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团子四年级作文
“木又又”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0篇清明团子四年级作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清明团子四年级作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清明团子四年级作文
古代有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流传至今,仍有许多习俗。吃清明团子就是其中之一。
清明假期,我来到了外婆家。一进门,一股浓浓的艾草味扑鼻而来。只见桌上放着一个盆,里面装着面粉,旁边还有些艾叶。哈哈,“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正好赶上外婆做清明团子啦!我急忙地洗好手,准备大干一场。“做清明团子首先要把艾草切碎,揉进面粉里,和成团,再放入模具里面……”外婆耐心地给我讲解每一个步骤,可是我哪里心思认真听,自顾自地把艾叶全倒进了面粉中。等到和面的时候,我才一拍脑袋:哎呀,那堆叶子还没切碎呢,于是,我又手忙脚乱地把艾叶拣出来,不料弄得满手面粉,一副狼狈不堪的模样。
初战失利,可是我怎甘心自己“做清明团子”的生涯就这样结束。待到外婆把面团和好,我又自告奋勇地要求打模。我把面团切成一小个的,塞进模具,用力一压,然后翻过来轻轻一拍,嗯,这回总算成功啦!在我的不懈努力之下,一个个形状迥异、大小不一的清明团子呈现在了眼前。它们按螺旋形盘放在白瓷盘里,远远望去,像一幅画,散发着中国传统节日特有的亲切感。
接下来的工作可就轮不到我啦!外婆把清明团子放在蒸笼架上,然后放到锅里去蒸。约摸过了二十分钟,只见锅上冒出了一层热气。热气如烟雾般缭绕,虽只绕于灶台旁,但这朦朦胧胧的梦幻感还是让我不禁陷入遐思之中。直到那阵清新的艾草香钻过我的鼻腔,才让我清醒地回到了现实。
清明团子出炉了!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虽没有放任何馅,但那种奇特的艾叶的香味也足矣了。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落下,为这别致的小点增添了几分节日气氛。
篇2:清明团子作文
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所以今天,我和妈妈、奶奶一起到紫金港校区的校友林去采艾草,准备做清明团子。我还带上了可爱的小白兔,让它也品尝一下大自然赐给它的美食。
我们爬到半山腰,奶奶说:“到了,我们就在这儿找艾草吧。”首先她采了一棵艾草,告诉我们怎样识别它。艾草的叶子有点像迷你枫叶,青绿色,最明显的特点是:背面是银白色的,像是洒上了一层白霜似的。但是,艾草与其他许多野草长在一起,很难分辨出来,怎么办呢?于是奶奶教给我们一个决窍:只要把一大片草翻倒,就可以看到银白色的叶子,那就是艾草。于是,我们就按照奶奶说的办法采艾草。没有多少时间,我们就采到了很多艾草,装满了袋子。当然,我也没有忘掉小兔子,我把它放出来,让它欢欢喜喜地吃草。
我们拎着满满的艾草,闻着淡淡的清香,心里充满喜悦,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仿佛已经看到一个个圆圆的清明团子发出诱人的香味。
篇3:清明团子叙事作文
清明节是祭奠已故亲人的日子,虽然我们也很思念亲人,可是新人的墓离我们太远,长途跋涉很辛苦,我打算做一次清明团子,在远方祭奠新人。
前一天,我们就去超市买了做清明团子的材料。可惜没买到艾草,我们计划用青菜代替艾草的颜色。
一大早,妈妈就叫我起床,与我一起进了厨房,来指导我做清明团子的步骤。首先,我将事先准备好的肉馅放进一个碗中,再用菜刀先竖着把几块豆腐干切成细条,再横着切几刀,把它们切成一块块豆腐丁。由于切菜不是很熟练习,动作和锯木板一样。最后把豆腐丁放进碗里,加小半勺盐,两勺酱油、香油,用筷子顺时针搅拌2分钟,馅就做好了。
接着我把洗过的青菜切成菜末,倒入事先装进糯米面与小表面粉的大盆子里。因为我动作有些粗鲁,面粉立刻扑了出来,像冒出一股白色的烟。接下来我就开始和面了。妈妈顺手端来一碗水,慢慢地往装面粉和菜末的大盆子边缘倒下。干面粉经过水的滋润与青菜的调色,变成了绿色的“泥巴”。我捏着“泥巴”,把它们滚成了个巨大的青色面团。
然后,我们把大面团分成许多小面团,擀成皮,和包饺子一样地把准备好的陷包进皮里。再轻轻捏圆。最后把它们整齐地摆在蒸锅中,它们就像一群可爱的绿色小精灵。
经过15分钟的烹饪,清明团子新鲜出炉了!我立刻拿了一个尝尝味道。嗯!非常美味,超出我的预料!
清明团子不仅好吃,并且有很深的意义。它不仅纪念了已故的亲人,同时让我想起了最近在四川凉山森林大火中牺牲的31名消防战士,他也让我想起了为建立新中国而牺牲的革命烈士。
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更重要的是现在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篇4:清明团子叙事作文
清明节的早上,外面吃完早餐,我又兴冲冲地跟着妈妈买了些美味的清明团子。这些清明团子也就成了我一天的惦记。
中饭前,我摸了摸我那瘪下去的肚子,可怜巴巴地问妈妈:“妈妈,肚子在抗议,说没有能量了,赶紧填点食物进来。我吃一个清明团子吧!”“再等几分钟就吃中饭了,你吃了这清明团子等下又不吃中饭了。”妈妈态度坚决回答,让我非常失望。中饭过后不久,我坐在书桌前,却身上曹营心在汉,不停地想着那餐桌上可口的清明团子,口水都流出来了,又无可奈何的咽了回去,实在忍不住了,问了一句:“妈妈,现在可以吃清明团子了吧,没能量了,脑子不好使,作业做不出来了。”妈妈的回答完全在我的意料之中:“有这么夸张吗,午饭才过去几分钟。”又被无情地拒绝了。真是度时如年,心里想着的清明团子却不能去吃,也不知过了多久,我不自觉地问了一句:“妈妈,肠呀,胃呀又要召唤了,看样子不吃一个清明团子,这个作业没法做了!”“那你就吃一个吧!”妈妈这句无奈的回答,让我感觉仿佛听到了天上的仙乐。
我高兴地来到餐桌前,保持着少女的矜持,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清明团子,轻轻地撕开包装,生怕将这绿如玉的清明团子弄得不成形。可撕掉包装的清明团子散发出来的清香诱人了,我再也不管什么少女矜持了,就像《西游记》里猪八戒吃五庄观里的人参果一样,一下将一个清明团子塞进口里,糯韧绵软,甜而不腻。真得感谢祖先们,发明了这么美味的东西。我越咀嚼,嘴里的清香感觉越强,一个根本解不馋。
我情不自禁地拿起第二个清明团子,身后传来了妈妈的怒吼:“你看看你,身上肉肉那么多了,怎么能一次吃那么多个。”真是太小看“馋”了,人馋起来,谁还会管身上的肉肉,苏东坡当年吃河豚可是死都不怕的。我撕开第二个清明团子的包装,又是一口一个……
对于吃的快乐,只有同好者才有深切的体会。
篇5:清明团子叙事作文
4月7日下午,我来到萧山日报一楼食堂,参加小记者活动——话清明,做团子。
走进食堂,只见一张张餐坐上都摊着红色的一次性桌布,每张桌上还放着装有豆沙的纸杯。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塑料盒,塑料盒里装着用米粉、艾草汁和白糖做成的团子皮。这些都是老师给我们准备的清明团子材料。
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中国清明节的来历和故事后,就开始教我们做清明团子。首先,把团子皮做成一个“小碗”,我用双手把团子皮揉成一个球后,一手托住球并旋转,另一只手大拇指用力往球中间摁,另外四个手指并拢,把“小碗”的边沿摊均匀。这时,老师提醒道:“不要放太多豆沙,不然团子会‘吐’的。”我把豆沙放进“小碗”里,再把“小碗”揉成一个球,果然“吐”了,豆沙被挤出来了。哈,只能将就着完成这个团子。
接着,老师又教我们做清明饺子,先把团子皮做成一个“盘子”,我把团子皮揉成一个球放在桌子上,一边用手掌压球,一边把球旋转,很快“盘子”就做好了。然后,我把豆沙放到盘子中间,再把“盘子”对折,最后用手把开口捏紧,封起来,就这样清明饺子做成了。最后,是我们的自有时间,我又做了一只“小熊”,一颗“星星”团子和一只“螃蟹”团子。旁边的小朋友羡慕的眼光对我说:“这是一颗‘星星’,这是一个‘月亮’……”
晚上,爸妈吃着我做的清明团子,纷纷夸奖说:“真好吃!”我吃着自己做的清明团子,心里甜滋滋的呢!
篇6:清明团子叙事作文
清明节就要来了,在我的家乡,清明节要吃清明团子,而且还要用清明团子去祭拜先祖。于是在4月5日晚上,我去舅奶奶家学包清明团子。
看到舅奶奶手中一个个圆滚滚的“绿娃娃”,我就更好奇了。我问舅奶奶:“清明团子怎么是绿色的呢?”舅奶奶笑着说:“这是放了草头的缘故。我们先要挑草头,用清水洗净,然后用苏打粉腌制、烧熟。接着将草头到入糯米粉中,并搅拌成团,不断揉糯米粉,切成一小块一小快。这样清明团子就成了碧绿碧绿的了。”
只见舅奶奶一边说,一边拿上一小块糯米粉团,把糯米粉团揉圆,再用大拇指把糯米粉团正中间捏下去,让它凹成小碗形状,然后把咸菜馅包进去,大约要盛两小勺,最后把糯米粉团合闭,再揉揉圆,清明团子就做好了。我按照舅奶奶教我的方法做,第一个,它的嘴巴没关住,馅露出来了,像一个露出肚皮的小娃娃。舅奶奶见了,便笑了起来,过来帮我把嘴巴捏起来。接下去,我又包第二个第三个,舅奶奶边看边说:“看看你包的,要么是馅太少,躺在桌上;要么是形状不一,没揉圆;要么就是馅包太多了。看来你还要多练习哦!”再看看舅奶奶包的,个个都挺着饱满的肚子。后来,我越包越好,一个个也都挺着大肚子。
包完了清明团子,舅奶奶开始蒸了,大约需要15分钟,五六分钟后,清明团子颜色渐渐变深,浅绿色的清明团子看着非常诱人,我恨不得马上咬上一口。15分钟终于过去了,清明团子已经比刚包好时大得多,颜色也变成了深绿色,摸上去软软的,热呼呼的。舅奶奶给我夹了一个,我吃着自己包的清明团子,感觉味道好极了,糯米虽黏但不黏牙,咸菜馅的味道也刚刚好,鲜得眉毛也要掉下来了,真是人间美味啊!
这次我向舅奶奶学习包清明团子,不仅尝到了美食,还收获了劳动的喜悦。
篇7:清明团子叙事作文
清明节,姨姨从老家寄来了一大箱艾草,于是外婆准备做清明团子。
清明团子是清明节的传统美食。传说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规定寒食节这天只能吃冷食,不能生火做饭。现在寒食节和清明节融合在一起,吃冷食这个习俗保留了下来。
很快糯米粉揉好了,馅料也拌好了,一切准备就绪。外婆开始示范,大家都围了过来,包括我的小妹妹。只见外婆揪了一团糯米粉,用掌心压平,把馅放在中间,把边上的皮子拎起来,捏在一起,倒扣在铺满树叶的蒸锅上。接着,大家都做起了清明团子。我把糯米粉搓成圆圆的,使劲一压,然后放上馅,把皮子边拎起来,黏在一起。外婆一个劲地夸我做的真好。妹妹皱着眉头憋着嘴沮丧地说:“我做不好。”妈妈接过妹妹的.清明团子,蹲下来,对妹妹说:“你做的这个团子很好啊,小小的,妈妈可以一口吃一个。你多做几颗给妈妈吃好不好?”
十几分钟后清明团子出锅啦。打开锅盖,一个个深绿色的富有光泽的清明团子排列在蒸锅上,清香扑鼻而来。妈妈端了一盘清明团子放在餐桌上,大家围着餐桌吃起清明团子。妈妈说:“今年很特别,大家一起做清明团子,一起吃清明团子。”
年年艾叶青,年年果泛香。长大以后,我肯定还会怀念起这种味道。
篇8:清明团子叙事作文
4月7日是清明节,我们萧山日报小记者来到萧山日报一楼食堂做清明团子。
水晶老师和草莓姐姐已经早早准备好材料等着我们了。草莓姐姐给我们讲了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当然最重要的习俗当然是包清团了,今天我们要包的是豆沙馅的。
水晶老师发给我们每人一个塑料盒子,几个艾青面团,一杯豆沙馅和一双筷子。草莓老师让我们拿起一个艾青面团,捏成碗形,皮要捏得薄,放进豆沙,把碗形的边往中间捏,捏五个角,合在一起就变成五角星星了。老师一示范完,我就捏了起来,捏碗形,放豆沙,收边,唉,不对不对,豆沙怎么没有全包起来,跑外面来了。我悄悄地看了一下旁边的同学,哈哈,她的豆沙和艾青面团全混一起了,更糟糕,原来大家都不会啊!我向老师请教为什么我的馅会跑外面来,老师说我面皮没有足够摊开,豆沙包不进去,就漏出来了,开始做第二个了,我吸取经验,把艾青面皮尽量捏薄,豆沙放中间,放得稍微少一点,捏起来,这下好多了。做着做着,清团越做越好,不知不觉间,老师给的六个艾青面团都做完了。看着自已的劳动成果,真开心啊!
回到家,把清明团子放在锅里一蒸,我请爸爸妈妈一起品尝,虽然清团不给面子的咧开了嘴,但我还是觉得自己做的特别美味!
篇9:做清明团子作文
做清明团子啦!做清明团子啦!我和哥哥蹦蹦跳跳地下了楼,发现奶奶和太太正在飞快地做着清明团子。
奶奶做得快,而且很圆很可爱,太太也不赖,做得像个蚕茧,饱胀得马上就要飞出飞蛾来似的。要是我学会了这个绝招,说不定能比奶奶和太太还快呢!想着想着,就不由自主地搓起团子来,起先是慢吞吞地搓着,然后越搓越快,快得连动作也看不清了。过了一会小会儿,就做好了一个圆鼓鼓的团子,奶奶、太太看了都夸我做得好。哥哥看到了,也凑上了热闹,抓起一大把面团就搓。我们越做越起劲,过了一会儿,又做起小动物来,有老鼠、小狗,还有一只小兔子做完之后,我们依依不舍地把自己做的小动物放进锅里,生怕被烧塌了。
现在,我做得越来越快了,一分钟就能做好几个,不信,就拿袋面团来,我展示给你看!
篇10:做清明团子作文
你知道清明团子怎么做吗?哈哈……让我来做给你看吧!
首先,把已揉好的`面团用手搓成椭圆形,再用大拇指在椭圆形的面团中间戳一个坑,然后把大拇指牢牢地固定在坑中央,其余的手指沿着“坑壁”快速地转起来。这时里面的坑越来越大,像极了一个绿色的小碗。我继续转着,发现“小碗”渐渐展开,竟然变成了一个大饼,不像清明团子。我把它拿给妈妈看,妈妈说:“这太扁了,要旁边稍微凸起来一点才可以。”我只好把它揉成团重新做。
我再次把大拇指固定在面团中央,其余的手指有节奏地转着。我转啊,转啊,面团变成了网兜状,这样可以吗?我战战兢兢地把它递到妈妈跟前,妈妈说:“这次做得不错,可以放馅料了。”我长舒了一口气,心想:“终于要成功了。”我小心翼翼地把红豆放在“网”中央,接着把“网”用手捏成了饺子状,然后把两边往中间挤,搓成一个绿色的“小圆球”,尽量把表面弄平。最后我把“小圆球”反过来,放在一张沾过水的墨绿色的柚子叶上,一个清明团子就完成了。
我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做的清明团子,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我不仅学会了做清明团子,还从中懂得了一个道理:凡事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篇11:做清明团子作文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有扫墓、踏青、吃清明团子等习俗。你知道清明团子是怎么做的吗?哈哈!让我来做给你看吧!
星期五下午,老师和家长带领我们一起做清明团子。
走进食堂,只见一张张餐桌上准备着各种食材,有面粉、艾草、豆沙馅等。同学们兴奋极了,迫不及待地想大展身手。阿姨们帮我们把面粉、绿绿的艾草汁、水倒入大脸盆中,揉成面团,大约揉了十分钟,一个光滑的面团便形成了,软软的面团闻起来有股淡淡的艾草香味。阿姨们将揉好的面团分成一个个大小均匀的小面团,分给我们。我先用手揉成一个小球,另一只手大拇指用力往球中间摁,另外四根手指并拢,将小球做成一个“小碗”接着,我在小碗中间挤入豆沙,再慢慢地合拢小碗,把边边捏起来,再轻轻地揉成一个球,这样一个清明团子就做好了。最后,我们把清明团子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蒸锅上,这一群绿色的小精灵真是可爱。
大约过了15分钟,大家满眼期待地望着新鲜出炉的清明团子,热乎乎的团子无比地吸引人!大家吃着自己包的清明团子。心里乐开了花!
篇12:包清明团子作文
清明节来临之时,人们都会去扫墓、踏青。当然,也忘不了吃又香又嫩的青团。
有一年的清明,爸爸和其他人都去扫墓了,只剩奶奶和我在家。我见奶奶在包清明团子,心里也痒痒的,于是,我问奶奶:“能让我试试吗?”“可以。”奶奶回答。于是,我连忙洗了手,抓起一块面粉照奶奶的样子,把面粉捏成凹形,再舀了一勺配料放进去。前几步,我都顺利做好,可到了最后封口,我却怎么也封不起来,不是这儿破了,就是那儿漏了,我只好把破的地方都捏紧,在头上捏一个小尾巴的形状。我把我包的清明团子往奶奶那儿一放,奶奶包得像一位位昂首挺胸的军人,只有我的像一个垂头丧气,打了败战的战士。等奶奶包好以后,她把我和她包的青团都放进锅里煮,大约过了几分钟,青团开锅了,我把我的挑出来吃上一口。啊!真香啊,虽然不怎美观,但味道也是一流的。
这个清明,我过得很高兴,因为我又学会一样本领——包青团。
篇13:做清明团子作文
外婆家住在安吉的一个小山村,那里的春天格外美丽,溪水清洁明净,满山翠竹亭亭玉立,茶树也开始爆出嫩芽……
“清明时节雨纷纷”,春天总是伴随着绵绵的细雨,但是今天却是个好天气,外婆挎着小竹篮,竹篮里放上两把剪刀,说要带我去剪蒿菜,做青团子。
我跟在外婆身后,走在乡间的田梗上,田间地头里,三三两两的人蹲在那里剪蒿菜。和煦的春风迎面吹来,暖烘烘的,湿漉漉的。这个时节油菜花已经开了,一眼望去是满山遍野一片金黄,成群的蜜蜂正忙活着采蜜,它们一下子嗡嗡地飞到这里,一下子嗡嗡地飞到那里,一副忙得不可开交的样子。蒿菜和许多野菜、杂草生长在一起,外婆很熟练地把蒿菜找出来,左手扶着蒿菜,右手把剪刀贴在地上,把蒿菜齐根剪下,再拿起来轻轻抖抖泥土,放进竹篮。而我却总是分辨不出蒿菜和野菜,外婆总在篮子里翻出一些野草、野菜,笑我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还不到中午,我们就满载而归了。外婆将蒿菜清洗干净,倒进锅里,加上水把蒿菜熬出汁,接着将汁倒进米粉里一起揉,面团就变成淡淡的草绿色。外公早已经从竹园里挖来了早园笋,外婆将笋切成笋粒,再加上肉丁和咸菜丁,一起炒熟做成馅。接下来就是做青团子,外婆做的青团子圆溜溜的,大小均等,放在剪好的粽叶上,整整齐齐地排列在蒸笼上,而我却包的个个奇形怪状、独一无二。
包好的青团子放在锅里蒸,一会儿就香气四溢,掀开锅盖,原来浅绿色的青团子变得碧绿,一个个闪着诱人的光,弥漫着蒿菜独特的味道。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团子,咬一口,满嘴生香……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糖一包,果一包,还有团子还有糕。”吃着青团子,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外婆教我的这首歌谣,这首歌谣里唱的“团子”就是青团子吗?
篇14:做清明团子作文
说到美食,大家一般会想到“今日映象”里的美食天地,那里的美食很多很多。今天我也要为大家介绍一道美食,它就是正仪青团子。我们今天就开始做香甜可口的清明团子了,我们要的粉团。馅,学校全部都帮我们准备好了我们只需要准备盘子勺子就可以了。楼老师和大家说:“同学们我们现在发粉团子了!”我们拿到粉嘟嘟的小团子,我情不自禁的的拿起一把,做了起来,捏来捏去,我的手上都粘满了小团子了,我用吃奶的劲搓了起来,楼老师说:“大家如果嫌团子太粘了,我们可以拿一点面粉放在粉团子上搓一下,就ok了!”我按照楼老师的方法做,果然我的 手不粘了。
我又开始做了起来,陈伊诺说:“施宇涛,你还蛮强的!”我微微的笑了笑,我想:我可不可以做一个大汽车呢?我一般想着,一边捏着,我越捏越急,我头上那不听话的汗水一停不停的熘下来,我的“心魔”对我说;“施宇涛,放弃吧!”而我心中的“天使”对我说:“ 不要放弃,不要放弃!你一定可以成功的”可是我的的信心早已飞到九霄云外去了。我只好放弃了这次异想天开的想法,我又做了一个咸菜位的小团子。楼老师突然说:“好了,请大家把自己做的小团子去蒸熟吧!”我们一听,就像蚂蚁似的奔向食堂,我等了又等,我就想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我等了一会儿,香喷喷的小团子终于出炉了,我迫不及待的拿起一只,往嘴里放,哇~~!好香啊!我连忙拿去给楼老师尝尝,楼老师也说好,我的心里正的好高兴呀!
从这次做清明团子,我和朋友的关系有亲近了许多许多。
篇15:做清明团子作文
20xx年4月7日下午我到萧山日报社食堂参加清明团子制作活动。这是我第一次学做清明团子,既担心又激动。
在食堂,小记者们认真的开始听玉媛姐姐讲解团子的制作过程,以及有关清明节的由来。清明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给重耳献肉,重耳为了让介子推出山而放火烧山,介子推宁死也不出山,所以这一天人们都吃冷食而不开火。
接着草莓老师开始教我们怎么做清明团子了。先把面皮揉成一团圆,用大拇指往下按,压成一个小碟子,再把边上的面皮往上拉一拉,变成一个小碗,再在上面放上豆沙,然后在小碗边上捏一个角,照样子再捏四个,五个角捏好了之后往里面压一压,这样一个清明团子就做好了。草莓老师又开始教我们做另一种样子的清明团子,先把面皮捏成一只小碗,在里面放上很多很多的豆沙,再对折,然后大拇指往上一按一捏,一个花边就出来了,把这个边上的面皮全按上面的方法按捏,饺子模样的团子就这样做好了。
接着水晶老师又给我们发了两个面皮,捏成什么样子的呢?有了,再捏一个饺子吧,我这次要做一个很大的饺子,我把面皮捏成一个小盘子,然后在里面放上豆沙,再对折,然后按上花边,一个饺子就出来了。再做什么呢?今年是鼠年,要不再捏一个小猪吧。小猪捏好了,哎呀,小猪的尾巴怎么不见了,算了,去刚做好的饺子团子里捏点面皮过来做小猪的尾巴。水晶老师又给我发了个面皮,这会做什么呢?想不好,让老妈做吧,没想到,老妈也做了一个饺子。
不知不觉一个下午就这样过去了,团子也包好了,大家都拿着满满的一盒清明团子回家品尝了,味道那就两个字,“鲜美”!
篇16:做清明团子作文
一个圆形的厚厚的绿色清明团子放在餐桌上,绿色的外皮上隐隐有豆沙露了出来。清明团子被那类似保鲜膜的东西包住了,我用手一摸,虽然隔着一层膜,但感觉很油腻,也很光滑,像手出汗后摸东西的感觉。我看着这个诱人的清明团子,谗得直流口水。我拿起来用手掂了掂,“呵”,沉甸甸的,感觉还是有些分量的。我把清明团翻过来一看,反面还贴着一张标签,上面写着“豆沙陷清明团子”,并注有“五味和”三个字。最下面还印有条形码,由一排小数字和一组不规则的线段组成。那清明团子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诱人、刺眼。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那层油腻腻的、光滑的包装,开始享用这美味佳肴。我拿起团子送到嘴边,咬了下去,刚入口时感到表皮有点硬,到里面就软了,香气扑鼻,更加诱人。被咬后的清明团子顿时缺了一个角,形状开始变得扁扁的。但是第一口居然没有吃到那黑黑的、诱人的豆沙,但鼻子旁边已经飘来了阵阵豆沙的清香。我不等嘴里的清明团子咽下,就急着往下咬第二口了,这一大口咬下去后清明团子顿时只剩下一个角了,但是我的嘴里飘满了豆沙的香气,吃起来甜甜的,不过有些沾牙,从镜子里能看到我的牙齿上也出现了绿色和黑色的斑斑点点。等第二口全部下咽后,我把剩下的清明团子全部放入嘴里,但这次甜味没那么浓了,只有淡淡的清香。不一会儿我就把这只清明团消灭的干干净净。
一个团子下肚后仍然有些不过瘾,但是妈妈说清明团子是糯米做的,吃多了不消化,因此只能强忍口水。想想也是对的,吃任何东西都要适可而止,美食也是一样的,否则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篇17:清明节做清明团子作文
每逢清明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做青团来祭祀祖先。
今天一大早,厨房里就噼噼啪啪响个不停,还飘来一股浓浓的青团味儿,我急忙穿好衣裤,跑到厨房里瞧一瞧。原来是奶奶正在做青团呢!个个满是肉馅的青团卧在蒸笼上。我忙挽起衣袖,说:“奶奶,我帮您一起做”。奶奶笑眯眯地点点头,开始一步一步细心教我怎么做。我也学着照模照样地做起来,先捏了把和好的面,揉成不大不小的面团,学着样儿把大拇指钻进去捏成小碗状。就这一步我怎么也做不好,不是厚了就是口太大了,难看死了。我本是个急性子,屁股一扭,手一甩,嚷嚷着:“什么鬼东西呀!这么难捏。”
正当我垂头丧气的时候,奶奶笑着说:“怎么,没信心啦,第一次做都是不容易的,我第一次做青团也像你这样。”是啊,我们老师不也常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一步一步扎实地走,不能一步登天嘛。这一点的小挫折算什么,怎么就打退堂鼓呢?想到这,我顿时感到心头上充满了一股力量,自信地又揉起了面团。
虽然一开始我笨手笨脚的,面粉撒了一地,做的青团不是肚子裂开,就是嘴裂开,和奶奶比我的青团简直惨不忍睹。但我试了一次又一次,功夫不负有心人,这项“伟大的工程”终于完成了,看着这一个个小巧玲珑的青团,我欣慰地笑了,笑得是那么灿烂。
吃着自己做的青团,那种感觉特别的幸福,不是吗?
篇18:清明团子初中学生作文
春天跟着暖暖的阳光静悄悄地来了,不知不觉的清明节就到了。
一到清明节,往年全家都是赶回台州老家过节。但是今年刚好姐姐高中要学、选考,所以今年的清明节只有爸爸回去并从老家带回了奶奶做的清明饼和清饺等。
我看着一个个圆圆的清明饼和鼓着大肚皮的清明饺,一下子把我的小馋虫勾出来了。妈妈看着我这小吃货的样子,马上去给我蒸清明饼和清明饺。
出锅了,看着这嫩嫩的、绿绿的、滑滑的清明饼,我迫不及待地拿在手上咬了一口,甜甜的、糯糯的,还有一股清香味。很好吃,我一连吃了两个。让我想起了去年回老家一起做清明饼的情景:
采艾草,洗净,煮熟捣烂,糯米粉倒进去,加糖,边加水边揉,最后揉成一个大面团。
把大面团分成一个个小面团,我拿起一个个小面团放在饼印(一种模具)里用力压平,拿起饼印翻身在桌上“啪”的一敲,一个个造型不同的清明饼就成功了。最后上笼蒸熟,打开盖子的时候,一股清香扑鼻而来……
吃着眼前爸爸刚带回来的清饼仍旧是那记忆中的味道,清明饼甜、糯、清香;清饺的馅还是那么香、那么料足。
妈妈告诉我清明节吃清明团,据说是古代的寒食节而来……但在爸妈的老家,清明节是扫墓祭祖的节日,家家户户都要制作清明饼作为在清明节时供奉已故的亲人和祖先的食品。
篇19:清明团子初中学生作文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大诗人杜牧笔下,清明节的杏花村是让“欲断魂”的“行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对于我们硖石小学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清明节前的食堂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因为我们学校组织了清明节做团子活动。
今天上午老师说下午要做清明团子,要在班里七八个人一组分好小组。话音刚落,全班同学都沸腾起来。到了下午,大家都排好队,怀着兴奋无比的心情走向了食堂。刚到了那边,我们看见几个家长志愿者已经准备材料开始做了。老师叫我们坐位子上,可是还没等坐下,同学们已经把正在和面的家长志愿者团团围住了。我在一个家长旁边看见他在揉一大团青色的东西,老师说那是糯米粉和艾草汁混合而成的。我看阿姨一边用力揉面,一边加进了一些糯米粉。我看着奶奶和阿姨们揉啊揉,真想赶快吃上一个。但是现实总比想象的残酷,我等了好久,他们也没有揉好。旁边的一位家长看着我有点心急,于是给我讲起了清明节的来历。我正在思考介子推为什么要躲进山里面的时候,突然听到陈思琪说:“青团揉好了,可以做青团子啦!”我听到后赶紧飞奔回位子上。只见家长们已经把一大团面揪成了一个个小面团。拿起陈思琪给我的小面团,我让她教我怎么做。首先在团子中间挖个坑,用勺子把红豆沙放进坑里面,再把它搓成一个圆圆的面团,最后轻轻按压,放在铺好的油纸上。我按照这种做方法连续做了好几个团子,最终这些团子都被拿去蒸了,
过了一会儿,香喷喷而又软糯糯的团子就上桌了,我吃了两个,感觉非常美味,甜而不腻,微微带着艾草的清香。看看其他同学,有的连说好吃,还用一次性手套打包,说要回去给妈妈尝尝。
回到教室,我的嘴里还留着团子的味道。经过这次学校组织的活动,我们又知道了一个很重要的清明习俗——做团子吃团子。
篇20:清明团子初中学生作文
春风轻轻地吹过江南大地,万物也在微风中渐渐复苏,焕发着勃勃生机。池塘边的田埂上,几株嫩绿的艾草在微风中翩翩起舞。每当看到它们,我总会想起清香甜糯的青团子。
每逢三四月,妈妈就会去市场上买一些新鲜的艾草回来。看到那些青翠欲滴的艾叶时,我就知道,过不了几天,就可以吃上江南一带的特色小吃——青团子。
等妈妈将手头上的家务活忙完以后,搁置了一阵子的艾草和其他的原料陆续被搬进厨房,我的内心就开始激动起来,迫不及待地随着妈妈进入厨房。看着妈妈将散发着独有香味的艾草洗净,放到缸中不停的捣着,嫩绿的汁液在不断地挤压下一点一点的从艾叶中流了出来,留在了缸底中,不一会儿就积了小半缸。此时,妈妈将汁液倒入碗中,只见青绿的汁液在灯光地照耀下一闪一闪地,看得我如醉如痴。
不知过了多久,直到装着艾汁的碗从眼前被端走,我才回过神来。转头一看,妈妈正用糯米粉揉面呢!只见她双手灵活地上下翻飞,不时添加一点清水进去,动作之快看得我都快要发晕了,直到一条绿色的细流从我眼前溜过,倾入白色的面团中,我才从半晕半醒的状态中恢复过来。再定睛一看,只见原本白的发亮的面团,只十几秒的功夫就换上了一件柔和养眼的青绿色衣裳。这时,妈妈将冰箱中的豆沙馅和芝麻馅取了出来,开始包起了青团子。在她飞舞的双手中,一个接一个的青团子不断成型,圆圆的团子整齐地排在菜板上。妈妈还用干净的毛刷在青团子上刷上了一层油,这些青团子像列队的士兵整装待发,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我的内心愈发急不可耐,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不停地嚷嚷着要妈妈马上将青团做好,妈妈只得将我从厨房里“请”出去。在客厅里只能听到厨房里锅中的热水咕嘟咕嘟的沸腾着,油烟机呜呜作响的声音。我想进去看看青团子在锅中的样子,却又没法子进去,只能一边懊恼自己心太急以至于被“请”了出来,一边在脑海中想象着青团子在蒸锅中的样子。
“宝贝,吃青团子!”随着母亲一声呼唤,我飞一般地从房子奔了出来,望着正冒着热气,外表上更加晶莹饱满的青团子,我立马咬了一口,哇!外面的面层又软又糯嚼劲十足,里面的馅香甜可口而又不腻。
【清明团子四年级作文】相关文章:
2.豆沙团子作文
3.清明四年级作文
4.包团子过年作文
10.的清明踏青四年级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