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心灵的等级》记叙文阅读及答案

《心灵的等级》记叙文阅读及答案

2022-10-27 12:45:5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是绒绒啊”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心灵的等级》记叙文阅读及答案,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心灵的等级》记叙文阅读及答案,方便大家学习。

《心灵的等级》记叙文阅读及答案

篇1:《心灵的等级》记叙文阅读及答案

《心灵的等级》记叙文阅读及答案

初春是散步的好季节。我带着我十岁的小外甥在郊外漫游,消磨着开学前的最后时光。

虽春寒当前,但柳丝已不再像越冬时那样刻板的低垂,随着风儿的鼓舞有了些生机,以她婀娜的姿态飘荡在道路两旁。零零散散的农家摊位,摆设在飘荡着的柳丝中间:蘑菇、红薯、大枣、木耳、柿饼。惟有一个摊位与它们不同,在就地铺设的一块方巾上,摆下了一双双五颜六色、只有中国旧式妇女才穿的鞋子——三寸金莲。它们在初春阳光的照射下,泛着夺目的流光。

我拉着小外甥的手,走近那席地而设的摊位,蹲下身来,端详并挑拣着那一双双带给这世界新奇和美妙的“金莲”。就在那一瞬间,它足以将面对它的人们拉回到本世纪前的某一年、某一月或者某一天。它就像一个梦,穿越时空的隧道,为人们讲述着久远的、伴随着血泪的故事,同时又极力地显示着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谁这么巧?把粗俗的东西变得这么高雅!”我不知道,跟在我身边的小外甥能否听懂我这随口而出的调侃。

“这是我闲着没事,琢磨着做的,要是还看得过去,就多拿几双,回去送朋友吧。”这番话的语气是那么轻松,我忍不住抬起头来,才知道面对的是一位七十多岁模样的农妇。她的脸上沉淀着岁月的色素,略显凌乱的银丝在微风中轻拂。

“我现在唯一的`朋友就是我的小外甥,就买一双送给他吧,回家摆在他的钢琴上,作个装饰!”我自言自语着,显得有些漫不经心。

“不,我可不要!”小外甥不屑的语气里夹杂着几分羞涩。

于是我赶忙说:“那买一双我自己留着,多少钱呀?”我边掏出钱包,边打问着价钱。

“十元。”那农妇回答。

我用挑剔的目光审视着手中的鞋子说:“看上去虽然漂亮,可还是不够精致。八元怎样?”我试着压价。

“那,那就八元吧。”

老妇人的话音未落,我身边的小外甥就使劲扯我的衣襟,我回过头去,望见那双明净、带有几分责难的眼睛,他的嘴唇微张,好像要说什么。在孩子面前,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由一个成年人自以为是的精明所导致的尴尬处境。我俯下头去,对他说:“高梁说得对,我们不能跟老年人讲价钱。”

我随手拿起一双小鞋递给高梁,为了对刚才的行为表示歉意,我加倍付了钱。

归途中,我小心地捧起那双缎面小鞋,一改初见它时的挑剔目光细心打量。这双紫色的提花锦缎“金莲”,配以乳白色的鞋底、鹅黄色的沿口,给它本身的艳丽和华贵衬托出几分典雅,几分大方。一缕与鞋面近似的淡紫色长穗,将两只鞋子牢牢地固定在一起,使它们不至于因为主人的大意而各奔了东西。这巧妙的构思,不但牢固了两只鞋子彼此的关系,还增添了它们的艺术魅力,正可谓一举两得!再看那针针线线的均衡、略显夸张的造型,都体现出制作者对它们的精心。

我寻思着,这样的精心是否就是为了换取一份报酬?我设想,当有一天我不再为官方效命,而用自己年迈的余力换以金钱来补贴家用时,我是否也会面对此情此景?我是否也会用以自己的心智和情感凝聚而成的作品去面对惨淡的世事和寡情的人?

时光无法伤及美德的延续。在很多时候,一个久经世故的成年人未必会比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更能够彻悟做人的道理,人们常常因忙于功利,俗事缠身而将原本的质朴消磨得杳无踪影,哪怕是一些功名早已成就了的人,或许依旧不懂得该怎样以一个“人”的姿态去面对眼前的世界。而美德,就像孩子的脸一样淳朴自然,像这早春的天空一样清澈透明,她代表着人类对人性美、人情美的追求和对整个世界的爱心。我想,如果可以将人的心灵分为等级的话,那么“爱心”应该是最崇高的一等。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她都代表着一个人的身份,虽然这身份常常被追名逐利的人们所忽略,可它仍不失为一个举世公认的做人标准。

2月于北京稻香园

(原载于《中华散文》杂志第十二期)

16.文中画线句说“他的嘴唇微张,好像要说什么”,请根据上下文语境,模仿“小外甥”的语气写一段劝说的话。(2分)(注意理由充分,语气恰当。)

17.作者笔下的“三寸金莲”有哪些特点?(2分)

18.文中的“七十多岁模样的农妇”是一个怎样的人?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4分)

19.作者为什么在最后一段说“时光无法伤及美德的延续”,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分)

参考答案:

16.参考答案:“大姨妈,老奶奶要的价钱并不过分,再说她都这么大岁数了(或做人要有爱心),您怎么还跟她讨价还价呢?”语言通顺,语气恰当(1分),理由充分(1分)

17.参考答案:色彩搭配合理、构思巧妙、针线均衡和造型略显夸张。任意答出三点给2分,任意答出两点给1分,只答出一点不给分。

18.参考答案:勤劳(1分),七十多岁琢磨着制作“三寸金莲”,“用自己年迈的余力换以金钱来补贴家用”(1分);善良(1分),“以自己的心智和情感凝聚而成的作品去面对惨淡的世事和寡情的人”(或以“轻松”美好的心境面对“我”的百般挑剔和无理还价)(1分)。

19.参考答案:久经世故的成年人常常因忙于功利,俗事缠身而将人类对人性美、人情美的追求和对整个世界的爱心消磨殆尽(1分),可是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属于心灵最崇高等级的“爱心”,仍不失为一个举世公认的做人标准(1分)。这样写既照应标题,又点明主旨(或卒章显志)(1分),表现了作者对于心灵最高等级——“爱心”的礼赞(1分)。

篇2:《心灵的等级》阅读答案

初春是散步的好季节。我带着我十岁的小外甥在郊外漫游,消磨着开学前的最后时光。

虽春寒当前,但柳丝已不再像越冬时那样刻板的低垂,随着风儿的鼓舞有了些生机,以她婀娜的姿态飘荡在道路两旁。零零散散的农家摊位,摆设在飘荡着的柳丝中间:蘑菇、红薯、大枣、木耳、柿饼……惟有一个摊位与它们不同,在就地铺设的一块方巾上,摆下了一双双五颜六色、只有中国旧式妇女才穿的鞋子 ——三寸金莲。它们在初春阳光的照射下,泛着夺目的流光。

我拉着小外甥的手,走近那席地而设的摊位,蹲下身来,端详并挑拣着那一双双带给这世界新奇和美妙的“金莲”。就在那一瞬间,它足以将面对它的人们拉回到本世纪前的某一年、某一月或者某一天。它就像一个梦,穿越时空的隧道,为人们讲述着久远的、伴随着血泪的故事,同时又极力地显示着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谁这么巧?把粗俗的东西变得这么高雅!”我不知道,跟在我身边的小外甥能否听懂我这随口而出的调侃。

“这是我闲着没事,琢磨着做的,要是还看得过去,就多拿几双,回去送朋友吧。”这番话的语气是那么轻松,我忍不住抬起头来,才知道面对的是一位七十多岁模样的农妇。她的脸上沉淀着岁月的色素,略显凌乱的银丝在微风中轻拂……

“我现在唯一的朋友就是我的小外甥,就买一双送给他吧,回家摆在他的钢琴上,作个装饰!”我自言自语着,显得有些漫不经心。

“不,我可不要!”小外甥不屑的语气里夹杂着几分羞涩。

于是我赶忙说:“那买一双我自己留着,多少钱呀?”我边掏出钱包,边打问着价钱。

“十元。”那农妇回答。

我用挑剔的目光审视着手中的鞋子说:“看上去虽然漂亮,可还是不够精致…… 八元怎样?”我试着压价。

“那,那就八元吧……”

老妇人的话音未落,我身边的小外甥就使劲扯我的衣襟,我回过头去,望见那双明净、带有几分责难的眼睛,他的嘴唇微张,好像要说什么。在孩子面前,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由一个成年人自以为是的精明所导致的尴尬处境。我俯下头去,对他说:“高梁说得对,我们不能跟老年人讲价钱。”

我随手拿起一双小鞋递给高梁,为了对刚才的行为表示歉意,我加倍付了钱。

归途中,我小心地捧起那双缎面小鞋,一改初见它时的挑剔目光细心打量。这双紫色的提花锦缎“金莲”,配以乳白色的鞋底、鹅黄色的沿口,给它本身的艳丽和华贵衬托出几分典雅,几分大方。一缕与鞋面近似的.淡紫色长穗,将两只鞋子牢牢地固定在一起,使它们不至于因为主人的大意而各奔了东西。这巧妙的构思,不但牢固了两只鞋子彼此的关系,还增添了它们的艺术魅力,正可谓一举两得!再看那针针线线的均衡、略显夸张的造型,都体现出制作者对它们的精心。

我寻思着,这样的精心是否就是为了换取一份报酬?我设想,当有一天我不再为官方效命,而用自己年迈的余力换以金钱来补贴家用时,我是否也会面对此情此景?我是否也会用以自己的心智和情感凝聚而成的作品去面对惨淡的世事和寡情的人?

时光无法伤及美德的延续。在很多时候,一个久经世故的成年人未必会比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更能够彻悟做人的道理,人们常常因忙于功利,俗事缠身而将原本的质朴消磨得杳无踪影,哪怕是一些功名早已成就了的人,或许依旧不懂得该怎样以一个“人”的姿态去面对眼前的世界。而美德,就像孩子的脸一样淳朴自然,像这早春的天空一样清澈透明,她代表着人类对人性美、人情美的追求和对整个世界的爱心。我想,如果可以将人的心灵分为等级的话,那么“爱心”应该是最崇高的一等。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她都代表着一个人的身份,虽然这身份常常被追名逐利的人们所忽略,可它仍不失为一个举世公认的做人标准。

16.文中画线句说“他的嘴唇微张,好像要说什么”,请根据上下文语境,模仿“小外甥”的语气写一段劝说的话。(2分)(注意理由充分,语气恰当。)

17.作者笔下的“三寸金莲”有哪些特点?(2分)

18.文中的“七十多岁模样的农妇”是一个怎样的人?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4分)

19.作者为什么在最后一段说“时光无法伤及美德的延续”,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分)

参考答案:

16.参考答案:“大姨妈,老奶奶要的价钱并不过分,再说她都这么大岁数了(或做人要有爱心),您怎么还跟她讨价还价呢?”语言通顺,语气恰当(1分),理由充分(1分)

17.参考答案:色彩搭配合理、构思巧妙、针线均衡和造型略显夸张。任意答出三点给2分,任意答出两点给1分,只答出一点不给分。

18.参考答案:勤劳(1分),七十多岁琢磨着制作“三寸金莲”,“用自己年迈的余力换以金钱来补贴家用”(1分);善良(1分),“以自己的心智和情感凝聚而成的作品去面对惨淡的世事和寡情的人”(或以“轻松”美好的心境面对“我”的百般挑剔和无理还价)(1分)。

19.参考答案:久经世故的成年人常常因忙于功利,俗事缠身而将人类对人性美、人情美的追求和对整个世界的爱心消磨殆尽(1分),可是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属于心灵最崇高等级的“爱心”,仍不失为一个举世公认的做人标准(1分)。这样写既照应标题,又点明主旨(或卒章显志)(1分),表现了作者对于心灵最高等级 ——“爱心”的礼赞(1分)。

篇3:记叙文阅读及答案

①在灾区的路上,常常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农民背着包裹从各安置点返回自己的家园,这是他们自愿的选择。与安置点吃喝不愁相比,返回家园的生活有着太多的艰辛,然而,这似乎并不能阻止那如鸟归巢般的渴望。

②我们在陈家坝乡安置点遇到一位叫赵义富的老汉,他今年61岁,个子不高,精瘦精瘦的,眼神很亮,透着一股子倔劲。他的家在大山另一边的青林村,这个村也叫“红军村”,当年村里所有的青壮年都跟着红军闹革命去了,活了大半辈子的老汉,从没想到他引以为豪的家园有朝一日会毁于一旦。地震后,从废墟上爬起来的他,拉起老伴,踏着仍在垮塌的山体,一路跌跌撞撞向山下冲去,身后,他喂养了6年的大红马仰天长啸,哭一般地嘶鸣着,老汉心里疼得直发抖。

③在乡里的安置点上住了两天,这一辈子不懂什么叫失眠的赵老汉,两天两夜合不上眼。他的大红马,还有3头牛、20多头猪、16只羊……像走马灯似的在他眼前转个不停。赶到第3天,天蒙蒙亮,老汉再也待不住了,腾地从地铺上站起身,对老伴说了句:“不行,我得回去给牲口们放生,让它们自己找点东西吃。”

④老伴哭了:“没了路,你咋得回去?”

⑤“我爬也得爬回去!”

⑥说到做到的赵老汉真的是爬回去了。

⑦大面积垮塌的山体,早已改变了原来的模样,所有通往村子的路全没有了,到处是塌陷,随处是深不见底的裂缝,踩在松垮的碎石上,根本站不住,走两步就要退一步。老汉一路几乎是匍匐在地,手脚并用地往前爬,尖利的石头在他身上刮出一道道伤口,手指磨出了血,一只鞋在攀爬中掉进了裂缝,整整3个小时,他终于爬回了青林村。

⑧“地震把房震塌了,大石头把田卷了。我养的猪、牛、羊、马还在。”

⑨他走到家畜跟前,由于饥饿和恐惧它们已极度虚弱,那匹大红马悲哀地望着他,挣扎着站起来,舔着他的手,他落泪了。他松开马缰,解开牛鼻子,把猪和羊向一起拢了拢……又在废墟下翻出一口袋胡豆,洒在地上。然后,找出已经砸扁的水桶,用石头敲了敲,到半山腰的小河沟里取回两桶水,蹲在地上,挨着个看着它们喝饱了,又回到半山腰,再取回两桶水放在那里。直到太阳偏西,他才恋恋不舍地起身,离开这个已经成为一堆瓦砾的家,依然匍匐在地手脚并用,跋涉整整3个小时,回到山下。

⑩从这天起,每隔3天,赵义富老汉都要像这样每天山上山下来回爬6个小时回到青林村,给家畜们喂一次水。

(11)老汉一回去,它们就围着老汉嗷嗷叫,他背不起太多东西,只能喂点水,保住它们。他心里反复念叨的只有一句话:“保住它们!”

(12)望着老汉,我们惊异地说不出话来。他似乎明白了我们的心思,伸出手,一五一十地数叨起来:“马喂起来要运输,猪牛羊价格好了,年底能卖3万块钱。虽说家都毁了,可日子总要过下去!”

(13)什么是日子?日子就是一种精神,一种气概,一种始终奔向明天的希望啊!

(摘自《光明日报》)

1、作者在文章开头作了哪些交待?这有什么用意?请选择一个角度加以说明。(2分)

答:

2、第②段中,写“他今年61岁,个子不高,精瘦精瘦的”表明老人

________________;说他“眼神很亮,透着一股子倔劲”说明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文中在描写老人的内心感受时多是一笔带过,而描写大红马时则具体细腻。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说说你的理解(2分)

4、文中对老人着墨最多的是_______,这些描写既是前文“___”二字的具体体现,是老人“倔劲”的生动再现。(2分)

5、文章结尾一段是老人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用老人的一句内心独白来概括的话,就是。(2分)

6、作者怀着怎样一种心情来写老人的?试从不同的角度说说看。(2分)

答案:

1、(2分)为后文作铺垫:①点明人、事的特殊背景。②暗示老人是农民的代表和缩影。③表明灾民不靠国家、千方百计自救的精神。④表现灾区农民对家园的依恋、不弃与热爱。(答出l个要点即可)

2、(2分)①年高瘦小(“平凡普通”、说明他完全有理由安享救助)②顽强刚毅(“非凡伟大”、表现出他不善罢甘休的决心)

3、(2分)①侧面(间接〕描写,借马写人。②传达出作者不忍触及人的种种不幸的那种心态。(答出第②点加1分)

4、(2分)①细节(动作)②“艰辛”

5、(2分)“保住他们”

6、(2分)①痛心②敬佩(感动)(答作“同情”得1分,答“震撼”不得分)

篇4:记叙文阅读及答案

两篇记叙文阅读及答案

阅读(甲)(乙)两篇文章,完成问题。

(甲)手握阳光

曹文广

1878年冬天,一个衰弱不堪、嘴唇冻得发青的乞丐在街上拦住了匆匆经过的屠格涅夫。乞丐伸出一只通红的、肿胀的、肮脏的手,向作家乞讨。作家掏遍了身上所有的口袋,但什么都没找到。他窘极

了,便紧紧地握住乞丐颤抖的手:“别见怪,兄弟,我身上一无所有呢,兄弟。”乞丐也“紧紧地捏了捏”作家的手指。“哪里的话,兄弟,”乞丐口齿不清地慢慢说道,“就这也该谢谢您啦!这也是周济

啊,兄弟。”

屠格涅夫后来在一篇文章中说:“我懂了,我也从我的兄弟那里得到了周济。”的确,没有比这更好更慷慨的施舍了——施舍者在给予的同时也得到了对方同等的回报,双方共同分享着,他们已经使某些东西得到了新生的快乐。

我们每个人都能去帮助别人。即使你两手空空,只要心是慷慨的、真诚的,你就不是一无所有,在你的掌心永远有一种叫做善良的阳光——把手伸出去,只需要简单的.一握,你收获的绝不比你撒播

的少。

(乙)善良使人美丽

晓铃叮当

善良使人美丽。

有一个暑假,我坐火车到四川去玩。对面坐着一位大妈,穿着朴素、面孔普通。

天气热极了,我坐着坐着,只觉得头晕目眩,“扑通”一下就倒在地上。过了好久,我感受到一阵清凉的气息,睁开眼睛,面前就是这位大妈的脸,她正轻轻托着我的头,一点一点给我喂水。她离我那么近,眉眼细致、五官生动,满脸的关怀令她恍如慈母。我这才知道,我中暑了,并且还吐得狼狈不堪,都是这位大妈给我擦干净的。我连连道谢,大妈笑起来,那笑容仿佛是绽开的一朵花……

生活就是这样奇妙,我们曾经做过的一切,原来并没有随风而逝,它悄悄溜进我们的内心,化为岁月。岁月像把刻刀,在日里,在夜里,给我们的面孔刻下印记,渐渐改变你的眉梢眼角,鼻子嘴巴,慢慢地,令你周身透出可亲、动人、美丽的光芒。据说,慈禧太后最讲究容颜护理,为了美而不惜代价,可是,从留下来的她的画像和照片看来,她满脸的凶气,非但不美,实在是可怕。

当我们看宋庆龄的照片时,看到的是高贵、优雅、可亲、可敬,即使到了八十高龄,她留给人的印象依然是光彩照人的。,这是因为她的内心芬芳馥郁。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面孔是心灵的图画。一颗善良的心,比得过任何服饰、珠宝、装扮,它所带来的美丽,不仅发自内心,溢于言表,并且持久高贵。朋友,你若希望自己美丽俊秀,那就精心浇灌你的心灵花园吧。

1.体会标题的深刻含义。

“手握阳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善良使人美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屠格涅夫的“善良”和大妈的“善良”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议论的内容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

4.体会下面加粗词语的表达效果。

(1)他窘极了,便紧紧地握住乞丐颤抖的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妈笑起来,那笑容仿佛是绽开的一朵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线句给你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有一颗善良的心就像拥有阳光一样能够温暖他人、照亮自己。有一颗善良的心能使人看起来更美。

2.屠格涅夫的“善良”表现在他因不能施舍乞丐而向他真诚道歉;大妈的“善良”表现在她在火车上悉心照顾中暑的“我”。

3.要真诚地播撒善良。

4.(1)表现屠格涅夫的真诚和歉意。

(2)表现大妈因为善良而美丽如花。

5.善良温暖了他人也快乐了自己,应该善待他人。

篇5:心灵折旧费阅读答案

1.(3分)用简明的语言按故事情节填空。

大哥借车给汉子——()—()—大哥想要还钱

2.(2分)文中说“大哥很为自己的聪明得意了一番”,大哥为什么“得意”?

3.(4分)请你说说⑦⑧两段中加点的“甩”和“抢”好在哪里。

4.(2分)文中第⑤段“太阳放着刺眼的光芒”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5.(3分)你是如何理解文题“心灵折旧费”的?

篇6:心灵折旧费阅读答案

1、大哥盼还车 汉子还车 大哥要钱

2、能挣20元钱。能得到老婆的赞许

3、写出大哥对嫂子的不满,着急还钱的心情,对要钱的自责,表现大哥本质上市善良的。

4、烘托大哥焦急(绝望)的心情,为下文汉子还车作铺垫。

5、20元自行车折旧费使大哥的人品打了折扣,这让他自责,作者借此呼唤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信任。

篇7:《心灵百叶窗》阅读答案

①你的心灵小木屋,有与外界沟通的窗口,那心灵之窗,你安装百叶帘了吗?

②常常地,你为那从窗口满泻而入的金光,满心欢喜,无比自豪。是的,人生怎能没有光明,心灵怎能任其幽暗?心灵小木屋,必得有大千世界的光和热涌入,才会有生机,有生趣,才能酿出灵感,产生出创造的冲动。所谓幸福与欢乐,与心灵门窗的畅开程度,一般来说,是成正比的。

③但是,在生命历程的某些时段,外界所射入的光,未必都是纯净的阳光。你取得了某些成绩,获得了某些收益,于是,捧场的光、阿谀的光、嫉妒的光、怀疑的光,都可能灼热刺目地破窗涌入,或许令你兴奋莫名、忘记了自己的实际斤两;或许令你顿生烦恼、不能冷静自持。这时,□□你的心灵之窗安装了操纵自如的百叶帘,□□,你就可以灵活调整那叶片的开合程度,使那些光线恰到好处地透射进来——你需要适度的鼓励之光,以滋润你那在奋进中也许有些疲惫的心灵;你也应该适度地容纳批评挑剔之光,以使自己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④不过,当下的中国人,因成功发财而受到强光照射的,毕竟还是很小的一部分,中间状态的所谓芸芸众生,多有不如意事常八九之叹;还没有走上社会的学生,学业的压力、考取高一级学校的压力、家长望子成龙的压力、同学间公开竞争与隐性攀比的压力,都不小;从技校或大学毕业出来的青年人,求职的压力、求到职后工作任务的压力、特别是人际交往间怎么也磨合不好的压力,都会使心灵里蓄满焦虑。在这种情况下,适当开大心灵的窗户,增加进光量,并扩展自己的视野,可作为第一步措施。但天有阴晴风雨,不能总是企盼外光来疗救自我心灵因焦虑而派生出的幽暗低沉;再说,瞭望外面那精彩的世界,这山望去那山高,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固然有激励自己在这以竞争为发展机制的社会中,胸怀抱负艰苦奋斗,以期能跻身成功人士行列的好的一面,但过多地外望,欲望膨胀,把心旌弄得噼啪乱卷,也可能会生发出好高骛远、不自量力的浮躁乃至非分之心。这样,就必须采取第二步措施——安装窗帘,使自己和窗外的光线与风景,保持以能变化的互动关系。

⑤在生命的某些时刻,不仅卷起百叶帘,而且洞开窗扉,让外界的阳光、气流,挟带着人间的复杂滋味,任其涌入,当然是必要的,也往往会给我们带来生命中最直接的快感。

⑥但是,在生命的更多时段,还是以心灵之窗的百叶帘,把内心的光线与氛围调节在对自己最恰切的状态吧。如果外界泻入的光线太强,就把百叶合拢一些,保持一派安谧平静;如果外界一时阴雨绵绵,就点燃你的心灯,把你的心灵小木屋照得和平时一样明亮。

⑦你那心灵小木屋的窗户还没有安装百叶帘么?莫迟疑,快动手,赶紧把它装上!

1.阅读全文,说说你对标题心灵百叶窗的理解。(4分)

2.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③段空格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4分)

A.因为但是B.即使那么C.虽然但是D.如果那么

3.第⑥段中加点的泻入的光线太强一时阴雨绵绵分别指代什么内容?(4分)

泻入的光线太强:

一时阴雨绵绵:

4.根据本文表达的基本观点,判断下面两句名言能否作为本文的道理论据,并说明理由(4分)

名言一:胜不骄、败不馁

名言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结合你的一次经历,谈谈对所谓幸福与欢乐,与心灵门窗的畅开程度,一般来说,是成正比的这句话的认识。(3分)

参考答案:

1.(4分)百叶窗可以自如地调整叶片开合程度。心灵百叶窗是说人要善于调节自己的状态,面对外界是非风雨。

2.(3分)D

3.(4分)泻入的光线太强指代成功发财(取得成绩、获得收益)的时候;一时阴雨绵绵指代人生因不如意而心灵蓄满焦虑时。

4.(4分)判断1分,理由1分。示例:

名言一可以作为论据。(1分)胜不骄,败不馁是说取得成绩的时候不骄傲自满,失败的时候不气馁,可以用来论述本文正确面对外物的得失这一观点。

名言二不可以作为论据。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说思和内省是促进自己提高的方式,与本文论述的观点不符。

5.(3分)应围绕外界对人的积极影响谈。认识2分,结合实例1分。

篇8:《心灵折旧费》阅读及答案参考

21.(3分)你是如何理解文题“心灵折旧费”的?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参考答案:

17.大哥盼还车 汉子还车 大哥要钱

18.能挣20元钱。能得到老婆的赞许

19.写出大哥对嫂子的不满,着急还钱的心情,对要钱的自责,表现大哥在本质上是善良的

20.烘托出大哥焦急(或绝望)的心情,为下文汉子还车作铺垫。

21.20元的自行车折旧费使大哥的人品打了折扣,这让他自责,作者借此呼唤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信任。

篇9:心灵百叶窗阅读答案

心灵百叶窗阅读答案

①你的心灵小木屋,有与外界沟通的窗口,那心灵之窗,你安装百叶帘了吗?

②常常地,你为那从窗口满泻而入的金光,满心欢喜,无比自豪。是的,人生怎能没有光明,心灵怎能任其幽暗?心灵小木屋,必得有大千世界的光和热涌入,才会有生机,有生趣,才能酿出灵感,产生出创造的冲动。所谓幸福与欢乐,与心灵门窗的畅开程度,一般来说,是成正比的。

③但是,在生命历程的某些时段,外界所射入的光,未必都是纯净的阳光。你取得了某些成绩,获得了某些收益,于是,捧场的光、阿谀的光、嫉妒的光、怀疑的光,都可能灼热刺目地破窗涌入,或许令你兴奋莫名、忘记了自己的实际斤两;或许令你顿生烦恼、不能冷静自持。这时,□□你的心灵之窗安装了操纵自如的百叶帘,□□,你就可以灵活调整那叶片的开合程度,使那些光线恰到好处地透射进来--你需要适度的鼓励之光,以滋润你那在奋进中也许有些疲惫的心灵;你也应该适度地容纳批评挑剔之光,以使自己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④不过,当下的中国人,因成功发财而受到强光照射的,毕竟还是很小的一部分,中间状态的所谓芸芸众生,多有不如意事常八九之叹;还没有走上社会的学生,学业的压力、考取高一级学校的压力、家长望子成龙的压力、同学间公开竞争与隐性攀比的压力,都不小;从技校或大学毕业出来的青年人,求职的压力、求到职后工作任务的压力、特别是人际交往间怎么也磨合不好的压力,都会使心灵里蓄满焦虑。在这种情况下,适当开大心灵的窗户,增加进光量,并扩展自己的视野,可作为第一步措施。但天有阴晴风雨,不能总是企盼外光来疗救自我心灵因焦虑而派生出的幽暗低沉;再说,了望外面那精彩的世界,这山望去那山高,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固然有激励自己在这以竞争为发展机制的社会中,胸怀抱负艰苦奋斗,以期能跻身成功人士行列的好的一面,但过多地外望,欲望膨胀,把心旌弄得噼啪乱卷,也可能会生发出好高骛远、不自量力的浮躁乃至非分之心。这样,就必须采取第二步措施--安装窗帘,使自己和窗外的光线与风景,保持以能变化的互动关系。

⑤在生命的某些时刻,不仅卷起百叶帘,而且洞开窗扉,让外界的阳光、气流,挟带着人间的复杂滋味,任其涌入,当然是必要的,也往往会给我们带来生命中最直接的快感。

⑥但是,在生命的更多时段,还是以心灵之窗的百叶帘,把内心的光线与氛围调节在对自己最恰切的状态吧。如果外界泻入的光线太强,就把百叶合拢一些,保持一派安谧平静;如果外界一时阴雨绵绵,就点燃你的心灯,把你的心灵小木屋照得和平时一样明亮。

⑦你那心灵小木屋的窗户还没有安装百叶帘么?莫迟疑,快动手,赶紧把它装上!

1.阅读全文,说说你对标题心灵百叶窗的理解。(4分)

2.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③段空格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因为但是 B.即使那么 C.虽然但是 D.如果 那么

3.第⑥段中加点的泻入的光线太强一时阴雨绵绵分别指代什么内容?(4分)

泻入的光线太强:

一时阴雨绵绵:

4.结合你的一次经历,谈谈对所谓幸福与欢乐,与心灵门窗的畅开程度,一般来说,是成正比的这句话的认识。(3分)

1.(4分)百叶窗可以自如地调整叶片开合程度。心灵百叶窗是说人要善于调节自己的状态,面对外界是非风雨。

2.(3分)D

3.(4分)泻入的光线太强指代成功发财(取得成绩、获得收益)的时候;一时阴雨绵绵指代人生因不如意而心灵蓄满焦虑时。

4.(3分)应围绕外界对人的积极影响谈。认识2分,结合实例1分

篇10:心灵百叶窗阅读答案

刘心武

①你的心灵小木屋,有与外界沟通的窗口,那心灵之窗,你安装百叶帘了吗?

②常常地,你为那从窗口满泻而入的金光,满心欢喜,无比自豪。是的,人生怎能没有光明,心灵怎能任其幽暗?心灵小木屋,必得有大千世界的光和热涌入,才会有生机,有生趣,才能酿出灵感,产生出创造的冲动。所谓幸福与欢乐,与心灵门窗的畅开程度,一般来说,是成正比的。

③但是,在生命历程的某些时段,外界所射入的光,未必都是纯净的阳光。你取得了某些成绩,获得了某些收益,于是,捧场的光、阿谀的光、嫉妒的光、怀疑的光,都可能灼热刺目地破窗涌入,或许令你兴奋莫名、忘记了自己的实际斤两;或许令你顿生烦恼、不能冷静自持。这时,□□你的心灵之窗安装了操纵自如的百叶帘,□□,你就可以灵活调整那叶片的开合程度,使那些光线恰到好处地透射进来――你需要适度的鼓励之光,以滋润你那在奋进中也许有些疲惫的心灵;你也应该适度地容纳批评挑剔之光,以使自己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④不过,当下的中国人,因成功发财而受到强光照射的,毕竟还是很小的一部分,中间状态的所谓“芸芸众生”,多有“不如意事常八九”之叹;还没有走上社会的学生,学业的压力、考取高一级学校的压力、家长“望子成龙”的压力、同学间公开竞争与隐性攀比的压力,都不小;从技校或大学毕业出来的青年人,求职的压力、求到职后工作任务的压力、特别是人际交往间怎么也磨合不好的压力,都会使心灵里蓄满焦虑。在这种情况下,适当开大心灵的窗户,增加进光量,并扩展自己的视野,可作为第一步措施。但天有阴晴风雨,不能总是企盼外光来疗救自我心灵因焦虑而派生出的幽暗低沉;再说,了望外面那精彩的世界,这山望去那山高,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固然有激励自己在这以竞争为发展机制的社会中,胸怀抱负艰苦奋斗,以期能跻身“成功人士”行列的好的一面,但过多地“外望”,欲望膨胀,把心旌弄得噼啪乱卷,也可能会生发出好高骛远、不自量力的浮躁乃至非分之心。这样,就必须采取第二步措施――安装窗帘,使自己和窗外的光线与风景,保持以能变化的互动关系。

⑤在生命的某些时刻,不仅卷起百叶帘,而且洞开窗扉,让外界的阳光、气流,挟带着人间的复杂滋味,任其涌入,当然是必要的,也往往会给我们带来生命中最直接的快感。

⑥但是,在生命的更多时段,还是以心灵之窗的百叶帘,把内心的光线与氛围调节在对自己最恰切的状态吧。如果外界泻入的光线太强,就把百叶合拢一些,保持一派安谧平静;如果外界一时阴雨绵绵,就点燃你的心灯,把你的心灵小木屋照得和平时一样明亮。

⑦你那心灵小木屋的窗户还没有安装百叶帘么?莫迟疑,快动手,赶紧把它装上!

22.阅读全文,说说你对标题“心灵百叶窗”的理解。(4分)

23.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③段空格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因为 但是 B.即使 那么 C.虽然 但是 D.如果 那么

24.第⑥段中加点的“泻入的光线太强”“一时阴雨绵绵”分别指代什么内容?(4分)

泻入的光线太强:

一时阴雨绵绵:

26.结合你的一次经历,谈谈对“所谓幸福与欢乐,与心灵门窗的畅开程度,一般来说,是成正比的”这句话的认识。(3分)

篇11:心灵百叶窗阅读答案

22.(4分)“百叶窗”可以自如地调整叶片开合程度。“心灵百叶窗”是说人要善于调节自己的状态,面对外界是非风雨。

23.(3分)D

24.(4分)“泻入的光线太强”指代成功发财(取得成绩、获得收益)的时候;“一时阴雨绵绵”指代人生因不如意而心灵蓄满焦虑时。

25.(4分)判断1分,理由1分。示例:

名言一可以作为论据。(1分)“胜不骄,败不馁”是说取得成绩的时候不骄傲自满,失败的时候不气馁,可以用来论述本文正确面对外物的得失这一观点。

名言二不可以作为论据。“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说“思”和“内省”是促进自己提高的方式,与本文论述的观点不符。

26.(3分)应围绕“外界对人的积极影响”谈。认识2分,结合实例1分。

篇12:《心灵折旧费》阅读及答案

《心灵折旧费》阅读及答案

①20元钱,大哥受益一生。

②这是五年前的事儿了。那时,大哥刚刚下岗,在县城的一个十字路口,租了一间铁皮小屋,卖些烟酒之类的东西。

③一天,夕阳沉沉地挂在天边。一位中年汉子走到大哥的铁皮屋前,汉子放下手中沉甸甸的编织袋,从口袋里摸索出五毛钱,买了一包低档的香烟。汉子抽出一根烟,点上,然后和大哥寒暄起来。从谈话中,大哥了解到,汉子就是我们县的人,刚刚从外地打工回来。汉子说,他的家距离县城还有二十几里的土路,他很犹豫地提出,能不能从大哥那里借一辆自行车,因为他已经坐了一晚上和一白天的车了。大哥看看夜幕已经降临,又打量着眼前这位陌生的民工,最后还是把他那辆“除了铃不响,剩下哪儿都响”的“东方红”牌自行车推了出来。当时的大哥,确实多了一个心眼,他本来刚买了一辆新自行车,但是大哥可不敢轻易地相信别人。汉子十分感动,说最晚明天上午就把车还回来。也许是由于匆忙,汉子并没有来得及留下他的姓名以及村名,就匆匆地骑车走了。当我的嫂子听说大哥把自行车借给一位陌生人的时候,和大哥大闹了一场。嫂子说我大哥是榆木疙瘩不开窍,这回肯定被人骗了,不信等着瞧。

④第二天上午,大哥焦急地等候在铁皮屋前,他多么希望那位汉子早点出现呀。然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大街上人来人往,就是没有那位汉子的身影。嫂子在一旁不断地敲敲打打、冷嘲热讽,大哥由沉默变得烦躁,又由烦躁变得愤怒。

⑤到了中午,太阳放着刺眼的光芒。汉子仍然没有来,大哥终于绝望了,任凭嫂子把他骂得狗血喷头。大概是在中午12点半的时候,那位汉子骑着车子忽然出现在大哥面前。汉子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连声说着:“对不起,对不起,来晚了。”大哥先是惊喜,但随之而来的是一股无名之火从心底升起。大哥厉声说:“对不起个屁!你耽误了我大事!”汉子很尴尬地站在一旁,手足无措。

⑥忽然,大哥灵机一动说:“这样吧,我不能把自行车白借给你,你得掏个钱,就算是车子的‘折旧费’吧。”大哥很为自己的聪明得意了一番。他知道,自己的这一招肯定会赢得老婆的.赞许。果然,一直在旁边站立的我的嫂子,脸上顿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但是,那位汉子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搞懵了,他嗫嚅着说:“行……你说……多少钱?”大哥说:“你拿20块钱吧。”汉子没有说话,从口袋里掏出两张十元的纸币,递给大哥。然后,汉子又说了一声:“谢谢你了,俺走了。”说完,汉子头也不回地融入人群之中。

⑦看着汉子已经走远,大哥才转过身,把那20元钱狠狠地甩给嫂子。然后,大哥准备把车子往里推一下。忽然,大哥愣住了!因为他看到了一个崭新的车铃,用手一拨,发出一阵脆响。大哥再仔细一看,车子确实是自己的“东方红”,但是变化的不仅仅是车铃,还有两只崭新的脚蹬子、刚刚上了油的链条以及擦拭一新的车瓦。

⑧大哥一下子明白了。他一把抢过嫂子手中的20元钱,赶紧跑上街头。但是,那个汉子的身影已经无从寻觅。阳光刺痛了他的眼……

⑨如今,大哥自己开办了一家企业,企业红红火火。大哥多次对我说,那20元钱,是他一生的心灵折旧费。

阅读题目:

1.(3分)用简明的语言按故事情节填空。

大哥借车给汉子—(  )—(  )—(  )—大哥想要还钱

2.(2分)文中说“大哥很为自己的聪明得意了一番”,大哥为什么“得意”?

3.(4分)请你说说⑦⑧两段中加点的“甩”和“抢”好在哪里。

4.(2分)文中第⑤段“太阳放着刺眼的光芒”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5.(3分)你是如何理解文题“心灵折旧费”的?

阅读答案:

1、大哥盼还车 汉子还车 大哥要钱

2、能挣20元钱。能得到老婆的赞许

3、写出大哥对嫂子的不满,着急还钱的心情,对要钱的自责,表现大哥本质上市善良的。

4、烘托大哥焦急(绝望)的心情,为下文汉子还车作铺垫。

5、20元自行车折旧费使大哥的人品打了折扣,这让他自责,作者借此呼唤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信任。

【《心灵的等级》记叙文阅读及答案】相关文章:

1.启示记叙文阅读及答案

2.心灵百叶窗阅读答案

3.计算机等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4.《榕树,生命进行曲》记叙文阅读及答案

5.一棵树记叙文阅读答案

6.海洋污染记叙文阅读答案

7.《拱桥》记叙文阅读答案

8.心灵的原风景阅读题及答案

9.《心灵之痛》阅读答案

10.计算机等级考试答案

下载word文档
《《心灵的等级》记叙文阅读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