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代科技在土地勘测中的应用论文
“PI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试论现代科技在土地勘测中的应用论文,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试论现代科技在土地勘测中的应用论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试论现代科技在土地勘测中的应用论文
试论现代科技在土地勘测中的应用论文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项目用地日益增加,土地勘测定界工作作为报批建设用地的一项前期工作其重要性十分突出。 土地勘测是土地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建设用地审查有力的保障,使用地审批合理化、准确化、制度化的重要参考。传统土地勘测技术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着种种不尽人意的缺点,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技术方法不断涌现,为土地勘测提供新的理论方法,本文主要谈谈近些年在土地勘测中广泛使用的3S、GPS一RTK、RTK以及AutoCAD二次开发技术等在土地勘测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土地勘测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部分,对我国社会发展以及土地规划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阶段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确保了土地勘测定确度,同时提高了土地勘测的工作效率。
一、新技术在土地勘测中的应用
1、3S技术在土地勘测中的应用
3S技术由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RS)组成,3S技术最先应用于图形绘制,后期开始逐渐被应用于土地管理工作当中。在实际土地勘测中,传统的勘测方法耗时长、准确性、客观性、科学性差,不利于对土地的宏观管理,3S技术对于解决消除传统测量方法的缺陷具有重要意义。GPS技术具有采集空间数据速度快的特点,对于提高土地资源的外业调绘和数据采集具有重要意义。RS技术可以在GPS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遥感影像的获得,进行定量定位的数据分析,从而获得土地资源调查的最终图件数据。GIS技术主要运用于空间分析之中,在对土地勘测进行综合统筹的基础上,利用该技术可以更加方便有效的完成土地资源的统计、评价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利用3S技术进行土地资源调查集客观性、快速性、省时性等优势于一体。于此同时,3S技术在土地勘测的各个方面都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在现阶段,3S技术在土地动态监测、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勘测定界、土地执法检查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土地勘测中,3S技术的.应用范围将会更加广泛。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不久的将来,3S技术将会结合网络技术,形成一个系统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土地资源,将为科学的进行土地勘测提供有效的方法指导。
2、GPS一RTK技术在土地勘测中的应用
GPS一RTK技术是实时动态(RTK)测量系统的简称,它是利用GYS测量技术与数据传输技术的相互结合所产生的一种新的测量技术。在实际运用中RTK测量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YS测量技术。通过GYS卫星的观测,将所获得的观测数据通过无线发送给用户观测站在用户站,然后根据接收的观察数据,利用相应定位原理进行三维定位,从而减少使用性较差数据的产生,缩短观测时间,提高观测效率和准确性。与其他土地勘测新技术相比,GPS一RTK技术具有较强的数据准确性。我们知道,在土地勘测的过程中,测量精度十分重要。因为在实际运用中,精确度不仅关系着土地勘测最后结果,同时对于下一步测量的顺利进行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3、RTK技术在土地勘测中的应用
RTK技术也称为载波动态实时差分技术,是在GPS技术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土地勘测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PTK技术是GPS技术的发展和飞跃。在实际勘测过程中,它可以小布设各级控制点,而依据定数量的基准控制点进行动态定位,从而高精度、快速地测出界址点坐标,绘制测量软件。该技术主要运用在土地勘测定界中,在工作过程中,PTK有两种作业模式即快速静态测量模式和准动态测量模式。前者在测区中部选择1个基准站,安置1台3PS接收机进行连续的跟踪和观测。后者将一台接收机置于1号站观测,观测结束后,在保持对所。测卫星连续跟踪的情况下,进行小简短的观测。在土地勘测中使用PTK技术有利于提高测量的精度、效率和效益,可以更好的为土地管理部门服务。
4、AutoCAD二次开发技术在土地勘测中的应用
土地勘测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土地测绘。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实地钉桩,利用计算机,从而计算出土地的用地面积和土地的分类面积。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土地使用由无偿转为有偿,怎么高效的利用土地资源,如何规划城市土地成为了现阶段土地开发使用的重要任务。在传统的土地测绘中,数据十分繁杂,计算十分繁琐,因为在实际土地征用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AutoCAD二次开发技术的产生和使用,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为该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定的方法指导。AutoCAD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为广泛的CAD绘图软件,它不仅具有丰富的绘图命令,强大的编辑功能和良好的用户界面,同时其体系结构的开放性,嵌入式程序语言等特性也为其成功地运用于土地测绘提供了理论指导利用Auto CAD二次开发进行土地勘测,为科学有效地绘图提供了方便。
二、总结
我国土地资源丰富,但是现阶段土地管理和使用并没有达到科学的程度,这对于提高土地使用的有效率,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涌现,为土地使用的快速化、准确化、经济化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这不仅有利于推动我国土地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同时也有利于我国土地的规范化管理。
篇2:现代科技在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
现代科技在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
本文首先通过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Photoshop和CAD等绘图软件的介绍,然后结合实例对现代科技在古建测绘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客观论证了现代科技在古建筑测绘中应用的`优越性.
作 者:曹勇 作者单位: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75 刊 名:现代科技(现代物业下旬刊) 英文刊名: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8(6) 分类号:P234 关键词:维激光扫描 Photoshop CAD 古建筑测绘篇3:GPS在道路勘测中的应用探讨
GPS在道路勘测中的应用探讨
GPS是近年来开发的最具有开创意义的高新技术之一.依赖其优势必然会在诸多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GPS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公路测量的`各个方面,给这一领域传统的野外测量作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针对实际工作状况,学习和使用这一先进技术将会带来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也将显著提高野外测量技术水平.
作 者:师繁伟 作者单位:绥芬河市政府工程管理中心,黑龙江,绥芬河,157300 刊 名: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英文刊名: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年,卷(期):2009 “”(7) 分类号:U4 关键词:GPS 静态测量模式 动态测量模式 道路测量领域篇4:CORS技术在城市勘测中的应用
CORS技术在城市勘测中的应用
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系统(CORS)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精度高、实时性强、覆盖率广等优点,特别是CORS系统内网络RTK测量功能的实现改变了传统测量作业模式,可以极大地提高测量的'工作效率.本文对CORS在城市测绘的控制测量、房地产测量、地形测图、规划施工等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对其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说明.
作 者:王红闯 程连柱 Wang Hongchuang Cheng Lianzhu 作者单位:王红闯,Wang Hongchuang(河南省遥感测绘院,河南,郑州,450003)程连柱,Cheng Lianzhu(郑州市国土资源调查测绘院,河南,郑州,450008)
刊 名:国土资源信息化 英文刊名:LAND AND RESOURCES INFORMATIZATION 年,卷(期): “”(3) 分类号:P23 关键词:CORS 网络 RTK 城市测绘篇5:RTK技术在公路勘测中的应用
RTK技术在公路勘测中的应用
对RTK技术作业模式的有关基本理论进行了分析,阐述了RTK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有关技术问题,分析了RTK在具体应用中的优点,对其使用和推广有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参考价值.
作 者:郑育新 作者单位:新疆兵团设计院,乌鲁木齐,830000 刊 名:新疆有色金属 英文刊名:XINJIANG YOUSE JINSHU 年,卷(期):2009 32(3) 分类号:P61 关键词:RTK技术 公路勘测 中线放样篇6:ADCP在山东水文勘测中的应用
ADCP在山东水文勘测中的应用
ADCP是由美国引进的、世界上最先进的测流设备之一.ADCP的.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全部通过电脑控制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山东省除应用于水文测验外,还在水库淤积潮量、河道断面测量等方面得到了成功应用,取得了一些经验.
作 者:李民三 吴磊 孟庆平LI Minsan Wu Lei Meng Qingping 作者单位:李民三,LI Minsan(滩坊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山东,潍坊,261031)吴磊,Wu Lei(山东省水利厅,山东,济南,250013)
孟庆平,Meng Qingping(山东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山东,济南,250014)
刊 名:山东水利 英文刊名:SHANDONG WATER RESOURCES 年,卷(期): “”(7) 分类号:P332.4 关键词:ADCP 应用经验 开发利用篇7:浅谈RTK技术在铁路勘测中的应用
浅谈RTK技术在铁路勘测中的应用
随着CPS定位技术的发展,其应用的.领域也在不断拓宽,在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工程与地壳变形监测、地籍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和海洋测绘等各个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GPS定位测量是对经典测绘技术的一次跨越.文章分析了实时动态测量(RTK)的原理、作业模式及其在铁路测量中的应用.
作 者:王文亮 郝明 奚冠凡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刊 名: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英文刊名:CHINA HIGH TECHNOLOGY ENTERPRISES 年,卷(期):2009 “”(10) 分类号:P228 关键词:RTK技术 铁路勘测 GPS定位技术 测绘技术 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篇8:现代科技在解剖学的教学中运用的论文
现代科技在教育中的运用占有这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教学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入和多元化,解剖学教学中涉及到视听、图像和语音交流的内容多,需要运用到现代科技的形式复杂。如何有效的利用现代科技开展解剖学教学是教师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通过了解和研究现代科技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开展形式和起到的作用,将有效优化解剖学教学,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减轻教师教学工作量,做到事半功倍。
教学随时代的变迁而时刻发生适应性的变化,尤其在当代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学更是应该与时俱进。解剖学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医学科目,是医学领域的基础学科,学生学好解剖学将有利于学生后期的医学教育和学习,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解剖学教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用好现代科技这个教学媒介,实现高效教学效果。
1 现代科技概念和发展趋势
要在解剖学教学中运用现代科技,首先需要了解和明白现代科技有哪些,都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现代科技全称为现代科学技术,是指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出发考虑,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技术以及各交叉学科所形成的新学科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20世纪50年代以来,因为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运用到生活生产突飞猛进。现代科技在现在表现出一方面高度细化深化的特点,另一方面,又表现出高度的综合化,尤其是学科间的融合。这种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综合紧密联系的关系,正是辩证发展中事物相互联系的观点。由于现代科技中的各个学科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综合,使学科与学科之间越来越紧密联系,各学科间的联系形成了一个整体,现代科技与教学的关系也是如此。
篇9:现代科技在解剖学的教学中运用的论文
现代科技运用到解剖学的教学中来,目的是要提高教学质量,解决教学中的难题,拓展教学手段,强化学生学习的知识认知能力,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通过实践教学和分析研究,现代科技运用到解剖学教学中主要以下几方面的价值和作用。
3.1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需要现代科技
今天的社会是一个高科技的信息化社会,学生对信息的接受能力超越以前,科技设备加速了学生的人际交流,如智能手机、3D技术、APP程序运用和4G网络等都深刻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现代科技运用到解剖学教学中也是时代的必然,如果没有现代科技的课堂,还是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思维模式就会跟不上信息化节奏,课堂学习提不起精神,感觉自己学到的知识陈旧,没有新颖性,造成学习兴趣和动机低下,不能正视学习内容,对后期的学习埋下反感作用。而课堂中运用现代科技,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极大的提升,如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对新技术的好奇,新技术能有利于讲授知识点,简化学习过程,起到学生联想思维等,这样现代科技就达到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3.2 现代科技优化教学情景
在解剖学的教学中,教学外部环境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深远的,外部环境的好坏和优劣能直接通过教学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学情景的设置是教学外部环境的一个重要元素,做好了教学情景的设置就能很好的开展教学。传统的教学情景设置主要是通过教师直观的造型、实物化的教室摆设、模拟情景的人物表演等形式,表现手段单一,展现形式简单,情景效果不突出,还受参与者心境影响大,达不到教学效果。运用了现代科技的教学课堂,可以很轻易的设计和模拟教学情景,如3D技术能三维化显示实物的.特征,无线连接技术简化环境设置,智能手机丰富教学情景内容,多媒体技术展现情景多元化等,这些技术的运用对丰富解剖学课堂的情景模式起到了重要重要,可以把教师的解剖实验过程展示,可以创设医院的医疗设备和治疗实景,可以展现人体的解剖学奥秘。
3.3 现代科技转变教学模式
传统的解剖学教学模式多集中在教师的讲授,利用简洁的挂图、教师的板书、教材的直观图等来开展教学活动,教学手段和方法选择面有限,教师授课难度大,教师的工作压力也大。现代科技的运用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如现代科技下的翻转课堂、慕课、微课和多媒体课就改变和丰富了解剖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很轻松的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更好的让学生学习上,而不是向以前要把大量精力放在黑板画图书写、挂图查找和收集等工作上,为教师节约工作时间,减轻工作量,灵活选择运用教学模式,加深学生课堂学习效果,让学生课上课下都能学到解剖知识。
3.4 现代科技加速评价反馈
教学评价和反馈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解剖学知识程度的重要手段,学生学得好不好,课堂教学效果如何都需要教学评价,以前的教学评价,主要是课堂上下教师考察学生得到的主观评价,课堂中做习题和考试得到的客观评价,对学生更细致的了解和评价很难及时做到,是因为学生人数多,差异性大,教师和学生时空受限制,造成学生和老师沟通困难。现代科技很好解决这些问题,如QQ、微信、易信等APP沟通软件的运用,学生和老师可以很容易的随时进行交流,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双方情况,便于教学评价和反馈。
4 结论和建议
现代科技运用到解剖学教学中的能起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情景,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改善教学评价和反馈等作用,从教学技术上减轻教师教学工作量,增加教学媒介选择面,学生也能更广的信息化知识,改善学习途径等问题。但随着科技日新月异,能运用到解剖学教学领域的科技也越来越多,这需要教师时刻关注现代科技的变化,随时能把最新科技运用到解剖学教学中来。
篇10:现代科技在解剖学的教学中运用的论文
传统的解剖学教学形式主要是教师在讲台上讲授,是通过教师的直观语言来影响学生,这种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教学时间长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学效果下降。而现代科技运用到解剖学教学中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因为现代科技表现教学内容的方式方法多样,表现形式便捷多元,能把解剖学中重点、难点内容通过现代科技简便的展示出来,课堂的趣味性、形象性和互动性都能加强,运用现代科技后的解剖学教学效果也得到提升。反之,解剖学的教学需要也促使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教学提供更多的实用便捷的现代科技产品。这样来说,现代科技和解剖学教学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关系。
篇11:GPS-RTK技术在铁路勘测中的应用分析
GPS-RTK技术在铁路勘测中的应用分析
对GPS-RTK技术在铁路勘测设计项目中的`测量试验数据进行分析,与传统测量方式的测量成果进行比对,论述CPS-RTK技术在实际勘测中的实时性、灵活性和高效性,以及成果的可靠性,可以广泛应用在项目可行性研究到初测、定测各个勘测设计阶段.
作 者:张大春 赵峥 ZHANG Da-chun ZHAO Zheng 作者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20 刊 名:北京测绘 英文刊名:BEIJ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年,卷(期): “”(3) 分类号:P228.4 关键词:RTK技术 中线放样 数据分析篇12:参与式教学在土地经济学中的应用论文
参与式教学在土地经济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基于土地经济学课程教学目的,从参与式教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土地经济学的课堂模式提出部分改革措施,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能进一步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进而到达课堂教学目的。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土地经济学;教学改革
1前言
土地经济学课程是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中十分重要的一门理论专业课,这门课程同时也是整个土地科学体系的理论基础之一。其研究对象是土地利用领域中发生的具有经济效应的人与地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地与地的关系。其基本内容和原理包括:人地关系及土地供给与需求理论;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原理;地租及土地价值与价格原理;土地金融与土地金融制度;土地税与地税制度等。学习该门课程,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基础、切合法规条例来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土地权属、土地利用等问题。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有关土地范畴的经济学思维,也有助于学生后续扩展课程的学习。
2土地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土地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生产要素经济学,是一门学术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经济学的各个方面,具有内容多、跨度大、边缘性强、综合性强等特征。土地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其学科内容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以至于当今我们遇到的经济问题也有经典理论无法解释或解决的。所以在教学重点以及内容也就需要适当调整,教学方法也应当随之而变。其次,土地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课程,其内容涉及到很多经济学原理,部分原理单纯用语言描述是很难解释清楚的,需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刺激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能彰显教学效果。结合以上的两点,老师在课堂上传统的讲授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土地经济学教学。为此,本文从参与式教学法的角度出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土地经济学教学提出一定的教学改革措施。
3土地经济学参与式教学法的设计与应用
参与式教学法是老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的一种教学行为,关键在于做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老师的引导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参与式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参与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心理学范畴的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关系。传统的教育方式是学生被动的进行学习,属于内在激励弱的教学方法。而参与式教学属于教师与学生双方的主动互动,属于内在刺激和外在刺激都强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学习也变得有趣、有意义和富有挑战性,学生能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满足。参与式教学法再加上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会使外在激励加强,内外激励结合会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基于现有课程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土地经济学课堂的参与式教学法作出了以下设计。
3.1教师寻找案例,提出假设
课程本身要基于学生现有的知识起点为中心,以促进学生相互交流为手段,以解决当前实际问题为目标。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前,需要先提前寻找好适用于该课的案例;设计问题时,需要涵盖学生已学过的土地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问题要能映射到当前实际生活中的土地资源管理问题。
3.2学生分组竞争,引导回答
在知道问题之后,对学生进行分组,一般施行随机分组。确定分组后,限定时间内,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小组需要从案例的各个方面入手,依据土地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论进行讨论。
3.3小组轮番答辩,教师提问
限定时间的讨论之后,让小组全员轮番上台对大家作讨论的汇报。为了防止学生出现“搭便车”的行为,要求成员各自对案例的不同方面的进行汇报,并说明相关的原理及各自的思想辨析过程。教师针对学生提及的方面,进行部分细节的提问,既能让学生发现自己思维的漏洞,也能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3.4班内角逐最优,轮番筛选
各组答辩过后,需要选出班内思考最全面,答辩最优的一组。由各小组进行多轮投票,每轮剔除一组,直至选出最优的小组。为了让各小组的答案做比较,就要要求各小组在其他小组作汇报时认真倾听别人的思路及结果,有助于学生理解他人的思路。关键点: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引导工作,在学生开始分组讨论后,由学生适当地进行发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其次,在其他小组汇报时,维持课堂的整体安静,既有助于培养台上作汇报的同学的自信心,又有助于让台下的同学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学会对他人保持尊重。
4参与式教学法应用与推广的对策建议
4.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实施参与式教学改革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质量,促进学生自发性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是接受教育的受体,又是主动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在实施参与式教学法时,必须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有效引导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亲身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否则,就会失去参与式教学的意义。
4.2教师掌握好“度”
参与式教学要基于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的,不然参与性教学就无从谈起了,教师需要知道学生的知识层面在哪,才能提出比较符合学生层面的问题。另外,由于参与式教学的课堂自由度较高,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整体的学习场面,积极引导学生之间发言讨论,以保证讨论不偏离主题。
4.3贴合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
由于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并不一致,人才培养计划也各不相同,所以在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成长的过程要注意贴合各自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依据人才培养计划,引入参与式教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自觉地学习专业知识。
5结论
参与式教学不仅加深学生对土地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更关键的是能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我国土地市场的发展现态,并将枯燥的理论学习与现实中的土地资源管理问题结合起来,学会应用土地经济理论分析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湃.土地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知识经济,
[2]韩申山.土地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
[3]金丽.参与式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探析--以“西方经济学”课程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
篇13:GPSRTK在土地整治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论文
摘 要: 随着(GPS)全球定位系统的逐步发展,RTK测量技术被大规模地应用于测绘中,而且技术越来越成熟,RTK技术的测量方法可以实时测量精确到厘米级。本研究通过介绍土地整治规划概念和GPS RTK技术的工作原理,简单分析土地整治中GPS RTK技术的应用,以期对相关专业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土地整治; 工程测量; GPS RTK; 应用
近年来,为了加速农业现代化、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促进农村土地统筹协调发展,国务院已经下发关于大力开展农村土地整治的文件,文件谈及土地整治离不开土地整治工程的测量工作,目前最有效的土地整治测量方法就是GPS RTK,即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是实时利用差分方法处理2个载波相位观测值,并准确提供测站点在给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GPS RTK的应用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降低了测量的成本,促进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
1 土地整治测绘工作概述
要想开展土地整治工作,首先应进行土地整治测绘,土地整治测绘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整治现状图的测绘和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图纸的测绘,土地测绘工作能够满足工程量概算、土地整治可行性研究、施工放样、项目规划、项目设计、土地开发以及土地利用的实际需求。土地整治测绘的`有力完成能够帮助技术人员了解土地整治项目的位置、整体形状和目前使用情况。土地整治获取数据和信息的主要方法有社会调查、现场调查、社会统计、原始数据的判断、地图、传统和现代测绘、测绘扫描几个方面。就目前来看,大部分基本农田是国家土地整治的主要对象,这决定了土地整治测绘的主要环境是空旷的农村土地,其特点是没有高楼大厦、视野辽阔、建筑物少、没有干扰信息的来源、可以得到强有力的GPS信号等。根据这些特点,在土地整治工程测量中利用GPS RTK技术进行土地整治测绘工作是十分便捷的。
2 GPS RTK技术的作业原理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GPS RTK技术就已出现,其作业原理是测量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为完成测量,首先需要在项目区控制点的已知坐标建立GPS信号的基站接收机,观察和跟踪已知的GPS信号,然后通过无线电装备发送观测到的数值、坐标和其他数据,移动站接收机接收到发送来的数据后,跟踪监测点,通过传输装置再接收其他的数据信息。当移动站已经完成这部分工作,控制器通过数据定位计算出测量点数据的精度和三维坐标,并对观测到的数据以文件的方式进行存储。与其他方法相比,GPS RTK技术观测时间较短,三维坐标数据实时显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地整治测绘工作的效率及可靠性。
篇14:GPSRTK在土地整治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论文
土地整治工程测量是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施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土地处理项目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整治区域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固定线位置和土地平整测量及竣工测量。其主要任务:一是根据土地实际情况设计并制定出耕作道路、排水沟渠、田坎土坎和蓄水池等实地位置和方向,二是为土地整治设计工作提供相应的测绘数据,三是项目完成后竣工图的测量。
土地整治工程测量首先要准备当地大比例地图,也要有当地地类信息的详细资料,其不但要求测量的工作量,而且对测量的精度要求也很高。在农业用地方面,测量的对象主要是陆地、稻田、经济使用土地,中国许多地区是山区,耕地面积不仅小,而且比较分散,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测量的难度,如果使用传统的全站仪等方法,不仅在人力和财力上的投入十分巨大,而且精度也不够精确,总是存在误差。GPS RTK技术的使用可以避免这一缺点,例如,使用南方灵锐S82套装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只需1个座位主电台,其他3个当做移动RTK来用,因此每个技术人员只需要携带RTK即可完成测量工作,可以节省一半或以上的人力。此外,在水田中使用传统的全站仪,需要移动几次才能完成,误差很大。和GPS RTK技术相比,GPS RTK可以在不通视的情况下工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可以实现自动采集,减少人为错误的可能性,避免传统的写编码和草图错误问题。
在测量时,参考站一般设置在开放空旷、位置相对高一些的地方,从而确保接收卫星的数量和发射信号的强度,覆盖面也更理想。测量作业员肩扛流动站就可以开展RTK测量,测量前一定要根据当地实际农用地的特点规划好特定的行走路线,如果路线规划不好就测量,很容易因为农田地有较多的田埂、地坎之类的分界地物而出现少测或漏测的问题。画等高线时,要注意测量时坎的上坎下高程。在进行碎部测量时,要注意变形的地域,以确保画出的成品图准确,为土地规划等决策者提供准确的数据源。
4 实际案列应用
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潢川某项目位于平原地区,项目区面积大、分布广,要求在短时间内将其所有地籍图绘出来,其实施过程如下。
4.1 基准站的选定和建立 清理基准点15°以内的所有障碍物,尽量控制基准点和大型建筑间的距离足够大,在设立基准点时要优先选
【试论现代科技在土地勘测中的应用论文】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