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 > 作文大全>家乡端午节的三年级作文

家乡端午节的三年级作文

2024-01-31 09:06:4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mackma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4篇家乡端午节的三年级作文,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家乡端午节的三年级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乡端午节的三年级作文

篇1: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小时候的我,以为端午节就是吃粽子,长大后,老师告诉我,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一位爱国爱民的伟大诗人――屈原,他因受小人谗言,遭国君放逐,“举世皆浊,唯我独清;世人皆醉,唯我独醒”,是他悲怆无奈之情的吐露,哀莫过于心死,他抱起一块石头,投入汨罗江中……

家乡的端午节保留了浓浓的文化氛围,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吃粽子,空气里满满的都是粽子的香味,嗅起来像幸福的味道,一层一层地剥开粽叶,一口一口地吃下各式美味的.粽子真是极大的享受!包在粽叶里的糯米团黏黏的,很有嚼劲,里面包的也许是蛋黄,也许是肥肉,有时候我会和伙伴们打赌,谁猜对了就可以再吃一个,我的运气总是很好,也因此总把肚子吃得圆鼓鼓的。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项目,家乡的小河在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最为热闹,河堤两岸站满了围观的群众,人头攒动,河上一艘艘装扮靓丽的龙舟已蓄势待发,锣鼓喧天,节日的氛围十分浓烈,比赛的号角一响,每艘龙舟上的壮汉们都手握划桨,使劲全身力气地奋力往前划,一下一下,彰显力的美,锣鼓的节奏和人们的心跳都随着龙舟的前行不断加速,当最后决出胜负时,一片欢呼声,让整条小河都沸腾了……

我爱家乡富有文化气息的端午节!

篇2: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天气变明媚,树叶放绿,家乡的端午节到了!

端午节来临之前,街上就开始热闹起来了。街上的行人增多了,人人脸上洋溢幸福的微笑。大街小巷到处可以听到“卖粽子啦!”的叫卖声,可以看见许多人推着各式各样的车,车上装着粽子在街上行走叫卖。五彩缤纷的葫芦挂满了大街小巷,很多人高高兴兴地买葫芦拿回家,挂在屋里屋外。关于端午节的一些小饰品也出现在街面上,可谓物美价廉,即经济省钱又实用好看。

到了端午节那一天,家乡热闹非凡。人们早早就起来了,街上汇成的长龙,各式车辆往来行驶,人们成群结队,呼朋引伴高高兴兴去野外采艾蒿。有的人甚至跑出几十里的野外去采,也有人还折几枝柳枝。当太阳出来的时候,家家户户门前各种能插艾蒿的地方都满了,上面挂着几个葫芦,也有柳树条上挂了几只小葫芦。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

听说端午节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我们作为一名学生,一定要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3: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端午节是一个古老的节日,每当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就在江湖上举行踏青,赛龙舟等,不知道大家过端午节和我们绛县这里过得一吗?

我们这里还没到端午节,大家就忙上忙下,有得卖糯米,有的买蜜枣,有的买花生豆,还有得买粽子,粽子叶可以是绿的,也可是黄的。买完东西回来大家就开始包粽子。先把糯米洗了,再把蜜枣放上粽子叶,再把花生豆洗了,最后把花生和糯米放到粽子叶上,然后把粽子包成三角形的,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粽子包好以后,把它煮熟,这样粽子就可以吃了。

我好喜欢家乡的端午节啊!

篇4: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每逢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吃。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听大人们说呀,这是为了纪念一位著名的爱国大诗人,他叫屈原。

那你们知道粽子是怎么包出来的吗?让我来告诉你吧。首先把新鲜又绿油油的粽叶洗得干干净净,然后卷一个小筒,把其他的`粽叶插到小筒里围一圈,用左手托着粽叶,右手轻轻地捞起糯米放在小筒里面,并加上蜜枣、葡萄干、花生米,包起来用绳子捆紧,最后把美味的粽子煮上几个小时,熟透了就可以吃了。我们这些小馋猫,还没等粽子熟呢,口水都流出来了,因为那香味早已传遍了整个大街!好不容易等到粽子熟了,咬上一口尝尝,你会越吃越想吃,即使闻一闻,那香味都直往心里钻。

伴随着粽子的香味,我们高高兴兴地度过了端午节。

篇5: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到了,我特别喜欢家乡的端午节。

每年逢端午节到来的头几天,大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采摘柞树叶,泡糯米,花生、云豆……,这时的我是最开心的,我跑前跑后,帮大人做一力所能及的事情。

端午节头一天是最忙的,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包棕子,每逢这时,我家房后的朝鲜族邻居大叔和大婶也会过来帮忙,大人们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边忙边唠。有的挑选叶子,大的小的分开;有的包棕子;有的把包好的棕子摆放在大锅里;这时会我会把这段时间积攒的鸡蛋拿来和棕子放在一起煮,这样煮出来的鸡蛋非常好吃,带有一股浓浓的柞叶的芳香。

包好的棕子要煮很长时间,然后焖一晚上,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吃上那美味的棕子和鸡蛋了,当然朝鲜族大叔大婶也会跟我们一起分享这端午的美味和乐趣了。

家乡的端午节伴着浓浓的乡土气息,特别是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传说使端午节蒙上了神秘色彩,让我从懂事时起就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篇6: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这一天,家乡的人们忙得不可开交。一大早,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前挂上新鲜的艾椒和苍蒲,再喝点雄黄酒,以保来年安康。稻田边,农民伯伯正在杀公鸡敬神,以保来年五谷丰登。最有趣的要数包粽子、吃粽子了。

听外婆说:很久以前,有一个爱国者叫屈原,他不忍心看到国家败落,就投河自尽了,人们为了不让鱼把他的尸体吃了,就把糯米包在叶子里,扔进河里给鱼吃,后来优秀作文 专注写作 ,每到五月初五,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纪念屈原。听了外婆的话,我情不自禁地想请外婆教我包粽子。原来,包粽子要把糯米淘洗干净,然后,把一勺糯米放进粽子叶里,再把事先准备好的原料放入粽子内,然后包起来,再把它放进蒸笼里。半晌,把蒸笼打开,香喷喷、热呼呼的粽子就出炉了。我按外婆说的做了后,终于可以开吃了。“嗯!”我自言自语地说道:“自己做的',不愧是自己做的,真好吃啊!”

我喜欢端午节,在那天,我一边吃粽子,一边听着屈原的故事,享受着今天的美好生活。

篇7: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家乡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很快就要到了,我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因为到了端午节,我就吃到带有清香味的粽子了。

我的家乡在淮河北岸,那里有风景美丽的三叉河,那里生长着成片成片的芦苇,在端午节即将到来之前,人们都到芦苇地去摘苇叶,回家包粽子。一般来说,每户人家都在端午节的前一天的下午开始包粽子。为了让粽子变得更好吃,人们都在里面放各种各样的馅,比如有放蜜枣的,有放山楂的,还有放肉馅的。应有尽有。然后,到了晚上,每家每户都开始煮粽子,粽子需要煮很久,然后再焖上一夜,这样粽子的香味会更浓香。

端午节的早上,每家每户的门上都插着一束艾,据说,艾草能驱邪。粽子浓浓的清香从每家每户飘散出来。每家人都围在桌子旁开始吃香喷喷的粽子。人们边吃边说,我们家的粽子真好吃呀!在端午节那天,老人们都会在小孩子的手腕和脚腕佩戴五彩丝线做的耍线,听说这样可以驱邪避难。

这就是我家乡的端午节,一个美好的节日。

篇8: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看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沉冤。”读完古诗你一定知道端午节的来历了吧。原来是后人为纪念屈原,便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在这一天里,人们早早地起床,来到地头、林边采集带有露水的艾蒿草,先用露水擦眼睛,让眼睛更加的明亮。然后把艾蒿草带回家插在门上,说是能够避邪。夏天到了,蚊子特别的多,把艾蒿草装在小袋中,放在枕边还有驱赶蚊子的作用呢!在太阳没有出来之前,家中的老人都会为家里人带上红黄蓝白黑的五彩绳,也是为了避邪。下过第一场雨之后,就要把手上的五彩绳摘掉,传说五彩绳能够变成蛇呢!

端午这一天,还要吃粽子。粽子有甜的、咸的、肉馅的、大枣的,吃完粽子后,妈妈给我耳朵上抹了雄黄酒,我就高高兴兴地上学了。

我爱端午节,更爱吃粽子,爱享受节日的快乐。

篇9: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当我听到这首儿歌,就会想起有趣的端午节。

每到端午节,奶奶总会给我包上十几个“小胖粽”。它们一个个都穿着竹叶做的翠绿色的“外衣”,你凑近闻一闻,一股竹叶的清香扑鼻而来。这清香不由得勾起了我肚子里的小馋虫,我迫不及待地脱掉它美丽的“外衣”,咬上了一大口,甜甜的馅儿流了出来,啊!原来是我最爱吃的豆沙馅。我一口一口,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不一会儿,三个“小胖粽”成了我肚子里的美食。

吃完粽子,我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妈妈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原来老百姓包粽子是为了把它们投进汨罗江,好让鱼蛟虾蟹吃饱,不要再去吃屈原的遗体。“屈原?屈原是谁?”妈妈意味深长地说:“屈原是爱国诗人,他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在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罗江而死。”听了妈妈的话,我不由得对屈原心生敬意。

怪不得五月初五人们都要吃粽子。原来是要纪念屈原啊!

篇10: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虽然它没有春节那么喜庆、热闹,但它却寄托了我们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

端午节在我国已经流传二千多年,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风俗。在我的家乡,端午节已不仅是怀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还有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和文化。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包粽子、吃粽子,穿新衣服,插艾叶、系五彩线、戴香囊……是我们小孩子特别喜欢的节日。

端午节的前两天,我们就准备包粽子了。包粽子,首先要把糯米泡水,箬叶洗干净;再准备好红豆、猪肉、鸡蛋等做陷;然后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糯米;接着把陷放在糯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用丝线把箬叶包着的粽子的四角绑紧,粽子就包好了。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了。粽子煮熟了,撕开叶片,吃的时候,不但有糯米和陷香喷喷的味道,还有着箬叶淡淡的清香,吃在口里凉爽还带点微微的甜。

晚上,妈妈还煮了艾叶水给我们洗澡,听说它有清凉解暑等作用,还可以避邪呢。这时候,屋子里都是淡淡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这就是我家乡的端午节。朋友们,欢迎您来我的家乡过端午节哦。

篇11: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今天是端午节,我们一大早就起床了。先按照习俗去山上趟露水。从家往山上走的路上,我们双手捧起晶莹的露珠往眼睛上抹,一直觉得自己的眼睛亮多了,到上学坐在教室还觉得很亮,什么字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叮铃铃”放学了,我高兴地往家里跑。刚刚到门口时,就闻到了粽子香,一进门就看到了爸爸做了一桌子的好菜,专门等我回家吃呢。我洗完手到餐桌前,先拿起两个粽子,给爸爸妈妈每人解了一个,又撒上白糖,然后我才解了一个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餐桌上,我们一家人边吃边聊,屋子里充满了端午节的快乐气氛,弥漫着香喷喷的粽子味和浓浓的艾香。

吃饭后,妈妈在我耳朵上抹上雄黄酒,给我嘴唇上抹上唇膏,戴上了五色丝线绳,把我打扮的和粽子一样。

我爱吃粽子,爱过端午节,爱享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篇12: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一大早,只见每家每户的门前都挂着两根长长的“艾叶”,据说,插艾叶还能驱邪呢!今天,奶奶还包了许多的粽子,它由肉和糯米做成的,吃起来美味无穷!

我穿上心爱的“芭比公主裙”和新的凉鞋,戴上色彩艳丽的香囊,来到了大街上。只见街上的小朋友穿着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新衣服,手里提着一串串的粽子,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到了中午,奶奶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午餐,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吃着午饭,这种感觉真是温馨又幸福啊!

吃完午饭,我们全家一起去海边观看赛龙舟,说起赛龙舟,人们都兴奋无比,因为它是端午节最精彩的活动。海边围满了黑压压的人群,真是人流如潮!只见队友们正在使劲地划着桨,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个个都不甘示弱,想争第一。人群中不时传来呐喊声、欢笑声,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这就是我家乡的端午节,一个既热闹又传统的节日。

篇13: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每年的农历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赛龙舟和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关于这个习俗还有一个来历呢,相传楚国人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后不见的踪迹。之后每年农历五月五日举行划龙舟比赛纪念屈原,还把粽子丢入江里去。

奶奶和妈妈是我们家包粽子高手,她们两个包的粽子形状不一,各式各样的,有方形的,长方形的,三角形的。他们两个人包出各式各样的粽子。不仅样式繁多,就连口味儿也是多种多样,有香香的绿豆陷,有咸得肉馅,还有甜甜的板栗馅。其中板栗馅是我最喜爱的。我听妈妈说:“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还有时于粽子里面见杨梅的诗句呢。我们中国有一句话叫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家家户户门口都插了艾叶,老人说这样做可以驱邪。

我喜欢家乡的端午节!

篇14: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的。

在我的家乡,每到这个时候,大人们总是早早的把江米泡上,因为妈妈说米泡的越久粽子吃起就会越香软的。然后妈妈就像变戏法一样,两片叶子一根绳子就成了一个棱角分明的粽子。粽子有好多种馅料,我喜欢吃白白的里面放大枣的,奶奶却喜欢吃那种黄米的,好在妈妈会包好多不同的粽子。还有煮茶叶蛋,也是那天不可缺少的。

那时在我们这里家家门前都会挂上一把艾草,以僻邪驱瘴。而对于我们小孩来说最高兴的莫过于佩香囊、系五彩线了,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大人们把他们美好的祝愿全都放在这小小的香囊里,希望我们健康平安快乐的成长。

家乡的端午节,空气中不但飘着甜甜的糯香,还有那份浓浓的爱意。

篇15:家乡端午节的三年级作文

端午节 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很久的历史了。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瑞阳节、重五节。据说端午节的由来和屈原有关。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富国强兵,可是遭到了小人的的陷害,被楚怀王赶出都城,流放到异地他乡。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于是在农历的五月五日,抱起石头,跳进了泊罗江。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悲痛欲绝。纷纷来到泊罗江边打捞屈原的尸体。渔夫们划着船在江上来回寻找,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 “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效仿。一位老医师还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希望 蛟龙水兽喝了以后晕倒,就不会去伤害屈原的身体。后来人们怕蛟龙把饭团吃掉,就用楝树叶包上饭,外面缠上彩线,变成粽子丢进江里。

从此,每年的5月5日,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家乡端午节的三年级作文 (二)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传统的节日期——端午节。

相传,古代有一位爱国诗人屈原,因为反抗坏人的残酷迫害,于五月初五那天投江自杀了。百姓们便组织小船到江中寻找屈原的尸体,同时,为了不让诗人被鱼虾吃掉,就把粽子投到江里喂鱼虾,好让鱼虾吃饱不去吃诗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五月初五这天叫做端午节。

又因为五月初五有两个“五”,所以民间有许多跟“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的。人们用蓝、白、黄、黑、红五种线系在儿童的手腕和脚上,称“长命缕”。小孩子系上这种线会给他们带来好运。

在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的门上插菖蒲、艾草等东西,让这些东西给人们带来平安;在这一天,大人们为我们准备了水,在水里放了些艾草,给我们淋浴,希望我们一年不生病。

每逢端午节,人们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洒下艾草水,把毒虫杀死。

我的介绍,你喜欢听吗?

篇16: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的日子。到了端午节,人们就用粽子等方式来祭祀屈原。我的家乡也不例外,在这个节日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端午节前一天,我家也要包粽子啦,跟我去看一看,学一学吧!走进厨房,看见奶奶正在包粽子。只见她手中拿着两张粽叶,把粽叶重叠在一起,卷成圆锥形,再往里面放进一把糯米,中间塞上一块大肉馅,上面再撒上糯米,把肉盖住,最后用粽叶裹住,把绳子绕在上面捆紧,一个粽子就包好了。不一会儿功夫,奶奶就包好了一大盆粽子。晚上,把粽子放进大锅里,倒上水,煮上个把小时,再闷上一晚。节日的清晨,村里家家户户的灶间里都飘出了粽子独有的清香。

在我们家乡端午节还有一个习俗。家乡人的心中,艾蒿是能驱虫避邪的。奶奶会去野外采一大把艾蒿,用红线系好,挂在大门口。

我喜欢家乡的粽子,更喜欢家乡的端午节。

篇17: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各地过端午节的庆祝活动各有特色。我来介绍一下我的家乡是怎么过端午节的吧。我的家乡在乳山,主要庆祝端午节的活动有两种:插艾叶、吃粽子。

在端午节的前一天,人们就会上山采整棵艾蒿。把它悬挂在门口,艾蒿特殊的气味可以驱虫。没上学的时候,我每年都跟着爷爷奶奶上山采艾蒿,还顺便挖野菜吃呢!

另一种活动是包粽子。我简单介绍包粽子的步骤:大人们先到集市上买回来芦苇叶,要先把叶子放在锅里蒸煮,取出后放凉后才能包粽子。

粽子的馅以糯米为主,可以在糯米里加上红小豆、花生、大枣、栗子……包的时候要用五颜六色的线把它们区别开。包好之后就是蒸粽子了,一般蒸四十分钟,如果时间短就不好吃。蒸的时候一定要在下面的水里加上鸡蛋。这样煮出来的鸡蛋非常好吃,带有一种特别的清香味道。

到端午节的早晨,我们全家就可以围在一起吃“粽子蛋”和粽子了,吃粽子时可以粘着白糖或蜂蜜,非常香甜、软糯,想起来都快流口水了!

我特别喜欢在家乡过端午节,尤其喜欢吃小姑姥姥做的红豆馅粽子。也欢迎大家来我的家乡过节吧!

篇18: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楚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一气之下跳下了汩罗江。楚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不要伤害到屈原的身体。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端午节这天人们用包好的粽子来纪念屈原。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

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妈妈。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许多粽子。她先准备好粽叶,把准备好的糯米和蜜枣分别洗一洗。把两片粽叶正着放,一片粽叶反着放,夹住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圆锥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蜜枣,最后用线捆好,粽子就包好了。虽然,我妈妈包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煮出来却是香喷喷的,只要你一闻到香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所以,每当吃粽子时,我总是吃得最多。

每到端午节你吃粽子了吗?

篇19: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当端午节时,我就和小朋友一起唱这支歌,度过愉快的一天。

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据说这一天是古代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杀的日子,那一天,为了不让鱼、蛟、虾、蟹把诗人吃掉,老百姓把粽子投到江里喂鱼、蛟、虾、蟹,它们吃饱了,就不去吃屈原的遗体了。

每逢端午节,人们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兹生。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记念龙神的节日。

端午节不光可以玩个够,还能看到赛龙舟的热闹,听老人们讲屈原的故事,真叫乐翻天呢!

篇20: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每年的今天,家家户户都要吃一种立体三角形的食品,今天是个节日,是什么节日呢?哈哈,今天是端午节。

朦朦胧胧的清晨,一声“起床啦!”打断了我的美梦,我无奈张开了睡眼。原来是妈妈叫我吃早饭。于是小学作文 ,我一点困意也没了,迅速地穿好衣服,“噔,噔,噔”迅速跑下了楼梯,直奔厨房,只见一只只绿绿的家伙放在盘子里。我一阵好奇,一句话脱口而出:“这是什么东西啊,可以吃了吗?”爸爸生气地说:“你还没刷牙呢,这个叫粽子,那些是生的,还没煮呢。”于是,我就以最快的速度刷了牙,洗了脸,然后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一会儿,奶奶和妈妈捧着热腾腾的粽子向我走了过来。

我剥去深绿色的粽叶,里面有许许多多的红米饭,掰开来,中间的红烧肉犹如红珍珠,闪闪发亮。还有又大又圆的红枣,真像个红皮球。

我迫不及待地尝了几口,真好吃!软软的米饭和滑滑的红烧肉,真让我回味无穷啊!我一口气吃了好几个,直到再也吃不下了才停了下来。

晚上,整个屋子静了下来,我们一边玩扑克,一边看电视,过得可自在了!

一天飞快的过去了,我还在回味昨天的粽子,怀念端午节呢!这真是个最难忘的节日!

篇21: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

传说: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任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成,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的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定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就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我们就有了吃粽子的习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至今还流传着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篇22: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端午节在我国的民间节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各个地方过端午节的形式也不一样。我的家乡在每年的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在门上插艾蒿、贴葫芦,小孩子带五彩线、挂香包等。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楚国大诗人屈原。

端午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和窗户上插上艾蒿,说是为了避邪和保平安。端午节早晨,起床后,人们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就像精美手镯一样。不但起到装饰的作用,而且去病除邪。

端午节最值得人们期待的就是包粽子和吃粽子。每到包粽子时,我就拿一把小椅子,做上去,看着大人们包粽子。只见大人们拿起翠绿的苇叶,往苇叶里放上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再用绳子系上,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粽子包完后,大人们把粽子放到锅里煮。煮熟以后,就开始吃粽子。我先解开绳子,剥开墨绿的苇叶,只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镶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红、白、绿三色互相映衬,很是好看。

粽子的味道也是好极了。苇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馅儿,甜而不腻。

过端午节真是好,不仅吃了粽子,还戴上了漂亮的五彩绳。我越来越喜欢端午节啦!

篇23: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在我们这里端午节又称“重五”,因为,在端午节这天,小朋友的脖颈、手腕和足踝上都要系上五种颜色掂成的丝线。妈妈也会给我绑上这种丝线,外婆还会给我编一个蛋篓,挂在胸前,里面装一个咸鸭蛋,可神气了!很长时间我都不舍得吃这颗咸鸭蛋。而且,中午的菜一定要有五种是红色的。

端午节这天,一大早,外婆就会买一把艾叶挂在门上,听说是可以“避邪”。还会听见有些小朋友在唱关于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掐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外婆已经提前包好了粽子,我们的早餐就是吃粽子,外婆包的粽子有很多种:咸肉的、鲜肉的、蜜枣的、香肠的……。我最喜欢吃的就是咸肉的,所以我都挑咸肉的吃,一口下去,糯米裹着咸肉,真香呀!到了中午,我们就会吃到比平时要丰盛的午餐,象苋菜、鸭子、虾子……,非常可口!

到了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在桌子前,喝着粥,掏着咸鸭蛋,再搭块绿豆糕,也是美味呢。就这样,我们过了一个愉快的端午节。

篇24: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我们决定回到老家过节。

“吃粽子了!”妹妹喊到。我一阵风似的飞进了屋子。我往餐桌上望去,只见桌子上摆满了粽子。它们一簇簇的,就象许多身穿迷彩服的解放军战士正在“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我急忙抓起一个粽子,三下五除二地剥开,鹅黄色的粽子冒着清香展现在我的眼前。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呀,又香又糯,真好吃!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粽子“掉”进了我的肚子。妈妈连忙说:“慢点吃!”爷爷则乐呵呵地说:“没关系,好好吃。”

晚上,我来到浴室洗澡。咦,今天的洗澡水怎么是淡黄色的?为什么水底下还躺着各种各样的叶子?我踏进浴缸,轻轻地把水打在身上,顿时,一股叶子的清香迎面扑来,我立刻觉得浑身清爽。洗完澡,我感到心旷神怡。我带着一大堆的问号问妈妈。妈妈说:“这水是用一种叫‘午时草’的草煮过的。‘午时草’是在端午节中午12时采摘的百草。据说用这种水洗澡能驱除百病。”我恍然大悟。

我喜欢家乡的端午节。

【家乡端午节的三年级作文】相关文章:

1.写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2.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

3.端午节作文三年级

4.家乡端午节学生作文

5.三年级作文端午节300字

6.端午节作文300字三年级

7.端午节作文三年级70字

8.快乐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9.关于端午节的作文:家乡的端午节

10.难忘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下载word文档
《家乡端午节的三年级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