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小数用万或亿作单位教案
“甜虾”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6篇改写小数用万或亿作单位教案,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改写小数用万或亿作单位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改写小数用万或亿作单位教案
3.5把小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学习内容:P39页例8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七1—3题。
学习目标:
1、使学生
能够利用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将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以亿作单位的数。
2、能够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3、在探索过程中,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意识。学习重点与难点:
利用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进行数的改写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引导探究需求
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是384400千米,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是149600000千米。
1、读读这两个数。
2、想想:384400接近多少万?
149600000接近多少亿?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8(1)
出示要求(1):把3844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多少?
思考后先说一说,也可以把遇到的困难说一说。
得出结论后,强调:小数后面应添写“万”字。
2、比较改写前后的两个数:
思考讨论:
(1)改写后得到的小数的小数点是在原来整数哪一位的右边?
(2)今后在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时,还可以怎样做?
3、学习例8(2)
出示要求:把1496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多少?
(1)独立尝试,说说怎样想的。
(2)归纳方法:
P40练一练1把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A、我过新建公路46411千米,其中高速公路有4476千米。
B、20我国新建铁路投产里程达1433千米,其中电气化铁路投产里程达409千米。自主练习,集体订正。
出示问题(2)把1496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多少?
1)149600000读作
2)完成改写
3)讨论:A、为什么在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
B、比较两次改写,看看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P40页“试一试”
独立完成。
5)想一想: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时要注意什么?
6)练习P40页,练一练2
6、归纳把一个数改写成用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
三、巩固反思:
练习七1——3题
(1)根据每道题的具体要求分别进行改写练习。
(2)将改写前后的数进行比较,说说自己的体会,进一步感受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更加简洁,增强数感。
四、随堂练习
五、学后小反思。(教师利用此处写教学反思)
改写小数用万或亿作单位篇二:小学数学五年级把一个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课时教案
主备教师: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把一个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P74例2)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以及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教学难点:
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教材分析:
本节课新旧知识有密切联系,学生已有改写较大整数的经验和方法,都可以应用于新知识。新旧知识也有不同的地方,在改变数的单位和求近似数时,还要应用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因此,教材既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突出新旧知识的不同。教材通过呈现木星与太阳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木星的直径及其与太阳的距离,结合图片中提供的具体数据,从算理入手,介绍改写的方法。在完成将第一个数改写成用“亿”做单位后,教材进一步要求将改写后的数保留一位小数。一方面巩固了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和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单位的数的区别。
学情分析:
在四年级学生已经能够把整亿、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亿”或“万”为单位的数,并体会了这些改写方便读数和写数,有助于理解较大数的意义。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
总课时:1课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预设:
一、激趣导入
将下面的`数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一个人的头发约有80000到90000根。
人造卫星每分钟约行47千米。
师: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把一个以个为单位数写成以万位单位的数
不同点:整万的数可以直接改写成一万位单位的数
不是整万的数先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
二、新知探究:
1.像这样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一个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我们知道整万或整亿的数能够直接改写成以万或亿位单位的数,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怎么改写成用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2.木星的直径是142800千米,它离太阳的距离是778330000千米。
它的直径是多少万千米?它离太阳的距离是多少亿千米?
小组研究:
尝试把上面两个数改写成以万或以亿为单位的数
说明你是怎么想的?
3.小结: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加上万字。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8位,加上亿字。
4.练习:
把248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把34528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5.像这样把34528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3.4528亿,小数点后有4位,小数位数太多,往往实际又没有用,这时就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如这道题保留两位小数应该是多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实践应用:
1.把下面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并保留两位小数
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面积35990平方千米。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面积34000平方千米。
2.我国在校小学生116897000人,改写成用亿人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一位小数。
3.做练习十二第四题。
四、总结提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学到什么知道和技能?
教学反思:
日期:
篇2:改写小数用万或亿作单位教案
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内容:
教材53页例2.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以及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
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教法设计:
讲解、练习
学法设计:
讨论、练习
教具学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下面各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280000764100004050000
2.把下面各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60000000042000000000
3.求下面小数的近似数,保留一位小数。
2.68343.518180.47
二设置预习案(练习册41页2题)
三、出示本课学习目标。(课件出示)
四、检查预习落实情况(学生汇报)
五、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解决疑难问题。
教师: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以前,我们学过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今天我
们来学习,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来表示。(板书课题)
1、(出示书本上的图)
木星的直径是142800千米,它离太阳的距离是778330000千米。
问:它的直径是多少万千米?它离太阳的距离是多少亿千米?
解决问题一:
师引导思考:把142800千米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看142800里面有几个10000,应当用多少来除?即把142800缩小到它的多少分之一?小数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几位?
得出:改写时先找到“万”位,再在万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写上“万”字,并去掉小数末尾的0就可以了。142800千米=14.28万千米(师板书)解决问题二:
先小组研究:“尝试把778330000千米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再交流汇报
得出:先找到“亿”位,再在亿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写上“亿”字,并去掉小数末尾的0就可以了。778330000千米=7.7833亿千米(师板书)
师:小数点后有4位,小数位数太多,往往实际又没有用,这时就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如这道题保留一位小数应该是多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778330000千米=7.7833亿千米≈7.8亿千米)问:7.7833亿千米和7.8亿千米有什么不同?(改写后是准确数,保留一位小数后变成近似数)
2、小结:
改写时要注意什么?
忘写“万”字或“亿”字,遇到有单位名称的数时也容易把单位名称丢掉。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加上万字。
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8位,加上亿字。
3、练习:(53页做一做)
把248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把345286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保留两位小数)
六、检测
1.练习十三第3题
2.练习十二第4题
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七、评价激励
作业布置:
练习十三的4、5题。
板书设计:
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142800千米=14.28万千米
↑
在万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后面加上“万”字
778330000千米=7.7833亿千米
↑≈7.8亿千米
在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亿”字
篇3:用“万”或“亿”作单位改写大数教学反思
中国大学网 自我评价:
本节课我们通过小组合作的自学方法让学生掌握把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主动地去掌握知识,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近似改写的时候,同学们还是有些迟疑,究其原因,还是求近似数没有掌握熟练。
在学了“万”作单位的改写后,“亿”作单位的改写就很容易进行了,同学们自己就基本掌握了方法。
问题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万以上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进行的还是比较顺利的。在近似改写的时候,只要课下让同学们多加练习,我想还是可以很好的达到教学目标的。
通过小组合作的自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主动地去掌握知识。这种方法还是很可取的,既能发扬合作精神,又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课后还需让学生多去练习省略亿后面尾数和万后面的尾数的题目。
教学重建:
对于数学知识来说,前后联系是很大的。只有掌握很好的掌握了以前的`知识,才能更快的学会现在的知识。所以,作为老师要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踏实走好每一步,为学生们将来的数学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发扬合作精神、增强团队意识,可以使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受益。所以,在课堂上,应该尽可能多的让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有时候,可以以分工合作的形式;有时候可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
篇4: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
教学内容:
p.39的例8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七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观察、合作学习探索出把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有天理、有依据地进行思考的习惯,以及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和有条理地描述学习过程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当原数的数位不够,改写时要用0补足。
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知:
1、解读“改写”,(板书:改写)
举例我们学过的改写情况:
(1)把5.2改写成三位小数?(5.200)
(2)把4厘米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0.04米)
说说上面的改写有什么特点?(写法有不同,但大小是不变的。)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改写”。通过预习你知道要改写什么吗?(较大的数)
复习整数的数位顺序:(依次板书)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个
亿级 万级 个级
3、学生看书上的例8,在书上画好分级线,指名读出两个大数目。
师板书:384400
149600000
(1)384400指名读、齐读后问:这个整数它没有小数点,其实是藏起来了,你知道藏在哪里了么?
结合数位顺序表指出:小数点就在个位的右下角, 当没有小数部分的时候它就不用写出来。
明确要求:把它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多少?
学生回答后板书成:38.44万。说说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么想?
注意运用小数的性质,做好化简。
(2)149600000,指名读、齐读。
这个数更大了,现在请你把它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试一试。
板书:1.496亿
指名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为什么?
(3)比较、小结:
观察黑板上的4个数,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两个数之间大小不变,后面的数更简洁。)
说说你在改写时有什么心得?((1)改写成万的时候,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改写成亿的时候,小数点向左移动8位。(2)改写成的小数如果末尾是0的,要化简。(3)最后不能漏写单位名称。)
二、巩固练习:
1、试一试。读出数,并改写。指名交流
2、练一练。把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指名读,再改写。交流。
注意409千米在改写的时候,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位数不够,要用“0”补足。
第2小题方法基本同上。
3、完成练习七第1~3题
(1)读出四个城市的人口数量,再改写。
也可简单地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想。
(2)三种作物的总产量。先读,再改写交流。
(3)简单介绍地球上的五大洲四大洋。中国属于亚洲,是人口最多的一个洲。也可请学生简单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国家属于哪个洲。
读出各洲人数,依次改写。交流。
总结说说改写成万和亿之间的联系。
三、布置作业。
课后小记:
读较大的数,对学生来说不是一件很顺利的事,很多同学读得结巴。所以我统一要求学生读数前要先画好分级线。 “亚洲人口3769000000人”改写成万人时,写法没问题:376900万人。但读的时候有分歧:(1)三十七亿六千九百万人(2)三十七万六千九百万人。建议学生按第二种方法读,即写多少读多少。
在让学生猜整数的小数点藏在哪里时,很多同学误会成改写后的位置。
篇5:《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表示大数目》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p39例8和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七第1~3题
教学目标:
1、掌握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改写。
2、使学生经历用小数描述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真切感受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一、复习导入:
1、口答:
3840000=( )万 34900000000=( )亿
说说是怎样把这些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
位的数的?
2、导入:
(1)出示下面各句:
a、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是384400千米
b、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是149600000千米
c、我国自然保区总面积约为615560000平方米
d、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000米
(2)让学生读
(3)问:读完后你有什么体会?
二、探究新知
(一)把a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让学生试做
2、汇报,说说是怎么想的?
3、把b中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4、小结:你觉得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是什么?要注意什么?
(二)教学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1、猜一猜:怎样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2、把b中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三、实际运用
1、想一想:c、d改写成用什么单位的数比较好?(再让学生改写)
2、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450000 56000 7800 45000000 34000
(问:做了这一题你有什么体会?)
3、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10000 34500000000 4500000 560000
4、判断
673000=6.73万 5670=5.67万
78600000人=786万人 349000=34.9
3340000000=33.4亿 6780000=0.678亿
5670000000吨=56.7亿
四、本课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些什么?有哪些体会?
篇6: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教案教学设计
(1)看清题目,是把一个大数目改写成用“万”还是用“亿”作单位的数。
(2)在万位或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末尾写上“万”或“亿”字。
(3)如果原数不满万位或亿位,要用0来补足。整数,小数部分哪一位没有,也
要用0来补足。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现在你会改写了吗,来试一试。
1.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2486200000≈25亿
(2)、8.009保留一位小数是8.1()
(3)、55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0.55万。()
2.把下面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保留两位小数)
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面积35990平方千米。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面积34000平方千米。
3.求下面各小数的近似数。
(1)、3.470.2394.08(精确到十分位)
(2)、5.3446.2680.402(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我们为什么要用“万”或“亿”作单位来改写大数目?改写时要注意什么?
13383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篇二:最新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教学设计
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教学目标:
1.掌握将整亿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并能正确改写。
2.掌握将非整亿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近似数,并能正确改写。
3.进一步理解“改写”和“略写”的含义。
教学重点:
将整亿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教学难点:
掌握将非整亿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近似数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250000200000058000000
过程要求:
(1)学生独立完成。
(2)展示学生改写的结果。
(3)说一说你是怎样改写的?要注意什么?
2.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1385641284385
过程要求:
(1)学生独立完成。
(2)展示学生改写的结果。
(3)说一说你是怎样改写的?要注意什么?
二、探索新知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亿以上数的“改写”和“略写”。
1.亿以上数的改写。
把2500000000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1)学生独立尝试,学生借助改写万以内的数的方法不难完成这道改写。
(2)展示学生改写的结果。
2500000000=25亿
(3)说一说,你是怎么改写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配合说明。
2500000000
25亿
(4)即时练习。
20000000000=()亿10800000000=(
2.亿以上数的“略写”。
把1276270000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1)学生独立完成。
(2)展示学生改写的结果。
1276270000≈13亿
(3)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配合说明。
1276270000
13亿
引导提问:
①原来亿位上的数字是多少?(12)
②改写后为什么成“13亿”。根据什么?
③为什么结果用“≈”,与上一题有什么不同?
(4)即时练习。
把6000000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过程要求: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与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③全班反馈,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板书:19976000000≈200亿)亿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中的“练一练”。
1.第一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提问:这里的“6亿户”是精确数还是近似数?
2.第2题。
(1)读题,了解题目中的有关信息。
(2)选择那些数以“万”作单位的,那些数以“亿”作单位?
(3)学生进行“略写”。
13383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篇三:《把亿以上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说课稿
《大数的认识—把亿以上的数改写成以“亿”作为单位的数》
说课稿
广西自治区北流市**镇**小学
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
您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把亿以上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五大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万数和非整万数的改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如何把整亿和非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并能够准确地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数的描写。
2、说目标
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结合新课标的理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把整亿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
改写。
(2)学会把非整亿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并能正
确熟练改写。
(3)区分“=”和“≈”的使用
3、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整亿数和非整亿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难点:“四舍五入”的正确使用
4、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二、说学情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学习理解能力,并且学习掌握了整万数和非整万数的改写作为基础铺垫进一步学习的,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比较容易掌握。
三、说教法、学法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讨论交流和归纳总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探索和交流中感受数学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我将采用先进的多媒体,使用ppt直观教学手段,这样更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我将教学过程预设为四个环节来进行教学。
(一)复习旧知,激情引入
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250000=25万2000000=200万58120000=5812万
2.把下列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138564≈140000=14万1284385≈1280000=128万
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回想整万数和非整万数的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请学生说一说并把方法归纳出来。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既起到复习旧知识的作用,又为今天的新课作铺垫起导入的作用。)
(二)合作探究,体验新知
1、多媒体展示教材例3中第一个数:300000000=____亿
教师将利用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试着把整亿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请学生说说各自的方法,教师确认答案后,再一起讨论总结方法。
2、展示教材例3中第二个数:1276270000≈____亿
这个环节我先让学生回想如何把非整万数改写成以“万”数作单位的数的,说说方法,然后让学生按照这个方法,试着把非整亿数改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期间,我会提醒大家注意正确使用“四舍五入”法、使用分级线和写上单位“亿”字。
3、小组内合作交流,说说各自的方法,然后尝试把方法总结出来。并指名说一说,我再加以概括总结。
(设计意图:新课体验环节,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合作交流为铺,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体验数学,找到改写数的方法,并培养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方法的习惯。)
(三)巩固提升,乘胜追击
1、46000000000=____亿30500000000=____亿
20897000000≈____亿987654000≈____亿
2、课件展示书本30页第10题
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让学生在练习中加深新知识的记忆,同时考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教师同时巡逻,及时辅导学生。
(设计意图:练习是学生掌握、熟练运用知识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点。练习分为两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充分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总结评价,谈谈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您收获了哪些知识和方法?您能跟大家一起分享吗?这样能让学生充分体会成功收获知识的喜悦。最后将使用课件展示本节课的重难点以及改写的方法,让学生读一读更深入脑海。
六、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内容简洁、有条理,让学生一目了然,这样更能突出本节课的知识点。
把亿以上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1、300000000=____亿(去掉亿位后面8个“0”)
2、1276270000≈____亿
20897000000≈_____亿
(“四舍五入”看亿位后面所有数的最高位,若这个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一,再省去后面8位数;若小于5,就直接舍去后面8位数字,再加上一个“亿”字。)
篇7: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教案教学设计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学习例题2
(1)出示主题图
(2)读题,理解题意:
木星的直径是142800千米,它离太阳的距离是778330000千米。
它的直径是多少万千米?它离太阳的距离是多少亿千米?
(3)思考:把142800千米改写成用“万千米”作单位的数,在改写时遇到什么问
题?应怎样改写?应该用多少来除?(10000)
小数点应该向那个方向移动几位?(向左移动四位)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加上
“万”字。
问:万字能不能不写,为什么?(去掉所表示的数值不一样。)
改写后这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怎么样?这两个数相等。
板书:142800千米=14.28万千米
(4)说明:为了简便要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末尾的0
2.独立尝试改写。P74页的“做一做”第1题。
24800=2.48万
既然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在
写上“万”字,那么要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怎么办?
3.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再求近似数。
(1)板书:把778330000千米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再保留一位小数。
(2)读题,理解题意。
(3)独立尝试改写。
(4)反馈:改写的方法。
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8位,加上亿字。
相机板书:778330000千米=7.7833亿千米。
像这样把778330000千米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7.7833亿千米,
小数点后有4位,小数位数太多,往往实际又没有用,这时就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5)思考:怎样保留一位小数?说一说保留一位小数的方法。
7.7833亿千米的小数点后面第二位满5,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
板书:≈7.8亿千米
说明:如这道题保留两位小数应该是多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6)独立改写。P74页的“做一做”第2题。
得出:34528600000=345.286亿≈345.29亿
4.试一试:如果把778330000千米少一个0,变成77833000千米你还会做吗?
把77833000千米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两位小数。
问:77833000是8位数,亿级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亿级没有计数单位,改
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整数部分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在小数的前面写0,或者用0占位。)
师说明:当改写后的小数部分小于1时,要在整(于:www.hnNscy.CoM:13383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数部分用0占位。
说一说:改写后是多少?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77833000千米=0.77833亿千米保留两位小数:≈0.79亿千米
篇8: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把一个较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以及根据要求保留一
定的小数位数。
2.通过学生的探索,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培养学生迁移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
1.能够应用移动小数点位置的方法,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2.改写过程中注意计数单位及单位名称。
教学难点:
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教具准备:
主题图、小黑板
学具准备:
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谈话:
你知道你的头发大约有多少根吗?(80000到90000根。)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80000840008600090000
问:你会读吗?怎样把它们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2.比较它们的特点?
它们都是把一个以个为单位数写成以万位单位的数
不同的:
80000和90000;是整万的数可以直接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84000和86000不是整万的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通过移动小数点位置的方法来改写。
篇9:改写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的评课稿
改写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的评课稿
在开学仅一周多的时间内,刘老师用心钻研,把四(1)班的孩子们和全校数学老师带进“生命课堂”,为全体数学教师指引了生命课堂的方向。通过听课学习,我有以下体会。
一、课前引入(学生认识)
把四(1)班学生人数、四年级总人数、小学部总人数、全校总人数这些学生感兴趣的信息,让学生写出近似数,并在小组内交流不同的答案,很自然的'引入“省略尾数”的概念。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认识,学生已经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知的形成注重学生数感的培养(学生交流)
让学生围绕一个例题进行分析。
我校占地面积34632平方米,约为( )平方米。
A、4万 B、3万
在这个例题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历的是独立思考——对与错的交流——全班同学的汇报讨论,学生思维受到步步启发,在小组内每个学生都说了自己的想法,汇报时,围绕主题板示出三种想法①5368离4万是4632远一些,离3万是4632近一些;②看千位上的数字“四舍五入”;③34632没达到35000,这体现了学生不同的思维层次,并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经历“四舍五入”的知识形成过程(教师指点)
又是一个简洁的练习,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
下面哪些数约是3万,哪些数约是4万。
30789 37211 35423 33875 39645
3 32416 36045 34567 38420
要求:1、分一分;
2、观察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这样的一个过程,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受到“四舍五入”的启发,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放手给学生,教师只起到指点的作用。
整节课的教学过程简单清晰,学习材料简洁,学生的学习过程却很充实。
篇10:用万和亿作单位表示数 教学案例(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第一课时:用万和亿作单位表示数
教学内容
课本第21-22页例1、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想一想”;第23页“课堂活动”
中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学会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学会将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
数。
2、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多位数的万位后面或亿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
近似数。
3、培养数感和符号感。
4、培养学生类推、归纳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多位数的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
难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多位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
课本21页例1的教学情境挂图,及写有多位数的数字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活 动 设计意图 自主修改
修改建议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二、探索新知
三、巩固练习
四、全课小结
五、布置作业
1、出示例1情境图,让学生读一读我国陆地总面积及人口总数。
2、教师指出:这都是多位数,在读、写时很不方便,又容易出错。为了读、写更方便,我们常用“万”和“亿”作单位表示这些大数。(揭题板书)
1、教学例1。
(1)探索改写方法。
先让学生读一读例1中的两个多位数。
学生在读数的同时,教师作出如下板书:
9600000=960万
1300000000=13亿
再让学生读第二幅情境图,教师板书:
72450000=7245万
然后让学生认真观察上面三个等式,看看发现了什么,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发现:
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数只需要去掉万后面的四个“0”,并写上“万”字;用亿作单位表示整亿的数只需要去掉亿后面的八个“0”,并写上“亿”字
(2)尝试练习。
让学生完成书上的两个填空练习和“试一试”。
全班交流,教师强调:改写时,不要漏写了“万”或“亿”字。
2、教学例2。
(1)引导学生认识求近似数的必要性,认识四舍五入法。
(2)探索求近似数的方法。
出示例2。
先让学生试做,同时指名学生板演,然后教师组织小组交流,让学生议一议:①在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时,要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②在求近似数时,534670千位上的数比5小,应该怎能么办?39290千位上的数比5大工业,应该怎能么办?
3、练习。
让学生完成第22页中的“试一试”和“想一想”。
指导学生完成第23页“课堂活动”中的第1、2题。
你认为用万和亿作单位表示数时要注意什么?
练习三第1题、第4(2)题。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23-25页练习三中的第2-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熟练掌握把整万、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2、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多位数的万位后面或亿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活 动 设计意图 自主修改
修改建议
一、指导练习教学过程
二、全课小结
三、布置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中的第2-6题。
1、第2题。练习时,先指名读一读表中的各数,然后让学生独立按要求改写多位数,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装进行全班交流。
2、第3题。先指名读出题中的各数,然后让学生独立按要求完成改写数的练习,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装进行全班反馈、矫正。
3、第4题。练习时,先指名把题中的两句话读出来,然后让学生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装进行全班交流,说一说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多位数的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
4、第5题。先指名读出题中的各数,然后让学生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的练习,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装进行全班反馈、矫正。
5、第6题。先让学生独立按要求解决题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全班反馈、矫正。
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
出类似题,教师自行处理。
教学反思
3、数字编码
教学内容
课本第26-28页“数字编码”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研究邮政编码和学生学号等实例,体会数字信息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它们的
实际价值,感受数字编码的思想和方法,发展实践能力。
2、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装的应用意识。
教学准备
让学生在课前去收集一些由数字组成的号码。(如车牌号、邮政编码、电话号码、学生
学号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活 动 设计意图 自主修改
修改建议
一、引入课题
二、探索新知
三、巩固练习
四、全课小结
五、布置作业
师:课前,你收集到哪些由数字组成的编码吗?
指名汇报,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1、教学例1。
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从图中获取信息。
(1)了解邮政编码的含义。
师:根据这幅情境图,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邮政编码中各个数字分别表示特定的含义。
(2)了解邮政编码的作用。
师:你认为邮政编码有什么作用?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想法,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3)即时练习。
我们学校的邮政编码是多少?
2、教学例2。
(1)自学。
让学生自学例题内容,并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2)交流。
教师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在学号“0310241”中,“03”表示什么意思?“10”表示什么意思?“24”表示什么意思?“1”表示什么意思?
指名回答,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
(3)解决问题。
师:根据这种编号的规则,从略0502402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认识这个学号表示入学的2班的40号女生。
师:这班有45人,最后一名是男同学,你能编出他的学号吗?
先让学生独立编写,再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
(4)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27页“试一试”。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27页“课堂活动”中的第1、2题。
结合学生表现情况进行小结。
课本第28页练习四中的第2、3、4题。
教学反思
4、整理与复习
第一课时:整理与复习
(共 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29页“整理与复习”中的第1、2、3、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复习、整理的过程,学习复习整理的方法,感受复习与整理的必要性,
逐步养成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复习,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熟练地读写多位数。
3、能熟练地用万和亿作单位表示整万、整亿的多位数,能正确地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
多位数的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
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活 动 设计意图 自主修改
修改建议
一、指导整理与练习
二、指导练习
三、全课小结
四、布置作业
回忆知识点。
出示数位顺序表,对照数位顺序表在小组内说一说学到了什么?
小组交流后,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并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知识点。
指导学生完成“整理与复习”中的第2-4题及补充题。
1、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题中这几个数分别的几位数,最高位各是什么位,并选择一个数让学生说一说各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接着让学生在小组内读一读题中各数,再议一议:怎样读多位数?读多位数要注意什么?
2、第3题。
先让学生按题意要求写数,并在小组内议一议:写数时要注意什么?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3、第4题。
同桌合作,进行多位数的大小比较练习。
4、补充题。
(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
400000 300 42000000
(2)填空。(用四舍五入法)
39208≈( )万 722980≈( )万
1024500000≈( )万 958700000≈( )万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还有什么疑难疑难问题想提出来?
练习五的第1、3题。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30,31页练习五中的第2、4、5、6、7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多位数的读写及用万和亿作单位表示数的知识,加深对这
些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熟练程度和正确率。
2、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活 动 设计意图 自主修改
修改建议
一、指导练习
三、拓展练习
四、全课小结
五、布置作业 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再组织全班反馈、交流。
第(1)小题是有关多位数中“0”的读法问题。5800200千位中的0应读出来。
第(2)小题是有关多位数的改写问题。用“亿”作单位时,应先去掉亿位后面的8个0,再在末尾添上“亿”字。
第(3)小题的表述是正确的。
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组织全班反馈、交流。
通过对第(2)小题的反馈、交流,要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所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
第5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题中提出的3个小问题,再组织全班反馈、交流。
第6题。本题答案不唯一,学生只要写出其中的一个答案即可。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五中的思考题。
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再组织全班进行交流。
结合学生表现情况进行小结。
练习五的第7题。
教学反思
篇11:《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小数》教学反思
《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小数》教学反思
《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小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改写的方法。教学难点是学生总结改写的方法。
成功之处:
1.搭建脚手架,实现迁移类推。课始让学生通过复习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让学生说一说如何进行改写,重点强调两点,一是先分级,二是不要忘写“万”或“亿”字。
2.重点练习当位数不足,用0补齐。新知的学习没有涉及这一内容,但是在以往的练习中会经常出现。因此,本节课除了掌握必要的知识点外,增加了此项内容,学生理解的非常好。
不足之处:
虽然一再强调不要忘记添写“万”或“亿”字,但是还有部分学生出错。
再教设计:
1.首先夯实改写的方法,然后再教学求近似数。
2.求近似数时,可省略第一步先改写的环节,让学生直接用约等号写出近似数,避免与改写方法混淆。
篇12:第六课时比大小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改写复习课(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7-18页的练习二第4、5、7、8。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类推的能力。
3.会将整万的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4.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以内数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5.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1.重点: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能把整万的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
2.难点:学会比较位数相同亿以内数的大小。能正确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3.关键:以比较万以内数为基础,把个级比较方法推广到万级,能正确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把生活中的某些镜头带到学生面前,由果到因,让学生体会“近似值”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师:我们已经学了怎样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谁来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指名1、2个学生回答)
师让学生自己完整的总结:首先要看数位是否相同,相同的数位就要从最高位比起,如果不能比较出来,就一位一位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为止。如果数位不相同,就看哪一个数的数位多那个数就大。
2.复习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100000=110万 1210000=121万 70=72万
师:要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就要把万后面的零去掉,要加上一个“万”字。
3.做一做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核对。
二、复习求近似数的方法
1.让学生表演地球与太阳(课本例6)。
2.师:“大约130万个”是一个什么数?
生:是一个大概数,近似数。
师:求一个近似数要用什么方法?
生:四舍五入。
3.12756≈10000=1万 1389000≈1390000=139万
≈13000=13千 =1389千
① 师:我们要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应该怎么做?
生:首先找出万位,再看千位上的数是否满5,不满5就四舍,满5就五入,然后在把万后面的数改写成零或加一个万字。
② 请同学思考:如果是省略千、百后面的尾数又该怎么办呢?
做练习15页的“做一做”,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请小组派代表来汇报。
生总结:省略哪一个数位上的数要先找出那个数位,然后看到右边下一位是否满5决定四舍五入,但必须在后面加上省略那一数位上的计数单位。
三、巩固练习
1.第4题 由师生对答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
2.第5题 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开火车的形式校正,并要求说明过程。
3.第7题 由老师提示,讲解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对。投影校对,并让学生提出质疑。
4.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拿学生的课本投影校对,并请学生说明理由。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说这节课的体会,并答解疑难问题。
篇13:将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教案
一、设疑自探
(一)复习
四万十二万一百三十万
1.写出下面各数
2.找一找这些数的特点
同学们将整万的数写得很准确,我们看到这些数比较大,零比较多,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读写方便,有时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那么怎样改写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块儿探究:整万数的改写。
(二)看到这个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1、怎样改写?2、应注意什么?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也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重点问题,为了便于大家的学习,老师又进行了细化,就形成了这节课的.自探提示。
(三)出示自探提示
(1)这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2)请试着把这两个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你是怎样想的?
(3)你认为把一个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是什么?应注意什么?
请同学们结合自探提示,认真自学第12页例6,思考以上问题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最先完成任务,时间5分钟。
二.解疑合探
1、学生自探结束后,在全班汇报自探情况;
2、针对自探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汇报改写过程(激发冲突)(先划分级线,把万位后面的4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万”字。)
3、及时尝试。(完成教材例5后面的“做一做”。)(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叙述改写过程。)
三、质疑再探
1、回顾课前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
2、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还有哪些疑问或不明白的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究。
四、运用拓展
1、我当小老师
请根据本节所学内容编写一道题目考考你的同桌。
2、教师根据学生出题情况,适当补充或纠正。
篇14:将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教案
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902|0000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0200|0000元,入境旅游人数1260|0000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970|0000美元。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先由学生小结本节所学内容,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老师补充纠正)
篇15: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二年级上册)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测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厘米的字母表示法,初步学会用尺子量比较短的物体(限整厘米长)的长度。
2、在实际的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并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重难点:
1、认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厘米的字母表示法。
2、学会用尺子量比较短的物体(限整厘米长)的长度。
3、加强学生观察和操作等活动。
教学准备:学生用尺、米尺、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师:(教师出示两支长短明显不同的铅笔)问:这两支铅笔哪支长些?哪支短些?
生:作答。教师引导发现:物体有长有短。
师:孩子们,你们想知道自己的课桌有多长吗?我们一起用铅笔、数学书、手指、动手量一量好吗?
生:好。(动手量。)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量的?
生:我用数学书量的,课桌比三本数学书的长度短一点。
生:课桌有四支铅笔长。
生:桌子有两个文具盒那么长。
生:我用尺子量的,有53厘米。
生:我用作业本量的,有两个作业本那么长。
师:孩子们都用自己的方法量出了桌子的长度,真能干。想一想刚才大家量的结果,为什么大家的课桌都是一样长的,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生:因为我们量的工具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了。
师:你的这个发现很有价值。因为测量工具不一样,所以大家测量数据也不一样,这给我们带来不便,看来有必要统一测量工具。有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用什么单位呢?
生:作答。
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发现新知:
(一)认识直尺
师:出示直尺,问:这是什么?
生:尺子。
师:对,这是直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拿出你们手中的直尺,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四人小组合作讨论。
师:谁来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多媒体课件出示直尺。
生:尺子上有一些长线和短线,还有数字和cm。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谁知道这些长长短短的线叫什么吗?
生:叫刻度线。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问过姐姐的。
师: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对,这些线叫刻度线。找一找,这些刻度线和数字是怎样排列的。
生:0和第一根线是对着的。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我们把这条线叫做0刻度线。你能学着给数字1对着的长刻度线取名吗?
生:1刻度线。
师:真棒,数字5对的长刻度线就叫什么? 7呢?
生:5刻度线。7刻度线。
师:相邻的长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我们称它为1大格。,比较一下每一大格的长度怎样?
生:每一个大格的长度相等。
师:数一数,你的尺子上有几个大格?
生:有10个大格。
(二)认识1厘米
师:直尺就是通过这些刻度线和数字,大小格,告诉我们长度的。你知道直尺上这样的一大格是表示多长吗?
生:不知道。
生:1厘米。
师:对,直尺上这样的一大格表示1厘米,厘米可以写成cm。(多媒体课件闪动显示1厘米)。从0 到1是1厘米。你还能说出从哪儿到哪儿是1厘米吗?
生:从5到6是1厘米。
生:从1到2是1厘米。
师:看着自己的尺子说一说:从几刻度线到几刻度线的长度是1厘米。从“0刻度线到“4”刻度线有几大格,是几厘米?这样的长度还可以是从几刻度线到几刻度线。同桌互相说说。
(三)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师:从直尺上指出1厘米的长度,用手指从自己尺子上比划出1厘米,看看1厘米有多长?量量我们的手指宽度,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的手指宽度大约是1厘米。
师:(多媒体课件显示)。呵呵,这个重大发现有价值吗?
生:有,我能看它记住1厘米的实际长度。
师:真会动脑子。1厘米有这么长(手势比划)那2厘米呢?4厘米呢?(验证一下)
(四)量长度
师:知道了长度单位,我们就能用它作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了。请孩子们拿出小棒,猜一猜,小棒大约有多长?
生:小棒大约有4厘米。
生:小棒大约有6厘米。
生:小棒大约有5厘米。
师:你能量出它的长度来验证吗?试试看。把你量的方法说给同桌听听。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量好的?
生:(到前面边说边演示)我是这样量的,尺子和小棒的左边对整齐,小棒的右边对着尺子的4和5之间,小棒长大约4厘米。
生:我把小棒的一端对着0,另一端对着5,小棒长是5厘米。
生:我把小棒的一端对着2,另一端对着7,7减2是5,小棒长5厘米。
师:为了便于比较,老师把小朋友量的方法用多媒体课件显示出来。你同意哪种方法?为什么?(多媒体课件显示三种量小棒的方法)
生:我同意第二种。因为从0到5才是5厘米。第一种0前面没有刻度,不能量出那一部分的长度。
生:第二种也可以,但容易读错。
师:说得好,刚才都是那些孩子猜对了?
师:谁能说说怎样用直尺量物体的长度?
生:用0刻度线对着物体的一端,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三、应用提高
(一)自主探究
1、量铅笔
师:小朋友会量物体的长度了,想不想知道你的铅笔的长度 ?
生:想。
师:选出你手中最长的一枝铅笔,先估计一下它的长度,再量出它的长度告诉同桌,并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师:刚才你们量的时候遇到困难了吗?
生:我的尺子没有那么长。
生:一次量不完,要量两次。
师:你能说说你是怎样量的吗?
生:我是这样量的。先把铅笔的一端对着0刻度线,量到直尺的右端10厘米处时,我在铅笔上作上记号,把记号对着0刻度线再量。把两次的长度相加就是铅笔的长度。我的铅笔长12厘米。
师:真会动脑子,你是用这种方法量的同学真棒。如果不是的请大家用这位同学的方法再量一次好吗?
2、量数学书的长度。
师:还想量吗?
生:想。
师:这一次量数学书,先猜一猜,数学书大约有多长?再量一量。
师:谁量出来了?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生:我先量了一次,看看剩下的与第一次量的差不多,我就知道大约是20厘米。
生:数学书长21厘米。我是这样量的,先把数学书的一端对着0刻度线,在直尺的右端10厘米处作上记号,把记号对着0刻度线再量。再作上记号,再量。把三次的长度相加就是数学书的长度。
师:真能干。
师小结:当尺子不够长时,量一次后,在直尺的右端作上记号,顺便写上量的数字,再量。把几次量的长度相加就是数学书的长度。
(二)小组合作
师:每人选一种你喜欢的物体,量给小组的伙伴看一看,并说出量出的长度。有时间的孩子可以自由选择物体量。
师:想一想,刚才我们量的这些物体你认为是长还是短?
生:短。
师:那你有什么发现?
生:用直尺可以量较短的物体。
生:用厘米作单位可以量较短的物体。
师:说得好,量较短的物体我们用厘米作单位。
四、交流评价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各小组交流一下你有什么收获、感想,你的表现如何,并且把你的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
生:我知道1厘米有一个手指的宽度。
生:我知道量物体的长度要用直尺。
生:我知道量物体要把它的一端对准0刻度线。
生:我知道用厘米作单位可以量较短的物体。
生:…………
师:测量物体的长度是生活、生产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只要我们善于动手,多观察,多思考,测量长度的问题就难不到我们。
篇16:用万亿作单位的数表示大数目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五年级上册)
课题
课时 5
教学
目标 1、掌握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改写。
2、使学生经历用小数描述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真切感受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
重难点 会把一个大数目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思考与调整
一、复习导入:
1、口答:3840000=( )万 34900000000=( )亿
说说是怎样把这些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
1、 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方便,我们常常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来表示一些大数目。今天,我们要继续研究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来表示一些大数目。
二、探究新知
1、 学习例8(1)
读题后出示要求(1):把3844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多少?
让学生思考后先说一说,也可以把遇到的困难说一说。
如有困难,师可启发:
(1)读读这个数。想想:384400接近多少万?如果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得到的结果是整数还是小数?
(2)如果学生认为是38万,可追问:这个结果是准确数还是近似数?
从而明确:按要求改写的结果应该是一个小数。
(3)再问:这个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应该是多少?
(4)得出结论后,强调:小数后面应添写“万”字。
2、 比较改写前后的两个数:
思考讨论:
(1)改写后得到的小数的小数点是在原来整数哪一位的右边?
(2)今后在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时,还可以怎样做?
师 生 活 动 思考与调整
3、 学习例8(2)
出示要求:把1496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多少?
(1)让学生独立尝试,说说怎样想的。
(2)归纳方法:
问: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4、“试一试”
出示题目,学生读题后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明确:改写后的数比“1”小时,整数部分写“0”。
5、P40/练一练1和2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校对,说说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强调:如果原数的位数不够,改写时要用“0”补足。
6、归纳把一个数改写成用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
问: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吗?
明确:
(1)改写时可以直接在原数的万位或亿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同时要在改写的小数后面添上“万”或“亿”字。
(2)如果原数的位数不够,改写时要用“0”补足。
三、巩固反思:
练习七/1--3
(1)学生根据每道题的具体要求分别进行改写练习。
(2)引导学生将改写前后的数进行比较,说说自己的体会,进一步感受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更加简洁,增强数感。
四、看书质疑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想要提醒大家的?
教学得与失:
课题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课时 6
教学
目标 1、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会用近似数描述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数量。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
教学
重难点 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思考与调整
一、复习导入:
1、用“四舍五入法”求下列各数的近似数。
7936(精确到百位) 16493(精确到个位)
学生回答后说说是怎样想的。
2、导入:我们已经回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的近似数。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求小数的近似数。(板题)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9。
出示例9: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是1.496亿千米。(1)精确到十分位是多少亿千米?(2)精确到百分位是多少亿千米?
(1)讨论第一个问题。
依次说说:精确到十分位要保留几位小数?要看小数的哪一位?怎样确定近似数?
明确:
①精确到十分位就是要保留一位小数,只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9”大于5,所以向十分位进1。
②得到的1.5是近似数,所以要用连接。
(2)讨论第二个问题
让学生回答后说说是怎么想的,再次强调得数用“≈”连接。
(3)思考讨论:
比较近似数1.5和1.50,哪一个更精确一些?近似数1.50末尾的“0”能去掉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结合例题中取近似数的过程说说体会。
明确:1.5是精确到十分位的结果,而1.50是精确到百分位的结果。所以1.50要比1.5更精确一些,正因为如此,所以近似数1.50末尾的“0”是不能去掉的。
2、“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是怎么想的。
师 生 活 动 思考与调整
3、归纳方法:
问: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注意些什么?
明确:
(1)先要弄清楚保留几位小数;(2)根据要求确定看哪一位上的数;(3)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得结果。
强调:要正确使用“≈”。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1, 独立完成。
强调:把2.962精确到十分位时,不能丢掉结果末尾的“0”。
2、练一练/2,
出示(1)指导学生审题。明确题目的两个要求。先改写再求近似数。
(2)学生在书上完成。指名板演。
(3)集体交流,分别说说改写的方法和求似数的方法。
想想:为什么前面用“=”,后面用“≈”。
(4)把改写后的小数和求出的近似数分别放入原来的语言环境中读一读,比一比,再说说自己的感受,体会用“万”作单位的小数及其近似数的应用价值。
3、练习七/4。
出示,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注意把9.9674分别保留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结果,根据情况适当加以指导。
4、练习七/6
(1)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左边一组后交流,说说怎样比的,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独立完成右边一组。集体交流。
5、练习七/7。
(1)提醒学生看清要求,独立完成前两项。指名板演。
(2)集体交流,注意格式和单位。
6、练习七/8
提醒学生看清要求。指导完成总产量的改写,并保留一位小数。注意格式。
教学得与失:
【改写小数用万或亿作单位教案】相关文章:
4.小数乘法教案
5.认识小数教案
10.小数的意义教案






文档为doc格式