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乡村的那些植物优美散文

乡村的那些植物优美散文

2023-05-28 08:06:1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摇摇小熊”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乡村的那些植物优美散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乡村的那些植物优美散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乡村的那些植物优美散文

篇1:乡村的那些植物优美散文

乡村的那些植物优美散文

去乡下,专为看植物。乡村的那些植物,当我如此近距离和它们接触时,我能想到的词是:生机,繁茂,葳蕤。是的,这个季节的乡村草木旺盛。

去乡下,要经过较长的一段国道。一路行去,国道两侧的景观带很是美丽。那里,有许多的树,灌木,草。高大的香樟蓊蓊郁郁,红叶观赏李披着一身绛红的叶,细细瞧去,叶间结了许多红红的果,耀眼的亮。我问朋友这果实能不能吃?朋友说一般情况下,作为观赏用的植物的果实是不能吃的。

乡村的小道上,只要随便一抬眼,优美的植物处处皆是。我今天是特地去看枇杷树的。人家的房前屋后,一棵棵的果树丰腴着,青葱逼人。那些青青的、黄澄澄的果簇拥在青枝绿叶间,冲你喜笑颜开。我跑到近前,想伸出手去抚摸,却又顾忌着不远处农人的眼光。朋友说,如果喜欢,可以和人家说一下,乡下人朴实厚道,他们会摘一些给我们的。我摇头。其实,我只是喜欢看果实挂在枝头的样子,那样的喜庆而温暖,让你的内心生出满满的欢欣与感动。

桃树的果已有拳头大小,蓬勃盎然。

再过些日子,这些桃就该上市了。柿子树阔大的叶间挤着小小的果,一只只,挤挤挨挨的,却又安静着,在枝叶深处,如养在深闺的女儿。不注意,是发现不了的。

农人的场院多晒着刚收割的菜籽,有的还未及打下,蓬松饱满着。一些麻雀随意地在地上行走,仿佛来做客的,熟得很。朋友也有几分地,长的是菜籽,尚未收割。我欢喜地跑过去摘了几枝,算作我此行的纪念。朋友笑着说,别弄黑了手。呵呵,黑了手又有什么关系。这些乡村的植物,让人止不住地爱恋。

田间茂盛的植物还有那些玉米。现在,青青的玉米还只有我的膝盖高,一片片的叶,饱满水灵,无限的生机。想象着不用多久,它们会高过我的头顶,成为一片片茂密的青纱帐。

沿河的道边,一棵桑葚树让我停下了脚步。这是棵有些年岁的老树,苍虬的枝干,茂盛的叶,结满红的、紫的桑葚果。站在树下,一阵恍惚,仿佛看到了童年时外婆门口的那株高大的桑葚树。满树的果子已是紫透,可外婆不让吃,说那些果子上有蛇盘过。于是,只能央求隔壁家的姐姐偷偷摘几颗给我解馋。却没在意总还是留下了痕迹,衣服上碰上的紫颜色让外婆佯装生气。

一阵风过,有三两果子扑嗒而下。朋友看出我的心思,说不能吃。这树长在路边,不卫生。依依地回头,将童年的一场桑葚梦藏在心底。

水边,有蒹葭临水而居。那是从《诗经》的深处走来的吧。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河岸边遗留的那几株蒹葭,顶端还留着花穗,灰白色的花穗在正午的日光下低眉,是涉水而来的女子,秀发翻飞。

河岸边,更多的'是芦苇。青青,青青。我问朋友,这芦苇就是可以裹粽子的苇叶吧。朋友说是的。只要随便打下一些苇叶,洗净,泡泡,就可以包粽子了。乡村就是这样,可以让你极容易地亲近,如同你慈爱的外婆。

啊,乡村,不光有众多可爱的植物,更有许多鸟。乡村的鸟和城里的鸟不一样,它们一点也不畏惧人。就在人家的场院悠闲自在地散步,啄食。小巧伶俐的麻雀在麦堆上跳跃,喜鹊的叫唤让人精神一振,黑白相间的羽毛更是增添了几分妩媚。路上,停着一两只色泽艳丽的凤头鸟。车子的到来让它不由地腾空而起,我们因此欣赏到那展开的美丽的凤羽。

六月的乡村在宁静中生长。植物的拔节声中有的是一份安谧的美好。桥边,两个大孩子举着竹竿垂钓。小小的一条河,安静在时光里。孩子斜靠栏杆,站在桥上,专注地看着水面,我以为他们纯粹是钓着玩的。哪知低头看他们身边的水桶,却游着数尾可爱的鲫鱼。六月的乡村,随便哪儿都是丰收的。

乡村的六月繁茂而多情。那些植物们,一个个都憋足了劲生长。而我只是一个走马观花的行者,不能深入到植物的内心。这个美妙的夏日,乡村的那些植物,每一株草,每一棵植物,都蕴含着无限生机,在阳光下,葳蕤美好。

向一株植物学习,努力生长,让人生的夏季葳蕤生姿。

篇2:乡村优美散文

乡村优美散文

炊烟

又见炊烟。炊烟缠缠,绕绕,弥漫着愁忧。丝丝,缕缕,不断。

稀落。再不复往日的浓稠。

一部分被游子背走了,和五谷一起,和山野里的清风明月一起。在城市的上空弥散。

掺合在工厂参天烟囱冒出的烟雾里。缭绕在建筑工地的脚手架上。混杂在纺织车间嘈杂的机器声中。

裁剪了,再裁剪。原汁原味的炊烟,已支离破碎。

鹊巢

鹊巢老了。秋风中,诉说一种黑。时常“啪嗒”一声,掉下一枝框架———这曾经是喜鹊们温暖的家园。

喜鹊们不见,已好多年了。老鹰不见,亦有好多年了。没有谁再来修补这破损的'家园。鹊巢,如航行在风雨中的破船,动荡,飘摇。终有哪一日,这黑色的存在,不复存在,像从来没有存在过地空旷、寂寥。

矮墙

门前的矮墙,斑驳陆离。布满时光的吻痕,浅浅深深。沐浴在日光里,你却那样的悠然、淡定。你点点滴滴的斑痕里,都是父母大半辈子的辛劳与阅历。还有蝉儿、蜻蜓停驻的痕迹,甚或老鹰与喜鹊、画眉清脆的啼鸣。

一页一页积聚起来,便是一本色彩斑斓、活色生香的书啊!一定也记载着我小时的机灵与顽皮?

只是,你也苍老了,真的苍老了。

日光在你苍老的身躯上,一寸一寸地腾挪。你的脸色开始幽深、晦暗。

你想睡觉了。你的眼角,皱纹重生。

与父母合影

让我再一次依偎在你们的怀抱里。

让我们再一次定格从前。

而现在,你们却成了我的孩子。我们再也走不到从前。你们瘦弱了,而我枝繁叶茂。我可以为你们遮挡些风雨了。光阴,从来就是这样流转的啊。

让我收藏你们的欢笑,收藏你们的苍老;一如你们永远收藏住我的稚嫩与天真。

让我们的呼吸永远粘贴在一起,让我们的心跳永远凝固在一起。

让我们常常能这样相拥,拥成一帧又一帧永恒。

篇3:有关植物的优美散文

我一直都认为,拆迁对我们家是有很多好处的。我也一直都认为,那火柴盒一样方方正正的小屋子比原先的老宅要现代化些。搬到单元房后,浴霸装上了,地板砖铺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土地全部被占用解放了生产力,不用把全家人大半年的心血都倾注在那可怜的收成上;老弟将来的房子有着落了;家里存折上第一次有了五位数以上的存款……

我总觉得,这些好处像是天赐的恩惠,足以抵消失去老宅,失去我家在河边开辟的那片菜园,失去奶奶爷爷勤劳看护的鱼塘和果园的损失。我甚至还沾沾自喜。我庆幸我们家在镇子的东头,赶上了第一批的拆迁,并且在两三年的时间里就经历了农村到城乡结合部的完美转变。我现在不想为我过去的鼠目寸光辩解,只是我一次又一次在梦里感觉到了不好的征兆。

在几乎所有的有关家的梦里,我都是伸出老宅,甚至是那一年租住的房子,或者是爷爷奶奶住的河边的房子的房顶,却不曾有一次是在用数字标记和区别的外部看来没有差别的盒子里。在很多时候,我看到高大的杨树就会想起老宅后边那颗与我年龄相仿的白杨,以及它在夏季的午后为我在阳台上留下的那一小片阴凉;我看见落地窗会想起老宅二楼那个大厅,我在冬季坐在落地窗下,没有风,阳光却完整地透过来,晒得我昏昏欲睡;下雨的时候我会想起好多次我在阳台上看云的时候突然下起了雨,开始是雨点很小,就像没来得及长大的枸杞子,我就蘸着雨水在水泥的墙壁上写字,但是雨滴毫无征兆地就变得又大又急,我被砸得急忙转身下楼;我在每次想唱歌的时候就想起二楼几间空房子,我在那里唱歌的时候会有回声,那会让我的声音听起来很有磁性;我在想吃零食的时候就会想起睡房里的橱柜,老妈以前总是把好吃的放在那里;我在看到青草时会想起夏天的夜晚门口那一大片草地清新冷冽的味道;我在啃黄瓜时会想起很久以前的暑假每天早上我吃过早饭后就提上篮子到河边摘菜,看见又大又红的番茄就会忍不住先消灭几个……

而现在,它们不复存在了。所有的一切都退化成了记忆。我像一片深秋凋零的叶子,急于寻找自己的根,但寻了很久却蓦然发现根已经不在了。

我在感觉自己勇气缺失的时候就会想起《飘》,斯嘉丽在感觉无路可走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塔拉庄园,于是决定回到那个可以给她一切能量的地方。可是对我不能,老宅已经不存在了,我只能在梦里追寻。我这棵无根的植物,又该把哪里作为自己的庇护之地呢?

篇4:有关植物的优美散文

风轻云淡,长夜漫漫,若湿润心脾的流水,流入心灵的片片旋律,延续,为谁在弹奏,那一阙轻音。是谁,在残枝下,欣赏那被时光渐渐凋零的落叶,应怜,应痛。植物的生长由它自己掌握,改变不了的生机,创造的青翠欲滴。是否放弃过没有可能的可能,是否不相信这种细微的可能。

花开花落,出尔反尔,被凋零过,被无视过,为什么它不畏今生崎岖,因为只有一种微妙的可能,就算是赤裸裸的呢喃细语,命悬一线的生机,也不例外。若梦,却长不过天地间,每一篇,都精彩。

不怕破灭的信念,激动万分地想表达的心弦。轮回,化作朋友,告诉你路该怎么走,跟着节奏走,不会千变万化,突如其来。一轮回,一四季,一苍穹,一生机,大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飞鸟的高山,烂漫的花海,是否经历过风风雨雨,是否饱经风霜。鱼儿的流水,奔腾不息地翩翩起舞,可谁知道,它经历了无数次的干旱,挺过来多少人为污染。

一木成林,一派生机勃勃,一曲摇摆清音。谁知道,当初的那棵树,画不出生命的纹路,只感觉留白的地方,画不出结局,只求感受着沁香熏陶。于是它抖落一身枯萎,开始接受生命的考验,不畏四季,不为当初,尽情挥洒自己的笑容,让葱茏的年华在四季中浅行流淌。寻一片自己的天,捕捉一些自己的风景如画。小雨淅淅沥沥,滋润着它,它枝繁叶茂,遍布原始森林。仰望鸟儿来搭窝筑巢,叽叽直叫,低头禽兽栖息蹦蹦跳跳。阳光沐一片森林,抚摸一片悠闲,于时光静享。

只有把握时机,尊重生机,倾听细雨,点燃心灵,让生命不再孤单。

[有关植物的优美散文]

篇5:乡村黎明优美散文

乡村黎明优美散文

住在山村。天缓缓的亮了。第一棵草醒来了,第二棵草也醒来了。它们摇摇脑袋,像我一样惊喜的看着黎明。住在农家院子,院子中的大白菜依然无动于衷,保持酣睡。倭瓜比墙头要高,一夜之间又长大好多。喇叭花混迹在倭瓜的阔大的叶子之间,鲜艳的扎眼。

这些喇叭花在农人的眼睛里似乎不是花,只是一种颜色。农家的院子,墙内墙外都有,彼此并不嫉妒。在乡村的夜晚,长长的夜,这些花儿就隔着一堵墙说话。早晨,争相往墙头上爬,好像阳光才是它们的情人。它们终于用手扒住了阳光,就张大嘴巴把阳光吞进肚子,化作身体里的营养。

秋虫是天然的歌唱家,在草棵子下面唱了一个通宵,唱的太投入了,天亮了,也没有发觉,依然鲜亮地叫着: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还有那些熬不住秋夜的麻雀,一大早就扎堆鼓噪,在不太高的树之间飞来飞去,像漫天盘旋的树叶。

院子里的杏树也是一夜无眠,不知道她是否想念打工在外的哥哥了?杏树尽量把自己的树枝往天空插,仿佛高一些,就能看到广州的珠海,院主人的儿子在那里打工。天空的月亮还依稀可见,杏树的树枝快要够着了他的脸。

院主人和我起的一样早,他准备农具要去地里收花生。我拿着写生的夹子,要加深乡村的记忆。我和院主人一齐走出门,他往东走,我往西走。我一直往西走,仄仄的小路,路边有一溜毛梧桐,被一圈木栅栏围着,放着那些馋嘴的羊。露水是有的,它们在诗人的眼里是眼泪,在草的眼睛是珍珠。露珠们在草叶子上滚来滚去,撒欢。草叶子跟着一起乐。

阳光细细碎碎地撒了下来,像是黄豆。看到了女人,想起来晨曦也像是阵痛,痛,并且美着。太阳之轮像是半圈,然后喷薄而出,浑圆浑圆地挂在天边。她们在东山发育的神速,开始像不谙世事的小闺女,一会儿,就长成了花枝招展的大姑娘,两只火辣辣的大眼睛看着你,让你躁的不自在。

大地上的一切在复苏。我走进一片榆树林,阳光也跟了进去。阳光给树们穿上了雅致的花衣裳,莹莹灼灼,笼出了一种童话的氛围。几只小狗在树林里窜动,有些狗尾巴草跟在狗的后面;有些狗尾巴草则有点慌乱,也许它们和夜风过于亲昵,还没有来及传说遮羞的衣衫一切还在似梦非梦中氤氲。贪婪的是白昼,她们执意要把树林里残存的暗影,用自己的嘴巴噙住。

秋天的垂柳最柔顺,无论是在夜晚,还是在白昼;无论是在田边,还是在湖畔,她们都淑女一般低着头,把来来往往的风抱在自己的怀里。风是串门子的风流小子,从这棵柳树串到那棵柳树,柳枝都能理解和宽容他们。长尾巴喜鹊在天空看到了这一切,高一声第一声地噪叫,好像是喊着,我看见了,我看见了,我看了呵呵,贼贼的喜鹊啊,你到底看到了什么了?

阳光越过农户家的'院墙,向屋子里的熟睡的人传达生命的秘籍,早起,早睡,身体好。其实,凡是起的晚的农人,是前一天干活干的太累了,或者就是参加邻家儿子的婚礼,几大杯白酒喝的迷迷的,躺在自己家的炕头上,品味起自己年轻时候的美好。阳光撒进了豆秧子地,豆秧的叶子像是一面面小镜子,把天空的阳光再反射到天空。豆子们听到了阳光的召唤,可着劲在豆囊里疯长,把身体涨的滚圆滚圆,似乎快把豆囊撑破了。

晨风不甚猛烈,窜到榆树林里就歇一歇。风来了,树上的一些树叶就动了。并不是全动,偏偏有些树叶保持着静止的姿态。动是小的,静是大的;动是暂时的,静是永恒的。静了,就从树林里看到了宇宙,看到孔子坐在一条河边洗脚,用脚趾头告诉河水说,几千年以后,你们还可以看见我。

静了,就看了湛蓝的天空上,月亮依然高挂,好似并不理会日头高照,呈现出日月同辉的神秘。

我也想起身回了,阳光跟着我一起走,高高低低,蜿蜿蜒蜒。走回农家小院,院子里的倭瓜蹦蹦跳跳地跑出院门迎我。

篇6:乡村土灶优美散文

乡村土灶优美散文

星期天在厨房帮妻子做饭,看到液化气灶头蹿出的淡蓝火苗,不由得想起了老家的土灶。

土灶,对于生在农村、长在乡里的我,是那么熟悉和亲切。农村老家,村民们家家户户有一座用砖砌的土灶,形状基本相似,占据厨房三分之一,略显笨重。土灶很高很大,有灶台、灶门、铁锅、水罐等部件组成,各有用途,缺一不可。土灶铁锅旁,有个水罐,做饭时添上冷水,饭菜做好后基本烧开,用于洗脸、洗脚或泡猪食喂猪,很是方便。每口锅后面有个灶门,用来添柴烧水做饭。灶台上的烟囱穿过屋顶,矗立空中,做饭时升起的袅袅炊烟,别有一番乡村风味。

农村砌土灶很有讲究,必须请经验丰富、业务精湛、技术娴熟的老瓦匠师傅。村中的长辈常说,老瓦匠师傅砌的土灶,省柴、聚火,烧菜的速度快,不会浪费时间。老瓦匠师傅砌土灶,先在厨房的一角铺上砖块作基础,再一砖一砖地边敲边打,不急不忙地往上砌着,还不时把砖块砸成圆形、方形等状,用于砌灶门、灶膛、烟囱等部位的转角。老瓦匠师傅像玩魔术,一天工夫就能将土灶建成。

土灶建成后,要进行“热锅”,一方面是检验土灶的质量;另一方面请亲戚朋友聚聚。做饭时,家人围着灶台,抹洗锅灶,清洗碗筷,不时将土灶中炒出的热菜端上桌,还不时夸上几句,瓦匠老师傅土灶砌得真好,既不跑烟,也不浪费柴草,要敬老瓦匠师傅一杯水酒。老瓦匠师傅喝酒虽然有点过了,但听到如此赞扬,往往还是一饮而尽。“热锅”仪式结束后,家人将锅灶收拾得干干净净,不留一点儿污迹才满意。

土灶烧火也要有技巧,不然弄得满屋浓烟,“催人泪下”,灰头灰脸。有经验的人,一般先把土灶锅堂中草木灰扒出倒掉。做饭时,用火柴把干草点燃,用火叉推进锅堂中,再一把一把地推干草,火才烧得旺。如果偷懒,向锅堂内推很多草,不但烧不着、冒烟,而且浪费柴草,产生的烟让人直咳嗽,所以烧火这个环节很重要,既要细心又要认真,防止出现失误。土灶烧的原料,主要有树枝、玉米秆之类。冬季大家都愿意烧火这个美差,一方面省却做饭的辛苦;另一方面是灶膛产生的火,烘得人暖洋洋的,舒服。

土灶做的饭菜十分可口,如蒸的.馒头、煮的稀饭、涨的蛋、摊的饼,有一种特殊的口感,是一般饭店寻不到的。特别是煮饭时,锅中的锅巴,嚼在嘴中既脆又香。每次饭后,大家都抢锅巴吃,闹得厨房一团糟。土灶做出的饭菜如此美味,主要是底火足。

“人间烟火锅灶始”。现如今,大街小巷里开着各式各类的土菜馆,那儿土菜的烧制方法和农村的烧法基本一致,可用的却是煤气灶而非土灶。在土菜馆里,我虽然享用过精致的菜肴,但始终觉得没有老家土灶烧出的饭菜可口。怀念老家的土灶,更怀念老家土灶烧制出的饭菜的独特香味。

篇7:乡村暑假优美散文

乡村暑假优美散文

暑假,城市里的孩童要么奔走在各种学习培训班,要么关在家里玩电脑、看动画片,长长的假期就这样打发掉了。是啊,城市化的进程,让孩子们的暑假成了难熬的“苦夏”,而像我这般的成年人则可以在记忆中品味那乡村暑假的丝丝清爽……

我是个农村娃,深知只有辛勤劳作,才会五谷丰登的质朴真理。为此,儿时暑假的上午,我便会跟着父母一起下地,干一些轻微的劳动。林清玄在《放暑假》中写道:“我们小时候一放假就要到田里去帮忙,时常天还没亮就跟阿公出去工作,到天黑才回来……”与之相比,我们则要轻松许多,一般临近中午时,便收工了,但劳动强度还是很大的。也许,年少的我还不知道累为何物,端茶递水、除草灌田,样样争着干抢着干,其热情和兴致比夏日的气温还高。

吃过午饭,村里的小伙伴们便呼朋引伴的聚在一起,变着花样地玩耍。沟渠边,倒映着我们捉鱼戏水的身影;树荫下,撒下了我们叽叽喳喳的`欢笑;竹林里,印满了我们嬉戏打闹的足迹,真是玩得舒畅,耍得愉快!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小伙伴攀上邻家的桔树,摘了几个青涩的桔子来尝鲜。当剥去厚厚的皮,把桔瓣送进嘴时,那股酸味简直无法形容。桔子虽酸,但暑假的日子却是甜甜的,所以我们依然吃得有滋有味。邻家的大人发现了,也只是哑然一笑,因为我们这群馋猫的脸上、身上沾满了桔子流的黄水,回到家中肯定免不了一顿训斥。

乡村的暑假,我们有一项乐此不疲的活动,那就是放牛。每天下午,小伙伴们像约好了似的,一起到河滩草地放牛。骑在牛背上,或挥鞭劲舞,或齐唱牧歌,或悠闲读书,乐趣怡然。当十几头牛列队走在河滩上,那场面相当壮观,犹如古代战场上的方阵。神采奕奕的小伙伴们骑着威武雄壮的牛,向着那茵茵的草地进军,向着那清凉的河水进军,向着那幽幽的竹林进军……夕阳西下,黄昏渐近,牧童凯旋而归,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快乐的微笑。

夜幕降临,月上树梢,蟋蟀低鸣,流萤纷飞。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围坐在大树下乘凉闲聊,我们小孩子们则躺在草席上,听着那些不知听了多少遍的故事,在一阵阵蒲扇送来的清风中悄然入梦……

儿时的乡村暑假生活,虽然清苦,但它却是释放童真的乐土。

篇8:乡村货郎优美散文

乡村货郎优美散文

周末下乡,在快到达老家的路上,一眼瞥见车窗外有个挑着货担的`老汉在匆匆走着。老汉名荣生,是早年从江北入赘到本村的,来时是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如今两鬓斑白,满脸皱纹,是个小老头了,岁月不饶人啊!只不过想不到他还是久违了的乡村货郎。

于是我记忆的深处,乡村货郎的形象被唤醒,并且逐渐地清晰起来。我想起了童年。那时农村没有商店,日常生活用品全靠货郎送。货郎挑着货担,摇着郎鼓,走村串户。不需吆喝,只要郎鼓一响,姑娘、大婶、奶奶们就会拿着鸡毛一类的废品围了上来。大家各取所需,公平交易,讨价还价的声音打破了山村的沉寂。当然,人群中少不了我们这些小屁孩,拿着从大人那里死缠硬赖的零花钱,或是捡来的废旧塑料鞋底,也来凑热闹。那换来的糖果含在口里,甜在心里。记得那时一般的硬糖一角钱十粒,那彩色的如豌豆大的小粒糖一分钱就能买好几粒。

当然,大人们不稀罕这些,她们要买的都是必需的生活用品。于是,货郎担上小到针头线脑,大到袜子手套,虽说不上琳琅满目,倒也品类繁多。最多的还是女人用品,绣花针、缝衣线、雪花膏、洋蜜罐和蛤蜊油等,一应俱全。

待小孩子和妇女们散尽,男人们才叼着旱烟筒走了过来,因为货郎担上除了小孩喜欢的糖果和妇女需要的日常用品外,还有大老爷们需要的东西。见男人们走近,货郎会从货担底下的篓里拿出高中低不同档次的黄烟来,打开包装纸,让他们捻上一烟斗品尝。品尝后当然是购买,不过由于手头紧,大都只是买够四五天吃的,因此他们也很盼望货郎能经常来。

由于货郎主要回收鸡、鸭、鹅等禽类的羽毛,货担的两只篓比农家的谷箩要大些、深些。篓也是用竹篾编成,一般为圆形,类似谷箩,也有方形的。一只篓上面放置用木头做成的抽屉状的柜子,四方形,大约长宽各两尺,深四五寸,上盖是块透明的玻璃,方便顾客选货。也有两只篓上都放货柜子的,那么商品就更丰富。

回城的路上,我又碰上了荣生。快二十年没见面了,他还认得我。一阵寒暄过后,我问他货担上主要卖些什么,生意好不好。他告诉我主要卖些商店里短缺的女红用品,针线、顶针、鞋钻之类,卖得最多的还是不同季节栽种的蔬菜瓜果的种子和秧苗,山区离城镇路远,生意还可以。不过,他说现在孩子成家了,经济条件也不错,儿女们早劝他在家享福。他笑着说,做惯了,歇着难受。我倒是觉得他是割舍不了货郎担,这不,跟我交谈时,他的双手还在不停地抚摸着扁担,就像摸着他最疼爱的孙儿的头顶。

【乡村的那些植物优美散文】相关文章:

1.乡村风貌优美散文

2.乡村的雪花优美散文

3.描写植物优美句子

4.植物的散文

5.乡村风景优美散文

6.雨后乡村散文

7.乡村足迹散文

8.描写植物的优美句子

9.赞美植物的优美句子

10.感受乡村的优美句子

下载word文档
《乡村的那些植物优美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