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引导班级舆论
“haistio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正确引导班级舆论,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正确引导班级舆论,希望大家喜欢!
篇1:正确引导班级舆论
正确引导班级舆论
持正确的东西,一个班级有了正确的舆论,就能 明辨是非, 提倡和支持正确的东西,批评和抵制不正确的东西,使班集体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有正确的标准。所以说,要想带出一个优秀的班级,必须首先在班内树立正确的舆论。那么,如何培养班级的正确舆论呢?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得出以下经验,撰文与同仁们共同交流、商榷:一、抓养成,夯实正确舆论形成的基础
在新班级形成之时,就应该向学生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学校规章制度、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并把其中的大部分内容具体化、情景化。确定这些具体化、情景化的政策、制度、规章内容为班级管理的依据和追求目标。
实现以上目标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过程。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习惯的养成,对于人的性格、命运都起着重要作用,它对于一个良好班风的形成也起着至关重要作用。良好习惯的形成是班级正确舆论形成的根本保障。高远的目标确定之后,需要严格的长期的努力做保障。潘益大在《家庭美育》中说过:坏习惯有一种惰性,非严格要求不能矫正,好的习惯不易接受,非严格要求难以形成。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求学生以政策制度规章所禁止的事项为,“警戒线”,以政策制度规章所倡导的.为追求目标。教师采用科学的方法协助学生朝这个方向努力,争取做得最好,并以这一个标准贯彻到底,常抓不懈,促成学生形成遵守纪律的良好的习惯和诸多良好的品质。
在培养良好习惯及良好品质的过程中,班主任采取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原则,对班上出现的好品质和风尚,在同学中表扬、宣传、扩大,使其在实践中得到巩固;对于班内出现的或大或小的不良倾向,予以及早的制止与批评、教育,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种“好事争取做,纪律不可违”的意识,从而形成习惯。
二、明观念,确立正确舆论形成的高标准
养成教育重点是让学生明白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该做;为什么不该做,为什么该做。・这就需要解决学生思想上的疑惑,增加开学初所确立的班级及个人追求的目标的权威性。具体办法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的教育。中学阶段正是对人生的认识逐渐明朗并趋于稳定的阶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的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师生专题讨论墙报、演讲、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以上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公私观、荣辱观、恋爱观、劳动观、幸福观,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具有判断是非、识别真假、辨别美丑、开拓进取的能力和素养。具备以上能力与素养方能在是非、美丑、善恶等问题上作出正确的选择,才能抵抗形形色色的不健康的思想,班级内才能有基本一致的正确的舆论。
三、做主人,营造正确舆论形成和运转的氛围
中学生逐渐显露出成人化的心态,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碍于情面,或胆小怕事,或贪图小利,或于己无益的事不做等等。虽然他们心中存有是非美丑善恶的标准,却不表现出来,从客观上助长了歪风邪气,无益于正确舆论的形成与作用的发挥。所以,培养学生主人翁的态度和集体荣誉感在班级管理中就显得非常重要。
通过专题讲座和对日常生活中事件的态度,来明确学生对他人、对班级、对社会的义务和权利。尤其强调对班级应承担的义务和权利 (打扫卫生、监督卫生保持情况、爱护公物、监督班干部工作、爱护班集体的荣誉、为班争光、敢于与班内的坏人坏事作斗争、评优选模的被选举和选举权、使用公物等),并鼓励大家履行自己的义务。
班级内有突发事件时,创设让学生敢说真话的氛围,鼓励学生使用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鼓励学生追求真理,提倡和发扬这种品质,限制不利正确舆论形成和发挥作用的因素的滋长。
四、树榜样,确立正确舆论形成和运转的领头羊
学生中威信高的同学往往被选为班干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不良倾向是没有老师的时候才表现出来的,所以班干部便是老师的代言人,是管理者,他(她)便是正确舆论的先锋和榜样,所以,班干部的素质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班干部各方面的素质,一般应经常对班干部的工作进行民主考评。反响小的班干部就虚心听取同学们的意见,改进工作方法;反响大的就改选。把能真正经得起考验的同学选拔出来,给予他们管理权,给予他们自主权,给予他们反映权,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在各个方面做表率,使他们带头制止坏人坏事坏言论。只要有人带头,“正确舆论”这部机器就可以运转起来。
除此之外,还要确立班内正义感强的同学的榜样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
五、化后进,扫清正确舆论形成和运转的绊脚石
任何班级中都会有在反面有影响的学生,这些学生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反从众心理。特点是生理上日益成熟,心理上有了成人感,不愿意从众,愿独辟蹊径,有与众不同的观点,以表明自身的存在等:另一类便是自制力差、个人意识突出、虚荣心强、好哗众取宠、专门与纪律制度唱反调的人,即道德上的后进生。
这些学生往往很聪明,某方面能力很突出,很具号召力。如果能转化这两类学生,他们会在班级工作中表现出色,可以影响一大批愿受他(她)领导的、平时在是非面前动摇不定的同学,有力地加强正确舆论的教育与约束力。
对第一类学生首先本着爱护和尊重的原则与学生谈心,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现有的思想状况及反从众的心理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意义,然后师生共同分析反从众心理发展的两种可能,帮助学生选择好的发展方向,引导他们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第二类学生的转化主要以晓之以理的说服教育为主,以表扬为主,多肯定他(她)的优点、闪光点,并提出热切期望:如果他(她)的作用发挥出来,那么全班将更团结更出色。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尤其在集体活动中,对于他的正面作用,公开肯定与表扬,培养他(她)的荣誉感和是非观念,树立他们在班级中的新形象,促使他们向正确舆论靠拢,并为班级建设添砖加瓦。
通过以上多层次的措施的实施,班级的正确舆论一定会树立起来,一个良好的班风一定会形成。
篇2:[中学班主任论文]浅谈如何引导和形成班级的正确舆论
[中学班主任论文]浅谈如何引导和形成班级的正确舆论
一个健全的班集体,不是班级里几十个学生的简单组合。要组织和培养出一个健全的班集体,除了要确立班级的共同目标,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和积极分子、形成班级的领导核心,组织班级活动,培养优良的学风和班风外,在班级管理中还离不开正确的舆论导向。
正确的集体舆论,就是在集体中占优势和为多数人赞同的正确言论和意见。它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如果在班级管理中能形成一种正确的舆论,那么它在班级管理中对个别学生的影响,有时比教师个人的作用还显著。这即是所谓的“众口烁金”。而正确舆论的形成,不是自发的,它是在班主任老师的正确引导下,经过老师和全班学生的共同努力而形成的。那么,如何才能在班级中形成正确的舆论呢?在对班级的日常管理中,作为班主任,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树立班级中正确的舆论导向。
第一、在教育过程中要结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学校的规章制度和道德品质的教育,进行舆论导向。培养正确的舆论,最根本的在于树立学生正确的是非观。班主任要经常教育学生用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学生守则上规定的行为规范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来提高自身对问题的认识水平和道德评价能力,以指导自己的言行。同时,还要经常结合国际国内的时事,更重要的是结合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以及学校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自觉分析其中的是非善恶、荣辱美丑的习惯,使他们面对各种复杂的舆论,也能坚持真理,明辨是非。
第二、结合班级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表扬和批评,为正确舆论的树立创设良好氛围。舆论总是在各种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班主任可以针对班上学生在各种形式的竞赛及各种文娱活动中表现出的积极参与为班级争得荣誉与对班级活动不闻不问做壁上观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组织全班学生及时正确地开展议论,对那些表现积极、热心班级活动的予以表扬,使之产生带动他人的作用;而对那些抱着凡事与己无关的学生,则发动其余学生对其当众进行批评,指责,使之意识到班级的荣誉仅靠某个或某几个学生是不能赢得的,而必须靠班上每一位同学的共同努力与奉献。如果在每次活动后都能及时开展一次表扬与批评的活动,久而久之,就能让那些无视集体活动和荣誉的学生在强大舆论压力下,逐渐变得自觉与主动。
第三、要充分利用学校与班级的舆论阵地与宣传工具,扩大舆论影响。学校的广播,班上的主题班会,团员会议,墙报,操行评分表都是班级中可供利用的舆论阵地。班主任在管理中要充分利用这些来讨论班级成员共同关心的话题,反映健康思想和情趣,表扬班级中涌现出的先进,鼓励后进,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风气,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发挥集体舆论的促进作用和约束作用。同时,还可利用学校的广播,对班级中特别突出的好人好事进行大力宣传,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内心的进取心和“争强好胜”的心理,使班上学生产生“你这次做得好,我下次会比你做得更好”的不甘落于人后的念头,从而在班上形成一种大家争做先进,争着进步的良好态势。
第四、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我们一定要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好集体舆论与自我思想斗争的关系。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舆论,对学生来说,都只是一种无形的外部压力,而自我思想斗争才是学生进步成长的最重要的内部动力。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教育班级学生通过自己对各种问题的不断的反复思考和权衡后,能把感受到的正确舆论的影响,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和自觉行动。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正确舆论的作用才算得到了真正的体现。
篇3:发挥网络的正导向作用,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
发挥网络的正导向作用,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
[摘要]
本文针对目前高中学生天真烂漫,思维活跃,思想激进,追求时尚的特点。根据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广大学生爱好上网这一特点,提出充分发挥网络的正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提出了“学生为主,教师引导,家长参与,网络纽带,焦点主题,展开讨论”的做法。并作了一些初步尝试探索,取得了一定效果。
[关键词]
网络 班级舆论 正导向作用 论坛 留言板
一.提出问题
1.中学生中上网人数的比重不断上升,随着电脑网络技术的发展,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以来,关于互联网对青少年影响的报道很多,一时间人们谈网络色变,许多家长根本不让学生上网。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科技是把双刃剑,对于网络,我们应发挥其正导向作用,尽量克服其负面的影响。而不能一叶障目,因噎废食。我们认为可以疏导为主,运用互联网这一手段来为教育服务。
2.优秀班集体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形成了正确的班级舆论。青年学生接受事物的能力强,模仿能力强,思维活跃,追求时尚。我现在带的文科班学生更是思想激进、天真浪漫,还有少数同学盲目追星。如何让学生更健康的成长呢,在自我教育中成长,方为上策。而正确的班级舆论对于学生的自我教育是非常关键的。让班级舆论制约不规范的行为,有时比教师的苦口婆心更为有效,让班级舆论弘扬正气比教师的简单表扬更具影响力。
正确班级舆论的形成,运用互联网技术将如虎添翼。因为网络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二.网络教育具有的特点
公平性。在网络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家都是可以平等交流的。这也正是网络的迷人之处。在互联网上,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师之间平等交流,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开放性。互联网上是开放的,因此网络使得利用时空范围大大拓展。
共享性,网络教育资源是可以共享。在网络上,同学们的精彩论点大家可以共同分享,智慧的火花会在交流中得以碰撞。
即时性。反映快。这使得网络成为影响人们生活最大的媒体之一。
三.班级舆论对于班级建设的意义
(一)班级舆论与班风建设意义重大。如果班风不好,歪风邪气上升,学习气氛不浓,班级里没有正确的舆论,也会对好学生造成压力,使一些意志薄弱者随波逐流。所以,教师要十分重视良好班集体的建设,致力于班级优良班风和正确舆论形成。形成正确的强势舆论。正确的班级舆论对于违背纪律、不良道德行为有巨大的约束力。有道貌岸然是众怒难犯。人们都怕舆论压力,这种惧怕感是一股自我教育力量。所以教师不但要致力正确的班风建设,还要善于运用舆论力量的威慑作用。
四. 网络形式
(一)网站形式。首先确定网站主题,如召开班会讨论主题:首先确立,家园的名称:“奋发向上高一(七)”。
(二)网上论坛。选定话题,正确引导,家长交流参与讨论,老师与学生和父母心连心,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什么奇迹不能创造。
(三)留言板。可以通过校友录等的留言板。充分发挥留言板的作用。
五.操作步骤
1.提出论题。一个好的论题,对于正确班级舆论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抓住时机,针对同学们关注关心的问题,确立主题。
如确立为文科班后,同学们念念不舍,确定了另一个话题,“永远的高一(七)”,大家还在网上相约,相互鼓励,不断进取。高二(文)科班,我又建了一个新的网站定为,走向成熟高二(七)。现也交由学生轮流主持。同学们也没有因制作这些耽搁时间而影响成绩,相反,会激励他们进一步奋发向上。高三已经来临,时间紧,同学们一致确立班级主页的主题为“追星赶月高三(七)”。
2.发动组织。利用班会等作好动员工作,尤其希望代表正确舆论的.一方作出自己好发言。
3.学生舆论。学生的参与程度是成功关键,只有学生的充分参与,让学生感到以理服人,让整个班级形成正确的舆论。针对文科班有部分学生追求打扮,追求时尚,我提出让同学们讨论,什么是中学生所需追求的时尚。让学生、家长、教师都参加,以理服人,形成共识:青年学生应拒绝成人化的时尚。
4.家长支持。只有争取家长的支持,让学校与家庭形成合力,让学生在更为理想的环境中成长。家长都是关心自己的孩子。
5.教师总结。每一活动最好都要有教师总结。只要认真总结,让每一活动都既开花又结果。教师通过参与学生的讨论,在思索的海洋上领航,使学生沿着正确的航向,顺利地驶向理想的彼岸。
六.注意的问题
学生为主,教师引导,家长参加,以学生为中心,以网络为纽带,以焦点为论题,展开讨论。防止“德西效应”出现。
第一,尊重学生的心灵。对学生心灵的尊重,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第二,尊重全体学生,平等对人。第三,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学生说慌,就其内容来说很多情况下总是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寻找“剪刀差”。教师与家长缺少有效的沟通,各自为战,给学生的不诚实行为提供了可乘之隙,因此,学校与家庭保持经常密切联系可以有效地防止学生说慌。这对于已有说谎习惯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显得尤为重要、行之有效的方法。而网络是一条联系的纽带。
【正确引导班级舆论】相关文章:
3.班级管理制度
4.班级评价
5.建议书班级
6.班级简报
7.班级感言
8.班级建议书
9.班级格言
10.优秀班级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