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故乡的月亮的散文

故乡的月亮的散文

2024-10-13 07:34:1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广告哇哇”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故乡的月亮的散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故乡的月亮的散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故乡的月亮的散文

篇1: 故乡的月亮的散文

故乡的月亮的散文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

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

每当响起那优美的旋律,唱起那动人的歌声,家乡的月光就会照进你心灵的原野,家乡的小河就会流进你心灵的溪涧。

我的家乡在浙东山区的一个村庄,那里有莽莽苍苍的群山,那里有弯弯曲曲的溪流,那里有四季斑斓的原野,那里有淳朴善良的乡亲。

农村最忙的是夏天,抢收抢种两个“抢”字,可见忙碌的频率,辛劳的程度。就是在抢收完早稻的同时,把晚稻抢种下去,这个过程也就半个月时间。

后半夜两三点钟光景,天上还闪烁着无数的繁星,村头巷尾响起了脚步声声,全村的男女劳力,揉着惺忪的睡眼,纷纷走出家门,他们拿着镰刀挑着箩筐,一脚高一脚低地走向那片金色的田野。随着“唰唰唰”的割稻声,“呼呼呼”的打稻机声,寂静的山村迎来了一天的黎明。

早上抢收,下午抢种。犁耙完毕的水田,明镜似地躺在太阳底下,我们一般会担上猪牛粪,用作晚稻的基肥,然后开始插秧。从金黄到新绿的转换,要在一天之内完成。天渐渐暗了下来,周围变得模糊昏暗。蚊子嘤嘤嗡嗡纠缠不休,时不时咬你一口,因为我们身上有汗酸味,更有猪粪臭。蚂蟥也来趁黑打劫,等到感觉小腿上一阵奇痒,胖胖的蚂蟥已经吃饱喝够。由于心焦,由于天黑,种下的秧苗东倒西歪,种出的秧行横七竖八。这时,一片银辉悄然光临,照耀着一丘丘粼粼的水田,照亮了一张张黧黑的瘦脸。啊,圆月已在东山上露出半个脸蛋,那样的亲切那样的深情那样的柔媚,我们忘记了蚂蟥忘记了蚊子忘记了饥饿,内心变得明月似的宁静澄澈。

回家先去洗澡,洗去一身的酸臭,洗去一天的疲劳。月光如剪,剪影出明明暗暗的大街小巷;月光如水,荡漾在村后那片银白的溪滩,溪滩上的卵石恰似起伏的波浪,溪滩旁的白沙像银粉似地闪光。弯曲的清溪碧绿的深潭,此时变成一条卫护村庄的黑色缎带。月光在急流中流金泻银地歌唱,月光在深潭中变成了矜持的姑娘。一踏上潭边柔软的细沙,一看见潭中那轮晶莹的月亮,我们身上的衣裳,我们奔向水中的月亮。融化了一天的疲劳,忘记了辘辘的饥肠。等到我们扑向月亮的怀抱,月亮立即分散成片片波光,把我们轻轻地托拥在碧波之上。我们有时干起了水仗,捧起满溪的月光,泼向伙伴的身上;有时玩起了“猫抓老鼠”,一个个猛子,几分钟后才在百米外的月色中传来人声波响。最惬意的是泳罢上岸,微风吹拂着每一个毛孔,月光轻抚着每一寸肌肤。我们单脚跳着,一忽儿把头侧向左边,一忽儿把头侧向右边,试图把耳中的灌水倒干,看着白沙上自己的影子,真好像“原始部落”的舞蹈。刚才潭中抓不到的月亮,这时又露出了妩媚的笑脸。我们举起石头,嗵地一声,月亮碎成银色的花瓣,不一会儿又变成了笑盈盈的模样。

母亲早就做好了饭菜,见我们一回家就端了上来,放在天井的圆桌上。天井上有摇曳的竹影,天井上有浮动的花香,天井上有如水的月光,天井上有交流的家常。虽然是饥饿的年代,母亲总能做出可口的饭菜。麦麸做成的麦饼又粗又黑,但涂上一层大蒜盐和猪油,再搁红红的灶火里烘烤,这样嘎嘣一咬,实在又脆又香。玉米饼子粗糙难咽,但母亲在里面调上糖精水,再在铁锅上反复烘烤,这样做成的玉米饼又香又甜。麦麸饼也好,玉米饼也罢,母亲都做成圆形或半圆形状,她看着我们狼吞虎咽的馋样,总是笑着指指月亮,指指我手中的饼子说,“看,天狗吞吃了月亮!”说得大家咯咯地笑了起来,笑声在竹尖上飘飞,在月光下荡漾。

吃罢了晚饭,我就拿着一块毛巾,挟着一领草席,来到溪滩的晒谷场上纳凉。人们仰躺在地上,还能感觉白天的余热。这时四周是黑qq的群山,天穹缀满了宝石似的星星,而弯月就在星海扯起白帆。这时的'想象插上了翅膀,银河两边到底有没有织女和牛郎?月亮里边到底有没有嫦娥和吴刚?月亮每隔几天换一张脸蛋:每月初二三的时候,像个羞羞答答的幼女,捂着大半个脸庞,一副不好意思见人的模样;初七八的月亮,像个情窦初开的少女,难为情地半遮着脸面,但比初月显得大方;十五六的月亮,像个丰满的淑女,从东方悄悄爬上柳梢,一展芳容给人无尽的遐想。没有月亮的夜晚,深蓝色的夜幕下,缀满了密密麻麻的星星,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明,有的暗;有的远,有的近;有的闪烁,有的静止,看不到头,望不到边。乳白色的银河横跨天空,更显得晶莹璀璨。就这样,我们听着协奏的蛙曲,覆着满身的星光,吹着习习的凉风,做着奔月的美梦,沉沉地睡去。

抢种以后,晚上成为最快乐的时光。相约几个伙伴,有的举着松明有的捏着手电,去捉泥鳅黄鳝。田畈上稻苗虽已碧绿,但秧行还清晰可辨,这时扎在烂泥深处的泥鳅黄鳝,也出来赏月纳凉。用火把或手电照着,它们呆呆地一动不动,我们悄悄拿出泥鳅钳,往水中的泥鳅轻轻一夹,泥鳅吱地一声叫唤,弯曲挣扎几下,就被挟进胸前的鱼篓里面。黄鳝比泥鳅还笨,我们只要弯起食指和中指,像钳子似地往黄鳝脖子下一钳,黄鳝挣扎着,紧紧地缠住我们的手腕。看着白玉盘似的月亮,感觉到沉甸甸的鱼篓,说了声“回家喽”,于是我们踏着田塍青草上的露水,沐浴那梦幻似的银辉,走向已经熟睡中的村庄。这时我发现,我映在绿黑秧苗上的身影,头顶有一圈银色的光环。停步看看身前身后伙伴们影子的头上,就没有这神奇的亮光。第二天问问大人,大人告诉我,这就是生命的毫光,各人只能看见自己头上的光亮。于是我对月夜禾田总有一种神秘的感觉。

后来我住进了城市,在林立的高楼大厦里,呆板的水泥森林中,夜空早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宁静早已被嘈杂替代,天空越来越模糊,月亮越来越黯淡。有时偶然一瞥那高楼剪影上的圆月,心底就会激起感情的波澜,思想会被月光带得很远。但一声激烈的鸣笛,又立即把我拉回到现实之间。

有时回家,晚上正好邂逅月亮。月光水波似地荡漾在老屋周围,前来探望的伙伴有一种恍惚迷离之感,仿佛进入了童话的世界。月光映着他们的白发,月光照着他们的皱纹;月光照亮他们的欢笑,月光洞彻他们的忧伤。月光下我们谈着月亮的故事:曾记否,月光下西瓜地里偷来的西瓜,抛进银光闪闪的溪中顺流而下,下游自有接应的伙伴。曾记否,月光下把手伸进石洞抓黄鳝,结果抓出一条水蛇,把人吓得魂飞魄散。曾记否,月光下车水我们脱得一丝不挂,突然一阵手电光射来,我们跌落水车之下,恰似一只只跳水的青蛙。

这时,一首《故乡的月亮》,在我的耳畔荡漾。是那样的甜蜜,又那样的苦涩;那样的幸福,又那样的忧伤:

悄悄的你还在忙什么

故乡的月亮已为你点燃

天上的每一缕云彩

已写满着你的思念

你还在犹豫着什么

电话里母亲的一声儿呀

早已使你揪心万遍

父亲佝偻的脊背

不能再折叠

你还在等什么

城市的月亮不属于你

边关的月亮很寒冷

篇2:故乡的水月亮散文

故乡的水月亮散文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又想起了故乡。

故乡的东边,有一个水塘,记忆里总是满满的清水。池塘周围,垂柳依依,那里是我们童年的乐园。

夏天,池塘边坐满了乘凉的人,笑声飞溅。夜晚,月亮升起来,水塘里倒映着月亮的影儿。大人们开始给我们讲故事。我们一会看看天上的月亮,一会看看水中的月亮。天上的月亮是安静的,那里藏着我们熟悉的美丽传说,飘香的桂花树,可爱的玉兔,寂寞的嫦娥。而水里的月亮,是摇曳的。因为淘气的男孩子们,总是喜欢站在池塘边打水漂,水漂划过的地方,水月亮的影子也跟着晃动起来。细细碎碎的小波纹,一圈圈的荡漾开去。一池的银光,一池的.蛙鸣,一池的快乐。水月亮成了我们童年快乐的摇篮。时隔多年以后,每每想起,心里总是有些许的遗憾,那种简单的快乐,在今天再也找不到了。

秋天的池塘,一池静谧。孩子们的欢笑声少了。垂柳上清脆的蝉鸣不见了。少男少女们,三三两两的在池塘边散步。偶有一些缠绵的情话,从柳树后面,传来。那些羞涩的情怀,化成了池塘的水月亮。风吹来,一池温柔,一池静谧。

当我背上行囊,离开故乡,开始自己的旅程,我也曾为繁华都市的灯红酒绿迷醉,也曾为都市林立的高楼而欣喜。可每当忙完繁琐的事务,疲惫不堪的时候,总会想起故乡的水月亮。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故乡永远是自己心中最美的风景。故乡是笛,总会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而水月亮是曲,总会在孤寂的日子里,将我安慰。那里储存着一些温暖和感动,存放着一些难以忘怀的印记。它就是我心灵休憩的港湾。

哦,水月亮,故乡的水月亮。

篇3:遥望,故乡那弯弯的月亮散文

遥望,故乡那弯弯的月亮散文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每当听到这首歌曲的时候,仿佛心中也充满了莫名的惆怅和淡淡的忧伤。据说作词曲的李海鹰是坐在自己家里一边看电视,一边很随意地写出来的。而对于离开故乡的人来说,聆听这首带有乡土气息,朴实而优美的旋律,仿佛看到了夜空、弯月、小桥、流水,那静谧安详的意境,就好象回到了故乡那美丽而古朴的村庄。而那些尘封的往事,有关童年的记忆闸门也便悄悄地打开了。

小时候,每年的寒暑假,母亲总是要把我送到三十多里路远的姨妈家去,一是让我走走亲戚锻炼我的胆识。二是我经常欺负妹妹,把我们分开一段时间也可以增长感情。三是交给姨妈放心自己也少操心。我有三个姨妈,最难忘的是在二姨家的那些日子。二姨家住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出了县城下了山坡,沿着那弯弯曲曲围绕着山川的河流旁边的石板路一直往前走,再穿过几块水田埂,就可以看到二姨家那绿树掩映下的灰瓦了,屋后是青翠的山丘,一条蜿蜒曲折的山间小路延绵至山巅,特别是有月亮的夜晚,饱含了无限的`诗情画意,也留下了童年的几多遐想,静如诗,美如画,还有记忆里那延绵不绝的情意。

二姨家里有两个哥哥三个姐姐,分别叫华哥,富哥。大概是希望他们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吧。大的姐姐很能干,第二个姐姐是领养的孤儿,小的一个姐姐是哑巴,不过聪明伶俐,只有二姨不厌其烦地和她交流,打着只有她们才懂得的手势。姨夫是乡村理发的,平时都靠种地为生。二姨是个性格开朗心地善良的人,有空还乐意给青年男女帮忙牵红线,所以衣兜里经常有喜糖瓜子什么的,每次一回来总是轻轻地先叫我过去,在我脸上响亮地亲几下,然后再笑呵呵地把东西给我。吃饭的时候,别人都吃玉米稀饭,只有我吃的是干饭,而且还是放了油盐的。我曾经在二姨做饭时去观察过,原来是在玉米饭和锅盖之间加了一蒸笼,单独蒸了一碗大米饭。每次吃饭时我都能感觉到哥哥姐姐那羡慕的目光在我碗里穿梭,但是谁也没有说什么。我知道在那个年代,这样的一碗白米饭对于我家来说是很平常的,可是在普通的二姨家里,对于哥哥姐姐来说是多么的奢侈。

虽然二姨对我特别优待,哥哥姐姐并没有因此排斥我,而且对我很友好。想到自己对爱哭的妹妹那般横行霸道,心中不免有些惭愧。记得有一次,我在一颗核桃树下仰望他们用竹竿去敲打核桃,突然一颗核桃不偏不斜正好落在了我的头上,其实并不是很痛,我便大声地哭起来。这时,二姨飞快地跑过来,刚好看到拿着竹竿的哑巴姐姐,抢过来就是一阵追打,她便委屈地哭着跑了,也没有半点怪我的意思。还有一次,我看到菜园旁边一颗树上绕了很多根藤叶菜,我知道那菜可以做汤和下面条吃,于是爬到树上把那些菜叶全部都摘光了,这时富哥看到一地的菜叶,急忙蹲在地上去捡拾,并催促我快下来。然后自己先跑回去了,等我回去的时候,我看到二姨拿着扫帚正气愤地打在富哥的身上,说那菜要吃好多天的,谁叫你全部摘掉呢?当我怯怯地说是我的时候,二姨这才停手,当然一点也没有责怪我。随后我看到二姨轻轻地撩开富哥的衣服,查看有没有伤口,满眼的怜爱。还有那些月儿弯弯星光满天的夏夜,在二姨家的院子里,总是会有人轮流着为我摇蒲扇驱赶蚊子,给我讲开心的故事。

后来我稍微大一些,就不愿意去二姨家了。即使难得去一次,二姨依然还是那般热情,依然要在我脸上亲一下,叛逆的我就会嘟着嘴用手狠狠地擦拭以示反感,二姨还是呵呵地笑。再后来,读书,工作,结婚,生子。即使几年才去看一次,也是匆匆地当天就走了。离开故乡这么多年,也只能从电话里了解一些情况,二姨也日渐苍老,如今已是近八十岁的老人了,但是她从没忘记过关注我的消息。姨夫去世的早,两个哥哥分别住在自己的新居,二姨就一个人孤零零地住在老屋。她在孤老之年不顾儿子的反对,还执意收养了一位遗弃在路边的女孩,抱回来好不容易才养活,现在女孩已经结婚了。或许是二姨喜欢多管闲事,让家人对她都不理解。

这几年,二姨有些老年痴呆症,去年夏天去母亲家走错了路,母亲找了两三个小时才在另外一个村找到。就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二姨又不幸摔倒在自己家后面那条美丽的山路上,那是她走了几十年的小路,家人找到她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可怜的二姨一个人在山路上冻了一个晚上。小路到处杂草丛生荆棘密布,现在的乡村水泥路都到家门口,很少有人走路了,可是二姨还保持着那过去的习惯。二姨的腿摔断了,去医院住了一个星期,不知道为什么就回家了,而且腿断了却没有接上。如果是钱的问题,现在的农村医保都可以报销百分之九十。如果是照顾的问题,谁又没有这份责任呢?在我记忆里,小时候那些善良纯朴的哥哥姐姐都是怎么想的呢?现在的生活富足了,可是有些心灵却并不富足。现在乡村文化层次提高了,可有些思想却依然贫穷。不是说好人一生平安吗?二姨一辈子只为别人着想,想不到晚年生活却是那么的凄凉。

母亲说,你年底回来怕是见不着你二姨了,她身体虚弱得就只剩皮包骨头了,长期的营养不良加上照顾不周到,只怕是熬不到这个春节来临了。听到这里,我只觉得心好疼好疼!却是帮不了任何的忙,哪怕给她递上一杯白开水!在匆匆的岁月里,淡忘了很多事,也淡忘了很多人。可是,那偏僻的小山村一直住在我记忆深处始终青翠盈然,二姨那亲切开朗的笑容也始终一路伴随着我。拨通了电话,叫一声二姨,我泪如雨下。生活有太多的无奈,这个时候,我却在千里之外。放下电话,茫然望着窗外,不想说话,任热泪肆无忌惮地奔涌着释放心中的酸楚。

是谁说的,生命是一首歌,月圆是诗,月缺是画。可今夜,我遥望,那一轮弯弯的月亮,冷冷地挂在遥远的夜空,惨白地照在今天的无奈世俗里,照在二姨家屋后美丽的山间小路上,默默地承载着人世的寂寞与忧伤。顿时,我的心也充满了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只因那弯弯的忧伤,早已穿透了我的胸膛。

篇4:故乡的月亮总是最温暖的的散文

故乡的月亮总是最温暖的的散文

夕阳渐渐的从天边隐去,伴随着朵朵红云的消褪,一轮明月悬挂空中。在市车站门口,一道身影被这清冷的月光拉长……

徐阳扬起头,无奈地笑了笑,经历了这么多,他有回到了这里。他已经失去了一切,而这里,还愿意收留他吗?

徐阳没有忘记今天是月圆佳节,但在这月色下,却让他更感孤单了。曾几何时,他的她在月光下起誓,要与她一辈子不分离。可是就在他们的婚事将近的时候,他的生意失败,那个“你走,我也走”的誓言就此破灭。他叹了口气,走离车站。

他心不在焉地跟着天上的月儿,迈着疲倦的脚步,离家多年的他,敲开了那个熟悉家门。门一开,一个妇人迎了上来,他先是愣了愣,接而顺从地就着她递给他的热毛巾擦了擦脸。她可以说是喜上眉梢,却什么也没说,只管拉着他到饭桌旁,给他的碗添了满满一碗的大米饭。

徐阳似乎有点不知所措,想说点什么,却又没有开口,只是心满意足地吃了一顿饭,他知道,这样她就已经很满意了。饭后,她又像是变戏法似的捧出了一块月饼,看着那朴实无华的月饼,徐阳想起了……

母亲有一家饼店,有一个很俗的名字,叫团圆。母亲饼店里的月饼,一直坚持手工制传统式样。小时候家里每年的月饼都是母亲做的,饼很大,很实在,但吃多了徐阳就羡慕别的孩子能吃那些“花式”月饼。长大后,出来工作了,月饼成了送客的`礼品,每年都有不少人送月饼给他,于是母亲的月饼变成了女友的小猫的午餐了……

想着想着,一块月饼送到了嘴边,他疑惑地转过头……是她……

嘴里的月饼渐渐化开,那感觉不仅香甜,还十分温暖。但他心里却是一紧,把本来想说出口的话,随着月饼,吞到肚子里了。

“孩子啊,妈知道,妈看不见让你很丢人,但你今天回来,妈真的好高兴啊……自从你考上大学后,你就很好少回来了,也不许我去找你。妈也知道,妈这个样子……唉,不过……回来就好咯……”妇人坐在桌边,脸上先前的喜悦褪去,丝丝无奈挂在脸上。

“妈,以后……以后我会多来看你的……”

“好啊……”

不过五年,徐阳东山再起,成为了该省的首富。在一次访谈中,记者问道:“不少人知道,两年前你为你的盲人母亲举行了一场风光的葬礼。但据我所知,早在八年前,你的亲生母亲就已经去世,那……”

“是的,我的亲生母亲早在八年前就去世了。她为我辛劳一生,我却连见她的最后一面也没赶上。那时我,为了事业忽略了太多了。五年前,我生意失败,我的女友离我而去,我的朋友与我疏远,那时……我想起了母亲,我那时才想起我欠她太多了。”徐阳斜坐在沙发上,一脸深情,沉浸在过去的记忆,“当时的我,感到十分孤单,无处可去。就在中秋佳节的那天,我回到了童年的那个小镇,回到了母亲住了大半辈子的那间小屋。可惜,那里已经易主了。那是一个盲妇人,她在等待他的儿子回家。但我知道,她的儿子回不来了……因为在回来的路上,我目睹了车祸,而肇事者就是她的儿子。当时我把他送到医院,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他把他母亲的照片及地址给了我,希望我在他母亲能接受的情况下,告诉她他的事故。”

“然而那天我却一直说不出口,我真的很想把她当成我的母亲,去弥补我的过错。同时,在我最为失意的时候,她也给了我母亲那温暖的爱……当时的我真的很享受,这种家的感觉。也正是她,给了我重新站起来的决心。”徐阳说到这里,声音有点哽咽,“可不久,她却被诊出是肝癌晚期……在她死之前,她告诉我……她一直把我‘当’儿子……”

如今的中秋,徐阳只能一个人过了,但他知道天堂里有两个惦记着他的母亲,她们是他的月亮。有她们在的地方,月亮总是最圆的,月光是最柔和温暖的……

篇5:月亮散文

月亮散文

火红的夕阳慢慢的退到山的那一边了,房顶的红瓦,被夕阳的余晖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色,愈发的鲜艳好看。农舍屋顶袅袅的升起了炊烟,走在小镇上,空气中似乎飘散着晚饭的香味儿,缕缕晚风悠悠然的吹拂着肌肤,镇街两旁的路灯接二连三的亮了,天地间退去一天的燥热,小镇顿时安静了许多……

晚饭过后,沿着曲折的石板小路来到小河边,小河两岸绿草茵茵,野花簇簇,垂柳如烟含黛,河边青石上还温存着太阳的余温,把脚浸在河水里,立刻,一股清凉的感觉顺着脚趾涌遍全身……“城里妹子,还没睡呀?”我循声望去,原来是邻家大嫂顺着石阶走了下来,“没呐,这河边真凉快!”,我回应着。“是呀!这条小河也不知流了几百年了,下多大的雨也没见涨,再旱的天也没干涸过。还很清澈,要是大晴天,河里游鱼的骨头都能看的清清楚楚。”大嫂边和我拉呱着边麻利的擦洗着身子,我静静地望着她,大嫂倒被我看的有了几分羞涩,她甩了甩手上的水珠凑到我身边说:“我家你大哥说我身上除了野味就没一点女人味儿,”说完竟自咯咯的笑了起来,大嫂皮肤黝黑,身板壮硕,做起事来风风火火,总喜欢骑一辆老款的铃木125摩托车,那速度足有100迈,大嫂还会做得一手地道的农家饭,这也是邻家大哥最为骄傲的地方。她包的野菜大包子、蒸的土豆丸子……那味道好吃极了!“晚上河边露水重,早点回去歇着吧!”一会儿功夫大嫂已洗漱完毕,边大声叮嘱我边往石阶上走去。这里的女人热情好客,从不矫情,这里的男人豁达坦荡,绝对的爷们儿。这里没有宋埠元桥、没有明砖清瓦、没有城市的喧嚣,有的只是清清的河水、蓝蓝的天空、悠悠的'白云、蓊蓊的苍绿和沁人心脾的山花香,我常在清闲的日子里,徜徉在山水间,于恬淡美好中静观那一树的花开花落,于小桥流水间倾听漫山鸟啼的委婉,拾秀撷英,采菊东篱下,悠然的闲散在南山脚下,这座普通的北方小镇,有我看不够的风景!

月亮升起来了,小河对岸的稻田被皎洁的月光涂鸦了一层淡淡的白霜。河堤 上的野花吸足了月亮的精华,恣意释放着山野的清香。清澈柔白的月辉透过柳荫洒在河面上,静谧斑驳的涟漪一圈圈的荡漾开来,我顺手掬起一捧细碎的月色,洒向河岸,不想却惊扰了草丛中亦或是在谈情说爱、亦或是在玩耍嬉戏的一对青蛙。呱呱叫着惊慌的“噗通、噗通、”跳进河里,将一池璀璨的月光砸的支离破碎。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小河边处处氤氲着夏夜的芳华,置身其中,心儿变得踏实而安详。我何不也学学名人?且也受用一回这无比恬美的“河畔月色”呢!

月上中天了,果然被邻家大嫂说着了——河边露水重。河面上慢慢升腾起一层浩渺的雾气,若有若无、似隐似现,夜色阑珊,回家的石板小路洒满洁白的月光,夜空中呈现出一种墨蓝色的风情,“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月色如水,洗尽了世俗的铅华,朗月照乾坤,拂去人间萎靡的阴霾。我沐浴在清澈的月光中,于心中的荷塘,撑起一叶如月儿一样轻盈的兰舟,满荷玲珑的思绪,不受仄平的约束、不受韵脚的限制,在美妙的月色中自由荡漾!驶入我梦的家园!

一朵花,一棵树。一座房子,一条路。一座山,一条河。一只小船,一个我……

篇6:月亮啊月亮散文

月亮啊月亮散文

与往常一样,先生需要把车先开进家门前的小树林里才能调头,一年四季,林子里总是覆盖着厚厚的落叶,踩上去好像母亲的胸怀一样柔软。每每我总是抢先一步下车,好早一步看到,听到车响相继迎出来的母亲和父亲。

我看到母亲神色慌张的走出来,老远就打起手势招呼,先不要倒车,先不要倒车。我走过去听到母亲低声的嗫嚅:“你二哥……三轮车……腰……”我知道二哥的腰平日就有些劳损,这一不注意又犯了旧毛病。还是为了再确定一遍地又问:“是我二哥?”母亲说不是他,是我的父亲。

我跑进父亲的屋里,看父亲坐在床沿上,我快速的打量他的全身,只见他体恤衫露出来的右胳膊被擦伤了一片长长的刮痕,淡淡的血迹和湿泥土混和在一起,鲜亮亮的伤口,彰显着一目了然的痛。我双手抓起父亲的粗裂的手掌,泪水一下子涌出来:“爹,你的手在抖……”我听到身后的二哥嫂、侄女等一致喊来的建议:“去医院查查吧,查查放心。”父亲连续的摇着头;“不去,不去,不要紧,走几步就好了。”说着他吃力的'站起来弓着腰板,挪动双脚给我们走着看。

父亲的脸色带黄,也许还没从那突如其来的的惊吓中回神出来,头发凌乱,脸上挂着密密麻麻的汗珠。我怕被他看到我抑制不住的眼泪,跑出去。亲情面前,人们总是背对着伪装坚强。

我很纳闷,极少去地里干活的父亲,怎么竟坐着二哥的三轮车下地呢。母亲说,二哥听说我这次想带些紫薯回去,就抓紧去地里刨,没想让耳聋的父亲听到了,执意和他一块去帮忙刨的快。结果在回来的路上,经过很大的一个山坡上,车闸失灵,父亲从车上摔下来了。一阵强烈的内疚感再一次使我泪如决堤。

父亲在乡教育业,曾经是教学成绩相当出色的老师,退休后在家里比较悠然自得,唯一的劳动,就是特别认真的种植菜园。父亲知道我喜欢吃青菜,每次都从时令菜园里能采摘的菜,给我打包。偶尔干家务的他,只围着我转。上次回来,给我用木柴生火,煮熟一锅玉米,一锅花生。刚入秋那次我回家,怕我错过吃煮鲜花生的时间,他和母亲去那干旱的硬邦邦的花生地刨。这次,又是他自告奋勇的去为我忙活。

凭我们怎么要求,父亲也不答应去医院检查。他一再撵着我们走,去婆家那边过去的不要太晚了。懂事的二嫂,搬起父亲刚刚为我刨回来的紫薯,就向车里装去,一边嘱咐我:“你们走吧,就依了咱爹了,有事我给你打电话。”我听劝了大家的话,最终上了车,不敢抬头看每一个送我出行的人,我怕,一脸的泪水,带出全家人的感伤。

半个小时的路程,我无法控制眼泪。先生怕我这样过节会不安心,说可以把节日礼品放下后,再陪我返回,心里才多少有了些安慰。夕阳西斜,等我准备返回时,却遭到了母亲百般反对的理由,母亲一再强调,我们妯娌们聚一块也不容易,留在那里过十五才对。我无语。

万家灯火映悲欢,一轮明月诉离合。这中秋之夜啊,有多少心事被月色拾起,藏在了岁月一眨眼的瞬间……

篇7:散文:月亮是什么

散文:月亮是什么

月亮是什么?小时候凝望暮色四合、繁星闪烁的夜空,每每发现那轮大如圆盘亮如银玉的月亮,心中不禁涌起这样或者那样的遐想。

月亮升起来了,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羞答答地从一片乌云背后伸出半个脑袋,偷偷地向下窥探,发现没有什么动静,一扭身,出现在天空中。天空中就像挂着一盏明亮的灯,周围的景色都被镀上了一层银白色的光,真是好看极了。月亮渐渐升高,她身着白色的纱衣,娴静而安详,温柔而大方,她那银盘似的脸,透过树梢,留下温和的笑容。月亮圆圆的,像纺车、像纱线,永远都纺着她那浪漫的遐思。过了一会儿,“月亮姑娘”呆不住了,便在一片乌云的簇拥下,倏尔消失了。

听奶奶说,月亮乃是一小女子,这小女子啊就是月中嫦娥。我很是不明白,月亮它明明是一件东西,或者说是一个物品,千百年来,它圆了又缺,缺了由圆,圆圆缺缺,缺缺圆圆,周而复始,却始终悬挂在天空,怎么又变成一个小女子了呢?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噢,原来婵娟是你的别名呀!奶奶说,当年后羿射杀九个太阳之后,解民于水深火热,百姓便拥他为王。后羿为王之后,整天沉湎于酒色,不理朝政,动辄胡乱杀人,变成了人人痛恨的暴君。后羿怕好景不长,便从王母娘娘那里求来了长生不老之药。后羿的妻子嫦娥怕后羿长生不死,贻害百姓,便毅然偷服了灵药,就奔到月亮上去了。从此远离人间烟火,忍受着孤独寂寞,一个人在冷冷清清的广寒宫里,怀抱着玉兔,静静地聆听吴刚砍树的声音。“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不知道到现在她还后不后悔?

在外国,月亮即月神塞勒涅。它是一位头戴金冠、手持火炬,金发披肩、温柔美丽的少女,乘着两匹白马拉得闪闪发光的.月车,车后常常跟随者一大群的追星粉丝——星星。你看,她来了,轻盈地走过,用她女性的温柔的光辉,照耀着江河湖泊、大地原野,照耀着世上的男男女女、芸芸众生。于是,外国的诗人感激她的恩惠,用诗赞美道:月亮轻步走下了云梯,毫无声息地穿过窗门的玻璃;于是她带着母亲的柔软的温和,俯伏在你上面,将她的颜色留在你的脸上……

月亮又是艺术之神,从古及今,那么多的诗人、文人和骚客都赞美歌颂她,从她那里获取创作的灵感和激情,唐代的李白、李商隐;宋代的苏轼、李清照,现代的朱自清、张爱玲等,诗中有仙气,文中有灵气,那都是因为有月亮在其中做他们的诗魂和文眼呀!西方文学家对于月亮往往赋予更多的人格魅力,如法国诗人波特莱尔在诗集《恶之花》中对月亮的描写;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李尔王》中那轮粗犷的月亮。

啊,是谁在弹奏钢琴!哦,我听清楚了,这是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声音很动听,很美妙,“永结无情游,相期邀云汉。”我知道,我已醉眼迷离地沉醉在她雪白的胸脯,时间凝固了,我仿佛一缕轻烟羽化成仙,归于永恒。

篇8:故乡,故乡散文

思念着了凉

如果不是后院里的狗吠惊醒了我,我不会担心远方的你,在这样一个霜冻的夜里,会不会着凉。

夜空里没有星星,只有一轮半睡半醒的月亮,熬夜织着一件又一件御寒的衣裳,也抖落了皎洁的清光,撒到那片我挚爱的土地上。

我听见了风的呼啸、雨的惆怅,而故乡睡着了,身上只搭了一层薄薄的纱帐。

当然,故乡——那座在那片土壤上生生不息地孕育了许多人也孕育了我的城——最终是无法着凉的,在这样一个霜冻的夜里,是我的思念着了凉。

故乡的梦

如果我这声咳嗽,能够乘着南吹的风,在萍水相逢的鸟群的歌颂里被润色,最后在你睡着的时候传到你的耳旁,那我会不会惊扰了你的'梦?

你的梦,我是看得见的:

梦里是一片鸟语花香、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沃野。

梦里是一片黄澄澄金灿灿、稻花香里说丰年的麦田。

梦里是一座陵绝四面、峨眉高出西极天的山。

梦里是一条奔泻千里、遥从天际来的江。

梦里是一群踏实勤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人。

梦里是一阵故国不再、嘉州依旧的海棠香。

你梦里的,就是我扎根的土壤,是我的童年,是我梦想启航的地方,是我爱了十九年的家啊!

我怎么忍心吵醒你,故乡。

无声

如果我没有在夜跑时听到校园里潺潺流动的溪水声,就不会想起一百四十公里外那座被童年的我往来无数次的桥。

桥总是无声,却并不代表它没有故事。即使它身上留下过千百个足印,它也能思路明晰地把每一个它生命里的路人或者主角的故事记录下来,编撰成无言的书,在秋雨淅沥的夜里诵读。

故乡也是无声,她不说话,却并不代表她不在心里记得你。

记得你在她的怀抱里看过的、闻过的、说过的、做过的一切,只有她还记得你所有的情绪,或者欢乐,或者感伤。

每一次你踏上故乡的土壤,轻轻地,悄悄地,可是每一步都在她的心里,敲响了一声声钟鼓。

也许你走过的这一步,你自己早就忘了,可她却记了百十年。

请别叫我外乡人啊!

一提醒我,我就在恍然间又回到了故园的春节,挂上外婆新做的桃符,贴上外公新写的对联,在一片片老腊肉、一节节香肠里梦想春天。

灵魂的呼唤

如果每当我累了、困了、松散了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个无形的肩膀,让我靠一靠,那一定就是你的。

即使我为了求学离开了你,离开你的我看到了更广阔的原野、更险峻的山峰、更汹涌的河流、更加雄伟的高楼大厦,可是,离开了你后,我走过的每一步路,都少了一份温馨和宽容。

所以,我会在夜阑卧听风吹雨的时候刹那间泪流满面。

我想起母亲每天下午都会做好晚餐,等着我回家就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那仅仅是两年前的事啊,却好像突然变成了遥远的记忆。

想起父亲雨夜背着生病的我跑向医院,现在我不在父亲的背上了,他的背,看起来却反而更驼了一些。

我想起童年,想起那些一辈子在那片土壤上耕耘的人,想起那一声声来自灵魂的呼唤:故乡,故乡。

【故乡的月亮的散文】相关文章:

1.故乡的月亮的诗歌

2.故乡小径散文

3.故乡啊故乡散文

4.故乡--现代散文

5.故乡小院散文

6.故乡情感散文

7.回归故乡散文

8.故乡冬月散文

9.月亮之上优美散文

10.绣月亮优美散文

下载word文档
《故乡的月亮的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