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八年级下册地理的复习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地理的复习知识点

2023-08-25 09:08:1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故事结尾”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八年级下册地理的复习知识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八年级下册地理的复习知识点,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八年级下册地理的复习知识点

篇1: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知识点

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海陆位置:海陆兼备,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经纬度位置:东西跨经度60多度(跨5个时区,相差4个小时)存在时差,南北跨纬度近50度导致温度差异;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2、领土的四端:最北:漠河镇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黑龙江省);最南:曾母暗沙(海南省)

最西:帕米尔高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黑龙江省)。

3.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第3位。

4.濒临的海洋:从北往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5.陆界线:2万多千米,陆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韩、日、菲、马、印尼、莱

6.三级行政区划:省、县、镇/乡三级

7.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8.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简称和行政中心:P8,P9

9.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云南、广西、广东、台湾(云(滇)、桂、粤、台)四省,海南省全部属于热带。

10.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是云南省,邻国最多和面积最大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最多是广东省,面积最小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密度最小的是西藏自治区。

11、中国人口数量世界第一:人口最多:广东省 人口最少:澳门

12、人口增长速度较快,我国的人口增长趋势:呈上升趋势。

13、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线,此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稀疏。

14、我国人口总量仍持续增长的原因:人口基数大,青少年比重高。

15、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6、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55个。

17、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珞巴族人口最少

18、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19、民族分布地区: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

20、独特的民族风情:

彝族 ——火把节 藏族——晒佛节 傣族——泼水节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汉族——赛龙舟 朝鲜族——跳跳板

篇2: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珠江三角洲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珠江三角洲

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

第一节 面向海洋的与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一、自然概况:

1. 位置: 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2.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高温多雨,冬温暖湿润)利于农业生产,为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水稻、甘蔗);农业生产特色——基塘农业。

3. 地形:较低平的冲积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

4. 河流:珠江为主,由东、北、西向南边流

5. 自然灾害:夏季多台风、暴雨、洪涝;冬季容易出现咸潮

6. 对外开放的前沿:

①区位因素:毗邻港澳、近东南亚;沿海水陆交通便利;农业基础好、劳动力充足。

②人文因素:多著名的侨乡;

③政策因素:实行“对外开放,优先发展”(设特区,全开放,先富带后富)的政策。

二、经济特点——外向型经济,以轻工业(加工制造业)为主

外向型经济:从初期以合资、独资的企业为主,发展到海外建厂;从引进资金、技术、设备、管理方法为主,到吸收、消化、创新、发展自己的企业和产品,并以形成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目标;同时带动当地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城镇文化水平的提高。

初期: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后期:极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至20世纪末,这里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品消费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发展的的利条件:①地理位置优越:紧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②海陆交通运输便利;③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劳动力充足。

经济模式:“前店后厂”,“前店”指港澳地区,“后厂”指珠江三角洲地区。

本区和港澳地区各自发展经济的优势是什么?

珠江三角洲:资源、劳动力、较低的地租(但此优势将会随着本区经济发展而消失,故必须要进行调整,努力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如IT业等)

港澳:资金、技术、人才、对外贸易型经济(特别是香港为自由贸易港)

产品出口地区:(大洲)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国家)美国、台湾、香港等

三、城镇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体现,经济越发达,城镇化水平越高。

重要标志:土地利用方式显著变化(农业用地发展为城镇建筑用地)

原因:①外向型经济日益繁荣;②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业向工业转变,人口从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变)

主要表现:非农业人口的增长和城镇数量和规模的扩张。

本区城镇化的特色:①加工制造业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吸纳劳动力;②各种土地利用方式交错分布。

产生的问题:(1)社会问题(治安、就业、教育、交通、住房等);(2)环境污染问题。

篇3:八年级地理下册《东北三省》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地理下册《东北三省》知识点复习

1.位置

东北区包括黑、吉、辽三省,位于我国东北部,与朝鲜和俄罗斯两国接壤,大部分处在中温带。

2.地形和气候

山环水绕、平原辽阔的地形特征。气候特点是: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温暖。冬季大面积分布的积雪和冻土改变了全年水分的分配,保证了土壤有较好的墒情,有利于农业生产。但热量条件不足,早霜冷害影响农业收成。

3.重要的农林生产基地

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春、冬小麦,杂粮,春小麦产量居全国第一位。主要经济作物有:大豆、甜菜、亚麻,东北甜菜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辽东半岛是国内外著名的苹果产地。东北平原西部的防护林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防护林,长达800千米,被誉为“绿色长城”。东北山地有“东北林海”之称,森林资源丰富,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森林采伐基地和世界著名的红松林区。林区出产的貂皮、鹿茸、人参素称东北“三宝”。

4.丰富的石油、煤、铁资源东北是全国生产石油最多的地区。主要油田有大庆、吉林、辽河。大庆油田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原油供应基地。著名的大煤矿有抚顺、鸡西、鹤岗。闻名全国的铁矿有辽宁的鞍山和本溪。

5.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东北三省已基本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煤炭、化学等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6.稠密的铁路网

主要铁路干线有滨洲线、滨绥线、哈大线。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市。大连港是东北最大的海港。松花江是东北最主要的内河航线。现在已建成我国最长的沈阳至大连的高速公路。

课后习题

1、东北三省的自然特征:

(1)范围:包括()、()、(),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2)地形:以()和()为主。东部为()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在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坦荡的()。东北的山脉分布像一个()。

(3)河流:山地的东南方有()江和()江流过,这两条河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大小兴安岭的北部有()流过,它是中俄两国的界河。

(4)气候:东北三省气候() 。

(5)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

2、农业发展的条件:

(1)制约因素: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与()密切相关。这里纬度较(),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的需要。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影响容易发生 。

(2)有利条件:地势(),土壤(),适宜大规模的()耕作;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3)盛产()、()、()、()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答案:

1、东北三省的自然特征:

(1)范围:包括 黑龙江省 、吉林省 、辽宁省 ,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2)地形:以 山地 和平原 为主。东部为 长白 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 大兴安岭 。在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坦荡的 东北平原 。东北的山脉分布像一个 马蹄形 。

(3)河流:山地的东南方有 鸭绿 江和 图们 江流过,这两条河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大小兴安岭的北部有 黑龙江 流过,它是中俄两国的界河。

(4)气候:东北三省气候 冷湿 。(找到描述气候特点的词句,标注在书中)

(5)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 黑土地 ”。

2、农业发展的条件:

(1)制约因素: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与 气候 密切相关。这里纬度较 高 ,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 一年一熟 的需要。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 寒潮 影响容易发生 低温冻害 。

(2)有利条件:地势平坦 ,土壤 肥沃 ,适宜大规模的 机械化 耕作;气候 雨热同期 ,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3)盛产 小麦 、玉米 、大豆 、水稻 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八年级下册地理的复习知识点】相关文章:

1.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2.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下册

3.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

4.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5.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总复习知识点

6.初二地理下册知识点

7.初一下册地理知识点

8.初一地理下册知识点

9.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计划

10.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下载word文档
《八年级下册地理的复习知识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