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中国青年报:“为升官发财上大学”未尝不可

中国青年报:“为升官发财上大学”未尝不可

2024-10-17 07:37:4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6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中国青年报:“为升官发财上大学”未尝不可,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后的中国青年报:“为升官发财上大学”未尝不可,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中国青年报:“为升官发财上大学”未尝不可

篇1:中国青年报:“为升官发财上大学”未尝不可

中国青年报:“为升官发财上大学”未尝不可

近期高校密集开学,开学典礼上,各校校长免不了对新生提出要求和期望。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谈及“为什么要上大学”时,引用复旦老校长李登辉在上世纪代说过的一句话告诫新生:如果你是为了升官发财来到复旦学习,那么你在学校会受到鄙视。

一般语境下,“升官发财”似是一个贬义词组,与“贪图富贵”同义,为很多人口头上所不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读书人首先要“诚意、正心、修身”,做一个道德君子,此乃立身之本;现代大学教育也讲求精神、气质、品格,升官发财太世俗,似与大学精神格格不入。无论是复旦老校长说那句话,还是现任复旦校长重复这句话,大概就是基于这样的观念。

但是,倘若不说升官发财,而是说做官员或做公仆、做企业家或做生意,大概就显得光鲜亮丽而无贬义了。其实两者本质上是一回事,只是换了一种说法,因此,升官发财本不该是贬义词组,而应是中性词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读书人“诚意、正心、修身”之后,应该做的就是“学而优则仕”,通过做官、做大官来“治国、平天下”;现代教育优于古代教育之处,在于做官并非读书人的唯一目标,职业选择、生活方式多元化,人们上大学的目的五花八门,但做官仍是目标之一。事实上,如果说古代科举是选拔官员的途径,那么,现代大学教育则承担着培养未来官员的重任,不该鄙视学生为做官、升官而读书。

做官,一种职业选择罢了,任何职业都在获取自身利益的同时为社会作贡献,何况从“应然”角度说,做官也可以造福于民。大学毕业生选择从政,乃至从一开始就冲着做官读大学,实在没什么可丢人的。做官如此,发财亦然。现在高校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说不定将来会涌现出一批企业家。企业家自己发财,同时为政府贡献税收,为社会提供工作岗位,这是荣耀之事。高校一方面鼓励毕业生创业,一方面鄙视学生为发财而读书,有些自相矛盾。

在这个开放多元的社会,升官发财尽管为一些人口头上所不齿,但事实上是很多人努力奋斗的目标,连一些高校也以培养了多少高官、富豪为荣。这本来没什么问题,问题在于,有些人为了升官发财不择手段,罔顾法律和规则;有些人升官之后贪腐堕落、为所欲为;有些人发财之后为富不仁、横行霸道。在某种意义上,正是这些人败坏了“升官发财”的声誉。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如果从教育上找原因,那么我认为,恰恰因为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过于假、大、空,脱离社会实际和学生所思所想,从而出现道德虚无化、精神荒漠化。与其希冀将学生打造成道德君子,不如放下身段,将教育的'目标确定为培养遵守法律和规则、具有法治精神和规则意识的合格公民,在此基础上让道德因子自然生长。

拿升官发财来说,学校大可不必教育学生鄙视升官发财这样的说教本身就很虚伪,不会有多少学生相信而是要教育学生通过合法、正当的途径升官发财;升官之后要有更大作为,要廉洁自律、服务于民;发财之后更要遵纪守法,不要横行霸道,要履行作为富人的社会责任,不要为富不仁。我想,这样的教育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对学生、对社会更具有实际意义。(晏扬)

(中国青年报 晏扬)

篇2:复旦大学校长:为升官发财上大学会受鄙视

近期沪上高校密集开学。开学典礼上,大学校长的讲话往往被视为对大学精神的阐释和对该校学生的期待。与往年大学校长的言语诙谐不同,今年,校长们不约而同从常识和经典谈起,和学生聊聊“大学是什么”以及在大学里他们不希望看到同学们成为什么样的人。

大学是什么

复旦大学校长鄙视为升官发财上大学

“大学是什么,这似乎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问题,但是恰恰在这个问题上,人们都会犯糊涂。”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开学典礼上表示,社会更应关注大学具有的“永恒的属性”,在他看来,带有永恒性的东西恰恰有时候就是一些简单的常识,“对这个问题我们不需要用很多新的现代的语言来解释。”

杨玉良引用教育大家蔡元培的话表示,“‘大学教育者养成人格之视野,是仅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灌之以理想,则是机械制教育,非所以施以人’。所以教育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不是训练各位在某一方面的技能,至少它不仅仅是。而在教育当中应该灌予理想在里头。”

而这个“理想”,则包括四个方面:调和世界观与人生观、担负起将来的文化、培养独立不惧之精神和培养安贫乐道之志趣。

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开学典礼上,校长张杰同样引用经典对这个问题做出了解答:“蔡元培先生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在他心中,大学是学术的象牙塔。美国著名的思想家艾伦・布鲁姆认为,大学是一个以理智为基石的国家的神殿。在他心中,大学是思想的`源泉,是国家的智库。”

在此基础上,张杰认为:“今天,大学正日渐成为社会的中心。大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承者和创造者,更是人类思想、精神和道德的制高点,是社会公平、正义和良心的最后堡垒。”

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开学典礼上,新任校长陈群则连用了4个比喻:“大学是一道地平线。它的界限在你的视野范围内,却又在你永远不能抵达的地方;大学是滋养理想和人文精神的殿堂,大学固然是社会的一部分,沉淀着现代社会所有的美好与无奈,但大学更应该是文化与人文精神的一个高地,一个标杆;大学还是理性和科学产生的土壤;大学更是与这个世界连接的通道。”

“你们就是大学!”在演讲的结尾,陈群勉励大家“你们今日与未来的创造,就是师大的未来与创造。”

拒绝科学研究中的“愤青”

篇3:复旦大学校长:为升官发财上大学会受鄙视

在以理工科见长的华东理工大学,校长钱旭红在研究生开学典礼上向研究生们抛出了一个问题:是脚踏实地地做研究,还是愤愤不平地抱怨?他明确要求研究生做科学研究中的“杰青”,而不要做科学研究中的“愤青”。

在钱旭红看来,做“愤青”还是做“杰青”,已不仅仅是政治活动领域的事情,而是关系着能否发挥创造力、在科学研究上做出成果的因素。他引用了一篇博客文章中的话说:“杰青多脚踏实地,心无旁鹜,潜心妙手著文章;愤青多胸怀世界,爱好广泛,希望铁肩担道义。”

钱旭红告诫新生们:许多人都是在抱怨中度过了一生,而抱怨的结果是恶化了他的环境和氛围,同时放弃了自己的责任。一个真正想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人,他会把所受的委屈、所受的压力变成动力,以另外一种方式把它释放出去,而不是用道义来放弃自己对自己的控制。

钱旭红并不否定年轻人想改变世界的理想的意义,他以广为流传的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旁边的墓志铭引出了这样的结论:如果你想改变一切,从你自己开始。

在复旦大学,解答了“大学是什么”之后,校长杨玉良接着问:为什么要上大学?他引用了复旦老校长李登辉在上世纪20年代说过的话:如果你是为了升官发财来到复旦学习的话,那么你在学校会受到鄙视。

“当然,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浮躁的功利主义的社会心态对今日中国之大学的普遍的侵蚀,使得我们有时很难坚守作为一所大学和作为一个学生的本分。学生的本分是什么?学习。”

之后,杨玉良还与同学们分享了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安忆今年在复旦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一段讲话,劝同学们不要急于加入竞争“竞争难免会将你们放置在对比之中,影响自我的客观评定。竞争还会将你们纳入所谓的主流价值体系,这也会影响你们的价值观念。而我希望你们有足够的自信,与主流体系保持理性的距离,在相对的孤立当中来完善自己。”

在华东师大,校长陈群则告诉同学,世界上有两种疯狂最为可怕,一种是什么都敢做的疯狂;另一种是什么都不做的疯狂。“所以,在华东师大,我希望你们学会脚踏实地做事与做人,有所为,有所不为。同学们,珍重自己,努力创造!”

【中国青年报:“为升官发财上大学”未尝不可】相关文章:

1.中国青年报读后感

2.上大学升学祝福语

3.高中生上大学信

4.上大学面试自我介绍

5.你为什么要上大学

6.送女儿上大学感言

7.孩子上大学祝贺词

8.托福:人们为什么要上大学

9.我们一起上大学的演讲稿

10.上大学的理由英语作文

下载word文档
《中国青年报:“为升官发财上大学”未尝不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