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歌剧院三年级作文
“deland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悉尼歌剧院三年级作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悉尼歌剧院三年级作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悉尼歌剧院三年级作文
悉尼歌剧院三年级作文
悉尼歌剧院是澳大利亚国家表演中心,矗立在新南威尔士州首府悉尼港湾。而这个暑假,我也有幸参观了这栋我仰慕已久的建筑。
刚一下车,我就看见了这栋雄伟的建筑。从远处眺望,波光粼粼的湖面与湛蓝的天空相互辉映,水天一色。悉尼歌剧院就被这美景包围着。它的造型奇特新颖,犹如有多重翅膀的海鸥在水面上滑翔,又像一片片洁白的贝壳插在沙滩上。一片片白色的“翅膀”和米色的`基底搭配得相得益彰,造型优雅。后面的大桥车来车往,更衬托出悉尼歌剧院的美丽。
我们走近看了看。每多走一步,就愈发觉得歌剧院又高大了一分,雄伟了一分。走上了台阶,就觉得它是一位白色的巨人屹立在我们面前。桃红色的花岗岩上不时有几只小海鸥光顾,头一顿一顿地走着路,洁白无一丝杂毛的身体和橙色的脚丫子看上去十分高贵,和悉尼歌剧院一样。
走到歌剧院的平台上,可以看见许多背着乐器的孩子在这里嬉戏打闹,他们大约是在这里学习乐器的吧。走到“翅膀”下面,我们才发现原来歌剧院的瓷砖是分白色的和米色的,而且据说这些瓷砖非常昂贵。摸一摸这些瓷砖,仿佛能感受到它们已饱经岁月的风霜,可看起来还是那么新,我不由得赞叹起来。
走进歌剧院,里面人非常多,熙熙攘攘的。我了解到这伟大的建筑是设计师约恩﹒伍重设计的,灵感来自于玛雅文化和阿兹特克神庙。
虽然我已离开澳大利亚多日,但每次一看到悉尼歌剧院的照片,我还是陷入了美好的回忆中。
篇2: 悉尼歌剧院作文
悉尼歌剧院作文
在澳大利亚给我印象最深的当属悉尼歌剧院,这个悉尼的`城市地标,现在的这个设计当年也是被扔到垃圾箱里有找出来的,切割半球形而得到的这个绝妙设计,也差点就被埋没。
可见金子也不是一开始就闪光的,也是需要磨砺的。除了美丽的外形,歌剧院外部的地板和内部的洗手间也很有特色。其外的地板都是一块块由大钢钉钉起来的,以便损坏后的维修。其内的洗手间的水池远看就像一条波浪,近看才知靠近水龙头处凹进,没有明显的水池,在凹处靠近墙的部分接一小水渠连通下水道,在暗淡的灯光下显得十分漂亮。歌剧院设计精妙之处还在于,每一部分(外部)的倾角都接近45°让鸟难以站住,也就没有了清理鸟粪的工作。关于新西兰让我不得不提起我们在悉尼的导游的一句话“澳大利亚是美国的农村,新西兰是澳大利亚的农村。”的确如此,在新西兰遍地都是草,除了市区,其他地方都是大大小小的农场,是个羊比人还多的国家。我们在新西兰主要的活动是访问学校,看的景点不多,但是还是有很吸引人的地方――参观毛利文化村。我们在这个人工建造的村落里,参观了毛利房屋、雕塑等。
篇3:小学三年级语文《悉尼歌剧院》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悉、届、滨、标、志、瓣、雄、监、控、丹”。结合课文理解“巧夺天工”的意思。继续运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语“三面临海”和“落成”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节。
3、能用“美丽”和“漂亮”选词填空,熟读描写悉尼歌剧院外形的句子。
4、通过学习课文,知道悉尼歌剧院是这座城市的标志,它不仅外形独特、美丽,而且内部结构科学。
重点难点:
1、运用先查带点的字再理解词语的意思的方法来理解新词。
2、继续学习根据不同的词语采用不同的方法来理解的学习技巧。
3、抓住“巧夺天工”的意思,从而理解人们称赞悉尼歌剧院“巧夺天工”的原因。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今天,我们将继续“世界之旅”。看看大屏幕上的照片,知道今天我们将游览哪座城市吗?
2、教师简介悉尼。
悉尼是座美丽的滨海城市,第27届奥运会就是在这座城市举办的,悉尼歌剧院就是这座城市的标志,今天我们就要随着课文的介绍,参观悉尼歌剧院。
3、板书课题:22 悉尼歌剧院
4、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学习课文第1、2小节。
(1)学习生字:届 滨 标 志
(“届”在各类活动、运动会等都能见到这个字,如在北京举办的就是第29届奥运会;“滨”的意思是水边、近水的地方,可以组成词语“海滨、湖滨、滨江、滨海”等;“志”要注意上面部分是“士”而不是“土”。)
(2)指导朗读:很亲切,就像与读者在交谈一样;重点指导问句的朗读。(初步感受设问句的特点:先提问然后自己回答。)
(3)指导问答式朗读。
2、听课文录音,思考:为什么悉尼歌剧院能够成为悉尼这座城市的标志呢?
3、组织交流(悉尼歌剧院不仅外观漂亮,而且它的内部结构科学,设备讲究。)
4、选词填空(“美丽”和“漂亮”意思相近,但有细微差别,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使用。)
三、复习巩固
1、小结:通过初步朗读,我们对课文有了整体感知,同时能抓文中的关键句来介绍悉尼歌剧院。
2、复习生字新词。
3、正确朗读全文。
篇4:小学三年级语文《悉尼歌剧院》教案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独立认识本课10个生字“悉、届、滨、标、志、瓣、雄、监、控、丹”。结合课文理解“巧夺天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从哪几方面来介绍悉尼歌剧院的,积累描写悉尼歌剧院外形的句子,并仿照课文的写法,尝试完成课后的练习。
3、感受悉尼歌剧院造型的巧夺天工。
重点难点:
1、结合课文理解“巧夺天工”的意思,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悉尼歌剧院巧夺天工。
2、仿照课文描写悉尼歌剧院外形的写法,进行语言实践训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师:最近,我们乘着“国际号”游览了世界的许多地方,(播放媒体)有意大利的水上名城——威尼斯,国际和平之都——瑞士的日内瓦,今天我们的“国际号”又从上海的浦东国际机场起飞了,看!东方明珠电视塔,它是上海的标志,长城——北京的标志,自由女神像——美国纽约的标志,埃菲尔铁塔——法国的标志,前方就是我们此次游览的目的地:20第27届奥运会的举办地——澳大利亚的悉尼。悉尼,这座美丽的滨海城市,它的标志既不是大袋鼠,也不是鸭嘴兽,而是?
2、出示图片和板书课题:悉尼歌剧院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是怎样描写这座歌剧院的呢?(出示预习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思考:为什么悉尼歌剧院会成为悉尼这座城市的标志?找出文中的概括悉尼歌剧院两方面特点的句子用直线划下来。
2、检查预习:
(1)读词语:
出示:歌剧院滨海标志独特洁白晶莹雄伟巧夺天工结构监控咖啡馆
(2)交流句子并出示:悉尼歌剧院不仅外观漂亮,而且它的内部结构科学,设备讲究。
三、研读课文重点,练习说话。
(一)研读课文3、4节,重点体会外形的写法。
1、师:这句话不仅概括了第三节的内容,又引出第四节的内容,把两小节紧紧联系在一起,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样的句子就是过渡句。
2、读一读。
3、文中是怎样描写悉尼歌剧院独特、美丽的外形?曲线划出有关句子。
(1)交流外形描写。
出示:“整座建筑洁白晶莹,像一瓣一瓣盛开的白莲,又像几页张开的扇贝,再仔细一看,更像一组要出海远航而扬起的白帆。”
看不同角度的图片,与白莲、扇贝、白帆的图片做对比出现,引读。体会三处比喻:像白莲、扇贝、白帆。
指导朗读。多种形式读。
完成词句活动室中练习2。
出示: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有独特、漂亮的外形:整座建筑洁白晶莹,像,又像(),再仔细一看,更像()。
作者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句形象地描写了悉尼歌剧院,向我们展现了悉尼歌剧院独特、漂亮的外形,你能看着图当一次小导游,用“像……又像……更像……”介绍一下吗?
4、师:难怪作者说它的外形独特、漂亮。(板书:独特、漂亮)此外作者还怎样称赞悉尼歌剧院?
出示:这座造型别致的歌剧院,三面临海,与远处的雄伟的悉尼大桥互相衬托,简直就是巧夺天工。
①指名读。
②“巧夺天工”是什么意思?
③师:为什么说悉尼歌剧院是“巧夺天工”?
师结合图片小结:
造型独特漂亮的悉尼歌剧静静地坐落于美丽的港湾,三面靠海,与远处的大桥遥相呼应,倒影在湛蓝的海水中荡漾着,使这个港湾平添了几分魅力,被称为“凝固的音乐”,这样精巧的设计胜于天然之作,简直“巧夺天工”。
5、师:悉尼歌剧院不仅美丽、独特的外形,而且它的内部结构科学,设备讲究。让我们去看一看吧!自由读课文的第四节。
(出示:填空式第四节)师生合作读,体会悉尼歌剧院的内部结构科学,设备讲究。
师:这两小节就是从外形和内部结构两方面来向我们介绍的。其实在我国也有许多标志性建筑,像大家很熟悉的南浦大桥、东方明珠电视塔等,今天老师请大家去参观金茂大厦。
(二)仿照课文,进行说话训练。
1、出示金茂大厦图片
2、指导学生用“像……又像……更像……”练习说话。
3、(机动)用同样的句式介绍自己收集的图片。
4、交流自主收集的图片
四、总结课文,感情朗读
师:悉尼歌剧院,悉尼港的一颗明珠,建筑的一个奇迹,它的设计者是(38岁的丹麦建筑师——乌特松)新建于(1959年)历时()终于在(1973 年10月20日落成),悉尼歌剧院,你是悉尼的标志,你让多少人叹为观止,你让多少人留连忘返,让我们再来领略一下你的风采。(配乐师生读第3、4节的有关内容)此时你能找一个词语来形容悉尼歌剧院吗?
篇5:游悉尼歌剧院的观后感作文
来到悉尼,第一天我们去参观了一大景观——世界闻名的悉尼歌剧院。
下车后,我们先经过了绿树成荫的海德公园,公园里大片洁净的草坪上不时可见晒日光浴的外国人,成片的要十余儿童才能环抱起来的百年大树让人仿佛感觉置身于绿树成荫的古森林中。穿过美丽的海德公园,远远的就望到了金碧辉煌的悉尼歌剧院。“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个剧院果真是名不虚传啊!
走在前往剧院的海边行道上,仔细地观察和欣赏了这座富丽堂皇的艺术宫殿。我们都被它的气宇轩昂的气魄所吸引了。歌剧院分为三个部分:歌剧厅、音乐厅和贝尼朗餐厅。歌剧厅、音乐厅及休息厅并排而立,建在巨型花岗岩石基座上,各由4块巍峨的大壳顶组成。这些“贝壳”依次排列,前三个一个盖着一个,面向海湾依抱,最后一个则背向海湾侍立,看上去很像是两组打开盖倒放着的`蚌。高低不一的尖顶壳,外表用白格子釉磁铺盖,在阳光照映下,远远望去,既像竖立着的贝壳,又像两艘巨型白色帆船,飘扬在蔚蓝色的海面上。
在歌剧院的背后,无论是湛蓝的大海,还是耸立在海上的海港大桥,都让人感觉无比的惊叹。
篇6:游悉尼歌剧院的观后感作文
在澳大利亚,有一颗明珠,绚烂夺目,仿佛有着魔法,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瞩目,它就是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的悉尼歌剧院。这个暑假,我有幸一睹了它的风采。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从码头启程,登上轮船朝悉尼歌剧院与悉尼港湾大桥前进。远远望去,悉尼歌剧院好像几艘米黄色的帆船,并列一起,太阳的照耀下,散发着柔和的光芒。享受着舒缓的海风,我们一边品着茶,一边慢慢地前进着。刚才还是激动的心,此刻也随着有节奏的波涛起伏,一起安静了下来。
近了,近了,就是现在,悉尼歌剧院与悉尼港湾大桥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组成了一副美丽的图画。歌剧院屹立在海上,如同一位孤独的人。 不,它并不孤单——因为它有了悉尼港湾大桥的陪伴。当它俩凑在一起时,居然没有任何不适合,反而让人觉得像天生就应当在一起似的。
远远观赏了一阵歌剧院之后,我终于可以近距离地和它接触了。
下了码头,歌剧院好像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引我上前,慢慢地接近它。真没想到,这现代建筑史上巨型雕塑式的典型作品,澳大利亚的象征性标志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筑居然可以在我的面前,并且可以与它触碰。在一阵激动后,我走上了碎花岗石阶梯。
还在石阶的下面,我就隐隐约约地听到了舒缓的音乐声,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身心都被这优美动听的声音吸引了。携着和煦的海风,和着音乐的节拍,我慢慢走上了那碎花岗石台阶。可别小看了这些台阶,它可是四十年前建设者们为了方便观众有意而为的。因为这儿是世界歌剧的中心,所以为了形象与整体的美观的需要,剧院要求来这里看歌剧的人男士必须穿皮鞋,女士必须穿高跟鞋。倘若用平整的大理石做台阶,远远望去,亮闪闪的一片,漂亮是漂亮,但一到下雨天,麻烦就来了——沾水的大理石很滑,穿皮鞋和高跟鞋的绅士太太们就很容易摔倒。细心的建设者们把花岗石打碎,再铺组成碎花刚石台阶,既美观又解刚才所说的大问题——这小小的改动,不知方便了多少人!从导游那里知道缘由后,我不禁为他们的细心和用心而动容和震撼。
上完台阶,导游带我们近距离地绕行了歌剧院一圈。在绕行时,我又发现了一个特别的地方:这儿外边的瓷砖不像别的奢华场所那样白,那样亮闪闪的,而是有些淡黄。“这是为什么呢?不会是年代久了,瓷砖黄了吧?”赶紧向导游请教后,答案让我很是震惊——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光污染!因为悉尼港湾大桥离这儿很近,如果歌剧院的全是白闪闪瓷砖,瓷砖反射出来的光就会影响到过往的车辆,与悉尼港湾大桥的整体美感!讲到这里,我不禁佩服起外国人来了,他们在四十多年前居然就想到光污染这等现代的严重问题。而且为了不造成污染,居然放弃了一个为歌剧院的美丽添彩的机会,这种精神就称得上是一个传奇了!
走进歌剧院,我的心,伴随着若隐若现的乐曲,慢慢地镇定了下来:攀登石阶后的疲惫与急促的心跳完全没有了,而是换成了一种舒适的感觉。缓缓的音乐声伴着我前进,路过的人——不管男女老少,都优雅地端着酒杯,踩着调子,慢慢前进。这种音乐居然那么神奇,能让人的情绪、行为都发生改变。我急不可耐地去寻找这音乐的源头——到底是怎么样的人,怎么样的东西,能有这么神奇的魔力?
走过一条条宽敞的道路,穿过一群群拥挤的人群,我感觉,这个音乐的源头就要到了!因为音乐已不再若隐若现,而是成了一个个跳跃、活泼的音符。走到一个转角处,我相信,只要转过这个角,就能来到音乐的源头了!深呼吸一会儿,我猛地转过身望过去。可结果却让我失望——美丽的大门紧锁着。上面的英文告诉我们,因为里面的人在排练晚上要演奏的曲子,所以禁止入内。
在干净的长廊里慢慢坐下,耳边依然飘荡着如诗如画般大的音乐,但,不知为何,渐渐变得有些悲伤。就在我要无比沮丧准备离开时,一阵充满鼓励色彩的音乐传了过来。那一个个富有活力的音符似乎在催促着我,我刚才那就要沉寂的心又充满了力量!此时此刻,我终于深切感受到了那吸引世人的魔法,那令世界瞩目的力量——那,就是音乐!
我的眼睛慢慢闭上,脑海中随着音乐,这一刻,我感觉,自己进入了这个庄重,优美的殿堂,台上,一名年轻的指挥家身穿燕尾服,优雅的挥动了手中的指挥棒,指挥棒,带着特殊的和谐,开始了演奏。音乐声潮起潮落,我好似一会儿进入了一个美丽的花园,一会儿又翱翔在天……不知过了多久,睁开眼,站了起来。虽然音乐已经结束,但我心中,燃起了奋斗的火花。
虽然这次没有近距离感受到它那神奇的力量,但我相信:将来!我一定会进入那庄重典雅、光芒四射的殿堂,穿上华丽的燕尾服,拿起指挥棒,在空中画出美丽的弧线,和台上的演奏家一起,为世人演奏出那如梦般的音乐!
篇7:游悉尼歌剧院的观后感作文
在澳大利亚给我印象最深的当属悉尼歌剧院,这个悉尼的城市地标,现在的这个设计当年也是被扔到垃圾箱里有找出来的,切割半球形而得到的这个绝妙设计,也差点就被埋没。
可见金子也不是一开始就闪光的,也是需要磨砺的。除了美丽的外形,歌剧院外部的地板和内部的洗手间也很有特色。其外的地板都是一块块由大钢钉钉起来的,以便损坏后的维修。其内的洗手间的水池远看就像一条波浪,近看才知靠近水龙头处凹进,没有明显的水池,在凹处靠近墙的部分接一小水渠连通下水道,在暗淡的灯光下显得十分漂亮。歌剧院设计精妙之处还在于,每一部分(外部)的倾角都接近45°让鸟难以站住,也就没有了清理鸟粪的工作。关于新西兰让我不得不提起我们在悉尼的导游的一句话“澳大利亚是美国的农村,新西兰是澳大利亚的农村。”的确如此,在新西兰遍地都是草,除了市区,其他地方都是大大小小的农场,是个羊比人还多的国家。我们在新西兰主要的活动是访问学校,看的景点不多,但是还是有很吸引人的地方——参观毛利文化村。我们在这个人工建造的村落里,参观了毛利房屋、雕塑等。
在里面看到了新西兰的国宝——几维鸟,这家伙整一个肉球,一看就是好吃懒做的主,怪不得不会飞。在这个村子里还有个间歇喷泉,很幸运我们到访时,它在工作,它也是个温泉,还未走近就会闻到一股臭鸡蛋味。因为南半球正是冬天,我们就在温泉旁的山石上坐下来取暖,冬天坐在上面暖暖的很舒服。此外,在加利福尼亚红木森林的空气异常清新,在里面呼吸简直是享受,唯一的不好就是有些冷,但还是不乏慢跑运动者。在吉斯本参观农场也十分有趣,看牧羊犬赶羊,一只狗追赶一群羊的盛景;给羊喂食,手上满是羊的唾液;品尝农场主特意制作的甜点;和牧羊犬亲密合影;营救落袋不出的九戒,成功把他倒出来。到了香港见到了多于澳新几十倍的人,确实有种拥挤的感觉。在海洋公园和迪士尼某些项目排队的时间长达半小时到一小时不等,更让人不爽的是还有许多插队者,再加上30多度的气温,苦等半个多小时只能玩不到10分钟。不过很多惊险的游戏就没有多少人排队了,5分钟左右就可以排到前面了。在这两个公园俺觉得最有意思的就是几个比较惊险的,特别是导游称之为“跳楼机”的“极速之旅”,让俺好好体验了一把自由落体,腿飘起来的感觉很舒服。
还有先水平转再慢慢直立起来的“太空摩天轮”,转速不慢搞得我略有不适。玩了几个让人晕的项目,我竟没有多大感觉,惊奇地发现自己有做航天员的潜质。除了游乐之外,我们还参观了一些地方。
在香港会议中心广场伫立的金紫荆在美丽港湾的衬托下金光闪耀,有不少游人拍照,只是我们走的太慢,正赶上正午,阳光太刺眼。
篇8:游悉尼歌剧院的观后感作文
你相信世界上有帆船形状的歌剧院吗?我相信,因为我见过一个——悉尼歌剧院!
这天,我在悉尼的海边漫步,突然我看见了远处有几座高高大大的山!于是,我跑了一会儿,近了些。那不是大山!那是几艘巨大的帆船!白帆上还有一群一群的海鸥在蓝天上翱翔。我又往前跑了一阵子以后,一直到了它的面前,才真正地看清了它的真面貌——原来,它是世界闻名的悉尼歌剧院!我抬头仰望它:哇!真大呀,也许可以装下六头大象呀!我一下掉了个头,奔到爸爸妈妈跟前:“爸!妈!我看见悉尼歌剧院了!”爸爸笑了笑:“怎么样?好看吗?”“嗯!太好看了!”
说着说着,就到了歌剧院的广场上了。看!那弓形线条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美丽。这屋顶,是仿照帆船风帆做的,因为悉尼歌剧院的设计师约恩。乌松,他曾经是一名机敏、出色的水手,他非常喜欢大海。
妈妈买了门票,我们从一个高高的玻璃“墙”里进去了。来到二楼,我不禁赞叹道:“哇!这海可太美了!”导游告诉我们:“这个玻璃屏是乌松联想到鸟的翅膀而设计的。”真是一个充满了联想的大脑呀!我想。接着,我们到了最华丽的音乐厅,也是让我流连忘返地地方。一进去,我就看到了这个富丽堂皇的场面:挑高的拱形天花板覆盖着胶合板镶板,座椅靠背则被简洁、优雅的白色桦木饰面包裹着。碰巧!这里还有一支大型交响乐乐队在排练,共100人!虽然只是站在最后一排,但一样能听清楚!
人们说:“不去看泰姬陵,就不算去了印度。”而我呢?我觉得应该是:“不去悉尼歌剧院,就不算去了澳大利亚吧!”
游悉尼歌剧院的观后感作文大全
【悉尼歌剧院三年级作文】相关文章:
9.三年级作文
10.初中三年级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