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新闻特写范文
“tonyand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新闻新闻特写范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新闻新闻特写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 新闻特写作文
新闻特写作文
石化一中的校园操场上,人声鼎沸,秋风飒飒。宽阔的跑道上,男子800米的运动员们如乘奔御风,风吹起身后的号码牌,好似像征胜利的旗帜。
9月29日下午,迎着凉爽的秋风,踏着湿露的跑道,我班运动员胡艺冬在跑道就位。裁判正在对跑道与运动员严肃地做检查。备受瞩目的800米预决赛马上就要开始了。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比赛,800米的中程跑,最考验的是运动员的暴发力与体能。这不像短跑,不用太在意体力的调整;也不似长跑,无需考虑暴发力的强弱。这是最考验运动员综合素质的比赛,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
嘈杂的人声忽地变安静了,每个人的目光都转向了跑道,所有人都满怀期待地目睹着将要打响的比赛,我们的座位离起点最近,每个人都清楚地看见胡艺冬脸上跃跃欲试的神色,我们都在心底为他助威,用目光将鼓励传过去。
裁判已在终点与起点就位,广播中正认真进行核查,确认无误,马上开始比赛。
看着起点的裁判举起发令枪,高声发令:“各就各位”,只见胡艺冬做作好起跑姿式,目光如利箭一样直指前方。“预备”,又看胡艺冬已抬起了右腿,身体像一张弓,绷紧着,随时准备射出去。
“啪”,只听得发令枪响,胡艺冬如一颗出膛的子弹冲了出去,随着枪声被打响的,还有会场的呐喊声,我们的目光紧跟着胡艺冬的脚步,只见他如闪电般地跑完第一圈,看得许多同学竟忘记了为他呐喊,不过,他们惊讶的表情也许是更好地助威吧,但,闪电不会持续太长时间,胡艺冬在第二圈时速度有所减弱,看得出,他还在努力加速,所以现在他还属于前列。
势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激动人心的冲速段开始了,甩腿、摆臂运动员们都在用最后的力量拼搏着,在这时,惊人的一幕出现了,看似保持均速前进的队伍中,位于胡艺冬后的一个运动员突然加速,竞超过了胡艺冬。可惜、可惜,这是最后一点距离了,胡艺冬虽紧随其后,穷追不舍,但终于只得了小组第三。
不过,这并没有影响胡艺冬的成绩,因为这是小组赛,总成绩要经过对各组成绩的对比排出,可喜的是经过评委的裁定,胡艺冬最终得到了第四名的好成绩。
伴着热烈的掌声,几位同学拥着胡艺冬回到了休息区,看着他脸上带着几分疲惫的微笑,每个人都在心底为他喝彩。
篇2:新闻特写含义特点
新闻特写含义特点
新闻特写是区别于消息与通讯一种体裁。它报取新闻事头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断,通过多种表现手法作具有强烈视觉及情感效果的着力刻画,使其产生立体感,从而更集中、突出地表现新闻事实和主题。
1。生动而集中地再现场景与人物。
2。渲染与烘托气氛,形成视觉――神经――情感――思维的感应过程。
3。透视全局。
种类
1。事件特写:摄取与再现重大事件的关键性场面。
2。场面特写:新闻事件中精彩场面的再现。
3。人物特写:再现人物的某种行为,绘声绘色,有强烈动感。
4。景物特写:对于有特殊意义或有价值的罕见景物的描写。
5。工作特写:对于某一工作场面的生动再现。
6。杂记性特写:各种具有特写价值的新闻现场之生动再现。
写作
1。选准一个“镜头”(包括选准一个片断、一个情节),加以“放大”。
2。要抓住人物和事物的特点,
3。要抓生动的形象,捕捉人物、事物的`动态、动势。
4。要抓有感情色彩的东西。情能感人,要善于把人的喜怒惊思忧悲恐惧等感情,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让情融于事中,使情满而不溢。
5。要抓取新闻事件的高潮部分。
6。要运用较多的描绘手法,把已逝的情景写得栩栩如生,但必须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不能夸张、虚构,更不能合理想象。
格式
标 题
导语。用一段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让读者对全文有一个总的印象。
正文。确定主题,安排结构,列小标题,逐点逐层报告,正确地表达内容。
结尾。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深化主题,做出结论。
篇3:新闻特写的特点
新闻特写的特点
(1)生动而集中地再现场景与人物。
(2)渲染与烘托气氛,形成视觉――神经――情感――思维的感应过程。
(3)透视全局。
篇4:新闻特写的种类
新闻特写的种类
新闻特写共分以下几种:
(1)事件特写:摄取与再现重大事件的关键性场面。
(2)场面特写:新闻事件中精彩场面的再现。
(3)人物特写:再现人物的.某种行为,绘声、绘色,有强烈动感。
(4)景物特写:对于有特殊意义或有价值的罕见景物的描写。
(5)工作特写:对于某一工作场面的生动再现。
(6)杂记性特写:各种具有特写价值的新闻现场之生动再现。
篇5:新闻特写的写作
新闻特写的写作
第一,选准一个“镜头”(包括选准一个片断、一个情节),加以“放大”。
第二,要抓住人物和事物的特点。
第三,要抓生动的形象,捕捉人物、事物的'动态、动势。
第四,要抓有感情色彩的东西。情能感人,要善于把人的喜怒惊思忧悲恐的感情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让情融于事中,使情满而不溢。
第五,要抓取新闻事件的高潮部分。
第六,要运用较多的描绘手法,把已逝的情景写得栩栩如生,但必须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不能夸张、虚构,更不能合理想象。
篇6:新闻特写的概念
新闻特写的概念
新闻特写是区别于消息与通讯和一种体裁。它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断,通过多种表现手法做具有强烈视觉及情感效果的着力刻画,使其产生立体感,从而更集中、突出地表现新闻事实和主题。
篇7:《新闻》
《新闻两则》
教学目的:
一 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
二 体会本文语言简明、准确的特点。
三 了解渡江战役的经过,接受革命教育。
教学设想:
一 学生初学新闻这种体裁,有必要弄清楚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二 为了便于学生尽快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在教学方法上遵循由感性到理性这样的认识规律,不从知识概念切入,而从对课文内容的复述和概括入手,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
三 本文语言简洁、准确,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教材,因此,语言的学习与训练列为教学重点之一。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读课文(包括读“预习提示”,以了解背景知识)。读书时,画出生字词(或自己查字典解决)。
[说明]熟悉历史背景,大致了解全文内容。
二、朗读课文,或听朗读录音。对照书上的示意图,进一步了解三路大军渡江战役的经过。提出要求:对照示意图,能够复述渡江战役的大致过程。
三、两位学生一组,彼此照着示意图复述渡江战役的经过。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复述较好的同学,准备请他(她)上黑板前面复述。
四、教师出示一张较大些的渡江战役示意图(照教材绘制即可),请刚才发现的复述较好的一位同学指图复述,其他同学静听。然后,指出其复述的不确之处。
[说明]利用复述这一方法,引导学生理清三路大军渡江的情况,从而认清本则新闻主体部分的内容。学生指图复述时,教师可随之板书如下: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增强学生认识本文内容的条理性。
五、借助问题,传授新闻结构的知识。
1.文中哪两句话概括了同学们刚才复述的`内容?
[参考答案]
(第1句、第2句)
2.有没有哪一句能够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教师讲知识:
1.这则新闻的前两句是“导语”(板书),它一般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导语在新闻的开头,一般不长,往往是一两句话,有时也用一段话。
2.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称为“主体”,刚才同学们复述内容就是这则新闻的“主体”。评述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指出我军胜利渡江的重大意义。
3.新闻还要有“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就是本文标题。标题以凝炼的语言,概述全篇的要旨,醒目有力。
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新闻不可缺少的三个部分(如有条件,教师可适当增加些知识给学生,如副标题、结语等)。一则新闻,往往由这三部分构成。
[说明]教师随着讲解,板书:标题、导语、主体。这是传授知识的环节。作为学生新接触的一种体裁,讲些必要的知识是有用的,不能忽视。在学生对本文内容和构成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传授有关知识,显得自然,学生接受起来也不太困难。
六、通过比较,传授新闻特点的知识。
1.这则新闻起始,括号里的内容表明这则新闻报道的单位、时间。这些内容去掉与保留有没有不同?
[参考答案]
(括号及其中的内容属于新闻的“电头”──学生答题后教师再讲,这些内容表明所报道的材料的真实性,报道的及时。“预习提示”介绍“22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证明了报道的及时。)
2.从这里我们能看出“新闻”具有怎样的一个特点?
[参考答案]
(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3.主体部分中,有两处写到“至发电时止”。这样写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报道准确)
教师板书:真实、及时、准确
这是新闻的三个特点。此外,简明也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特点(板书“简明”)。渡江战役头绪多,战线广,但这则新闻却写得简明扼要,并及时报道,使广大人民群众尽快了解到战役的进展。关于简明扼要问题,课后有短文专门讲解,课下阅读。
[说明]以上完成了教学的第一个内容,即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
七、体会本文语言表达的一些特点。
1.题目是“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
[参考答案]
(是实数。中路军30万人;西路军35万人;东路军35万人)
人数的确切,更体现了报道的真实、准确、严密。
2.“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其中,“不含”有什么作用?去掉它,行不行?
[参考答案]
(“不含”在这个表明地点的句子里,准确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因为九江尚未解放)
3.本文是一则新闻,客观、真实地报道渡江战役的经过,但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感情。请你找出一两处带有较强感情色彩的语句,读一读。
[说明]以上是体会本文语言上的一些特点。鉴于学生实际情况,条件好的,教师还可以将练习四的部分练习题在课上讨论。
八、正音、正字。
教师出示已制好的字词卡片(或写好词语的小黑板),正音、正字。
荻港锐不可当歼灭要塞
[说明]可同时进行字音、字形的比较。如:荻获歼阡纤(要)塞(阻)塞(堵)塞
布置作业
一、课后练习二、三。口头完成。
二、课后练习六。书面完成。
课后记:
新闻文体知识教学,如何能与新闻的内容结合起来,是本文教案设计时思考的一个问题。结果是:先引导启发学生找出能够概括全文内容的语句,而后讲授有关“导语”的知识,因为“导语”在全文之首,作用就是能够概括表述全文内容。学生既练习了辨析关键语句的能力,又对“导语”的位置和作用留下较为清晰的印象,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自然结合在一起。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较好。
篇8:新闻
新闻
新闻xīn wén[释义]①(名)报纸、广播电台等报道的消息。
②(名)泛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构成] 偏正式:新(闻[例句] 报告~。(作宾语)[同义] 消息①篇9:高考录取新闻特写:带着喜报上大学
高考录取新闻特写:带着喜报上大学
“快来看,王师傅家的孩子上了咱段报了!”8月7日清晨,甘肃嘉峪关供电段嘉峪关检修车间变配电组骤然热闹起来。变电工王桂忠从同事的手中接过新一期的段报,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段报“家有喜事”一栏,刊登着一张王桂忠一家的全家福照片,照片中他儿子举着西北工业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的录取通知书喜不自禁的笑容,感染着读报的每一位职工。
相似的一幕很快又发生在距离嘉峪关400多公里外的武威市。8月8日晚,嘉峪关供电段张掖西高铁供电车间的龚志贤,刚刚结束了连续10多天的值班盯岗,准备回家。他将最新一期的段报《嘉供风采》装在包里,要给儿子送一份特殊的礼物。
在这份段报上,同样也有龚志贤儿子举着录取通知书的全家福照片,引发同事的赞叹。
龚志贤的'妻子杨新容拿到“喜报”后异常激动:“儿子,你考上大学,这不仅是咱们家的喜事,这么多叔叔阿姨也在为你祝福,真是让人心里热乎啊!”
《嘉供风采》是一张普通的铁路基层段报,类似这样名不见经传的站段内部刊物,在兰州铁路局就有10多个。最近一段时间,随着高考结束、录取通知书的陆续送达,“家有喜事,金榜题名”成为各站段报纸的特色栏目,在职工中广受点赞和追捧。据了解,今年仅在嘉峪关供电段就有32名职工子女手捧录取通知书的全家福刊登在段报上。
“让职工子女带着‘喜报’上大学,这不仅是我们开展金秋助学活动的新方式,也是对所有困难职工子女的郑重承诺。”兰州铁路局工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每到金秋时节工会都会提前排摸困难家庭子女上学情况,并登记造册建立金秋助学档案,采取多种形式,及时将企业和工会组织的温暖送到困难职工家庭,点燃困暖家庭学子求学梦想。目前,已经将第一批资金39.62万元,发放到115名困难家庭职工子女手中。
篇10:苏炳添新闻特写作文1000字
苏炳添俯身在百米跑道的起始处做准备动作,全身紧绷,注意力高度集中。微风吹过,一滴汗珠顺着他的额角滑过脸庞,滴在了运动服上,他却浑然不知,双眼死死盯着地面。
“哔――”工作人员吹哨,他脚踏起步器,宛如一支蓄势待发的箭,等待着那有力的一发。“啪!”发令枪响,这支利箭“嗖”的一声射了出去,破风而行。从观众席望下去,在各色运动服里,那一身中国红格外醒目。这唯一的人遥遥领先,伴随着呐喊、欢呼声,他第一个冲向了终点,观众席沸腾了,9秒83,打破了亚洲记录!没有一位中国人不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
篇11:苏炳添新闻特写作文1000字
百米赛跑半决赛发令枪响前,东京新国立竞技场内异常安静。只见苏炳添在起跑线上蓄势待发,他那异常坚定的眼神望着终点,一颗怦怦跳动的心像在诉说着他想为祖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全国观众目不转睛地盯着电子屏幕,都在为苏炳添默默加油,心里充满了紧张与期盼。
“砰!”发令枪响起的一刹那,苏炳添蹬地飞起,犹如一支离弦的箭一样向终点射去,他一心只想着冲过那道神圣的终点线。近了,近了,更近了!面对临道对手几近贴身的追击,苏炳添咬紧牙关,奋力地“飞”过了终点线。
篇12:苏炳添新闻特写作文1000字
8月1日,东京奥运会的男子百米半决赛上,一个红色的身影在跑道上飞驰而过,会场闪耀的灯光照在他的身上。这是一场万众瞩目的.赛事。
放松手臂,脚踩起跑器,手撑在地,准备开跑。只听哨声一响,苏炳添风驰电挚,如箭离弦般冲向了终点。那一瞬间,他那瘦小的身躯犹如猎豹在广阔的草原上奔腾。他拼尽了全身力气,因为他知道自己背负着重大的使命,有无数双眼睛正在紧盯着他。
最终,他为了自己和国家的荣誉战胜了亚洲人类的极限,以9秒83的好成绩,成功闯进了百米决赛,刷新了亚洲记录,他让黄种人站在百米飞人的决赛赛场上!赛后的苏炳添跪在地上,用嘶吼来表达赢得比赛后的兴奋。
篇13:苏炳添新闻特写作文1000字
他走上决赛跑道,向工作人员借了把尺子仔细丈量,风在为他欢呼,鸟在为他歌唱,这是电视机前无数观众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站上起跑器,埋下头,枪响,只见苏炳添如同旋风般向前冲去。一瞬间,他那快速移动的身体便腾空而起,衬着红色跑道,酷似一头雄狮,手臂不断摆动,疾如流星,只留下一道残影。100米似乎对他特别短,还不等观众反应过来,他便像脱缰的野马,冲过了终点。
篇14:萧乾:用文学笔法写新闻特写
萧乾:用文学笔法写新闻特写
萧乾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记者,也是一位著名的京派作家.根植在萧乾身上的.文学素质自然而然地影响着他的新闻写作.他在恪守新闻必须真实的原则下,熟练地运用文学技巧,写出可以和现实主义小说相媲美的报道,也因此,他写的新闻特写引人入胜,文采斐然,可读性很强.
作 者:王俊义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刊 名:采写编 英文刊名:JOURNALISM PROBE 年,卷(期): “”(3) 分类号: 关键词:篇15:新闻观后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知道尽情的玩耍,殊不知其中有一些玩具或游戏都会使我们受到伤害。看完《新闻大求真》中的《儿童安全问题》,让我明白了危险时刻要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
《新闻大求真》中讲到秋千荡得过高,可能会摔下来,导致骨折;男孩子玩的臭皮蛋、砸炮枪,他们的威力十分强大,会使人昏迷或面临爆炸的危险;儿童在窗口或阳台玩耍时,踩上桌子等物品,胸口超过护栏最高处,会面摔下去的危险。节目里有一个小男孩是这些危险情况的“禁止侠”,我想,我们也应该在生活中做自己或他人的“禁止侠”。
其实生活中的危险不止这些,我听说,每年暑假,不知河水深浅,下河游泳而面临溺水的危险;过马路时,不遵守交通规则,而面临车祸的危险……所以我们要了解情况,遵守规则,远离危险,在安全范围内生活玩耍。
让我们学会爱护自己,做安全隐患的“禁止侠”,做一个让老师,家长放心的孩子吧!
【新闻新闻特写范文】相关文章:
1.新闻特写范文
2.《新闻》
3.新闻范文
4.新闻报告
5.党课新闻
6.广播稿新闻
7.新闻发言稿
8.新闻写法
9.《新闻》课件
10.新闻评议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