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 > 作文大全>闽南的春节作文怎么写

闽南的春节作文怎么写

2022-08-01 08:23:2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lyzx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0篇闽南的春节作文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闽南的春节作文怎么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闽南的春节作文怎么写

篇1:闽南春节对联

进入腊月,过年的味道一天比一天浓了。按照农村过年的习俗,在送灶王爷上天宫后,家家户户就得忙碌起来了,洗衣被、擦窗户、打年糕、购年货,忙得不亦乐乎。

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四日,是村庄打扫祠堂、张贴春联的日子。这天清早,村民们会早早地来到祠堂,将祠堂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就连村前的平地也会新铺上一层干净的细沙。但这一天最重要的一件事,是给祠堂贴上春联。能有资格在祠堂上写春联的`人,那都是村中写毛笔字的佼佼者。父亲是村子中半个知识分子,因此写春联的活自然少不了他。每当父亲他们写好了一个字,旁边就有人托着红纸让他们继续写下一个字,一张红纸写了二三个字后,就平平地铺在地上晾干。遇到特大的字,那就不能用毛笔,通常会用棍子扎着一块布条,做成一支大大的毛笔。写的人手握棍子,泼墨如云,停顿有方,张弛有度,远远看去好像是在画一幅水墨山水画。

小时候,调皮的我们常常趁着大人说话空闲的机会,偷偷地用大人们的毛笔在写坏了字的红纸上涂鸦,有时还互相比着看谁写得更好,哪个字更有大人的气势。这个时候,父亲他们也不生气,有时还指着其中的某笔说写得像模像样,有点韵味。

岁月就这么一天天地过去,我们兄妹几个长大后都走向了不同的工作岗位,而迈入古稀之年的父亲,提笔的手也有了几分颤动,但他在种瓜摘豆闲暇时总会写上几行毛笔字,自我欣赏,自娱自乐。

今年,我们兄妹几个相约全部到父母家中过年。我们推开家门,看见桌下一个火盆烧得正旺,家里显得温暖而舒适,父亲戴着眼镜正在写春联。见此情景,大哥提议说:“今年的春联,由在座的各位自己构思,自己书写,喜迎春节,庆祝团圆!”大家热烈响应。

只见大哥略加思考,一副春联一挥而就:“外出打工开阔眼界学本领:回乡创业大展宏图报村民。横批:开拓创新。”大哥外出务工多年,近年来萌生了回家创业的念头,他在去年下半年就和村庄签订了承包几十亩山林的协议,想搞一个生态农庄。这饮回家后就不会再出去了,准备留在家里一展身手。

二哥不愧是人民教师,写的春联文采飞扬,意境深远:“和风细雨,愿作春泥滋嫩李;呕心沥血,甘当人梯架金桥。横批:满园芬芳。”二哥虽说任教时间不长,但注重自我学习,如今他已经是学校的骨干教师了。

父亲年纪虽大,思维却一点不比年轻人差:“高瞻远瞩,喜闻盛会描新景;承前启后,笑看全民奔小康。横批:明天更好。”党的十八大明确了今后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引了方向,让全国人民欢欣鼓舞。

我回家的时候,看到一路上农村漂亮的楼房和整洁的环境,感慨油然而生:“政惠三农,笑看十里八乡楼高路平处处纷呈新气象:春浓九州。喜瞧万户千家水净沟清村村尽是好家园。横批:生态文明。”

正热闹处,母亲来叫吃饭,大家极力要求她老人家也来一副,母亲推辞不过,口诵一联:“女也好,儿也好,常看父母显孝道;近也罢,远也罢,长辈心中都牵挂。横批:家和万事兴。”母亲的对联通俗易懂,又饱含谆谆教诲和款款深情,我们兄妹几人不禁眼角湿润,热烈地鼓起掌来。

篇2:春节闽南童谣

初一早,

初二早,

初三澼到饱,

初四神落天,

初五假开,

初六摸,

初七摸,

初九敬天公,

初十伽蓝生,

十一十一福,

十二女儿返去拜,

十三人点灯,

十四结灯棚,

十五元宵瞑。

篇3:春节闽南童谣

初一早,初二巧,

初三困到饱,

初四顿顿饱,

初五隔开,

初六挹肥,

初七七元,

初八原金,

初九天公生,

初十有食食,

十一请囝婿,

十二查某囝转来拜,

十三食泔糜仔配芥菜,

十四结登棚,

十五上元瞑,

十六拆灯棚。

篇4:春节闽南童谣

初一场,

初二场,

初三老鼠娶新娘,

初四神落天,

初五隔规,

初六摇肥,

初七人生日,

初八五谷生,

初九天公生,

初十人割火,

十一请子婿,

十二请没来,

十三阁去荬,

十四搭中棚,

十五上元冥,

十六相公生,

十七去讨钱,

讨没钱,

肮某子,

相打一半冥!

篇5:闽南的春节作文怎么写

照家乡的老规矩,差不多在腊月二十就开始了,至此户户进入过年的倒计时。腊月二十四是”神上天”,要回天庭向情况,各家各户都希望"上天奏好事,下地保平安”,皆大欢喜。腊月二十五起就进入了年界,从这天起每家每户都得大扫除一次。,搓,做整盆的五香肠,杀鸡宰鸭,忙得不亦乐乎。

除夕这一天,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傍晚,节日的气氛更浓了。每家每户贴上了春联,到处焕然一新。天越来越黑,的气息,带着夜的精灵,悠悠忽忽地罩住了,罩住了老家那座美丽的小村,罩住了每一个人。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做好了,溅满了大人们辛勤劳作后的甜蜜,包含了孩子们翘首已待的渴望。这一夜,打火通宵,不许间断。而且,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一整夜,鞭炮噼噼叭叭,远远近近地炸响,炸出了欢声笑语,炸出了欢乐喜庆的祥和氛围。

正月初一,照我们家的家族传统,早餐必定要吃甜线面,据说吃了这面,今后一年里的生活将甜甜,合家欢乐。这天清晨,晚辈要给长辈贺新春,称“拜年”。“拜年”过后,大家开始了一天的“行程”。即使最勤劳的的人,在正月初一是不干活的,因为头一天已煮好了饭菜,扫好了地,大家的任务就是尽情地玩乐。初二至初五,走亲戚,向亲戚好友贺喜。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家家户户挂花灯,红火而美丽。我们小孩子会买各种各样的花炮燃放,在张灯结彩的街上尽情地玩耍,即使不跑到街上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色地玩耍。这一天,大家都要吃。这难道不是美好快乐的日子吗?然而,家乡的春节就在正月十五后结束了,人们又开始了一年新的工作当中。

篇6:闽南的春节作文怎么写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又是一个春节来到我们身边。

除夕这天下午,全村人都穿上了红似火的新衣。家家户户的门口都贴上了新的对联和年画、

妈妈买回了甘蔗,贴上了红纸,放在门口。她说,这叫做“门蔗”。方言中,“蔗”同“佳”。贴上红纸是希望来年家里的孩子如甘蔗一样生长,预祝来年家和万事兴过得甜甜蜜蜜。

等到除夕的晚上,家族的人都会来家中吃饭。一楼二楼,个摆上十几桌。桌上的菜各式各样:有一块有一块的白斩鸡,有一大锅的粉丝;又新鲜的鱼汤。不过,必备的食品——就是碗糕。

万高很想红馒头,但是比红馒头更甜,每一块万高上都有一个红点,大概是祝来年喜气洋洋。而且碗糕吃起来松松蓬蓬,很有嚼劲,令人喜欢。

等到吃完团圆饭,大家都会坐在一起聊天。大人们在这时会给未成年的孩子们包上压岁钱,然后互相祝福。

到了深夜,几乎没有人睡觉,大家都要守岁。每到这个时候,孩子们都是站着也可以立刻入眠的状态。而大人们一个劲儿帮孩子们转移注意力。

十二点准时一到,家家户户都点燃了鞭炮。雷鸣般的鞭炮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火花好似一句有一句的祝福,飞向各地。

每当这时,就有一朵又一朵的烟花点亮黑暗,有的如同一朵朵展开的菊花,有的好像星星点缀夜空,还有得好死丝绸从天而降,五彩缤纷、各色各样。

接着人们会在家门口摆上桌子,桌子上有香、三牲、果合、清茶等,这是要迎接灶神下凡。家中每一个人都必须去拜。到了正月初一还要去祠堂,和全村人再一次迎接灶神,这叫做“团拜”,男女老少,缺一不可。

闽南的春节真是令人难以忘怀啊!

篇7:闽南的春节作文怎么写

闽南地区的春节习俗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中华民族过春节的传统,“敬天”“敬神”“拜祖先”是其中最为浓重的春节礼俗。过去,从闽南地区到海外的华人华侨光宗耀祖的三件大事是“娶妻”、“生子”和“建大厝”(建大房子),而在传统春节,海内外的闽南人都无一例外地把“敬天”、“敬神”和“拜祖先”三大习俗给保留下来,并作为最隆重的三大礼俗,而正月初一拜天公便是其中最为隆重的礼俗之一。闽南春节习俗如下:

1、筅尘日

这是年终的大扫除。人们为了迎接新年,用嫩竹枝叶、榕树枝叶,或用稻草、甘蔗叶等扎成长长的掸子,用来清扫屋角梁上的灰尘蛛网,同时也用“桌布巾”来清洗各种农具、物品。“筅尘”的主要目的当然是为了清洁干净,以便能清清爽爽过个年,同时也是为了驱除病疫,扫除瘟物,祈求来年平安。扫完尘,扫把上的嫩竹枝叶、稻草、甘蔗叶等一般都不会丢弃,而是收藏起来,待到除夕夜时,再拿出来,用来作燃料,以便“跳火群”。

2、蒸碗糕

“筅尘”节之后,在闽南一带的很多地方,如泉州、晋江、石狮等沿海一带,为过好春节,还要蒸“碗糕”,这“碗糕”也称为“发糕”。在闽南语里,年糕是越“发”越好,因为“发”就是发财、发达的意思。蒸“碗糕”得先“发酵”,所以“碗糕”寓意着能够发达发财、发家致富。而且,米粉发酵好了,用旺火去蒸,糕的顶部就会裂开,寓意为“笑口常开”,象征全家幸福安康、欢欢喜喜。“碗糕”大都是放糖蒸的,是甜味的,寓意生活甜甜蜜蜜,吉祥如意。

3、祭先祖

每年的腊月三十,家里无论男女老少都得忙起来。泉州的'习俗认为“年兜”(即除夕)那天是祭祀祖先的重大节日。那天中午,家家户户都要备办丰盛菜肴敬奉祖先,即便是贫寒之家也要尽力而为。供桌上摆满各色糕果和鸡鸭鱼肉,中间高堆“过年饭”,以陶钵盛大米(象征丰衣足食),上面再搁碗糕(因为碗糕俗称发糕,象征兴旺发达)、柑橘(象征吉祥如意)、红鸡蛋(象征吉祥、有福)、红米丸(象征团圆、圆满)和米粉蒸制的金、银锭(象征财源广进),中插春枝(象征年年有余,闽语中的“剩”就是“春”音)。以前很多农户过年时都要在存放大米的米缸和存放粮食的米囤上贴个“春”字,既寓意春节来临,更寓年年有余。

供桌前还要再置放一个火炉,象征家运亨通、红火。芋头也要上供桌。也许会有不少人产生疑问,如果你看过芋头刚挖出来是怎样的,你就会明白。刚挖出来的芋头是有许多小的芋艿附在一个大芋头上的,象征着多子多孙,坚信多子多福的古人就把它也摆上了供桌,希望多子多孙,人丁兴旺。等到下午三四点的时候,爸爸妈妈便会张罗我们把做好的年夜饭摆在供桌上以拜祭祖先。祠堂里,长辈们点香祭拜“请”祖先,祠堂的大埕上也站满了人,小孩子们玩起各自带来的鞭炮,外出归来的兄弟姐妹们互道平安后便开始叙起旧来。一炷香烧完后,就可以给祖先们烧纸钱放鞭炮了。

闽南的纸钱颇有讲究,分为金箔纸钱与银箔纸钱。金箔纸钱是用来拜天公与敬神用的,而银箔纸钱则是用来敬奉先祖的。听老人们说,银箔纸钱是先祖们在另外一个世界用的通行货币,先祖们以前苦惯了,在除夕那天给他们多烧点纸钱,祈求他们保佑家族兴旺、添丁进财。纸钱一直摆到傍晚,再燃放鞭炮,子孙们跪拜祖先,祭礼也告完成,俗称辞年。

4、敬天公

是每一年正月初一最为隆重的仪式,新年的第一天敬奉上天,向上天祈福,今年丰收平安。

敬天公是闽南地区最盛行的民俗,再穷的人家每年正月也要祭祀一次,除了正月初九天公生日外,每逢喜庆节日也会杀猪宰羊来敬天公。敬天公的民俗除了闽南地区,在台湾和东南亚一带的闽南华侨也广为盛行,祭祀的风俗与闽南地区大致一样。除了祈福保佑的含义外,“敬天公”更是华侨们思乡的一种表达方式。

祭拜天公必须隆重,供品也比较讲究,顶桌主要以清素斋品为主,下桌摆五牲荤食献给天宫部属神明。

顶桌除了斋品外,还要鲜花、蜡烛各一对,并且以红龟粿、发粿来敬奉。红龟粿代表吉祥,上头的龟甲图案表示长寿,说明天公有保育万物之德,地位远超人类祖先。

献给天公的银纸钱则需要用特别制作的“天公金”,来代表人们对天公崇高的敬意。

“敬天公”从腊月初九凌晨开始。那时,家家户户都要开始放鞭炮,厅堂上点燃红烛灯,称为“老天爷灯”。然后,长辈们领着一家大小跪在桌前,连抱在怀中的婴儿也不能免,并依长幼顺序上香,行三跪九叩礼,祈求在新的一年里福运高照、家人平安、事业昌隆。婴儿往往由母亲抱着,点着的香要塞在孩子手中,象征性地拜几拜。母亲的口中还要念念有词,祈祷孩子平安长大。一家人中若有人外出,也得由弟妹或配偶替他(她)上香。仪式一般会进行到初九清晨五点左右。拜天公时还会焚烧一些纸钱和一种叫“补运单”的红纸,上书一家老小的生辰八字。

这一天还有一些不可触犯的禁忌。如不可曝晒女性内裤、不可随便倾倒便桶、口出秽言等等,以免亵渎玉皇大帝。

5、开正

除夕之夜守岁至深夜12点钟响,迎来了新年黎明,在子正之时“敬天公”的同时,家家户户燃放爆竹,开门迎春纳祥,俗称“开正”。

6、贺正

清晨,无论男女老少,纷纷起床盥洗,穿上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早餐合家吃面线加鸡蛋,吃蛋去壳,意在除霉气,迎吉祥,面线则象征福寿绵长。早餐后即出门走访邻居亲友,笑脸相迎,首次见面皆要互道“恭喜”,俗称“贺正”,亦拜年之意,一直到元宵。有客上门,要奉上糖果、蜜饯,或喝甜茶、咖啡,让客人“甜一下”,以示有个甜蜜的开端。

7、团拜

所谓“团拜”,即使村民一起到村里最大的祠堂敬拜天公,在早上八九点的时候开始。团拜的由来与村民的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祠堂敬拜天公时,有一个最为重要的仪式叫做“爻杯”。“爻杯”在闽南以及台湾一带盛行,也叫“博杯”、“掷筊”。

8、压岁钱

未成年晚辈给上辈拜年,上辈给一“红包”作为压岁钱。

篇8:闽南谚语经典

1、问路靠嘴水,行路靠脚腿。

2、两人没相嫌,糙米煮饭也会粘。

3、众人一样心,黄土变成金,三人四样心,赚钱不够买灯心、

4、做田要有好田边,住厝(房子的意思,下同)要有好厝边,

5、吃称饭(隔夜饭)也着看天时。

6、有钱人惊死,无钱人惊无米。

7、好某(妻)娶会着,恰好吃补药,

8、嫁着臭头翁,有肉又有葱;嫁着跋缴(赌博)翁,规厝内空空。

9、 钱来趁到手,毋通(不要)大虾配烧酒。

10、着算了吃,毋通吃了算。

11、鸭母装金原扁嘴。(丑的事物再掩饰仍是丑)

12、一圆打四结 铁公鸡 (喻一毛不拔)

13、一声唔知,万事无代。 (喻少惹事为妙)

14、人情世事陪够够,无鼎兼无灶。 (喻人情世事应酬不完)

15、大目新娘找无灶。 (讥眼前之物,竟找不到)

16、大鼎未滚,小鼎强强滚。 (责他人抢发言)

17、上司管下司,锄头管畚箕。 (讥一个管一个)

18、心歹无人知,嘴歹较厉害。 (劝人慎言)

19、不孝媳妇三顿烧,有孝查某子路遥遥。 (喻媳妇再不好也能侍奉三餐)

20、仙人打鼓有时错,脚步行差谁人无。 (喻错误难免,要及时更正)

21、父母疼子长流水,子想父母有时存。(喻父母惦记子女久长,子女却偶而想着父母)

22、甘愿担菜卖葱,不甲别人公家尪。 (喻女子宁可吃苦,也不与人共夫)

23、自己屁股无肉,怨人脚肚生肉。 (讥自己瘦却嫌人胖)

24、叫猪叫狗,不如自己走。 (喻求人不如求己)

25、无彼种屁股,唔通吃彼种泻药。 (喻没那种本领,勿做那种事)

26、厝内无猫,老鼠跷脚。(群龙无首,一切无序)

27、惊七月半水,无惊七月半鬼。(七月半前后常闹水灾)

28、一时想无到,终身苦到老。(一失足成千古恨)

29、佛靠扛,人靠装。(菩萨靠人抬才显灵,人靠装扮才好看)

30、猪仔贪别人槽。(自己的不吃,专门贪吃别人的)

31、十嘴九脚川。(脚川:屁股)指七嘴八舌吵闹不休,意见无法统一。

32、无空寻缝。(意喻无事生非或有意刁难。)

33、老鼠共猫做生日。(意喻所做的事并非真心实意。)

34、娶某时,生仔运。(娶某:娶妻。意喻人处于好运气的时期。)

35、人咧衰,放屁弹死鸡。(意喻人运气不好时,做任何事情又再招来不幸。)

36、一个剃头,一个板耳。(意喻一个人可以办成的事用了两个人。)

37、鸭仔落水身就浮。(意喻身临其境就会适应。)

38、瘦瘦水牛三担骨(意喻有真本事的人在任何条件环境下也能作用)

39、吃米不知米价。(意喻只知享福而不事生计。)

40、半桶屎起类摇。(意喻一知半解或功夫不深的人却夸夸其谈显示自己有才华)

41、有偌大的脚,穿偌大的鞋。(意喻事物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

42、牛牵到北京也是牛----指歹性地(坏脾气)

43、一日北风三日雨,三日北风无水戽。

44、五月十九*声雷,番薯赛过大秤锤。(*:响)

45、六月十二,彭祖做忌,无风台也有雨意。

46、青瞑鸡啄着一尾虫。(青瞑:瞎眼)比喻事情凑巧,侥幸碰上了好运气。

47、在家日日好,出门朝朝难。喻指出门在外许多事情不如在家方便,叫人出门远行要有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

48、一料田螺九碗汤。搭配过量。意指不看事实瞎指挥。

49、一人苦一项,无人苦相同。

50、细汉偷割瓠,大汉偷牵牛。

51、常打勿会惊,常骂勿会听。

52、宋凶人(穷人)无病就是福。

53、平安恰赢大趁(赚)钱。

54、人在双双对对、阮在靠墙吐气

篇9:闽南俚语

喝酒篇

酒醉心头定,酒疯没性命。好酒沉瓮底,好戏在后尾。

恋爱篇

一钱财、二人才、三诙谐 钱财、能力、与幽默皆是恋爱的促进剂

水丑没得比,爱到恰惨死 美与丑并无客观标准,因为情人眼里出西施

一钱、二缘、三水、四少年、五敢、六好胆、七皮、八绵、九跪、十姑成

追女朋友的各项方法

不对篇

一丈差九尺 一丈(=10尺)误差了九尺

横柴夯入灶 需直向才能把柴火添入灶中

请鬼拿药单 稳死无疑

乞丐赶庙公 鸠占雀巢

猪母牵去牛墟 牛墟是卖牛的地方

天公生在迎妈祖

人来扫地,人去泡茶客人来时在他面前扫地,逐客的意思,客人走了再泡茶,没有诚意

仙人打鼓有时错,脚步踏错谁人没 勉励人要知错能改

猪不肥,肥伫狗;稻仔不长,长伫草指该肥的不肥,该长的不长,搞错对象了。

吃篇

吃饭皇帝大 民以食为天

吃紧,弄破碗 欲速则不达

菜虫吃菜,菜脚死

吃人一口,还人一斗

吃呼肥肥,装呼槌槌

吃饭用碗公,做事闪西风

吃少有滋味,吃济(多)没趣味

篇10:闽南俚语

孝道篇

欠债怨债主,不孝怨父母 指人不知自我反省,一切都是别人的错。

饲子是义务,吃子看新妇把养育儿子当义务般无怨尤,但未来能否自儿子处得到奉养,还是要看媳妇如何才知道。

手抱孩儿时,才知父母恩

饲子不论饭,饲父母就算顿父母养育小孩时掏心掏肺,小孩奉养父母时却斤斤(餐餐)计较。

在生一粒豆,恰赢死了拜猪头 及时行孝赢过死后大鱼大肉的祭礼

生子篇

公嬷疼大孙,父母疼尾子祖父母总是特别疼爱长孙,而父母总是特别疼爱么儿。

有子有子命,没子天注定 有无儿女是上天注定的,无须强求。

生赢,鸡酒香,生输,四块板以前医学不发达,女人生小孩极为危险,如果成功生产,便能闻到鸡酒香(座月子),如果不幸难产而死,就用四片木板订的棺材埋葬。

查甫要吃望人请,查某要吃望生子以前物质缺乏,想好好吃一顿,男子只有期望别人请客,而女子则要等座月子。

赌徒篇

查甫输缴会起疯,查某输缴会做婊男人赌博输了会发疯,而女人赌博输了则会去卖身。

自不量力篇

古井水鸡 夜郎自大

关老爷面前弄大刀 班门弄斧

食无三把蕹菜,就想要上西天

没那种尻川,勿会使食那种泻药

找头路篇

要去没法度,不去没头路 进退两难

第一牵成,第二好运,第三才情 别人的提携是第一重要的

篇11:闽南俚语

行业篇

一粒米,百粒汗 指农夫的辛苦

长工望落雨,乞食望普渡

烧瓷的吃缺,织席的困椅好的瓷器可以卖得好价钱,舍不得用,所以自己就拿烧坏的、缺角的来用

医生惊治咳,总铺惊吃昼,土水师惊掠漏,宾馆惊抓猴,讨海惊风透每一行皆有它的苦处

做生意篇

买卖算分,相请无论

忍气求财,激气相杀

卖茶讲茶香,卖花讲花红 老王卖瓜自卖自夸

生理钱卅年,流汗钱万万年,侥幸钱歹过瞑

赚钱篇

赚钱有数,性命要顾

风吹断了线,家伙去一半 指大势已去

篇12:闽南小学作文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地,是一座历史悠久且古老文化深深地传遍了全中国和全世界的美丽之城。20xx年8月27日,泉州更是被荣耀的.选上了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的美誉。一艘传统古船扬帆起航,下方三朵浪花,这一设计寓意了三国共同托起一艘东亚文化之舟,也是目前“东亚文化之都。泉州”的标志正式确定。

值得一提的是,三朵扬起的浪花取形于刺桐花瓣,标志上半部分的“船头”包含着闽南建筑构件“燕尾脊”元素,另外,采用惠安女传统特色服饰的配色方式,整个色彩体系可分别对应着红砖文化、海洋文化,体现着活力与热情。

我非常喜欢和欣赏闽南的文化,有南音、木偶戏,但最令我情有独钟是那闽南的古建筑“双燕归脊”。

闽南古民居,秦筒簪花,汉瓦垂珠,尤其是那像燕尾一般的屋脊曳光焕彩,独领风骚。燕尾脊是闽南传统建筑中最常使用的建筑形式,它由正脊做成曲线的形状,两端往上翘起,类似上弦月形,而在尾端分叉为二,就像是燕子的尾巴一样,所以称为燕尾脊。流畅的曲线飞扬挺拔,轻巧、俊逸的燕尾剪出了岁月的流光。红的、绿的、精致细腻的各种装饰,飞龙彩凤一跃脊上,合着七彩的云纹装饰,这般传神动人,着实叫人惊叹闽南人的鬼斧神工。

我们闽南文化的博大精深、工业发达,作为一个闽南人,我为闽南而骄傲!

篇13:闽南小学作文

那天,我来到了闽南,要感受一下乡下的生活!

星期五的上午我们来到了闽南乡下的环境真好啊!到处是翠绿色的草,到处是芬芳扑鼻的花!可是,每当风哄着卷来,雨像箭一样射来,小草绝不向狂风暴雨低头、弯腰,迎着暴风雨,不屈不挠的府着。

到了中午,太阳像火球一般的烤着。炎炎的烈日高悬当空,红色的光如火箭般的射到地面上,地面上仿佛是着了火。可是,芦苇还是像卫兵一样挺拔。

很快就到了下午,我们决定要去以前的老房子看看,在路上牛毛细雨下起来了,那雨像丝线一样细,像面粉一样轻。随着轻柔的风,在天空飘洒着。过了一会儿,雨就停了。雨后,绿油油的水稻上挂着一颗颗明亮雨珠,仿佛就挂着一条珍珠项链。

晚上,月亮就像一盏不熄的灯,高高的悬挂在美丽的星空,它把那皎洁、温柔的银辉洒向大地,使茫茫夜幕染上了暖浓浓的夜色。

黎明,不知什么时候撕裂了黑夜,在窗玻璃上摸了一层淡蓝。沉睡的山峰苏醒了,迎着晨风,沐浴着朝阳的光辉,显的更加峻拔。太阳刚刚升上山头,鲜红的朝霞包龙着,阳光从云缝中照射下来,像无数条巨龙喷吐着的金色的瀑布。

不知不觉就到了星期天了,我要走了,闽南啊!你真是太美了!

篇14:作文 闽南大厝

作文 闽南大厝

闽南话里管房子叫厝。众多故宅大厝虽然掩映在老旧的街巷里,艳艳红砖外加妖娆陡峭的燕尾脊,依然格外引人注目。在众多不计其数的古民居中,以蔡氏古民居、南俊巷的老范志大厝、李光第故居等为最。

“宫殿式”大厝,是泉州民居最为典型的民居住宅类型。它有三开间、五开间、带护厝、突山庭堂,两边对称。较多运用砖、瓦,多用石砌底和红砖砌筑外围墙。屋顶多采用“燕尾式”脊角,弯曲起翘,华丽动人。

在门楣窗楣,墙面转角,建筑立柱上不仅有精细的雕刻团,其色彩的讲究也使红砖的美感得到完美的体现。座座屋脊高翘,雕梁画栋,门前墙砖石浮雕,立体感强,窗上镌花刻鸟,装饰巧妙华丽,门墙厅壁书画点缀,制有一番情趣,篆隶行楷,各具韵味。书画如墨、彩、金、素等,色彩斑谰;匾额如书、卷、扇、菱等,别具一格;门窗如圆、拱、菱、方等,形式多样。随处可见的木雕、泥塑、砖雕及石雕,工艺精美。

在丰泽北峰有一座气势辉煌、建筑精美而又带有南洋风格的.闽南大厝,虽历经几十年风雨,但仍安然无恙。大厝建于1935年,二进五开间,悬山式屋顶,燕尾形屋脊,东西两侧各有护厝一组,共54间,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整座建筑富丽堂皇,为闽南民间建筑中少有。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泉州师范学院也在此创办,可谓人文历史丰富。

“红砖白石双拨器,出砖入石燕尾脊” 这一切都是泉州红砖厝建筑形式的特色,是它的独特个性反映着这座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的风采。

篇15:作文素材:闽南七夕节

作文素材:闽南七夕节

闽南和台湾的七夕节又是“七娘妈”的诞辰日。民间十分盛行崇拜七娘妈这一被奉为保护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据闽南籍台湾学者林再复的《闽南人》一书考证,闽南人过去越峡跨洋到台湾或异国他邦经商、谋生,大都多年未能归,妇女们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了希望才有生活下去的勇气。所以,七夕这一相思传情的节日又演变成对保护孩子的“七娘妈”神的祈祷。

每年这天,人们三五成群到七娘妈庙供奉花果、脂粉、牲礼等。这天,台湾民间还流行一种“成人礼”,即孩子长到满15岁时,父母领着他带着供品到七娘妈庙酬谢,答谢“七娘妈”保护孩子度过了幼年、童年和少年时代。在这一天,台南地区要为16岁的孩子“做十六岁”,行成人礼。 台湾民众认为,小孩在未满16岁之前,都是由天上的'仙鸟——鸟母照顾长大的。鸟母则是由七娘妈所托,因此,七娘妈就成了未成年孩子的保护神。婴儿出生满周岁后,虔诚的母亲或祖母就会抱着孩子,带上丰盛的祭品,另加鸡冠花与千日红,到寺庙祭拜,祈愿七娘妈保护孩子平安长大,并用古钱或锁牌串上红包绒线,系在颈上,一直戴到16岁,才在七夕节那天拿下锁牌,并到寺庙答谢七娘妈多年的保佑。有的家长除了在七夕节这天祭谢“七娘妈”之外,还专门为孩子举行成人礼的事而宴请亲友,庆贺一番。 闽南、台湾民间七夕虽不很重乞巧,但很看重保健食俗。每到七夕之际,几乎家家户户要买来中药使君子和石榴。

七夕这天晚餐,就用买来的使君子煮鸡蛋、瘦猪肉、猪小肠、螃蟹等,晚饭后,分食石榴。这两种食物均有一定的驱虫功能,因而很受欢迎。说来有趣,台湾七夕的晚餐,民间还习惯煮食红糖干饭,这对诱虫吃药也起了辅助作用。因何有此独特节俗?相传出自海峡两岸尊奉的北宋名医“保生大帝”吴云东。那是景佑元年(1034年)夏令,闽南一带瘟疫流行,好心的名医吴云东带着徒弟,四处采药救治百姓。他见许多大人小孩患有虫病,就倡导人们在七夕这天购食使君子、石榴。因七夕这天好记,期间又是石榴成熟季节。所以,民众都遵嘱去做,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保健作用,后来便相沿成俗,并随着闽南移民过台湾而沿袭至今。由于吴云东医术高超,医德高尚,上自皇家,下至贫民,都尊崇他为医神。

篇16:闽南的秋天作文

我喜欢闽南的秋季,更爱厦门的秋季。

科学课上,戴老师把大家送到操场,使我们寻找秋季。

我们走到操场的东面,那边有一排齐整的栾树。一阵秋风吹来,栾树那几片枯枝犹如一只只褐黄的彩蝶空中翩翩飞舞着。过去了一会,那几个蝴蝶好像没力气了,轻轻地落到了我的脚边。我俯下半身来,提心吊胆地把一片栾树叶拾起来,它早已失去昔日的风姿。我好像看到秋姑娘正与我挥手!

我仰着头,发觉栾树依然生机勃勃地立在草坪上,美化我们的校园。我想唐代诗人杜牧一定没来过闽南,要不然,他为什么会写成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地区草木凋呢?大家闽南的秋季不止是栾树生机盎然,也有三角梅,美人树他们在秋季依然向大家展现着讨人喜欢的体态。闽南的秋季一点儿都不像北方地区那般草木凋。

因此 ,我这般喜爱闽南的秋季!

篇17:闽南风俗端午节作文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相传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节有很多特别的习俗,在我们家,端午这天要在门上挂艾叶和菖蒲,家人一起包粽子。

每年端午节这天,爸爸都会早早起床,然后去菜场精挑细选买回一束艾叶和菖蒲挂在门上。艾叶长得和菊花叶有点像,闻起来有淡淡中药味,菖蒲没什么味道,看起来像一把利剑,据说在门上挂艾叶和菖蒲可以避祸求福。挂好之后,我们就出发去奶奶家过节了。

在奶奶家,我们每年都要包粽子。奶奶早早就把糯米在水里泡好了,并且准备了很多粽叶泡在水里,只等我们一到,就可以包粽子了。奶奶教我选一张又大又长的粽叶,一端折成一个漏斗样,用一只手握住不让它松掉,然后往里加入泡好的糯米,再加一两颗红枣,差不多把这个小漏斗装满就把粽叶的另一半折回来把糯米盖住,再裹严,最后用绳子绑紧,一个粽子就完成了。

奶奶的动作很快,三下两下,一个粽子就完成了。再加上我们的助攻,一个又一个,很快就包了一大堆。奶奶把粽子放进锅里煮,不一会儿就飘来阵阵香味。“上粽子啦!”爸爸端上一大盘粽子,我拿起一个,解开绳子,剥开粽叶,白白的糯米馅儿就露出来了。咬一口,软软的糯糯的,再咬一口,甜甜的香香的,原来吃到了甜甜的红枣,粽子可真好吃!

要是每天都是端午节就好了。

闽南风俗端午节作文5

我爱吃香喷喷的粽子,也看过别人包粽子,却从未自己动手包过。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开眼界了。

我乖乖地在祖母身旁耳染目睹,认为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天才的我,不学自通。谁知,当我真正去包时,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能包得漂亮而结实非常不容易。

开始动手,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祖母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还顺利地完成了一大半。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我急得直跺脚,幸好祖母替我“解了围”——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

哈哈,经过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简单的步骤——扎棕绳。小KS(小意思),看我大显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棕绳,先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还认为祖母她们抱的样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张地用棕绳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理由很充分,只要不随便碰到绳子,也是十分结实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绳那短的一部分,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中各样的粽子在祖母手中诞生,可我连一只都包不好,骨子里的牛劲儿顿时上来了。有了失败,我小心了许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几只。

吃着自己做的可爱的粽子,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篇18:闽南文化作文400字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闽南人,我觉得必不可少的还是讲闽南语,因为这可是我们闽南的特色之一啊!

这不,我们学校的“校园达人秀”就有三个同学为我们带来闽南语的表演,他们把朗朗上口的闽南语童谣,用轻松愉快的语调演绎出来,将童谣中的小老鼠的可爱活灵活现地表达了出来,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上一周主题班会课上,我们四个小组分别从四个方面来讲述我们的闽南风俗,其中最精彩的非我们第四小组莫属,我们从闽南语的追根溯源,介绍到闽南语在当今社会的广泛使用,在演讲的最后,我们全班齐唱脍炙人口的歌曲,那就是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啊才会赢。”看啊,这首歌不正表达了闽南人敢于拼搏、勇敢面对输赢的精神吗?其实,还有很多闽南语歌曲表达了闽南人对生活的热爱,例如我和我爸妈都很喜欢的那首《欢喜就好》。

闽南语是闽南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讲闽南语,更是一种情怀,那是令闽南人骄傲的情怀。讲闽南语,品闽南风情,我在闽南,我爱闽南。

篇19:游闽南井冈山作文

游闽南井冈山作文

被世人誉为红军基地的闽南“井冈山”,以其独特的`红军居住地建筑景观,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今天我很幸运能和同学一同前去游玩。

我们一到车本村,一股花草的气味就扑鼻而来,到处都是翠色的山峰。一路上我们边走边看,发现路边有一个大型鱼池,同学们纷纷围了上去。这个鱼池很大,是圆形的,而池里面却只养三条红鲤鱼。我们继续往前走,在路旁,有一条小溪,曲径深远,我们也不知小溪究竟通往何处。

为了避免走弯路,我们查看了下导游图,按上面提示的景点有序游玩。我们先来到了人民游客公园,公园很大,也是圆形的,公园里有好几条相互交错的小溪,溪面上有许多座小桥。我奇怪地发现,小溪下都有石阶,所以我推测小溪以前可能是小路。

我们来到山脚下,抬头一看,只见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高高地矗立在t望台上。通向t望台的山路非常陡峭。我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t望台上。站在这里往下看,真有一种居高临下、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最后,我们要去狼牙山五壮士陵园。刚进广场,就可以看到五壮士的雕像。雕像被雕塑家雕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站在雕像前,我仿佛看到了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五壮士们英勇杀敌、奋不顾身的情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些英雄的声音,如在耳边回响。

渐渐的,天色已经暗下来了,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告别闽南井冈山了。井冈山啊井冈山,你美丽奇妙、雄伟壮观,我深深地爱上了你。我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再一次好好地欣赏你雄伟壮丽的风姿。

篇20:我爱闽南作文

我爱闽南作文

闽南,我来了,为了感受你的气息,我来到了你的怀抱中。

星期五的上午我们来到了闽南乡下的环境真好啊!到处是翠绿色的草,到处是芬芳扑鼻的花!可是,每当风哄着卷来,雨像箭一样射来,小草绝不向狂风暴雨低头、弯腰,迎着暴风雨,不屈不挠的府着。

到了中午,太阳像火球一般的烤着。炎炎的烈日高悬当空,红色的光如火箭般的射到地面上,地面上仿佛是着了火。可是,芦苇还是像卫兵一样挺拔。

很快就到了下午,我们决定要去以前的老房子看看,在路上牛毛细雨下起来了,那雨像丝线一样细,像面粉一样轻。随着轻柔的风,在天空飘洒着。过了一会儿,雨就停了。雨后,绿油油的水稻上挂着一颗颗明亮雨珠,仿佛就挂着一条珍珠项链。

晚上,月亮就像一盏不熄的灯,高高的悬挂在美丽的星空,它把那皎洁、温柔的银辉洒向大地,使茫茫夜幕染上了暖浓浓的'夜色。

黎明,不知什么时候撕裂了黑夜,在窗玻璃上摸了一层淡蓝。沉睡的山峰苏醒了,迎着晨风,沐浴着朝阳的光辉,显的更加峻拔。太阳刚刚升上山头,鲜红的朝霞包龙着,阳光从云缝中照射下来,像无数条巨龙喷吐着的金色的瀑布。

闽南,我要走了,不知不觉我已经来了两天了,这两天里,你给了我太多美好的回忆,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我爱你,闽南!

【闽南的春节作文怎么写】相关文章:

1.闽南过年习俗

2.福建闽南“七夕”习俗

3.闽南结婚习俗礼仪

4.闽南理工学院是公办吗

5.海纳百川闽南韵观后感600字

6.闽南结婚的婚礼礼仪

7.融入闽南我的家小学作文

8.我的闽南梦征文大赛

9.春节春节作文

10.作文春节

下载word文档
《闽南的春节作文怎么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