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作文试题集二
“小可爱的小可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6篇各地中考作文试题集二,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各地中考作文试题集二,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各地中考作文试题集二
罗化清(辑)
一.浙江省宁波市中考作文题,二选一
1命题留在心底的风景
2话题结合半命题给____的一封信
二.青岛市20中考作文题
今年青岛市中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题目有两个,考生任选其一:一个是“×××你误会了我”的`半命题作文,一个是给出“和”字的三个解释,考生选择其中一个解释进行写作。
三.年江苏南通中考作文题:
一道风景线
四.2008年临沂市中考作文题
临沂中考作文:素质教育要求提升人们的综合素质,我们不能只从课本上、课堂上学知识,而应该从生活中、社会中广泛的学习知识,应该思考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
陶行知在创办晓庄师范学院时,即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的观点,我们应该从社会中、生活中学习知识,从自然生活中学习(一草一木等),从社会万象(一人一事等)中学习,从人生百态(喜怒哀乐等)中学习,我们应该走近自然,师法自然;走进社会,认识社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
在你的成长历程中,无论是学习中,生活中还是社会中,你学习到了什么,请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从__________中学习_________》
作文要求:
1、不得超出所材料所提示的范围;
2、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3、不得出现与自己相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五.2008年淄博市中考语文作文题:
半命题作文:( )其实很快乐
六.2008年吉林省中考作文:
任选一题做答。
文题1: 的呼唤
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作。
文题2: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科技在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也在变化,请以“认识”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书写工整;
②感情真挚;
③字数不少于500;
④不得出现考生真实信息。
七.2008年济宁市中考作文题:
以“成长的脚印”为话题或题目作文。
篇2:各地中考作文试题集一
罗化清(辑)
1.浙江省义乌市中考作文题。
我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多的经历是难以忘怀的,例如习惯养成、难题探究、同伴合作、社会实践……这些丰富的经历,使我们有了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获得了成长。请你以“我懂得了 ”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大胆想象,讲述故事,也可以抒发感情,发表议论。
要求:①题目中的空白处可填上一个词语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自选。文章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16行。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2008年台州市中考作文题目:
以“相处”为题写一文章
3.2008年浙江金华中考语文
一颗雄心,是高飞的.翅膀;一颗爱心,是挡风的屏障。坚强的心能高过大山,纯洁的心能宽过海洋。感恩之心可以获取真情,宽容之心可以赢得尊敬,奉献之心可以温暖人间。一颗心,是一束光;万众一心能把整个世界照亮……
请以“心”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⑴题目自拟,文体不限;⑵字数不少于600;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篇3:各地中考作文试题集三
罗化清(辑)
一.杭州中考作文题
日历是生活忠实的记录,我们的每一天都生活在这一页一页的日历上,日历具有生命感,当你翻过一页时,你是否已将难忘的昨日珍藏于你的生命史?当你翻过一页时,你是否明白鲜活的今日需要你去填补?当你翻过一页时,你是否意识到美好的明日等待着你去创造?让我们伴随“日历”,将人生岁月谱写成永存的诗篇。
请以“日历”为话题,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二.乐山市20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作文题
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题目作文。要求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现自己及学校的名字。
①话题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以“选择”为话题作文。
60年前,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30年前,人民选择了改革开放;十五六年前,父母选择了结婚生孩子;今天,中考语文选择了我;明天,我将选择我未来的前途……
②命题作文:
当地震发生后……
年福建省永春县中考作文题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问题的世界,问题无所不在,它是那样的.复杂而又神秘;疾病、生命、战争、自然、宇宙……它又是那样的现实与贴近;学习的问题、生活的问题、交往的问题、情感的问题、前途的问题……
在十几年的生活经历中,你最想倾诉的是什么问题?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600字。④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
三.遵义市初中学业统一考试试卷作文题
根据下面要求作文。
手,或完美,或残缺,或纤细灵巧,或粗壮有力。手能传递真情,为你撑起一片天空,手能托起生命,给你生活的勇气和重生的力量。有人用这双手改变家乡的面貌,有人用这双手慰藉心灵的伤痛。有人用这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有人用这双手营造幸福的生活……
请以“手”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③不少于600字。
题目
篇4:各地中考作文试题
罗化清(辑)
南京:寻
湖州:再小的力量也是支持
温州:下雨天,真好
四川内江:仰望蓝天
南通市: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浙江丽水:想飞就能飞起来
江苏盐城市:温暖的时刻
衢州:我们这帮人
广州卷:
春回大地,原野上、道路旁、房前屋后,那一棵棵、一排排的树,高的、矮的、直的、弯的、立的、倒的……无论是被凛冽寒风刮得一叶不剩的秃枝,还是依然挂着绿叶的繁枝,都又悄悄地吐出了新芽,嫩嫩的,翠翠的,或浅黄,或浅绿,或微微露出点粉色……
请以“又见枝头吐新芽”为标题写一篇文章,2008年各地中考作文试题集(四)。
要求:1、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
南充市:
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文。
人们常常感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然而,生活中往往有值得铭记的日子,并且正是“这一天”让你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个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
请以“这一天,让我铭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成都:震撼我心灵的
江西省:有时,我也想
山东德州:我依然
山东威海: 的肩膀
四川泸州:当 来临
山东枣庄:______在细微处
浙江嘉兴:
人生有无数的第一次,也有着无数的第二次。第二次也许是第一次的重复,但可能有全新的发现;第二次也许会趋于平淡,但更可能绽放精彩。第二次是一种坚持,是一种回味,是一次新生……
请你以“第二次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杭州舟山:
日历是生活忠实的记录,我们的每一天都生活在这一页一页的日历上,老师笔记《2008年各地中考作文试题集(四)》。日历具有生命感,当你翻过一页时,你是否已将难忘的昨日珍藏于你的生命史?当你翻过一页时,你是否明白鲜活的今日需要你去填补?当你翻过一页时,你是否意识到,美好的明日等待着你去创造?让我们伴随“日历”将人生岁月谱写成永存的诗篇。
请以“日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福州
从下面两道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1)翻开自己的成长日记,每个人都会回忆起珍藏在心中的那份感动:也许是孤独时得到的一个问候,也许是沮丧时得到的一个鼓励,也许是跌倒时得到的一个搀扶,也许是迷路时得到的一个指点……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得到来自父母、亲友、老师、同学乃至陌生人的关心和帮助,这点点滴滴的关爱,就像一颗颗爱的种子播撒在我们的心田,有那么一天,我们也会把爱的花香传递到整个世界。
请结合你自己的成长经历,以“滴水之恩”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中心;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④不能用本试卷阅读题的材料作为写作内容。
(2)呵护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是父母的责任;孝敬父母,让父母安享天伦之乐,是儿女的责任;因材施教,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责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学生的责任……生活中缺了一份责任心,失败与罪恶就容易与你作伴;学习中少了一份责任心,进步与成功就往往离你远去……
请以“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字数600左右;②不能用本试卷阅读题的材料作为写作内容。
浙江萧山
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请以“假如再给我一次 (机会,失败。尝试……)”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一个操劳了一生的母亲,不穿金,不戴银,每日依旧辛劳不辍,笑呵呵地说:“全家平平安安呐,比什么都让我幸福。”一个下岗女工说:“谁能给我一份工作,我可知足了。”一个小保姆说:“主人家信任我,不见外,我就觉得快乐。”
是啊,生活是泥泞,是沼泽,令我们痛苦不堪;生活又是一首诗,一幅画,让我们快乐如神仙,而这一切的一切关键看你的心态。请以“善待生括”为话题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如选题一,请将文题补充完整;如选题二,围绕话题自拟题目。(3)不少于600字。(4)书写工整、规范。(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篇5:各地中考作文题目二
各地中考作文题目(二)
20各地中考作文题目汇总(二)
21.成都中考作文有:半命题作文:震撼我心灵的__________
22.吉林卷:半命题“ 呼唤”+话题“认识”
23.福州中考作文:话题“滴水之恩”+命题“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从下面两道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60分)
(1)翻开自己的成长日记,每个人都会回忆起珍藏在心中的那份感动:也许是孤独时得到的一个问候,也许是沮丧时得到的一个鼓励,也许是跌倒时得到的一个搀扶,也许是迷路时得到的一个指点……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得到来自父母、亲友、老师、同学乃至陌生人的关心和帮助,这点点滴滴的关爱,就像一颗颗爱的种子播撒在我们的心田,有那么一天,我们也会把爱的花香传递到整个世界。
请结合你自己的成长经历,以“滴水之恩”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中心;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④不能用本试卷阅读题的材料作为写作内容。
(2)呵护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是父母的责任;孝敬父母,让父母安享天伦之乐,是儿女的责任;因材施教,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责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学生的责任……生活中缺了一份责任心,失败与罪恶就容易与你作伴;学习中少了一份责任心,进步与成功就往往离你远去……
请以“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字数600左右;②不能用本试卷阅读题的材料作为写作内容。
24.浙江萧山 作文练笔与展示(40分)
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请以“假如再给我一次_________(机会,失败。尝试……)”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一个操劳了一生的母亲,不穿金,不戴银,每日依旧辛劳不辍,笑呵呵地说:“全家平平安安呐,比什么都让我幸福。”一个下岗女工说:“谁能给我一份工作,我可知足了。”一个小保姆说:“主人家信任我,不见外,我就觉得快乐。”
是啊,生活是泥泞,是沼泽,令我们痛苦不堪;生活又是一首诗,一幅画,让我们快乐如神仙,而这一切的一切关键看你的心态。请以“善待生括”为话题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如选题一,请将文题补充完整;如选题二,围绕话题自拟题目。(3)不少于600字。(4)书写工整、规范。(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5.四川泸州 作文:当________来临
26.南充市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文。
人们常常感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然而,生活中往往有值得铭记的日子,并且正是“这一天”让你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个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
请以“这一天,让我铭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拥,也许一路上荆棘丛生……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正确,思想健康。
②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27、年甘肃金昌市中考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觉得是耳边轻柔呼唤,低声的诉说;有这样一种声音,没有多余的技巧,却能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卸去疲惫,会带你走到过往的回忆中;有这样一种声音,会带给你心灵的震撼,会让你心中盛满感动。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除诗歌外自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600字;2、不得抄袭;3、书写规范,工整。
28、山东青岛:1、半命题作文:×××你误会了我 2、阅读作文:以“和”字的一个解释进行写作
29、2008年贵阳市中考语文作文题:半命题作文:“完美的_____”
30、2008年杭州中考作文
日历是生活忠实的记录,我们的每一天都生活在这一页一页的日历上,日历具有生命感,当你翻过一页时,你是否已将难忘的昨日珍藏于你的生命史?当你翻过一页时,你是否明白鲜活的今日需要你去填补?当你翻过一页时,你是否意识到美好的明日等待着你去创造?让我们伴随“日历”,将人生岁月谱写成永存的诗篇。
请以“日历”为话题,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篇6:桃花源记中考试题集
桃花源记中考试题集
一、见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B.①遂与外人间隔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C.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②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D.①停数日,辞去 ②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2.文中能表明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话后,虽“叹惋”但仍想继续在桃花源里生活的一句话是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
二、林尽水源…“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的含义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 (2)悉如外人( )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2.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译文:
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 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5.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答:
三、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 (10分)
(甲)晋太元中…并怡然自乐
(乙 )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2分)
⑴渔人甚异之( ) ⑵阡陌交通( )
⑶颖脱不羁 ( ) ⑷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 )
2.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1分)
3. 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分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
⑵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译文:
四、读下面文言文(17分)晋太元中…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4分)
3.用原文语句作答:(3分)
(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4.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3
5.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3分)
五、(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晋太元…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本文作者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诗人,《 》是他的著名诗作之一(1分)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阡陌交通( ) (2)便要还家( )
3.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
4.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 什么样的愿望?
5.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的美景描绘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六、阅读文言文(13分)〔甲〕见渔人…皆叹惋
〔乙〕房玄龄①奏:“阅②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③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④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⑤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②阅:查看③上:指唐太宗④炀帝:指隋炀帝⑤乂(yì):安定
1.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甲文村中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是 ;乙文唐太宗论述治国更需重视民生时举的事例是 (2分)
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便要还家 要: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 (3)诚不可缺 诚: (4)卒亡天下 卒: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 (2)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4.甲乙两文都传达着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如何实现这一愿望呢?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你从古文学习中获得的启示(3分)
〔帮帮你〕可回忆《治水必躬亲》、《捕蛇者说》、《岳阳楼记》、《邹忌讽齐王纳谏》、《陈涉世家》等文章内容 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复行数十步…辞去(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负者歌于途…太守醉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1)悉如外人 悉: (2)无论魏晋 无论: (3)临溪而渔 渔:
2.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3.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4分)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4.【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处(4分)
八、(甲)阅读《桃花源记》,回答问题(10分) 晋太元中…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桃花源记》的作者是 (朝代)著名诗人 (1分)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芳草鲜美( ) ②屋舍俨然( )③便扶向路( ) ④寻病终( )
3.成语皆言简意赅,许多成语都语出有典,如成语 ,就是浓缩本文的故事而来,意思是
4.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2分
5.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3分)
十、阅读《桃花源记》中的两段文字林尽水源…“不足为外人道也”
1.哪两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4分)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行道之人弗受(《孟子》)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D.不足为外人道也 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出师表》)
E..遂与外人间隔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2.下面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部分,哪一项不正确?( )(2分)
A.此人一一为(桃花源中人)具言所闻,(渔人)皆叹惋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马)也(《马说》)
C.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D.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客)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3.用现代汉语翻译“林尽水源,便得一山”(2分)
4.“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
5.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2分)
十一、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13分林尽水源…“不足为外人道也!”
篇7:全国中考作文试题(二)
二十、北京市丰台区初中毕业统一考试语文试卷:中考作文试题
25. 题目:美好的回忆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
二十一、长沙市20初中毕业会考语文试卷:作文
24.下面两个作文题,请任选一题写作.
1.我美丽,因为我 (请补全题目再写作)
2.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长才干的时候,他们的成长需要关心爱护,需要教育引导,需要批评鼓励,需要宽松净化的环境,需要……
请以“我们年少,我们需要”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③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二十二、年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中考作文题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巴勒斯坦有两片相距不远的海,一片是活水,鱼儿在水里游,鸟儿在海边唱,充满了勃勃生机;另一片是死水,没有游动的鱼儿,没有鸟儿的鸣啭,更没孩子们的欢笑。注入这两片海的约旦河水是一样的,为什么差距如此大?原来活海接纳河水但并不保守,海里每流进一滴水就流出一滴水,接受与付出以同样的速度进行。死海则小气地把河水储存起来,一滴不放。懂得付出的,活着;只知接受的,死了。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又何尝不如此呢? 请联系生活实际,以“接受与付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所引用的材料,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题目自拟(不得直接以话题为题)。⑤不少于550字。⑥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能抄袭;文中也不可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题目
二十三、佛山市2004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26、请按要求作文。
亲友相聚,与家人、亲朋会有亲密的对话;遨游书海,与作者、作品会有平等的对话;走近自然,与山川、树木会有亲切的对话;……请以“对话”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⑴题目自拟;⑵立意自定;⑶文体自选;⑷不少于500字,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⑸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否则扣分。
二十四、2004年福建省莆田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
22.按要求自由作文。(60分)
要求:①题目自拟,但题目中必须有“真”字,如“那天,我真高兴妈妈真辛苦你真好玩,电子狗我真想去月球探险读真快乐谈'真情实感'”……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④题目或正文中如需出现人名、地名、校名者,请用或虚拟名称代替。⑤不得抄袭。
二十五、2004年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21、声音无处不在:大自然中的风声雨声、蝉鸣鸟语;生活中的歌声书声,笑声哭声,亲人朋友的安慰、鼓励、批评;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
其中,一定有某种声音让你难忘。它也许会让你想起一段往事,也许会让你产生丰富的想象,也许会让你领悟到可贵的哲理…… 请你以“声音”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500宇以上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否则扣分。
二十六、广东省河源市2004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24.我们知道:笑脸有多种:微笑、嘻笑、奸笑、哭笑、哈哈大笑、皮笑肉不笑……
笑还引申出笑谈、笑话、笑柄、笑星、笑剧……
知逐颜开、笑容可掬、笑哈哈、笑眯眯、笑嘻嘻……笑是人的本能。
笑是关切、友善、自信、成功;笑能化解矛盾,融化愁绪。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英文中亦有这样的说法:Laughter is the bet medicine. (笑是最好的药)。据说医院有“大笑疗法”,笑到病除。
笑比哭好。人们总是祝愿天天开心,笑口常开。然而,有人整天或因工作繁忙、学习紧张、生活奔波、家庭不幸、身体病痛等原因忘记了笑声。
请以“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二十七、2004年广西中考语文试题:作文试题
(二)作文(任选一题)(40分)
1、感受
提示和要求:
(1)横线上可填上(友谊、亲情、烦恼、生活……)
(2)600字左右。
2、在美国作家狄斯尼写的《勇气》中,美国伞兵因智慧而产生勇气,法国妇女由信仰而产生勇气。在现实生活中,吃生鱼是一种勇气;大胆亮出自己的不同的观点是一种勇气;揭露别人或自己的疤恨是一种勇气;敢于斗歹徒是一种勇气……勇气常闪亮在你不经意的方方面面。请以“勇气”为话题作文。
提示和要求:
(1)可以选择你最擅长的一种文体,写你最熟悉内容,表达真情实感。
(2)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3)不少于500字。
二十八、2004年哈尔滨中考语文试题:中考作文试题
[市区考生答]
29.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航天英雄杨利伟驾驶“神舟五号”,遨游太空,胜利返回地球,是超越;著名学者钱钟书潜心治学将名利拒之门外,是超越;中国女排后重夺世界冠军,是超越……超越有时是一种能力,有时是一种境界,有时是一种精神……
人,最难超越的是自己。超越了怯懦,你会更加自信;超越了挫折,你会获得进步;超越了狭隘,你会变得豁达……
请以“超越”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可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二)19世纪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当初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接连被15家出版社退稿。他既痛苦又气愤,打算将稿子付之一炬。他的家人夺过书稿,给他以鼓励,于是他尝试着走进第16家出版社。经理赫哲尔读完小说后,当即表示同意出版。这以后,他连续出版了104部科幻小说,受到全世界读者的广泛欢迎。儒勒•凡尔纳成功了,他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他的家人、赫哲尔经理……
读了上面的材料,请你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2)字数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可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县市考生答]
29.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正在一天天长大的你,回首走过的路,沉淀在记忆深处的是那些往事。妈妈的一句叮咛,老师的一个微笑;生活中的一次挫折,学习上的一个感悟;天边的一片云彩,黎明的一道曙光……回忆往事,会让生命感动,让生活精彩……
请以“往事”为话题,自拟题目,定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可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二)一位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美丽的雕塑,有人问他:“你是怎样雕出这座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这座雕像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其实,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外面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美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可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二十九、2004年河北省初中生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27、作文(5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当幼鹰到足够大的时候,鹰妈妈便把巢穴里松软的铺垫全部扔出去,这样,幼鹰们就被树枝上的会刺扎到,不得不爬到巢穴的边缘。而此时,鹰妈妈就把它们从巢穴的边缘赶下去。当这些幼鹰开始坠向谷底时,它们就会拼命地拍打翅膀来阻止自己继续下落。最后,它们的性命保住了,因为它们掌握了作为一只鹰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本领--飞翔!
要求:①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②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改写。
③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④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004全国中考作文试题汇编(二)
篇8:物理中考模拟试题(二)
物理中考模拟试题(二)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如图1所示,其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作 者:黄懋恩 作者单位:重庆,朝阳中学,重庆市,北碚区,400700 刊 名:物理教学探讨 英文刊名:JOURNAL OF PHYSICS TEACHING 年,卷(期): 25(12) 分类号: 关键词:篇9:中考语文二模试题
中考语文二模试题
一、语文知识积累(1—5小题,每小题2分,第6小题6分,共16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组是( )(2分)
A、不逊(xùn) 宽恕(shù) 黝黑(yǒu) 油光可鉴(jiàn)
B、尴尬(ɡān ɡà) 炽热(zhì) 迁 徙(xǐ) 不屈不挠(ráo)
C、田圃(pǔ) 静谧(mì ) 亵渎(xiè dú ) 吹毛求疵(cī)
D、侥幸(jiǎo) 慰藉(jiè ) 戏谑(xuè) 鳞次栉比(zh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冷血护工”虐待养老院的老人的事件曝光后,社会各界群众义愤填膺。
B、杨利伟对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战略眼光,常常令同行俯首称臣。
C、经过忍辱负重的刻苦训练,李娜终于夺得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
D、学生应多读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从中断章取义,反复斟酌。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全面暂停进口台湾方面通报的问题产品。
B、夏天的南洞,是人们避暑纳凉、读书学习的好时候。
C、造成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是现行教育制度。
D、食品是否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所以,食品生产企业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
4、选出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这一次来到鸡足山,早晨天还没有亮,我们就在凌晨的`薄暗中摸索着爬上金顶,那里已经是 黑鸦鸦的一团人。我挤在后面,同大家一样向着东方翘首仰望。天是晴的,但在东方的日出处,却有一线烟云, 。
①一转眼间,它就涌了出来,顶端是深紫色,中间一段深红,下端一大段深黄。
②然而立刻就霞光万道,白云为霞光所照,成了金色,宛如万朵金莲飘悬空中。
②③最初只显得比别处稍亮一点而已。
④须臾,彩云 渐红,朝日露出了月牙似的一点。
A.①④③②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①②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普遍采用“赋”、“比”、“ 兴”的表现手法,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 要地位。
B、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的人物形象,其中藤野先生、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C、《变色龙》的作者是契诃夫,他是十九世纪末期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D、《马说》、《陋室铭》、《送东阳马生序》中的“说”“铭”“序”分别表示古代的一种文体。“说”是叙事兼议论,“铭”一般是用韵的,“序”是临别赠言。
6、根据提示填空。(其中①——③小题必做,④⑤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做, 算前一题。每空1分,共6分。)
① ,在河之洲。 (诗经《关雎》)
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③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情怀,心系苍生,立志为民造福的句子是: 。
④日月之行,若 出其中; , 。(曹操《观沧海》)
⑤在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词,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课内)作为你的座右铭: 。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第7小题,共6分)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用皮革废料作原料,用生石灰、工业强酸强碱进行脱色漂白和清洗,随后熬成工业明胶,卖给浙江新昌县药用胶囊生产企业,最终流向药品企业,进入消费者腹中。记者调查发现,9家药厂的13个批次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超标。报道引发社会关注,有舆论认为,药监局应该扩大“毒胶囊”抽检范围,不应仅局限于媒体曝光的9个企业的13个不合格批次产品。公安部于4月19日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全国公安机关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严密排查、严厉打击“毒胶囊”犯罪,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截至目前,各地公安机关已立案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3名,查封工业明胶和胶囊生产厂家10个,现场查扣涉案工业明胶230余吨。国家药监局表示,对于此次通报的问题胶囊,已责成企业所在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查封上述企业胶囊剂生产场所,责令上述企业立即召回检验不合格批次药品,由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监督销毁。
①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面材料的主要内容。(2分)
② 从“毒胶囊”事件中,你获得什么启示?(2分)
③ 今后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杜绝或减少“毒胶囊”事件的发生?(2分)
篇10:中考英语模拟试题 (二)
中考英语模拟试题 (二)
中考英语模拟试题 (二)一、语音 (10分)
下列各组单词中,有一个单词划线部分的.读音与其他三个单
词划线部分读音不同,选出该单词。
[ ]1. A.note B. lose C. over D. hole
[ ]2. A.fox B. front C. dog D. stop
[ ]3. A.wear B. dear C. hear D. fear
[ ]4. A.glass B. guest C. glad D. genie
[ ]5. A.with B. thirty C. there D. that
[ ]6. A.hard B. party C. card D. carry
[ ]7. A.much B. teacher C. machine D. Frenchman
[ ]8. A.thought B. round C. fought D. bought
[ ]9. A.plays B. says C. pays D. days
[ ]10. A.how B. now C. low D. cow
二、选择填空 (20分)
从下列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的一项。
[ ]1. Who is the man standing by the window? He is _________.
A. teacher B. a tall man
C. the short man D. our teacher
[ ]2. The books on the desk are ___________, and _____
______ book is on the desk by the window.
A. my ... your B. mine ... your
C. mine ... yours D. mys ... yours
[ ]3. Mary and Jane are ___________ in the room.
A. study B. to study C. studies D. studying
[ ]4. When I came back, he was ___________.
A. sleep B. asleep C. slept D. to sleep
[ ]5. John was born ___________ January 12, 1968.
A. on B. in C. at D. from
[ ]6. He borrowed some books from the library, but he can
only ___________ if for two weeks.
A. borrow B. take C. keep D. read
[ ]7. The boy sitting at the back of the room runs _____
______ among the boys.
A. the fast B. fastest C. the faster D. faster
[ ]8. Last Sunday they went to town to do ___________.
A.some shops B. the shopping
C.some shopping D. some shoppings
[ ]9. He has never seen the film and I haven't ___________.
A. either B. too C. neither D. as well
[ ]10. My brother often learns English ___________ the radio.
A. on B. from C. by D. in
[ ]11. I really want my mother ___________ with me here longer.
A. to stay B. stay C. staying D. stays
[ ]12. When I heard the bad news, I couldn't help ___________.
A. to cry B. cry C. cried D. crying
[ ]13. After talking with him, I went on ___________ my work.
A. with B. to C. for D. in
[ ]14. They don't go to school ___________ Sunday.
A. by B. from C. at D. on
[ ]15. You'd better ___________ at home. It's going to rain.
A. stay B. to stay C. staying D. stayed
[ ]16. I asked her for some ink, but she said she had ___________.
A. nothing B. none C. any D. no
[ ]17. I have two friends. One is from India, ___________
is from Japan.
A. other B. the other C. another D. others
[ ]18. “Must I come back before nine o'clock?”
“No, you ___________.”
A. can't B. couldn't C. mustn't D. needn't
[ ]19. You haven't seen her, ___________you?
A. don't B. do C. haven't D. have
[ ]20. The girl was ___________ frightened __________ she
couldn't say a word.
A. so ... that B. to ... too
C. too ... to D. as ... as
三、阅读理解 (10分)
(A) A Delicious Bird
A rich man decided to give his mother a birthday present that would be better than any his brothers were giving her. He heard about a wonderful bird. The bird could talk in twelve languages and sing ten famous songs. He bought the bird at once and sent it to his mother. It cost him $50,000. The day after her birthday, he phoned his mother.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bird, mother?” he asked eagerly. His mother replied, “Delicious!”
判断下列各句是符合以上短文内容(在括号内划√或×)。
[ ]1. The man had a lot of money.
[ ]2. He bought a birthday present from his mother.
[ ]3. It was a surprising bird.
[ ]4. His mother liked the bird very much.
[ ]5. His mother liked eating the bird very much.
(B)
Do you know what the White House is? Perhaps some of you do, while others don't.
The White House is a house in Washington. The president of the U.S.A. lives in it. It's really white. But do you know why the White House is white? The story happened in 1812. That year England was at war with America. The British army got to Washington and set the president's house on fire. In 1814, in order to hide the marks of the fire, the stone walls of the president's house were painted whiteand it has been the “White House” ever since.
根据以上短文内容,选择最佳答案。
[ ]1. White House is a house for ___________.
A. the American people
B. the soldiers of U.S.A.
C. the presidents of the U.S.A.
D. the patients of U.S.A.
[ ]2. England fought with America in ___________.
A. 1810 B. 1812 C. 1814 D. 1916
[ ]3. The house is called “White House” because _____________.
A. it's covered with snow
B. the house is very clean
C. the stone walls of the house were painted white
D. they like white colour
[ ]4. The White House was painted white because ___________.
A. the house is old
B. the house is new
C. it was once on fire and was with marks
D. they have enough paint.
[ ]5. “ever since” means ___________.
A. never B. once C. from then on D. before
四、完形填空(10分)
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佳的一项。
(A)
Last year after I had left a small village in the South of France, I 1 on to the next town. 2 the way a young man 3 and asked me for a lift (搭便车). As soon as he 4 the car, I said “Good morning” to him 5 French and he replied in the same language. Except for
6 words, I do not know 7 French at all. 8 of us spoke during the travelling. I had nearly 9 the town, when the young man suddenly said very 10 , “Do ... you ... speak ... English?” I looked at him in surprise. Here was no Frenchman speaking English. Only then did I understand that he, too, was an English man.
[ ]1. A. walked B. kept C. drove D. moved
[ ]2. A. On B. In C. To D. Into
[ ]3. A. stop B. stops C. stopping D. stopped
[ ]4. A. got on B. got in C. got into D. got out
[ ]5. A. with B. in C. by D. through
[ ]6. A. few B. little C. a little D. a few
[ ]7. A. any B. many C. some D. lot
[ ]8. A. Other B. Another C. Either D. Neither
[ ]9. A. left B. arrived C. got D. reached
[ ]10. A. slow B. slower C. slowest D. slowly
(B)
In some countries, there is very 1 rain at any time. The farmers there 2 irrigate (灌溉) their fields. Irrigation is 3 if there is a ig river 4 the crops, and 5 there is plenty of water in it. Canals 6 the river water to the fields when necessary. In some seasons 7 may be too much water in the river, and the 8 may flood all the land near the river. 9 other time the river water may not be enough for all the farmers, and then it will be 10 to irrigate the fields.
[ ]1. A.little B. a little C. few D. a few
[ ]2. A.have B. have to C. must to D. had better
[ ]3. A.so easy B. too easy C. enough easy D. easy enough
[ ]4. A.in B. nearby C. near D. far away
[ ]5. A.because B. if C. since D. when
[ ]6. A.carry B. take C. bring D. give
[ ]7. A.it B. they C. here D. there
[ ]8. A.river B. rain C. water D. crops
[ ]9. A.By B. At C. InD. For
[ ]10. A.easy B. difficult C. different D. expensive
五、根据英语释义写出英语单词 (8分)
1.the second day of the week M _____________
2.not long ago r ______________
3.the day after today t ______________
4.the first month of the year J ______________
5.become a member of j ______________
6.feel sorry for r ______________
7.set free l ______________
8.throw c ______________
六、写出下列动词的四种形式 (第三人称单数、现在分词、过去
式及过去分词) (12分)
1. satisfy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 stop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 turn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 fight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 grow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6. send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七、句型转换 (15分)
1. They are good teachers. (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These shoes are too small for me to wear. (用so ... that句型改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There are around 80 pyramids in Egypt. (就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That is your dictionary. (就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Tom and I are going to play tennis. (改成反意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He speaks English as well as Peter. (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His father often goes home late. (改为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He runs very fast. (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Has your homework been handed in today? (改为主动语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The students asked him a lot of questions. (改为被动语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完成下列句子 (15分)
1. I am _______________ (恐怕今晚要下雨).
2. My parents are _______________ (在学习上对我要求很严格).
3. I didn't go to school _______________ (因为我感觉不舒服).
4. When I was in America, I (交了许多好朋友).
5. We _______________ (将要上大学)after we finish high school.
6. _______________ (使我们惊奇的是) he came here by himself.
7. At about seven, they _______________ (动身去上海了).
8. As soon as he came home, he _______________ (打开收音机) to
listen to the news.
9. What he said _______________ (与我无关).
10. He _______________ (花了很少时间) on the maths problems.
篇11:各地中考作文题选〔47题〕二
各地中考作文题选〔47题〕二
1.20成都中考作文: 要求写600字的“震撼心灵的……”
2.年四川南充中考作文题:请以“这一天,让我铭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3.2008年江苏南通中考作文题:一道风景线浙江宁波卷请以“留在我心底的风景”为题
4.2008盐城中考作文:以“温暖时刻”为题
5.2008年浙江省金华市卷:一颗雄心,是高飞的翅膀;一颗爱心,是挡风的屏障。坚强的心能高过大山,纯洁的心能宽过海洋。感恩之心可以获取真情,宽容之心可以赢得尊敬,奉献之心可以温暖人间。一颗心,是一束光;万众一心能把整个世界照亮…… 请以“心”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6.2008年浙江台州卷中考作文:人们在相处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的感触和领悟。有人说,相处怎么这样难;也有人说,相处其实很容易。有人说,相处会带来幸福;也有人说,相处伴随着无奈。相处,需要心与心的相知,需要手与手的相携……人与人相处
7.济宁市中考作文题:以“成长的脚印”为话题或题目作文。
8.
9.2008年浙江衢州卷中考作文:我们这帮人
10.2008年杭州舟山卷中考作文:日历是生活忠实的记录,我们的每一天都生活在这一页一页的日历上。日历具有生命感,当你翻过一页时,你是否已将难忘的昨日珍藏于你的生命史?当你翻过一页时,你是否明白鲜活的今日需要你去填补?当你翻过一页时,你是否意识到,美好的明日等待着你去创造?让我们伴随“日历”将人生岁月谱写成永存的诗篇。 请以“日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11.2008年甘肃金昌市中考作文: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觉得是耳边轻柔的呼唤,低声的诉说有这样一种声音,没有多余的技巧,却能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卸去疲惫,会带你走到过往的回忆中;有这样一种声音,会带给你心灵的震颤,会让你心中盛满感动。……有这样一种声音
12.2008年四川乐山中考作文题:以“选择”为话题作文。
13.太原市作文试题:“我可以选择吗?”
14.2008年南京中考作文题――“寻”寻,就是“寻找”“探求”。寻幽探胜,饱览美丽的风景;寻根究底,探求科学的奥秘。异乡寻梦,故园寻根。寻求发展的.机会,寻求人间真情――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请以“寻”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15.2008年湖州中考作文试题:命题作文:再小的力量也是支持
16.2008年四川内江中考作文试题:命题作文:仰望蓝天
17.2008扬州中考作文:以“回家”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18.2008年遵义中考作文:以‘手’为题,除诗歌外,体裁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审题:全世界、全中国人民向汶川灾区伸出的援助之手;妈妈的手;灵巧的手、对手、握手等,总的来说,题材非常广泛……)
19.2008年苏州中考作文:聆听……(这个文章,如果光从听的表象,难免会流于平庸,应该从更深层次的方向着手,比如说,社会、历史、心情、自然,这些其实都可以去聆听。比如说,昨天考试时,正好下雨,我们可以借景抒情,从聆听雨声,听到历史的声音,听到社会的心声,听到自己的心情,等等。要写好这篇文章,可以从“第二角度”、“广度”和“深度”这三个角度任意找一个就可以了。因为是中考作文,只要求考生写500字,所以不必要面面俱到。)
20.2008年常州中考作文题:你在我心中(这是一道充满温情的题目,审题落在“你”之上。“你”是什么,可以是同学、老师、学校,或者是爱心、感恩、责任、书籍,也可以是一段经历,几个场面等等。“在我心中”其实就要求要有作者的真情实感,不能无病呻吟。确立一个明确的中心,要能以小见大,力求能创意地表达。)
篇12:中考语文文言文各地试题分类详解
中考语文文言文各地试题分类详解
1.齐齐哈尔市(09黑龙江省) 三 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1——27题,共35分)
(一)阅读《三峡》,(回答11——14题,共10分)
①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阙 襄
12.翻译下列语句。(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3.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2分)
,天高地厚华夏情。
14.下面是《小石潭记》中的一段文字,和本文第二自然段比较,在写水方面有什么异同?(2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阅读《三峡》,回答11——14题。(共10分)
11.阙: 通“缺” 襄 :上
评分标准:(2分)每词解释各1分,“阙”多答“缺口”,“襄”多答“漫上”不扣分。
12.(1)即使是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评分标准:(4分)每句2分,重点词“虽”“奔”“自非”“亭午”“夜分”,其中答对两个得1分。
13.示例:山险水急三峡景 ;山峻水清三峡美等。
评分标准:(2分)宽对即可得分,要在对联中体现三峡的`特点。
14.相同点:都从侧面写水。
不同点:《三峡》写出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小石潭记》写出水清澈透明的特点。
评分标准:(2分)相同点得1分,不同点得1分。
2.绥化市(09黑龙江省)
(一)阅读郦道元的《三峡》,回答11——14题。(共11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阙 襄
12、翻译下列语句。(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文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文
13、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2分)
,天高地厚华夏情。
14、下面是《小石潭记》选段,和本文第二自然段比较,在写水方面有什么异同?(3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一)阅读郦道元的《三峡》,回答11——14题。(共11分)
11、阙:通“缺” 襄:上
12(1)即使是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如果不是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13、示例:山险水急三峡景; 山峻水清三峡美等。
14、相同点:都从侧面描写水
不同点:《三峡》写出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小石潭记》写出水清澈透明的特点。
3. 五、文言文阅读(共15分)
(一)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三峡》)
(三)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1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略无阙处 (2)虽乘奔御风
(3)负势竞上 (4)望峰息心
13、写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5、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3分)
(1)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 、等共同特征。
(2)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 ,《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
12、(1)“阙”通“”缺,空缺;(2)即使;(3)凭借或依靠;(4)平息或停止
13、A
14、(1)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水路都被阻断了。(评分:“襄”“沿溯”各1分,大意1分,其他翻译错误酌情扣分)
(2)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评分:“经纶”“反”各1分,大意1分,其他翻译错误酌情扣分)
15、(1)湍急、清澈;(2)凄凉或悲哀或凄清。(每空一分,意思对即得分)
篇13:中考文言文阅读:口技试题集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口技》中考试题集锦
一、《口技》中考试题(广西南宁市中考语文试题)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舍乳啼,妇拍而鸣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日,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会宾客大宴 会: ②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绝:
7.与“于厅事之东北角”中“于”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2分)
A.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D.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①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9.本文描述了民间艺人高超的口技。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精彩的民间技艺和健康的民风民俗,请你仿照示例,选择熟悉的一种加以描述。(4分)
[示例]五月五日端午节赛龙船。龙船形如柳叶,船头船尾刻有彩色的龙头和龙尾。水手们穿红着绿,一人击鼓,一人举旗,阵容整齐。比赛开始,锣鼓齐鸣,但见水手们和着鼓声,桨起桨落,动作刚劲。龙船如飞,争先恐后,紧张激烈。岸上的人也拼命地呐喊助威。场面蔚为壮观。
【答案】6.①会:适逢,正赶上。②绝:消失,停止。(各1分,共2分) 7.C(解释为“比”,其余解释为“在”) 8.①宾客们心情稍稍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得分点“意”、“稍稍”)(2分)②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其中的一种声音来。(得分点“虽”、“不能指”、“端”)(2分) 9.要有民间技艺或民风民俗的名称,(1分)还要有具体生动的描述。(3分)描述不准确、不完整或不生动酌情扣分
二、《口技》(节选)(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语文试题)
未几,夫J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3分)
间: 名: 走: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6分)
⑴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⑵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9、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3分)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D、未几,夫J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答案】7、(每词1分,共3分)⑴夹杂 ⑵说出 ⑶跑 8、(6分)⑴(直到这时,)客人们的心情才稍微放松了一些,渐渐坐正了身子。(3分)⑵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3分)(翻译正确,语言通顺方能给3分) 9、(3分)B
三、《口技》中考试题(20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题)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J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A.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B.几欲先走
C D
9.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10.请用自己的话依次概括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3分)
第一个场面: 第二个场面: 第三个场面:
【答案】8.(2分)A.觉:睡醒。 B.走:逃跑。 C.叩:问。 D.鼓:弹奏。9.(2分)里面(中间)夹杂着噼里啪啦的房屋倒塌声。 10.(3分)第一个场面:一家四口由睡而醒;第二个场面:一家四口由醒而睡;第三个场面:失火、救火(意对即可)。
四、《口技》中考题(黔东南州(09贵州省)
阅读下面选文,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12分)口技(节选)
未几,夫J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中考试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3分)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
(2)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口技中考试题
(3)几欲先走 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6分)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3、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3分)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D、未几,夫J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中考文言文阅读:口技试题集]
篇14:各地中考零分作文
如果说经历是贝壳的话,我就是会收藏贝壳的伯乐;如果说记忆是垃圾的话,我就是个拾荒者。
——题记
一、感情篇
小时候,雨过天晴后的日子里,我总爱跟爸爸一起散步,我喜欢享受突然一滴雨滴下的感觉。刚站在一棵树下,“沙——”无数雨点不约而同地飞下来,我避让不及,惊诧莫名,转头一看原来是爸爸捣的鬼。一阵大笑之后,我提高了警惕,果然爸爸故伎重施,出于本能的反应,我一下子抱着头蹲下来,可还是被淋了一身的雨水,唉,爸爸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二、母爱篇
小的时候,每次吃鱼,妈妈总是抢先一步把鱼头拿下,然后再夹起大块的鱼段,我很纳闷,鱼头一点不好吃,可妈妈总是说最喜欢吃鱼头。每次问妈妈为什么爱吃鱼头,妈妈总说“习惯了,习惯了”。直到那次,我看见妈妈在厨房偷吃着我没有干净的鱼,而且是那么地津津有味,并喃喃自语:“真香,真香,好香啊!”我的心突然被重重一击,鼻子一酸,泪如泉涌,一瞬间我明白了母爱。
三、友谊篇
别人都说我是个“假小子”,总是疯疯颠颠,风风火火,上跑下跳,根本就不像女孩子,总是爱疯跑爱出风头出笑话,看,这不是我的身影吗?哇噻,突然,双脚撞在一起,身子一侧,“叭”的一声,人已趴在地上,这时,同伴向我伸出一只手,我笑着,在手与手接触的一瞬间,我明白了友谊。
人生是一条漫长的路,人在路上长大,在无数个瞬间,明白人生道理,并不断成熟成长。?
篇15:各地中考零分作文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雪花那个飘~~~~春,来到~~(白毛女选段),俺艰难地蹒跚在一条不是路的路上,抬头望去,在凛冽的暴风雪中,俺隐约看见棉花糖一样的山峰就在前方,透出监考老师般的威严。俺心里暗骂,丫的,最讨厌的就是爬山了,何况是这个鬼天气出来爬山,平时这样的天气俺都窝在被卧里听流行歌曲的,可今。
哎,可怜,今天是高考的日子,为了能上好高中,为了能建设俺们的祖国,为了报答党的养育之恩(从小就背,都习惯了),当然最重要的是为了不再象老妈老爸那样下岗,每天天不亮就出去卖早点维持生计,俺痛苦地被命题专家们扔在了这荒山野地里,他们还告诉俺,在这样的鬼天气下,俺要是不赶紧找个避风的地方,必死无疑。
俺真的怕了,风哗啦啦吹呀,吹得我耳朵根发麻,就象刚才监考老师从身边走过一样难受,老师看人的眼神也亦如今天这山上的天气,阴冷的可怕。。。没办法多想,再乱想时间就不够交卷了,俺走啊走啊,忽然脚底下碰到一个僵硬的东西。神志不清的俺心里一颤,常听人说偏远的地方容易发现财宝啊古董啊什么的,如果真是的话,俺肯定挖出来就回家,不参加恶心的愚民似的考试,俺爹娘也不用起早贪黑的忙乎生计,再也不用摆个小摊还跟做贼似的成天躲市容那帮土匪了,娘也再不用苦苦哀求那帮土匪,求他们别把俺家的混沌摊就地掀翻,把炉子扔进市容卡车。爹也再不用舍不得上医院抓感冒药了,再也不用求医生能不能把跟感冒不搭噶的补药划掉不开了……咱有钱了,哈……
想着想着,俺不觉笑了,赶忙蹲下快僵硬的身子,扒开雪地一看,原来是一个冻僵的人。
“丫的,原来是一死鬼”俺不觉郁闷起来,当天上掉馅饼的梦象肥皂泡一样破灭后,俺又感觉到身上阴冷起来,这时候监考老师又绕到俺的背后,站了1分钟零28秒。。。俺气得忍不住站起来的时候踢了那人一脚,“恩~~~”靠,他还没死,在俺重重一脚的刺激下,
这人本能的哼了一声。原来是活的,我嘟囔着蹲下身子,于是俺心里想:是救他呢还是继续前行?如果俺救他,可能俺们都会被冻死,因为这样的天气俺是没有能力带他走出这里,连俺自己也没有把握,如果不赶紧找个地方避一避风,俺可能下场跟这个僵死的人一样……俺没有弄醒他,俺在他身边堆了一个巨大的雪包,雪包上面压了一块俺登山时候,媳妇送俺的红肚兜,俺一直揣怀里。如果俺找到救援队,俺会通知人来救他……
又看了那个将死的人一眼,俺站了起来……
就在俺准备为了活命赶路的时候,俺又看见了讲台前站着的监考老师,目光犀锐,似乎在看着俺,仿佛在告诉俺,如果这样结束文章,俺的作文肯定不会及格了……俺胆怯了,俺爹娘指望我将来能有份象样的工作,俺也希望将来能有一天出入高级夜总会,开着公家的小车,搂着小蜜,白天开开会,喝喝茶,晚上吃吃饭,拿拿红包,有空就回家睡睡……而这都需要有一个好的背景,俺没有一个有钱有权的爹,俺不怪他,所以俺就必须要有文化,有文……那么首先要先考上大学……为了分数,俺……
篇16:各地中考零分作文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一点没错,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知识的源泉,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从野蛮到文明;从庸俗到崇高。书籍唤醒了沉睡的大脑,复苏了干涸的心灵。?
如今校园里洋溢着浓浓的书香气息;时不时地回荡着琅琅的古诗诵读声;教室里每天都可以看到同学们刻苦读书的身影;班队课上,同学们兴致勃勃地畅谈着读书的乐?趣…?…读书已经成为我们的必修课,不,应该说是生命中的一部分。?
我爱读书,乐于与书籍交朋友。书总像一位不离不弃的朋友陪伴在我的身边。品读一本本好书,参悟书中深刻的哲理。 ?
翻开侦探小说,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幕,侦探们聪慧敏捷的分析与思维,从蛛丝马迹找到最终的罪恶,让我感觉到好似在迷宫里穿梭。正义之风,在我心中吹过,惩恶扬善维护法律尊严的思想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根基。侦探小说让我懂得了爱憎分明,敢爱敢恨。 ?
看了《恐龙的故事》让我感受到恐龙时代的惊险,欣赏到没有污染的大自然,温柔而又凶猛的恐龙。让我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走近恐龙,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人如果要生存,就必须与千千万万的竞争者博弈,否则,你将成为明天的俘虏。 ?
童话里,没有战争的硝烟,没有仇恨的怒吼,有美人鱼的.歌声,在季风中飘荡,彼此伸出友谊之手,相视一笑,泯灭旧日的冤仇,善良和美好传递着心灵的歌声…… ?
书,是春天的丝雨,净化我们的身心;书是心灵的音乐,奏出心底的呼唤;书,是一段段人生路,咀嚼生命的坎坷;书,是五彩的阳光,放射出历史的辉煌。书,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短了语言的隔阂;书,带我畅游千山万水,鸟瞰古今中外;书,伴我踏上理想的征途,人生从此充满阳光,充满希望。?
【各地中考作文试题集二】相关文章:
3.中考各地满分作文
6.《税法二》试题
8.二建考试试题
9.生物必修二试题
10.高中生物必修二试题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