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满江红·钱塘观潮诗词阅读原文附答案

满江红·钱塘观潮诗词阅读原文附答案

2023-08-13 09:03:4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liangdu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满江红·钱塘观潮诗词阅读原文附答案,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满江红·钱塘观潮诗词阅读原文附答案,供大家阅读参考。

满江红·钱塘观潮诗词阅读原文附答案

篇1:满江红·钱塘观潮诗词阅读原文附答案

浪涌蓬莱,高飞撼、宋家宫阙。谁荡激,灵胥一怒,惹冠冲发。点点征帆都卸了,海门急鼓声初发。似万群风马骤银鞍,争超越。

江妃笑,堆成雪;鲛人舞,圆如月。正危楼湍转,晚来愁绝。城上吴山遮不住,乱涛穿到严滩歇。是英雄未死报仇心,秋时节。

【注】①曹溶,明崇祯十年进士,明亡后被迫出仕清廷,后辞官不就。此词作于清军入关之后。②灵胥:指伍子胥。越王勾践请和,子胥极力劝谏,触怒夫差,被迫自杀,其尸投入钱塘江,怒气化而为潮,日夜奔腾咆哮不已。③江妃:江上女神。

篇2:满江红·钱塘观潮诗词阅读原文附答案

19.结合诗句,赏析此词的思想感情。(3分)

20.全词如何描绘钱塘潮的宏伟气势,简析其农现手法。(5分)

篇3:满江红·钱塘观潮诗词阅读原文附答案

19.(3分)这首词表面上写钱塘潮壮观雄伟,其实别有寄托。上阕说浪潮高飞撼宋家宫阙,激起伍子胥的神灵之怒;下句直抒胸臆,写英雄未死报仇心。作者借此含蓄表达抗清志士报国复仇雄心不灭。(如果回答表达了对钱塘江潮的赞美之情,给1分)

20.(5分)①绘声绘色。写涛声如“海门急鼓”,前追后赶,声势浩大;写颜色如“万群风马骤银鞍”,壮观瑰丽。②比拟。借“灵胥一怒”,赋予潮水不屈的英雄性格,写出潮水汹涌之势。③用典。“江妃笑,堆成雪;鲛人舞,圆如月。”仙女欢笑,鲛人起舞,仿佛在举行水上庆典,为潮神喝彩助威,想象奇特。(一点2分,写出三点5分,其它如回答比喻、想象联想、夸张也可酌情给分。)

篇4:满江红·钱塘观潮诗词阅读原文附答案

钱塘江浪涛汹涌,潮头陡立如蓬莱仙山。浪涛高高飞起,将曾是宋都的杭州震撼。是谁将潮水激荡?是潮神伍子胥,怒发冲冠。平日的点点船帆都已不见,入海口传来的潮声,如初发急鼓震得地动山摇。眼前潮头连续涌起,像万群载着银鞍的马,骤然奔驰而来,争先恐后,你赶我超。

仿佛江上仙女在欢笑,浪花是她抛出的佩珠,堆成了千堆万堆的白雪;又像鲛人在热烈奔放的跳舞,激动的泪水化成了珍珠,又圆又亮仿佛明月。我置身的高楼在湍流转折之处,面对傍晚的江天我愁愤欲绝。看啊,汹涌的潮水逆流而上,杭州东南的吴山也无法阻挡,乱涛穿涌到严陵滩方才停歇。这正是蒙冤而死的英雄伍子胥,至今报仇之心不死,愤怒扬波在这秋的时节。

篇5:《满江红·钱塘观潮》《沁园春·观潮》阅读答案

(清)曹溶

浪涌蓬莱,高飞撼、宋家宫阙。谁荡激,灵胥①一怒,惹冠冲发。点点征帆都卸了,海门急鼓声初发。似万群、风马骤银鞍,争超越。

江妃②笑.堆成雪;鲛人舞,圆如月。正危楼湍转,晚来愁绝。城上吴山遮不住.乱涛穿到严滩歇。是英雄、未死报仇心.秋时节。

沁园春·观潮(上片)

(清〉吴伟业

八月奔涛,千尺崔鬼,砉然欲惊。似灵妃顾笑,神鱼进舞;冯夷@击鼓.白马来迎。

伍相鸱夷,钱王羽箭①,怒气强于十万兵。峥嵘甚,讶雪山中断,银汉西倾。

I注】①灵胥:指伍子胥。越王勾践请和,子胥极力劝谏,触怒夫差,被迫自杀,其尸盛入鸱夷(皮囊)中,投入钱塘江。其怒气化而为潮,日夜奔腾咆哮不已。②江妃:江上女神。③冯夷:河神。④钱王羽箭:五代十国时吴越王钱馏(I i山〉曾筑海堤以遏大潮,令人 造三千羽箭、携五百强弩,射压潮头。

(1)这两词在描写钱塘江潮时都用了什么相同的手法?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4分)

(2)清人陈廷;悼《白雨斋词话》评曹溶的《满江红钱塘观潮》为“沉雄悲壮,笔力千钧,读之起舞”。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简要陈述理由。(3分)

参考答案

(1) 这两词在描写钱塘江潮时都用了比喻和用典手法。(1分)满江红》先用伍子胥的典故,描写江湖激荡的情形;再用“风马骤银毅”比喻浪潮前追后赶、风驰电掣而来的气势;下片则用“江妃”..鲛人“的典故微观地对江潮的浪花和水珠进行描写,突出灵动和优美的意蕴。《沁园春》先用”灵妃神鱼“”冯夷川白马“一连串生动形象的比喻,描绘江潮的.千变万化给人带来的种种丰富的联想;后又叠用两个与江潮有关的典故,突出渲染钱塘潮的浩荡声势,胜过当年的十万大军,也赋予江潮千古不灭的灵魂、万世流传的神韵。(3分)(评分标准:只要谈到了比喻和用典两种手法不一定要回答全面;主要有词句的分析,意思对即可)

(2)同意。1分)其词的”沉雄悲壮,笔力千钧“主要体现在对伍子胥这一典故的运用上。”灵胥一怒“不仅仅把伍子胥作为江潮的代名词,而且进一步”人化“江潮,赋予它以不屈的英雄的灵魂,为词的结句埋下了伏笔。到煞尾处作者又一次请出了伍子胥这位英雄,说那钱塘江潮之所以仿佛充满怒气,如万马奔腾、铺天盖地而来,不为别的,只因为它”是英雄、未死报仇心“。这就为”怒气“找到了更深刻、更有意义的精神内涵,把读者从一般的视觉惊奇提升到心灵和思想的震撼,从而升华了观潮的意义和境界。使全词呈现出一种”沉雄悲壮"之感,撼动人心。(2分)(评分要求:只要谈到伍子胥典故两次运用的不同表达效果就可以得分)

篇6:满江红·钱塘观潮阅读理解答案翻译

曾溶

浪涌蓬莱,高飞撼、宋家宫阙。谁荡激,灵胥一怒,惹冠冲发。点点征帆都卸了,海门急鼓声初发。似万群风马骤银鞍,争超越。

江妃笑,堆成雪;鲛人舞,圆如月。正危楼湍转,晚来愁绝。城上吴山遮不住,乱涛穿到严滩歇。是英雄未死报仇心,秋时节。

【注】①曹溶,明崇祯十年进士,明亡后被迫出仕清廷,后辞官不就。此词作于清军入关之后。②灵胥:指伍子胥。越王勾践请和,子胥极力劝谏,触怒夫差,被迫自杀,其尸投入钱塘江,怒气化而为潮,日夜奔腾咆哮不已。③江妃:江上女神。

19.结合诗句,赏析此词的思想感情。(3分)

20.全词如何描绘钱塘潮的宏伟气势,简析其农现手法。(5分)

参考答案:

19.(3分)这首词表面上写钱塘潮壮观雄伟,其实别有寄托。上阕说浪潮高飞撼宋家宫阙,激起伍子胥的神灵之怒;下句直抒胸臆,写英雄未死报仇心。作者借此含蓄表达抗清志士报国复仇雄心不灭。(如果回答表达了对钱塘江潮的赞美之情,给1分)

20.(5分)①绘声绘色。写涛声如“海门急鼓”,前追后赶,声势浩大;写颜色如“万群风马骤银鞍”,壮观瑰丽。②比拟。借“灵胥一怒”,赋予潮水不屈的英雄性格,写出潮水汹涌之势。③用典。“江妃笑,堆成雪;鲛人舞,圆如月。”仙女欢笑,鲛人起舞,仿佛在举行水上庆典,为潮神喝彩助威,想象奇特。(一点2分,写出三点5分,其它如回答比喻、想象联想、夸张也可酌情给分。)

【参考翻泽】

钱塘江浪涛汹涌,潮头陡立如蓬莱仙山。浪涛高高飞起,将曾是宋都的杭州震撼。是谁将潮水激荡?是潮神伍子胥,怒发冲冠。平日的点点船帆都已不见,入海口传来的潮声,如初发急鼓震得地动山摇。眼前潮头连续涌起,像万群载着银鞍的马,骤然奔驰而来,争先恐后,你赶我超。

仿佛江上仙女在欢笑,浪花是她抛出的佩珠,堆成了千堆万堆的白雪;又像鲛人在热烈奔放的跳舞,激动的泪水化成了珍珠,又圆又亮仿佛明月。我置身的高楼在湍流转折之处,面对傍晚的`江天我愁愤欲绝。看啊,汹涌的潮水逆流而上,杭州东南的吴山也无法阻挡,乱涛穿涌到严陵滩方才停歇。这正是蒙冤而死的英雄伍子胥,至今报仇之心不死,愤怒扬波在这秋的时节。

篇7:曾溶《满江红·钱塘观潮》阅读练习答案及翻译

曾溶《满江红·钱塘观潮》阅读练习答案及翻译

满江红·钱塘观潮

曾溶

浪涌蓬莱,高飞撼、宋家宫阙。谁荡激,灵胥一怒,惹冠冲发。点点征帆都卸了,海门急鼓声初发。似万群风马骤银鞍,争超越。

江妃笑,堆成雪;鲛人舞,圆如月。正危楼湍转,晚来愁绝。城上吴山遮不住,乱涛穿到严滩歇。是英雄未死报仇心,秋时节。

【注】①曹溶,明崇祯十年进士,明亡后被迫出仕清廷,后辞官不就。此词作于清军入关之后。②灵胥:指伍子胥。越王勾践请和,子胥极力劝谏,触怒夫差,被迫自杀,其尸投入钱塘江,怒气化而为潮,日夜奔腾咆哮不已。③江妃:江上女神。

1.结合诗句,赏析此词的思想感情。(3分)

2.全词如何描绘钱塘潮的宏伟气势,简析其农现手法。(5分)

参考答案

1.这首词表面上写钱塘潮壮观雄伟,其实别有寄托。上阕说浪潮高飞撼宋家宫阙,激起伍子胥的神灵之怒;下句直抒胸臆,写英雄未死报仇心。作者借此含蓄表达抗清志士报国复仇雄心不灭。 (如果回答表达了对钱塘江潮的赞美之情,给1分)

2.①绘声绘色。写涛声如“海门急鼓”,前追后赶,声势浩大;写颜色如“万群风马骤银鞍”,壮观瑰丽。②比拟。借“灵胥一怒”,赋予潮水不屈的英雄性格,写出潮水汹涌之势。③用典。“江妃笑,堆成雪;鲛人舞,圆如月。”仙女欢笑,鲛人起舞,仿佛在举行水上庆典,为潮神喝彩助威,想象奇特。(一点2分,写出三点5分,其它如回答比喻、想象联想、夸张也可酌情给分。)

【参考翻泽】

钱塘江浪涛汹涌,潮头陡立如蓬莱仙山。浪涛高高飞起,将曾是宋都的杭州震撼。是谁将潮水激荡?是潮神伍子胥,怒发冲冠。平日的点点船帆都已不见,入海口传来的潮声,如初发急鼓震得地动山摇。眼前潮头连续涌起,像万群载着银鞍的马,骤然奔驰而来,争先恐后,你赶我超。

仿佛江上仙女在欢笑,浪花是她抛出的佩珠,堆成了千堆万堆的白雪;又像鲛人在热烈奔放的'跳舞,激动的泪水化成了珍珠,又圆又亮仿佛明月。我置身的高楼在湍流转折之处,面对傍晚的江天我愁愤欲绝。看啊,汹涌的潮水逆流而上,杭州东南的吴山也无法阻挡,乱涛穿涌到严陵滩方才停歇。这正是蒙冤而死的英雄伍子胥,至今报仇之心不死,愤怒扬波在这秋的时节。

篇8:潭州诗词阅读原文附答案

潭州

【唐】李商隐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①破庙风。

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注】①承尘:唐代以前,没有天花板,房梁横木之上用遮布挡灰,名曰“承尘”。

《潭州》诗词阅读题目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写诗人傍晚看到潭州官合里人去楼空,不禁陷入伤今吊古的情怀之中。第一句由眼前景起,第二句由古今情承,由今及古,情由景生。

B.“湘泪浅深滋竹色”,传说舜帝南巡,淹死在湘谁,他的两个妃子蛾皇、女英在湘水边啼哭,泪洒在竹子上,让竹子润出或浅或深的颜色。作者借此典故表达对爱情的忠贞。

C.“楚歌重叠怨兰丛”,“楚歌”是古代的楚地民歌,这里专指楚国大诗人屈原写的《离骚》《九歌》《九章》等骚体诗;“兰丛”即兰惠等香草,当属《离骚》中常见的意象。

D.“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是说东晋太守陶侃当年用战舰来作战,呼风唤雨,所向无敌;西汉贾谊贾太傅祠庙如今很破烂,只回荡着一些风吹着天花板发出的声音。

E.李商隐写诗善于用典,喜欢用典说事。本诗连用湘妃、屈原、陶侃、贾谊等四个历史人物,含蓄深致地表达了情感。典故的运用使诗歌产生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15.本诗思想情感极为丰富,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6分)

篇9:潭州诗词阅读原文附答案

14.B D(选B,给3分;选D,给2分;选三项及以上,不给分。B项“作者借此典故表达对爱情的忠贞”错,作者借湘妃之“象”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幽怨哀伤之情。D项“东晋太守陶侃当年用战舰来作战,呼风唤雨,所向无敌”错,颈联的“空滩雨”不是“呼风唤雨”,而是说“现在陶公的战舰已经没有了,在空荡荡的沙滩上,只见雨水在飞”。)

15.①羁旅愁思之痛:借此地的空寂、缺乏生机以及帝舜殁于湘水,湘妃泪洒斑竹,委婉含蓄的表达了寄居他乡幽怨哀伤之情;②世事沧桑之感:昔日大将陶侃的战船已经不在,当年的古战场如今细雨飘飞,一代才子贾谊的祠庙呈现出破败荒凉的景象,昔盛今衰,世事变迁,无可奈何;③怀才不遇之悲:才华出众的诗人屈原被贬后投江而死,贾谊因怀王堕马而抑郁而终,作者借此表达了怀才不遇之悲;④知音难觅之伤:诗人孤独寂寞,“人不至”,“与谁同”,无人可诉,难以释怀。(共6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对三点给满分。其他答案,只要分析合情合理,可酌情给分。)

《潭州》诗词阅读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作于大中二年五月由桂林北返途中。

篇10:《观潮》阅读训练附答案

《观潮》阅读训练附答案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mèn mēn)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feì fù),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 欢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zú zhú)渐拉长,变粗,(横卧 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bìng bìn)进,浩浩荡荡地飞奔(bēn bèn)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tàn chàn)动起来。

1、我会在文段括号内用“ ”选出合适的词语。(2分)

2、我会划去在文段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6分)

3、我能写近义词。(4分)

顿时( ) 犹如( ) 颤动( ) 逐渐( )

4、照样子写词语。(3分) 浩浩荡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还能写出形容声音大的四字词语。(3分)

山崩地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第一段话既写了潮来时的声音好像__________,又写了潮来时的形状像___________。(2分)

7、从第一段话中的`“_______ ”“______ ”两个词可以看出观潮人群的热情之高。(2分)

8、用“~~~~~~”画出第二自然段中的比喻句,并说说这个句子具体形象地描绘了从近处观看钱塘江大潮 。(只填序号)(3分)

①景象非常壮观 ②所听到的声音③所看到的样子④所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样子

9、“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中的“水墙”指__________,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 。(4分)

10、依照句子“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写一句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短文中第二段话是按照 ________的顺序写的。文中最能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是“ _______”(3分)

12、我会写:动脑筋想一想,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表达方式,意思不变。(4分)

大地好像都被江潮震得颤动起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画出描写大潮来时声音的词句。并说说这些词句用得好不好?(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比较下面的句子。

①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

②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③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第一句意思 ______;第二句写出了_____和____;第三句更具体地写出了大潮发出 ____ 的和浩大的_______。(3分)

参考答案:

1、沸腾 横贯?

2、mēn fù zú bìn bèn?

3、霎时 如同 颤抖 逐步?

4、(略)自由发挥题

5、人声鼎沸 风号浪吼?

6、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

7、人声鼎沸 沸腾?

8、第三句 ④

9、浪潮 形象地说明了江潮浪头之高,范围之宽。

10、(略)自由发挥题?

11、由远到近再近些

12、⑴江潮好像都把大地震得颤动起来。⑵江潮好像都震得大地颤动起来。

13、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用得好,把大潮到来时奔腾咆哮的声音描绘得形象而具体。

14、完整 颜色 数量 巨响 声势(意思答对便可)

篇11:《观潮》阅读练习附答案

观潮(节选)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 ),好像( )在滚动。顿时,( )。 熟悉江潮的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 ),江面还是(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一会儿,响声( ),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人群又( )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前移动,( ),变粗,( )江面。再近些,只见( ),形成一道( )。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 ) 齐头并进,( )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 ) 的响声,好像大地都( )起来,令人惊心动魄。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把文章内容补充完整。

2.在以上两段文字中作者根据观察的顺序,由远及近地把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穿插描 写。把描写声音的句子在文中用“____”画出来。

3.作者看到的景象,远看时的样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近看时的样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近时的样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中把__________比做____________。

5.请解释画“_____”的词语。

6.从语段中找出“好像”一词的近义词,并任选一个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隆隆的响声 闷雷滚动 人声鼎沸 往东望去 风平浪静 越来越大 沸腾

逐渐拉长 横贯 白浪翻滚 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被震得颤动

2.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响声越来越大。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3.一条白线 白线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4多高的白色城墙。

4.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浪潮 千万匹白色战马

5.浩浩荡荡:水势壮阔的样子。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宏大。

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意思对即可)

6.犹如 太阳好像个大火炉似的炙烤着大地。(答案不唯一)

【满江红·钱塘观潮诗词阅读原文附答案】相关文章:

1.《满江红·钱塘观潮》《沁园春·观潮》阅读答案

2.钱塘湖春行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3.大哥记叙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4.甘甜的井水原文阅读附答案

5.满江红阅读训练及答案

6.渔父乐诗词阅读原文及答案

7.《观潮》片段的阅读答案

8.《观潮》阅读答案及赏析

9.《野望》诗词练习附答案

10.岳飞满江红原文

下载word文档
《满江红·钱塘观潮诗词阅读原文附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