。爸爸又喝了一口茶,笑容可掬地说:“吴刚砍了一年,才从桂花树砍下一片叶子,从天上掉到人间就变成了金叶子,这一片金叶子会掉在人间最勤劳的人家门口,这家人便会富起来,所以,你长大了要勤劳,勤劳就是财富。”听着爸爸的故事,我又一次进入了想像之中,我仿佛看到那桂花叶子正在飘飘悠悠地从天上飘下来,正巧落在我家的门口……
沙、沙、沙……起风了,旁边的树木起伏不停,我仿佛像童话中的小仙子在梦中游荡……
篇2:中秋节的月亮优秀作文
一轮皓月爬上了南窗,十五的月亮是那么圆,大肚蝈蝈还唱着那令人乏味的老调,我想着那圆月的字眼:团圆,不由得想起那个死死拉住我魂儿的中秋节,还有远在天堂的奶奶——那给我月饼时慈祥的笑脸。
那个中秋节,是我们一起渡过的最后一个快乐的中秋节。而后来,在中秋节甜美的回忆里多了一份苦涩,没有了奶奶——我一直爱着的亲人。
那时,我还是个顽皮的孩子,奶奶总是牵着我在我家楼下玩耍,我跑来跑去,奶奶跑不动就伸手招呼我回来,我虽不愿意,但总因自己不能一个人上下楼梯,就便回到奶奶的身边。我发现她总是这样,便不高兴了,于是干什么都让奶奶干、奶奶拿。有一天,奶奶帮我拿玩具车时,跌了一跤,从此,她便再也走不了路了。
在奶奶腿跌伤的第四天,就是那个牵着我魂的中秋节,那个晚上,月亮是我看到最圆的。我们全家坐在一起吃晚饭,品尝着月饼、螃蟹、团圆的丸子。我没有给奶奶喂饭,是妈妈去喂的。我走时,奶奶用颤颤巍巍的手递给我一盒月饼,想说什么,又没说。望着奶奶深情的目光,我想哭,但没有哭出来。此后,我很少去看奶奶,可能是不忍心看到她吧。不久,奶奶去世了,我将那盒月饼珍藏了起来。每当我看到它,便象看到奶奶的笑脸和她那慈祥的目光,这是她给我的最后一盒月饼。
圆月爬下了南窗,朝霞染红了东方的天边。
篇3:中秋节月亮
中秋,月亮最圆的时刻为19时13分,紫金山天文台公布了这个测算结果。可是,不是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吗?实际上,这句“俗语”并不科学。
那么,到底何时的月亮才是最圆?从地球上看,月亮与太阳处在正好相对位置的时刻(如同两个人正好脸对脸),才能看到圆月。但是,月亮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时近时远。由于万有引力的关系,近时走得快一些,远时走得慢一些。如果在上半个月快了,就会准时到达圆月的位置,在十五就会圆。如果走得慢了,就会“晚点”,赶在十六或十七到达圆月的位置。所以说,十五的月亮并不一定要在十六圆,出现在农历十五、十六、十七均属正常。
据了解,从起到20,连续3年都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这也是十分罕见的。
中秋节当天合肥云层可能较厚
中秋节那天,合肥是晴到多云天气。因为云层较厚,可能会干扰到市民的赏月计划。“赏月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可能月亮会有点朦胧。”市气象台专家表示,中秋节的多云天气跟平常相比,属云层偏厚,具体影响的程度会有多大,因为监测技术的原因,要等到中秋当天才能下定论。
虽然受限制,但有心的人也不会改变赏月的心情。
篇4:中秋节月亮
专家预计,今年中秋节最圆的月亮将出现在晚10点至11点左右
据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预算,-年连续三年,每年中秋节,都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又变成了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据统计,从1951年到2050年的一百年中,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情形有48次,十五圆的时候有39次,十七圆的时候有13次。也就是说,十六圆的次数居多。
中秋月亮一年将比一年大
虽然,今明后三年,中秋月都是当晚最圆;不过,专家说,这几年的中秋圆月是一年比一年大。
据了解,去年的中秋月是最小的,据说是来最小,而的中秋月将最大。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说,地月之间的平均距离是38.4万公里。月球运行到距离地球最近的,我们称为“近地点”,反之则是“远地点”。月球每绕地球旋转一圈,都会经过一次近地点和一次远地点。当月球位于近地点时,月地平均距离为36.3万公里,位于远地点时,平均距离为40.6万公里,两者相差达10.41%。而从地面上看,处于近地点的月亮会比处于远地点的月亮平均大11.62%。中秋,月亮距地球有405677公里,是自1992年以来最远的,所以看上去月亮最小。
篇5:中秋节月亮作文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每到这一天,我们都会赏月、走灯笼、吃月饼,与家人团圆。
中秋节是纪念嫦娥飞入月亮的,这时,月亮像一个圆壁钟一样高高挂在天上,今年中秋节,我们一家去千灯湖赏月。
我和弟弟打着灯笼,在湖边走着,月亮是那么圆,如同天上的月饼,我想着都饿了呢!
在另一个赏月地点,月亮被云朵半遮掩着,朦朦胧胧的,时隐时现,好像月亮姐姐用衣裳挡着小脸蛋呢!
中秋节的月亮上,传说中的“玉兔”到底有没有在月亮上捣年糕呢?谁也不知道。
走月亮,让我觉得这个中秋节很有意义。
篇6:中秋节月亮作文
上个星期五是中秋节,我和班里的很多同学都提着自己可爱的小灯笼去小区走月亮。
当我一到小区的广场,就看到天非常亮,连大地都被照亮了。我再抬头一看,呀!月亮就像一个大玉盘,发出银色的光,再加上同学们提的小灯笼发出的光,大地当然很亮啦!
我和同学们玩的时候,天上的月亮姐姐就仿佛对我们说:“小朋友们,你们就放心地玩耍、嬉戏吧!不要怕天太黑会摔跤,还有我来帮你们照亮大地呢!”我仿佛听到了她的话,觉得月亮姐姐就像家人一样给我温暖,而且啊,好像嫦娥仙子也抱着玉兔在看着我们走月亮呢!
这一个中秋走月亮活动,我们不仅玩得开心,还观赏到了月亮!
篇7:中秋节月亮作文
8月15日晚上,我们班一起在三匹马旁走月亮,一起快乐的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中秋节。
同学们在玩老鼠偷油的时候太吵了,所以我就和方诺亚一起手拉手,一边走一边找月亮。最后我们在北院其中一个房子的最上面看到月亮,那月亮只露出半边脸。
月亮圆圆的,就像圆圆的月饼,我仿佛看到嫦娥和玉兔在对我微笑,我心里暖洋洋的。我对方诺亚说:你看,今天的月亮与平时的怎么不一样?她说是比平时更圆了。
我突然想起宋词《水调歌头》和诗歌《嫦娥》,此情景好像就出现在我眼前,可掐了掐头,又看回人山人海的小区,找完月亮的我们又重返“游戏场”开心的玩耍……
最后,我们班在明亮的月光下拍了一个大合照。
真是个开心的中秋节啊!
篇8:中秋节月亮作文
静静地,静静地秋天来了,圆月也无声的走进了。
月光是明亮的,是柔和的,在这合家团圆的夜晚,让我感觉光明无处不在。照亮了紫莹莹的葡萄,照亮了长发飘飘的柳树,也照亮了人们的心窝……这时候,我和妈妈走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
小桥下的溪水汩汩的唱着丰收的歌儿,溪水在月光的照耀下清澈见底,微微的风一吹,溪水便皱起了眉头,可爱的鹅卵石横七竖八的躺在溪水里,圆滚滚的身子在皎洁的月光的照耀下,射出五光十色的光芒,风一吹,淘气的月亮不见了。
瞧,月光又跑到果园里了,一个个像红灯笼似的苹果挂满枝头,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满树的梨子在月光的照耀下,就像一颗颗晶莹的宝石,马上要坠落到地上,让人垂延欲滴。
多么美丽的月夜啊,真让人幸福!
篇9:中秋节月亮作文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古人对于月的赞美是不计其数,古人也总是借月抒情。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我和爸爸妈妈吃完晚饭后一起坐在阳台上,盼着月亮早点出来。望着窗外漆黑一片的夜色,怎么都找不到月亮呢?月亮就像一个小孩子,在跟我们捉迷藏呢!我们等了很久,月亮终于出了!云婆婆也缓慢地绕到月亮面前,想把月亮遮住,但月亮就是不肯,她用皎洁的月光穿过了云婆婆,洒向大地。云婆婆害了怕,不一会儿就飘走了。月亮也随之将自己清幽的全部展示给人们,多么美丽,就像一块玉璞,凉凉的沁人心脾。月亮是那么圆,就像一个大圆盘一样,怪不得苏轼的《阳关曲》中写道“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把月亮比作了玉盘。
圆月给人们的是合家团圆,美好和睦的象征。四海为家的人重返家乡,探望家人,他献给人们的是永恒不朽的情感,永不凋零的优秀品质!
篇10:月亮和中秋节作文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这个时候人们都要吃月饼、赏月、家人团圆,因为那天的月亮最圆。
今天是中秋节,透过窗户,我看见月亮从楼角慢慢上升,好像害羞的小姑娘,升到楼顶时,似乎胆大了,一下子跳了出来,顿时,月光洒满了大地。月光照在杜鹃花的叶子上,在地面就能看见影子。我呆呆的瞧着月亮,仿佛看见了正在砍桂花树的吴刚,美丽动人的嫦娥,活泼可爱的玉兔。你瞧,嫦娥姐姐正朝我笑呢。
篇11:《中秋节的月亮》优秀散文
《中秋节的月亮》优秀散文
中秋节的月亮代表着团圆,代表着温暖。那皎洁的月光撒在大地上,世界也是温暖的。
当我躺在我的床上的时候,眼睛无意的朝窗外一瞥,看见了月亮。我走过去拉开窗帘,回到床上。皎洁的月光撒在我的床上和地板上,我呆呆的看着它。它是那么的圆,那么的白,那么的美。有了它在,其他的.云彩,除了暗淡,还是暗淡。
我还是暗暗的看着它。
此时此刻,有多少人在望着这轮完美无缺的月亮。此时此刻,有多少人披着这皎洁的月光。此时此刻,有多少人在体会着和家人团圆的温暖。此时此刻,却有多少人在他乡流泪……
月圆,而人却不圆。
想想地震灾区的孩子们吧,他们有的失去妈妈,有的失去爸爸,有的甚至失去了所有亲人;想想工人们在工作的第一线上面,他们顶着月亮工作,却见不到自己的家人;想想孤儿院的孤儿吧,他们没有父母,没有家人,只能抬起脑袋,望着那代表着团圆的月亮;再想想台湾,想想祖国,台湾始终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而祖国也有一块肉没有回来,那中国头上共同的月亮,缺了一块。月亮,不是完整的。
一朵朵云彩飘了过去,遮住了月亮。
看看月亮,才知道有许多人无法享受到这温暖;看看月亮,才知道团圆是多么的重要;看看月亮,才知道我现在是多么的幸福。
我迷茫中看见月亮上面有几处黑点,我相信那是给所有不能和家人团圆的人的位置。皎洁的月亮周围散发出来一层暗暗的雾,若隐若现,我相信那是用温暖做成的,来包裹着月亮。
我想象着天上的每一朵云彩就代表我们每一个人,云彩都围着月亮,而我们也拥抱着月亮。离它远一点的就是没有亲人、回不了家的人们,他们虽然都非常渴望着月亮,但是上帝还是给他们和月亮之间隔上了一层雾。而我们,就是月亮周围的一朵云彩,在月亮那温暖的怀抱里,体会着家人的温馨。
月亮从云彩里出来了,那皎洁的月光又一次的照在我的床上。
我闭上了眼。我能感觉得到那月光正撒在我的眉毛上、眼上、和脸上。我依旧闭着眼,体会那月光给我带来的温暖和舒适。我不得不又想起有好多人不能体会到这么美的温暖,有好多人不能体会到这么美的温馨……
我睁开了我的眼睛,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外面的灯光不知不觉的熄灭了,只剩下天空中那轮明月。
此时此刻,许多人都做着团圆的美梦入睡了,许多人都带着团圆的微笑入睡了,许多人都披着团圆的月光入睡了。而我,还是在这儿呆呆的望着那轮月亮……
晚安,月亮。晚安,家人。
篇12:中秋节怎么拜月亮
拜月是我国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中秋节其他习俗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月光马儿
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Ο六年)。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兔儿爷
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
篇13:中秋节的月亮
中秋节的月亮
美丽的落日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各种各样的、形态各异的图形。今天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两个三角形和一条长长的直线,并让我们把这四个图案想象成一幅美丽的画儿,这可难不倒我,我沉思了片刻。突然,一位男同学站起来说:“我们可以把圆想象成一个红彤彤的太阳,把两个三角形想象成连绵起伏的山。”他停顿了一会儿,另一位女同学站起来补充道:“可以把直线想象成一条长长的小溪。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们讨论后决定把这幅画取名为:美丽的落日。
瞧!一轮红日已经快要落山了,只露出羞红的半边脸,真可谓是“半江瑟瑟半江红”呀!此时,太阳的脸是鲜红鲜红的,它的光像是被谁掠去了似的,不再耀人眼目,而是十分柔和明亮。它向西缓缓地退着,像个俏丽的少女一样温存、恬静。天空仿佛被美丽的落日个染成了五彩斑斓的图画,红的火红、黄的金黄、蓝的蓝、白的雪白,真美啊!真想亲自去瞧一瞧。
看,这朵云多么想展翅飞翔的雄鹰呀!而像那一朵云,多么像四蹄腾飞、飞奔的骏马啊!看,哪儿还有一朵,多么像高傲威武、不可侵犯的雄狮!慢慢地,所有的图案都开始模糊了,刚才那只高傲、威武的雄狮眨眼间已经多了一条长长的大鼻子,身体和那四只腿都慢慢的变得粗壮起来,多么像强壮、高大的大象在吸着河边的呢!
翠绿的青山仿佛也被这美丽的红日给染红了,那一条小溪正在哗哗地流淌着,溪水清澈见底,仿佛一条透明的彩带漂浮在水中,就连水底的鹅卵石都看得一清二楚,溪水还在一边唱着欢乐的`歌,一边向前奔流。小鱼、小虾就好像是小溪妈妈的孩子,在她温暖的怀抱下茁壮成长,不让他们受一点伤害。这美丽的场景,真让人感觉心旷神怡。
瞧,远处还有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峰,就宛如一直奔腾的蛟龙在跳龙门。一张美丽的落日图呈现在我的眼前,仿佛我身临其境,让我流连忘返。渐渐的,夕阳收敛起他最后的光芒,还来不及说一声再见,便垂下头去,合上了双眼,静静地睡去了。再看原先的那群追随者,也适时收敛起兴致,变幻成暗云,等待夕阳的再次到来啊!美丽的落日,令我陶醉!
篇14:中秋节月亮诗句
关于中秋节月亮诗句
关于中秋节月亮诗句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全唐诗》)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全唐诗》)此诗作于远放江州之际,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情感,于时间的'转换中逗出空的转换,又于时空的转换中,透出感情的转换,昔之乐游,今之苦叹,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全唐诗》)
皮日休(约833--?),字逸少,襄阳人。诗与陆龟蒙齐名,有《皮子文薮》。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宋诗钞》)
米芾(1051--1107),字元璋,襄阳人。官至礼部员外郎。能为诗文,尤长于翰墨,书法为宋代大家。这首诗引用了两个民间传说,一是民间传说珍珠的育成与月的盈亏有关,月圆之时蚌则孕珠;二是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这样借传说咏月,又为中秋之月增添了神话的色彩,使中秋之月更为迷人。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台湾民谣:
《中秋旅思》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月夜思乡》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煎熬》
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朦胧,
恍若梦中;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
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夜
中秋夜,亮光光,家家户户赏月忙。摆果饼,烧线香,大家一起拜月亮。
分红柿,切蛋黄,赏罢月亮入梦乡。乘火箭,月宫逛,看看嫦娥和吴刚。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娶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够多吧
篇15:中秋节描写月亮
描写中秋月亮的好段
1、十五的月亮,又升上了天空。看,一轮明月在深蓝色的天空中微笑着看着大地,大地上一片洁白,好似笼着轻纱。
2、细细密密的月光就像一封封飘飞的“星际特快专递”,那是嫦娥姐姐邀请地球上的小朋友去月宫分享她亲手制作的桂花糕。
3、这时,天色逐渐暗下来了,大地笼罩着一片朦胧的夜色。月亮姑娘悄悄地露出了那圆圆的笑脸,俯视着辽阔的大地。村庄山川田野,好象一座逼真的玉雕,庄严而美丽。奔腾一天的小河,在皎洁的月光下慢慢的流淌。晚风吹来,波光粼粼,就像无数小鱼在水面追逐跳跃欢腾。河边有许多人在那里乘凉,轻松而闲适。孩子们在这月白风清的夜晚下捉迷藏……连歌声笑声说话声也像月亮那样轻柔和谐。
4、晚上,闲来无事,实在无聊,于是一个人就漫步学校后面的小树林中,独自去享受那夜色之美。抬头望着寂静的夜空,可爱的月亮从树梢后慢慢地爬上半空,光亮圆润,像一块玉琢的盘子。温柔的月光如流水般倾泻而下,仿佛滑过一曲悦耳的琴声。
5、中秋节的月在新江桥显得格外宁静。没有汽车的桥上安静极了,桥下江水滔滔,游船往来,月光照在水面,洒下一片银辉。对面繁华的街道上传来时隐时现的越剧声。月亮是那么亮,使五彩的霓虹都黯然失色。
6、淡淡的月光下,几位小孩在玩耍,那月光照在头发上,使头发好象镀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7、深邃的夜,有了月亮的存在,星星都变得暗淡了。多少人都赞美月亮的美好,而旁边的星星,却总被人忽视和遗忘。的确,一颗星星的光芒,又怎能比得上月亮的光辉呢?在月亮的旁边,星星显得好渺小,微不足道。
8、皎洁的月光像银色的轻纱披在大地上,乌云不再唱独角戏,早已羞得躲到一边去了,没有了踪影……
9、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10、月亮像弯弯的银钩挂在树梢上,朦胧的夜色给大地罩上了一层轻纱,屋内的点点灯火映出的光线与天际的星光连成一片,朦胧中仿佛置身于浩瀚无垠的天空中。
11、柔和似絮,轻均如绢的浮云,簇拥着盈盈的皓月冉冉上升,清辉把周围映成一轮彩色的光圈,有深而浅,若有若无。不像晚霞那样浓艳,因而更显得素雅,没有夕照那样灿烂,只给你点淡淡的喜悦,一点淡淡的哀愁。
12、今年中秋节,恰逢农历八月十五,黄昏的傍晚,玉兔东升,皎洁的月亮正照耀着一轮圆月,天空中有几朵洁白的云彩飘荡在云朵中间,微风飒飒,徐徐地吹着小风,月光下的葡萄架上有几串沉甸甸的葡萄,正挂在葡萄架上,几只萤火虫飞来飞去,又飞去飞来,是那么的有情调,这情调又是那么的迷人。
13、青烟一般的新月的光辉,到处倾泻起来,倾泻到悬岩断壁上山坡上白岩角上,倾泻到像手臂一样伸展着的树枝上,或者是被裂缝侵蚀成的断岩上。一切都分明清晰,一切都成了活生生的了。
14、一弯新月高高地挂在天空,在水面上投下淡淡的银光,增加了水的凉意。对面的晚香楼冷清清地耸立在银光下面,楼前是一片白灿灿的花朵。还有山,石壁,桃树,柳树,各有各的颜色和形态,在银白的月光下,似乎都含着一种不可告人的秘密。
15、中秋的月儿散发光芒,撒下皎洁的月光,那么温柔,如轻纱一般,映出了我惨白的笑脸。人们说太阳火热,我说月儿幽美;人们说太阳生机,我说月儿恬静;人们说太阳光芒万丈,我说月儿月色柔和;人们说太阳金光四溢,我说月儿满月生辉;人们说太阳灿若锦绣,我说月儿清辉四射!
16、今天的月亮好大呀!我走到小河边,那倒映在水中的月亮,是那样的清晰,那样的完美无缺。那轮冰清玉洁的皓月慢悠悠地在水中伏游着,泛着柔美的金光。
17、月牙儿,像把梳子挂在半空。人们都说月亮是位最善良最好伤心和最易受感动的姑娘。谁有什么不幸和哀愁,她总是怜悯地注视着你,有时还会流下泪来!想必她这时是不忍心去看那不幸的人们吧?所以才掩住半个脸;但她那朦胧的淡光,还是同情地从窗户棂间射进来。黑暗的屋子,也变得灰白起来。
18、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大地上,给大地披上银灰色的纱裙。她穿着素白色的衣衫,娴静而安详,温柔而的大方。她那玉盘思的脸。透过柳梢。留下温和的笑容。
19、呵,湛蓝湛蓝,高远莫测,一丝儿云也没有,一点儿尘也看不见,冰清玉润的月牙,像是“挂”在南天上,可细看,又无依无托,使人觉得好似从哪里飞来的一把神镰突然停在了那里。
20、我爱月亮,爱月亮的皎洁明亮。当它将银色的白光洒向大地时,喧闹的城市安静了,人们都早早地进入了甜蜜的梦乡。月亮刚刚升上时,像是脱水而出的玉轮冰盘,不染纤尘。当你一个人坐在马路旁的椅子上,静静地观赏着月亮,你会感到月亮它那柔和与光亮。
[中秋节描写月亮]
篇16:中秋节的月亮
中秋节的月亮_日记500字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佳节,我们坐在“月台”上有说有笑。
不知何时,我们望着刚刚月出东山的月亮,那月亮月影婆娑、月色如水、月光如银,令人陶醉。
秋夜,黑天鹅绒似的.夜幕上,十五的月亮犹如一只盛满了黄金的玉盘,那熠熠发光的小星星,大概是从那玉盘中洒落的点点碎金。这时,月亮姑娘悄悄地露出了那张圆圆的笑脸,俯视着辽阔的大地、村庄、山川,田野好像一座逼真的玉雕,庄严而美丽。
月亮透过花丛,发出温柔、和谐的光。把周围的一切景物都镶了一层白边儿,我仿佛漫步在银色的世界里,美丽极了。
月亮身穿银光闪闪的衣裙,好似夜空中的仙女,多么漂亮。它趁人们熟睡的时候,不停地织啊织,织出灿灿银辉,无私的送给大地,送给劳累的人们,像是在祝福大家睡个好梦!月亮在蓝幽幽的天空里像一盏洁白的明灯,照亮了神州大地;也似大海里的一叶扁舟,在波涛中飘荡。
突然,几面破烂的乌云旗遮住了可爱的月亮,天空一下暗淡无光。过了一会儿,月亮又出现了,这会儿我发现月亮变得更加晶莹剔透了,他是那样纯洁,那样明亮,真是美极了。
多么迷人的夜晚啊!也许,就在这样的夜晚,李白写下了《静夜思》;也许,就在这样的夜晚,诞生了“众星捧月”这个成语;也许就在这样的夜晚,有人唱起了那句歌谣——“月亮走,我也走”;也许就在这样的夜晚,嫦娥奔向了月宫。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描写过它,赞颂过他?这也许只有月儿知道,所以,每当夜深人静时,它总是把一缕缕的银光投向那些苦思冥想、埋头写作的人们。
啊,月儿,你是那么美,我喜欢你。
【中秋节的月亮优秀作文】相关文章:
4.中秋节的月亮作文
5.中秋节走月亮作文
6.中秋节的月亮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