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化的海洋阅读训练及答案
“wangxiaolu”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酸化的海洋阅读训练及答案,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酸化的海洋阅读训练及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酸化的海洋阅读训练及答案
酸化的海洋阅读训练及答案
①地球表面积的2/3 被海洋覆盖,海洋对地球的影响要大于陆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大约有 1/4 被海洋吸收,这对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减缓气候变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被大量使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急剧上升,过量的二氧化碳打 破了海洋自身的酸碱平衡,使海水逐渐变酸。
②我们知道,二氧化碳微溶于水,与海水结合会生成碳酸,改变表层海水的酸度。海洋科学 家们认为,目前海洋酸化速度是过去3 亿年来最快的。
③研究发现,距今5600 万年前的“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是地球古代历史上海洋酸 化程度最厉害的一次。在那次事件中,地球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了一倍(其原因尚未完全搞清, 有可能是火山爆发惹的祸),导致地球大气温度升高了 6℃,造成了大量物种灭绝。研究人 员通过分析南极洲海底淤泥的成分,发现这次极热事件使海水的' pH 值最多有可能下降了 0.45 个单位。pH 值是衡量酸度的单位,pH 值越低,酸度就越大。
④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极热事件的时间持续了2 万年。
⑤地球二氧化碳浓度在过去的 100 年里已经增加了 30%。换句话说,目前的大气二氧化碳 浓度升高速度远大于5600 万年前的极热事件。根据联合国的评估报告,自1751 年工业化开 始到14 年为止,海洋表层海水的pH 值从8.25 降到了8.14,下降了0.11 个单位。如果目 前的二氧化碳排放趋势继续下去的话,到本世纪末海水酸度还将再下降 0.3-0.5 个单位,那 个时候海洋酸度的下降幅度就和当年的极热事件持平了。唯一不同的是,因为人类的参与, 这次海洋的酸化只用了不到400 年。
⑥酸性的海水带有腐蚀性,腐蚀海洋生物的身体。最新的实验表明,海水pH 值的变化会危 害某些海洋生物——特别是钙化藻类、贝类、甲壳类和珊瑚。当这些生物消失时,与它们息 息相关的其他海洋生物也将面临巨大威胁,海洋生态系统将遭受毁灭性的破坏。5600 万年 前的极热事件中,就有5%至10%的海洋物种灭绝了。据估计,目前全球有5 亿多人依靠捕 鱼和水产养殖作为蛋白质摄入和经济收入的来源,他们将是海洋酸化的另一个受害者。
1.文章第②-⑥段,作者主要从海洋酸化的 ① 和 ② 两方面进行了说明。(每空限 2 字) (2 分)
答案:①速度 ②危害(影响)
2.结合上下文内容,简要说明第④段不能删去的理由。(3 分)
答案要点:如果删去这段文字,其一,就不清楚“极热事件”持续的时间;其二,不能和 下面“因为人类参与,海洋酸化只用了不到400 年”形成比较,从而说明目前海洋酸化速度是 过去3 亿年来最快的。
3.阅读下面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小丑鱼实验说明了什么。(3 分)
【材料】 海洋中有一种身长一厘米左右的小丑鱼,它能监听捕食者声音,从而避开它们。研究小 组把小丑鱼放入三个海水箱中,一个模拟当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为百万分之390,另外 两个模拟250 年、300 年的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分别为百万分之 600、百万分之 900。实 验中,一个水下扬声器播放捕食者声音的录音。在当前环境中,小丑鱼四分之三时间远离扬 声器;在250 年海水中,小丑鱼近一半时间远离扬声器;在300 年海水中,小丑鱼对捕食 者声音无动于衷。
答案要点: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加剧海水的酸化程度 ②海水的腐蚀性越强,对海洋生物身体的伤害越大。 ③海洋生物的生存面临极大的威胁。
篇2:酸化的海洋阅读答案
关于酸化的海洋阅读答案
语文阅读理解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这篇海洋波能的利用,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
风起浪涌,海洋波能便孕育在这海水的起伏运动中。当然,没有水自身的重力,浪亦难涌。波能属于势能与动能共同形成的综合能。海浪的水质点相对于静水面位移具有势能;而动能则来于水质点运动。在深水中波能的传播受到限制,只有占能量总和50%的势能可随波浪传播。波能的能量密度虽较低,但总能量很大,据估计,全世界的海洋波能相当约30亿千瓦电能,其中可利用的约占三分之一。南半球海洋的波浪比北半球大,在南美、南非和澳大利亚等地区海域的波能也因之较大。中国沿海的波能分布也是南大于北。南海波浪比东南沿海大,平均波高在1。5米以上;我国海洋波能的可开发量相当约7000万千瓦电能。
长期以来,人们总想利用这一巨大能量。现今,淡化海水的波能搅拌站、波能发动机和大型防波堤电站等已经问世。利用波能,必须有波能转换装置。波能转换装置形式不一,但都没有本质区别。波能转换装置是三级组合装置:第一级受波体是将海浪转换为装置实体持有的能量。装置实体中的受能体直接和海浪接触,将波浪转换为机械运动;而相对固定的固定体与受能体形成相对运动。第二级中间转换器,其作用是将第一级转换与最终转换沟通;因为波能经过第一级转换往往达不到最终推动机械运动的要求,不仅是因为其水头低、速度慢,而且稳定性也较差。不管哪种类型的中间转换器都要起到传输能量和稳定输出的作用。水动式是通过液压泵将机械能变为水能,经水轮机再将水能变为机械能。它在增速、传输、调节上都比直接机械式方便。气动式则以空气为介质完成能量转换。它可以减少海水对设施的腐蚀,它是目前世界上广泛采用的波能中间转换装置。最终转换是应用设备,它依用户需要来设计。
有趣的是,波浪能产生于海洋,但是波力电站不一定要建在海上。岸式波力电站就是建在常年风急浪大的海边,只有利用坚固的岸基与钢筋混凝土构件建成的受波通道伸入海水。这种发电站是利用经过两级转换装置的海洋波能能量压缩空气以推动涡轮机工作,使振荡水柱往复运动而发电的。波力电站可与常规发电站并网运行。
5.下列对海洋波能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风使海水起伏运动,这种起伏运动产生了势能与动能,而由这动能和势能形成的综合能,即是海洋波能。
B.海洋波能属于综合能,它是由海水的水质点运动具有的势能与动能综合生成的能量。
C.海洋波能是海浪水质点相对于静水面位移具有的势能与水质点运动产生的动能共同形成的综合能。
D.海洋波能是势能与动能共同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它源于风浪和水自身的重力。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海洋波能经过多级转换最终均以电能的形式付诸应用。
B.波能中间转换器共有水动式和气动式两种,目前气动式被广泛采用。
C.波能须经转换装置的三级转换,才能与最终转换设备沟通从而达到应用要求。
D.波能搅拌站、波能发动机和大型防波堤电站属于不同形式的波能转换装置,它们均具有多级能量转换功能。
7.对波能转换装置形式不一,但都没有本质区别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波能转换装置有不同的形式,但任何形式的波能转换装置都必须包括受波体、中间转换器和最终转换应用设备三级组合装置。
B.波能转换装置的外观可以根据不同需要来设计,但受波体、中间转换器和最终转换应用设备必须统一。
C.波能搅拌站、波能发动机和大型防波堤电站属于不同形式的波能转换装置,必须综合配套使用才能实现多级能量转换功能。
D.气动式装置虽然是以空气为介质完成能量转换,但它与水动式装置的本质一样,都能将第一级转换与最终转换沟通。
参考答案:
5.C(A.解说片面。把海水起伏运动的原因仅归结于风绝对化,且未揭示势能与动能的特征。B.曲解文意。势能来于海浪的水质点相对于静水面位移。D.未揭示势能与动能的特征)
6.D(A.说法绝对。如搅拌站直接利用机械能。B.信息遗漏。还有直接机械式。C.混淆概念。三级转换误,实际是两级转换)
7.A(B.说法绝对。末句必须统一不妥,最终转换应用设备可根据用户需要设计。C.无中生有。D.范围缩小。气动式装置与水动式装置只是波能转化装置第二级中间转换器的类型)
篇3:酸化的海洋阅读及答案
①地球表面积的2/3被海洋覆盖,海洋对地球的影响要大于陆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大约有1/4被海洋吸收,这对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减缓气候变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被大量使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急剧上升,过量的二氧化碳打破了海洋自身的酸碱平衡,使海水逐渐变酸。
②我们知道,二氧化碳微溶于水,与海水结合会生成碳酸,改变表层海水的酸度。海洋科学家们认为,目前海洋酸化速度是过去3亿年来最快的。
③研究发现,距今5600万年前的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是地球古代历史上海洋酸化程度最厉害的一次。在那次事件中,地球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了一倍(其原因尚未完全搞清,有可能是火山爆发惹的祸),导致地球大气温度升高了6℃,造成了大量物种灭绝。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南极洲海底淤泥的成分,发现这次极热事件使海水的pH值最多有可能下降了0.45个单位。pH值是衡量酸度的单位,pH值越低,酸度就越大。
④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极热事件的时间持续了2万年。
⑤地球二氧化碳浓度在过去的1里已经增加了 30%。换句话说,目前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速度远大于5600万年前的极热事件。根据联合国的评估报告,自1751年工业化开始到1994年为止,海洋表层海水的pH值从8.25降到了8.14,下降了0.11个单位。如果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趋势继续下去的话,到本世纪末海水酸度还将再下降0.3-0.5个单位,那个时候海洋酸度的下降幅度就和当年的极热事件持平了。唯一不同的是,因为人类的参与,这次海洋的.酸化只用了不到400年。
⑥酸性的海水带有腐蚀性,腐蚀海洋生物的身体。最新的实验表明,海水pH值的变化会危害某些海洋生物特别是钙化藻类、贝类、甲壳类和珊瑚。当这些生物消失时,与它们息息相关的其他海洋生物也将面临巨大威胁,海洋生态系统将遭受毁灭性的破坏。5600万年前的极热事件中,就有5%至10%的海洋物种灭绝了。据估计,目前全球有5亿多人依靠捕鱼和水产养殖作为蛋白质摄入和经济收入的来源,他们将是海洋酸化的另一个受害者。
19.文章第②-⑥段,作者主要从海洋酸化的①和②两方面进行了说明。(每空限2字)(2分)
20.结合上下文内容,简要说明第④段不能删去的理由。(3分)
21.阅读下面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小丑鱼实验说明了什么。(3分)
【材料】
海洋中有一种身长一厘米左右的小丑鱼,它能监听捕食者声音,从而避开它们。研究小组把小丑鱼放入三个海水箱中,一个模拟当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为百万分之390,另外两个模拟2050年、2100年的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分别为百万分之600、百万分之900。实验中,一个水下扬声器播放捕食者声音的录音。在当前环境中,小丑鱼四分之三时间远离扬声器;在2050年海水中,小丑鱼近一半时间远离扬声器;在2100年海水中,小丑鱼对捕食者声音无动于衷。
答:
答案(共8分)
19.答案:①速度②危害(影响)(共2分。每空1分)
20.答案要点:如果删去这段文字,其一,就不清楚极热事件持续的时间;其二,不能和下面因为人类参与,海洋酸化只用了不到400年形成比较,从而说明目前海洋酸化速度是过去3亿年来最快的。(共3分。其一1分,其二2分)
21.答案要点: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加剧海水的酸化程度②海水的腐蚀性越强,对海洋生物身体的伤害越大③海洋生物的生存面临极大的威胁(共3分。每个要点1分)
篇4:奇妙的“人体海洋” 阅读训练及答案
奇妙的“人体海洋” 阅读训练及答案
①人体的内部就是一个奇妙的海洋。
②经科学测定,一个体重70千克的成年人,分布在各种组织和骨骼中的水达到45~50千克,占体重的60%~70%,一个人的胚胎发育到3天时,所含的水达97%,与海洋中的水母(如海蜇等)所含的水一样多;发育到3个月时,所含的水达91%;新生儿身上含水量达80%;1岁以上的孩子身体内的含水量就和成人一样了。
③原始生命在海洋中诞生以后,海洋中的生物逐渐向陆地迁移,并把诞生地的海水带到自己的体内,而在后代中留下了从海洋起源的印记,这一点人类也不例外。为了说明人身上的血液与大洋中的纯海水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前苏联科学家夫弗杰普戈利茨特地对海水和人类血液进行了对比测量,结果发现海水和人血中溶解的化学元素的相对含量惊人地接近。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人身上的海洋印记,是人类来自海洋的最好佐证。
④海水的固有特征就是带有咸味,否则就不成其为海水。人体血液中就带有这种海水特有的稍咸的味道。当你在进食时,如果不慎咬破舌头,伤口流出了血,你就尝到了血的咸味。经测定,人血的含盐度,一般为1%左右,比普通海水的平均含盐度(3%~3.5%)要低一些,但比世界上最淡的波罗的海的含盐度(0.2%~0.3%)却要高许多。况且,科学家在考察地球历史中发现,在原始生命诞生时期海洋中并没有那么多的盐分,比之今日要低得多。之后大陆上的盐分逐渐随水流注入海洋,海水才慢慢变得咸起来。而在鱼类进化到两栖类,并由海中登上陆地的时候,其咸度就相当于现在的血的咸度。会不会是因为人类的远祖在登陆时只带上了当时的海中物质,并以此代代相继,所以人血的含盐度就比现在的海水要低一些呢?
⑤这个道理在医学上得到了普遍承认。当人体因某种疾病而大量失水时,或者出血过多时,医生的首要任务就是给患者皮下或静脉中注射生理盐水,最常用的是含0?85%氯化钠的水溶液。炎热的夏天,在地里劳动的农民和在炼钢炉前干活的工人,每天都要流掉大量的汗水,出汗过多,人的机体就会因失水失钠而致病,医生总是要劝这些人多喝些淡盐开水。这就是向人体内部海洋中补充海水,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
⑥如此看来,人身上的.海洋印记,是一本内容丰富的生物教科书。它告诉人们:我们的身体一半以上由水组成,我们的血液像海水般微咸。(选自《白天的星星奇妙的人体海洋印记》有删改)
1.整体把握,清理思路,分析结构。(4分)
(1)在作者看来,人体的内部就是一个奇妙的海洋,这个奇妙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简洁的文字归纳在下面。
(2)选文的①⑥段是总说,其余段为分说,请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的结构示意图的括号内填上恰当文字,在分说部分相对应处填上自然段序号。
┌( ){ } ┐
① ┤ ├ ⑥
└(含盐){ } ┘
2.选文用得较多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请在列数字以外任意举出一种说明方法,并举例且说明其作用。(2分)
3.为了准确说明事物和事理,选文的语言讲究科学性准确、简明、周密。如果把下边句中加点词语去掉或换成其他词语,表达意思有什么不同?(任选作一题)(2分)
(1)这个道理在医学上得到了普遍的承认。
(2)经测定,人血的含盐度,一般为1%左右,比普通海水的平均含盐度(3%3.5%)要低一些。
4.请根据对选文的理解,对以下问题大胆说说你的认识。
(1)有人说选文第⑤自然段是多余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2分)
(2)请你根据选文的内容回答:人的生命起源于什么?人的生命离不开什么?(2分,此题为加分题,得分计入本大题)
答案:
1.(1)含水,血液中含盐(若答出血液中带有咸味亦可)。(每个1分)
(2)(含水){②③}含盐{④⑤}
填含水1分,填对②③④⑤给1分,若填错一个不得分。
2.说出说明方法并举例1分,说明作用1分,例如:
打比方:(第①段)这样使说明的对象(人体的内部)形象生动、浅显易懂。(意思基本一致亦可)
举例子:(第⑤段)先说明一种道理,然后再用具体例子作例证,这样有点有面,既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又使文章血肉丰满。
作比较:(第③段)通过比较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人身上具有海洋印记(或人类来自海洋)。
3.与以下答案基本一致的即可得2分。
①普遍说明这个道理的正确性,因为它代表绝大多数,若去掉,那么特殊情况也包含其中,没有例外,与客观实际不相符(意思相近亦可)。
②1%是一个确数,加上左右二字,就变成了一个概数,若去掉,反而变得不准确、周密,不符合客观实际(意思相近亦可)。
4.(1)不是,第④段末提出了问题,就应有回答,为了说明这个道理作者在第⑤段用具体例子作例证,这样有点有面,既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又使文章血肉丰满。(言之有理即可)(2分)
(2)因为人体含水、含盐,所以人的生命起源于海洋;因为人的生命一半以上由水组成,所以人的生命离不开水。(意思相近亦可,每个1分)
篇5:《越来越酸的海洋》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越来越酸的海洋》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①在4月22日第43个世界地球日到来前,《科学》发表的一篇文章,把人们关注气候变化与二氧化碳排放的视角从大气带到了海洋。这篇文章宣称,由来自不同大学的21位研究人员组成的科研小组,经过检测和评估地质记录后,得出结论:目前的海洋酸化速度是3亿年来的最高值。
②海洋酸化是指由于吸收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导致海水逐渐变酸的过程。人类活动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以每小时100万吨以上的速率被海洋吸收,在吸收过程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释放出氢离子,使得海水的pH值下降。海水应为弱碱性,海洋表层水的pH值约为8.2。但到,海水表层pH值降低了0.1。海水酸性的增加,会改变海水的种种化学平衡,使多种海洋生物乃至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因此,除了全球变暖,海洋酸化被称为与二氧化碳排放相关的另一重大环境问题。
③一份来自夏威夷附近海域的'数据显示,工业革命以来,海水表层pH值从1960年的8.15下降到8.05,这表示,海水中氢离子浓度增加了30%。
④不仅如此,海洋酸化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最近一项研究表明,海表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及其所导致的海洋酸化速率比两万年前的末次冰期快了近100倍,而末次冰期被认为是最近一次的二氧化碳急剧上升期。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预测,如按照目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水平进行,本世纪末,海水pH值将下降至7.8左右。
⑤研究表明,在二氧化碳浓度加倍以后,大多数钙化生物的钙化速率均大幅下降。钙化速率的下降,不仅影响到了浮游性钙化生物,如颗石藻等向底层海洋的碳输送,还会影响到钙化动物的生长和发育。同时,珊瑚藻以及造礁珊瑚种类在加倍的二氧化碳条件下,其钙化速率平均下降30%。
⑥多项研究表明,海洋酸化还可能通过食物链,造成原本不同种间的配子受精成功并形成杂交种,造成种质混乱,影响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例如,某些浮游动物在喂食酸化海水中生长的浮游植物后,繁殖率显著下降。
⑦有研究者在模拟实验中发现,严重酸化的海水中,小丑鱼幼鱼将失去听力、视力、嗅觉,无法发现敌害,也丧失了相应的逃逸和生存能力。对甲壳类、贝类、鱼类及棘皮动物等海水养殖生物的研究表明,海洋酸化会显著地影响到幼体发育,降低成体的钙化率和呼吸活动,改变机体能量代谢方式,干扰感知和运动行为,抑制免疫防御系统的活性,引起生物体代谢异常、生长缓慢甚至死亡。已经有研究表明,海洋酸化是一种生理胁迫,会使得藤壶的成活率显著下降,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同样会导致海胆的尺寸和重量均明显变小。
⑧由于人类从未经历过这种变化,并且不同种类的海洋生物对酸化引起的海水化学变化敏感性不同,以至于无法确定海洋酸化的生物学效应,也就无法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
阅读题:
1.什么是海洋酸?(2分)
2.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乃至生态系统造成的巨大威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阅读全文简要回答。(3分)
3.简第段主要运用了何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意简要说明。(3分)
4.以下分析或推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浮游动物在喂食酸化海水中生长的浮游植物后,繁殖率在短时期内会显著下降。
B.珊瑚藻以及造成礁珊瑚在加倍的二氧化碳条件下,其钙化速率将会平均下降30%。
C.即使大幅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到本世纪末,海水pH值将下降至7.8左右。
D.虽然人类从未经历过海洋急剧酸化的过程,但仍能够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
参考答案:
1.(共2分)海洋酸化是指海洋由于吸收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导致海水逐渐变酸的过程。
2.(共3分)
(1)会是大多数钙化生物的钙化速率大幅下降;
(2)可能影响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会引起生物体代谢异常、生长缓慢甚至死亡。(一每点1分,不简要酌情分。)
3.(共3分)第⑦段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产生的严重影响。(说明方法1分,作用2分)
篇6:材料阅读训练及答案
高分子体态苗条,彼此纠缠在一起,吸引力大,不易分开,即使加热也不会一下子变成液体,所以具有较好的弹性、塑性和强度。
但是,化学家们还不满足,他们甚至干涉高分子的“内政”:或改变链的结构形式,或在链上加几个特殊的“基团”,结果新的高分子就具备了耐高温、抗低温、耐腐蚀、抗氧化以及电、磁、光、生理、催化等一系列特殊的新功能。
1.选出下列说法中不是两个材料主要说明内容的一项。( )(2分)
A.高分子材料具有个头大,结构复杂,有较好的弹性、塑性和强度的特点。
B.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功能特殊。
C.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前景广泛。
D.高分子材料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2.选出涂在卫星表面的“温控材料”是利用了特种高分子的什么功能分析正确的一项( )(2分)
A.耐高温、抗低温
B.耐高温、耐腐蚀
C.弹性、塑性和强度
D.耐腐蚀、抗氧化以及电、磁、光、生理、催化等一系列特殊的新功能。
3.选文第②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4.选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4分)
5..如果要将两则材料组合成一篇文章,请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一:你认为材料二放在材料一的哪个位置合适?请选择 。(2分)
A.第②段之后 B.第③段之后
C.第④段之后 D.第⑨段之后
问题二:请你在材料二后写一句话,使组合后的文章思路清晰,衔接自然。(2分)
答案
1.C
2.A
3.列数字、作比较。具体突出的说明了高分子个头大的特点。
4.(1)生动形象。本文多处运用拟人的手法,如“这些‘单体’手拉手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蜷曲的长链,有的长链之间连着短链,有的还有支链”中将“单体”连接在一起的方式形象的说成是“手拉手”,从而说明了高分子的结构复杂的特点。
(2)准确严密。本文多处运用数字说明。如“当飞行速度高达音速的3倍时,空气的剧烈摩擦可使导弹、飞船表面的温度升高到5000℃以上。”通过列数字准确说明了高分子具有耐高温的功能。
5.问题一C,问题二 这类高分子已被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在各项尖端技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篇7:海洋垃圾阅读答案
海洋垃圾阅读答案
①日本3·119级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大量的房屋、汽车和各种残骸卷入太平洋,形成了一个长约111公里的垃圾岛。研究人员估计,这个漂浮在海上的垃圾岛两年内会漂至夏威夷,3年后漂到美国西岸。
②其实,在日本地震和海啸导致大量垃圾卷入海洋之前,人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中的海洋上就已经漂浮着大量的海上垃圾。,美国科学家发现,太平洋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有两个美国得克萨斯州那么大。虽然后来有人认为其面积被过分夸大了,但其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
③海洋垃圾不仅影响海洋景观,还可能威胁航行安全。但更可怕的是,会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致使的影响,进而对海洋经济产生负面效应。海洋垃圾已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视,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正采取措施,尝试处理这一问题。
④由于海上垃圾大部分是塑料,所以处理海上垃圾首选办法应当是焚烧发电。不过,海洋垃圾的焚烧也有几个问题需要解 决。除了 打捞、运输、搁置脱水外,还会遇到二恶英的排放问题。由于塑料焚烧可产生大量的二恶英,会危及环境和生态,需要有特别能控制二恶英排放的高级焚化炉。
⑤海洋垃圾的另一个处理办法是建造人工岛屿。,新加坡政府在两个离岸的小岛实马高和西康之间建造了1公里长的岩石长堤,并分出了11个相互连接的海湾单元;;将单元里的海水抽干,排放好一层厚厚的塑料膜;然后将垃圾灰烬倾倒在这些单元里进行密封,防止泄漏。至于垃圾中也那些不能燃烧和回收的材料,比如石棉,也被塑料密封并掩埋在泥土中。此后,每个月都要对单元周围的海水取样检测,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况。每当一个单元的垃圾填到二三米高时,就进行铺沙种草,然后再继续埋置垃圾。如此反复,垃圾最高可埋置到30米,之后就在上面栽种植物,不再堆放垃圾。
【相关链接】
材料一 目前我国历年垃圾堆存量约60亿吨,占用耕地达5亿平方米。全国660个主要城市中,有200个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以城市人口6亿为例,如每人每年产生440公斤垃圾,年产生垃圾量为2.64亿吨。
材料二 英国的垃圾填埋率为为90%,意大利为74%,美国为67%,法国为45%,德国为46%。瑞士的垃圾焚烧率为74%,日本为72%,丹麦为70%。美国的废纸利用率为60%,铁罐头盒回收率为25%,玻璃回收率为20 %。
11.文章 第①节从日本大地震产生的垃圾岛写起,有何用意。(2分)
12.结合上下文,分别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的作用。(4分)
(1)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况。
(2)太平洋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 有两个美国得克萨斯州那么大。
13.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第⑤节中新加坡建造人工岛屿的具体步骤。(限60字以内)(4分)
14.根据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就垃圾问题进行探究,写出你的两点发现。(4分)
参考答案:
11.引出海洋垃圾的话题,激发阅读兴趣。
12.(1)到目前为止,限制了时间,准确地说明了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现象只是现在的运行状况,并不表示以后一定不会发生。
(2)(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地介绍了太平洋垃圾岛面积之大,海上漂浮的垃圾之多,使读者对太平洋垃圾岛的印象更直观、更清晰。
13.建长堤,分单元;抽干海水,排放塑料膜;倾倒并密封垃圾 ;(定期检测);反复地铺沙种草掩埋垃圾;栽种植物。
14.参考示例:
(1)我国城市面临严重的生活垃圾问题,加强环保教育刻不容缓;(2)海洋面临着人类生活垃圾危险;(3)发达国家在处理垃圾问题方面有各自成熟的技术。
15.文章第①节,从日本大地震产生的垃圾岛写起有何用意?(2分)
16.结合上下文,分别指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1)太平洋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有两个得克萨斯州那么大。
(2)材料一中 目前,我国垃圾堆存量已达60亿吨,占用耕地5亿平方米。
17.加点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况。
18.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第⑤节中新加坡建造人工岛屿的具体步骤。(限60字以内)(4分) 19.根据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就垃圾问题进行探究,写出你的两点发现。(4分)
篇8:《数字海洋》阅读答案
(1)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建设数字海洋,就是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有效获取和利用信息,实现海洋信息化。在科学家们看来,数字海洋是通过立体化、网络化、持续性的全面观测海洋,获取海量数据来构建一个虚拟的海洋世界。它能够将海洋化学、生物、物理等要素数据变成人类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的有效工具;并通过对当前海洋景观的直接表达和对未来海洋场景的预测、预现,促使人类对海洋开发利用的方式更趋合理。
(2)数字海洋建设由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一是数据立体实时和持续采集。对海洋的立体观测包括空间观测,即利用各类遥感新技术,对海面及海面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海洋特性进行全面观测;海面观测,即由海面观测网对海洋实行全天候观测;海底观测,即由海底工作平台等智能终端组成海底观测网,对海洋深处的各种海洋要素数据进行精确而持续的采集。现代网络技术和能源技术使得这种立体观测能够长时间持续进行。二是信息网格集成。数字海洋通过网格技术协同数据采集、集成信息处理、统一运行计算,使网络上的所有资源合力工作,从而完成传统方式无法完成的海洋活动中的各种复杂计算,建立功能强大的各种应用与决策模型,实现对海洋的深入精确认识。三是知识综合应用。不同用户对海洋信息的需求和应用不尽相同。建设完整的数字海洋体系,必须在海量信息集成平台上,搭建公共性强、综合性广、功能齐全的基础海洋信息服务平台和产品开发的综合应用平台,按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实现海洋信息的一次采集、一次集成、统一开发、各家共用的理想目标。不同用户既可从中获取各自所需的专业信息,又可根据自身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二次开发。
(3)数字海洋建设带来了人类认识、管理、开发海洋的一场革命。首先,海洋是一个变化复杂的整体,仅仅依靠海洋观测站等传统方式,人们对海洋的认识往住是有限的、滞后的,缺乏对海洋变化过程的了解。数字海洋的数据立体实时和持续采集,以及信息网格集成,使科学家能够实际掌握海洋变化过程,实现人类对海洋认识的质的飞跃。其次,现代海洋管理包括海洋权益、海洋资源、海洋环境三类海洋行政管理。数字海洋的应用可以实现海洋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例如在维护海洋权益上,数字海洋的实时立体观测体系,能够对我国沿海200海里内的经济专属区海域进行全天候无遗漏的实时监测,任何违反我国法律的海洋活动,都将在第一时间内被反映到我国海监指挥中心,以便及时形成维权决策,确保国家海洋极益不受侵犯。最后,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二疆土,以获取和控制资源为目标的海洋开发历来是沿海国家的重点发展战略。数字海洋具有强大的信息集成和综合展示功能,可以为具体的海洋开发项目提供大范围、精确的海洋环境数据,并能用来对项目的需求、效益、成本,以及对周边海域的影响等进行综合测评,为决策者提供最佳方案。这既避免了海洋开发的`盲目性,也为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篇9:《数字海洋》阅读答案
6.下列对“数字海洋”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海洋是运用高科技手段全面、持续地观测海洋,从而采集到的有关海洋世界的各种数据。
B.数字海洋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在对海洋信息综合处理的基础上构建出来的一个虚拟海洋世界。
C.数字海洋拥有海洋化学、生物、物理等有关海洋世界的多种信息,能够为不同用户提供服务。
D.数字海洋不仅可以直接反映现实的海洋世界,还可以根据有关需求预测未来海洋世界的状况。
【答案】A
【考点】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解析】原文第1段说“数字海洋是通过立体化、网络化、持续性的全面观测海洋,获取海量数据来构建一个虚拟的海洋世界”,显然不是选项所说的“各种数据”。该项偷换概念。
【思路分析】该考点涉及的知识点有:①理解与写作对象或文章主旨密切相关的词语(概念)的内涵;②理解指代词和具有指代作用的词语在文中的指代义;③理解同义词或近义词在文中含义的差别;④理解词语在文中被临时赋予的特殊含义和深层意义。⑤运用修辞格和写作方法的关键词语;⑥反映具体语言环境的词语;⑦在结构上起到独特作用的词语。考生要采用“瞻前顾后”的方法,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进行比对、概括。
7.下列有关数字海洋建设内容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和能源技术,建立海面观测、海底观测的完整的立体观测体系,进行数据采集。
B.通过信息网格集成来建立各种应用与决策模型,完成传统方式无法完成的各种复杂计算。
C.建设基础海洋信息服务平台和产品开发的综合应用平台,针对不同用户进行二次开发。
D.建设数字海洋要注意完整性,以实现海洋信息的一次采集、一次集成、统一开发和各家共用。
【答案】D
【考点】考查对文章信息的筛选与整合。
【解析】A.项原文在第二段:“对海洋的立体观测包括空间观测,即利用各类遥感新技术,对海面及海面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海洋特性进行全面观测;海面观测,即由海面观测网对海洋实行全天候观测;海底观测。”该项以偏概全,漏掉了“空间观测”。B.项“通过信息网格集成”建立“各种应用与决策模型”进而“完成传统方式无法完成的各种复杂计算”,刚好把两者之间的先后逻辑关系搞反了;C.项对应原文是“不同用户既可从中获取各自所需的专业信息,又可根据自身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二次开发。”该项张冠李戴,是“不同用户可以进行二次开发”而不是“综合应用平台”进行。
【思路分析】该小题的要点集中在第二段,可用排除法。如果选项描述的不是数字海洋的建设,可直接排除;其余的就需要和原文比较,信息要点是否一致。
8.下列对“数字海洋建设带来了人类认识、管理、开发海洋的一场革命”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建设数字海洋使人类以全新的方式观测海洋、获取信息,为人类深入地认识海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通过数字海洋建设,采用信息网格集成来处理观测数据,科学家实际掌握海洋变化过程就能成为现实。
C.建设数字海洋适应了时代需要,通过实现海洋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完成了海洋管理任务。
D.通过数字海洋建设所提供的有效手段,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更趋合理,从而保障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C
【考点】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
【解析】C项:建设数字海洋只是一个虚拟应对系统,是庞大的“海洋管理任务”中的一部分,而不是终极完成庞大的“海洋管理任务”。该项说法绝对。
【思路分析】该小题的要点集中在第三段。文中重要的句子是:①、起始句 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转承的作用。②、主旨句 它的位置不一,或开头或中间或结尾。③、衔接句 这种句子有承上启下作用。④、深化句 在语段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升华主题深化主旨的作用。⑤、警示句 它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启迪。⑥、矛盾句 有些句子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寄托了深刻的寓意。⑦、情感句 它凝聚了作者的喜怒哀乐、褒贬扬抑。⑧、引用句 名言名句表现一定的思想内涵,也常作设题点。⑨、比喻句 用比喻的方法说理抒情。⑩、总结句 或总结概括,或留有余地,或饱蘸笔墨抒情。⑾、结构复杂的语句 这种句子是难点所在。⑿、容易产生歧义的句子 也是难点句子。⒀、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句子。理解的方法是:要利用上下文的语境来进行正确理解和阐释,“前后勾联”、“表里参验”。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海洋之所以能对未来海洋场景进行预测、预现,与它强大的信息集成和综合展示功能有关系。
B.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海洋环境并不存在矛盾,因为数字海洋可提供科学的开发和保护海洋的最佳方案。
C.海洋资源受海洋权益保护,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就是维护我们自己的切身利益,我们应当具有这种意识。
D.只有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整个地球的可持续发展,也才会有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B
【考点】考查对文种信息的推断。
【解析】原文最后一段信息说“可以为具体的海洋开发项目提供大范围、精确的海洋环境数据,并能用来对项目的需求、效益、成本,以及对周边海域的影响等进行综合测评,为决策者提供最佳方案”而非“开发和保护海洋的最佳方案”。
【思路分析】命题人往往从以下几方面设置错误:①对原文中的说法变换叙述角度或表达的方式。②对部分信息的片面理解,或对整体材料中居于次要地位的性能、作用等进行夸大,从而得出一个不符合实际的结论。③对原文中有关材料进行错误地引申与分析,然后推断出一种错误的发展趋势。高考推断题推断不能成立的具体原因:⑴以偏概全。⑵混淆不同语气。⑶不合常理。⑷与原文相悖。
【酸化的海洋阅读训练及答案】相关文章:
6.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10.王翦将兵阅读训练及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