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当心不要患上“网络拖延症”!

当心不要患上“网络拖延症”!

2022-08-30 08:29:4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roc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当心不要患上“网络拖延症”!,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当心不要患上“网络拖延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当心不要患上“网络拖延症”!

篇1:当心不要患上“网络拖延症”!

伴随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花在网络上的时间越来越多,而人的注意力极容易被分散,部分人的拖延症便由此而生。心理专家认为,这部分职场人实际上很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他们更希望别人觉得他时间不够、努力不够,而不是能力不足。

“打开电脑,聊天、浏览网页、玩玩游戏或看下视频,工作还没开始做,半天就过去了。”这是平面设计师小周的拖延表现。有同样经历的职场人不在少数,这部分人的日常工作大多离不开电脑,每天的工作几乎都从启动电脑、登录网络开始,却常常被网络信息“诱惑”,从而把该做的工作推后、拖延。

据职场人反映,信息量庞大、更新换代快、没有时间限制、可供消遣娱乐或打发时间的网络已成为不少职场人逃避工作的借口,被职场人认为是“拖延症”的罪魁祸首之一。

不自信易产生逃避心理

“从心理层面分析,部分人对工作能力不自信是导致拖延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有心理专家认为,工作上曾遭遇过重大挫败,对自己不够自信的人,容易产生逃避心理,常以疲劳、状态不好、时间充足等借口来拖延工作进度。

专家认为,这部分职场人实际上很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他们更希望别人觉得他时间不够、不够努力,而不是能力不足。

任务重复缺乏工作动力

“日复一日的工作,工作任务经常重复、没有挑战性,却不能由自己来把控,必须去做。而你做起来觉得没有新鲜感或满足感,久而久之就容易出现懒散、拖延的情况,这属于动力问题。”专家表示,工作拖延表面上是意志力不够,实际上是动力不够。“不喜欢的工作也一定要做,那就等非做不可时再做。”

也有很多人将缺乏工作动力错误的归因于职业倦怠,即在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其实,这是一种逃避压力的借口,本质的原因是缺乏主动从工作中寻找动力所致。

另外,拖延还与个性有关,如自我控制力差、做事随性、优柔寡断或完美主义者,也容易出现拖延。

心理测试:

[当心不要患上“网络拖延症”!]

篇2:患上“网络拖延症”该怎么办?

“打开电脑,聊天、浏览网页、玩玩游戏或看下视频,工作还没开始做,半天就过去了。”这是平面设计师小周的拖延表现。有同样经历的职场人不在少数,这部分人的日常工作大多离不开电脑,每天的工作几乎都从启动电脑、登录网络开始,却常常被网络信息“诱惑”,从而把该做的工作推后、拖延。

确立目标、自我增值、增强自信有助提高工作效率

今天能完成的工作,总喜欢拖到明天;有大把时间做事,却总在最后期限才开工……经常这么做的人要小心了,你可能患上了拖延症,即“以推迟的方式逃避执行任务或做决定的一种特质或行为倾向,是一种自我阻碍和功能紊乱行为”。拖延症不仅影响工作效率,更容易影响个人职业发展,专家建议确立目标、执行计划以克服拖延症,助力个人职业发展。

拖延症已成职场通病

“看着工作任务就心烦,能拖一秒是一秒,总感觉自己很忙,但其实没有可忙之处,期限到来前,心里虽然很焦虑,但总想“再等一下。”想起自己的拖延症,策划专员小黄很懊恼,明明应该尽快完成活动策划,但他一面对电脑,就马上被各种新闻资讯、电影视频或游戏吸引,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就被消遣过去了。

记者采访发现,许多职场人在工作中或多或少有拖延行为,如作家、设计师、策划人员等。不少人认为拖延症已成为职场人的一个“通脖。某网站上一个叫“我们都是拖延症”的小组,其成员有53000多人,其中大部分是职场人。

另外,在微博上输入“拖延症”搜索,有关讨论超过30万条。“布置给我的双休日任务还没动,怎么办呀,这东西两个工作日还不一定能搞掂,我只有半天多的时间了。”网友“溜溜aka”把自己的行为归结于“该死的拖延症”,称只能晚上加班工作。而网友“Vivienne大王”也深受其害,称自己对着电脑就是不愿意工作,不是玩微博就是网购,工作效率低。

网络是罪魁祸首之一

伴随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花在网络上的时间越来越多,而人的注意力极容易被分散,部分人的拖延症便由此而生。

“打开电脑,聊天、浏览网页、玩玩游戏或看下视频,工作还没开始做,半天就过去了。”这是平面设计师小周的拖延表现。有同样经历的职场人不在少数,这部分人的日常工作大多离不开电脑,每天的工作几乎都从启动电脑、登录网络开始,却常常被网络信息“诱惑”,从而把该做的工作推后、拖延。

据职场人反映,信息量庞大、更新换代快、没有时间限制、可供消遣娱乐或打发时间的网络已成为不少职场人逃避工作的借口,被职场人认为是“拖延症”的罪魁祸首之一。

不自信易产生逃避心理

“从心理层面分析,部分人对工作能力不自信是导致拖延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专家认为,工作上曾遭遇过重大挫败,对自己不够自信的人,容易产生逃避心理,常以疲劳、状态不好、时间充足等借口来拖延工作进度。

专家认为,这部分职场人实际上很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他们更希望别人觉得他时间不够、不够努力,而不是能力不足。

任务重复缺乏工作动力

“日复一日的工作,工作任务经常重复、没有挑战性,却不能由自己来把控,必须去做。而你做起来觉得没有新鲜感或满足感,久而久之就容易出现懒散、拖延的情况,这属于动力问题。”专家表示,工作拖延表面上是意志力不够,实际上是动力不够。“不喜欢的工作也一定要做,那就等非做不可时再做。”

另外,拖延还与个性有关,如自我控制力差、做事随性、优柔寡断或完美主义者,也容易出现拖延。

恶性循环影响职业发展

据研究发现,20%的人认为自己是长期拖拉的人。虽然拖延症看起来是一种日常行为现象,很多人不把它当作严重问题,但它其实是自我调节的一个重要问题,若不防治拖延症,可能会造成严重危害。

“越是拖延的人,其内心就越紧张,心理压力越大,思维和工作效率都会因此变得很低,工作成果也不好。”专家认为,若是让拖延长期恶性循环的话,容易导致工作效率低、生活不顺利,会影响工作评价、职业发展。

建议:确立目标获取动力

“学会把工作任务融入到人生设计轨道,如希望自己今年哪方面有所突破,那就遵循这一目标去做,做出系列作品或成绩,从而得到提升。”专家表示,把无法把控的工作,主动变成可以把控,从个人思想方面来做调整,转变自己对工作的要求,从中获取工作动力。

“制定工作要求或目标不能太贪、太多、太杂,建议制定自己喜欢且能胜任的目标,然后利用自己的各种能力、资源来达成。”专家称,行动力非常重要,还要自我监督、让别人监督。

自我增值丰富生活

长期工作会使人进入职业枯竭期,专家建议,职场人应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增值,进行培训、学习,以能力提升来解决不自信导致的工作拖延。而针对过去有挫折的人,建议这类人正视并克服过去的缺点,接纳自己的工作能力,从而胜任工作。

另外,工作之余要懂得生活,平时多些体育锻炼,多与朋友沟通交流,多参加旅游、看音乐剧等娱乐消遣,学会把生活与工作安排好,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戒掉”拖延行为。

持之以恒克服拖延

要克服拖延症,专家认为应该坚持执行四条计划:首先,意识到自己的拖沓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其次,把拖沓的原因一条条写出来;第三,一条条克服这些原因;第四,付诸实践。

篇3:患上拖延症的原因

与拖延症相连的是严重的挫败感和一连串心理问题。有网友说:“对自己失望,继而产生挫败感。随着一次又一次相似的经历,这种挫败感周而复始。”专业心理医生将拖延症的原因概括为三方面:

1、完美主义。

所有事情都要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要一次做好,所以不愿意匆匆忙忙开始,要万事俱备才行。

解决方法:对自己说现在的状态已很好,可以开始了。每有一点进展都鼓励自己。意识到一点错误都不犯是不可能的。

2、自我贬低。

如果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自己对自己能力的估计会越来越低,即使以后完成好了,也认为是运气。

解决办法:接受别人对自己工作的赞扬;自我勉励。

3、容易颓废。

任务太难了,或者别人都不需要做我干吗要做,不能忍受持续做这件事情,等明天再做吧。但是往往明天到了,心里还是不高兴做,又继续往后推。

解决办法:寻找一切可以找到的帮助,设法降低事情的难度,取得进展;暂时推迟自己想要放弃的心态,每天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同时可以把任务分成比较容易的小块,化整为零,告诉自己其实每一个小部分都很容易就能完成。

篇4:关于职场网络拖延症

今天能完成的工作,总喜欢拖到明天;有大把时间做事,却总在最后期限才开工……经常这么做的人要小心了,你可能患上了拖延症,即“以推迟的方式逃避执行任务或做决定的一种特质或行为倾向,是一种自我阻碍和功能紊乱行为”。

“打开电脑,聊天、浏览网页、玩玩游戏或看下视频,工作还没开始做,半天就过去了。”这是平面设计师小周的拖延表现。有同样经历的职场人不在少数,这部分人的日常工作大多离不开电脑,每天的工作几乎都从启动电脑、登录网络开始,却常常被网络信息“诱惑”,从而把该做的工作推后、拖延。

确立目标、自我增值、增强自信有助提高工作效率

今天能完成的工作,总喜欢拖到明天;有大把时间做事,却总在最后期限才开工……经常这么做的人要小心了,你可能患上了拖延症,即“以推迟的方式逃避执行任务或做决定的一种特质或行为倾向,是一种自我阻碍和功能紊乱行为”

拖延症已成职场通病

“看着工作任务就心烦,能拖一秒是一秒,总感觉自己很忙,但其实没有可忙之处,期限到来前,心里虽然很焦虑,但总想“再等一下”.”想起自己的拖延症,策划专员小黄很懊恼,明明应该尽快完成活动策划,但他一面对电脑,就马上被各种新闻资讯、电影视频或游戏吸引,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就被消遣过去了。

记者采访发现,许多职场人在工作中或多或少有拖延行为,如作家、设计师、策划人员等。不少人认为拖延症已成为职场人的一个“通病”。某网站上一个叫“我们都是拖延症”的小组,其成员有53000多人,其中大部分是职场人。

另外,在微博上输入“拖延症”搜索,有关讨论超过30万条。“布置给我的双休日任务还没动,怎么办呀,这东西两个工作日还不一定能搞掂,我只有半天多的时间了。”网友“溜溜aka”把自己的行为归结于“该死的拖延症”,称只能晚上加班工作。而网友“Vivienne大王”也深受其害,称自己对着电脑就是不愿意工作,不是玩微博就是网购,工作效率低。

网络是罪魁祸首之一

伴随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花在网络上的时间越来越多,而人的注意力极容易被分散,部分人的拖延症便由此而生。

“打开电脑,聊天、浏览网页、玩玩游戏或看下视频,工作还没开始做,半天就过去了。”这是平面设计师小周的拖延表现。有同样经历的职场人不在少数,这部分人的日常工作大多离不开电脑,每天的工作几乎都从启动电脑、登录网络开始,却常常被网络信息“诱惑”,从而把该做的工作推后、拖延。

据职场人反映,信息量庞大、更新换代快、没有时间限制、可供消遣娱乐或打发时间的网络已成为不少职场人逃避工作的借口,被职场人认为是“拖延症”的罪魁祸首之一。

不自信易产生逃避心理

“从心理层面分析,部分人对工作能力不自信是导致拖延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佛山市心理辅导协会会长颜农秋认为,工作上曾遭遇过重大挫败,对自己不够自信的人,容易产生逃避心理,常以疲劳、状态不好、时间充足等借口来拖延工作进度。颜农秋认为,这部分职场人实际上很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他们更希望别人觉得他时间不够、不够努力,而不是能力不足。

任务重复缺乏工作动力

“日复一日的工作,工作任务经常重复、没有挑战性,却不能由自己来把控,必须去做。而你做起来觉得没有新鲜感或满足感,久而久之就容易出现懒散、拖延的情况,这属于动力问题。”颜农秋表示,工作拖延表面上是意志力不够,实际上是动力不够。“不喜欢的工作也一定要做,那就等非做不可时再做。”另外,拖延还与个性有关,如自我控制力差、做事随性、优柔寡断或完美主义者,也容易出现拖延。

恶性循环影响职业发展

据研究发现,20%的人认为自己是长期拖拉的人。虽然拖延症看起来是一种日常行为现象,很多人不把它当作严重问题,但它其实是自我调节的一个重要问题,若不防治拖延症,可能会造成严重危害。

“越是拖延的人,其内心就越紧张,心理压力越大,思维和工作效率都会因此变得很低,工作成果也不好。”颜农秋认为,若是让拖延长期恶性循环的话,容易导致工作效率低、生活不顺利,会影响工作评价、职业发展。

建议:确立目标获取动力

“学会把工作任务融入到人生设计轨道,如希望自己今年哪方面有所突破,那就遵循这一目标去做,做出系列作品或成绩,从而得到提升。”颜农秋表示,把无法把控的工作,主动变成可以把控,从个人思想方面来做调整,转变自己对工作的要求,从中获取工作动力。

“制定工作要求或目标不能太贪、太多、太杂,建议制定自己喜欢且能胜任的目标,然后利用自己的各种能力、资源来达成。”颜农秋称,行动力非常重要,还要自我监督、让别人监督。

自我增值丰富生活

长期工作会使人进入职业枯竭期,颜农秋建议,职场人应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增值,进行培训、学习,以能力提升来解决不自信导致的工作拖延。而针对过去有挫折的人,建议这类人正视并克服过去的缺点,接纳自己的工作能力,从而胜任工作。

另外,工作之余要懂得生活,平时多些体育锻炼,多与朋友沟通交流,多参加旅游、看音乐剧等娱乐消遣,学会把生活与工作安排好,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戒掉”拖延行为。

篇5:为什么你爱上了网络拖延症?

伴随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花在网络上的时间越来越多,而人的注意力极容易被分散,部分人的拖延症便由此而生。

“打开电脑,聊天、浏览网页、玩玩游戏或看下视频,工作还没开始做,半天就过去了。”这是平面设计师小周的拖延表现。有同样经历的职场人不在少数,这部分人的日常工作大多离不开电脑,每天的工作几乎都从启动电脑、登录网络开始,却常常被网络信息“诱惑”,从而把该做的工作推后、拖延。

据职场人反映,信息量庞大、更新换代快、没有时间限制、可供消遣娱乐或打发时间的网络已成为不少职场人逃避工作的借口,被职场人认为是“拖延症”的罪魁祸首之一。

不自信易产生逃避心理

“从心理层面分析,部分人对工作能力不自信是导致拖延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专家认为,工作上曾遭遇过重大挫败,对自己不够自信的人,容易产生逃避心理,常以疲劳、状态不好、时间充足等借口来拖延工作进度。

专家认为,这部分职场人实际上很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他们更希望别人觉得他时间不够、不够努力,而不是能力不足。

任务重复缺乏工作动力

“日复一日的工作,工作任务经常重复、没有挑战性,却不能由自己来把控,必须去做。而你做起来觉得没有新鲜感或满足感,久而久之就容易出现懒散、拖延的情况,这属于动力问题。”专家表示,工作拖延表面上是意志力不够,实际上是动力不够。“不喜欢的工作也一定要做,那就等非做不可时再做。”

另外,拖延还与个性有关,如自我控制力差、做事随性、优柔寡断或完美主义者,也容易出现拖延。

篇6:"网络拖延症"为何爱惹职场人

你总喜欢将今天能完成的事情拖到明天做吗?你总是喜欢将事情压到最后期限才开工吗?如果你已经出现这样的症状,那可得小心了。这是“拖延症”的前兆。现代白领中存在着诸多的“网络拖延症”人群,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局面发生呢?下面,就来听听专家们是怎么说的吧!

确立目标、自我增值、增强自信有助提高工作效率

今天能完成的工作,总喜欢拖到明天;有大把时间做事,却总在最后期限才开工……经常这么做的人要小心了,你可能患上了拖延症,即“以推迟的方式逃避执行任务或做决定的一种特质或行为倾向,是一种自我阻碍和功能紊乱行为”。拖延症不仅影响工作效率,更容易影响个人职业发展,专家建议确立目标、执行计划以克服拖延症,助于个人职业发展。

拖延症已成职场通病

“看着工作任务就心烦,能拖一秒是一秒,总感觉自己很忙,但其实没有可忙之处,期限到来前,心里虽然很焦虑,但总想“再等一下”。”想起自己的拖延症,策划专员小黄很懊恼,明明应该尽快完成活动策划,但他一面对电脑,就马上被各种新闻资讯、电影视频或游戏吸引,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就被消遣过去了。

调查发现,许多职场人在工作中或多或少有拖延行为,如作家、设计师、策划人员等。不少人认为拖延症已成为职场人的一个“通病”。某网站上一个叫“我们都是拖延症”的小组,其成员有53000多人,其中大部分是职场人。

另外,在微博上输入“拖延症”搜索,有关讨论超过30万条。“布置给我的双休日任务还没动,怎么办呀,这东西两个工作日还不一定能搞掂,我只有半天多的时间了。”网友“溜溜aka”把自己的行为归结于“该死的拖延症”,称只能晚上加班工作。而网友“Vivienne大王”也深受其害,称自己对着电脑就是不愿意工作,不是玩微博就是网购,工作效率低。

网络是罪魁祸首之一

伴随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花在网络上的时间越来越多,而人的注意力极容易被分散,部分人的拖延症便由此而生。

“打开电脑,聊天、浏览网页、玩玩游戏或看下视频,工作还没开始做,半天就过去了。”这是平面设计师小周的拖延表现。有同样经历的职场人不在少数,这部分人的日常工作大多离不开电脑,每天的工作几乎都从启动电脑、登录网络开始,却常常被网络信息“诱惑”,从而把该做的工作推后、拖延。

据职场人反映,信息量庞大、更新换代快、没有时间限制、可供消遣娱乐或打发时间的网络已成为不少职场人逃避工作的借口,被职场人认为是“拖延症”的罪魁祸首之一。

不自信易产生逃避心理

“从心理层面分析,部分人对工作能力不自信是导致拖延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专家认为,工作上曾遭遇过重大挫败,对自己不够自信的人,容易产生逃避心理,常以疲劳、状态不好、时间充足等借口来拖延工作进度。

专家认为,这部分职场人实际上很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他们更希望别人觉得他时间不够、不够努力,而不是能力不足。

任务重复缺乏工作动力

“日复一日的工作,工作任务经常重复、没有挑战性,却不能由自己来把控,必须去做。而你做起来觉得没有新鲜感或满足感,久而久之就容易出现懒散、拖延的情况,这属于动力问题。”专家表示,工作拖延表面上是意志力不够,实际上是动力不够。“不喜欢的工作也一定要做,那就等非做不可时再做。”

另外,拖延还与个性有关,如自我控制力差、做事随性、优柔寡断或完美主义者,也容易出现拖延。

恶性循环影响职业发展

据研究发现,20%的人认为自己是长期拖拉的人。虽然拖延症看起来是一种日常行为现象,很多人不把它当作严重问题,但它其实是自我调节的一个重要问题,若不防治拖延症,可能会造成严重危害。

“越是拖延的人,其内心就越紧张,心理压力越大,思维和工作效率都会因此变得很低,工作成果也不好。”专家认为,若是让拖延长期恶性循环的话,容易导致工作效率低、生活不顺利,会影响工作评价、职业发展。

建议:确立目标获取动力

“学会把工作任务融入到人生设计轨道,如希望自己今年哪方面有所突破,那就遵循这一目标去做,做出系列作品或成绩,从而得到提升。”专家表示,把无法把控的工作,主动变成可以把控,从个人思想方面来做调整,转变自己对工作的要求,从中获取工作动力。

“制定工作要求或目标不能太贪、太多、太杂,建议制定自己喜欢且能胜任的目标,然后利用自己的各种能力、资源来达成。”专家称,行动力非常重要,还要自我监督、让别人监督。

自我增值丰富生活

长期工作会使人进入职业枯竭期,专家建议,职场人应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增值,进行培训、学习,以能力提升来解决不自信导致的工作拖延。而针对过去有挫折的人,建议这类人正视并克服过去的缺点,接纳自己的工作能力,从而胜任工作。

另外,工作之余要懂得生活,平时多些体育锻炼,多与朋友沟通交流,多参加旅游、看音乐剧等娱乐消遣,学会把生活与工作安排好,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戒掉”拖延行为。

持之以恒克服拖延

要克服拖延症,专家认为应该坚持执行四条计划:首先,意识到自己的拖沓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其次,把拖沓的原因一条条写出来;第三,一条条克服这些原因;第四,付诸实践。

篇7:有关拖延症的随笔:不要用后悔为拖延买单

一说到小时候的事,就躲不开一个“穷”字。穷到什么份儿上呢?反正觉得永远吃不饱、穿不暖,每个人顶多有一套当季的破破烂烂的衣服可穿。要想参加比较隆重的场合,非要提前把那一直一蹶不振的行头早早洗刷收拾一番不可。

我十岁那年的冬天,有一天父亲要出门,忘了是一件什么重要的事。前一天中午他就把那唯一的褂子脱下来,叮嘱我给他洗洗,趁太阳好晒一晒,别耽误了第二天出门穿。我答应着,父亲就穿上他的破棉袄出去干活了。我把父亲的褂子泡在盆里,看看太阳正好,就眯着眼小小地幸福了一会儿。就这一会儿,来了一大群伙伴儿,大家吵吵嚷嚷地在院子里画上线,分伙儿做跳房子的游戏。我觉得时间还早,玩一会儿再洗衣服也不晚吧。没想到越跳越起劲,我就把洗衣服的事丢在了脑后。期间我也似乎隐隐约约想起来两次,但玩的正高兴,就安慰自己,还不太晚,再玩一小会儿吧!不想越玩越疯,冬天天又短,不觉就到了夕阳西下时。父亲回来了,看一眼院子里的晾衣绳,疑惑地问:“我的褂子呢?”天啊,我还没洗呢!我立刻撇开大家,手忙脚乱地去洗衣服,不过毕竟时间太晚了,等我飞速洗完衣服,太阳都要下班了。我把父亲的褂子赶着太阳东挪挪,西挪挪,一直挪到外边上冻了,才不甘心地拿进屋里。这可怎么办呢?父亲没有说什么,只是把炉子打开,用那不大旺的炉火烤衣服,我也一声不响地帮忙。那时的土布又笨又厚,一直烤到半夜也没烤干,我心里又后悔又难受,没法说出来。最后,父亲把褂子搭在椅子背上,放在炉子边,劝我去睡觉。我也困得不得了,只好去睡了。

第二天早上我起床时,父亲已穿上褂子出门去了。下午他回家时,我忐忑不安地问他早上褂子干了没有?父亲说袖子和大襟都干了,可领子、口袋和腋下都湿着呢,穿出去以后都冻住了,穿了一天,这会子都干了。我听了心里很难过,虽然父亲没有责怪我一句话,但一想到在寒冷的冬天里,父亲用自己的体温把衣服烘干了,我没法原谅自己。

从那以后,我知道干什么都要趁早。只要是派给我的活儿,我再也不敢拖拉了,那个治愈拖延症的冬天让我明白,我不能一直用后悔为拖延买单。

作者:窦坦凤

公众号:临朐

【当心不要患上“网络拖延症”!】相关文章:

1.拖延症演讲稿

2.摆脱拖延症 提高工作效率

3.高中议论文范文拖延症

4.战胜拖延症作文600字

5.教师优秀趣味作文:习惯性拖延症

6.当心求职陷井

7.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8.在网络上最好不要保留密码

9.读《拖延心理学》有感

10.大学生患上人际交往障碍该怎么办?

下载word文档
《当心不要患上“网络拖延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