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农村去品茶散文
“娟w烃”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到农村去品茶散文,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到农村去品茶散文,希望大家喜欢!
篇1: 到农村去品茶散文
到农村去品茶散文
中国有“八雅”、“九雅”之说,无论是八雅的“琴、棋、书、画、诗、酒、花、茶”,还是九雅的“焚香、听雨、赏雪、莳花、酌酒、品茶、寻幽、候月、抚琴”,这酒和茶都在其中,可见何等的重要,大凡雅人是必备的了。遗憾的是我既不习惯饮酒,也不喜欢喝茶,雅不起来也真是毫无办法,只能够入于俗人之列了。关于酒,我虽然说不上滴酒不沾,酒到嘴里的那种感觉,却只有辣和苦涩的味道,一点好感也没有。无论是陈年茅台,五粮液之类,还是百年张裕,以及法国陈酿的波尔多,统统如此。至于茶,倒没有什么恶感,只是仍然雅不起来,独自一人在家时从来就不喝茶,更遑论品了。不过家中的烟酒茶,备还是要备一点的,虽然我同样不吸烟。要以防突然来了客人,本人不雅,人家客人要雅,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虽然中国素来又有“客随主便”的说法,那可是认真不得的,客人当面不好意思说,背地里却要戳脊梁骨的。尽管这样,时不时还是会忘在脑后,也就只好任由别人去戳脊梁骨吧。
倘是到别人家去做客,便只好客随主便。不过烟是绝对婉拒,酒可以抿一抿,茶倒是可以随着主人多喝一点。尤其是这些年来,时不时到农村的亲戚朋友们家里去,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家,进门就摆上茶具喝茶那是不能或缺的待客礼数。这一点绝对不会似我那样的健忘,可见也是精心准备,时时刻刻放在心上的。饮茶的习惯在农村渐逐普及起来的时候大概是在改革开放有些年头以后的事情,不是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嘛,毕竟喝茶在此之前也是高大上的奢侈之事,那是需要银子钱来做后盾的。尤其是在那时的农村,肚子尚且无法填饱,那里还会有钱去买茶喝。即使偶尔弄到一星半点的茶叶,也不敢轻易泡了来喝,农村中流传着一种说法,道是茶水是刮油的利器,本来就饿得三尺肠子闲着二尺半,肚子里一点油水也没有,不刮都毫无力气,再喝茶来刮一刮,岂不愈是雪上加霜吗!古语说的好,道是“衣食足而知礼节”,农村人的兜里有些余钱了,自然想着如何地提高待客的礼数,这吸烟、饮酒、喝茶便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道道待客程序。而且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档次在一节一节地往上攀爬。这里不说烟酒单说茶,第一步是从无到有,从买三两元钱一包的猴王茶,甚至是五味杂陈的茶叶末开始,进而到讲究茶叶的价钱,再进一步才是茶叶的品类。茶叶的价钱是一个让人说不清,道不明,相当糊涂的问题,往往是花了大价钱却买到的不是与价钱对等的好茶叶,而是极为一般般的低价茶,那也是常有的事。对于初次进入喝茶行列的人来说,尤其如此。而农村人大都不具备品茶专家们的伯乐相马本领,只要是花了好价钱买来的就认定一定是好茶,往往在待客场面上大加炫耀一番时,却令客人们捂住口忍不住要喷饭,这也是常见的事。大凡是茶,无论好坏,总该有一些气味和味道在的吧?可是主人家声称是某某名人或者要人特意送给他的某某好茶,大大的叶子浸泡出来以后,虽然不能说白开水似的无色无味,味道是委没有丝毫,色还是有一点的,那就是淡淡的乳白色。喝一口在嘴里,与白开水无疑。其实这也是一种功夫,明明泡了叶子,却又无味而白色,不是功夫是什么?像我似的对茶叶的无知,真说不好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功夫茶。主人那边却又眼巴巴地等着好评,此时的我真像是鲁迅先生《在酒楼上》一文中的吕纬甫,捧着一大碗一天都难以吃完的荞麦粉,面对着顺姑期冀的眼神,任由肚子涨得难受,也要勉强吃完的那种感觉,于是也只得一迭连声地大赞“好茶,好茶”。再后来可就熟能生巧,一些农村人也讲究起茶的品种、品牌来了。什么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福建铁观音、云南普洱,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可惜的是对于各种茶的保质期以及冲泡水温和冲泡时间还是不甚了了,尤其是对于茶质的级别往往会中了茶商和超市的埋伏,误把特级的处理品当成顶尖的好茶了,这也是农村人淳朴憨厚的品质所致吧。
近些年对于茶具的讲究也在农村风行一时。由开初的瓷质茶壶、茶碗,甚至是一个大大的搪瓷杯就代替了茶壶,几个玻璃杯子便是茶碗,炕席上一放,也能喝得津津有味。略微讲究些的人家也有放一个搪瓷茶盘的,以免茶水洒到了炕上。现在是讲究紫砂茶壶、茶杯、茶碗和茶碟了,而且各式各样的应有尽有。然而听说江苏宜兴可以用来烧制紫砂茶具的沙土已经使用告罄,市面上的紫砂茶具不过是仿制品,并不比瓷器的茶具好多少,甚至还远远不如的.也比比皆是。可是在农村人来说――甚至城市人也大多如此,无论是仿制品如否,只要是冠名以紫砂,似乎就上了一个层次。不止是如此,又有人在茶盘上大做文章了。这茶盘不再是以往的搪瓷茶盘,或者是一张替代品的炕桌,而是买来的专用竹制或者木制――什么呢?恕我孤陋寡闻,索性也便称作茶盘吧。上边是一个可以滤水的篦子式盖子,下边才是可以盛水的托盘。无论是洒落的茶水还是涮洗茶杯、茶碗的废水都可以直接倾倒在茶盘滤水的篦子上,然后便流进了下边的托盘里。方便是很方便,也颇为讲究。这种饮茶设备我只在有些档次的茶叶店里见过,农村的场面只是缺少了一把夹住茶杯、茶盅的镊子。的确,那茶杯、茶碗也愈来愈小,直到换成所谓口盅――大概是一口一盅的意思了吧。然而《红楼梦》里的尼姑妙玉却绝不提倡一口一盅,那是要小口品尝,茶到口里还要打一个旋儿,然后才进入喉咙,在喉咙里还要停上两停,这才能徐徐下咽,才算是真正的品茶。倘是一口一盅,用妙玉的话来说,那叫做“驴饮”。由此可见妙玉也会大爆粗口,并不比寻常人文明到那里去的。其实愚以为据了个人的所好,这样方式的品茶尽可以品的,即使是一口一盅却也未为不可,那是要分人物,分时间,分场所的。不说是战乱时代或者农忙季节,无论是何人都无法悠闲自在地来品茶。妙玉被抢之时,她也是顾不得如此来品茶的吧,保命还来不及呢。就是时下的农村,由于机械化带来的诸多空闲,也无须这样的假斯文,尽可以放开诸多拘束来喝茶。东晋时期的太尉郗鉴到丞相王导家去择婿,王家所有子弟都尽肆修饰打扮,何等的儒雅做作,只有王羲之坦腹露乳地躺在床上我行我素,毫不在乎。然而郗鉴还是慧眼独具地选中了王羲之。后来的事实也的确证明,郗鉴很有眼力,王羲之不但成为有史以来的书圣,东床快婿的典故也被历来所称道。同时也没人去挑剔王羲之的“不雅”行径,由此可见还是率性纯真为上得好。
品茶也该是这样的吧,尤其是在民风相对淳朴的农村,更应该祛除那些实在不必要的繁文缛节,还是率性而为一些为好。让我记忆犹新的一次在农村喝茶的经历是在二十多年以前,那时我还在上班。一个月夜的晚饭以后,信步来到一位农村忘年交的老者家里,老人家搬出一张饭桌来放在当街的大道上,摆上茶壶、茶杯,沏上一壶香茶,几个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喝茶,一边谈论些家长里短,农田桑麻,那种情景真是令人心旷神怡。由此我还写下一首小诗以记之:
群山远眺笼轻纱,
漫话桑麻细品茶。
禾黍风吹疑雨至,
清香阵阵送农家。
这样的喝茶场景直到现在还是令我很神往。
篇2:到乡下农村去
到乡下农村去
放暑假的第一天姑姑就来了我们家,我好开心,因为自从过年就再也没有见过她了,我又忍不住说了一声,真是高兴极了!按惯例姑姑在我家吃午饭,可是吃过午饭没多久,她们一家人想早些回家,我心想到姑姑家去玩几天,经过爸爸妈妈的同意,2点整我和姑姑一家人准时出发。一路长途汽车上人很少,能清楚的感觉到窗外吹来得丝丝凉风,还能从窗外看到一排排整齐的树木,好多池塘和一片片绿油油的麦田。我顿时感到一种乡间小径的感觉!引用冯冀才在<<珍珠鸟>>中一句话:真好!没过多久,我便有坐长途车一致的惯例-困了。眯着眼睛睡着了,我梦见自己站在一大片麦田中间,伸展手臂闭起眼睛,感受着既新鲜又自然的空气。正当我享受与自然,客车的一大起大落把我拉了回来,姑姑说:“快到了。”我真是又紧张又激动,姑姑家变成什么样了呢?“啊!终于到了”我心想。本以为下了车就到了,但还要走一段小路。大概走了两分钟后,一片麦田的前方有一座农家小院便是姑姑家了。姑姑家的`房子虽然简陋些,但是与城里不同的是别有一番自由的空间与天地。回到姑姑家已经是下午了,多少有些累了,吃过晚饭,没做什么事便一起睡觉去了。
第二天,我以为自己起的已经很早了,可是没有想到姑姑早已起了,这也让我知道了原来乡下的人不管什么职业都会起的特别早,并且从早忙到晚:做饭,洗衣,喂养牲畜等。上午九点整左右我照例写作业,今天要写得是语文里的课外阅读,说实话这是我的弱项,只要课外阅读做得好,我的语文成绩就总排在前几名。今天值得我高兴的是作为语文老师的姑姑给我指导,她说得第一句话便将我的“老底”揭穿了,姑姑说:“做课外阅读首先要读通至少三至四遍左右,可想想自己呢,至多读一遍草草了事,有时还存在侥幸心理,真有些后悔。姑姑还告诉了我:”你还要多读书,你看我们乡下的孩子,不象你们有好的条件他们见到课外书的机会很小,更别说什么世界名著了,多想想他们你又是多么地幸福呢?“我想到自己家里还有好多的中外名著没有时间看,我这才明白书并不是有许多空闲时间或什么时候想起来再看,而是自己”挤"时间去看,以前的我真的错了!
篇3:到农村去钓鱼作文
回到
。因为那里总是没有比城里的家舒适,不过哥哥跟我玩得十分开心,他决定带我去“水库”钓鱼了!我知道了这个消息后,睡觉时都眉开眼笑。
清晨,窗子旁的乌龟在盆子里扑腾着,水花溅起的声音吵醒了我。眯眯眼的我,看着窗外的小学生作文大全十点左右,我和哥哥步行来到“水库”。延着路上的鞋印子往前走,印子上还有水的痕迹,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水库越来越近了,而地上的水,是湿气造成的。
我们一步一步,来到了水潭一样的地方。刚开始还是浅浅的,可越远越深。我似乎太兴奋了,而捧起一捧水,往脸上一泼,冰凉爽快,一些水直入到了我的肚子里,那种味道清淡清淡的,让人感觉在喝矿泉水。一阵阵风乱来,水里的鱼儿跃出水面,水滴在我的脚上,洒在我的脸上。鱼儿一条接着一条,鱼鳞闪闪发光。我迅速准备钓鱼,因为太心急,忘了鱼饵还没刺上呢!
很快都准备好了,我平静地等待着小小鱼儿快快上钩,祈盼着今天能钓上一大堆鱼。波纹荡漾着,我感到一股力量在拉动我的鱼竿,立刻往上一拖,原以为是一条大鱼,而且还跟着一群小鱼,可万万没想到是两只螃蟹在揪着那头沙丁鱼呢!因为我怕中暑,所以在大树下钓鱼。我把那两只螃蟹用绳子捆了起来,怕待会儿捕到的鱼全被它们扎死或吃掉。捆好后,放进桶里,又扎起了新的沙丁鱼当鱼饵。
哥哥这时已经捕到了两条大鱼和四只沙丁鱼了,它们在桶里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一样。我心急如焚,决定一定要赶上哥哥。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我先用泥鳅扎进沙丁鱼的肚子里,然后刺个孔,有血味后,便再次扎进水里。很快,起泡泡了。幸好我坐在树下,不然,我可能一把就被拉进水里了,因为我是用绳子捆在树边,我像弹簧一样被拉去拉回,我急忙往里一拉,一头圆形扁鱼被我拉了上来,力量真不小啊!我真希望这
[1] [2] 下一页
篇4:到农村钓龙虾去作文
星期天下午,我和哥哥姐姐一起去田里捉蛤蟆。捉来蛤蟆后在它的腿上绑了一根线,再把蛤蟆甩在地上用脚在蛤蟆的身上重重地踩上一脚。然后,我再把蛤蟆甩进河里,让蛤蟆沉到河水中去。哥哥他们也像我一样做,也把蛤蟆甩进河里。
然后,我们又到田里去捉蛤蟆。我们每个人又捉到了一只蛤蟆,接着,我们回到河边。我看见三个人的钓子都动了。我就跟他们打了一个招呼。大家拉起线来看。我轻轻地把钓子拉上来,隐隐约约看到钓子上面有一只老龙虾。我就拿一只网往底下抄。那只龙虾一出水就松开钳子想溜,可是已经晚了,正好落在我的网里,它再也逃不掉了。我看到自己钓到了一只龙虾高兴地对哥哥姐姐说:“你们看,我已经钓到龙虾了。”我对钓龙虾充满了信心。我对姐姐说:“你看,这些龙虾又笨、又傻、又馋,不上当才怪呢!”这时,姐姐也钓起了一只大龙虾。那只龙虾全身红色,头上长了一对大钳子。姐姐把它放进水桶里。哥哥也钓到一只大龙虾。他快速把线拉上来。唉呀,这只狡猾的龙虾却逃走了。我大吃一惊,既然哥哥也会让龙虾给逃走了。哥哥说:“唉,真倒霉,到手的龙虾却让它逃走了。”我们把龙虾一只接一只地钓起来。
过了一会儿,桶里的龙虾已经超过了半桶了,美美地吃一顿也足够了,我就对他们说:“差不多了,我们也该回家去了。”他们齐声说:“好!”我们就高高兴兴地扛着水桶回家去了。
篇5:到农村钓龙虾去作文
第二天上午,我的同学来找我去钓龙虾。他们已经把要用的'工具全都准备好了。
我们还是来到昨天来过的小池塘边上钓龙虾。我对他们说:“总是在这里钓龙虾有点不好吧。”同学说:“有什么不好?”我说不过他们,只能在这里和他们一起钓龙虾了。
我们开始钓龙虾了。我又一次耐心地等待。
突然,我身边的草丛里传来“叽叽”的叫声。我猜是一只受伤的小鸟。我把草扒开一看,原来是六只刚生出来的小鼠仔。我把同学全部叫了过来叫他们来看。他们看见老鼠都说:“这是一些害人的老鼠,把它们全部扔到河里去淹死它们。”有的说:“老鼠是坏家伙,专门偷吃东西,还是把它们全部打死。”我看到同学们要把这一些老鼠扔到河里淹死,活活打死,觉得于心不忍,多么想出面救它们。可是,我又想起昨天还有老鼠在我家里把我心爱的东西咬坏了,老鼠确实坏透了,不应该救它们。我也不想去救它们了。但是,我又想到这是一些小老鼠,多么可爱,不能亲自动手去杀死它们,就让同学去动手惩罚它们吧,处死它们吧!我就转过头去让同学们动手,自己专心钓起龙虾来了。
篇6:到农村钓龙虾去作文
暑假的一天,天气晴朗。我和哥哥一起到小溪边去钓龙虾。
我和哥哥骑着三轮车来到了小溪边,溪水清清,清澈见底,溪底是一块块大石头。我和哥哥下了小溪。突然,我发现我的鞋子没有脱我马上上岸脱掉鞋子,鞋里都是水,可以倒一杯。我又下了溪,这溪水凉凉的,真痛快。我拿起钓竿拿住钩子,把钩子放在水里,龙虾可真机灵,我的脚动了一下它就跑了。
过了一会儿,钓龙虾诱饵没了,钓不成龙虾了,我就马上骑着三轮车回家去拿,又拿了一包龙虾的食物,来到小溪边,我刚下水,一不小心滑了一下“捡了个大元宝”,全身都湿了。我爬了起来,又开始钓了起来,真是气死我了,就把钓竿给了哥哥,伸手就到水里去抓,哈哈!抓到了,就在这时龙虾突然把我钳住了,我疼得直叫。天色也不早了,我们要回去了,我和哥哥抓了一桶龙虾真高兴!
今天收获真不小!也非常高兴,也学到了抓龙虾的诀窍!
篇7:到远方去走走散文
到远方去走走散文
远方是诗,含蓄深远,需要我们用心去品读;远方是歌,扣人心弦,需要我们用情去演绎。
在城里呆厌了,不妨到遥远的乡村去走走,去看看风情万种的田园风光,去看看袅袅飘逸的田家炊烟,去品品绿色生态的农家菜蔬,去尝尝润心润肺的.田家瓜果。
在乡村呆久了,不妨到遥远的海边去走走,去看看气势汹涌的广袤大海,去看看海鸥高低起伏的曲线,去闻闻来自海底世界的腥臊,去听听大海在阳光下的朗诵。
抛开红尘俗务的牵绊,卸下心头的重荷,到远方去走走,让那些旖旎多姿的风景拂去我们久久累积在灵魂深处的尘土,让那些几近绝版的风情打开我们久久幽闭的狭小世界。
远方是谜,充满诱一惑,等着我们去一一领略;远方是画,色彩绮丽,等着我们去一一欣赏。
我亲爱的朋友,到远方去走走吧!不要让我们有限的生命留下太多遗憾,不要让太多的绝世美景与我们擦肩而过。
篇8:到海底去现代散文
到海底去现代散文
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对海底世界特别感兴趣。家挨近胶东半岛,随便个把小时的车程就能开到海边,吹吹海风,沿着沙滩拾掇点贝壳蛤蜊之类,实在是有趣不过的事情了。
最喜欢逛海边的小商摊,里面倒是不少坑钱的纪念品玩意儿。就像那些海螺号、碎贝壳手串之类的,在今天,你就算是跑到西部大漠里也能淘得到了。但有时候运气好就会遇到当地的老头老太,抱着各种涨落潮捞出来的小玩意儿在卖。很多次买回刚打捞上来的幽蓝和宝粉色的小水母和金黄与黑条纹交错的螃蟹仔,盛在我的小红桶里,跟那些捡到的蛤蜊壳和小鱼苗混养在一起。赏心悦目倒算不上,反而平添心里几分堵——我生怕这桶里的精巧玩意儿死掉,所以回家的路上小心翼翼地呵护着。
最喜欢的还是鹦鹉螺,但是当时一只壳要价就要200-300块,我两只手并用才能抱起。爸妈觉得贵,有没必要,所以我就换成了一些珍珠螺(也不知道是不是叫这个名字,反正形状如同金字塔通体珍珠白)还有一只只骨螺。
跟着母亲到过一座刚开发的小岛,当时旅游社还没有把这条当作商业路线。只是招呼着几个亲朋好友一起去玩玩,坐着船就往里开,时间约摸过半儿的时候,霎时间,整片海面丰满了淡淡的水母。它们密密麻麻的重叠在一起,你遮住我,我挡着你,船艘只得压着这朵朵盛开的花朵瓣儿驶过去。颜色和小商贩卖的相仿,却体形大了好几倍。
在小岛上,你甚至伸手向水里奋力捞取,都可以勾搭比较小只的水母幼崽。像一捧圆滚滚的汤圆,晶莹剔透却泛清爽的色泽。
有人在沙滩上捡到一只巨大的海蜇头,像果冻似的躺在那里,好大一坨。当即就有胆子大的叔叔抱起来往塑料袋里装,刺溜一声,我才知道这海蜇还真能蜇人,用袋子装还得盛上水,省得它悄悄化成水儿跑了,有幸的是,这大海蜇头,当晚就被大伙儿拿醋和蒜末凉拌着当凉菜吃了罢了。
现在你很难在国内旅游景区看到这么有特色的原始景观了,倒是水族馆还能见到不少有趣的物种。
小时候就喜欢逛水族馆,围着家附近的各个海洋极地世界啥的,海底主题公园啥的逛个遍。
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次见到海马,还有几种伪装成树枝子那般的,我也忘掉叫什么了,还有那海牛,倒是极奇特的海底生物。以前看恐怖片《木乃伊》给那食人的圣甲虫给吓得死去活来,在水族馆的大缸里倒是见到IMAX版的——像个大圆形的鳖壳,前中央还带着根笔直的刺,四周的壳沿是锯齿状,后来才知道这玩意叫“鲎”。
只在亚克力的玻璃管里看实在不解馋,反而勾起我对海马的无限好奇。父亲也宠着我任性,买了几只真的海马。不过倒是死的,我还没玩弄够就被他投进了泡酒的琉璃罐中里。我的小海马们跟人参枸杞和其他说不上名的药物泡在猪肝红色的酒瓶里,倒也是不难看。
还有一执念,就是刺魨。我对魨科类的鱼类毫无抵抗力,想象中那充气膨胀像皮球的臃肿身躯,短小而宽厚,眼圆圆的来回滚动着,皮上竖满了小刺。在展馆里就喜欢围着刺魨转,可是展览里活刺魨并不可爱,它们的刺全都倒顺着,只是一只粗糙的大眼鱼儿罢了,并无稀奇之处。
后来在纪念品摊位上,才总算买到竖满长刺的大只刺魨标本,老板还附送了一只小刺魨仔的标本,只不过它身上并没长成戳人的针般刺,像是鸡皮疙瘩一样的手感,有些凹凸不平的颗粒样小突起。于是这一大一小的刺魨,就陪伴着我童年有关魨科的所有幻想。
直到后来在鱼鸟花集市上,看到神似刺魨的“潜水艇”鱼——全身荧光绿,背部遍布黑色的圆形斑点,腹部白色圆滚滚地,两只大眼睛。养过潜水艇不下十来只,都十几块一只好在便宜,但最后都死掉了,上网去查了一下,才得知这种迷你鱼学名叫暗绿魨,虽然也是魨科,但是是属于汽水鱼,应该用淡水和海盐调配比例,只用淡水饲养是不行的'。
所以最后只能不了了之。养潜水艇的时候,我都是用洗手盆装,换的水都是我亲自用雪碧喝可乐的2升的大瓶晾晒几日的水。也喂食小鱼,但是最喜欢吃小虾。
我始终是不怎么喜欢乌龟的,唯一在集市见过卖绿毛龟的,200一口价,当时觉得贵不会养,没买。后来一查资料,后悔地几欲以头抢地。我妈喜欢养乌龟,巴西龟和中华龟价格不贵,什么也吃,省事儿。一块钱买的一塑料袋儿小草鱼,也够它吃上几日的。
我家甚是怕活物儿,爸妈只要看到地上有动物就害怕。但是对缸里水中的倒是颇有好噶,所以最兴盛的时候,我家存在着仨鱼缸。
我爸的生态落地缸装着我认为最庸俗的鱼类——上层是银龙鱼、中层是地图鱼、下层是叫招财猫的黑白条纹大鲶鱼一只。我自己的小鱼缸里养着好多只潜水艇鱼,而我妈自己找人做了个玻璃大缸,买了氧气棒,自己养金黄色盒樱红色的小锦鲤。每个人有自得其乐的小寄托,甚是有趣。推开家门,最先入耳的声响便是——各种氧气棒和过滤网搅水的淅沥声。倒是像极了水帘洞。
以至于后来,我看动物主题的纪录片,也只有海底世界的片段才会耐心地看完。读很多有关海底探险的童话故事或短篇小说,看了不少海洋题材的影视作品,却总是觉得离得大海越来越远。虽然我不是沿海而生的当地人,却有一颗愿沉入海底的向往之心。
前几年我又去青岛市的极地海洋生物馆逛了一圈,权当做复习小时候的功课。但进去却大失所望,种类少了很多,大多数都是鲨鱼啊小丑鱼啊什么的,很多记忆里小时候见过的都不曾出现了。
有关湛蓝色的好奇心这么多年来始终没有削弱,当我在这片陆地上生长地更为广阔时,总会不时下意识里思绪闪烁到那片神奇的海域。它紧挨着我们,却呼吸着不一样的生命体。在液态流体的那个世界,一切都被罩上一层薄如蝉翼的朦胧之纱。有关海洋的梦,始终没有破裂。即使信息爆炸的今天,手机电脑电视上随处可见,但对于我来说,到海底去,是个亘古不变的远久怀恋。
期待有一天我,去全世界的海底隧道和博物馆逛逛,触摸着玻璃里呼吸生长的另外一种生命的美丽;见识更多有关海洋的故事,将它编织进我幽蓝色的睡梦中。最后,把我这颗搁浅已久的心,重新掷回属于童年回忆的眷恋之地。
到深海去吧,到海底去。
篇9:到农村去捡螺小学作文
到农村去捡螺小学作文
童年的时光就像山间奔流的小溪,叮叮冬冬,每天都演奏着欢快的乐曲。在童年的欢乐时光中,总有许多难忘的事,比如:到农村去捡螺。
当初夏的微风吹拂着麦田,青黄相间的麦浪在田间起伏,就是最好的捡螺季节。这时小螺已经长成了,又不会老,吃起来十分美味。
姐姐牵着我的手沿着狭小的田梗来到水渠边。水渠是为把山上的溪水引来灌溉而修建的,里面流淌的溪水清澈而干净。姐姐一下水就忙着捡起来,左一个,右一个,很快就捡了好几个。我往水里看了好一阵,却什么也没发现。姐姐说,田螺的颜色和水里的石子十分相似,要集中注意力,保持水面平静,才能把它们从小石堆里分辩出来。听了姐姐的话,我专注地盯着水渠,突然,我发现了一个螺旋式的'石子。我用手拈起来一看,真是一只田螺。有了第一只的成功的经验,我很快从石堆里、水草下、渠壁上拾起了一只又一只狡猾的田螺。这些善于伪装的家伙,再也逃不过我敏锐的双眼。
当口袋被装得满满,我伸了伸有些酸的腰。汗水沿着脸颊流了下来,我的脸上却满是收获的喜悦。
捡螺不仅仅是一件有趣的事,还能让我们真切得感受到收获的幸福。亲爱的伙伴们,还等什么,相约吧,今夏我们到农村捡螺去。
【到农村去品茶散文】相关文章:
1.品茶品人生散文
4.到农村过年作文
5.品茶组诗
6.品茶心得
7.到远方去的作文
8.品茶五年级作文
9.品茶的诗
10.冬到葡萄沟散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