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行程练习题分析及答案

行程练习题分析及答案

2023-12-19 07:53:3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不开的咖啡”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行程练习题分析及答案,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行程练习题分析及答案,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行程练习题分析及答案

篇1:行程练习题分析及答案

行程练习题分析及答案

【例1】飞行员前4分钟用半速飞行,后4分钟用全速飞行,在8分钟内一共飞行了72千米,则飞机全速飞行的时速是。

A.360千米 B.540千米 C.720千米 D.840千米

【例2】一列队伍长15米,它以每分钟85米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00米的桥,问队伍从队首上桥到队尾离开桥大约需要多少分钟?()

A.1.0 B.1.2 C.1.3 D.1.5

【例3】某校下午2点整派车去某厂接劳模作报告,往返需1小时,该劳模在下午1点整就离厂步行向学校走来,途中遇到接他的车,便坐上车去学校,于下午2点40分到达,问汽车的速度是劳模的步行速度的多少倍?()

A.5倍 B.6倍 C.7倍 D.8倍

【例4】两列对开的列车相遇,第一列车的车速为10米/秒,第二列车的.车速为12.5米/秒,第二列车上的旅客发现第一列车在旁边开过时共用了6秒,则第一列车的长度为多少米?()

A.60 B.75 C.80 D.135

【例5】一汽船往返于两码头间,逆流需要10小时,顺流需要6小时。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12公里/小时。问水流的速度是多少公里/小时?()

A.2 B.3 C.4 D.5

【答案与解析】

【例1】本题正确答案为C。

设飞机全速为v千米/分,则飞机半速为v/2千米/分。

4×v/2+4v=72v=12千米/分=720千米/时。

【名师点评】本题可用代入排除法。对于数学水平一般的考生是个不错的办法。

【易错点分析】本题“飞行的时速”最后的单位是千米/小时。与前面的单位(分钟)不一致。

【例2】本题正确答案为C。

解法如下:

队伍长15米,桥长100米,因此总路程为100+15=115米。速度为每分钟85米,

所以时间为115/85≈1.35分钟,与C项最为接近,故应选C。

【名师点评】这是一个典型的火车过桥问题。列车从开始上桥到完全下桥所用的时间=(桥长度+列车长度)÷列车速度。

【易错点分析】“列车从开始上桥到完全下桥所用的时间”要加上列车的长度。不能用“桥长度÷列车速度”作答。

【例3】本题答案为D。

下午2点整派车去某厂接劳模作报告,往返须1小时,说明汽车2点整发车,2点半到达劳模家,3点整到达学校,而下午2点40分到达,说明汽车在路上只行进了40分钟,说明汽车在2点20分与劳模相遇,而该劳模在下午1点整就离厂步行向学校走来,则劳模行走了1小时20分钟=80分钟。而劳模走的路程,汽车10分钟就可以走完,因此汽车的速度是劳模的步行速度的8倍,故应选D。

【名师点评】这是一个相遇问题。根据相同路程,速度和时间成反比,知车速和人速比为8∶1。

【例4】本题正确答案为D。

解法如下:

两列对开的列车相遇,第一列车的车速为10米/秒,第二列车的车速为12.5米/秒,则第二列车相对于第一列车速度为22.5米/秒。

第二列车上的旅客发现第一列车在旁边开过时共用了6秒,因此第一列车的长度为22.5×6=135米,故应选D。

【名师点评】这也是一个典型的火车过桥问题。S=(v1+v2)t=(10+12.5)×6=135(米)。

【例5】本题正确答案为B。

解法如下:

设水流的速度是x公里/小时,因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12公里/小时,所以船顺流航行速度为(x+12)公里/小时,逆流航行速度为(12-x)公里/小时

因此10 (12-x)=6(12+x)解得x=3,故应选B。

【名师点评】行船问题。流水行船问题包括顺/逆水流、风、电梯等问题,要知道:凡促进相对运动的用“加”,速度取“和”,即顺流取“和”;凡阻碍相对运动的用“减”,速度取“差”,即逆流取“差”。

【易错点分析】在行程问题当中经常会有很多量没给出具体大小,但这些量的大小却不会影响结果,这时候可以设这个量为“1”或者其他便于计算的数值。

篇2:行程问题练习题及答案

行程问题练习题及答案

行程问题练习题及答案

(一)超车问题(同向运动,追及问题)

1、一列慢车车身长125米,车速是每秒17米;一列快车车身长140米,车速是每秒22米。慢车在前面行驶,快车从后面追上到完全超过需要多少秒?

思路点拨:快车从追上到超过慢车时,快车比慢车多走两个车长的和,而每秒快车比慢车多走(22-17)千米,因此快车追上慢车并且超过慢车用的时间是可求的。

(125+140)÷(22-17)=53(秒)

答:快车从后面追上到完全超过需要53秒。

2、甲火车从后面追上到完全超过乙火车用了110秒,甲火车身长120米,车速是每秒20米,乙火车车速是每秒18米,乙火车身长多少米?

(20-18)×110-120=100(米)

3、甲火车从后面追上到完全超过乙火车用了31秒,甲火车身长150米,车速是每秒25米,乙火车身长160米,乙火车车速是每秒多少米?

25-(150+160)÷31=15(米)

小结:超车问题中,路程差=车身长的和

超车时间=车身长的和÷速度差

(二)过人(人看作是车身长度是0的火车)

1、小王以每秒3米的速度沿着铁路跑步,迎面开来一列长147米的火车,它的行使速度每秒18米。问:火车经过小王身旁的时间是多少?

147÷(3+18)=7(秒)

答: 火车经过小王身旁的.时间是7秒。

2、小王以每秒3米的速度沿着铁路跑步,后面开来一列长150米的火车,它的行使速度每秒18米。问:火车经过小王身旁的时间是多少?

150÷(18-3)=10(秒)

答: 火车经过小王身旁的时间是10秒。

(四)过桥、隧道(桥、隧道看作是有车身长度,速度是0的火车)

3、长150米的火车,以每秒18米的速度穿越一条长300米的隧道。问火车穿越隧道(进入隧道直至完全离开)要多少时间?

(150+300)÷18=25(秒)

答: 火车穿越隧道要25秒。

4、一列火车,以每秒20米的速度通过一条长800米的大桥用了50秒,这列火车长多少米?

20×50-800=200(米)

篇3:电梯行程问题基本练习题及分析

电梯行程问题基本练习题及分析

1.小偷与警察相隔30秒先后逆向跑上一自动扶梯,小偷每秒可跨越3级阶梯,警察每秒可跨越4级阶梯。已知该自动扶梯共有150级阶梯,每秒运行1.5级阶梯,问警察能否在自动扶梯上抓住小偷?答:_____。

分析:全部以地板为参照物,那么小偷速度为每秒1.5级阶梯,警察速度为每秒2.5级阶梯。警察跑上电梯时相距小偷1.5×30=45级阶梯,警察追上小偷需要45秒,在这45秒内,小偷可以跑上1.5×45=67.5级阶梯,那么追上小偷后,小偷在第 112~第113级阶梯之间,没有超过150,所以警察能在自动扶梯上抓住小偷。

2.在商场里甲开始乘自动扶梯从一楼到二楼,并在上向上走,同时乙站在速度相等的并排扶梯从二层到一层。当甲乙处于同一高度时,甲反身向下走,结果他一共走了60级,如果他一直走到顶端再反身向下走,则一共要走80级,那么,自动扶梯不动时从下到上要走多少级?

分析:向上走速度为甲和自动扶梯的速度和,向下走速度为甲和自动扶梯的.速度差。

当甲乙处于同一高度时,甲反身向下走,结果他一共走了60级,如果他一直走到顶端再反身向下走,则一共要走80级,

60÷80=3/4,这说明甲乙处于同一高度时,甲的高度是两层总高度的3/4。则甲和自动扶梯的速度和与自动扶梯的速度之比是3/4: (1-3/4)=3:1,即甲的速度与自动扶梯速度之比2:1,甲和自动扶梯的速度差与自动扶梯的速度相等。向下走速度向上走速度的1/3,所用时间为向上走的3倍,则甲向下走的台阶数就是向上走台阶数的3倍.因此甲向上走了80÷(3+1)=20级台阶。甲的速度与自动扶梯速度之比2:1,甲走20级台阶的同时自动扶梯向上移动了10级台阶,因此如果自动扶梯不动,甲从下到上要走20+10=30级台阶。

篇4:小学行程与工程问题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行程与工程问题练习题及答案

1.某店原来将一批苹果按100%的利润(即利润是成本的100%)定价出售.由于定价过高,无人购买.后来不得不按38%的利润重新定价,这样出售了其中的40%.此时,因害怕剩余水果腐烂变质,不得不再次降价,售出了剩余的全部水果.结果,实际获得的总利润是原定利润的30.2%.那么第二次降价后的价格是原定价的百分之多少?

【分析与解】第二次降价的利润是:

(30.2%-40%×38%)÷(1-40%)=25%,

价格是原定价的(1+25%)÷(1+100%)=62.5%.

2.某商品76件,出售给33位顾客,每位顾客最多买三件.如果买一件按原定价,买两件降价10%,买三件降价20%,最后结算,平均每件恰好按原定价的85%出售.那么买三件的顾客有多少人?

【分析与解】3×(1-20%)+1×100%=340%=4×85%,所以1个买一件的与1个买三件的平均,正好每件是原定价的85%.

由于买2件的,每件价格是原定价的1-10%=90%,所以将买一件的与买三件的一一配对后,仍剩下一些买三件的'人,由于

3×(2×90%)+2×(3×80%)=12×85%.

所以剩下的买三件的人数与买两件的人数的比是2:3.

于是33个人可分成两种,一种每2人买4件,一种每5人买12件.共买76件,所以后一种

于是买三件的有33-15-4=14(人).

3.甲容器中有纯酒精11立方分米,乙容器中有水15立方分米.第一次将甲容器中的一部分纯酒精倒入乙容器,使酒精与水混合;第二次将乙容器中的一部分混合液倒人甲容器.这样甲容器中的纯酒精含量为62.5%,乙容器中的纯酒精含量为25%.那么,第二次从乙容器倒入甲容器的混合液是多少立方分米?

【分析与解】设最后甲容器有溶液立方分米,那么乙容器有溶液(11+15-)立方分米.

有62.5%×+25%×(26-)=11,解得=12,即最后甲容器有溶液12立方分米,乙容器则有溶液26-12=14立方分米.

而第二次操作是将乙容器内溶液倒入甲容器中,所以乙溶液在第二次操作的前后浓度不变,那么在第二次操作前,即第一次操作后,乙容器内含有水15立方分米,则乙容器内溶液15÷(1-25%):20立方分米.

而乙容器最后只含有14立方分米的溶液,较第二次操作前减少了20-14=6立方分米,这6立方分米倒给了甲容器.

即第二次从乙容器倒入甲容器的混合液是6立方分米.

篇5:财务报表分析练习题及答案

财务报表分析练习题及答案

1、【单选题】

某公司20×6年年初产权比率为70%。若该公司年度末所有者权益为40000万元,并使债权人投入的资金受到所有者权益保障的程度降低5个百分点,则该公司20×6年年末的资产负债率为( )。

A、45.95%

B、48.72%

C、50%

D、42.86%

【答案】D

【解析】债权人投入的资金受到所有者权益保障的程度是由产权比率衡量的。产权比率越高,债权人投入的资金受到所有者权益保障的程度越低,所以根据使债权人投入的资金受到所有者权益保障的程度降低5个百分点可知产权比率提高5个百分点,即产权比率变为70%+5%=75%,则年末的负债总额为40000×75%=30000(万元),年末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30000+40000=70000(万元),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30000/70000×100%=42.86%。

2、【单选题】

某公司资产净利率为10%,若产权比率为1.5,则权益净利率为( )。

A、15%

B、6.67%

C、10%

D、25%

【答案】D

【解析】权益乘数=1+产权比率=1+1.5=2.5

权益净利率=权益乘数×资产利润率=2.5×10%=25%

3、【单选题】

某企业去年的销售净利率为5.73%,资产周转率为2.17;今年的销售净利率为4.88%,资产周转率为2.88。若两年的资产负债率相同,今年的权益净利率比去年的变化趋势为( )。

A、下降

B、不变

C、上升

D、难以确定

【答案】C

【解析】权益净利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去年的权益净利率= 5.73%×2.17×A=12.43%×A

今年的权益净利率= 4.88%×2.88×A=14.05%×A

因此,权益净利率今年比去年呈上升趋势。

4、【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金融性资产的是( )。

A、长期权益性投资

B、以市场利率计息的应收票据

C、应收利息

D、短期权益性投资

【答案】A

【解析】长期权益性投资是对其他企业经营性活动的投资,属于经营性资产。

5、【单选题】

下列关于管理用现金流量表的公式中,不正确的是( )。

A、实体现金流量=融资现金流量

B、经营现金流量-投资现金流量=债务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

C、经营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经营资产净投资

D、经营资产总投资=净经营性净营运资本增加+净经营性长期资产增加+折旧与摊销

【答案】C

【解析】经营实体现金流量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经营资产总投资

=(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与摊销)-(净经营性净营运资本增加+净经营性长期资产增加+折旧与摊销)

=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性净营运资本增加+净经营性长期资产增加)

=税后经营净利润-经营资产净投资

实体现金流量=融资现金流量

经营现金流量-投资现金流量=债务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

篇6:临江仙练习题及答案分析

临江仙练习题及答案分析

临江仙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注】①此词作于建炎三年初春,是宋室南渡的第三个年头。

②秣(mò)陵:与下文“建康城”是同一地方,即今江苏南京。

③试灯: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张灯,以祈丰稔,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句与欧阳修《蝶恋花》词一样,连用三个“深”字,前两个“深”字重在形容庭院的幽深,第三个“深”字有加强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B.次句“云窗雾阁常扁”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门虽设而常关”,同一机杼,都表现了孤傲高洁、恬然自适之情。

C.“柳梢梅萼渐分明”写出词人喜见之景:柳梢吐绿,梅萼泛肯,一片早春风光。写景如画,不设色,淡墨勾线,寄寓着词人的.欣喜之情。

D.下片紧承上片,触景而伤怀,进而追忆往昔,对比眼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今昔对比,无限感喟。

E.“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与上片情境遥相呼应,进一步表露了词人落寞无奈的心绪,读者仿佛看到了年老憔悴、神情倦怠的女词人的形象。

2.前人评李清照《临江仙》“‘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人旨以为巧”,请分析此二句巧在何处。(6分)

参考答案

1.BC(B本词表现“孤寂之心,忧愤之情”C词人在上片中表现的是哀情,是怕见春景,而不是高兴看到春景。)

2.示例:这两句运用对比和对偶的手法(2分),用“春归”与“人老”形成对比,写出春天又回到了建康,而我却只能在建康终老,再也难以回到北地家乡,创设出令人悲痛欲绝的意境。(3分)对偶使词句音韵和谐,便于抒发情感。(1分)

简析

此词仿照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而作。上片写春归大地,词人闭门幽居,思念亲人,自怜身世;下片承上片怕触景伤怀,进而追忆往昔,对比目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此词不单是作者个人的悲叹,而且道出了成千上万想望恢复中原的人之心情。全词格调苍凉沉郁,几乎全以口语入词,明白晓畅,又极准确、深刻地表达了词人彼时的心理状态。

篇7:高中物流练习题及答案分析

高中物流练习题及答案分析

课后优化训练全解全析我夯基 我达标

1。下列关于滑动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B。滑动摩擦力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C。滑动摩擦力总是与物体间正压力的方向垂直

D。物体做减速运动,一定是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解析:滑动摩擦力可以充当阻力,也可以充当动力,所以A错。其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所以B对。弹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而摩擦力的方向又与接触面相切,所以C对。物体做减速运动,可能受到外力作用。

答案:BC

2。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B。静摩擦力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C。受静摩擦力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D。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一定有静摩擦力的作用

解析:物体是否受静摩擦力要看物体间是否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与物体是否运动无关,其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答案:B

3。用手握住一个竖直的瓶子,停在空中,关于瓶子所受的摩擦力,说法正确的是( )

A。握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B。手越干燥、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C。摩擦力不变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解析:此题可由二力平衡的知识判断,静摩擦力等于重力,与手的握力大小无关。

答案:C

4。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与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由于所受水平拉力不同,A做匀速运动,B做加速运动,C做减速运动,那么它们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关系应是( )

A。fB>fA>fC B。fA<fB<fC

C。 fB=fA=fC D。不能比较大小

解析:由f=μN知F的大小只与μ和f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由于该题中N与重力G相等,故F相同。

答案:C

5。(经典回放)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时,他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上和f下,那么它们的关系是( )

A。f上向上、f下向下,f上=f下

B。f上向下、f下向上,f上=f下

C。f上向上、f下向上,f上=f下

D。f上向下、f下向上,f上>f下

解析:此题可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判断,运动员受到的摩擦力等于重力,上攀和下滑摩擦力方向都向上。

答案:C

6。水平的皮带传送装置如图3—3—8所示,皮带的速度保持不变,物块被轻轻地放在A端皮带上,开始时物块在皮带上滑动,当它到达B位置后停止滑动,随后就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直到传送到目的地C端。在传送过程中,该物块受摩擦力的情况是( )

图3—3—8

A。在AB段受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B。在AB段受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在BC段不受摩擦力

D。在BC段受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

解析:根据开始时物块在皮带上滑动,直到它到达位置B,所以在该过程中存在滑动摩擦力,物块相对于传送带向左运动,所以物块在AB段受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到达B后(由于惯性)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根据平衡知识可知,这时物块不受摩擦力作用。

答案:BC

7。(安微合肥模拟)如图3—3—9所示,质量为20 kg 的物体,沿粗糙水平地面以某一速度开始向右运动,一水平向左的力F=10 N作用于物体上,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取g=10 N/kg)( )

图3—3—9

A。10 N,向右

B。10 N,向左

C。20 N,向右

D。20 N,向左

解析:此题不要被施加一个外力所迷惑,物体向右运动,摩擦力的方向就向左,大小等于动摩擦因数与压力的乘积。由f=μN得,f=0。1×20×10 N=20 N。

答案:D

8。某人推着自行车前进时,地面对前轮的摩擦力为某人推着自行车前进时,地面对前轮的摩擦力为f1,对后轮的摩擦力为f2;当人骑着自行车前进时,地面对前轮的摩擦力为f3,对后轮的摩擦力为f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1与车前进方向相同

B。f2与车前进方向相同

C。f3与车前进方向相同

D。f4与车前进方向相同

解析:推着自行车前进时,两车轮都受向后的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反;骑车前进时,后轮产生动力,受向前的摩擦力,前轮仍受向后的摩擦力。

答案:D

9。用力F将一质量为m的物体挤压在竖直墙上,墙是粗糙的,设二者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将力F撤掉,物体在下滑过程中,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F撤掉后,物体与墙面只是接触而没有挤压,弹力为零,所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也为零。

答案:0

10。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滑行,长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已知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水平地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滑行,其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μ2mg,而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其摩擦力为静摩擦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木块对木板的力为μ2mg,由二力平衡,水平地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也是μ2mg。

答案:μ2mg μ2mg

11。物体的重力为200 N,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它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38,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80 N。

(1)用50 N的水平方向力推物体,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________N。

(2)至少用___________________N的水平力,才能把物体推动。

(3)物体运动起来以后,若使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应在水平方向加_____________N的推力。

(4)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若把水平推力增加到80 N,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___N。

(5)此后若把推力减小到50 N,直到静止前,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_____N。

(6)若撤去外力,直到静止前,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

解析:(1)因为50 N小于最大静摩擦力80 N,物体静止,故摩擦力为50 N。

(2)应用80 N的力才能将物体推动。因为只有推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物体才可以从静止开始运动。

(3)物体运动起来后,受滑动摩擦力作用,根据f=μN,N=200 N,得f=0。38× 200 N=76 N,故应加76 N的推力。

(4)物体运动以后,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f=μN,f=0。38×200 N=76 N。

(5)推力减小后,物体减速运动但物体仍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故f=μN,f=0。38×200 N=76 N。

(6)撤去外力后,物体仍向前运动,还是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f=μN,f=0。38×200 N=76 N。

答案:(1) 50 (2) 80(3) 76 (4) 76(5) 76 (6)76

12。如图3—3—10所示,重力G=20 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当物体受到两个水平推力F1=10 N、F2=4 N作用时,仍处于静止状态,求此时的摩擦力。若将F1撤去,摩擦力又如何?

图3—3—10

解析:物体受到两个水平推力作用仍处于静止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根据平衡条件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6 N 水平向左 4 N 水平向右

我综合 我发展

13。如图3—3—11所示,一木板B放在水平面上,木块A放在B的上面,A的右端通过一不可伸长的轻绳,固定在直立墙壁上,用力F向左拉动B,使它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这时绳的张力为F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3—11

A。木块B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1

B。水平面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1

C。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1

D。若木块B以速度2v做匀速运动,则应使拉力等于2F

解析:对A、B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它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1和B对它向左的滑动摩擦力fBA,据二力平衡得fBA=F1。选项C正确。对B分析,和它接触的有A和地面,都对它有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它做匀速运动也是平衡状态,有F=fAB+fB=F1+f地B,故A选项不正确。水平面受到的是B对它的摩擦力,fB地=μ(GA+GB)≠F1。故B选项不正确。无论B以怎样的速度匀速运动,它和A之间的滑动摩擦力都不变,因为滑动摩擦力只取决于μ和正压力,与运动速度无关,因此,拉力F也就不变。D选项不正确。

答案:C

14。如图3—3—12所示,物体a、b和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为Fb=5 N、Fc=10 N分别作用于物体b、c上,a、b和c仍保持静止。以f1、f2、f3分别表示a与b、b与c、c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则( )

图3—3—12

A。f1=5 N,f2=0,f3=5 N

B。f1=5 N,f2=5 N,f3=0

C。f1=0,f2=5 N,f3=5 N

D。f1=0,f2=10 N,f3=5 N

解析:为考查a、b之间的摩擦力情况,以物体a为研究对象,通过受力分析后得:a、b之间没有摩擦力的作用,如图甲所示。

为考查b、c之间的摩擦力情况,以物体a、b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受力分析后得:b受c向右的静摩擦力f2与Fb平衡,如图乙所示。

为考查c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情况,以物体a、b、c组成的整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受力分析后得到:c受向左f3=5 N的静摩擦力与(Fc-Fb)平衡,如图丙所示。

综上可得正确选项为C。

答案:C

15。(上海高考)我国邹德俊先生发明了吸附式挂衣钩,挂衣钩的主要部分是用橡胶制成的皮碗,挂衣钩可以吸附在平整墙壁上或木板上,与墙壁接触时,只有皮碗的2/5与墙壁接触,中空部分是真空,如图3—3—13所示,若皮碗的整个截面面积为S,外界大气压强为p0,橡皮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问挂衣钩最多能挂多少重物?

挂衣钩截面图

图3—3—13

解析:当所挂重物的重力超出了皮碗与墙壁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时,皮碗就会相对墙壁滑动而使衣钩脱落。当挂衣钩吸附在墙壁上时,对墙的压力为N=p0S,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相差很小,在计算时可以认为相等。故挂衣钩能够挂的最大重力为G=μN=μp0S。

答案:μp0S

篇8: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分析

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分析

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①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颔之。似谢。月余,有鹜数十来农妇园中栖,且日产蛋甚多。妇不忍市之。即孵,得雏成群。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创鹜之报也。

[注释]①鹜:野鸭子。

【小题1】下列句子加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妇不忍市之(卖)!B.似哀鸣,熟视之(仔细)C.频频颔之(点头) D.频频颔之,似谢(道歉))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疑其受创也安求其能千里也B.于河边拾薪不戚戚于贫贱C.且日产蛋甚多盖余之勤且艰苦此D.熟视之,乃鹜也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意思。(4分)

(1)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

(2)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创鹜之报也。

【小题4】从这则短文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请结合文中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2】AC

【小题3】(4分)(1)妇人走近鹜(野鸭),看见它的.双翅血迹斑斑,怀疑它是受了伤。

(2)过了两年,农妇家发了笔小财,这大概就是那受了伤的野鸭的报答吧。

【小题4】(4分)多做善事,必会得到回报。妇人救了那野鸭,野鸭日后率领一群鸭来到农妇家,报答她的救命之恩。(启示2分,事例2分)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似谢的谢应是告辞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解释。

点评: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还要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现象。

【小题2】试题分析: A.都是代词,他 B.在/被C.况且/并且D.都是于是,就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的辨析。

点评:近年来,一词多义仍是文言文阅读的主要考点之一。考查方式为解释或辨析,题型以填空和选择为主。对于这类题目的解答,一要靠平时的积累,将文言文中常见的一词多义现象进行归纳,并理解记忆。二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判断。

【小题3】试题分析:(1)就:走近,靠近。(2)小裕:发了笔小财,盖:原来是,大概是。创:受了伤。报:回报。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

点评: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时,既要注意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还注意落实一些重点词语。特别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翻译的句式要和原文一致。

【小题4】试题分析:文章讲了妇人救了那野鸭,野鸭日后率领一群鸭来到农妇家,报答她的救命之恩的故事。说明多做善事,必会得到回报。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感悟。

点评:抓住文章写作的主要内容和表现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谈启示要结合文章内容来谈。

【行程练习题分析及答案】相关文章:

1.一般现在时练习题及答案

2.岳阳楼记练习题及答案

3.爱莲说练习题及答案

4.勾股定理练习题及答案

5.南京大屠杀练习题及答案

6.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

7.鸡兔同笼练习题及答案

8.高中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9.一元一次方程练习题及答案

10.因式分解练习题及答案

下载word文档
《行程练习题分析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