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改革方案:小步慢走
“鲜奶润肤蜜”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延迟退休改革方案:小步慢走,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延迟退休改革方案:小步慢走,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延迟退休改革方案:小步慢走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向媒体介绍“十二五”以来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成就时透露,经中央批准后,人社部将向社会公开延迟退休改革方案,通过小步慢走,每年推迟几个月,逐步推迟到合理的退休年龄。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向媒体介绍了“十二五”以来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成就,称我国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经中央批准后,人社部将向社会公开延迟退休改革方案,通过小步慢走,每年推迟几个月,逐步推迟到合理的退休年龄。
我国是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又是一个急剧快速老龄化的国家。我国现在60岁以上人口为2.1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5.5%。
根据预测,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19.3%,2050年将达到38.6%,这对我国养老和医疗都会带来巨大影响。
目前,我国职工养老保险的抚养比是3.04:1,到20将下降到2.94:1,2050年将下降到1.3:1。老龄化也会使医疗保险支出面临更大压力。
尹蔚民透露,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连续提高,由的月养老金人均700元,一直到现在人均超过元。
尹蔚民介绍,我国目前的退休政策是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初期确定的,当时人口的预期寿命不到50岁。现在建国已经60多年,国情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口的预期寿命已达70多岁。而我国的退休政策没改,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有8000多万,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尹蔚民表示,目前世界上所有国家的退休年龄,除了非洲的一些国家之外,大多数国家都是在65岁、67岁,而且都是渐进式延迟的。我国现在是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政策,小步慢走,每年推迟几个月。
尹蔚民表示,经过中央批准以后,将向社会公开方案。这会有一个预告期,若干年以后再开始实施,逐步推迟到合理的退休年龄。
篇2:延迟退休年龄将实现渐进式小步慢走
延迟退休年龄将实现渐进式小步慢走
小步慢走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
日前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此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也表示,近期将向社会公开延迟退休改革方案。从酝酿到提出,延迟退休政策历经数年,这一政策涉及养老金改革、老龄化加剧、劳动力供给以及人口红利衰减等诸多问题,引发各阶层持续热议,其推进也“非常谨慎”。
11月20日,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目前正在抓紧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将适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总的考虑是,根据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劳动力状况,把握调整的节点和节奏,小步慢走,渐进到位,即每年只会延长几个月的退休年龄,同时提前向社会预告,给公众以心理预期。”
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谭中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难题。延迟退休年龄是各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普遍做法。自1989年以来,世界上有170个国家延迟了退休年龄,男、女平均退休年龄都有上升,只有少数国家降低了退休年龄。
人社部负责人表示,我国是目前全球退休年龄最小的国家,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
6月,人社部负责人首次明确提出推迟退休年龄已成“趋势”,建议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
据了解,延迟退休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我国老龄化问题日渐严重,劳动力供给形势严峻,人口红利急剧下降趋势显著。数据显示,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逾2.12亿人,占总人口比升至15.5%。预计2033年前后,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将翻番,达4亿人。
与此同时,核心劳动力数量却在急剧减少。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下降。年比净减少345万人,20比减少371万人。若无及时必要政策干预,劳动力供给严重不足趋势将持续。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宗表示,延迟退休政策的直接依据是长期人口少子化导致年轻劳动力供应不足,人口老龄化又导致退休人口增多,养老金支付压力增大。
对于“小步慢走,渐进到位”,谭中和认为,这是国外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的普遍做法,即用较长的时间来逐步达到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的目标,
尽管节奏有快有慢,但总体上是逐步推进。我国也应参照每年延迟几个月的办法,用较长的时期逐步达到目标。适合从目前退休年龄较低的群体(如女职工)起步。
谭中和认为,延迟退休的方案需要“提前谋划”。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政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案制定、舆论宣传、沟通协调、公布方案、应急预案、择机实施、评估反馈、修正完善等多个环节,应尽早规划具体方案,综合考虑劳动力供求和老龄化程度等因素,兼顾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以及城乡居民的情况,择机实施。
同时,还应考虑部分特殊群体,如工作和生活在自然条件艰苦地区预期寿命较低的人群,可考虑有差别的政策。
记者了解到,对于延迟退休,当前公众关注焦点集中于担忧延迟退休后养老金推迟发放,影响退休后福利。李忠说,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当期养老金支出大于基金征缴收入的省份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养老金待遇水平连续上调,基金支出增加;人口老龄化效应逐步显现,参保人员中退休人数增速高于缴费人数;部分地区抚养比较高,负担较重。
不过,从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支出情况看,今年前10个月,全国基金总收入超过总支出2100多亿元,绝大多数省份基金累计结余额都超过8个月以上的.基金支付额,基金运行总体平稳,能够确保当期养老保险待遇支付。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渠道中,财政补助是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少数历史欠账较多、基金支付能力较弱的老工业基地省份,将继续加大中央财政补助力度。
李忠说,下一步将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社会保障制度的要求,多措并举增强基金的支撑能力。一是继续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强化基金稽核征缴,不断提高参保缴费率。二是提高统筹层次,实行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按照社会保险大数法则,在全国范围内调剂余缺、分散风险,增强基金的共济能力。三是进一步拓宽基金筹资渠道,启动实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推动基金市场化、多元化、专业化投资。四是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五是加快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推动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展。
李忠还表示,养老保险基金是群众的“养命钱”,确保养老保险基金和其他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的绝对安全始终是第一位要考虑的问题。国家对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严格监管,将社会保险基金存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和挪用。
篇3:延迟退休
女性每3年延迟1岁,男性每6年延迟1岁
至2045年,男女同步达到65岁退休
12月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6》发布会在京举行,报告建议,从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同时达到65岁。
对于居民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改革方案,报告建议居民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从2033年开始每3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完成。
先实现养老金制度并轨
将退休年龄归为两类
这份报告认为,中国目前存在大量低龄退休人员,开发其潜力是今后的主要方向。
鉴于中国退休年龄规定始于几十年前,已经显得过低,建议按照并轨先行、渐进实施和弹性机制的'原则逐步延迟退休年龄。
报告指出,首先,实现养老金制度并轨,将退休年龄归为两类:职工养老保险(主要指就业群体)领取年龄和居民养老保险(主要指非从业居民群体)领取年龄。
延迟退休分两步走
2045年男女
同步65岁退休
对于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改革方案,报告建议分两步走:第一步,完成养老金制度并轨时,取消女干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区别,将职工养老保险的女性退休年龄统一规定为55岁,
第二步,从20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同时达到65岁。
对于居民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改革方案,报告建议居民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从2033年开始每3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完成。
引入弹性机制
养老金待遇与退休年龄挂钩
报告还建议,在退休年龄改革中引入弹性机制,可考虑以法定退休年龄为基准,规定人们可提前或延迟5年退休,但养老金待遇与退休年龄挂钩。“测算表明,延迟退休年龄可有效改善城镇劳动力的供给状况,增加城镇适龄(退休年龄以下)劳动年龄人口,延缓其比重下降趋势。”报告称。
延迟退休一直是个社会热议话题,上月20日,人社部曾称正在抓紧制定方案,并将适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但是延迟退休究竟该如何推行,社会各界观点不一。
12月2日,中国社科院在北京发布《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6》(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建议延迟退休可分“两步走”:20完成养老金制度并轨,从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至2045年男性、女性退休年龄同步达到65岁。
专家:对女性退休年龄弹性应更大一些
报告建议,退休年龄改革中应引入弹性机制,以法定退休年龄为基准,提前或延迟5年退休,但养老金待遇与退休年龄应该挂钩。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室主任林宝介绍,65岁是基准年龄,建议在这个年龄的周围,例如高5岁或者低5岁这个区间建立弹性制度,可以牺牲点养老金换早点退休,或者晚点退休多领养老金。此外考虑中国女性在承担家务方面更多一些,比如带孙子照顾第三代的问题,建议对女性退休年龄弹性更大一些。
篇4:延迟退休申请书
申请人:XX,女,基本情况,现在何部门任何职务。
申请事项:请求领导准许申请人XX延长退休年限。
事实与理由:
申请人于XXXX年XX月毕业于XXXXXX大学,于XXXX年XX月起至(单位全称,XXXXXX以下简称单位)工作。XXXX年XX月至XXXX年XX月在XXXX部门任XXXX职务;XXXX年XX月至XXXX年XX月在XXXX部门任XXXX职务;等。现在XXXX部门任XXXX一职。在单位期间又取得了XXXXXX技师职称。
申请人在单位期间工作的内容先后有:XXXXXXXXXXXX。在工作期间,都能以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对待每一份工作,对待单位、科室分配的每一个任务,并圆满完成了单位、科室分配的每一项任务;勤勤恳恳、踏踏实实,是申请人自我工作态度的总结,工作过程中申请人虽辛苦而欣慰、虽忙碌而充实、虽劳累而快乐。
在单位工作了这么多年,从此岗位到彼岗位,从老区至新区,申请人对学校的工作环境、生活氛围,以致于学校的一草一木,都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情怀。
但是,申请人现年龄已近退休年龄,可是,申请人工作至今也没想到过离开单位工作岗位后的情形,并且申请人家庭是单亲家庭,生活条件、经济条件不太好,单位工资条件虽不太高,但申请人家庭没有其他固定的生活来源,所以单位工资对申请人家庭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申请人也算老同志了,也自以为在自己所经历的的'不同岗位上,也用心总结了不少自己有益于工作的不同经验。另外,我也很高兴,单位领导也已考虑到职工的特殊情况,前一段已经审批通过了一批延长退休年限的职工,该部分人员中有一部分学历或工作资历方面上不如申请人,家庭经济条件也比申请人强数倍。
基于以上种种情形,敬请单位领导能理解,并体谅申请人的苦衷,照顾申请人及申请人家庭的特殊情况,准予申请人延长退休年限,为单位更多发挥一点余热。诚谢!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
XXXX年XX月XX日
篇5:延迟退休申请书
公司领导:
我叫XXX(社保号XXXXXXXXXXXX),出生于20XX年X月,现公司从事xxxxxx工作。20XX年6月我将达到退休年龄,但由于本人系高级技术人员(或高级工程)并且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愿意为公司发展继续贡献力量。现特此向公司提出延迟退休申请,望公司予以批准。
特此申请
申请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篇6:延迟退休申请书
尊敬的`XX领导:
本人XX,XX年XX月XX日出生,今年10月满55周岁;XX年参加工作,工龄XX年。现为XX工程师,XX市首届优秀专家,XX市劳动模范,XX省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
本人主持研究的课题《XXXX》、《XXXX》等两项科研成果均获XX奖。因科研工作需要以及本人意愿,申请延迟退休。特此说明:
一、本人主持的科研课题《XX》被评为xx年度xx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现已申请XX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课题评审进入关键阶段。
二、本人在XX单位工作了XX年,对单位抱有深厚的感情,对科研依然抱有很大的热情,希望继续做出自己的贡献。
综上所述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申请延期退休,继续在XX工作。
特此申请,请领导批示。
致此
敬礼!
申请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篇7:延迟退休投票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答网民问时表示,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已是一种必然趋势,人社部“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 ”。人民网对此进行了“人社部拟适时建议弹性延迟领养老金年龄,咋看?”的调查,截至记者发稿前,已有45万网友参与投票,其中93.3%的人投票反对。其他网站相关调查中,反对者也占到相当比重。
记者调查发现,反对者的担心大致有三种。
第一,新政策将不利于年轻人就业。有网民表示,“现在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老员工不退休,新员工名额必然会缩水”。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研究室副主任张展新认为,此举确会对年轻人就业造成影响,“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如先着手从社会争议较小的部分入手,如缩小男女职工的退休年龄差距”。
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莫荣则认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并不存在这一问题。他表示,目前就业供求处于相对均衡的阶段,虽然整体上仍然供大于求,但许多技能人才也比较缺乏,有很多结构性的问题需要解决。“像一些技能人才50岁就退休了,让他多干几年就挺好。”
第二,对于即将退休者而言,延迟退休时间未必是好事。有网民称,“现在工厂里上了年纪的男员工,身体条件等都比不上年轻人,从事体力工作很吃力。”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欧美国家能延长退休年龄,“一方面是他们的生育率明显低于我国,劳动力供给不足;另一方面他们的工作也不以体力劳动为主。对比而言,我国还有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年轻劳动力的供给也很充分。”
但有学者认为,如果延迟退休能坚持合理的“弹性”,这便不是问题。
第三,人社部应先解决养老金历史遗留问题,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之后再来讨论延迟退休年龄的问题。
张展新认为,人社部拟延迟退休时间即是完善、健全社保体系的努力。他同时表示,在我国财政目前还有盈余的情况下,应该通过财政补贴先去偿还历史债务。他认为,时下影响社保体系的大问题是养老金收支不平衡,这就属于历史旧账。
在反对者的三种声音之外,也有网民称,现有的民调结果未必能代表民意:“上网者中年轻人居多,愁于找工作的他们自然希望退休的人越多越好,退休时间越早越好。”
篇8:延迟退休计算器
推出延迟退休方案,推出方案五年后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
也就是2022年开始,女性每年延长四个月,每三年延长一年,男性每年延长二个月,每六年延长一年,至2052年止男性退休年龄65岁,女性60岁。
新规定退休年龄的计算方法
新规定后的退休年龄为:
男:到2025年全部达到65岁退休,1955年及之前出生的退休年龄为60岁,1960年及之后出生的退休年龄为65岁,1955至1960年之间出生的退休年龄为出生年份减去1895。
女(干部):到2035年全部达到65岁退休,1960年及之前出生的.退休年龄为55岁,1970年及之后出生的退休年龄为65岁,1960至1970年之间出生的退休年龄为出生年份减去1905。
女(工人):到2045年全部达到65岁退休,1965年及之前出生的退休年龄为50岁,1980年及之后出生的退休年龄为65岁,1965至1980年之间出生的退休年龄为出生年份减去1915。
篇9:延迟退休计算器
目前法定退休年龄: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女干部年满五十五周岁,并且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准予退休。
对于延迟退休提出的方案是:
第一,从开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职工和居民应当推迟1年领取养老金,1966年出生的推迟2年,以此类推,到2030年实现女性65岁领取养老金。
第二,从开始,1960年出生的男性职工和居民推迟6个月领取养老金,以此类推,到2030年实现男性职工和居民65岁领取养老金。
篇10:延迟退休计算
延迟退休计算
现在我国的退休年龄还比较低,这也是长期困扰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很大的问题。从客观来看,退休年龄制度本身跟经济的发展水平、人口的结构,人均的期望寿命等很多因素相关,调整是一种必然,只是说什么时候调整、怎么调整、调多少的问题,这是可以研究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比较短,最低缴费年限只有15年,国际上很少有中国这么短的,现在的平均最低年限都是20多年。比如我国女性工人是50岁退休,而女性平均期望寿命已经达到80岁以上,将来的领取年龄是最低缴费年限的一倍多甚至两倍。这是不可持续的。
金维刚表示,关于延迟退休的政策,今年将会出台一个方案,并向社会征求意见,修订之后会在明年正式出台。出台以后,会有一个过渡期,大约是五年左右,到2022年的时候才会正式实施。
虽说延迟退休方案要到明年才会出台,但网络上早已流传着一份“延迟退休年龄时间表”,对于每一年的退休年龄都说得有模有样。对此,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这一时间表并不属实。
基本养老金调整出现“倒挂”
截至2015年,我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迎来连续第十一年的调整增长,使企业退休人员每月平均退休养老金超过2000元。养老金连续“十一连增”也给一些群体带来养老金“不看缴费长短,只看退休早晚”的“倒挂”现象。
以安徽省两位企业退休人员老王、老李为例。两人同时参加工作,每次养老保险缴费额度都按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80%缴纳。缴费15年的老王在2010年退休后,每月基础养老金经过连年调整,到2015年可达833.7元。而在2015年退休的老李,因为没有享受到养老金调整,虽然他缴费20年,但目前,老李的养老金仍比老王少近50元。
专家表示,出现退休时间早晚与缴费年限长短“倒挂”的原因是,基础养老金计发标准与调整办法不协调,致使部分群体养老金无法实现“多缴多得”。
此外,一些地区制定养老金“保底”政策存在不足,影响缴费积极性。人社部去年底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广西设置了养老金“保底数”,为最低工资的80%。因此,按照养老金计发标准,需要缴费22年才能达到“保底数”的同等水平。但同时,一个缴费仅15年的退休人员,虽然刚刚达到领取养老金的最低年限,却会自动按照“保底数”领取,导致缴费15年与22年领取的养老金相同。
有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养老保险弃缴人数累计达3800万人。去年6月人社部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 显示,职工养老保险实际缴费人数比例在下降,中断缴费人数也在增加。
有不少人觉得社保提供的基本养老保险保障不足,很多人也为自己开始配置商业养老保险。沃保网保险专家表示,配置商业养老保险能够在退休后,作为社会养老保险的补充,提高自己的晚年生活质量。那么那些群体适合购买呢?
1.高收入人群。你有很多很多的钱,可以轻松负担每年1万元以上的养老险保费,以及额外必需的健康险、意外险的保费。年保费支出控制在年收入的10%-15%之间。
2.年轻群体。提早购买此类保险,保费负担相对较轻。另外,如果你的父母没有社会保险,劝你不要盲目的花重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很可能出现“保费倒挂”(即所缴保费高于所获保额)的现象。
3.无法承担投资风险,可以接受稳定收益的人群。就目前来看,养老保险的平均年收益大多在2%-3.5%左右。购买养老保险的好处是不会有资金亏损的风险,但收益就比较低了。
【延迟退休改革方案:小步慢走】相关文章:
1.延迟退休方案
2.高工延迟退休
4.延迟退休方案通知
10.人社部:延迟退休方案拟定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